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兴教助学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20-546059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6 16:03: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兴教助学

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再创兴教助学工作新辉煌

高桥分会

严业明

沐浴着龙年和煦的阳光,我们这些热心兴教助学事业的老同志,又相聚一堂。今年,是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成立15周年的节点,也是理事会换届的时间,我们分会的同志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开得很好,必定会给我们兴教助学世界倾注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希望。

我们高桥分会在协会领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近年来兴教助学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回顾、审视我们的工作,我们主要在“三个坚持”上狠下功夫,做了些文章。

一、坚持科学发展,做大做强我们分会的兴教助学基金。筹措资金,做大做强助学基金是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我们的事业的科学发展。因此,近年来我们分会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了基金总额的突破性的增长。到目前为此,基金总额已达到64万多元,和五年前相比,实现了翻番。在资金筹措上,我们依靠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依靠社会各界的积极帮助,依靠老领导,老同志的热心关注,依靠分会一班人的团结奋斗,做到资金筹措多元化,既着眼领导和镇内企事业单位,又兼顾镇外的关系单位;既着眼镇内创业成功人士,又兼顾在外地工作、创业的高桥籍成功人士,从而使分会的基金筹措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资金筹措的节奏上,我们向理事单位和社会各界郑重承诺,筹募资金后三年内不再筹集,从而保证了资金筹集的科学发展。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事情令人难以忘怀,镇党委书记赵永斌同志全力支持,在外地工作,创业的领导同志和各界人士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大力的支持,特别是分会的一班老同志在老镇长陈道裕同志的带领下,顶烈日、抗酷暑、冒风雨、经严寒、走遍全镇企业,走进市、区有关单位,为筹集基金,实现科学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坚持以人为本,把助学育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上。

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我们分会近年来兴教助学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工作的亮点。它给我们的兴教助学工作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近年来,我们分会的育人工作有了一种质的飞跃。每年,利用申请、审批、发放助学基金的工作环节、分会的老同志到各自分管的行政村去,走村入户,和寒门学子、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促膝谈心,和他们谈理想,谈人生,鼓励他们奋发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平时,分会的老同志利用自己在高桥工作多年的优势,抓住和贫困家庭家长,学生接触的每一个机会,主要开展谈心活动,把育人工作做到了潜移默化之中,产生“润物无声”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工作,广大受助学生都能胸怀报国之志,心存感恩之心。受助学生王月毕业后还激动地表达了感激之情,表达了报国之心。在读学生刘丽梅,匡云在2011年协会举行的座谈会上,都激动地表达了感恩之情,奋发之志。当然,育人工作无止境,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以人为本,把育人放到重要位置上去对待,真正让受助学生能确立奋发向上的理想,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常存感恩社会的感情,我们的助学工作就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了。

三、坚持宣传推介,让全社会了解、支持兴教助学工作。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让兴教助学工作走向社会,深入人心;同时,让全社会,广大群众了解兴教助学工作,支持兴教助学工作,是搞好兴教助学工作的关键。

近年来,我们分会一班人在研究兴教助学工作时感悟到一点:我们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就必须走向社会,让人民群众了解兴教助学工作,支持兴教助学工作。和一切慈善事业一样,努力做到公开透明。前几年,分会一班人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机会,向社会各界推介,宣传茅山老区兴教助学协会,介绍我们分会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效果。2011年春,在落实协会三届四次理事(扩大)会精神的讨论中,我们决定出一期宣传专栏,创作十块图文并茂的版面,在镇政府宣传栏中展出,介绍我们协会的宗旨和分会的简况;介绍分会历年筹集基金的明细和现有基金的总额;介绍近三年资助贫困学生的名单和资助金额;介绍助学资金申请、审批和发放的程序;介绍协会有关制度,等等。展出以后,反响强烈,得到了很好的反馈。事实证明,推介,宣传我们的助学工作,必须坚持下去,抓住这个关键,将大大推进我们的兴教助学工作,有力提升我们兴教助学工作的层次。我们决心要把这种宣传、推介工作进一步做实、做优、做细。

“一年之计在于春”,宏图大展,正当其时。在这喜迎党的十八大的岁月里,我们高桥分会决心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力争在思想认识上,舆论导向上,助学育人上和自身建设上,再有新突破,再上新高度。做大做强资金总额,今年实现基金总额超过70万元,为“十二五”期间攀登百万元高峰奠定坚实的基础。做细做实育人工作,突出典型的培养,提升育人的层次,做好做优制度建设,严格按照协会规定办事。我们应该做到也一定能做到让贫困学生和家长满意,让党委政府满意,让捐资人满意,让分会全体同志满意!

谢谢大家!

2012年02月28日

第二篇:帮困助学兴善举

帮困助学兴善举 扶贫助教写华章

——补浪河乡教育基金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更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促进补浪河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共同营造“言教、重教、爱教、助教”的社会环境,2008年秋乡党委书记陈虎平和走出家乡补浪乡社会贤达共商补浪河乡教育发展大计,一致达成共识,宋云山先生鼎力支持个人赞助200万元,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资200多万元。为此,2008年8月23日成立补浪河乡教育基金会

五年来,教育基金会以“扶贫支教、帮困助学、奖励优秀教师、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促进我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宗旨,、几年来,在教育基金理事会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在优秀学生奖励、贫困学生支助、优秀教师奖励以及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发挥基金的最大效益,几年来共奖励研究生8名,大中专学生144名,考入重点高中学生108名,支助特困生17名;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在校学生194名,优秀中小学生200名累计发放奖励助学资金达100多万元,弘扬全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我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热诚期待社会各界人士,伸出您温暖的双手,以回报社会的善举,帮困助学,为贫困学子雪中送炭,为提高我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全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新贡献。今后,我们始终不渝坚持这一长效机制,来推动和改善我乡的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奖励我乡学有所成,教育有方者,资助一些因家庭贫困无法入学者。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共同营造“言教、重教、爱教、助教”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坚定信念,狠抓教育,乘势而上,不断提升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位置,来实现我乡教育腾飞和事业的振兴!

第三篇:浅谈科研兴教

浅谈科研兴教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深入,科研兴教成为越来愈多人口中关注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话题,科学研究是创新和应用知识的探索过程,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随着教师专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对于高深理论的研究,而更多的则是属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层次。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则成了我们必须正面解决的问题,不论从一线教师方面还是从教育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这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研究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社会的转型,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历经实践的磨砺与考验,我们相信教育只有坚持科研、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肩负起“科教兴国,教育先行”的历史重任。那么进入21世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教越来越深入人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是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在我的理解中,科研是科学研究的简称,用科学研究来振兴教育,对这句话,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和分析。首先科学研究是创新和应用知识的探索过程,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某种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活动以求得到对该现象的解释和结论的过程,科学研究工作可以按其性质、目的和过程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功利目的,它只是一个对新知识新理论的探索,它的成果不但扩大了科学理论领域,而且提高了应用研究的基础;应用研究则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知识新理论放入下一步有目标的研究之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开发研究则是把应用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随着教师专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对于高深理论的研究,而更多的则是属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层次。那么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则是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实践中已经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设计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为教育改革服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用科学研究去振兴怎样的教育呢?世纪之交兴起的素质教育改革的热潮可以称得上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在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同样也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回声。可以说,素质教育是继“文革”结束、教育地位被重新肯定之后,我们对教育的又一次深刻反思和革命。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确是中国教育的软肋,在我们决心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之时我们有必要搞清楚的一件事是:在当代中国国情之下,怎样的教育才能称得上是素质教育?怎样的素质教育才是适合中国发展的?我们希望看到的素质教育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结果?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希望通过科学研究而振兴的教育,我认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我们需要教育更公平更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更好更快的推动教师自身建设,需要教育在受教育者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之上更能提高国民素质,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科研兴教”这个热点话题,我把重心定位在科研上。在我看来,不论做什么事情,目标容易确定,蓝图容易描绘,最难确定的是过程,怎样走才能高效快捷的实现理想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要问题,而研究该问题的最重要贡献者就是科研工作者。科研工作者一般分为教育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的教师,二者之间,我认为培养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和科研能力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去培养一线教师能力呢?

首先一点: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一说起搞教育科研,我想大部分教师都不是很了解,为难情绪大,认为搞教育科研是专家的事,教师没能力搞,也没条件搞,因此,首先必须解决思想问题,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科研信心是关键,多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研方面的理论,提高教师对科研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各省市等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教育科研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了解全国各地的教育科研动态,学习与汲取各地的先进科研经验,大力开拓教师的视野;其次,从多方面入手,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加强科研基本功培训。围绕教育科研论题的拟定,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方面进行培训,使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常识和一般的技能技巧有所提高。

二、进行专题研究。搞好专题研究是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而专题研究大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认真总结实际经验,并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科学实践,求得规律性新知识的研究。

三、进行整体改革实验。整体改革实验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后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培养教师具备高水平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在搞好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很重视整体改革实验,并逐步实现了由专题研究向整体改革实验的过渡,使我校的科研工作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第三点,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教育科研。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必须的环境和物质基础,只有在有计划、有机制、有保障的条件下,教师才能完成教育科研活动,才能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所以为了加强科研工作,应建立学术科研组织,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科研工作,其次设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同时加大物质投入,保证教师搞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那么在专家学者们的科研工作上,如何培养出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并且使科研工作者不仅仅是做研究搞学问,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来讲,我认为首先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政策和需求,国家投入大,科研成果相对就多,人才成长环境优越,很容易出成果,同样地,环境因素也很重要,尤其在相同行业内,学校越好,科研之路越顺,导师越好,越容易出成绩。就大学来讲,国内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搞科研,本身就先天基因好,因为精英大学聚集了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精密仪器,师资方面,本科生老师的水平明显高于普通高校的水平,再看科研环境,著名高校的实验室众多,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很多,给本科生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铸就了平坦的科研之路,同时著名高校有更多的机会推荐学生到更高一级的国外大学进修、交换,这让学生尽早就接受了先进的科研理念和世界最先进的实验技术,而这些在普通高校都是很难实现的,同时,除了学校因素,导师因素也是众多影响因素里面影响极为深远的一个,有一个好导师,就有好的实验环境和高端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可以接触高一级的科研项目,这对于个人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现阶段下,教育科研是引导教育与时俱进的灵魂,搞好科研兴教不是靠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每个地区都有他人无法复制的优势,我们教育科研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些独特,用较好的方式方法给以引导强化,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创新,这无疑是一个很艰巨的工作,但是不论如何,这种发展是推动教师进步,提高教学水平,开创更美好的教育未来的必经之路,在未来的某一天,相信我们自己也会踏上这条充满爱和奉献的道路。

参考文献:孟万金 官群:《教育科研——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王泽龙:《教研论文的类别》

叶运生 姚思源:《素质教育在中国》

第四篇:科研兴教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我校的办学方向。从2010年,我校作为寻甸县标准化实验学校,在摸索中找寻方向,积累经验,逐步取得一定成绩,得到了社会好评。2010年11月我校参与了市级科学课题《“三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近年来,我校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刻苦钻研教育理论,撰写我论文参加各级各类评比,教师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我校教师近年来在教学教研方面获得各级奖励多次。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成立了学校科技训练队,由学校骨干教师执教,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积极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手工制作,教师种子标本制作也独出心裁。

2009年我校李柱林教师参加“寻甸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课堂竞赛获得了品德组第一名。2010年我校刘杏花教师参加“寻甸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课堂竞赛获得了数学组第二名。2010年我校杨挎芬教师参加“寻甸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课堂竞赛获得了数学组第二名。2011年元旦我校举行了首届艺术节,展现我校师生的综合素质,社会有关部门都来我校参观并给与了很多支持。

第五篇:兴教中〔2010〕26号

兴教中〔2010〕26号

关于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五五”普法

检查验收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

根据泰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对我市中小学“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要求如下:

1.各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由学区基地学校牵头组织实施,检查要求按照《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执行,检查情况请于8月10前报市局中教科(联系人:李永辉,联系电话:83242829,电子邮箱:xhlyh@126.com)。市局将于8月12日—16日对学区内中小学校进行抽查。

2.各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要对照《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进行自查,自查报告于8月10日前报市局 1

中教科。市局将于8月19日—21日对各高中、中等专业学校进行检查。

3.市局将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及时发现“五五”普法先进典型,从中遴选优秀者,向泰州市推荐,具体推荐及表彰办法另行通知。

附件: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中小学

普法

检查

通知

兴化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0年7月23日印发

共印45份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苏教法〔2010〕6 号

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全省教育系统 “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专校:

今年是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五五”普法的总结验收之年。为了做好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的总结验收工作,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各项任务,根据《教育部关于组织开展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教政法函〔2010〕4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实施情况考核验收办法》(苏办发〔2008〕12号),决定开展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检查验收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检查验收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五五”普法以来的工作,总结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贯彻落实,为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实现依法治教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检查内容

本次检查的重点是各地、各校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五五”普法规划的情况,主要内容如下:

1.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情况;

2.宪法以及国家基本法律、主要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情况;

3.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校校长、教师学法用法的情况;

4.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进展与成效;

5.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着力提高依法治教水平的情况;

6.法制宣传方式创新情况等。

具体检查内容及标准按照《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附件)执行。

三、检查步骤和时间安排

检查验收工作从2010年5月份开始,年底结束。

1.动员部署。5月中旬,各地、各校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检查验收方案和具体办法,进行动员部署,做好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2.开展自查。5月下旬,各地、各校按照本通知要求组织自查,并将自查报告报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

3.组织检查。6月中下旬,集中开展普法检查工作。高等学校及省属中专校普法检查工作采用分片互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省教育厅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对部分高等学校、省属中专校进行抽查,具体时间及检查安排另行通知。各市教育局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对辖区内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五五”普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检查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

4.评比表彰。各地、各校要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推荐“五五”普法先进典型,逐级做好“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典型的表彰工作。对各地、各校推荐的先进典型,省教育厅将从中遴选优秀者,分别向教育部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法制宣传教育协调指导办公室推荐为全国或全省表彰的先进典型,同时,省教育厅也将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具体推荐及表彰办法另行通知。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检查验收工作是“五五”普法的重要环节,是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水平的重要工作。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切实抓好落实。要按照本通知精神,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及时制订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检查验收实施方案和考核验收的具体标准,认真组织检查验收工作。要结合检查验收,对本地、本校“五五”普法工作和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解决存在的问题。

2.实事求是,保证质量。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要突出鲜活经验、切实措施、创新思维,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工作扎实、实效突出的经验和典型,坚决防止形式主义。要严格按照检查验收标准,深入细致地开展各个环节的工作,并建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表彰工作程序,保证检查验收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3.分工负责,相互合作。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指导和协调。各地、各校的检查验收工作,要与政府普法工作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验收工作做好协调,既遵循统一的标准,又要突出和兼顾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情况;要相互配合,统筹安排,避免重复检查验收。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各校要加强与中央、地方主流媒体的沟通协调,配合和组织开展好“五五”普法神州行媒体系列宣传活动。集中宣传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取得的突出成效,各地、各校在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在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中取得的成绩与实效,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公民意识方面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等。各地、各校要组织策划好本地、本学校的宣传活动,积极配合新闻媒体的采访和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和宣传素材,为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创造条件。要加强情况沟通与信息交流,及时将重大活动的开展情况和重要新闻线索等,报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我们将根据各地、各校报送的材料、新闻线索,确定宣传重点,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推荐,并适时组织有关媒体进行集中采访和深度报道,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和渗透功能,全面展示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丰硕成果,为推进依法治教进程,保障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对本次检查验收工作如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可与我厅政策法规处联系。联系人,周振修,电话(传真):025-83335678,电子邮箱:zhouzhx@ec.js.edu.cn。

附件: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四日

附件:

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

为组织开展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根据《全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教政法函„2010‟4号)、《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实施情况考核验收办法》(苏办发„2008‟12号)和《江苏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苏教法„2006‟6号),结合教育系统普法工作的实际与特点,现提出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1.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将法制教育、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等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动研究部署。

2.充分重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将其作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3.分制定工作计划或要点,普法和依法治理每年有切实推进的重点工作。

4.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有专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或其他办事机构负责普法规划的落实,配备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和工作条件。

5.普法和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机制制度健全,基本情况清楚,档案齐全。

6.设立常规性的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落实到位,重大活动有专门经费予以保障。

7.建立健全与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普法协作机制,主动与司法、公安、综合治理等机构加强合作,形成整合各方面资源,共同做好学校法制教育的工作机制。

8.建立普法工作激励、监督机制,形成工作标准,将法制教育工作和成效纳入教育行政工作、学校工作的考核内容。

二、着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1.突出抓好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切实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公务员、学校校长、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

2.着力抓好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依法行政、维护教师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管理观念转变,大力提高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的意识与水平。

3.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宣传,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学校、进机关,并逐步深入人心。

4.贯彻落实《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根据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的具体实施办法,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5.按照《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切实落实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的制度规范,建立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法律知识考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加强对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6.建立健全教育部门机关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公务员学法作为创建学习型机关的重要内容。公务员每年学法时间累计不少于40小时,行政执法人员每年法律知识更新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健全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组织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并将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成绩作为公务员录用、任职、定级、晋升和考核的重要依据。

7.建立健全校长、教师法制培训制度。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师提高培训、进修或继续教育的培训当中,并作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和任职的必修内容,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做到全员培训和专项考核,教师普法教材配置到位。

8.利用法制宣传日、宣传周、纪念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人文奥运〃法治同行”、禁毒、安全等专项法制宣传活动。

三、切实加强和改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

1.有健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领导体制,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学校和各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2.中小学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进入地方或校本课程,保证教学课时,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将法制知识列为学生必修内容。

3.教学内容科学、系统、针对性强,中小学每学年法制教育内容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设计中不少于10%;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法制教育取得明显效果。

4.注重对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养,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结合法治社会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治理念和公民意识。

5.中小学按照规定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学校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专任及兼职法制课教师的培训机制和教研活动,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全体教师的法制教育水平,在多学科渗透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

6.落实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组织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或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

7.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法治教育力量,充实、改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8.建立针对有不良行为的特殊青少年群体的专门法制教育制度,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

四、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着力提高依法治教水平

1.制定本地区、本学校实施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规范性或指导性文件,积极推进本部门、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

2.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设立法制工作机构或聘请法律顾问,建立法律咨询制度,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3.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与体制,转变行政管理职能与方式,强化对教育活动、学校办学活动的依法监督职能,健全行政复议、行政申诉等救济制度建设。

4.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健全考核体系和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5.学校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制定工作规划或指导意见,健全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形成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的校内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依法创新内部管理体制,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机构的职能,推进学校内部民主管理。

6.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对非法办学、校园周边环境、学生安全等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依法治理。

五、积极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创新

1.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的积极作用,举办法制教育的专门网站、频道或栏目,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2.加强各类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增加学校、机关法制宣传教育设施,多渠道增加法制教育的投入,建立相对稳定的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基地。

3.利用教育优势与特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建立普法讲师团、法制宣传志愿者等多支队伍,在有法学专业的高等学校与中小学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充分发挥高校的法律教育资源优势。

4.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咨询、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多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5.发挥法制文艺作品的教育功能,组织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片、艺术作品、法制课教学课件等的创作、评比,丰富青少年法制教育资源。

兴教助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