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美法律制度论文选题
英美法律制度论文选题: 1.英文:1200字以上
1)The Court System in England and Wales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院系统 2)A Preliminary Study to the Law of Contact in Common law system 3)A Preliminary Study of Negligence in Common Law System 论文格式内容要求: 文章标题(三号黑体,并居中)
(姓名,班级,学号)(五号宋体,并居中)摘要(五号黑体):摘要内容
关键词(小四号黑体):
正文内容(正文行距设置为1.5倍行距;小四号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版面统一使用A4格式。排版方向为纵向、单栏。页边距:上2.6厘米,下2.2厘米,左2.6厘米,右2.6厘米。页眉距边界1.5厘米,页脚距边界1.5厘米。页号为“-1-”格式。
第二篇:英美法律制度与影视欣赏
英美法律制度与影视欣赏— 体验不同社会文化
姓名:刘将
学号:119024483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料119
学校:安徽工业大学
【摘要】人是天使与魔鬼的两面体,人是靠不住的。我们只能依靠法律并且设计出一整套互相制约的程序,于是有了法律。法律事实上是对人性的控制、制约。电影中一直在表现人性,人性的尊严与爱、人性的懦弱与邪恶。法律电影也从一定层面告诉了我们一些不能说出来的东西,一些学校中没有的东西。
【关键字】英美法律影视陪审团监狱谋杀
【正文】
一、前言
转眼已到弱冠之年我,却对法律还涉猎甚少,感觉这样对我的人生是极为不利的,更何况作 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对法律应该知晓。于是我决然的选择了这门课。
法律时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化产物,从人类社会早期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习惯法的产生,到国家的诞生,诉讼与审判的出现,再到权利与义务的区别开来,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法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但一成不变的是:法律是被国家赋予的强制性社会规范。
我看过的英美影视中只有极少数作品旨于讲述法律制度,所以我只有挑其中与之相关的两部略谈一下。
二、《失控的陪审团》有感
这是一部讲述一起状告枪支商审判的影片。在美国的司法系统中,陪审团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职责,正如影片台词 是: “别再相信律师可以左右一切的鬼话,现实情况是得陪审团者得天
下”。可见陪审团的重要性!
从影片的开始,律师双方就选择陪审员展开了一场“激战”。双飞都想选 择倾向己方的陪审员,起码要筛去有明显偏见的陪审员候选人。尼克伊斯特成功成为 9 号陪审员,由于几年前的枪支事件,尼克的女朋友失去了自己的双胞胎妹妹,而在审判中枪械公司却胜诉了。尼克要让枪支公司付出代价。而意图如此明确的人被选进陪审团,无疑是该影片名字的由来,尼克用他的智慧操控了陪审团,也成功地是陪审团“失控了”。
看完这部影片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了解了美国的陪审员制度。我也对其 有了相关的思考。美国陪审团制度是指由特定人数、享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的、决 定对嫌疑人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这是一个从英国沿袭过来的 制度。哲学里面有这样一个命题,叫做“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陪审团制度在美国沿用至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之所以历经这么长 时间而不衰,足以证明这项制度的社会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美国法 律规定,除不满 18 岁、不在本地居住、不通晓英语、听力有缺陷、有过犯罪记录的人外,都有担任陪审员的义务。
美国第三任总统、也是美国《独立宣言》的撰稿人杰斐逊说:陪审团在维护民主所起的作用上,比选举权还重要。它的意义及留给我 它的意义及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一是有助于遏制司法腐败:如果审案由法官一音,那么行贿的对象就是明确的,因为法官也是人,不能指望所有 的法官都
是包青天。而在陪审团制度下,法官只能主导法庭辩论和定 案后的量刑。断案的是陪审团,法官无权干涉。那么要想行贿只能行贿于陪审员,而陪审员是从平民中随机挑选出来的,直到开庭,控辩双方才知道谁是陪审员。况且,在陪审团期间,是不可以与外界接触的。重要的案子,连离开陪审团室都要有法警陪同。二是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陪审团制度规定,有一人持否定意见,这个案子就不能判决。这样做可能带来审判效率不高,但它绝不会出 现冤假错案!三是有助于增进公民的法律意识。参加了陪有助于增进公民的法律意识。陪审团不仅在开庭前要接受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受法律专家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及语言的影响,直接 体验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三、《一级谋杀》有感
这是一部讲述监狱生活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与《肖申克的救赎》非常相似。虽然他没有《肖申克的救赎》有名,但是我认为他揭露的更好。
Henry Yang十岁那年父母去世,留下他和妹妹相依为命。在他十七岁那年,为了给饿得奄奄一息的妹妹弄点吃的,他在邮局偷了五美元,结果被抓住,并送进了监狱,而妹妹则被送进孤儿院。八年后,Henry与其他三人策划了一次越狱,其中两人在逃跑途中被警察打死,Henry 与鲁弗斯被抓回监狱。是鲁弗斯出卖了他们,Henry 则被关进地牢。虽然美国法律规定犯人最多只
能被关地牢 19 天,但 Henry 却在这个人间地狱待了整整两年三个月。
期间,他肉体和精神上都受尽折磨,常常被殴打,“每天闻着自己的屎尿”,吃着“面包”。在 Henry Yang 被抓回来之后,格伦狱长审问了他,并对他严刑拷 打,并说 Henry 想要他失业,他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像 Henry 这样的人意识到自己 的错并改正。作为惩罚或者说教训,格伦狱长用剃须刀割断了 Henry 的脚筋。可悲的是 Henry 接受“惩罚”的那一天是圣诞节,一个本该幸福快乐的日子,当时窗外事一群天真浪漫的孩子,他们唱着歌曲歌颂上帝。Henry 走出地牢的第一天,杀死了出卖他的鲁弗斯,从而被判为一级谋杀。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律师詹姆斯作为他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他们揭露出一桩又一桩骇人听闻的监狱丑闻: 虐待犯人,违反人性等。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Henry 最终没有被指控为一级谋 杀,被判为误杀,在阿尔卡特兹监狱服刑 3 年。虽然被判罪,但正如他所说,他们胜利了。
这是影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三藩市金门大桥附近的小岛上,臭名昭著的阿尔卡特兹监狱曾在这里诞生和消亡。如今的小岛风光宜人,是加州北部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接待游客一百万。不知道如今在那里观光的游客是否知道阿尔卡特兹监狱的这段历史。是否有人会想起和祭奠这些如同 Henry 一样的人,为人类文明付出昂贵代价的人。
四、感言
法律真正的目的是指引人们去理性地选择,对于一些社会败类的不理性甚至不人性的行为,法律可以去制裁,但制裁的效果也许不能让当事人满意,可是法律对所有人都一样的,也许当人真正面临困境时,就会有更理性的方式来解决。所以社会需要真正能够引起广泛反思的存在。
法制电影正是我们所需的这种反思。电影直面社会中一些阴暗面并真实记录的巨大勇气,以及对势要 查明真相和为权利正义斗争的高度赞美。像许多美国的同类型法律题材电影一样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其中固然有编剧、演员、导演的精彩表现,最重要的原因却在于电影直面社会 中一些阴暗面并真实记录的巨大勇气,以及对势要查明真相和为权利正义斗争的 高度赞美。敢于反思并有所行动的社会才是有希望的。
因此法律题材电影是社会所必不可少的。
字数:全体2483正文2281
【参考文献】
[1] 王福禄 《经典法律影视赏析心得》百度文库
[2] 《失控的陪审团》(未注明作者信息)百度文库
[3] 沈震 《失控的陪审团》观后感百度文库
[4] 曹小龙 《英美法律制度影视赏析》百度文库
第三篇:英美概况论文
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携带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英语作为一种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之一,其地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所以学习英语语言的产生发展及英美英语的差异及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英国与美国,是当今世界社会上的两大强国,这两国在很多方面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都说的是英语,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主宰着当今世界诸多事件的走向,都有着严格的法律制度与健全的社会体系,都拥有莘莘学子们梦寐以求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英国人和美国人互不服气,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历史,美国人说英国人不懂未来。这样相似的两个国家,又有着那些明显的不同之处呢?我将从一下几点进行论述:
两国文化的相同之处
同源性使得这两个国家的文化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1语言——都是英语
2宗教——以基督教新教为主
3社会交往的一些细节——女士优先,文明有礼,保护隐私,忌讳星期五,数字十三等
4节日——万圣节、复活节等。
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相同的。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两种。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两国在字词上的用法也有很多的不同,比如:第二层Second floor(美)---First floor(英)地铁Subway---underground.学期Semester---term商店Store---shop 假期vacation---holidays电话忙音The line is busy.---The line is engaged
英美生活习俗差异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自己日常生活习俗上也有区别。
从服饰上看,英国2人非常讲究衣着,讲究绅士风度,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美国人则比较随便,想穿什么就是什么,以自己舒适为主,不会去介意别人的评价,别人也不会去评价。有的英国女士接待黄皮肤朋友时,专门涂抹上黄色面霜,以表示对朋友的亲近和尊重。美国人可方便多了,近几年,美国流行大花裤衩,校内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到处随意,在一些场合,他们也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很有些“绅士”的派头。但如果一看到没有旁人,这些“绅士”就原形毕露,鞋也脱了,领带也松了,扣子也解了,脚也搭起来了。
从饮食上看两国的美食都像英语一样,是一个大杂烩,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聚集了诸多绅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国的饮食,也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从选材到烹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国人无不将细致发挥到了极致。特别在餐桌礼仪上,不能在餐桌上说话,不能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刀叉的握法„„几乎所有我们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规则都被英国人所遵守而同样是吃饭,到了美国人身上,则就显得随意了许多。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老美的最爱便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对于生活节奏极快的老美来说,五分钟就能搞定的汉堡薯条显然要比规矩多多的西式大餐要吸引人的多。至于这种饮食习惯导致的结果,便是老美的街头行走的人中,大腹便便者显然要比标准身材的人多得多。这样的饮食习惯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美国人的生活,雷厉风行,不向英国人那般拖沓,那样注重细节。
另外美国人除了过和英国人一样的节日外,还有自己的感恩节等。
美国人的性格和英国人也是不相同的。
有人把美国人的性格概括成:热情、开朗、冒险、创新、奔放活剥、直白的幽默
相对应英国人的性格特点是:冷漠、含蓄、内敛、保守、理性严谨、绅士的幽默
英美的教育理念不同。
美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平等和自由,体现在教育上就是美国的教育体制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向不同层次学习能力和经济条件的人开放)、国际性、灵活性(各种不同性质的学校满足不同目标的人的需要,国家没有统一的教育制度)的特点,使美国教育既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确保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又能满足并充分发挥不同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使教育充满活力和生机。
而英国人的保守与严谨,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严谨的学风,完善的教育体系。它拥有一套严格的质量监控体制,各大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科研水平评估结果向全世界公布,英国的高等教育会定期受到检查。英国大学的科研水平长期保持了一个很高水平,也是与这个质量监控体制分不开的,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发明起始于英国,比如第一只克隆羊,就培养于爱丁堡大学。英国教育的质量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考核上,有的专业可以用“残酷”来形容,被淘汰而拿不到学位的也大有人在,英国老师通常不会因为学生只差一点而放学生一马,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风度有力地保证了教育质量。
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风格,竟都共同代表着世界教育领域最顶尖的教育水准,这与政府民众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不无关系。美国人认为,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境地,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并伴随着一生:一是受教育,一是信宗教。美国人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与信仰宗教一样的虔诚境界。而英国教育标榜自己的口号是:The Best You Can Be——你能成就极至,反映出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始终追求的信仰。在这种意识下使得不论是美国教育还是英国教育,都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功利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且具有了宗教般虔诚的信仰,近乎是一项神圣的宗教行为了
第四篇:英美文化论文
American Racism
A popular saying is that America is a nation where people, with diligence and perseverance, can realize their dreams regardless of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colors of skin and political convictions.However, others frown on this idea.This issue has given rise to a heated discussion.For my part,I’m all for the idea of disapproval.The reasons are mainly as follows:
It is generally known tha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a nation of immigrants.People of different skin colors,religions and faiths creat the nation — America.And inevitably,religious conflict,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political struggle come along.The most prominent phenomenon is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Nowadays,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merica remains quite serious.This social issue has been a long-standing problem.In the first place,there are so many root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Looking back in history, it began with the slave trade.Needless to say,it is so miserable and disastrous.Between 1650 and 1900, 10.24 million enslaved Africans arrived in the Americas.The transatlantic slave trade resulted in a vast and as yet still unknown loss of life for African captives both in and outside of America.Approximately 1.2 – 2.4 million Africans died during their transport to the New World.No scholars dispute the harm done to the enslaved people themselves.The African slave trade helped to shape a wide variety of societies from modern Argentina to Canada.These differed in their use of slaves, the harshness of the regime imposed on slaves, and the degree of mixing of the races that custom and law permitted.But none of these became as virulently racist--insisting on racial separation and a strict color bar--as the English North American colonies that became the United States.The institution of slavery was abolished through Civil War,a bloody second American revolution that cost at least 600,000 lives.Today,in the United States, although legal racial discrimination was cancelled,institutionalized racism remained intact.In addition, the United States parties which are based on different interests,1
formulate a series of related policies and harmed the interests of black people.The original U.S.Constitution permitted slavery and counted Black slaves as three-fifths of white persons in determining both Congressional representation and taxation, which were deeply rooted the racism in the very foundation of U.S.society.Unfortunately,to blacks,their performance provide discrimination discourse.In the black areas, the excessive crime happen at any moment.Worse still, Black also do the drug trade which undoubtedly violates the nation’s law.Politicians from both the Democratic and Republican Parties got the big calls “tough on crime,” embracing the so-called war on drugs, which tripled the prison population between 1980 and 1995.Two-thirds of those who entered the prison system during that period were Black, Latino or poor,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m were nonviolent drug offenders.Today, with the prison population swollen to more than 2 million, African Americans make up just 12 percent of the U.S.population and only 13 percent of drug users, yet account for 35 percent of drug arrests and 53 percent of drug convictions.Blacks are also 43 percent of those on death row.Last year, the U.S.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estimated that 30 percent of 12 year-old Black boys will spend time in jail in their lifetimes--far more than will attend college.And because many states have laws denying present and former inmates the right to vote, an estimated 13 percent of all Black men--including one in every three in Alabama and Florida--have been disenfranchised.In light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black people conducted a series of racial fights which was called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The most illustrious march is probably the March on Washington for Jobs and Freedom.It is best remembered for the glorious speech Martin Luther King, Jr.gave, in which the “I have a dream” part turned into a national text and eclipsed the troubles the organizers had to bring to march forward.The process was long and tenuous,and many of these movements did not fully achieve their goals although,the efforts of these movements did lead to improvements in the legal rights of previously oppressed groups of people.The current status of racism in America are still in poor condition.While discrimination has decreased and old forms of segregation have been recalled,subtle
patterns of informal discrimination in housing,employment,education and virtually every social sphere still persists.Indeed,for many African Americans,discrimination,as of now,remains a central part of their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According to a report of American, the black’s income only accounted for the three-fourths of the white,and African-American family’s income was just one-tenth of the white family’s.Half of all black men in New York can’t find a job,while Black teenage unemployment stands at 37 percent nationwide.As Mr.Bush said,”And this poverty has roots in generations of segreg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that has closed many doors of opportunity“.These statistics show a crisis among Black Americans that should be setting of alarm.Racism, not criminal records, explains the high unemployment rate for Black men today.A recent Wall Street Journal report showed that in the city of Milwaukee, a white job applicant with a criminal record has a better chance of being called for an interview than a Black man with no criminal record.”The disadvantage carried by a young Black man applying for a job as a dishwasher or a driver is equivalent to forcing a white man to carry an 18-month prison record on his back,“ concluded reporter David Wessel.And only racism can explain these statistics: Segregation in public schools, which decreased continuously from the 1950s to the late 1980s, has now returned to levels not seen in three decades.Black infants are almost two-and-a-half times more likely than white infants to die before the age of one, a wider gap than in 1970.More than 200 years since slavery was written into the U.S.constitution, its racist legacy remains--and the words of abolitionist Frederick Douglass remain true: ”Without struggle, there can be no progress."
In general,only a struggle that shakes the foundation of U.S.society can end racism.As is the always the case,the darkest hour comes before the dawn.A mixed-race man is president says much about the peaceful progress on race relations in America.I believe that the black people can have equal rights and are free to live, study and work as they wish in the future,and people can truly realize their dreams regardless of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colors of skin and political convictions.
第五篇:英美文学选读论文
周雪婷 英语093 090602320
英美文学论文
作为学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不应该拘泥于课本,而英美文学选读这门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熟悉国外文化的环境。
就如苏老师所说:若一个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竟不知道国外的文学著作,就太土鳖了。最重要的是这门课上的比较轻松,通过电影和PPT给我们展示英美文学比较栩栩如生,并不是单纯的给我们看书或者读书,我感觉比上学期的那个英美概况学到的多很多,这些归功于老师!对于这门课程,若在别的老师教授可能又是无聊的读读,但是苏老师教的时候,即使有事也不想错过这门精彩的一课,不是只为了看点电影,更重要的是觉得自己充实了,或许有些同学觉得看电影丝毫补充不了多少,但是我认为电影不光可以鲜明的展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而且情节衔接紧凑,引人入胜。我想,不止我,我们班的所有同学都喜欢苏老师的上课方式,一点都不夸张啊。
老师需要我们对这门课的建议,用辩证的角度看问题。其实有一小点,在轻松愉快了解英美文学史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吸收点名家的语录。就像那次苏老师让我们抄的《简·爱》(Jane Eyre)中简对罗切斯特说的那段话,我希望就是可以多学一点。不一定让我们抄,可以推荐让我们课后自己搜,然后汲取精华。
通过这期课程的学习,《英美文学通论》通过展示异地文化使从原来的我们只模糊的知道莎士比亚到现在却可以对英美文化整体概况有了大致理解。这门课程整体上增进我们对英美文学的了解,了解了各种文学思想、题材、写作方式等,提高了我们的艺术修养,整体激发我们对外国文学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陶冶了我们欣赏艺术的情操。本书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整体概括英国文学史,而另一部分是进一步精确阐述各个时期阶段,每个典型作家的特点,风格等。其实每一本文学史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这本文学通论也不例外。它从不同的历史阶段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形态。从中古世纪的民族史诗到现实主义文学时期的浪漫主义小说,从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到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的《德伯家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每一位作家,每一部作品都透露着作者的的情怀。我欣赏士比亚的挑战喜剧爆满时代的才华;我钦佩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的现实主义的始创之作——《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的时代精神;我感慨拜伦和雪莱的英年早逝;我赞扬简·爱的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性格;我悲伤苔丝的悲惨命运…… 我相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一段辉煌的文学史,并不只有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学史。这本英美文学通论就像一枚发着光的玉,将英美文学的历史隧道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边走边观光着,或感慨,或唏嘘,或赞叹……
下面三篇是对《简·爱》(Jane Eyre)、《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和《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的观后感。
《简·爱》(Jane Eyre)观后感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描写简·爱与罗切斯特的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受尽欺侮和白眼,却从不低头,坚持维护独立自由、追求个性、主张自由、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形象。它阐述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生的价值=尊严+爱。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居篱下,受尽委屈,承受着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也许就是因为这些,使她拥有顽强的和百折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人格魅力。在罗切斯特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出身卑微而感到卑贱,相反,她觉得人是平等的,也应该受到尊重,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自尊、高尚的心灵,使得罗切斯特觉得他们是精神上可以与他平等交谈,而且无可自拔的爱上她。但是她们结婚的时候,当简·爱得知他已有妻子时,并没有受到金钱的诱惑而屈尊做他的情妇,而是选择离开。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她多么纠结的离开,在她内心深处她是那么爱罗切斯特,但她依旧选择离开。这种精神需要给现在这个社会浮躁的人,在这个“小三”泛滥的社会,尤其是女士们,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导下,坚持自己的个人尊严,这是简·爱教给我们的。我想这种思想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它就像导航灯一样,让我们
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不要迷失自己,时刻掌握自己的方向。作者赋予了小说一个圆满的结局,虽然过于完美,甚至有点不切实际的浪漫,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这种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当今社会人的理想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为了金钱和地位欺骗自己,宁可抛弃自己爱的人,抛弃自尊,来寻找所谓物质上的富足,而最后变成了没有灵魂,只有漂亮躯壳的外表。故事完美的结局也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是一直昏暗,相信明天肯定是美好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像简·爱一样坚持真爱,时刻保持善良。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观后感
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呼啸山庄的故事情节,就像老师说的一样,呼啸山庄的故事甚至有点变态,都是在相互的报复。但是,我们这是从普通生活的角度看待,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部小说展示的是畸形的生活画面。其实每个人都有过极端的内心想法藏在心底角落,正常人都不会做,一旦表现出来就变成了畸形扭曲的人性。就像这部小说一样,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古怪、孤僻的性格,感觉也比较怪异。但是她是内容:旷野,西风,杂草,苍凉的落日,崎岖的地形„„这一切都似乎是一幅完美沧桑的画。故事一开始描写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朝暮相处的童年生活,高潮就是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林顿结婚,而希斯克利夫出走,终于在发达之后开始回来复仇。最后一阶段希斯克利夫的死亡,而哈里顿和凯蒂的相爱最终恢复了正常的人性。希斯克利夫的感情变化;爱—恨—复仇是贯穿整个小说的始终。艾米丽将所有的感情都赋予了这个受苦的弃儿身上,或爱,或恨。最后希斯克利夫临死前放弃了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了他的本性还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残酷无情。我之所以一样的欣赏这部小说,不仅因为作者独特的思想性格,还有哥特式的渲染气息。有些场景看起来气氛压抑,令人恐惧。窗外是凹凸不平的荒野,光线很昏暗,风呼呼的把窗帘吹起来,枯枝忽然伸进窗内„„整个画面多少有点怪异,回想起来都有点不寒而栗,但是我就喜欢那种感觉。所以我也喜欢这种电影,像《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等,但是《呼啸山庄》是这类文学的鼻祖,因此我特别钦佩艾米
丽的才华,一个与外界没有多少交集的人竟然有这些细腻的思想和非凡的艺术,真的很钦佩。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观后感
小时候就读过《老人与海》,但是可能比较小,并不知道它的真谛,只是觉得就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时间从指缝间流逝,现在我忽然觉得这部作品很伟大!海明威(ErnestHemingway)用他的笔向我们诠释了一个硬汉子的特征:面对大海,他从不畏惧,对他向往的理想义无反顾的追求,即使遇到了凶猛的鲨鱼,他依然搏斗,直到筋疲力尽,拖着大马林鱼的鱼骨架回到岸上。虽然表面上,老人是个被鲨鱼打败的失败者,恰恰相反,他用自己的鱼骨架向人们证明他完全是个胜利者。这个故事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这样一句话:But a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他没有多少豪言壮志,也没有多少饱读诗书,这样的话只能是一个人高尚灵魂的倾诉。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一帆风顺,等待我们更多的是荆棘的困难、险阻,因为我们都在生活着,也有很多无奈,难过的时候,迷惘地时候,失落的时候,想想《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心就会豁达了许多。这部小说就像潜伏在心底的一轮太阳,在你低谷的时候,它忽然为你照亮前面的路。有时候,就是这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困难面前,需要拿出想圣地亚哥这样的铁汉子精神,执着、刚强、勇敢、毫不畏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驾驭自己命运,做自己的主人。
这门课程教给了我们远不止文学史这么简单,在受到文学艺术熏陶的同时,我们也伴随故事所传达的精髓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