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要求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掌握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能力是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统一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格式,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约定的书写格式主要适用于用中文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涉外专业用英文或其他外国语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规范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毕业设计可以是整厂工艺设计或一个主要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或某个重要工艺设备的设计,也可以是某种工业产品或生产流程的设计或适用于本专业或实现某项需要的计算机软件设计等。一般应包括若干张图纸(或程序)及配套的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格式可由学生自行设计,但字数应为10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应科学客观地反映论文撰写期间的全部工作和成果。其字数一般不少于12000字。
在遵照本规范的前提下,各学院(系)还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对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1)题目
题目应能准确概括整个论文核心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中、英文摘要
摘要内容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不要与引言相混淆。语言力求精练、准确。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
(3)中、英文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为3~5个关键词。
(4)目录
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目录应按照三级标题编写,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5)绪论(第1章)
绪论是论文的开端,应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等进行综合论述。要求言简意赅,注意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
(6)正文
毕业设计正文是设计说明书的主体,可分为若干章节,陈述设计过程及结果。一般应包括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或方案论证),设计计算,结构设计,设备选型等部分。
毕业论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可分为若干章节,陈述全部的实验过程及研究结果。一般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步骤、研究结果分析、讨论等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正文(包括绪论)中引用他人的文章、数据或论点时,均应按先后顺序,在所引用部分的字句最后右上角处用方括号标明数字编码。(7)结论(最后一章)
是整篇论文的归结,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应精炼、准确、完整。着重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8)致谢
为了尊重他人劳动,学生应感谢完成论文和学业提供帮助的老师、同学、领导、同事及亲属等。
(9)中外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论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参考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绪论和正文中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并在绪论和正文引用处右上角注明参考文献序号。一般要求不少于15篇(设计类和软件类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参考文献的顺序号码应与绪论及正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编号一致。并且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有引用标注。
(10)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的重要支撑材料,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包括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详细数学推导、程序代码及其说明、复杂的图表等一系列需要补充提供的说明材料。
二、毕业设计图纸
毕业设计图纸是体现学生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做到规范、准确、整洁和美观。每幅图纸布局应均称、运用的线条粗细要合理,尺寸要详尽准确,表达设计意图时要符合行业规范。图纸部分的规范格式由各学院根据不同专业图纸的要求对图纸的版面尺寸大小、版式、数量、内容要求等制定详细的规范格式。
三、撰写要求
(1)语言表述
论文应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达准确,简明扼要。
(2)打印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评分册、封面等,内芯一律使用A4打印纸计算机打印,学校统一纸面格式,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3)字体和字号
毕业设计(论文)具体排版规范见示例,字体与字号要求如下: 各章标题
黑体小二号 各节的一级标题
黑体三号 各节的二级标题
黑体四号 各节的三级标题
黑体小四号 正 文 宋体小四号 中文摘要、结论、致谢、附录标题 黑体小二号 中文摘要、结论、致谢、附录内容 宋体小四号
英文摘要标题 Time New Roman粗体小二号
英文摘要内容 Time New Roman体小四号
中文关键词标题 黑体四号 中文关键词 宋体小四号
英文关键词标题 Time New Roman粗体四号
英文关键词 Time New Roman小四号
目录标题 黑体小二号 目录内容中章的标题 宋体小四号 表题与图题 宋体小四号 参考文献标题 黑体小二号 参考文献内容 宋体五号
论文页码 页面底端居中、阿拉伯数字(Time New Roman五号)连续编码
页眉与页脚 宋体五号居中(4)论文封面
毕业设计(论文)具体排版规范示例,字体与字号要求如下: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华文中宋一号居中 论文题目 黑体二号居中 院(系)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标题 华文中宋三号
(5)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黑体小二号 声明内容 宋体小四号(6)页面设臵
页边距标准:上边距为2.5cm,下边距为2cm,左边距为2.5cm,右边距为2cm,页眉为2.6cm,页脚为2.4cm(左装订)。
段前、段后及行间距:章标题的段前为0.5行,段后为0.5行;节标题段前为0.5行,段后0.5行;标题以外的文字行距为“固定值”20磅,字符间距为“标准”。
(7)页眉和页码
页眉从第1章(绪论)开始,每页页眉名称均为“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页码从第1章(绪论)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中、英文摘要部分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书写。
(8)目录
目录应包括三级标题,目录题序中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 New Roman体。
(9)正文
正文各章节应拟标题,每章结束后应另起一页。标题要简明扼要,不应使用标点符号。
(10)引文标识
各级标题不得使用引文标示。引文标示应全文统一,采用方括号上标的形式臵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臵于半角方括号中,用小4号字体,如:“……研究[1]”。
(11)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12)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规范词或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可按通常译名。
(13)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14)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八十人”,也可写成“约180人”。
(15)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统一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较长时应在“=”前转行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3章第2个公式序号为“(3.2)”。
(16)表格
每个表格都要有表标题和表序号。表序号一般按章编排,如第3章第1个表的序号为“表3.1”。表标题和表序之间应空一格,表标题中不能使用标点符号,表标题和表序号居中臵于表上方。表与表标题、表序号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版为两页。当页空白不够排版该表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将表移至次页最前面。
(17)图
所有制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每幅插图应有图标题和图序号。图序号按章编排,如第3章第1幅插图序号为“图3.1”。图序号之后空一个写图标题,图序号和图标题居中臵于图下方。图与图标题、图序号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版为两页。当页空白不够排版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18)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或篇末注的一种。注释序号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页末或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
(1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标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与正文中的引文标示一致,如[1],[2]……。每一条参考文献著录均以“.”结束。多位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
具体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如下: ①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
[序号] 作者.题目[J].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或年(期号):起止页码.②文献是专(译)著时,书写格式:
[序号] 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文献是论文集时,书写格式:
[序号] 作者.论文集名称[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③文献是会议录时,书写格式:
[序号] 编者.会议名称,会议地点,会议年份[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④文献是学位论文时,书写格式:
[序号] 姓名.题目[D].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⑤文献是专利时,书写格式:
[序号] 申请人.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P].日期.⑥文献是技术标准时,书写格式: [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⑦文献是电子文献时,书写格式:
作者.题目: 其他题目信息[DB、CP、EB / MT、DK、CD、OL].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⑧文献是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时,书写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作者,析出文献题目[M].析出文献其他作者//专著主要作者.专著题目:其他题目信息.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⑨文献是出版物析出的文献时,书写格式:
[序号] 作者.文献题目[J].连续出版物题目,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20)附录
论文附录依次用大写字母“附录A、附录B、附录C……”表示,附录内的分级序号可采用“附A1、附A1.1、附A1.1.1”等表示,图、表、公式均依此类推为“图A1、表A1、式(A1)”等。
四、资料整理要求
(1)装订顺序
封面→原创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2)资料装袋 ①设计说明书(或论文)②图纸 ③软件光盘 ④评分手册 ⑤英文翻译文章及原文 ⑥任务书 ⑦开题报告
第二篇: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应使用A4纸打印,上下页边距均设置为2.25cm,左右页边距均设置为1.9cm,页眉页脚均设置为1.35cm.1.论文题目居中,使用黑体小二号字,题目不超过25个汉字。
2.摘要要精练,应是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不超过300字。
“摘要”二字使用黑体五号字,摘要内容使用宋体五号字。
3.关键词一般列3~5个。
“关键词”三字使用黑体五号字,其内容使用宋体五号字。
4.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各级标题与页码。
“目录”二字居中,使用黑体三号字,各级标题左对齐使用宋体五号字。
5.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结论”三部分,不少于8千字,不超过2万字。前言可书写选题目的、背景、意义、现状分析;正文应有明确观点;结论应归纳。
前言,首行缩进2个字符,使用宋体小四号字;
一级标题(1),段前分页,居中使用黑体三号字;
二级标题(1.1),左对齐,使用黑体小三号字;
三级标题(1.1.1),左对齐,使用黑体四号字;
四级标题(1.),首行缩进2个字符,使用黑体小四号字;
正文内容及结论内容,首行缩进2个字符,使用宋体小四号字。
6.致谢(可有可无)
“致谢”二字居中,段前分页,使用黑体三号字,其内容首行缩进2个字符,使用宋体小四号字。
7.参考文献,四字居中,段前分页,使用黑体三号字,其内容使用宋体五号字。顺序为:(1)学术刊物文献类。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2)著作图书文献类。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3)引用网上文献时,应录入网址。
8.附录,包括流程图、公式推导、图纸等。
“附录”二字居中,段前分页,使用黑体三号字,其内容首行缩进2个字符,使用宋体五号字。
第三篇: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2007年8月16日修订)
本科毕业论文是审定本科学生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它既是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和独立工作的教育过程,又是对其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为促进我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对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工作制定如下细则:
一、论文作者资格与任务
申请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必须是我院全日制本科生,并修完所学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若申请双学位,须办理双学位手续,修完第二学位的课程及学分且成绩合格。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要求与任务是:
1.拟定选题方案,按时落实选题;选题后,应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指导;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
2.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文献查阅、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调查总结、实验研究和论文撰写等过程,并按时交出规范的毕业论文成品。
3.撰写论文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和抄袭,如有抄袭行为,经调查核实,以零分记,并给予延缓一学年毕业或授予学位的处理。
4.做好充分准备,必须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过时不候。
5.严格遵守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毕业论文及有关资料按统一的装订要求完整地交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办公室存档。
二、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 指导教师应具有研究工作经验,治学严谨、工作踏实并具有指导毕业论文的能力;获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获硕士、博士学位者,方可获准担任毕业论文的导师资格。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
1.学习和掌握学校有关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手册的相关文件;
2.指导学生拟定毕业论文计划书,指导作者选题,确保课题的准确性,把握好难易度;
3.指导学生正确撰写开题报告与毕业论文,并认真批阅;
4.在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及时与作者见面,了解其论文进度情况,指导作者解决理论上的难点和实践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5.定期答疑、检查审阅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答疑和指导;
6.毕业生论文结束阶段,按照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手册规定的要求,审查学生毕业论文的全部材料,协助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并如实地评价作者表现,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成绩评定,写出评语;
7.指导作者做好毕业论文答辩准备工作,并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实际工作能力、毕业论文质量及应用价值等方面写出评语、建议和意见。
8.论文工作结束后,指导教师应按时提供下述材料:开题报告及开题报告指导意见表;初稿及初稿指导意见表;毕业论文任务书;中期检查表;综合评定表;答辩记录表;论文指导情况总结。各系主任应提供本系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三、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 月 1日——11月10日
学生自选题阶段(学生需交200字左右的选题说明和章节目三级写作提纲)师生开题与定题阶段 11月11日——12月31日 1 月 1日——3 月31日 4 月 1日——4 月30日 5 月 1日——5 月25日 初稿写作阶段
修改定稿阶段并装订成册 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阶段
四、论文写作环节及注意事项
1.毕业论文选题
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应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一人一题的原则,如数人一题,应保证每个学生必须各自独立完成属于自己任务范围内的工作。
⑴ 选题原则
① 毕业论文要有新颖性和一定的学术性,体现专业特色。
② 选题内容的现实性原则,所选课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
③ 选题大小的适宜性原则,所选题目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每个作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选题大小适中。
④ 选题难易适度的原则,毕业论文应考虑必要性和可能性,选题难易适度。
⑵ 选题要求
① 完成论题所需知识和技能应在本科生所学专业领域内。
② 同一大课题下的小题目(论题)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各小题目(论题)有明显的技术指标或观点,体现创新务实的作风,与以前所做过的选题相比较不能雷同。
③ 对较大选题,可以取得阶段性成果。
④ 选题要有足够的工作量,但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
⑤ 选题可检验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技能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⑥ 应能检验学生的外语能力、应用计算机查阅文献能力。
⑦ 各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确定后,按统一格式,由学院汇总报教务处备案。题目一经选定。中途不得随意更改设计内容和更换指导教师,如因特殊原因确实需要改变时,需报学院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
⑶ 选题来源
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有探索和研究价值的理论或实践问题。
② 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或工作任务的一部分。③ 企事业求援、学校或院(系)予以承接的课题。2.参考文献及文献检索
⑴ 著作类文献至少5部,论文类文献至少8篇,外文文献至少3篇(部);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总数不得少于20项。
⑵ 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步骤
对于不同的选题有不同的检索方法:如综合性选题较注重查阅文献的全面性;专题性选题研究又较注重查阅文献的准确性;进展速度要求快的项目则注重查阅文献信息的及时性等。因此,为实现研究的预期目的,应采用与选题要求相适应的方法。
分析研究选题,明确查阅需要的文献;选择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确定检索途径和必要的检索标志;利用检索工具,查寻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对认为有用的资料复印或摘录,并计划新一轮检索。
⑶ 文献资料的筛选与利用
文献检索的目的在于利用,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献信息资料必须对已获取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筛选的方法,首先对已查到的文献资料根据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其次,对文献资料分析研究、消化吸收,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再根据需要分类编号,以便于使用为原则。
当作者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撰写成书面文字形式时,就应当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加以标注。通过注明引用文献,作为论证自己研究结论的旁证;引用他人成果时,客观地注明出处,既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承认和尊重,又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职业道德品质。⑷ 注明引用文献的方式
引用文献一般有三种方式:其一,在行文中,引用文献处使用括号如“()”或“[ ]”说明引用文献的出处,这种方法称为“文中注”;其二,在行文中,只在引用处写一个脚注标号,如“⑩”,而在本页的最下方,以脚注方式依标号顺序注明文献出处,这种方法称为“页下注”;其三,在行文中,在引用处写一个标号(一般按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将编号用[ ]或⑤表示,放在某一字或符号的右上角)然后在全文之后专设“参考文献”一项,按标号顺序逐个说明文献出处,这种方法称为“文末注”。
我校规定本科毕业论文均采用“文末注”。⑸ 注明引用文献的书写格式
①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8.
②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5] 陈东晓.浅议建构主义对东亚安全前景的再认识[J] .国际观察.2000,(4).
③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1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④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
例如:[2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1998-08-16/1998-10-04.
3.毕业论文撰写
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设计、创作的完成是作者为实现其选题主要论点或技术指标,对所取得的文献资料加以分析、论证、从而得出结论的文字、图形或表达形式的全过程。因此,作者运用资料,应反映作者对选题论点、技术指标的理解,得出科学的结论。
(1)论文撰写程序
基本程序是:对选题进行剖析→拟定实施方案(规划步骤、预期成果及工作程序)→深入实际调研和搜集文献资料→方案比较与抉择→理论分析→实践分析→技术经济分析→论文的实施→中期检查、修改→导师审查→再次改稿定稿→用指定稿纸誊清→装订成册。
(2)毕业论文字数原则上为8000至15000字,主要内容及要求作以下规定:
① 题目(Topic):要求作者用最恰当、简明的词语逼真地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及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使人一目了然。
② 摘要(Abstract):要求作者用200~500个左右的中文字和与之相应的英文,具体包括:作品的意义;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了什么结论;有何独到见解;所得结论、方法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或应用前景。
③ 关键词(Keywords):要求作者从作品标题中挑选出最能表达该作品中心内容的3至5个词作为关键词。
④ 参考文献综述(Review):要求作者用500~1000个左右的中文字概括出论文参考文献的基本论点。
⑤ 正文(Mainbody):要求作者在该部分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自己的论点、研究内容,具体展现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成果。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内容充实、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⑥ 结论(Conclusion):要求作者经过分析判断、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的学术观点作为结论,结论必须准确、完整。
⑦ 参考文献(Reference):要求作者将作品中参考引用过的主要文献依次列出。以示对文献作者的尊重,同时也便于读者明晰作品中的观点、成果及其与前人工作的界限。
4.毕业论文打印稿格式
文章标题
(居中 黑体 小二)
(张星,2007届哲学专业本科生)
(居中 黑体 小四)
(空一行)摘要:(顶格 黑体 四号)。关键词:(顶格 黑体 四号)关键词之间加分号,最后一个无标点(小四 宋体)。例如:儒家;道家;死亡;自然
Title(居中 小四 Times New Roman)
(Zhang Xing,Graduates of Philosophy,2007)
Abstract:(顶格 小四 Times New Roman)。Keywords:(顶格 小四 Times New Roman)(空一行)参考文献综述:(顶格 黑体 四号)。(小四 宋体)(空一行)
一、标题
(居中 黑体 四号)
(空两格)
(一)小标题(小四 黑体)
(空两格)。(小四 宋体)
(空两格)1.。
(空两格)2.。(空一行)参考文献:(顶格 黑体 四号)
(空两格)(1)(小括号)(小四 宋体)(空两格)(2)(小括号)(小四 宋体)5.作品装订
作者必须按要求将作品整理装订成册,装订顺序如下:⑴ 封面:编号、毕业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学号、作者所在院系、专业、导师姓名职称、论文完成时间;⑵ 毕业论文任务书;⑶ 中期检查表;⑷ 综合评定表
(一);⑸ 综合评定表
(二);⑹ 毕业论文(内容见毕业论文打印稿格式);⑺ 封底。
五、毕业论文综合成绩评定与答辩
毕业论文综合成绩评定通常采用导师评定过程分、阅评教师评定分、答辩委员评分三种分数的加权平均。毕业答辩分院(系)级答辩和校级答辩两个层次,院系级答辩原则上每届毕业生都要进行,校级答辩进行与否,由校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工作领导组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而定。院级答辩:院毕业答辩委员会负责完成本院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院参照校级毕业答辩的模式,成立相应的院级毕业答辩委员会,主任和成员由各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确定。
1.成绩评定 ⑴ 评分方法
① 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通常使用百分制和四级分制两种计分法。四级分制计分法一般是优秀、良好、中等、不及格四种。百分制和四级分制可以互换,其方法是:优秀:100~90;良好:89~76;中等:75~60;不及格:59以下。
② 成绩评定采用结构评分法,即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分别给分(以百分计),评阅教师得分乘以20%加上指导教师得分乘以20%加上答辩委员会得分乘以60%即为综合成绩。
⑵ 评分要求
导师、阅评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毕业论文评分要做到:
① 实事求是,不要从印象出发,更不得以个人的学术标准为评定毕业论文的成绩依据。
② 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在评分时应有所体现。
③ 在评分时既要注重学生的作品,又要考虑学生在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的表现。
⑶ 评分标准
①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立论正确,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态度严谨;毕业论文有一定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论述充分,符合科研、技术创作用语要求,格式规范,书写工整。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重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② 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立论正确,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作风好;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论证正确,基本符合科研、技术创作用语要求。书写工整。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③ 中等:按期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正确,但在非主要内容上有欠缺和不足;立论正确,计算、分析等基本正确,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毕业论文水平一般。
文字材料通顺,但论述有个别错误或表达不清楚,书写不够工整。
答辩时,对主要问题的回答基本正确,但分析不够深入。④ 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出现不应有的原则错误;在方案论证、分析等工作中表现为独立工作能力差,毕业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相当差,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错误或回答不出。2.答辩程序
⑴ 学生携带需要材料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⑵ 会议组织者先简要介绍论文答辩委员会人员组成情况;
⑶ 学生向毕业答辩委员会如实地报告题目名称、主要论点、前人工作基础、撰写过程、重要结论、理论价值、本作品不足及其可能完善的方向、方法等。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⑷ 答辩委员会成员对作品中有关问题质疑。质疑主要针对:作品中的论点、观点、疑点;选题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阶段性成果的价值;与选题内容相关的国内外动态;本作品的不足及进一步完善的方向、方法。质疑的时间在5~10分钟之间。质疑时不回答,质疑后休息10分钟,让学生稍做准备,以利于回答质疑。在答疑时,专家仍可质疑,学生须当场回答。
3.答辩成绩评定
⑴ 答辩委员会成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通过与否以少数服从多数而定,然后再在评分表上填分。
⑵ 答辩委员会成员在答辩之后,直接在毕业答辩评分表上打分,最后取统计平均分。采取何种方式,由答辩委员会主任决定。
⑶ 答辩委员会经过集体讨论可以对作品阅评分和毕业答辩成绩分进行调整。
⑷ 根据答辩水平填写毕业论文综合评定表和毕业论文成绩表。
第四篇:云南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要求
云南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
(二OO八年四月八日修订)
云大教[2008] 17号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也是训练学生撰写规范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拓展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严谨求真、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3、培养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资料收集、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和设计的能力。
4、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
二、选题原则
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点和专业研究方向,具有学术性或应用性,每年进行必要的更新。
2、尽量选择与社会、经济、生产、科研紧密相关的题目,鼓励与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社会各行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把实际问题作为 1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3、题目由系或教研室组织教师拟定,经集体讨论,领导批准后,向学生公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也可由学生自拟,指导教师审定认可。
4、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需由几名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明确规定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使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
5、教师在确定具体题目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难度和份量要适当,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2)与现有教学设备条件相适应,能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的功能,培养学生借助实验设备进行研究和实践的能力。
(3)题目类型尽量做到多样化。
6、题目选定后,各学院要将课题目录、学生选题表等材料报教务处备案。
三、指导教师资格及职责
1、指导教师资格
(1)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3)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2、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学生选题、收集资料(含社会调查)、拟定论文(设计)提纲、制定工作计划和进度表,做好开题报告。
(2)指导学生按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和修改论文(设计),检查进度(指导学生填写撰写进度记录表不少于三次),解答问题。
(3)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能力水平、论文(设计)质量写出具体客观的评语、评定成绩。
(4)参与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5)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得超过8人,因特殊情况超过8人的须报教务处批准。
四、撰写要求
1、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对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开展工作,力争高水平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在选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后,认真按照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和进度表,完成开题报告,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认真执行工作计划和进度表,保证按期完成论文(设计)工作。
4、定期或不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完整记录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
5、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勇于追求真理,大胆探索和创新。严禁抄袭、剽窃或请人代笔,对本人论文(设计)的真实性和质量负责。有抄袭、剽窃或请人代笔等情况的,论文(设计)成绩按不合格计,并视同考试作弊处理。
6、论文的书写要字体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
7、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期间,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合作单位的劳动纪律,不允许不假外出,特殊情况须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指导教师签字,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凡缺勤累计超过毕业论文(设计)总时间1/3者,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五、成绩评定及答辩
1、评语撰写。评语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情况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独立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和价值等。
2、成绩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按百分制评定成绩,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分占60%,答辩成绩占40%。个别专业因特殊情况要调整比例须报教务处备案。
3、答辩工作。
(1)组织。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工作小组组织和实施答辩工作。由系组成若干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具体负责和主持答辩。答辩需按规定程序严肃认真进行,提问范围应是与题目密切相关的内容和问题,同时须做好答辩记录。
(2)答辩。各答辩小组从文本内容,学生对论文(设计)的讲解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答辩成绩。最后,根据导师评分和答辩得分,折算出最终得分。
评为优秀的论文(设计)一般不超过毕业学生人数的15%,成绩报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3)核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经系主任审核签字后报学院审批通过,成绩登录后报教务处备案。
六、归档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后,毕业论文(设计)原件、附件由学院统一保存。
2、毕业论文(设计)保存期限一般为五年,校极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永久保存。
3、各学院要健全借阅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借阅。
七、组织管理
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分管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学院、系(教研室)分级负责完成。
2、教务处负责全校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组织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规范;指导和参与各学院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初期、中期和终期检查,掌握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情况;负责对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组织经验交流,评选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编印优秀毕业论文(设汁)汇编。
3、各学院要成立院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学的院长担任,成员由各系毕业论文(设计)负责人组成。院级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负责本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包括: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动员;组织审定全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检查各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特别要做好题目审查、开题、中期、答辩和成绩评定的检查;审定全院学 5 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并向学生公布;评选本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4、各系要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成员由3—5人组成。职责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要求,组织拟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并于毕业论文(设计)正式开始前两周完成审题工作;做好开题、中期检查,及时研究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检查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组织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做好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工作;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八、质量监控
1、教务处主要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做好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检查与监控,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2、按照重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学院自查与学校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工作。各学院要加强过程管理,定期开展自查工作;教务处组织专家做好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每学年的定期评估工作,并公布评估结果。
3、初期、中期和终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1)初期检查
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前两周进行,主要检查内容为: ①指导教师资格及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 ②选题及学院审题的情况; ③工作计划安排及落实情况; ④预期困难及解决办法。(2)中期检查
①学生与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任务执行及指导情况,重点是进度、质量;
②有无更换指导教师及改变论文(设计)题目及内容情况;有无工作量太大或不足,工作进展是否有滞后的情况;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3)终期检查
①指导教师的审阅及评语; ②答辩组织、落实情况;
③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及成绩评定; ④毕业论文(设计)归档工作。
九、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
1、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是指质量高,具有创新性的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每年评选一次,由系提出推荐名单,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复审,报教务处批准。推荐比例为各专业应届毕业生人数的3%。
2、教务处编印出版《云南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选编》。
十、各学院可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实施细则,报教务处备案。
十一、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1、云南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及有关表格
2、云南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云南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为了保证我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依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论文印装
1、毕业论文(设计)统一用A4纸打印,页边距一律为:上、下2.5cm,左3 cm,右2 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2、字体要求:论文(设计)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要求: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加粗,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加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用宋体小五号;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由以下部分组成:
A.封面;B.目录;C.中文摘要;D.英文摘要;E.正文;F.致谢;G.参考文献;H.附录;I.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J.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等附件。
1、封面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论文(设计)题目要简练、准确,一般不超过20个字,可分为两行。
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由学校统一印制。内容包括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及预期目标,课题进度计划,完成课题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参考文献资料,指导教师意见,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等。
3、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概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创新点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4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4、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5、正文
论文(设计)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设计)主体及结论。
绪论主要综合评述前人已有研究成果,说明论文(设计)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文献以及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
论文(设计)主体是论文(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文字简练,材料翔实,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论证严密,重 9 点突出。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设计)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一般不超过两页。
6、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洁、实事求是。
7、主要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反映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论文中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置于所引用部分的右上角。参考文献表上的著作按论文中引用顺序排列,著作按如下格式著录:序号、著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顺序列出。
三、其他要求
1、文字
论文(设计)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2、表格
论文(设计)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 10
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他类似用词,应逐一重新标注。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无表题的表序置于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论文(设计)位置应一致)。
3、图
插图要精选。图序可以连续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
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
4、公式
论文(设计)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或逐章编序,序号排在版面右侧。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5、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0.50:2.00不能写作0.5:2。
6、软件
软件流程图和原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式附在论文(设计)后面,不附在论文(设计)内。
7、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按国家计量局规定执行。
四、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
1、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2、目录
3、中文摘要、关键词
4、英文摘要、关键词
5、正文
6、附录
7、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等附件
8、封底
五、装袋要求
资料袋一律采用教务处印制“云南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资料袋”。
第五篇:武汉理工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办法
附录一: 武汉理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外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总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文化素质教育课外培养方案是本科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文化素质教育课外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因材施教和课外实践训练,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外培养体系
本科课外培养体系的构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为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外培养体系。
1.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展的科技文化教育体系
校团委主办“创新杯”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教务处主办学科竞赛集训活动、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学院主办“材苑揽胜”系列讲座、“探索之旅”交通科技文化节、“机电风华”科技文化节、汽车无限创意大赛、计算机科技文化节、航海节、机器人设计大赛、“信息无限”科技文化节等具有专业学科特点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
2.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展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体系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理工大讲堂”高水平讲座、“理工大舞台”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校团委主办“世纪杯”大学生辩论赛、“求索杯”大学生综合知识竞赛、“心灵之路”心理健康活动月、“金秋艺术节”系列活动、“相约理工·有梦飞翔”迎新文艺晚会、“牵手同行·青春飞扬”毕业文艺晚会;各学院主办外语节、“风行国际”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月、“书海文风”综艺文化节、民族文化艺术节、商务礼仪大赛等具有专业学科特点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活动、特色主题文化活动和“每学期百场素质教育讲座”活动。
3.学生自主开展的特色社团活动体系 校团委主办“社团文化节”系列活动;马列主义及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心理素质拓展协会、海浪口语俱乐部、英语协会、法律协会等社团开展星空外语角、“超炫星”外文歌曲大赛、模拟法庭、心灵茶座等理论知识学习活动;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汽车协会、数学建模协会、电子科技协会、未来管理者协会等社团开展科普文化月、汽车文化活动周、机械设计与创新大赛、计算机知识展、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等学术科技研究活动;大学生艺术团、书画协会、棋术协会、电影协会、路过文学社等社团开展“12.9诗歌散文大赛”、“新青年”小说大赛、象棋擂台赛、摄影作品展、优秀DV作品展播、“理工翰墨之韵”书画大赛等兴趣爱好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创业就业俱乐部、环境保护协会、社会工作协会等社团开展志愿服务月、环保创意大赛、创业文化角等社会公益活动。
4.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校团委主办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活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中国文化考察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学生干部岗位锻炼、学生社团组织工作、青年志愿者公益活动及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
5.学生自主学习教育体系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学习特点和生涯规划,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自主研讨,并参加高水平的学科竞赛活动,参加以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任职资格证书为目标的专业或生活技能的专项培训,参加以提高外语和计算机水平为目标的应用能力培训,参加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辅修专业学习等自主学习教育活动。
三、课外培养计划
课外培养计划与课内教学计划紧密配合、互相补充,体现递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过程贯穿本科教育始终。课外培养计划包括以下必修、选修和必考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必修部分
《中国语文》考试,属必修学分。通过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语文》网络自学平台自学,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考试,成绩合格,计2个课外学分。
(二)选修部分
属任选学分。学生通过选择参加各类文化素质教育课外活动,取得相应的学分,在本科就读期间至少要取得6个学分。
1.科技活动
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竞赛、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并提交科技作品、参加创新训练、编制课件或软件、举办科技讲座、撰写并发表科研论文、编写学术著作或教材、开展技术创作等途径培养科研能力,提高创新素质。
2.文化活动 学生通过参加文艺体育竞赛及表演活动、课外阅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著作和其他有益的书籍、参与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活动、参与文学、美术、音乐创作、征文竞赛、撰写新闻、评论,参与各类美育活动等途径夯实人文基础,扩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增强艺术修养,提高文化素质。
3.技能训练
学生通过独立设计实验、撰写科研报告、进行科研专题调查、参加专业等级、文体训练、任职资格培训和考试、参加外语水平考试、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辅修第二专业、参加科技及学科竞赛等途径培养科研及职业发展的技能,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应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能力。
4.社会实践
学生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工作、主持或参与组织大型活动、参加社会调查以及青年志愿者公益活动和公益劳动、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培养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服务人民的意识、劳动观念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必考部分
属必考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以下考试,并取得相应等级的成绩合格证书,各取得1个学分。
1.普通话水平测试。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获得二级以上证书,计1个课外学分。
2.英语听力测试。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听力测试,成绩合格,计1个课外学分。
四、相关证明的提交
1.《中国语文》的成绩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提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成绩由学校普通话测试站提供、英语听力测试的成绩由外国语学院提供。
2.学生发表的作品由学生本人提交经所在学院查验后的复印件。核心期刊的认定暂以2008年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为依据,教育部直属大学清单见本校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期刊目录。学生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情况以研究成果(报告)为依据。学生参加创新训练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以学校验收报告为依据。学生编制CAD、CAI等课件或软件、提交作品或研究报告、设计报告均应附教师意见。
3.获奖或参展、宣读论文、专业等级(资格)考试均以相关证书和成绩证明为依据。团体项目及演出均由组织参加的单位提供证明。主持或参与活动由活动组织单位提供证明。
4.学生干部由其主管单位提供任职证明。
五、课外培养计划的管理及考核 1.学生所在学院负责课外培养计划的管理及考核,并在学生毕业前将考核结果交教务处备案。各学院应按照本方案制定相关管理以及考核方法等实施细则,建立由本科教学管理部门牵头的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的组织机构,落实每学年的具体培养内容、时间安排及每项活动的考核方式等。
2.具体课外学分计算标准按照《武汉理工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细则》执行。3.各学院本科教学管理部门应在本科年级的第7学期末进行1次课外培养学分的清理,并将清理结果通知学生本人。要认真检查核对学生的课外学分依据,对弄虚作假的行为要根据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严肃处理。
4.本科学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和爱好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获取10个以上课外学分(含10个,其中必修2学分、必考2学分,任选6学分),方能毕业。
5.对在本科阶段第7学期末取得20个以上课外学分的学生,由学校授予“本科课外培养优秀学生”称号,并颁发证书。
六、附则
1.本方案适用于学校全日制本科各专业。
2.本方案从2010级本科学生开始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