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这个中国人捐了1亿美元给美国高校,为何不给中国?
这个中国人捐了1亿美元给美国高校,为何不给中国?
有些人总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照片中的人,叫陈天桥,曾是中国最年轻的富豪,今天他是的舆论主人公。
前几日,他宣布投入10亿美元基金,支持脑科学研究,首批将向加州理工学院捐款1.15亿美元,用于大脑基础生物学研究。
巨款支持海外而非国内学术机构的做法,让沉寂5年的他再次站到了舆论的中心,科学界炸开了锅。
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表示: 「陈天桥夫妇选择在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研究都历史悠久的加州理工学院支持脑研究,而不是上升期的中国,是典型的错误。」
网友纷纷发问:
为什么不捐给中国大学?
有钱为什么不支援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 赚了中国人的钱捐给美国像话吗? 聪明的华人华侨不给中国高校捐款?
无独有偶,两年前,有两件类似的事情也备受争议。1、2014年7月24日,中国SOHO集团创始人潘石屹、张欣夫妇向哈佛捐赠1500万美元,设立哈佛中国贫困学生助学金计划。
消息传开后,也面临同样的质疑。为什么不去捐助基础性教育? 为什么不捐给国内一流大学?
如果把这一亿元回报你的家乡甘肃,会改善多少甘肃人的生活和生态环境!
更有怀疑潘石屹夫妇是提前为自己孩子将来读哈佛做准备。
面对质疑,潘石屹夫妇在节目中回应,捐款的唯一标准是让中国学生受益,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潘石屹:
这里面大家一直有个误解,就是到美国这些一流学校去的好像都是官二代,富二代。其实不是这样的。有好多孩子的家庭是非常贫困的。
我们夏天去各个学校考察,去见这些中国学生。我们发现他们申请这个学校,但是不敢告诉学校他们经济上需要帮助,因为这个学校没有给我们中国人提供助学金。所以他们担心如果写上了有助学金需求,它就不录取你了。张 欣:
咱们中国教育的主要经费、资源来源于政府。而美国的教育,政府的钱给的非常非常少,大部分学校都是靠经济援助。实际情况是,我们的这点钱,远远不够这些学校的真正需求。潘石屹与张欣还讲到,他们的公益重点会放在教育上面,因为想要社会变化,人变化,还是要聚焦到教育上的。2、2014年9月8日,香港富豪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向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赠3.5亿美元,刷新该校自建校以来最大数额的单笔捐赠记录。
陈乐宗与胞兄陈启宗出生于香港,均曾求学美国。并且陈乐宗是哈佛大学校友,虽是香港华人,毕竟是哈佛校友,捐赠母校理所应当,至今来自中国大陆的叫骂声虽有,但十分微弱。
通过这几件事,有不少人借题发挥,他们认为这些富豪宁捐国外大学也不捐中国大学,是中国高校企业化与对教育不重视导致的。
如果说华人华侨吝于捐赠中国大学,不知道李嘉诚和邵逸夫两位会不会被气到晕倒。
查阅资料,改革开放至2014年,李嘉诚已向汕头大学捐资约45.9亿港元,每年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他都会到场参加,进行毕业演讲致辞。
邵逸夫先生从1985年开始,就在中国大陆持续捐资办学。至今,逸夫教学楼遍及中国大江南北的大学、小学等学堂。
此外,给母校捐款的富商我们也可以数出一长串,比如李彦宏、马云、郭广昌、黄怒波…
2015年马云就给自己的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捐过1亿人民币。但为搏眼球,这些新闻并没有被大肆报道,关注更多的是华人华侨给国外大学捐款,才会引发华人华侨只捐国外大学不捐中国大学的结论。
科学无国界
据悉,陈天桥的捐款计划将帮助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深入大脑的研究,探索大脑基础层面的运作机理,以及由于疾病和衰老而导致大脑运作失灵的原理。
陈天桥:假设我真能把大脑搞通了,我只要把大脑存在一个地方,永生的可能性也是完全存在的。脑科学未来要研究的是人脑的直接互联。如果技术成熟,人脑里有芯片,人与人之间收发信息就不用通过电脑、手机了。人脑比现在的电脑聪明得多,假设每个人脑都是超级计算机,而且通过意念就可以直接沟通,那才是真正的互联网。
一些人觉得,陈天桥为人类科学的发展贡献私人财产,这种做法值得表扬。
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上海科技大学的胡霁教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陈椰林研究员都表示,强烈支持陈天桥的捐赠行为。王立铭:
捐助科学,说明中国企业家开始积极关注更长远更有意义的工作,这是好事。特别是他的选择,最前沿的领域——神经科学。胡 霁:
富豪关注科研是好事,陈天桥有超越大多数中国富人的科研视野和追求,这是纯粹的慈善,值得鼓励。
关于为何要首批要选择捐给加州理工学院,陈天桥回忆称:我曾经要捐赠给某大学一笔资金,对方开始很高兴,我们说希望你给我一个报告,结果就不给。问题出在哪?他们还是不缺钱,没必要和我打报告做乙方。
而加州理工学院在洽谈陈天桥捐款事宜时,学院专门让捐款意向人参观了病人的具体治疗、康复过程,试问国内有几个院校能拿出这份耐心和诚意?
虽然自己的行为引起社会舆论,但陈天桥的却一直很简单,他说: 「我并不是说自己有多么高尚,就是要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这让我感到兴奋和快乐。」
近日他也透过公关表示,脑科学研究是全人类的研究,需要深入的跨国和跨学科研究,正考虑长期资助百名华人科研人员研究脑科学。
这榜那榜,不如校友捐赠排行榜!
近几年,获取社会捐赠,越来越被大学所看重,在我国官方颁布的「985」工程大学三期评价指标体系中,也新增加了「学校获得的捐款在学校经费中所占的比例」这一指标。国内一些媒体在谈及大学捐赠时,更是呼吁「这榜那榜,不如‘校友捐赠排行榜!’」
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国内高校获取非政府财政资金的来源还是比较单一,获得的社会捐赠数额及其占学校总收入的比例,与美国高校相比都要逊色很多。
如坐拥国内校友捐赠排行榜首位的北大,25年来累计获得校友捐赠20.17亿人民币,抵不上哈佛大学2015年度接受的一项个人捐款 [也是校友捐赠],可以说是差距明显。此外,与美国许多高校一般都能连续获得大笔捐赠比,国内的高校获捐赠大多是「昙花一现」。
美国大学持续获得捐赠的三大法宝
作者: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罗志敏
哭穷
中国有句俗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用在那些美国名校身上很形象,也很合适。
即便它们已拥有巨大的捐赠基金和庞大的收益,但依然会利用媒体以及募捐活动等场合,放低姿态,不停地向外界喊「缺钱」。
即便已获得了大笔的捐赠,它们也会说这些钱投资的回报率远不如以前,而且只能按照捐赠者的意愿用于某一特定领域,而其他领域统统都缺钱。
当然,仅会「哭穷」是没用的,大学还得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一般都是学校高层亲自出马。在美国,能否获得大笔捐赠是检验校长领导力的重要标准。
耶鲁大学前校长莱文就曾经这样定义自己的身份:「校长作为一个职业,职能就是找钱和找人」。当然,这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2013年9月,哈佛大学启动了大型筹款计划——「哈佛运动」,计划在2018年前募集65亿美元办学资金,由9位联合主席和3位名誉联合主席负责,全校13个学院师生通力配合,时隔一年也就是2014年已完成50亿美元的计划。
操作专业化
美国大学往往不惜配备大量专业人才用于投融资管理和社会关系的维护,在如何募捐以及对捐赠基金进行市场化运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很具体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打开美国任一大学的网站,其首页上大都有类似「Give」这样的捐赠专区,告知访问者该校有哪些机构和项目需要捐赠以及如何捐赠。
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如有价证券、房产、养老金、商业保险等都可捐赠,可以采取电话、网络、支票等捐赠者认为方便的方式进行捐赠,有关捐赠的接纳、税收减免、管理、使用等都是公开透明的,此外,还为捐赠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和帮助,尽量降低捐赠者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经营校友关系
近年来在美国高校所获得的捐赠资金中,来自校友个人的占近三成,一些公立高校甚至达到70%以上,如果加上校友以基金会的名义捐赠或校友从中促成的捐赠,这一比例就更大。所以,校友往往被誉为大学最有潜力可挖的大金矿。与国内高校只惯于在校庆等场合搞短线操作相比,它们往往是放长线钓大鱼,注重的是长期的感情投资。
如哥伦比亚大学为了摆脱外界对其过去校友捐赠率不高的指责,专门制定了十四年计划,即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把他们当作学校的潜力股来对待,然后在其本科四年毕业后的十年时间里,不间断地给校友提供职业上的支持和帮助,以期将来获得回报。
他们还认为,大额捐赠可遇不可求,应该从毕业班捐赠、年度捐赠等小额捐赠活动开始培养校友的捐赠意识。大家所熟知的前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自他1965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读期间捐赠5美元开始,目前已累计向其母校捐赠超过11亿美元。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及相应的财政收入增长下降,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将难以保持前些年那样的高增长,高校会更缺钱、永远需要更多的钱,将是今后办学一种「新常态」。对此,作为大学,就要从现在开始,把获取社会捐赠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工作来抓。END
第二篇:特别关注杂志之中国为何要借钱给美国
`中国为何要借钱给美国
美国向中国借钱
3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准得到提高,也促进了美国人生活水准的提高,中国也中获得巨额贸易盈余。中国将其中大部分投资美国国债。
这相当于,在过去10年里,平均每个美国人从中国借得4000美元。
1996年,中国第一次积累起1000亿 美元的外国资产,主要是以美元 的方式持有。到2001年,这个数目翻了番。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1.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名列次席的是日本,外汇储备 有中国的的2/3,但他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近两倍。中国的外国资产70%是美元,另外还且些欧元和日元。中国对美投资大多数是保守的,主要是回报率低的金融产品,如债和联帮债券。由美国政府支撑的国债和债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保险的投资品种。它们的利率比公司债券低,在过去的两年里,它们4%至5%的贬值速度。
美国人偶而也在争论,如此严重地依赖由外国政府控制的钱,到底是利还是弊,与此同时,中国人也会争论,这笔交易对他们来说是否值得。
哈佛大学样长萨默认为,有一种现象很奇怪:一个自己尚有诸多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国家,会让这一万多亿美元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流向一个富有的地方。
美国人很奇怪:上海与华盛顿特区气候相仿,但它的公立中学没有暖气,笠天走一间教室,你会看到40个孩子,每个都穿着厚厚的冬装,他们的呼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北京的气候更像波士顿,冬天的傍晚,人们拥挤在马路旁边,忍受着漫 长的等待,奋力登上异常拥挤的公交车,然后,在拥塞不堪的道路上度过数小时。这就是中国堪称典范的大都市。在甘肃农村,十几个初中女孩共用一个宿舍也很正常,更好的学校,更多的公园,更完善的医疗保健,更清洁的空气和水,更畅通的城市下水道,中国还没有,或者说远远不够。
在个收入水平上,同样如此。大工厂里工人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60美元每月,农村的收入只有这些工人的一小部分。大多数中国人觉得他们在前进,但他们的起点非常低。
对于这种怪现象,经济学家会解释说,中国到目前为止,拥有世界上了高的国民储蓄率。这听上去令 人敬佩,但如果过于极端,就表明中国经济没有跟上世界的步伐。相比较,印度的储蓄率为25%,这表明印度人民消费了他们共同生产的75%的东西。中国人储蓄率是令人惊愕的50%,在和平时期,任何国家都没有这样的先例。这并不意味着平均每个家庭储蓄其所得的一半,心管中国的个人储蓄率也很高,但大部分国民收入是以几乎看不见的方式被0“储藏起来的。以外币的形式保存存在国家手中。不过,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虽然消费水平受到限制,但是,大多数 人依然感到一年富过一年。
然而,说是中国储蓄率高只是描述了这种财富增长的情形,而未能解释:为什么中将如此多的财富输送到美国?为什么在美元对人民币不断贬值的情况下,中国还持有如此多的美元?中国看重发展
假如美国一名消费者花30美元,在美国一最大的药品零售连锁店CVS购买一支欧乐电动牙刷,除去销售商CVS和欧乐公司拿走的利润,最终有3美元(小商品的平均百分比)流到加工生产的中国工厂,生产 厂家因此获得 数百万美元的收和。但是,中国制造商不能直接用用美元,它需要人民币支付工人工资、从其他厂家购买原材料以有纳税,因此,它必须将美元拿到当地商业银行,比如说深圳发展银和,兑换成人民币。
在其他主要国家,像深圳发展银行这样的商业银行,有权决定如何处置它们吸纳进来的美元,或将之兑换为欧元或日元,或将之直接投资到美国,或发放美元贷款,总之,选择他们认为回报率最高的项目进行投资。
中国的商业银行无权做这此,他们必须按照官方的汇率,将大部收入进来的美元,上缴中国人民银行。
随着每天数以万计的交易,美元在中国人民银行不停的积聚,准确的说,每天增加十多亿美元,其增长的速度比美国的贸易逆差要快得多,因为其他国家,的消费者也用美元支付。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将美元上缴国家外汇管理 局。然事,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美元投放何处,以获得最好的收益,一些进入美国股票市场,一些转换为欧元,大多数购买了安全的美国国债。这样,美元得新流回美国,被注入到美元的货币供应中,再次用于消费,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
普通中国人在以上任意环节中,都不能决定将这些钱送到美国,事实上,这些钱的大多数在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根本不在人们的掌控之国。通过这种方式维持汇率稳定,保存持中国出口的旺盛,使工厂处于繁忙状态。在中国政府眼里,这是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但随着国内储蓄的增多,麻烦的问题是,中国总体消费占其所得比例太少,尽管部分中国富豪消费甚巨
这是中国制造的交易。官家控制了大部分在美国的账面财富,作为交换,政府不断创造新的工厂岗位,为乡的穷人制造机会,缓解中国社会的张力。尽管中国老百姓还没有享受到较高的生活质量,但他们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他们避免了潜在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避免这个国家数十年累积的增长成毁于一旦。
金融维护和平。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和对美投资战略,引起国外观察家们臆测纷纷。
美国和中国的分岐是多方面的,包括贸易、外交、环保,尤其是中国台湾问题,甚至像 9年前美国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菜德大使馆,任何挑衅,中国都可能考虑使 用世界上其也国家不具备的械杆和武器。没有中国第天输入的10多亿美园元,美国难以保持其经济稳定或维持美元不倒。
那么,中国会用这种武器吗?合理的答案是:不会,因为那也会严重伤及自身,他们这些年来以美元持有的国民储蓄会遭到破坏,他们依赖美元消费者的工厂也将付出代价。
萨默称:今天的按排,与冷战时代:确保相互摧毁“的核战略平衡一样,美国和前苏联都不敢向对方使用核武器,因为那会招致报复性毁灭。夸张的说,类似的情形也适用于美元,中国不能停止向美国提供美元,如果停止,那么,中国所持的美元也会遭到毁灭。只要这样事的逻辑不变,这种体系就会顺利的运行。
有过大萧条经历的美国深切地了解真正崩溃带来的痛苦,如今的中国人,同样回首他们这家上个世纪的基维,没有人愿意重现那些悲剧的场景。通过妥协与合作,逐步化解各种风险,才是共赢之前。
摘自《南都周刊》
第三篇:美国灭亡中国的十条戒令全部验证和实现了中国人你觉醒过吗
美国灭亡中国的十条戒令全部被验证了
特别是自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以后,尝到和平演变战略甜头的美国政府,用于对付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更加“完善”了,加紧对中国展开一场旨在促使中国也像苏联解体那样一场意识形态战争。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外友好人士所提供的资料证明,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最初写于1951年,以后曾经修改多次,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诫命》,包括有如下内容: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开放。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
(87年黄色小说到处都)新闻强奸案件经常有)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3.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4.时常制造无风三尺浪的无事之事。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因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的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5.我们要不断地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词来攻击他们。我们要透过一切可能,让他们的人民在无意中发现,他们的领导是丑陋的,卑鄙的和污秽的。(89** 贪污腐败)
6.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传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就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我们的商业机构和人员,都绝不能以占据了商业市场为最后目的。最终占领文化市场。
7.我们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的信用,使他们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的心目中就会全垮台了。
8.我们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的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来,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善地去帮助和援助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更强的**。
9.我们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于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环他们的传统价值观。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10.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一切的敌人,和可能成为他们的敌人的人们。
根据对美国政府决策有着强大影响的智囊库兰德公司于1999年6月份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报告:美国的对华战略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西化、分化中国,使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与美国对抗的可能性;第二步是在第一步失效或成效不大时,对中国进行全面的遏制,并形成对中国战略上的合围;第三步就是在前两招都不能得逞时,不惜与中国一战,当然作战的最好形式不是美国的直接参战,而是支持中国内部谋求独立的地区或与中国有利益冲突的周边国家。(东盟挣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