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科院院士郭景坤[大全]
1、龙南『稀土硅谷』迎来『智囊团』
2011-06-04 00:50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本报赣州讯(记者梁健通讯员赖蓉、傅亮)6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赣州举行。这是继中国五矿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之后,龙南引进的又一个稀土產业高端『智囊团』。据悉,该中心以稀土功能材料為研发方向,将為提昇赣州稀土產业的创新水平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橕。
近年来,龙南充分发挥稀土资源优势,著力打造世界著名的稀土发光材料和绿色照明產业基地,稀土荧光粉年生產能力达到6000吨,稀土节能灯6亿支,稀土產业主营业务收入达90亿元。為了延伸稀土產业链条,提高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强稀土產业竞争力,该县积极与业内大集团、各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建立高等级的稀土產业研发机构,不断开发新型稀土材料及应用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力争打造一个『稀土硅谷』。
据悉,去年以来,江西广晟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12.2亿元,在龙南逐步建立具有完整產业链的稀土產业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一个以基础性研究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双方将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共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该研发中心将承担国家、地方科技任务和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力争打造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2、又一国家级“智囊团”加盟龙南稀土方阵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2011-06-04 07:39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揭牌成立 郭景坤罗宏杰
王龙根王平出席
□记者曾晓强 特约记者傅亮
6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赣州锦江国际酒店举行,来自全国100多名稀土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揭牌仪式。这是继中国五矿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之后,我市龙南县引进的又一个稀土产业方面的国家级“智囊团”。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景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罗宏杰、书记王龙根,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平,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列理,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省周,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西广晟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振亮,市领导刘琮、曹晓秋出席揭牌仪式。
据了解,该研发中心以稀土功能材料为研发方向,开展稀土陶瓷金卤灯相关材料、红外透明(装甲)材料、闪烁陶瓷材料、LED及其它专用荧光粉等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将为提升龙南稀土产业的创新能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2010年以来,江西广晟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12.2亿元,在龙南县逐步建立起从采矿、分离、生产功能性材料到最终产品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稀土产业基地。这次合作建立的研发中心分别在龙南、上海两地挂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必须的相关技术和研发经费,购买相关仪器设备,并为江西广晟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等,保证配备相关科研团队及其它资源。江西广晟为研发中心提供研发场所、研发经费并参与研发中心管理工作。研发中心将承担国家、地方科技任务和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开展应用方向明确的联合预研、中试以及高技术应用推广工作。目标近期将研发中心建成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并争取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3、中科院与广晟共建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赣州揭牌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6-4 上午 09:24:38
图为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罗宏杰(左)与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列理(右)揭牌。
(程景伟 张乾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3日在江西赣州举行揭牌仪式,中科院院士郭景坤、赣州市长王平、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列理等多位专家学者、地方官员以及企业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这是中国稀土(行情,资讯,评论)业从原本的粗产品向深加工转变、提高稀土的科技含量的努力中的一部分。
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在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合理利用稀土资源,对于保护环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稀土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该研发中心分别在江西、上海两地挂牌,合作双方将向中心提供经费l500万元,用于购买相关仪器设备等。同时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将为江西广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江西广晟为研发中心提供研发场等。
容维创富红蓝箭头明确提示买入卖出,天圆地方把握波段高低点。无论大盘急涨暴跌您手持利器,仍可安然而卧;不管您手中持有什么股票或想要买入何种股票,只要拿起您的电话拨打热线4006570888或移动用户,联通用户,小灵通用户编辑短信8868发送至12114(0.1元/每条,绝无包月)就将得到我们容维公司倾情提供的个股分析和由容维分析师团队给您的波段买卖操作建议。望广大投资者万勿错失良机!
记者了解到,该研发中心将以稀土功能材料为研发方向,涵盖人工晶体、无机涂层、生物环境材料、能源材料等多个研究领域,开展稀土陶瓷金卤灯相关材料、闪烁陶瓷材等课题的研究和开发。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罗宏杰表示,作为技术支持方,将动用全部的力量和资将稀土应用推向新的境界,为材料化学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据称,研发中心未来将承担国家、地方科技任务和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开展应用方向明确的联合预研、中试以及高技术应用推广工作。目标将研发中心建成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并争取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另一合作方的叶列理称,设立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是合作、互利共赢的新起点,双方将通力合作,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稀土产业发展的规划,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4、中科院院士郭景坤:中国应酝酿建“稀土城” 来源:东方财富网 2011年06月04日22:09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景坤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应从战略高度思考“稀土城”建设,以利用当今稀土开发良机,深度研发稀土这一珍贵财富,提升其科研技术含量,实现稀土行业科学快速发展。
郭景坤院士是中国材料学方面的专家,他指出地质资源很重要,中国恰有世界上最好的稀土资源。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已不再是几十年前的状况,过去出口稀土是为了“赚金”,现在应该考虑建设“稀土中心”,借此加快推动稀土产业链拓深,深度研发高附加值的产品,从而在进出口贸易中获得较高利润,这是中国稀土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需要。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稀土专家、中科院院士苏锵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打造中国稀土城并不仅要提高开采量,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对市场的价值,让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国人了解和认识稀土的价值。重视科学利用稀土,提高新产业价值和品味,填充稀土被忽略的价值空间。”
郭景坤介绍,稀土业界及关心稀土行业发展的人士酝酿建设中国稀土城,是有远见、有高度的想法,而且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只要各种外部条件允许,应发挥积极性去建设这样的稀土产业城。
中国华南矿业巨头、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是“稀土城”建设的积极推动者,该公司董事长叶列理表示,稀土属战略性新型产业,从广东省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现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势头来看,都具备建设中国稀土科技城的条件。
叶列理认为,广东若能建设“稀土城”,将是该省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中国稀土行业在国际原来的无力抗衡国外话语权的局面已经改变,中国应抓住机遇,利用“稀土城”的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从战略高度拓展产业链。
8、广晟有色世界唯一的中重稀土上市公司即将王者归来!
原创: 2011-06-04 13:27 淘股论坛
轻稀土前途有隐忧未来几年将面临国外的冲击,这也是
111近期虽然有超大资金介入但走的有点犹豫的原因!而中重稀土为国内独有,随着近期南方稀土的开始整合,作为世界唯一的中重稀土上市公司应该给予怎样的估值才合理?江西赣州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广晟有色参与整合赣州稀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也说明此前的广晟有色已基本确定参股新赣州稀土集团的传闻也是真实的!赣州稀土集团即将与本月公告成立,广晟有色作为目前世界唯一的中重稀土上市公司和即将参股第二家中重稀土上市公司,王者归来已为时不远!
由于近期市场的低迷而导致了市场对包钢稀土专营北方稀土的严重错估,北方轻稀土的专营等于是对整个世界稀土的专营,即使未来2年之后就是面临着国外稀土的冲击,但对于还有几天就开始垄断整个世界稀土格局最少两年的111来说两年之内足以成为两拓和淡水河谷,两年之后别人也很难撼动包钢稀土世界老大的地位了。对于一家业绩有支撑今年EPS超5元明年超10元的世界范围内的独家垄断经营者即使200元也是低估的。而对于即将垄断经营世界中重稀土的唯一上市公司600259来说目前只有60元更是不知低估多少了,随着中报和年报业绩的释放,259将很快会得到市场的纠错。分别给予111,259六个月目标价200元。
5、广晟有色欲进军江西四川拓展稀土产业链 2011-06-04 19:1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图为广晟资产董事、广晟有色董事长叶列理在讲话。程景伟 摄 华南矿业巨头广晟资产高层4日在江西赣州受访时披露,华南矿业巨头—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晟有色”)将借助其“五大核心优势”,向江西、四川等有色金属大省发展迈进,欲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大稀土等有色金属深加工,实现稀土产业链深度延拓。
作为中国从事有色金属最早的企业之一,广晟有色2008年对海南兴业实施资产重组,当时注册资本24940万元,总资产20亿元,现控股16家子公司,客户覆盖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50个国家和地区。
广晟资产董事、广晟有色董事长叶列理将其“五大优势”概括总结为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拥有一批优势企业、母公司实力雄厚。该公司在有色金属的采、选、冶和仓储物流、期货经纪、进出口贸易等领域拥有深厚产业基础,拥有钨矿山5个,且拥有广东仅有的4本《稀土采矿证》,是广东省内唯一的稀土合法采矿人。
叶列理介绍,广晟有色是中国有色金属外经贸行业经营额最大、效益最好的公司之一,亦是广东省有色金属行业的主要对外窗口。公司拥有的广东富远稀土是国内分离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的南方稀土全分离企业之一,这是该公司“五大优势”的保障。
叶列理表态,广晟有色在稀土产业方面的发展,将加快稀土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广晟有色3日与中科院在赣州联合挂牌研发中心,叶列理表示,这正是按照国家对稀土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实现稀土产业的拓展,通过研发、深加工实现稀土产业链延伸。
中科院院士郭景坤也在此间受访称,中国稀土行业发展需挖掘、培育人才,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中国在稀土方面有地质天然优势,稀土企业则需在这优势上深度探寻,纵向发展行业深度产业链。
6、广晟有色探入产业链下游 竞逐南方稀土“前三甲”
2011年06月07日 01:2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国栋
在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三甲的“考察期”,广晟有色[70.04 10.00% 股吧]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晟有色,600259,SH)正借拓展产业链之道争取更多砝码。
6月3日,继中国五矿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之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赣州举行。据中新社报道,广晟有色下一步还有意向江西、四川等省份迈进,以实现其稀土产业链的深度拓展。
5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以下简称《意见》)中称,用
一、两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因此,南方离子型稀土三甲地位对于竞争中的各家企业而言非常重要。
昨日(6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前三甲尚无定论的当下,包括广晟有色、五矿集团、中色股份[39.69 5.33% 股吧](000758,SZ)、中国铝业[10.13 1.00% 股吧](601600,SH)、赣州稀土公司等稀土大佬,均在用符合政策条件下的各种努力扩大自身优势。拓展产业链“竞标”三甲“这正是按照国家对稀土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实现稀土产业的拓展,通过研发、深加工实现稀土产业链延伸。”广晟资产董事、广晟有色董事长叶列理表示。叶列理所言,正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的成立。记者了解到,该研发中心分别在江西、上海两地挂牌。成立后将以稀土功能材料为研发方向,涵盖人工晶体、无机涂层、生物环境材料、能源材料等多个研究领域,开展稀土陶瓷金卤灯相关材料、闪烁陶瓷材等课题的研究和开发。
6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包钢稀土[78.01 7.20% 股吧](600111,SH)一统北方轻稀土后,广晟有色也成为主导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的有力争夺者。“在诸多涉足南方稀土的企业中,广晟有色既有采矿权又有分离产能,这等于是为它参与整合赣州稀土迈出了关键一步。”有不具名行业人士称,广晟有色在江西赣州布局下游利于保持它的“席位”,因为赣州是南方中重稀土最集中的地区。
为提高争夺砝码,广晟有色的考虑已不限于江西。广晟资产高层6月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广晟有色将借助其“五大核心优势”,向江西、四川等有色金属大省发展迈进,欲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大稀土等有色金属深加工,实现稀土产业链深度延拓。
记者采访得知,上述说法正是四川凉山州所期待的。“稀土还以采选冶为主,产业链短,如果做精深加工,政府相当支持,也一直在努力。”四川凉山州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改革规划科人士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
该人士透露称,凉州市目前在建的冶炼能力为5万吨,但每年仅不到2万吨的配额,“这个目标与国家限额的有关政策不符,如果往深加工方面延伸或有希望。” 分析人士称,如果广晟有色下一步能在稀土深加工领域有所作为的话,局面将对其非常有利。竞争对手强劲《意见》明确,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在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最早涉足稀土行业的央企——五矿集团呼声甚高,如无意外必入三甲之列。据悉,五矿集团早在2003年就开始致力于南方稀土企业的兼并重组,先后兼并6家稀土矿分离企业,目前冶炼分离产能达到1.35万吨,约占整个南方产能的一半。
中色股份为整合南方稀土分离营业也已运作多年。“作为最早进入广东稀土领域的央企,中色股份在产业向上游延伸上有明显的先入优势,借助新丰县的稀土项目,中色股份有望获得新丰县多达20多万吨的稀土矿。”6月6日,一位贸易人士向记者说。
在中重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赣州,赣州稀土控制赣州地区全部采矿权,“南方稀土的整合以央企主导,但坐拥赣州的赣州稀土公司,因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其采矿权和产能均不容忽视。”上述行业人士分析称。
7、广晟有色:稀土龙头 涨停演绎王者归来 2011年06月07日 10:13 来源: 金融界网站
金融界网站讯 今日两市低开高走,医药股和稀土股表现活跃,稀土永磁板块在龙头股广晟有色(600259)的带领下大幅冲高,领涨两市。
在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三甲的“考察期”,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正借拓展产业链之道争取更多砝码.6月3日,继中国五矿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之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赣州举行.据中新社报道,广晟有色下一步还有意向江西,四川等省份迈进,以实现其稀土产业链的深度拓展.5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以下简称《意见》)中称,用一,两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因此,南方离子型稀土三甲地位对于竞争中的各家企业而言非常重要.昨日(6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前三甲尚无定论的当下,包括广晟有色,五矿集团,中色股份(000758)(000758,SZ),中国铝业(601600)(601600,SH),赣州稀土公司等稀土大佬,均在用符合政策条件下的各种努力扩大自身优势.拓展产业链“竞标”三甲“这正是按照国家对稀土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实现稀土产业的拓展,通过研发,深加工实现稀土产业链延伸.”广晟资产董事,广晟有色董事长叶列理表示.
第二篇:北京大学关于推荐2009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候选
北京大学关于推荐2009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教直司函[2009]2号“关于推荐和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要求,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已正式启动,现将我校通过教育部推荐院士候选人的具体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文件、软件及候选人资格:
请各单位及被推荐人登陆中科院网址:www.teniu.cc 56367;尹海云 rsbyhy@pku.edu.cn 51221 2009年1月16日
附件1:可到人事部人才办主页下载专区下载
http://hr.pku.edu.cn/document/download/rencaikaifa/download_yszx_2009.doc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邮编: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1023/3218
最佳浏览环境:屏幕分辨率1024*768 Internet Explorer 6.0
Copyright(C): Peking University
第三篇: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标准及条件
附件1:
中国科学院院士标准和条件(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标准和条件(摘自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指:在某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重大贡献;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以上各项中包括其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面做出的成就和贡献。
“重大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重大工程建设(包括规划、论证、勘设、施工、运行等)中的管理;或重要、复杂的新型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或重大技术革新、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方面的管理;或产业、工程、科技布局和战略发展研究、管理。
在工程管理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主要是指:被提名人在上述领域具体组织、参加工程项目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发挥管理科学的作用,促使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实施,取得众所公认的成就;或在工程管理理论上有重大建树,并通过实践取得具体业绩。
“学风正派”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等。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生活作风。
第四篇:2011年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最新消息)
2011年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最新消息)
科学院:
数学物理学部(共9人)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武向平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部(共7人)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张俐娜(女)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田 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施一公 4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陈孝平58 肝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地学部(共10人)
高 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舒德干 65 古生物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
王飞跃 49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梅 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黄 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张书练 65 激光和精密计量 清华大学
技术科学部
朱 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郑平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工程院: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郭东明 5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林忠钦 53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刘连元 69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高 文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大学 吾守尔·斯拉木 69 计算机应用技术 新疆大学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钱旭红 49 有机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邱冠周 62 矿物加工 中南大学 李言荣 49 功能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 谭天伟 47 生物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李晓红 52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武汉大学
孙龙德 49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张玉卓 49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苏万华 69 热能动力工程 天津大学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李建成 46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刘加平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崔 恺 53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缪昌文 53 土木工程材料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龚晓南 66 岩土工程 浙江大学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瞿金平54 轻工装备与控制 华南理工大学
农业学部
陈剑平48 植物病理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吴孔明 46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喻树迅 57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康绍忠 48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朱有勇 55 植物病理学 云南农业大学 李 坚 68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
医药卫生学部
詹启敏 52 医学细胞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于金明 53 肿瘤学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郎景和 71 妇产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王学浩 69 普通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沈祖尧 51 消化系统病 香港中文大学
工程管理学部
胡文瑞 61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邱菀华 64 机械与运载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郑静晨 51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武警部队总医院
第五篇: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予元
院士简介:
郭予元,男,1933 年出生于上海,著名农业昆虫学家。1953 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200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科技部“攀登计划”植物保护项目首席科学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等。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主持研究棉铃虫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农田草鼠害综合防治等,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30 余项。“我国棉铃虫地理型组成及兼性迁飞规律”等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成果奖3 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 项,共发表科研论文300 余篇,出版科技专著22 部,译著2 部。1990 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 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 年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个人荣誉证书,2001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2 年获中组部等四部委授予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他以国家的需要为己任,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不为名利、地位诱惑所动,面对压力愈挫愈强,他用自己的成就和贡献诠释了50多年前给自己定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改变祖国农业落后面貌而奋斗的目标。
一位农学家的情怀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予元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每一项成功的取得都要付出辛劳、倾注心血、克服艰辛,郭予元在农业科技战线上获得成果的经历,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3 年9 月的一天,天高云淡。一辆破旧的客运敞篷大卡车,颠簸在陕西西安到宁夏银川的公路上,扬起了阵阵尘土。一位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的男青年,挤坐在车后面,用充满好奇的目光急切地向远处田野张望着,脸上带着兴奋紧张的神情,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大西北。他叫郭予元,还未满21 岁,是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一名高材生,此行是奔赴他主动报名要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地方——大西北的宁夏。
他认为:自己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为新中国、为党争光,哪里艰苦到哪里去,就是自己的志向。
1933 年,郭予元出生在一个多子女家庭,幼时因父亲破产,又遭上海沦陷,日寇铁蹄践踏黄浦江两岸,家里的生活每况愈下,只能靠变卖东西维持。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使得他从小就懂得了人生的艰难,知道了国家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人穷志不穷!郭予元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长大后报效祖国,让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在上海读高中时,连续3 年6 个学期他都是年级第一名,对此学校免收了学费,同时他也养成了在艰苦条件下刻苦读书的好习惯。1949 年,上海解放了,郭予元迎来了自己一生中难忘的秋天——他一口气报了5 个名牌大学并被全部录取。他选择了清华大学昆虫系,后因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昆虫系和其他一些院系合并成为北京农业大学,由此他成为一名农业大学的学生。
从清华到农大,他不大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可经过学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尤其是当他下乡实习,看到漫天的蝗虫疯狂地吞食着庄稼;看到灾农在因虫害绝产的田头落泪,甚至在地头点香求神驱虫的时候;当他在农民的土炕上,听他们讲对摆脱贫穷能吃上饱饭的渴望之时;当他坐在宽敞明亮的农大教室里听国内一流的农业学者刘崇乐、陆近仁、胡秉芳等先生授课的时候;当他一遍又一遍读革命史,为先烈们的事迹而感动的时候……他的思想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既然已经上了农大就要负起责任,要为发展祖国农业科学而奋斗。他懂得了一个企盼国家独立富强的青年就必须要肯为建设新中国而奉献自己。从那时起,他变了,他变得爱上了农大、爱上了农学、爱上了植保专业,他聪明好学,刻苦勤奋,成绩优异。“既然不能去抗美援朝流血保卫祖国,就应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设祖国”。在毕业志愿表上,一直为没能够参军到朝鲜前线而遗憾的郭予元写下了十个大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这样,他义无反顾地奔赴了当时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宁夏。
分配给我的工作就是我的阵地
“牛车来喽,买水喽。”“水牌呢? 你交了几个水牌?”在一阵吆喝声之后,几个年轻学生模样的人把一桶桶水提进了小平房。
“快看书吧,要不又该停电了……”,“这发电机太老了,比我爸岁数都大。”小平房里省农技推广站的几个小年轻在议论。
这就是1953 年的宁夏银川。当时的宁夏,还没有成立自治区,银川是省会,可这里没有一条柏油路,没有一座楼房,连省政府都是几排平房,城市规模就像内地的一个小镇;吃水靠牛车送,发电机还是清朝留下来的。郭予元被分到了省农技推广站,报到后被派下乡蹲点,当时没有公交车,近靠步行远骑单车,带上行李用具土路上一骑就是百多公里,连屁股都磨出了泡。他吃住在农民家里,白天下地了解病虫害的情况,向农民学习,也向他们推广防治技术;晚上在油灯下带着问题查书找答案,边干边学。在田间地头、村院农舍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生活工作条件虽艰苦,但得到农民的认可和信任,初战告捷。冬季回到推广站,在小平房做实验,研究病虫害是怎样发生、怎样防治的,写报告、写总结、办培训班、参加各种政治活动还附带着学外文……这个上海小伙子有着使不完的精力,从不叫苦叫累,站里领导和同事对他都很满意。
最让他难忘的是对稻瘟病的防治。宁夏作为引黄灌区,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稻瘟病连年大发生。为了研究这种病的防治方法,1955 年调他到农业试验场,单枪匹马挑大梁,负责这个项目。他常常在水田里一泡就是四五个小时,稻田里施的羊粪在烈日下发酵,使他的腿上长满了脓包,当地人叫羊粪疙瘩,远看像是穿了一双黄靴子,刺痒难熬。可他“穿着一双黄靴子”愣是每天走十多个田块观察病情,并定时更换病菌孢子捕捉器上的载玻片;搞盆栽、查文献,到气象站查资料分析天气与病情变化的关系,自学统计分析,最终用辛苦换来了出色的成果:他能用7 月的雨量与雨日较准确地预测8 月份稻瘟病发生的程度,做出了用前期叶瘟病情较准确预测后期穗瘟病情的预测模型,提出了高效控制稻瘟病的药剂防治技术规范。因出色的工作表现,他被省里推荐参加了稻瘟病考察团去全国主要稻区考察。
说起宁夏科研,他另一个出色的成果是对小麦上发生的麦种蝇和其他一些疾病的防治,为此他选中了1958 年宁夏成立自治区时新划入的西海固地区进行研究。在这个宁夏最穷的地方,他一扎就是几年,终于搞清了这种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找到了控制其危害的方法——用辛硫磷拌种,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外,将大面积小麦腥黑穗病病穗率大幅压低、消灭豌豆象虫、控制杨树上的腐烂病等,都是他辛勤劳动的成果。
郭予元是勤奋的,也是聪明的。因为他勤奋,很多苦活难活都让他干,这也使他在艰苦的磨练中逐步成长起来。因为他聪明,很多岗位他边学边干都能够胜任,且干一行爱一行。在宁夏29 年半,他当过农技推广员、技术员、农校教师、农学院教师、植保所所长。他关注几乎所有宁夏农林作物的重要病虫害,教过中专植保范畴所有的专业课,多数都是自编教材。由于他总是被调来调去,岗位常变,有人惋惜:“领导把你当万金油了,哪儿需要往哪儿抹,怎么能出大成绩?”对此,他只是淡淡地一笑:“生产上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事儿都得有人干,分配给我的工作,就是我的阵地。”就是靠着这种甘当“万金油”的精神,他在宁夏的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获得过3 次宁夏科技奖,因为对宁夏农业昆虫调查和有关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和合作者还获得了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生活上的苦累、工作上的困难还不是他最难应付的,让他最难忍受的是由于他有4 个哥哥姐姐在海外,那个年代他自然被列为控制使用和审干对象,政治上受到歧视。1955 年在业务场长的支持下他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前脚场长给报了名后脚书记就给学校发函“此人历史未做结论不宜录取”。运动一来,他不是“白专典型”就是“拔白旗”的对象,挨批判是少不了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又首当其冲和妻子都成了被“专政”的对象,几次被抄家。在他的经历中曾有过一件挨斗的往事:那是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他白天刚扛过70 多包稻谷,带着一身的疲倦和汗水回到家中,还没端起饭碗,就被人叫去开会了,一进会场,他大吃一惊,原来今天被批斗的主角竟是自己!口号阵阵,有人说他是毒蛇,有人说他是牛鬼蛇神,还有人狠狠地踢了他两脚……无奈之下他也只好跟着喊起口号,可直到批斗会结束,他也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有什么问题,错在哪。像这样的荒诞闹剧在那个年代是经常发生的,他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相信“人祸”长不了,党和国家正遭受的劫难是暂时的。他不管多么乱,都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偷偷看文献,偷偷搞翻译,搞田间调查,为科普小报写稿,什么都干。“绝不能让光阴白白浪费掉。国家要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春天一定会再来!”这就是郭予元的心声,这就是一个正直的农学家在那个年代仍坚定不移的信念。
射手的美名是由于他的目标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一转眼时光到了1982 年。冬天,在北京刺骨的寒风中,从火车站走出了已担任宁夏农科院植保所所长近4年的郭予元,身边是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从1953 年俩人离开北京已近30 年了,此刻重返北京,他们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激动的,但同时又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是老专家吴福桢慧眼识英,把郭予元调到了急需人才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在有的人看来,从宁夏小科研所一下调到中国的权威大机构是一步登天,可在郭予元看来,却是重任在肩,他还是抱着甘当“万金油”的想法,哪里需要往哪抹。基调室、麦虫室、棉虫室……用他自己的话讲,恰似排球场上的自由人,什么位置需要,就立即上场,干一行钻一行。从1983 年起直至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他几乎每年都有3~4 个月下农村基层,他总是能结合实际提出科研思路。棉铃虫是我国棉花的最主要害虫,每次大爆发都会使全国棉花减产二三成,经济损失在百亿元左右。由于宁夏基本上不种棉,他50 岁已过才开始研究棉铃虫,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多年基层科研工作的经验,带领着一个课题组,几年后解决了棉铃虫防治中的重大难题,一举拿下了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们的科研成果“新乡示范区控制棉铃虫猖獗危害配套关键技术”,在1992 年棉铃虫特大爆发期大显神威,不但使重灾区新乡县示范区内3 000 多公顷棉田免受棉铃虫猖獗的危害,达到平均亩产皮棉70 公斤以上,成为全国在棉铃虫爆发年份成功控制其危害的防治典型,而且直接推广应用到冀、鲁、豫、陕等棉花主产区后,在47 万公顷棉田中成效显著。为这项技术推广应用,他和同事们还培训了数千名农技骨干,出版了多本有关棉铃虫防治的学术专著和科普读物,制作了多套科普幻灯片录像,使广大棉农从中受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项研究,郭予元和他的课题组还配合农业部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处制定出《全国棉铃虫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从此使棉铃虫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有章可循,改变了过去只靠打药的传统防治思路,使棉铃虫防治由单一的药防变成了综合治理。
正是在这种“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阵地”的信念支撑下,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后他主持研究“河南南阳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治示范”,再次获得了1998 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的团队承担的“我国棉铃虫地理型组成及兼性迁飞规律”获得了1999 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农田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课题,获得了突出贡献荣誉证书和1999 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他还把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应用于农业防虫研究,追踪国际先进科技前沿,取得了这一领域开拓性的进展。他总是身体力行,带领年轻人去创新,“咱也湿湿脚”是他介入新学科、新领域时的一句口头禅。
在郭予元身上,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品格。各种科研成果报奖,作为主要贡献者,他往往都会提出各种理由把自己往后排,凡有合作人的奖项,他多数不是第一完成人。他说:“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心协力取得成绩又推出新人,比给我几个第一都值。”
他当院士后,没有住到为院士安排的高知楼里,而是和大家一样住到了离单位有15 公里之远的小区,所里考虑他年纪大了,要为他配备专车接送,可他坚持乘公交车上下班,直到所里开通了班车,他才和大家一起坐班车。
在所里,连他的学生都说他“节约”。比如阴天下雨光线暗,为了节电办公室里也不肯开灯;炎热的夏天,也尽量少开空调;吃穿都很简单,但他也有大方的时候,比如向灾区捐款一出手就是万八千元,平时资助贫困学生和有困难的人更是难以计数。
他最爱说的一句格言是“赢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的目标”。他不为名利地位诱惑所动,面对压力愈挫愈强,都得益于50 多年前给自己定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改变祖国农业落后面貌而奋斗的目标。
这就是郭予元,一个中国农业科学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