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圆的概念及公式总结
圆的概念及公式总结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6.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7.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1用字母表示为:d=2rr =d
2用文字表示为: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1.知道直径d:圆周长=×直径:C=2.知道半径r :圆周长=2××半径:C=2r 12.知道圆的周长C求直径:d=C
d
知道圆的周长C求半径:r= C2
213、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14.求圆面积的公式:1.已知r时:
Sr2.已知d时:
Sd22
2Sr2)3.已知C时:先求出半径(r= C,然后
或者直接用公式:SC22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
2222SRr它的面积是或S=(R-r)
18.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半圆的周长公式:C=圆周长的一半:C=d2+d
或
C=r+2r=5.14r
d2 或C=r 19.半圆面积=圆的面积
2
公式为:S=r22 20.外方内圆阴影部分的面积:0.86r外圆内方阴影部分的面积:1.14r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22.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23.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4.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
25.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直径不出头,对称轴要出头)附:
=3.14
2=6.28 3=9.42 4=12.55=15.7
6=18.847=21.98
8=25.12 9=28.26
10=31.4
16=50.24
25=78.5
36=113.04 49=153.86 64=200.96
81=254.34
1.52=7.065
2.52=19.625 3.52=38.465 4.52=63.585
12=37.68
32=100.48 百分数
1、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常用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7、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
1公里=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积单位:
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圆概念及公式的总结
圆的概念及公式总结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6.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7.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表示为: d=2r r =
12d
用文字表示为: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1.知道直径d:圆周长=×直径:C=d
2.知道半径r :圆周长=2××半径:C=2r
12.知道圆的周长C求直径:d=C 2
知道圆的周长C求半径:r= C
13、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2Sr14.求圆面积的公式:1.已知r时:
2.已知d时:Sd22
3.已知C时:先求出半径(r= C或者直接用公式:S
2),然后用第一条公式
C22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
2222SRr它的面积是 或S=(R-r)
18.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半圆的周长公式:C=d
2+d 或 C=r+2r
2圆周长的一半:C=d2 或 C=r 19.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公式为:S=r
2 20.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21.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2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3. 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
24.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直径不出头,对称轴要出头)附:
0.5=1.57 1=3.14 2=6.28 3=9.42 4=12.56 5=15.7
6=18.84
7=21.98
8=25.12
9=28.26 10=31.4
11=34.54
12=37.68
13=40.82
14=43.96 15=47.1 16=50.24 17=53.38 18=56.52 19=59.66 20=62.8 24=75.36 25=78.5 32=100.48 36=113.04 48=150.72 64=200.96 1.52=7.065 2.52=19.625 3.52=38.465 4.52=63.585
第三篇: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圆)概念及公式
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圆)概念及公式
1叫做圆。2,叫做圆的半径,用英文字母()表示。
3·用英文字母()表示。
4·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倍,表示为:(英文字母算式)。
5·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其中圆周率=,用英文字母表示为()。
6·已知圆的周长可以求出圆的直径:圆的直径=,字母表示为: d=。
7·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由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8·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圆的面积为:S=。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范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有关零的运算规律
一个数加上0,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都得0。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0000平方毫米; 重量单位(进率1000):1吨=1000千克=1000000克;1千克=1000克。
12、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把第三位数省略。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就要把第二、三位数省略。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还得0。(注意:0不能做除数)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或者a×(b+c)=a×b+a×c(注意:除法没有分配律)
6、乘法分配律应用:(a—b)×c=a×c—b×c7、减法性质:a-b-c=a-(b+c)
8、除法性质:a÷b÷c= a÷c÷b= a÷(b×c)
9、牢记:25×4=100125×8=1000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部分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小数部分有最高数位是十分位,没有最低数位;整数部分有最低数位是个位,没有最高数位。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5、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6、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的,整数部分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化简和改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8、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从十分位起,一位一位依次比下去,直到分出大小。
9、小数点移动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 一个小数乘以10、100、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10、复名数、单名数之间的转换
(1)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2)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
11、常用单位转换: 长度单位(进率是10):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单位(进率是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第五单元《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特性:(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6、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7、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底;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8、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9、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10、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三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
1、小数加减法要注意:(1)小数点对齐,也是把数位对齐。(2)从最低位算起。(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小数加减法的的验算跟整数加减法一样。
3、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第七单元《统计》
折线统计图不但清楚反映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一端栽,一端不栽:
1.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1.棵数=间隔数,间隔数=棵数2.全长=间隔数×间距=(棵数—1)×间距2.全长=间隔数×间距=棵数×间距3.棵数=全长÷间距+13.棵数=全长÷间距
(注意:圆环形它的间隔数等于棵数)
两端都不栽:
1.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2.全长=间隔数×间距=(棵数+1)×间距3.棵数=全长÷间距—
12、方阵图形的问题:
(每边数量-1)×边数=最外层数量每边数量×每边数量=整个方阵数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概念及公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概念及公式
(发布时间:2006-12-27 11:18:00 来自:模考网)
一、对资本的分类:(根据划分依据、目的内容对象不同加以区分)
1.根据是否履行职能作用
所有权资本(非职能资本):借贷资本、股份资本、土地
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农业资本(均只获得平均利润)
产业资本:根据循环中职能作用的不同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其中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统称流通资本。生产资本比流通资本重要。
生产资本:根据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一经投入,逐步收回。
流动资本:一经投入,全部收回。
1借贷资本、股份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农业资本均来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总结: 2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的获利水平通常等于平均利润;
3借贷资本、股份资本的获利水平通常低于平均利润;
4土地所有者获得的是超过平均利润以外的超额利润。
2.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作用不同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找剩余价值的源泉)
3.根据资本的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分为:股份资本、国家垄断资本、国际垄断资本
二、价值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1)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2)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3)在垄断条件下,价格围绕垄断价格波动;
1(1)(2)(3)均为违背价值规律;
2价格变动均要以价值为基础;
3整个社会的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一致;
4改变的只是价格表现形式。
三、资本家所获取的利润形式:
(1)超额利润(部门内进行)(2)平均利润(部门间竞争)(3)垄断利润(凭借垄断地位)
四、计算公式:
(1)货币流通规律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数量 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2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
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2)率
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 揭示资本家的剥削
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 掩盖资本家的剥削 p’= m/(c+v)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2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
3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4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
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
年利润率:衡量一年中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 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 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 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
(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
超额剩余价值 = 商品社会价值商品个别价格
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 +平均利润
股票价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率
(4)地租
级差地租 = 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社会生产价格
(5)资本理论
资本周转次数n = 1年 / 周转一次花费时间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 使用年限 折旧率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
部预付资本
(6)社会资本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m)= II c 具体实现条件: I(c + v + m)= I c + II c
II(c + v + m)= II(v + m)+ I(v + m)
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首先追加生产资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费资料 II(c + m – m / x)>I(v + m / x)II(c + v + m)>II(v + m / x)+ I(v + m / x)
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v + m / x)= II(c + c)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I(c + c)+ II(c + c)
基本原则:
a.总量不变,II(c + v + m)= I(v + v + m / x)+ I(v + v + m / x)
b.m m / x
c.遇到c加 c; 遇到v加 v。
总结:
实现条件都是“=”,前提条件都是“〉”。
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没有,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都有。
基本实现条件是实现条件中长度最短的,其他实现条件左边都是c + v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