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苏教版6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编辑:寂静之音 识别码:24-847050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5 01:18: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苏教版6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在各个单元学习中均有过程与技能训练。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目的要求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重难点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素质分析

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教学措施

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1、我 在 成长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根据自己身高和体重的变化数据,制作曲线统计图。△ 能够利用简单工具对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

△ 能够运用图表、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知识与技能:

△ 知道自己的身体随着年龄增长,身高和体重等正不断发生变化 △ 了解出生到现在的生长发育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关注自身的变化,愿意了解自身将要发生的改变 △ 意识到两性在身高上的生长周期区别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三、教学准备

三角尺、皮尺、塑料绳,学生入学来的身高记录,3 张不同年龄时期的照片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内容 措施及目标效果分析

(一)导入新课

1.过完年,我们又长大了一岁,从这时候开始,我们要踏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准备好了吗? 2、回想一下,有没有一些事是你小时侯做不了,现在却可以做的?

(二)学习新课 1.搜集自己成长的证据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前的我们

(2)除了照片上的变化,还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说说衣物、使用的工具、饭量、肺活量等

(3)对,以上这些都是我们的变化,因为我们正在不断的在成长。2 .测量身高、体重(1)利用工具测量身高(2)利用体重秤测量体重 3、绘制身高(体重)曲线统计图(1)复习曲线统计图的画法和要求

(2)按照时间顺序填写统计表格,根据表格绘制曲线统计图(3)根据统计图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女生发育较早,小学阶段身高普遍比男生高 4、拓展

(1)我们生长发育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2)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将会怎样? 分小组观察照片,相互说说每个人有什么变化 板书课题

利用塑料绳和皮尺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 横、纵轴的名称单位要标明,先描点再连线 意识到两性在身高上的生长周期区别 板书设计、我 在 成 长

时间 6 岁 7 岁 8 岁 9 岁 10 岁 11 岁 12 岁 身高、悄 悄 发生 的 变 化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能够运用图表、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交流结果,并进行交流。知识与技能:

△ 知道随着进入青春期,身体各个部分将不断发生变化 △ 知道什么是青春期

△ 了解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 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正确看待青春期,敢于面对自身和别人的变化 △ 意识到两性在青春期开始就有不同的生理变化 △ 关注自身的变化,愿意了解自身将要发生的改变 △ 愿意和别人交流青春期遇到的困惑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春期的生长发育和心理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前和家长交流什么是青春期,询问哥哥姐姐是怎么度过青春期的,需要注意些什么,相关图片或视频。课前组织学生排一小品,表现学生的叛逆期。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内容 措施及目标效果分析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从出生开始到现在我们身体的变化,今天我们要看一看未来的我们。因为我们快要进入到或者已经到青春期。

(二)学习新课 1.什么是青春期

(1)你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

(2)对,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3)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呢? 2 .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

(1)阅读 P5 表格,了解你将要发生的变化(2)你还知道哪些?有哪些疑惑? 3、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

(1)阅读 P5 对应文字,自我检验有几条对应

(2)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找寻同感人,释放出压力。例如第 3、4 条

(3)小品表演:“我是爸爸(妈妈)”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课外作业:跟家长进行一次心贴心聊天,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争取获得家长认同、怎样应对青春期变化

(1)青春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怎样才能顺利度过青春期呢?阅读 P6 图(2)你从哥哥姐姐那学到了什么?

(三)拓展

理解: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她)将要更加自觉地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板书 青春期

交流和家长、朋友聊天的结果 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青春期知识 鼓励学生有不懂就问 板书 叛逆期

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体谅老师和家长的一些做法

教师多准备些注意事项,以过来人的观点,站在学生旁边的态度和学生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悄悄发生的变化 身体变化: 快速生长„„ 心理变化: 独立自主叛逆期、人 生 之旅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 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 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写出调查报告 科学知识: △ 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 了解人的一生可以分成六个阶段: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 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一生的六个阶段

三、教学准备

狮身人面像图片;课前让学生走访邻居和亲戚,了解怎样照顾婴儿和老人;几个人生阶段时的照片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内容 措施及目标效果分析

(一)导入新课

1.前两节课我们一起从出生看到了将要经历的青春期,这节课我们再看远一点,看看人的一生。、谜语:斯芬克斯是常见于埃及和希腊的艺术作品和神话的狮身人面怪物,据说,它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难人,谁猜不中就要被吃掉。“哪一种动物开始用四条腿走路,后来用两条腿走路,最后用三条腿走路?”奥狄浦斯终于猜中这个谜语,这是人,因为人在婴儿时期匍匐爬行,长大时两脚步行,年迈时拄杖行走。

(三)学习新课 1.划分人的一生

(1)看看这几张照片,谁给它们排个顺序?

(2)这些照片组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你能给这些照片取个名字吗?(3)小结: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分成六个阶段: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2 .预测未来的身高

(1)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 13 岁,想知道未来你能长多高吗?(2)讲解每种算法的要点

(3)统计班级最矮的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未来,以及最高的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未来身高、周围的婴儿和老人

(1)你周围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他们的?(2)你周围有老年人吗?在你眼里,他们是什么样的? 4、拓展

(1)想象一下 60 年后自己的生活会是怎样?

(2)每一年同一时期和父母合个影,留给未来一份美好的回忆。板书课题 电脑出示图片 小组讨论

让学生谈谈婴儿、幼儿、少年时的自己 板书要点 阅读 P8 文字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学会正确对待身边的老年人们 板书设计、人 生 之 旅

婴儿:爬行、说话不清楚、很需要大人照顾„„ 幼儿:需要大人照顾、需要学习很多东西„„

少年:需要大人照顾、有一定的自觉性、能照顾自己„„ 青年:能做自己的事、独立自主„„ 中年:独立自主、不需要大人照顾„„ 老年:行动不便、苍老、需要人照顾„„、踏上健康之路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 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 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 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科学知识:

△ 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 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 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培养正确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 珍爱生命

△ 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准备有关健康生活的材料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内容 措施及目标效果分析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从出生、幼年走到青春期,还将要走过青年、中年、老年,完成人的一生。那怎样才能活的健康呢?

二、研究身高规律,制作身高统计图

(一)研究身高规律 1.看图研究身高规律

上面这一张是一组 12 岁男女生的身高统计表,下面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你能从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2、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结:同一年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比较少。女生身高普遍比男生高一点。

(二)制作班级身高统计图表、在上本单元第一节课的时候大家自己测量了身高,我们就用第 9 页上的表格,统计我们全班的男女生身高、根据统计出的数据,完成柱状统计图、对比全班的身高水平,你处在什么位置?这说明了什么?、对应 P10 表格,看看你的身高等级评价。说说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5、小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突出表现为生长幅度猛增,促进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不断提前。

(三)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 1、我们的身体还在不断生长着,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分成两个方面来汇报:生活和学习

生活:个人卫生、营养及饮食、睡眠、体育锻炼„„ 学习:学习卫生、科学用脑„„、思考:你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还有哪些还需要改进?、小结: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着极大的作用

(四)拓展、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为自己制作一张健康作息表吗? 2、把收集到的资料贴到校网站上,进一步交流 出示教材第 11 页 小组讨论

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板书 柱状统计图

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板书课题 小组讨论 板书要点 板书设计 踏上健康之路 1、身高统计图、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个人卫生、营养及饮食、睡眠、体育锻炼„„ 学习:学习卫生、科学用脑„„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1、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教学效果

一、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我们先来看看书上 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学生讨论后回答、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 P43 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 P44 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遗传现象的推测、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小组讨论后汇报

三、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

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 花纹、手指形状在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教学效果

一、导入、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四、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 P45 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6、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7、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 P46 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2)小组讨论回答 8、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

五、变异现象的拓展、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 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 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特征 1 人数 特征 2 人数 1 有耳垂 无耳垂 2 直 发 卷 发 3 单眼皮 双眼皮 4 舌头能卷 舌头不能卷 大拇指能弯曲 大拇指不能弯曲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教学重难点、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2、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 .学生讲故事。.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4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6 .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4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 49 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 5 .学生回答 .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四、小课堂大辩论 .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辩论双方各 3 人,准备时间是 5 分钟,观点陈述为 1 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 10 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 1 分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2 .分组辩论赛 .总结: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 * 方。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五、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要求:小组为单位,分工合理,时间为一星期,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板书设计: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本次辩论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1、消失了的恐龙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各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科学知识:

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教学准备:

关于恐龙、恐龙化石的文字、图片、模型以及多媒体资料。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导入:

出示各种恐龙模型或图片。

同学们这是你们很感兴趣的吧,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到 6500 万年前,去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爬行动物——恐龙。(板书)

二、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 .关于恐龙的知识同学们一定了解的很多,想说说吗? 2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汇报、交流。(将汇报的内容分成几个主题,围绕主题展开。)4 .我们的地球已有 45 亿年的历史,地球上的生物也有 38 亿年的历史。这 38 亿年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的存活至今,有的走向灭亡。我们都知道恐龙是早已灭绝的,那么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

三、了解恐龙化石被发现的历史,以及恐龙骨架被还原的过程。1 .谁能给我们讲讲你所知道的故事。.学生简单介绍恐龙化石被发现及还原的过程。.同学们从课外书上看到了很多,那么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经过。如果有条件最好能有相关的碟片 .从故事中我们知道恐龙化石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发现了一块恐龙头骨化石,你能够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引导学生从头骨大小或牙齿的尖利程度等展开合理想象,推断这只恐龙的体形和食性,让学生体验到化石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小结: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恐龙骨架的形成过程,包含着科学家们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四、根据恐龙的外形猜想它内部的骨架结构。1 .出示各种恐龙的图片或模型。

同学们你认识这些恐龙吗?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各种恐龙的外形,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每一只恐龙最独特的地方。)2 .作为一名小考古学家,你们应该能粗略地描绘出内部的骨架结构。分组活动,每个人试着画一画。3 .出示各种骨架模型图片。

根据你刚才描绘的骨架请你将这些恐龙和它们的骨架一一对应起来。学生分组活动。.交流、汇报,说说这样对应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对恐龙有了更加细致、全面的了解,同学们对恐龙的兴趣更浓厚了,回去以后查找你所感兴趣的内容跟同学们交流,或者观看一部跟恐龙有关的影片。2 .了解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想。说说你的想法。板书设计: 消失了的恐龙

关于恐龙的知识:名称、种类、生活习性等 恐龙化石的发现及骨架还原的过程 外形对应骨架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

知道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了解化石的作用。理解什么是活化石。

知道一些人们对化石的困惑和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和进化有关的问题。

珍爱动植物,保护珍贵的动植物。教学重点:

知道化石的基本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自制印迹化石模型,使学生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再次重申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准备:

化石图片或实物(根据条件)、橡皮泥、贝壳、骨头或树叶、相关的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导入: .谈话:我们从恐龙的化石中了解了恐龙,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化石。我们先来看一看。.出示各种化石图片或实物。(在去年学这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带了化石标本,学生们很喜欢。课前老师可以先了解一下。).你认识这是哪些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学生简单介绍,老师介绍。.小结: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二、认识化石的形成及被发现的过程。.出示化石形成图,讨论: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人们又是怎样发现的 2 .请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化石形成的过程。(恐龙身体的哪部分会被保存下来)3 .介绍恐龙化石的形成以及被发现的过程。4 .制作印迹化石模型。了解制作的步骤。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小结: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地下,可见化石是多么的珍贵。

三、认识化石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人们多化石的困惑。1 .思考:为什么把地层比作是一本书,把化石比作书中的特殊文字?(让学生领悟这个比喻所蕴涵的含义,这是认识化石作用的基本前提。)2 .谈话:想要“读懂”这些文字,并不是那么容易。人们对各种化石以及生物进化感到困惑不解已达数百年之久。我们再来看看科学家们产生了哪些困惑。3 .阅读课文,了解科学家的五个困惑。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选择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说说你们的想法。

四、了解长颈鹿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假设: .谈话:对于长颈鹿长颈的原因科学家们也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你能说说你的解释吗? .学生发表意见。.谈话:同学们从课外书上了解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解释的? 4 .阅读课文。

找一找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讲述:这两种解释都是科学家提出来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曾经在历史上引起过争论。你赞成哪一种呢?说说理由。6 .学生交流。

五、延伸、拓展:

课后继续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内容。板书设计: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化石是:------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被发现的? 科学家的困惑:、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知道科学探究要允许别人的质疑科学结论需要证据。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

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知道生物的形态是其适应所处生活环境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尊重证据。

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并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事实。同时,让学生知道,这一理论正受到新证据的挑战,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没有止境的。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证据、认识证据、利用证据的能力。教学准备:

达尔文进化论资料、图片,尺蠖蛾、极地狐狸、沙漠狐狸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导入: .出示达尔文照片。提问:同学们认识这是谁吗?

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达尔文。你知道他吗? .请学生讲述达尔文的故事,同时准备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展示给学生看。3 .交流:听了科学家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小结:达尔文是英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他用进化论学说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儿起源,人类是怎样诞生的,作出了精辟的解释。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努力为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二、理解什么是人工选择、什么是自然选择。.举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绵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如果白色的好卖,你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如何? 2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牧民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学生意识到:正是人的行为影响了羊群的生存和发展。.假设:你的羊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它们唯一的天敌是狼。狼在夜间捕食,经常捕捉到那些显眼的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就是什么颜色的了? 5 .学生讨论、交流。.比较两种羊群的变化,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理解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之间的本质区别。

三、了解尺蠖蛾的翅色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发生的反复变化。1 .出示尺蠖蛾的图片(两种翅色)2 .请学生介绍尺蠖蛾翅色变化的故事。3 .举例:蝗虫体色的变化、青蛙肤色的不同。.小结:自然选择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

四、认识生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1 .出示两种狐狸的图片。2 .让学生来认一认。.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耳朵的区别,结合各自生活的地域环境作出合理的解释。

五、拓展、延伸: .谈话:近100 多年来,更多的科学家仍然在对生物现象进行研究,随着新证据不断发现,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也不断面临挑战。你们了解这些新发现吗? 2 .如果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如果不知道则由老师介绍。(出示相关资料)3 .知道新发现对达尔文理论的挑战,感受还有许多科学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科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板书设计: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尺蠖蛾、蝗虫、青蛙---生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 1 .寻找生物的家园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能够观察、记录身边的生物、讨论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例举事例解释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知识与技能

 知道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知道生物栖息地的概念。 了解生物的伙伴和敌对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

感受生物之间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合理性。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去发现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揭示环境对于生物的意义,难点是要突出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教学准备

有关生物生存之间有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图片与录像。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学改 进

一、导入新课

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学习新课 1 .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1)出示 P26 页的图片,认识图上的动物。(2)提问:它们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3)学生看图辨析。

(4)提问:为什么企鹅要生活在南极?南极除了企鹅还有没有别的生物生活在那?在那会有狮子吗?为什么?

(5)讨论:其它几种环境里分别只生活这一种动物吗?还应该有哪些生物?通过这几幅图,你发现生物与他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 .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

(1)出示一张包含丰富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风光图片或录像。(2)提问:图片中有哪些生物?又有哪些非生物?(3)师生交流。

(4)在图片上有两种颜色笔分别写出上面的生物和非生物名称。

(5)讨论: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长期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些自然环境为生活在这儿的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6)讲解:像这样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7)讲述:一棵树也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下面让我们一起考察一下校园中的一棵树是哪些生物的栖息地。

(8)看书 27 页学习观察方法(提示学生要爱护树木,就摇一摇够的着的树枝,观察结束,将摇下的生物放回树上)。

(9)教师选择观察的树木,学生分组外出调查,记录。(10)汇报调查结果,师生交流。

(11)讨论: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生活在这棵树上?这棵树为它们的生存提供了什么? 3 .引导学生了解同一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1)提问:在同一个栖息地,这些不同的生物又是怎样共同生活呢?它们之间是朋友还是敌人呢?

(2)看 28 页图片,或提供有关生物间合作关系的录像。

(3)提问:图上是什么动物?它生活在哪里?与什么生物生活在一起?(4)讨论:这些动物能离开与它们一起生活着的其它生物吗?为什么?你能举例说说图上的这些生物它们之间是怎么合作生存的?

(5)谈话:向自然界中这些生物相互合作生存,你觉得它们的关系像什么?(伙伴、朋友)

(6)你还能举出一些其它生物伙伴相互合作生存的例子吗?

(7)谈话:大自然中的生物在生存中都是这样合作的伙伴关系吗?你知道还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

(8)出示生物之间敌对关系的图片或录像。

(9)提问:它们之间为什么成为了敌对关系?是什么原因?

(10)讨论:既然自然界中有这么多凶猛的动物,它们是些弱小动物的敌人,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消灭这些猛兽,而保护那些弱者?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出示树上非洲大草原的图:图上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的生存是哪种关系?仅仅是一对一的敌对关系吗? .请学生把图上有敌对关系的动物列举出来。3 .师生交流结果。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板书设计: .寻找生物的家园 栖息地

生存、生长、繁殖等条件 2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查阅资料,例举同类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能设计实验验证对仙人掌耐旱原因的解释。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知识与技能:

认识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认识并描述动植物在外形、习性等方面是如何适应生长环境的。知道环境对生物省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知道不同动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知道一些典型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奇特有趣。想知道关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内容,爱提出与此相关联的问题。 重视证据。

意识到要爱护生命,要为生物的生存创设合适的生存环境。教学重难点

本课在研究生物的生存环境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环境对生物省长、生活习性等多 方面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学准备: 纸巾、蜡纸、保鲜膜、彩色透明纸、水彩笔、鱼的图案。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教 学 改 进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生存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为了在各自的家园里生存下去,都形成了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呢?(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和动物在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对环境的适应。1 .认识沙漠环境中生物生存的本领。

(1)讲述:大家都知道沙漠是一个条件很恶劣的环境,那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2)沙漠里有生物生存吗?最常见的动植物是什么?

(3)谈话:仙人掌是沙漠中的典型植物,在沙漠中大约有 202_ 种仙人掌和仙人球。

(4)观察仙人掌,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它为什么能适应沙漠这种环境?(5)怎么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

(6)看书上得 30 页实验:这是用了一种什么实验方法?实验中要注意什么?比较的是什么条件?(7)学生分组实验。

(8)让学生预测实验结果,能证明什么问题?(9)小结仙人掌的本领。

(10)谈话:下面就沙漠中最典型的动物——骆驼来说,你知道它有哪些是应沙漠环境的特殊本领?

(11)出示骆驼图或视频资料。(12)学生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交流骆驼本领。(13)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14)讲述:其实除了仙人掌和骆驼生活在沙漠中,如果你走进沙漠,仔细搜索一番,结果会令你大吃一惊,因为很多动植物都住在这片严重缺水的地方。(15)认识一些适宜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生物。

(16)谈话:课前有些同学也查找了些资料,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动植物生活在沙漠环境中?(17)学生介绍。.认识海洋环境中生物的生存本领。

(1)出示水母和鱼的图:一些海洋中的动物也有各自的生存本领。图上是什么动物?

(2)提问:它们的体色有什么特点?不同部位的体色有何不同?为什么这样?(3)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假设。

(4)学生操作活动: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覆上一张黄色的透明纸,观察,有什么现象?(5)交流活动结果。

(6)提问: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是像这样靠体色来保护自己生存的?(7)学生交流。.认识草原环境中生物生存的本领。

(1)谈话:斑马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典型动物,你知道它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吗?(2)学生讨论。(3)学生汇报。

(4)讲述:让我们看看书上科学家研究的结论。(5)提问:科学家为了研究斑马的条纹的作用蹲在草丛中观察斑马得出另一种结论,你猜猜另一种结论可能是什么?(6)学生汇报猜测结果。(7)播放有关斑马的录像。

(8)教师小结斑马身上条纹的作用。三.启发学生讨论给动植物搬家的注意事项。.谈话:我们知道仙人掌是沙漠中的典型植物,那么是否只有沙漠中才有仙人掌? .讨论:把沙漠中的仙人掌移栽到我们居住的地区,要注意什么问题? 3 .提问:仙人掌能搬家到我们居住的地方,南极的企鹅能搬到我们这儿吗?见过吗?要注意什么问题? .小结:给生物搬家需要了解这种生物适合生存的环境,并给它创设这样的环境,这样才能让它生存下去。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板书设计: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外形 适应环境习性 .有趣的食物链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结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能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 能够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能够分析缺少分解者的后果。

 能够寻找、分析表达食物关系的成语。知识与技能:

 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 知道食物链的组成。

 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

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难点是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教学准备:

不同种类分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学改 进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在前面我们了解到在同一区域中生活的各种生物之间会存在两种生存关系:伙伴关系或敌对关系。那么是什么原因能把这些不同的生物联系起来?(食物).动物和植物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 ?

二、学习新课 .揭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出示植物、老鼠、猫头鹰三种生物图片:这个地区的几种生物之间是种什么生存关系?

(2)提问:你能用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3)学生画图表示。

(4)讲述:你们看看生物之间像这样以“谁被谁吃”的一种食物关系连接起来,形成了链状的联系,生物学家把它称为食物链。(5)让学生自由谈自己对食物链的看法。

(6)谈话:请学生在自然界中举几个生物的例子。师边板书在黑板上。(7)提问:你们说的这些动植物之间有没有食物链的关系?(8)学生讨论、写食物链。

(9)汇报结果:黑板上的这些食物链有的同学箭头向左,有的却向右,那到底哪种画法才是规范的呢?(10)讲解食物链的规范画法。

(11)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过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句话其实是自然界中生物的一种食物联系,你能根据这句成语的意思把图画完整吗?

(12)学生画图 P34 页。.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1)讲述: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你知道吗?(2)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概念。(3)学生讨论分析 35 页图上各种生物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

(4)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划分理由。

(5)提问:你认为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自起了什么作用? 3 .引导学生分析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建立食物网的概念。

(1)谈话: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它们之间有没有这种食物链关系?多不多?

(2)看书 P36 图,上面有哪些动植物?你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的画食物链的方法画一条食物链?

(3)提问:还有没有其它食物链了?多不多?那怎么才能一个不漏的将所有的食物链画出来呢?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4)画出上面所有的食物链,数数看有多少条?

(5)提问:你们数过图上有多少条食物链?不管有多少条,从图上看这些食物联系已经形成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比如图中的狐狸在食物链中处在什么级别?它只是一条食物链中的角色吗?(6)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应用 .出示 36 页下图:这片庄稼地中如果农民在这里喷洒农药,那么这个场景中会发生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提问:你能将这幅图中的动植物包括人画出一条食物链吗?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板书设计: 3 . 有趣的食物链 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植物)(动物)4 .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对目前的生态现象做出判断。 能够参与讨论人类危害环境的行为。

能够就破坏生态平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能够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意识。 意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 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通过大量生动事例和探究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让学生感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我国自然保护区情况介绍以及有关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的资料。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学改 进

一、导入新课 建立生态平衡概念。.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食物联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而这些生物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也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出示一张动植物共生的自然景色图:你知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要有哪些成员吗?(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的物质)3 .说说这些成员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讲述: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数量通常都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并且变化不大,这时这个系统就能达到平衡状态,我们在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板书课题)5 .师举例说明。

二、学习新课 1 .模拟生态平衡。

(1)制作鱼缸养鱼的生态瓶。看 37 页图文说明,学习方法。设计要求:

A 这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

B 瓶中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 生态瓶必须透明,让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

D 生态瓶的采光以比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饲养提示:

A 鱼的生命较脆弱,可用螺蛳替代养。B 取用池塘水是需有家长陪同,注意安全。(2)制作小草的生态瓶。设计这两个生态瓶时为什么要密封?(3)预测一下,:

A 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B 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4)提问:说说这个生态瓶中有哪些成员?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5)学生制作生态瓶。(课堂组装一种,要求回家观察记录)2 .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带来严重后果。

(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2)讨论书上 38 页的三幅图:图上人们的行为会给这个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吗?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3)师举例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蛇与庄稼的故事。(4)启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5)阅读书上 39 页资料,思考讨论:

在这个亚利桑那州中白尾鹿和美洲狮、狼是什么关系? 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

人们的这样的做法使得白尾鹿的数量过大,又带来了什么问题?

现在人们这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三种解决措施,如果你是位生态学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说说理由。3 .知道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1)谈话:既然生物们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都起着维持一定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相应的建立起各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国家业已建立了 226 个自然保护区,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吗?这些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哪些生物?

(2)教师适当介绍我国一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情况。(也可借助图片录像资料)

(3)讨论:国家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三、巩固应用 .谈话:现如今国家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还建设了不少生态工程呢,你听说过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吗? .师介绍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板书设计 4 .生态平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教案 1 .各种各样的能量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依据生活中各种现象,对能量及其形式做出合理的解释。2、能够制作火箭及其发射器装置。、能够设计出能力大小与物体运动关系的实验方案。、能够选者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书研究能量知识的过程和结果。、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知识与技能:、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2、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使物体做不同的工作或运动。4、知道能量大小对物体运动有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能量对于人类和自然界的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三、教学难点:能控制变量研究能量对于物体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卷尺筒芯、吸管、橡筋、尺子、笔、胶带。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导入新课、读诗:神奇的能量。、过渡: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踏入能量世界。

二、初步建立能量的概念。1、出示 P42 页的图片。、提问: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3、学生看图分组讨论。(认同的观点进行记录)4、师生小结:什么是能量。5、讨论:能量看得见吗? 你能做个小实验证明给大家看。6、小结。

三、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和作用。、过渡:生活中存在着各种能量,它们又有什么作用? 2、小组比赛: 说说能量,讲讲它的作用。、画卡通:能将一种能量表现出来,并能反映出作用。4、学生绘画。、展评,思考:这种能量会给物体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你还在其它地方见过吗?、提问:如果这个世界,我们这个社会没有能量会怎样?举例。7、小结。

四、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过渡:出示小水车,用怎样哪些方法可以让它转的更快? 2、学生上台演示并说出方法。、思考:这个实验我们有没有用到能量?、过渡:通过实验我们再一次证明了能量就在我们身边,能让物体运动起来,那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通过下面实验来进行研究。5、制作火箭和发射器。教师说明制作方法及具体步骤。学生制作。展评。6、设计方案。

我们利用这套装置来研究什么?

(橡筋拉深后产生的能量与火箭发射高度的关系)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它来了解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设计研究方案(预测、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学生汇报研究方案。实验中我们还注意什么问题? 7、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8、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9、小结。

五、巩固应用 1、什么是能量?、太阳能热水器工作需要哪些能量。

六、布置作业、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板书设计: 1、各种各样能量 工作 运动 .能量的转换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制作出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能用画图(模式图、卡通图)的方法揭示能量转换的过程。3、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转换就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2、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知道模式图、卡通图是用来结实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2、愿意合作与交流。3、体验到能量的神奇。

二、教学重点: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三、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四、教学准备:纽扣、线、赛车、电池、剪刀、画笔等。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效果分析

一、导入新课、复习:什么是能量?

举例说说能量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能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能量的知识。

二、认识什么是能量转换。1、游戏研究:搓手。

请大家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想想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 2、学生游戏思考,学生汇报。3、这些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板书:食物的化学能—人运动的机械能—摩擦产生的热能 4、通过简单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我们发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是能量一个重要特征。6、请你举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转换的事例。7、学生汇报。、实物投影或看 P45 图分析:

图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这些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9、学生讨论分析并汇报记录。10、小结。板课题。

三、了解并描述能量转换的过程。、过渡: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能量转换的问题,它们之间是怎样转换的呢,我们通过研究已经有共识了,那怎样具体的表现出来了?我们可以继续运用上节课画卡通画的形式来表现。2、学生自由构思绘画。3、展评小结。

四、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玩具,在这些玩具中也隐藏着能量转换的科学知识。2、如:小三轮车、小火车、遥控赛车、溜溜球„„,你说说。3、我们一起来做个玩具,来研究它的能量转换方式。4、学生看图制作。5、学生分析,汇报。、小结:科学知识隐藏在生活中,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

五、布置作业 1、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回家观察各种物品使用能量的情况。板书设计: 2 .能量的转换

化学能→机械能→热能 „„、能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调查并记录家庭使用能源的情况。2、能够制作太阳能灶、小水轮等装置。3、能够设计利用风能工作的模型装置。4、能够看懂统计图表。知识与技能:、知道能源与能量的关系。、知道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3、知道可再生性能源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能源对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的重要作用。2、意识到不可再生性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3、体验到开发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知道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

三、教学难点:能够独立设计利用一种能量工作的模型装置。

四、教学准备:碗、铝箔、木塞、橡皮泥、瓶盖、塑料片、铁丝、塑料瓶、剪刀等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导入:、检查上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2、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表扬。

二、认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1、看图说一说:

图中有哪些物品,各自使用什么能量? 这些能量是怎样转换的?、提问:你知道家中使用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引如能源)有哪些能源? 3、分类:

将刚才所讲的能源分类。

小结:能源分成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板)、提问: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举例。5、看图了解世界与中国能源对比情况 看图 P48,思考通过图表你有什么启示?

你对中国禁止小型煤矿、造纸厂的生产或关闭的行为有何想法?说说理由。有人说:一次性纸杯是伟大的发明;也有人说:一次性纸杯的发明是最糟糕的发明。你支持哪种观点?

三、学习利用可再生能源:制作太阳能灶或小水车、过渡: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不可再生资源制造的,而这些物品又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如:汽车、家里用的煤气灶、电热水壶等。你还能举例。、为了改变这种浪费能源的这种状况,科学家做出巨大的贡献,你能告诉大家吗?、制作太阳能灶。讲讲太阳能灶的作用。

说说制作的材料和步骤。(还有什么方法制作?)自己制作。、活动:看谁制作的效果好。室外活动,烤土豆片。、小评,如何改进这个装置?(能量使用效率高)6、自选:制作小水轮(可安排课后)说制作方法与步骤。简便的方法:铁丝为支架。瓶盖(内有橡皮泥)为轮。浆叶为塑料片。

四、设计一种利用风能工作的模型装置。1、出示:风能转换电能的模型。学生上台游戏。、学生分组画图设计。3、展评。

说出设计意图及能源转换的过程。一周后看模型。

五、巩固应用、垃圾为什么要提倡分类回收? 2、我们怎样保护不可再生能源。

六、布置作业 1、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板书设计: 3、能 源

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水

风能 矿产 不可再生资源 木材、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查阅有关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书刊及其他信息源。2、能够围绕白炽灯与荧光灯哪个效率高,展开探究活动。3、能够对未来住宅如何利用自然能源作出解释。知识与技能、知道如何节约能源。2、知道什么是新能源。3、知道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2、树立节能意识。

第二篇:6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

1、青春期男女最先出现快速生长,同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2、恐龙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202_~202_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考试 的开始。

2、人的一生要经过、、、、、、。

3、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

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现象。

4、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5、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年被发现的。

6、如果把不同年代的比作一本书,那么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7、提出生物进化是的结果,并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8、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关系或关系。

9、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的食物的叫做,以其它生物为食的叫做

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

10、火箭升空利用了的原理,气垫船能在水面上高速滑行利用了的原理。

二、判断题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3、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4、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遭破坏。()

5、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三、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跳跃的青蛙人跑步

融化的冰电脑

风筝太阳

人的食物水力发电

四、简答题

1、写出几条关于生物变异现象的谚语和俗语。(最少三条)

3、解释斑马身上的条纹和总是成群结队地呆在一起,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4、对金鱼仍在试管中存活的解释。

第三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苏教实验版)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1、植物和我们

教学目标:

1、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植物及果实的图片、西红柿植株的图片。

2、学生准备:各种植物及果实(如:土豆、胡萝卜、豆角、油白菜、香蕉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植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板书:

1、植物和我们)你能具体说说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吗?

2、学生回答

(二)播放各种植物图片。

1、你们看一看图片上的植物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2、学生回答。

(三)自主学习。

1、认识植物的局部。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植物,请学生分析一下。

今天你们都吃植物了吗?你知道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吗?(2)师生交流。

2、调查研究,小组讨论。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植物以种子、根、茎、叶、果实等不同形式向人类提供食物的有关信息,并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2)在我们所吃的植物中,有哪些部分被我们食用了?

(四)拓展活动。

1、教师出示西红柿植株的图片。

(1)同学们,让我们来认识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你能说一说它是哪几部分组成吗?

(2)学生回答。

2、请同学们画出一株熟悉的完整的植物图,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五)教师小结。

2、果实和种子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

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

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类植物的图片、浸泡过的蚕虫种子、镊

子等。

2、学生准备:各类植物果实如:花生、玉米、茄子、辣椒、豆角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果实就是植物种子的“家”,它们在果实中受到保护,现在请你找一找哪里有种子?

(二)小组研究讨论。

1、同学们将自己带来的各类果实进行研究,并找出它们的果实。

(1)学生进行分析,并找出果实中的种子。

(2)对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进行分析。

2、说一说种子是怎样进行旅行的?

(1)学生先自己自主发言。

(2)教师播放关于种子传播的图片和资料。

(三)自主学习。

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先预测种子里面有什么,再把预测的结果画在活动记录上。

(2)用镊子仔细地剥开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画下你所看到的。

注意:

2、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1)先让学生说一说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

(2)课外拓展实验:

①在4只瓶里都放入两面三张纸巾,撒上一些种子。将1号瓶瓶盖拧紧。

②分别在2、3号瓶内洒一点水,而将4号瓶内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然后都拧紧盖子。

③将1、3、4号瓶放到碗柜里,2号瓶放到冰箱里。五六天后观察4只瓶子。

(四)拓展活动:

你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又是自己能研究的问题?如:大种子发芽快还是小种子发芽快?把蚕豆种子头朝下放,根会向上长吗?

(1)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2)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预测。(3)作业: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

3、根和茎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根和茎;

●能够通过阅读资料和联系生活经验了解根和茎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设计实验或观察实验现象验证已有的结论; ●能够利用工具做植物的茎横切和纵切的实验;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分别准备一些植株完整的蔬菜、庄稼带进课堂

2、两天前及课前20分钟将数段新鲜的芹菜的茎放入一个装有染过红色的水的容 器中,以备教学观察;

3、提前准备透明的玻璃瓶或者杯子,一株完整的植物、食用油些许;

4、有关变态根和变态茎的实物。(箩卜、莲藕、大蒜、姜、荸荠)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实物,认识根的不同类型

1、出示菠菜和大蒜,指出它们根的在哪里。

2、学生观察、比较:菠菜的根和大蒜的根有什么不同?

3、提问:你们可以根据根的形态不同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4、学生交流汇报。

5、小结:科学上把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植物的根叫做直根;而没有明显主根,每一条根都想胡须一样粗细的根叫做须根。

6、小组活动:植物分类——把带来的植物按照根的类型不同分一分,说说哪些植物是直根,哪些植物是须根。想一想它们一般分别种在什么样的土壤里。

7、小结:植物的根的特点与它的生长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二、利用多种资料,认识茎的不同类型

1、小组活动:(出示图片)找一找,这些植物的茎在哪里?

2、交流汇报。

3、小结:大多数植物都有茎,茎有多种多样的形态。

4、出示竹子、牵牛花、黄瓜、西瓜等植物的挂图,观察、比较: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

5、交流讨论。

6、教师即时简单板画不同类型的茎,取名。

7、小结:植物的茎形态各异,每一种形态的茎都是与植物的本身的特点及生长环境等相适应的。

三、探究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

1、思考、讨论:植物如果没有根和茎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2、提问:植物的根和茎分别有什么作用?

3、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的第一个作用是“固定植物”,它可以将一株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地下。形态各异的茎处于植物的中央部位,它把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也起到了“支持植物”的作用。

5、除此之外,植物的根和茎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6、质疑:你可以用什么来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7、(1)分组讨论并汇报实验装置。(2)评价各组实验装置。

(3)完善方案,利用准备材料组织实施。(4)观察:(前两天)放置在阳台上的“植物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装置,烧瓶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汇报。(水量减少)讨论:烧瓶里减少的水到哪里去了?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5)小结:由于水面有一层植物油,它阻止了水分蒸发,因此减少的水不可能是蒸发掉的。我们看到烧瓶里的水下降了,这就说明水分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将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吸收进来供植物生长。

8、讨论:植物的茎是如何传输水份和土壤中的养料的?你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茎传输水分的过程吗?(1)交流方法。

(2)(出示课前20分钟老师将一段新鲜的芹菜的茎放入一个装有染过红色的水的容器中)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芹菜的茎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思考:这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植物体内有运输水分的管道)

(3)把前两天插入红水中的茎切开,看看里面是不是有运送水分的管子。演示讲解茎的横切和纵切的方法。(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讨论。在茎的横切面上的一圈小红点是什么?在茎的纵切面上的一条条红线是什么?

(6)小结: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去的。

9、总结: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植物的茎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同时还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4、叶和花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叶和花;

●能够通过阅读资料和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叶和花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设计实验或观察实验现象验证已有的结论; ●能够利用工具做植物的花的解剖实验;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分别准备各种各样的叶,准备两株大小、品种相同的植物;

2、提前准备纸盒、胶带、剪刀、几粒种子、花盆、放大镜、镊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实物,认识叶的不同类型

1、讲述:一粒种子从土壤里钻出来,先长出什么?它像什么?(板书:叶)

2、观察:(出示植物的叶)这片叶的正反面有什么不同?

3、学生汇报

4、小组活动:拿出你们准备的叶子,认真观察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5、学生观察、比较、讨论

6、学生交流汇报。

7提问:谁能给这些相同的叶子取个好听的“名字”

8、小结:科学上把植物的叶按形状区别,有扇形叶、卵形叶等,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关、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养料。

9、(猜一猜)阳关对植物生长是否有影响呢?

10、小组活动:研究阳关对植物生长是否有影响(课前准备向阳性实验)

11、学生汇报观察记录

12、你还能旧叶子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其他问题吗?

13、学生汇报

14、小结:植物的叶子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作用需要我们继续刻下研究。

二、利用多种资料,认识花

1、小组活动:(出示图片)找一找,你认识这些美丽的花吗?(板书:花)

2、交流汇报。

3、小结:大多数植物都有花,花有多种多样的种类。

4、出示一朵花:你们知道花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吗 ?

5、交流讨论。

6、教师演示解剖花

7、学生活动:解剖花

8、观察:(出示雌蕊)你们知道他上面有什么吗?

9、学生活动

10它有什么用途?他怎样传播?

11、学生汇报

12、阅读小资料

13、小结:植物的花形态各异,他又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种子。

三、课后拓展:继续搜集叶和花的资料

四、课后作业:

1、小组活动:你种的植物张的怎么样?

2、小组活动:研究叶子的其他问题

3、认真作好记录(教师及时引导)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1、认识固体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2、能够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3、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4、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二、教学准备:

瓶子、铅笔盒、杯子、水、勺子、牙膏、胶水、涂改液、牙刷、石块、螺帽、玻璃、橡皮、米、各种豆子、锺子、擀面杖、黄豆、玉米粉、绿豆、天平、量杯、筛子等。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大家看,今天我给大家都带来了哪些物品?(学生边看边说出名称)

2、师:请大家把这些物品按固体、液体分类。

3、学生活动。①往水里加面粉,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②往牙刷上挤点牙膏。(师强调面糊和牙膏只是水与固体的混合,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 是液体。)

(二)学习新课

(1)用多种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1、师:在三年级上学期我们曾经观察过水,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都用哪些感官来认识它的?(生:看、闻、尝、听、摸)

2、师:下面我们就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研究石块、螺帽、玻璃、橡皮的性质。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研究的结果。

5、师小结。

(2)了解固体间存在硬度差异

1、师: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的桌面上都有什么?

2、师:请你们四人小组想办法,把这些固体弄碎,并根据弄碎的难易程度给它们排序。把排序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3、学生进行实验。

4、汇报排序结果。

(3)认识固体混合和分离的现象

1、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固体混合和分离的现象?

2、师演示:糖拌花生米混合及分离的现象。

3、提问: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4、师小结。

(4)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变化情况

1、师出示:黄豆、玉米粉、绿豆三种物体,同时将这三种物体放到天平上称一下。请学生记下各个物体的重量。

2、师:请大家预测一下,假如老师将这三种物体混合在一起重量会怎么样?(生:预测)

3、师:将三种物体放在天平的称,学生记下克数,然后请学生将原先称得的三种物体的克数相加,看结果与老师称的克数是否一致。

4、师小结:固体混合后重量没有变化。

5、师:用量简将黄豆、玉米粉、绿豆测一下,分别记下各自的毫升。

6、学生预测,三种物体混合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

7、师演示实验。

8、师小结:固体混合后体积会变化。(5)学会分离混合固体的方法

1、师:请大家用桌上的筛子把两种颗粒大小不等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2、学生分组实验。

3、师简单小结:并提醒学生将桌面,地面收拾干净。

(三)总结

1、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2、学生自由发言。

2、把固体放到水里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水认识固体的性质。

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二、教学准备:

水槽、蜡烛、橙子、苹果、方糖、黏土、沙搅捧、小树枝、盐、颜料、小碟、热水、杯子等。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及其性质,谁来说一下,固体有哪些性质?(生答)

2、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固体及固体的性质。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1、师:老师这儿有一些物体,请大家来看一下是什么?假如我把它们放到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大家把预测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进行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师小结。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师:请大家把方糖、沙子放到水里搅拌几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

2、学生进行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师小结。

(3)认识生活中固体与液体混合与分离的运用

1、师: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固体与水混合,如药水比药片、药粉好服用多了。往汤里加点味精汤更鲜。

2、师:在生活中,有时候又需要把固体与水分离,如海水中可分离出盐,供人们食用。

(4)认识溶液的结晶现象

1、师出示彩色树枝:大家看,好看吗?大家想做吗?

2、师:请大家按照P34页制作彩色树枝的步骤动手制作一根彩色树枝。

3、学生动手制作。

4、师进行点评。

(三)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自由发言。

3、认识液体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多种方式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教学重点:液体轻重,黏稠度的性质。教学难点:液体轻重的性质。教学准备

烧杯、平底烧瓶、锥形瓶、天平、食用油、蜂蜜、牛奶等液体、量杯、天平、勺子、塑料袋、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许多液体,说说你都知道有哪些液体?

2、出示两种没有名称的液体,(酒精和醋)请同学们帮帮忙,判断这是什么液体?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气味”)

3、讲解:气味是液体的一个特点,液体还有很多特点,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液体好吗?(板书“认识液体”)

(二)引导探究

1、认识液体的颜色、气味和味道是液体的性质。

①请看讲桌上摆了很多种液体,这些液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根据回答板书:“颜色”)

②出示食用油和蜂蜜,这两种液体你们每个桌上都有,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辩认它是什么液体。

(根据回答板书:“味道”)

③讲述:刚才我们大家提到颜色,气味和味道这些都是液体具有的特点,在科学上我们把这些特点叫做性质(板书“性质”)但液体的性质不仅仅表现在颜色,气味和味道上,还表现在许多方面。

说说你还想研究液体的哪些性质?

2、研究液体的其他性质

① 板书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② 和学生一起把提出的问题合并归类,选出将要研究的问题。③ 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实验方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④ 请1—2个小组来汇报,其他小组给他们小组提出问题和建议。⑤ 发表格,先假结论是什么样的,并先把预测写在纸上。⑥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⑦ 请1—2名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⑧ 根据学生汇报师板书:轻重不同,黏度不同。

(三)课堂小结

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教学目标:

1、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液体可以溶解在水里。

2、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知道液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的性质。教学准备

烧杯、量杯、蜂蜜、油、水槽、托盘(分组实验材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认识了液体,知道了液体有许多性质,谁能记得它们都是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二)引入新课(1)点题

1、今天我们要把液体倒进水里去,来继续研究液体更多的性质。(同时板书“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2)猜想激趣

1、指导液体在水中沉浮的实验,大家看面前的托盘有三杯液体,分别有水、油、蜂蜜,如果把它们依次倒入前面的空烧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如果倒的顺序不同?又会怎样?

2、学生自由猜测大胆想象。

3、组内商讨实验顺序。

(三)学生分组实验

1、师巡视各组实验,做的适当指导。

2、小组汇报实验顺序及实验结果。

3、师讲述:大家都得出了一个结果,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组内交流一下(同时板书)

4、教师:现在请大家帮一个忙,三个小烧杯都脏了,愿意。把它们都洗干净吗?那么你们想怎样洗呢?在小组商量一下吧?

5、学生活动。

6、老师:提问哪个杯子洗得最干净?蜂蜜跑到哪里去了?

7、学生回答。

8、老师小结:在水槽中一点也找不到蜂蜜的影子,这个现象叫做溶解。

9、教师:哪个杯子洗得最不干净?怎样才能想办法把它洗干净。

10、学生回答。

11、教师:在这个小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2、学生回答。

13、教师:你能在我们的生活中举几个这样例子吗?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液体的什么性质?

2、学生自由发言。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目标:

能运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器材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水槽、水杯、橡皮泥(或铝箔)、泡沫板、生鸡蛋、土豆、食盐、回形针若干、灌水小药瓶、塑料“潜水艇”学具(配套学具箱中有)。

2、学生准备:水槽、水杯、橡皮泥(或铝箔)、泡 沫板、硬币若干、生鸡蛋、土豆、食盐、小刀、“潜水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到实验台上的物品了吧?大家会

想,这些物品好熟悉呀,现在就请你们把它们轻轻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问题

1、你们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问题想问?

2、学生自主提出研究问题。

3、师生共同确定研究问题。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三、探究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一)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

1、提问:橡皮泥放入水中的时候是沉还是浮的?用 什么样方法使它浮起来呢?

2、学生预想推测

3、根据你们的想法设计实验,比一比谁能在最短时间内,使橡皮泥 浮上来?浮上来之后,请你在橡皮泥上放回形针。在橡皮泥 不沉的情况下,看看谁放的回形针最多?

4、学生实验(比赛开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5、学生边实验边完成实验记录卡。

6、交流实验结果,评出获胜者。

(二)探究土豆和生鸡蛋在水中浮起来的方法

1、提问:橡皮泥可以捏成各种形状,使它空间变大。如果把土豆放入水里,怎么能使它浮起来呢?

2、学生预想、推测

3、教师鼓励,让学生分组试一试。

4、学生分组活动、汇报。

5、那如果想让生鸡蛋在水中浮起来该怎么办呢?

6、小组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设想。

7、介绍死海有关知识

8、教师:往水里加盐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下面大家就自己模拟制作一个死海,看鸡蛋真的能浮起来吗?

9、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况,相机进行指导)。

10、小组交流(认识到水中加盐能增加水的浮力)。

(三)探究物体沉浮的奥秘及其应用。

1、研究“怎样让沉在水中的小药水瓶浮起来”。

2、学生动手做。

3、你的药瓶浮起来了吗?想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4、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应用,你知道是什么吗?

5、让学生分组玩“潜水艇”,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

6、学生讨论、交流:潜水艇上浮和下沉的道理

7、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物体沉浮的性质?

8、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有关浮力应用的知识。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1、今天天气怎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2、知道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

3、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教学准备

1、搜集不同年代观测气象的方法。

2、准备设计气象符号的文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假期你们经常随父母出门旅游吗?出行前首先要了解什么?

2、在什么情况下不便出门游玩?

(一)自主学习

1、让学生说说今天我去哪里玩?出行前首先要了解什么?(1)学生汇报。(2)师生小结,板书:今天天气怎么样

2、从哪里可以得到关天气的信息?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

(1)学生讨论。回忆天气预报包括的内容,以及获得天气预报的饿不同渠道。

(2)小组汇报。(3)师生小结。

3、认识晴、阴、多云、小雨、风力风向、雪等各种天气符号表示的含义。

(1)学生自己设计符号,记录各种天气情况。(2)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表示天气的符号。

(3)知道学生观看图片,了解现代天气预报的方法。4、150多年前,人们是怎样观察天气的?(1)小组讨论后汇报。(2)师生小结。

5、大家想一想谁最关心天气?

人们所从事的哪些活动,哪些地方受天气的影响,有哪些影响? 分组讨论后汇报。师生小结。

(二)课后作业。

1、收集和天气有关的词语。

2、设计天气符号。

2、气温是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一、教学准备

1、学生备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2、百叶箱。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想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多高吗?

2、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如何使用寒暑表。

(二)自主学习

1、介绍持寒暑表的方法和读写温度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测测今天的气温有多高。(1)、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A、先测测教室的温度。B、再到室外去测测。(测阳光下,背阴处)C、观察百叶箱。(2)、把室外空气的温度记在活动记录上。(3)、从测量的结果中发现了什么?(4)、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连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1、分组讨论后汇报。

2、教师小结。

3、雨下得有多大

一、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2、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3、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4、知道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二、教学准备

1、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2、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2、做个头发湿度计。

3、小组合作来完成。(1)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2)师生小结。

4、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1)活动时要注意安全。(2)分小组进行测量。(3)小组汇报。

5、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6、教师小结。

4、今天刮什么风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2、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3、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准备

1、手绢、纸巾、纸屑等轻飘物体。

2、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的是什么风?风吹来的方向。(1)分小组进行观测。

(2)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3)小组汇报。(4)教师小结。

2、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

3、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1)准备好制做材料。

(2)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4、连续观测一周的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

5、气候与季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二、教学准备

1、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2、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二)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四人小组讨论。(1)秋天气候的特征。(2)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3)小组汇报。(4)师生小结。

3、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1)小组讨论后汇报。(2)教师小结。

四、课后作业

1、观察小动物。

2、观察植物。

3、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

1、观察

一、教学目标

1、观察、描述并画下自己的眼睛,提出有关眼睛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2、利用放大镜观察邮票、利用显微镜观察人民币盲文及布纹。

3、听各种声音,并借助纸喇叭、听诊器等工具听大树的“心跳”。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不透明的大口袋、各种质感不同的物体、各种食品。

学生准备:小镜子、纸喇叭。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后,请学生谈谈什么是观察?我们用哪些感官来观察?眼睛是我们的主要观察器官,那么,你观察过自己的眼睛吗?下面,我们先来用眼睛观察眼睛。2.观察眼睛。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一次由浅人深的、完整的观察,使他们体会到观察应是有目的的、细致的、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的。

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地明确提出每次活动的要求,活动中,要及时对孩子们作出指导。

(1)看看眼睛

比一比.看谁观察到的内容多。

(2)再仔细看看,还能发现什么。

(3)描述眼睛

(4)画眼睛

(5)提出问题

3.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4.用耳朵听。包括以下活动:

(1)描述听到的声音。

(2)想法听到更多的声音,要让学生动脑想出办法。

(3)再用工具来听听,教材中安排了听大树“心跳”的活动,如果听诊器数量有限,可以将这个活动放在课后进行。

(4)讨论:我们可以用耳朵“认识”哪些物体?你还想听到哪些声音?我们怎样能听到? 5.用其他感官去观察。(1)摸物游戏

(2)捏鼻尝味

6.猜猜它们是什么? 猜过之后,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认识到“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2、测量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个外观一样、内放一些小物体,使质量略有不同的纸盒;方格纸若干张(厘米格)、量杯、量筒、天平、绿豆、温度计、秒表、冷水、热水等。

学生准备:直尺、叶子、水杯。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只凭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

(1)提出问题:“只凭我们的感觉可靠吗?”请学生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2)观察教材第58页上的一幅可造成视错觉的图片,说说图中两条线直吗?它们一样长吗?然后用尺测量一下,最后请学生们谈谈有什么发现和感悟。

(3)出示两个外观相同的纸盒,请学生们用手掂掂,试试能否判断出谁轻谁重(纸盒中,分别用透明胶带固定不同数量的豆粒或其他质量较小的物体)。当学生们发现难以准确判断时,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只凭感官无法觉察微小差异。

2.测量树叶的长和宽。

(1)出示两片形状不同,大小接近的叶子,提出问题:怎么知道谁大谁小?

(2)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长和宽

注意,测量时要以最宽处取值,测长度时,要从叶片尖部量到基部,不包括叶柄。

(3)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面积

3.测量容积(体积)。

(1)认识量杯和量简。

(2)指导学生使用量杯。

(3)测量自己的杯子能装多少水,也可测一测常用容器能装多少水,如:玻璃杯、吃饭的碗等。4.测量质量。

(1)认识各种测质量的工具,了解质量单位及换率。

(2)学习使用小天平。

(3)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

5.测量温度。

(1)认识各种温度计。

(2)测量冷水、热水、温水的温度。

测水温与测气温是不同的,需特别注意的是:读数时,不能将

第四篇:6年级下册信息教案

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1课

信息的存储与传递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情感目标:

·意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萌发学习、应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

·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用工具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

一、规范上课要求

二、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1.引入──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在说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大量的信息。走在街上,你会看到五颜六色的广告牌;翻开报纸,你会读到千奇百怪的新闻;走进课堂,老师会向我们传授很多很多的知识。信息就是消息、情报、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信息无处不在,信息无处不有。2.了解信息技术

师:信息技术就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时所使用的技术(工具)的总称。

三、了解信息传递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讲解信息传递的实例 2.拓展了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结合多媒体演示文稿向学生简单介绍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四、了解信息获取和存储技术

第1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1.引导学生了解信息存储的重要性

师:刚刚老师用电脑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图片,如果老师现在把电脑关了,这些图片我们还能再看一遍吗?

2.了解信息获取和存储的技术手段

师:就像我们的大脑一样,电脑也可以保存信息,而且还不会忘记信息。如果你生日那天,邀请了很多朋友来参加你的生日庆祝会,那么有什么办法帮助你永远记住这样快乐的一天呢?

3.体验多媒体信息的获取途径

师:今天是新学期里这门课程的第一课,也让老师特别难忘。所以老师要用照相机把同学们的表现拍下来!

请个别学生拍摄一些照片,在学生拍摄之前引导他们说出为什么要拍摄这些照片。师:刚刚老师和同学们拍摄的照片都保存在这个数码相机里,除了用数码相机看这些照片,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照片传送并且保存到电脑上

五、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1.制作明信片,引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

师:电脑像人的大脑一样,不仅可以存储信息,而且还可以对信息进行计算,所以人们又把电脑叫做计算机。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可以把刚才拍下的照片做成明信片。

2.拓展学习计算机的其他应用

师:计算机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信息处理的工具,除了制作明信片、贺卡,它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大家想想看,计算机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呢? 【课堂小结】

第2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2课

信息加工工具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台计算机的相关资料;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识记构成计算机的元器件的四个发展时期; 3、了解多媒体的概念;

4、了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课件,展示当今流行的台式、笔记本型、掌上型计算机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优点。

台式机:经济、性能高和稳定;笔记本型:方便携带;掌上型:袖真轻巧。联系实际,对比引入第一台计算机的介绍。

2、早期的计算机 设问:大家能想象出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这些先进电脑的鼻祖是怎样的吗? 学生讨论,展开想象的翅膀。

引入过渡。

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哪个国家?

2、它有哪些特点?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回答回题: 1、1946年在美国诞生;

2、由近2万只电子管造成,占地170平方米,运算速度仅5000次/秒。形象直观地再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展示一些过渡期计算机的图片。认真观赏,接受信息。扩展教学内容。3、计算机元器件的发展 设问:那为什么第一台计算机外型这么庞大,而当今的计算机却能做得这么轻巧呢?

学生讨论,纷纷发表见解。引入过渡。

4、引导并归纳:主要因为制造计算机的元器件不同。

课件展示:构造计算机的四种元器件发展过程及其图片、特点: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3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认真听老师讲解,结合教材划书,加深理解。形象直观地讲解知识点。5、古今计算机的变化特点

设问:我们把第一台计算机和当今的计算机对比一下,谁能归纳出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变化特点? 纷纷发表见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课件归纳计算机的发展特点:

外型越来越轻巧;价钱越来越便宜;操作越来越简易;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多;

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6、学生理解,深化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提练归纳观点。7、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 播放视频《卓越的Apple电脑技术》。

认真观赏,感受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卓越成效。形象直观地呈现信息,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热爱。

8、过渡:看完这段视频,相信大家无不惊叹电脑及其技术发展的迅猛,下面请大家再观看一组图片,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的一些前沿发展情况:

1、网络化;

2、多媒体化

3、巨型化;

4、微型化;

5、人工智能化;

6、虚拟现实。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讲本节课的收获,并梳理归纳。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归纳总结知识。

第4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3课 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学、分析、归纳以及 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并在此基础上 使学生初步形成对信息社会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1、无处不在的计算机

师: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快速、精确的地进行信息处理的电子 设备,我们可以利用它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等,正是由于它有相当于我们人脑存储判断等功能,所以人们也称计算机 为“电脑”。

今天,计算机已经被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 现代社会离不开的“好朋友”。

我们一起来看看计算机怎么会是我们离不开的好朋友呢„„(课件无处不在的计算机)

师: 怎么样,计算机是不是无处不在呀?想要和计算机交 “朋友”,先要认识它,学习他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2、我的问题: 让我们带着两个小问题一起来认识这位好朋友好么?

(1)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等组成,那计算机是由 什么组成的呢?(2)你能说出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功能么?

3、计算机的组成

师:看,这是一台常见的计算机,仔细观察,看看它是有哪几部 分组成的(课件一台常见的计算机)。

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啊。不错常见的计算机有四大部分:主

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他们都各自有什么功能呢?还是让它们来 自我介绍吧!(课件四部分的作用)。

第5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键盘和鼠标、显示器介绍:

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操作,他是用键盘把文字输入到 计算机中,这键盘就相当与我们的手。

所以我们也称键盘为输入设备。再由显示器显示出来,就相当于我们的嘴,所以我们也成显示器为输

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固然精彩,但也不要忘记最主要的主机呀。

4、计算机常见的辅助设备

师:怎么样它们介绍的精彩么?其实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组成部

分,计算机还有许多常见的辅助设备,看大屏幕,你能说出它们的名 字,并说一说它们的用途么?

(课件常见的计算机辅助设备,如:打 印机、照相机、音响、摄像头)

四、总结

回到刚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1)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等组成,那计算机是由 什么组成的呢?

(2)你能说出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功能么?

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们回答都很不错,这证明你们今天都有收获,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加认真学习。今天我们只揭开了计算机的外纱,只看了看他的外表,知道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和计算机成为了朋友,想要和它成为好朋友还要我们共同努力呢。

第6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4课 追溯“信”的历史

教学目标

1、了解、识别身边常用的通信方式。

2、掌握搜索、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

3、学会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理。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你与自己的朋友有没有过沟通和交流?都用的是什么方式?

交流的方式还真是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信”的这种方式。听老师的提问后,跟随教师一起走入新课,准备学习“信”的历史

2、提问:了解“信”的历史有很多种渠道?你都知道那几种?

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让同学们寻找三个时代的通信方式,现在请小组到前面来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的搜集结果。

教师小节:同学们搜集的方式真是多种多样,有从图书中找寻的、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还有从网络中找寻到的,现在我们听听利用网络找寻到的一组,他们是如何寻找的?

现在我们一起学一学如何利用网络找寻资料? 3、搜索引擎的工具很多如:百度、搜狐、新浪等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中国古代通信方式”并保存在自己D盘中的文件夹中 师生讨论操作技巧,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及评价。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小组上前来演示,并讲解,重点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搜集方式 4、完成后,交流操作方法,互相评价。

利用学生自己演说搜寻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5、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提高学生的操作计算机的水平。

第7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5课 讲讲信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识别身边常用的通信方式。

2、掌握搜索、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

3、学会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理。

4、学会在网上申请免费邮箱。

5、学会在网上收、发、回复电子邮件。

6、了解有关邮件的安全问题。教学过程:

1、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先分好类 小组同学商讨本组要介绍的主要内容。2、仔细阅读资料,筛选。

3、精简内容,争取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生动的图片把信息传达给阅读者。(确保资料的详实,并尊重知识产权,要注明资料的来源)

3、整理资料,制作幻灯片

4、存文件,使用反应内容的简练文字作为文件名。

5、议一议,通过制作本次活动的演示稿,你有什么体会。

6、本组同学在一起交流一下,通信技术是怎样改变人们的通信方式的。7、幻灯片模板有何作用

第8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6课 我的电信

教学目标:

1、了解、识别身边常用的通信方式。

2、掌握搜索、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

3、学会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理。

4、学会在网上申请免费邮箱。教学过程:

一、了解电子邮件

有的同学对它还是很陌生,现在我们就去一起认识它吧!

1、认识电子邮件:(出示幻灯片)

电子邮件是网上最常用到的功能之一,在几秒钟到几分钟之内,便可以将你的信件发送到全球各个拥有电子邮件地址的人那里。电子邮件可以是一封普通的由文字组成的信件,也可以包含声音、图像等,比常规意义的信件具有更多的内容,携带了更多的信息。

2、提问:谁能说一说电子邮件它有什么优点呢? 板书:(特点:方便快捷、保密性好。)

3、想发电子邮件就得有个电子邮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申请电子邮箱。许多网站给我们提供了免费的电子邮箱,咱们就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要珍惜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

二、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

1、这是老师申请好的一个电子邮箱(hhp_haoping@163.com)谁能来读一读?(出示幻灯片)这个邮箱包含那些内容呢? 2提问:

A、邮箱由哪三部分组成?

B、同学们知道哪些网站提供免费电子邮箱服务?

很多综合性的网站都会提供免费电子邮箱的服务,而126则是它们当中做得比较专业的一个,稳定性好,提供的空间较大,而且比较容易申请。所以我们就以126网站为例申请一个免费邮箱。3指导学生看书

第9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表单中带“*”项是必填的;不带的是可填可不填的。4演示操作过程

提示:你们一定要记住自己的邮箱地址和密码,担心这些资料记不住的话就写在纸上。

三、发送电子邮件

同学们有了自己的邮箱,就可以发邮件了,如何法呢? 1指导学生看书

重点提示:邮件内容要健康文明。2巡视指导学生

3指名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四、申请电子邮箱

1、怎样获得一个不收费的电子邮箱?

2、这个邮箱是我自己私有的吗?其他人能打开吗?

3、我如何把我的文件发给老师 ?

五、活动小结:

1、使用电子邮件是当前最快捷,又经济的通信方式之一,而且有很多知名 的网站都提供免费的邮箱服务,我们还是学生,当然选择免费的邮箱了,但是,要选择知名,稳定的网站申请一个免费邮箱。

2、家里的普通邮箱是要上锁的,把钥匙拿在自己的手中,别人就打不开

了。从而保障信件的安全。为了保障电子邮箱的安全,也要给电子邮箱加一把 锁――密码

由于网络的带宽是有限的,越小的文件越容易传达。为了减少发送邮件时所用的 传输时间,最好先把文件进行压缩,然后再发送。

3、学生时行操作: 申请免费邮箱 发送电子邮件。

4、议一议 在申请网易通行证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邮箱地址

如何设置邮箱密码,提高邮箱的安全性 有时需要给多个朋友发送同样内容的邮件,如何操作。

第10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7课 做计算机的“小医生”

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机病毒的含义和特点; 2)能描述几种常见计算机病毒; 3)知道计算机病毒的常见防治方法; 4)能利用搜索工具检索出相关信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提问式:上节信息技术课同学们学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利用网络搜索“什么是计算机病毒”的信息。

1、引导式:网上的东西太多了,而且也很实用,那我们怎样才能快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呢?这时我们就要用到一些特殊的网站-搜索引擎

2、提供一个教师搜集好的网站:学生到该网站中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分组竞赛,看谁搜索的信息最多 把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用投影机展示出来。

(二)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解释计算机病毒概念:

1、在解释病毒概念时重点突出“有害”和“程序”字眼。

2、作用就是破坏和传染。

注:(对于计算机病毒,没有必要让学生知道病毒是如何感染和破坏程序的,只要知道计算机病毒特性,并且知道如何去杀毒。)

观看幻灯,听教师解释学习幻灯片出示: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凡是能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称为计算机病毒。

提问:一个生病人他的表现会和平常不一样,那计算机中了病毒会是什么样呢?有哪位同学见过吗?

3、解释:电脑染上病毒后,状况怎样。

(三)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第11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破坏性:(电脑出现死机,删除电脑里的文件)情境对白

传染性:(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在网络中能迅速传播感染整个网络。)隐藏性:(不易察觉,很难发现)

(四)学习使用杀毒软件

江民KV、瑞星等(可拿实物软件给学生看)可稍作演示KV杀毒界面如果有个别学生会,请操作演示通过演示,指导学生操作:在线杀毒

(五)上机操作

指导:利用多媒体对操作过程展出部分内容请学生演示或师再作演示。

第12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8课 做计算机的“小卫士”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木马的概念、特征; 2.了解常用杀毒软件以及一般的使用方法; 3.懂得预防计算机木马的基本原则;

4.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木马的危害性及相关特征,掌握如何预防计算机木马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

教学难点:如何预防计算机木马,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计算机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

2.计算机存储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如果这些信息遭到破坏,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危害。

3.目前,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木马对计算机中数据的安全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今天我们就要来一起了解一下计算机木马,并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预防计算机木马。

二、什么是计算机木马

1.请你说一说,你觉得计算机木马是什么样的?它和我们平时生病时得的感冒木马一样吗?它是一种计算机程序。

2.你知道计算机如果被感染上了木马后,会出现一些什么征兆吗?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无法启动、磁盘空间突然变小、文件丢失等。

3.计算机木马经常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如前几年的HIV木马,不但破坏了计算机软件,而且还会损坏硬件设备;有的计算机木马,一旦被感染,还会把计算机中所有的文档文件删除;有的木马一旦被感染,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会变得很慢,几乎无法使用,最后造成计算机瘫痪。

三、计算机木马的主要特征

1.计算机木马的种类很多,请你先上网查找一些计算机木马的特征。

第13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2.学生探索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蠕虫木马、僵尸木马等。

4.计算机木马不但破坏力大,而且它的传播速度惊人。木马经常是通过网络和磁盘进行传播的,而网络的传播速度更惊人。

四、计算机杀毒

1.为了防范计算机木马,出现了不少杀毒软件。计算机杀毒软件有预防和查杀木马的功能。请你说说你知道的杀毒软件有哪些?

2.计算机木马出现的速度非常惊人,所以我们光安装了杀毒软件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经常上网去更新最新的木马库,这样你的杀毒软件才随时具有最新的抗木马能力,才能有效地预防计算机木马。

3.当某些木马集中爆发的时候,用杀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全面的杀毒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可能效果还不理想。这时,我们也可以到网站上去下载一些专杀工具,方便、快速地查杀相关的木马。

4.请你上网搜索一下,最近有什么木马专杀工具推出。

5.由于不断地会有计算机新木马出现,有些木马也可能变种,产生新的木马,所以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一方面必须注意定时更新、升级计算机防木马软件,防范和清除计算机木马,另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避免计算机木马的侵入。

五、防毒原则

“防范于未燃”,预防感染计算机木马,有时比安装一个杀毒软件更重要。掌握使用计算机的科学方法,是预防计算机木马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预防木马的几大原则,养成良好的用机习惯。如不要访问不健康的网站,不下载陌生人的邮件附件等。在计算机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仅要预防木马,而且也要尽早做好数据丢失的准备,经常对有用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中毒后出现较大的损失。

第14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9课 做网络文明的小公民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

(2)如何去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绿色上网”。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在网络上浏览查找下载信息,那么,我这里有个问题问问大家,你觉得网络上的内容多不多啊?但是实际上,在网络上还是有很多不正常的现象的,它会影响我们计算机的正常使用,为了更好的为了我们的网络世界,我们要做好各种预防措施,那如何做到呢?

二、新授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

1、在网络上有哪些不正常现象会影响到我们计算机的使用呢?它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瞧一瞧!2、文明上网

师:网络中的病毒固然可恨,但信息社会,我们的生活与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丰富的网络世界,海量的网络资源,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屏幕上的这两个同学在网络的影响下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师:他们的蜕变背后有着不同的故事。师:你是如何看待他们的蜕变?

师:看看更多网络中发生的真人真事,说说你的感想。(出示案例)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全社会关心爱护我们的人们都在积极倡导着每一位同学健康生活,文明上网。为我们的将来,祖国的明天共同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我们一起把它读一遍。

师:如果你能做到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维护好计算机安全,不让类似病毒这样的不安全因素破坏网络的正常运行,老师要奖励你一颗心;如果你能做到运用网络资源像芮雪姐姐一样好好学习,主动抵御不良网站的侵袭,自觉做到不碰、不沾、不看、第15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不传,老师要奖励你两颗心;如果你能做到不因网络虚拟,同样诚实友好地与人交流,绝不做欺诈侮辱他人的事情,维护网络的文明,老师也要奖励你两颗心。最后一颗心同学们觉得应该怎么做?

师:如果你能做到合理分配时间上网,不沉溺网络,老师将最后一颗心奖励你。师: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拥有六颗心,那么我们的互联网将是安全、文明、美好,纯净的世界。

师:你们有信心拥有六颗心吗? 师:让我们人人都成为网络文明小公民!

第16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10课 收集整理“自然灾害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开本,报头、报眼。

2.学会在WORD中进行纸张大小以及页边距、版式的设置。3.能够制作版面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能够在WORD进行文字编辑,处理图片,会规划版面,进行页面设置,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纸张大小、版式等。在协作学习和交流实践中,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自然灾害图片、文字进行加工整理,从而把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介绍给更多的人,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热爱我们自己的家园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导入]师讲述龙卷风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太大了我们应该关注环境,热爱我们自己的家园。问:请你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一下好不好?

二、揭示主题

板书:整理自然灾害知识 [任务]文字图片处理

[学习要求]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文字的编辑和图片的处理。[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个别指导。[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展示

当你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了?你是怎么解决的?

同学互相商量一下,你们的版面打算怎样设计?(可以在纸上画个草图)要求:页边距2厘米,纸张16开

[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个别指导。[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汇报,并板书总结汇报内容 [质疑]在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第17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要求:

1.使用表格,按设计格式来规划版面 2.插入图片-文字并进行适当的格式设置 3.设置表格居中,并取消表格线 4.以你所搜集的自然灾害名为题保存文件

[小结] 制作版面要合理,使读者阅读方便,整体修饰要适当、和谐美观有创意。

第18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11课 编辑“自然灾害”知识网页

一、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会用frontpage软件制作简单的“自然灾害知识”网站主页。2.掌握网站主页的保存及站点中图片的保存,并学会对布局单元格进行调整。3.认识网站的相关小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如何在frontpage2000软件中制作出一张网站主页。

难点:如何进行很直观的把枯燥的知识运用到一个个任务中,如何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快速完成作业。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师:同学们好!这一堂课要让你们学的东西很多!首先老师先提出几点小要求:

1.你们翻开书P68。

2.进教师机把素材图片复制到你们的D盘下。3.坐好,挺直。

(二)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教师演示.Html网站主页(网络监控)、引出本课教学任务。

复习并引出本课的教学目的。制作出一个 “自然灾害知识”网站主页。

师:同学们,看看你们谁更聪明哈!老师问你哈:联系WORD中的排版技巧,猜猜这主页中的图片是怎么放进去的呢?表格制作是用插入表格工具:设置表格的属性完成的么?要设置绿色的字体又是怎么完成的呢?

师:这个网页的保存格式是.html.而WORD的保存格式是。。.doc格式。我们怎么进入这个编辑框中呢?就像我们怎么打开WORD一样,你们双击电脑桌面的,进入编辑窗口中。

师:你们也来对着黑板上的步骤或给你们的纸张中的步骤来完成制作一张比老师更漂亮的主页,好吗?

师:小组进行分工合作一下,尽量小组独立完成,哪里不懂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第19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注意学生的表现)

师:若你们还不是很懂表格的绘制的!可以参考黑板上的步骤或发给你们的纸张(包含步骤内容)。(设计目的:更方便的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完成课堂任务)

师:接下来由大家自己操作,保持课堂秩序。

(三)课堂总结

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表扬完成课堂练习的同学。同时指出部分不认真的同学的完成情况,提出希望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及小结

1.要求:利用已学知识,展开思维的创造力,课后完成书本P75的“试一试”。同时请同学们回家要做好下一堂课的预习。并认真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好好把书本的P68—P71页看几遍。

第20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12课 制作“自然灾害知识”网站主页

教学目标:

学会建立空白网站,制作主页,体验frontpage布局表格和单元格。

通过学习,掌握网页制作的方法,从中了解自然灾害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word文件转换成主页文件,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这节课我们直接利用frontpage软件制作更漂亮的主页。板书:制作“自然灾害知识”网页

1、学生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看书72页学习新知

利用书中的知识试作出和老师制作的一样的空白网站。教师指导自学

2、制作主页。

提出问题,教师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讲解像素的知识

3、插入图片,文字及调整格式 由教师演示 讲解、巡视指导

你认为难的地方是什么?怎么解决?

4、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创作 教师单独指导 展示成果

5、说一说使用frontpage的布局表格页面布局时,与Word表格进行页面布局有什么异同?

保存和预览网页时,需注意什么?

6、总结:同学们通过大量的自学对frontpage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利用好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出更漂亮的主页。

第21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第13课 建立网页之间的超链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视图菜单,掌握用导航的方法给网站添加新网页。

2.学习通过“超级链接”在网页中添加新的网址,培养学习收集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尝试用“主题”美化个人站点,增强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导航”中添加新网页。教学难点:利用“超级链接”添加新网址。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1.谈话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跟随着小博士学会了创建一个站点,在站点里有兴趣、相册和喜欢站点等这样的几个网页。小博士是个画画迷,他画了很多作品想把它们在网页展示出来,你们说怎么办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添加新网页)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授

学生自主学习与操作 1.如何在站点中添加新的网页?

(1)打开站点,尝试点击视图中的“导航”图标,观察并说说窗口中的变化。(2)自学教材内容添加新网页并重新命名。

(3)学生交流操作添加的体会,并展示操作添加的步骤。(4)小组讨论:怎样在导航的菜单中加入下一级菜单?(5)小结。

2.在网页中利用“超级链接”加入喜欢的网址。

(1)教师提示:平时在上网的过程中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网址?如何把喜欢的网址添加到自己的站点中呢?

第22页(共23页)冷水滩区骄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星期

第节

(2)演示操作步骤:

A、打开“喜好站点”,并在网页中添加站点的名称“迪尼斯”。

B、选中“迪斯尼”文本,在菜单栏再选择“插入”菜单内的“超级链接”命令。C、在对话框内的地址栏里输入“迪斯尼”的网址。(3)学生动手尝试在网页中添加自己喜欢的网址。3.美化自己的站点

(1)FRONTPAGE自带了很多主题供大家选择,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看哪种适合你的网站。

方法一:在“格式”菜单中选择“主题” 方法二:在网页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主题”。(2)学生自主操作。

(三)交流合作,尝试对网页进行修改与完善。

1.学生动手综合所学,在网站中添加网页、加入喜好的网址、美化网页。2.相互交流,图片如何加上超级链接。

(四)课后实践

制作一个站点,在栏目的内容和网页外观上突出个性展现自我。

第23页(共23页)

第五篇:苏教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教案(范文模版)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师:螳螂和蝉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写“螳螂捕蝉”故事的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3.讲讲螳螂和蝉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螳螂 蝉 黄雀

四、细读“螳螂捕蝉”的故事。

1.用“——”划出你认为最有道理的那句话。

2.指名回答,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着祸患。

3.填写图表,体悟成语的意思。

师:他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同桌交流。独立填表。

一心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4.从哪里看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教学预设: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抓住描写“螳螂”“蝉”“黄雀”动作神态的词句,品味它们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五、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小组交流讨论。3.集体交流,讨论。

(起因: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不准别人再来劝阻;经过: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结果: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隐伏的祸患

蝉 露水 螳螂 螳螂 蝉 黄雀

黄雀 螳螂 少年

苏教版6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