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揭秘唐玄宗和杨贵妃真正“马震”传奇
揭秘唐玄宗和杨贵妃真正“马震”传奇
近日,范冰冰新片《杨贵妃》中有一段“马震”的镜头画面。在在此画面中,杨贵妃和唐玄宗彼此吃醋吵架,杨贵妃摔门而去任性彪马,虽然这个前儿媳妇娶过门都一个多月了,但男主女主角都一直在苦憋。唐玄宗跟在后面追,追着追着就把贵妃虏到了自己的马上。然后两人互相吃醋吵架,就开始撕衣服,杨贵妃露出宁死不从的表情。可是挣扎没几秒,两人就这样在马背上翻云覆雨了起来。由于这一切都是在骑马时发生的事情,因此被许多网友称之为“马震”。这个画面一经曝光,立即被社会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一片争议和吐槽之声。那么,杨贵妃和唐玄宗玩“马震”的桥段是电视剧的编剧导演们的凭空杜撰,还是真有其事呢?
据说,《唐语林》卷5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家年纪不为小,圣体又重,倘马力既极,以至颠踬,天下何望!何不看女婿等与诸色人为之?如人对食盘,口眼俱饱,此为乐耳!”说这话的是伶官黄幡绰,他劝谏唐玄宗李隆基不要再玩“马震”了。这黄幡绰虽身为普通伶官,但对唐玄宗却是忠心耿耿,爱护有加,看到皇帝贵妃玩“马震”恐伤了身体,于是,便苦口婆心地劝说唐玄宗。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皇上,您年纪不小了,身体也发福了,贵妃那么胖,又那么重,二人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多斤,再玩出那种高难度动作,马怎么受得了?万一把马累得不行了,一个马失前蹄,皇上跟贵妃肯定要受伤。贵妃受伤还是小事儿,万一皇上龙体受伤,全国人民以后靠谁领导去呢?为了全国人民殷切期望,您可千万不要再这样了。如果您觉得马震很刺激很好玩,干脆让您的女婿和大臣替您玩好了,您在旁边观看,既能大饱眼福,又保全了龙体,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这位伶官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谏,唐玄宗大概经过“马震”的折腾深感龙体不安,便十分干脆地回答:“尔言大有理,后当不复为也。”你说得很对,以后我再也不玩马震了。于是,唐玄宗自此结束了“马震”的生活。其实,在《唐语林》卷5中,伶官黄幡绰劝谏唐玄宗的根本不是所谓的“马震”,而是马球运动。当时,唐玄宗对玩马球十分着迷。这是和“马震”一样激烈的对抗性运动,玩起来充满刺激,同时也充满风险,黄幡绰担心唐玄宗打马球时从马背上摔下来,有伤龙体,甚至玩出人命。
玩马球是唐朝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当时,有许多人在玩马球时结果玩出人命。唐朝人玩马球不像现代马球运动,玩的时候都不戴头盔,危险系数很高。在唐朝章怀太子墓出土过《马球图》和唐人笔记《封氏闻见录》中都有对马球比赛的相关描述,图文互证,可知唐朝人打马球也是分成两队,每队有的10人,有的9人,有的5人,有的甚至超过10人。据说,唐玄宗登基前曾经组队跟吐蕃人比赛,吐蕃方面有10名球员上场,唐玄宗则只带着虢王李邕、驸马杨慎交、亲信武秀4人参赛。4个人PK对方10人,比赛照样进行,可见那时候打马球相当随意。
现代马球场上有两个球门,唐朝马球场上有时设两个球门,有时则只有一个球门,就安放在球场中间。当时球门极小,其实就是把一块大木板竖着埋在泥地里,埋一半,留一半,木板当中挖一个直径不到半米的圆洞,马球穿过圆洞才能得分。
球洞很小,球员人数不固定,再加上每人都不戴头盔,比赛起来自然非常危险。那么,有多危险呢?唐朝著名学者韩愈在《上张仆射第二书》中用一句话概括:“小者伤面目,大者残形躯。”这是说,轻者被马球打在脸上,要么毁容,要么瞎眼;重者从马上倒栽葱摔下来,要么骨折,要么被活活踩死。
《新唐书·周宝传》中就有唐宣宗时金吾将军周宝玩马球“丧一目”玩瞎一只眼的记录。而《新唐书·李宝臣传》中,更有玩马球玩出人命的记载: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弟弟李宝正跟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儿子田维打马球,“马骇,触维死”,李宝正的马受惊,一头把田维撞死了。《新五代史》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唐朝末年,大将朱全忠的儿子朱友伦陪着唐昭宗打马球,“坠马死”,朱友伦不幸摔落在地,直接毙命,当场身亡。玩马球的危险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玩马球虽然如此危险,但是,唐玄宗仍然乐此不疲。不仅是他,唐朝皇帝几乎都爱玩马球。唐中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宣宗、唐僖宗、唐昭宗,都是马球爱好者,其骑术和球技也都不同凡响。《唐语林》描述过唐宣宗的球技:“每持鞠杖,乘势奔跃,运鞠于空中,连击至数百,而马驰不止,迅若流电,二军老手咸服其能。”骑着快马,击打着马球,啪啪啪,啪啪啪,连击几百下,马球一直在空中飞舞,让它往东就往东,让它往西就往西,想落到地上都不可能,控球技术之高让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唐朝马球运动波澜壮阔,雄奇奔放,国民参与性与宋元明清大为不同,当时无论贵贱,都喜好剧烈运动,玩起来狂野得很。唐玄宗用马球训练御林军,唐僖宗让武将以打马球的得分高低来竞选西川节度使,这些都不足为奇,最令人惊奇的是唐朝书生也痴迷马球。每当到了科举考试放榜的日子,刚刚录取的进士们都会组队去浐水西岸的著名球场月灯阁打几场比赛庆祝庆祝。
据《唐摭言》记载,有一年,新科状元竟然跟武将叫板,要带着榜眼和探花跟骑术最高的军官赛一场马球,结果把军官们赢得服服帖帖,“阁下数千人因之大呼笑,久而方止。”几千名围观者齐声欢呼,喊得惊天动地。曾有人写诗盛赞马球运动:“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
中国古代马球自汉代就开始出现于中原以至黄河流域,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球类运动中主要的运动形式之一,尤其兴盛于唐朝,那时的马球经常是一场百人以上男女同场竞技,规模之大,可想而知。当时的女子马球队就成为大唐王朝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后人有诗曰:“新调白马派鞭声,隔门摧进打球名”,指的就是皇宫内院宫女们的打马球时击球情景。而“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铵初跨柳腰柔”诗句,无疑是形容宫中女子打马球优美、活泼的姿势。由此可见,唐朝皇宫中打马球已经成为嫔妃宫女最喜爱的体育运动。
唐朝女子以豪放著称于世,而骑马最能表现豪放的一种行为。据说,杨贵妃十分喜欢骑马,其姐妹大都是骑马的高手。尤其是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的三姐虢国夫人连清晨进入皇宫都要骑马而行。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虢国夫人》诗中说:“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三姐如此,作为皇帝贵妃的小妹杨玉环更不待言。
唐朝人爱玩的马术运动当然不止马球这一项,还有骑马拔河、骑马跨栏、骑马跳舞、骑马泼水等等项目。骑马拔河是唐明皇发明的,他将其命名为“拖钩”:把10根缆绳绞在一起,中间挂一只银光闪闪的巨钩,两队选手各10人,每人骑一匹马,用双腿控马,用双手拽绳,旁边有人击鼓助威,马蹄声响成一片,哪一队能把巨钩拉近己方一丈,哪一队胜出。
骑马跳舞也是唐玄宗发明的。西域供来好马100匹,唐明皇将其分成两队,训练它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一一完成特定的动作,状如今日奥运马术之“盛装舞步”。唐玄宗还曾经骑上一匹最有音乐感的良马,随着鼓声跳到三层大床之上,在床上跳起胡旋舞,旋转如飞。有如此高超骑术,再加上杨贵妃也是骑马高手,说不定唐玄宗真能与杨贵妃完成“马震”而毫发无伤呢!可惜文献里没有明确记载,究竟“马震”是否真能实现,还有待好事者考证后能有水落石出的惊人发现。
第二篇:唐玄宗杨贵妃
唐玄宗 楊貴妃
楊妃小字玉環,弘農華陰人。父玄琰,為蜀州司戶。妃生於蜀。嘗誤墮池中,後人呼為“落妃池”。妃早孤,養於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珪家。開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冊為壽王妃。壽王者,玄宗第十八子也。玄宗自武惠妃即世,後庭無當意者。或言壽王妃之美,二十八年十月,上使高力士取妃於壽邸,度為女道士,號太真,住內太真宮。天寶四載七月,冊左衛中郎將韋昭訓女配壽邸。是月,於鳳凰閣冊太真宮女道士楊氏為貴妃,半後服用。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是夕授金釵鈿合。上自執麗水鎮庫紫磨金琢成步搖,至妝閣親與插鬢。上喜甚,謂後宮曰:“朕得貴妃,如得至寶也。”乃制曲曰《得寶子》。
太宗納巢刺王元吉妃,而生子明。明皇亦奪壽王妃,而冊為貴妃。武曌由尼而入宮,玉環亦由女道士而入宮。祖父子孫三代衣缽如出一轍,貽謀可不慎與!然玉環歸壽邸六年而度為女道士。又五年,始召幸為貴妃,躊躇許久,惟恐公論之難掩。以此觀之,明皇之良心,未嘗死也。時林甫已相,而安祿山被寵,舉朝無敢言直諫之士,而明皇得遂其非。令姚、宋、韓、張諸公而在,烏有是哉!
安祿山為範陽節度使,恩遇甚深,上呼之為兒。常於便殿與貴妃同宴樂,祿山就坐,不拜上而拜貴妃。上問之,曰:“胡人不知其父,只知其母。”上笑而宥之。貴妃常中酒,衣褪微露乳,帝捫之曰:“軟溫新剝雞頭肉。”祿山在傍對曰:“滑膩初凝塞上酥。”上笑曰:“信是胡人,只識酥。”祿山生日,上及貴妃賜衣服、寶器、酒饌甚厚。後三日,召祿山入禁中,貴妃以錦繡為大繈褓裹祿山,使宮人以彩輿舁之。上聞後宮喧笑,問其故,左右以貴妃之日洗祿山兒對。上自往觀之,大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複厚賜祿山,盡歡而罷。自是祿山出入宮禁,或與貴妃同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不覺也。祿山體重三百五十斤,腹大垂過膝,然能為旋風舞,迅疾如飛。一日,上游後苑,妃與祿山先在。妃見皇出迎,鬢髼松未整,上始疑之,終不能發。後祿山舉兵反,曰:“至長安日,當以貴妃為後。”已聞妃死馬嵬驛,意甚惜之。
子猶氏曰:“明皇一日殺三子,於親生兒如刈草菅,而呼胡人為兒,乃望其孝順乎?祿山在旁而捫寵妃之乳,與為調謔,固已自誨之淫矣。祿山母貴妃而私之,獨無罪乎!胡俗:父死則妻其母。祿山特預為之耳。且貴妃固明皇真子婦也。真子婦可妻,於假母何有焉。壽王之恨,報在祿山。明皇之疑妃,而終不能發,中有不慊故也。
第三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500字)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传奇性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中国历史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写了不少成名之作,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是一例。确实,唐玄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与杨贵妃相互依恋、执著专注的恩爱之情,在中国历史帝后之间是绝无仅有的。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死了以后,玄宗整天郁郁寡欢,十分颓丧。后宫数千人中,又没有一个中意的。最为贴心的高力士深知主上的心意,遂到外宫寻觅,在寿王府见王妃杨玉环花容月貌,盖世无双,立即禀报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玄宗派人把杨玉环接到临潼温泉宫。一见果然姿质丰艳,而且能歌善舞,聪颖过人,尤善逢迎。玄宗愁怀顿开。他已不顾什么老公公娶儿媳妇了,礼义廉耻已不复存在,先将杨玉环度为女道士,赐号“太真”,收入后宫受用。其时唐玄宗56岁,杨玉环刚22岁。
唐玄宗娶寿王妃杨玉环,在今人看来无疑是父夺子媳的丑闻。然而一位君临天下的帝王想占有自己所爱的一切,本是易如反掌的事。只是由于帝王也要标榜“仁义道德”,多少得避些嫌疑。所以一直过了5年,在天宝四年(745年)的8月,才册封杨太真为贵妃。
从此,玄宗把后宫其他妃嫔统统丢在一边,天天守着杨贵妃,形影不离,百官宴会,朝廷大典,无不把贵妃带在身边。为了讨好杨贵妃,玄宗专为贵妃制造锦绣的工匠,竟达七百人,还在骊山的华清池专为她开辟了温泉浴场。贵妃生于四川,爱吃荔枝,为取悦贵妃,每年夏天玄宗不惜兴师动众派人从千里之外的四川涪州以驿马昼夜不停地传递,运到长安
时色味不变。总之,自从得了杨贵妃,玄宗心中之爱,皆被贵妃占尽,正如《长恨歌》所云:“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如春。”
玄宗对贵妃之所以如此痴迷,贵妃的倾城姿色固然是一原因。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有志趣上的情投意合。玄宗是迷恋音乐的才子,他精通音律,造诣极高。而贵妃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对音乐的理解也有特殊的天赋。这显然是她成为唐玄宗晚年知音的重要因素。玄宗在温泉宫初次召见贵妃时,曾奏起他的得意作品《霓裳羽衣曲》,杨贵妃似乎有先天的感受,当即起舞,如仙女飘逸,极尽其美,使唐玄宗大为高兴。之后,玄宗常令贵妃跳《霓裳羽衣曲》,自己还亲手操鼓,在一旁伴奏。可以说,玄宗与贵妃在一起尽欢,最经常的形式,莫过于歌舞音乐了。
不过,唐玄宗毕竟是个帝王,他可以独占杨贵妃,但不会让杨贵妃独占自己。而贵妃涉世未深,一时妒起,难免要产生龃龉。有两次曾惹得老皇帝发起火来,以忤逆之罪,立即把她赶回娘家。但玄宗心中所爱,已非贵妃莫属,所以每次又都是他授意把贵妃召回。当贵妃第二次被谴出宫后,哭得犹如泪人,而玄宗也是茶不思,饭不想,整日愁眉不展。高力士看透了玄宗的心思,遂请赐御膳与贵妃以示道歉。贵妃见高力士来,即伤心地剪下一绺青丝,托高力士奉上以表“忠诚”。玄宗见物思情,于是两人又一次破镜重圆。从此,玄宗与贵妃情爱弥笃,更加难分难舍。相传,有一年在华清宫的长生殿,正值七月七日乞巧节,唐玄宗和杨贵妃避开众人在这里仰望牛郎织女二星,双双跪拜,发下誓言:“人寿难朝,但愿我们世世生生,永为夫妻!过了今生,还有来世!”诗人白居易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长生殿之约,写下了永恒不朽的诗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的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这种感情,在历代帝后间是罕见的。
封建帝王的任何婚姻,都要带上封建政治的烙印。随着杨玉环的受宠,杨妃的兄弟封侯拜相,三个姐妹也都封为国夫人,权势显赫,甲于天子。特别是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竟升为宰相,身兼四十余职,总揽朝政,无恶不作。大唐天下,成了杨家的乐园。这就造成了唐朝政治腐败的局面,从而导致外戚祸国,也导致了杨贵妃的悲剧结局。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边镇节度使安禄山和步将史思明率领15万人马,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直捣长安,“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消息传来,唐玄宗惊恐万分,遂与杨国忠带着贵妃姐妹及一部分皇子皇孙和近侍、大臣悄悄打开北宫门,往西直奔蜀郡(今四川)而去。行至陕西兴平之西马嵬驿时,随从护驾的禁军忽然哗变。他们首先杀死了杨国忠,又团团围住唐玄宗所在的驿舍,要玄宗交出贵妃。此时,六神无主的唐玄宗,想起了他与贵妃之间十几年的恩爱,又立过生死不离的山誓海盟,哪里舍得交出贵妃!然而,面对这帮刀枪出鞘的军士,玄宗深知大势已去,已救不了自己的爱妃了。不过,他不忍让贵妃惨遭士众的屠虐。在与贵妃泣不成声地抱头痛哭一场后,他赐给贵妃三尺白绫,让高力士把她带走,缢死在一间佛堂前的梨树上。其时,贵妃年仅38岁。
对于贵妃的死,唐玄宗伤心至极,“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如流”。此后,唐玄宗无论在逃跑途中还是在成都的一年多时间里,终日郁郁寡欢,情意绵绵地思念着贵妃杨玉环。长安光复后,玄宗回到京城。他处处触景生情,依然深深地思念着贵妃,还特地叫人画了一幅贵妃肖像挂于殿中,朝夕视之。岂知,这场“至死不渝”的爱情,完全是葬送在他所
酿成的政治悲剧之中。此时的唐玄宗,悔恨交加,终于在宝应元年(762年)的四月五日,怀着对贵妃的缠绵情意,郁闷而死。正如《长恨歌》中所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玄宗后期由于宠爱杨贵妃造成腐败的政治局面,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外戚祸国,应予以鞭挞。但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真挚而专一的爱情故事却成了千古佳话,得到后来人们的普遍同情,这又是无可厚非的。
第四篇:《长生殿》——品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长生殿》
——品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祈祷,并发誓相守一生的场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一直被传唱至今,他们之间的爱情被赞颂、被质疑,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独一无二的爱情
之所以说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是独一无二的,是因为在封建王朝时代,一个君王对一个女子钟情如此长的时间是很少见的。虽然玄宗偶有拈花惹草,但是心里却一直惦记着杨贵妃。那个“杨家有女初长成”的杨玉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使得玄宗忘却了失去武惠妃的痛苦,最终放弃了梅妃选择了她,并且玄宗在杨玉环死后,仍对她念念不忘。在平定了安禄山的叛乱之后,命人造了杨玉环的像,并抱像痛哭,一代明主,抱像而泣,此情此景,可谓感人肺腑。
沉浸于爱情的唐明皇就像一个平常百姓一样,宠爱着自己的爱人,这让我们看到了英明神武的玄宗的另一面。他专
一、重感情,并非只看重杨贵妃的美貌,试想一个大唐国君,何等惊艳的美女没有见过,他看中的是情,是义,是两个人在一起时的心灵默契,并非都是本能地欲望驱使,应该说,主要的原因是两个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
《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善歌舞,通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这正是颇有音乐造诣的玄宗所求的知音,据说玄宗非常喜欢《霓裳羽衣曲》,贵妃对此曲似乎心有灵犀,表演的非常出色,每当杨玉环跳起这支曲子的时候,玄宗甚至会亲自为其击鼓伴奏,且配合的颇为默契。此时的玄宗已忘记了自己一国之主的身份,完全是一个沉浸在自己幸福中的老百姓。
而此时的杨玉环呢?也俨然是一个掉进了幸福之中的平常妇人,为自己的爱情而喜,为自己的爱情而泣。由寿王妃一夜变成了杨贵妃,她骄傲而自信,她是大唐的新女主,是天底下最高贵的女人!骄傲过后,她仍然是那个初长成的杨玉环,小心而认真的经营着自己的爱情。
他们之间的爱情淡化了封建制度的威严,宛如平常的小夫妻一样。按照皇家的惯例,后妃触怒皇上,只能在宫中处置,重则斩杀,轻则囚禁或打入冷宫。但是在天宝9年,杨贵妃因嫉妒而触怒了玄宗,被遣送回娘家,在宫中这是非常少见的,他们之间就像小夫妻一样,赌气回娘家,气消之后又回到婆家,这在君王和妃子之间可谓独一无二。
绚烂而凄美的爱情
历代君王如果想要得到某个女人,可谓是轻而易举,但在得到之后往往是玩弄一番就厌倦抛弃了,而玄宗则与他们不一样,他对杨贵妃是一见钟情,一直将这份感情看的很重,希望永世结为夫妻,不离不弃,然而,却事与愿违。
安禄山起兵叛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出逃,到了马嵬之后,将士们拒绝前进,如果继续前进,条件只有一个:杀死杨贵妃。玄宗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要他下旨处死杨贵妃,他是万万下不了旨,他无法割舍二人之间的感情,但是大唐的江山也不能毁在自己的手里啊!经历过千军万马的玄宗在此刻却不知所措„„
此时的杨贵妃也是伤心欲绝,她不能因为自己而让玄宗丢掉大唐的江山,然而她与玄宗一样也无法割舍这份感情。玄宗作为一国之主,对她的宠爱超过任何人,她心知肚明,因此她对玄宗也是付出全部的感情。然而这美好却将转瞬即逝。她要离开自己所爱的人,为了保住他的江山。伤心过后,她冷静的走到玄宗面前,请玄宗赐死。玄宗见到此情此景,更是痛彻心扉。他不禁感慨,自己是一国之君,却连自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在大臣的劝说下,玄宗狠下心说:“就按贵妃说的办吧!”随后,杨贵妃自尽。这成了玄宗一生的遗憾。
这场爱情终究以悲剧收场,然而它曾经是那么的绚烂,那么美好,可它就像烟花一样,绚极一时,终究还是覆灭了。人们在赞叹它的绚烂的同时,又为它的幻灭而惋惜。这场爱情的夭折,让人想起了霸王别姬的悲情画面,一场绚烂而凄美的爱情。
典型的封建王朝时代的爱情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发生在封建王朝时代,他们虽然建立了身后的感情,但是这份感情仍然被烙上了封建时代的烙印。
杨贵妃本是玄宗的儿子寿王的妃子,玄宗在武惠妃去世后,一直郁郁寡欢,高力士为了为玄宗解忧,想到了杨玉环,并安排杨玉环面见玄宗。结果,玄宗对杨玉环一见钟情,杨玉环也由寿王妃一夜间变成了杨贵妃。为了安抚自己的儿子寿王,玄宗又将其他的女子立为寿王妃。这件事即印证了封建时代“父为子纲的”规矩。儿子一定要顺从父亲。
封建时代的女子是无法选择自己的丈夫的。她们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寿王妃的杨玉环,被玄宗看中,就只得遵循君王的旨意,而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虽然她在后来的日子里与玄宗建立了较为深厚的感情,但是若不是高力士的安排,她就会做一辈子的寿王妃。这就是所谓的“夫为妇纲”吧!
杨贵妃原是寿王妃,年纪二十出头,此时的玄宗都可以做她的父亲了。这在现代社会还
是很少见的,但是在封建时代“老夫少妻”是很典型的。杨贵妃与唐玄宗就成就了一段典型的“忘年之恋”。
建立在金钱与权力上的爱情
对于穷人来说,爱情是一件奢侈品。虽然人人都希望拥有,但是没有金钱做基础,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衰”。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之所以绚烂、美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玄宗所处的地位,如果没有了钱和权,杨贵妃一个花季的少女还会不会嫁给一个可以做自己父亲的人呢/?杨贵妃所感受到的幸福,是玄宗用自己手中的钱和权堆砌起来的。玄宗宠爱杨贵妃,倚仗的是自己大唐皇帝的地位,爱情的幸福指数是以经济基础作为前提的。
脍炙人口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的就是唐玄宗为了博得贵妃一笑不惜动用驿站来传递荔枝,玄宗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在他做这个决定之后,他不知道会累死多少匹马,急死多少人。但为博得美人一笑,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杨贵妃怕热,玄宗就专门命人打造一块玉佛让杨贵妃含在嘴里降暑,杨贵妃对此也甚是满意。试想,玄宗若没有能力去做这些,杨贵妃在酷热难耐时,还有心情和玄宗谈情说爱吗?
这只是其中的几件小事,没有玄宗的钱与权,无论如何也是办不成的。这样的理论到如今依然适用,平民百姓与富二代、官二代相比,爱情只能是一种奢侈。有时候,爱情就是被钱和权扼杀的。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传到今日,这其中的功过是非都由后人去评说,究竟是大唐埋葬了他们的爱情,还是他们的爱情扼杀了大唐?他们也许该为自己的爱情立一块无字碑,像武则天一样,这其中的功过是非都由后人去评说!
第五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情,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尤其对帝王与后妃更是人们谈论的热点。对于开创出开、天盛世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历代文人墨客或歌或贬,莫衷一是。有的虽歌颂其爱情,但多半是寄于同情。而我个人认为:他们不仅有爱情,而且是心心相印、生死与共的那种爱情。
一、据史书记载,玄宗生性风流,在位时虽然嫔妃众多,但大多数只是博取他一时之欢的玩物,能够博得他的真情并长久地在他心中占有位臵的女人很少。他只对极少数情投意合的女人保持着一种比较专一和持久的感情。仅以这点就可看出他虽纵欲而不滥情。但作为一代帝王能做到这一点,感情还是比较专一的。纵观玄宗的一生,除了与之患难多年的王皇后外,使他长久忠情的女性仅有武惠妃和杨贵妃。自王皇后爱衰之后,武惠妃一人专宠近二十年。然而史书并未记载武惠妃有多么美丽,她死时已40多岁,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来说“女人四十豆腐渣”。但玄宗仍伤感不已,长久的郁郁寡欢,后宫三千佳丽竟无一人能让他摆脱心中的寂寞惆怅。在武惠妃死后的第三年,他认识了杨玉环。也许是杨玉环与武惠妃有某些相似之处,让他一见钟情。在此后的十几年,与杨贵妃形影相随,直至杨贵妃死后,还始终占据着玄宗生活的全部。可见,玄宗并非只求美色,而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
二、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被诏进宫,天宝四年正式册封为贵妃,从此开始了与玄宗食则同席、寝则同榻的专宠生活。“三千宠爱在一身”就是高度概括。有人说玄宗之所以爱杨贵妃,那是因贵妃的貌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玄宗看重的是色、是欲,对他们刚开始认识的那一段生活可以这样认为。事实上,在杨贵妃与玄宗一同生活的十五年间(开元二十八年至天宝十四年),玄宗虽偶有拈花惹草,但对杨贵妃一直是比较专一的,可以说将其全部的感情、爱心都寄托在杨贵妃身上。如果仅从其美貌并不能说明问题,杨贵妃虽姿色出众,但后宫中的绝色佳人并非没有,何况玄宗已年过花甲,情欲的追求已非昔日可比,他之所以对杨贵妃如此醉心,应该说,主要的原因是两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善歌舞,通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这正是颇有音乐造诣的玄宗所求的知音,据说玄宗非常喜欢《霓裳羽衣曲》,贵妃对此曲似乎心有灵犀,表演的非常出色。每当贵妃舞起《霓裳羽衣曲》,玄宗就兴致勃勃地击鼓伴奏,两人配合的非常默契。两人还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此曲。可以说是音乐这根红线将两个有着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牢牢的拴在一起,才使两人有了坚实的爱情基础。
三、据史书记载,杨贵妃曾两次被遣回娘家。第一次是天宝5年,即杨贵妃被册封的第二年,贵妃因嫉妒触怒了玄宗,被遣回娘家。贵妃被赶出宫后,玄宗忽然感到人去楼空,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感和空虚感。玄宗茶饭不思,还动不动就对左右侍从乱发脾气。随即就令人将御膳送去,当夜将贵妃接回宫中,从此对贵妃更加恩爱。第二次是天宝9年,贵妃因违背玄宗旨意,被遣送娘家。后来贵妃认为自己骄悍不逊,有些过分,便剪下一绺头发,让人带给玄宗并说:“有罪当死,身上的一切都是皇上恩赐,只有头发可以献上报答皇恩。”玄宗大为感动。通过这两次,两人之间那种难分难舍的感情又更深一层。按照皇家惯例,后妃触怒圣上,只能在宫中处治,重则斩杀,轻则囚禁或被打入冷宫,从不见有送回娘家的。玄宗却开了这个特例,如同寻常夫妻吵架一样,留下了回旋和好的余地。由此可见,玄宗并非视贵妃为玩物,他们能象普通夫妇一样互相迁就。两人之间的感情超越了帝王与妃子的关系,可以说,玄宗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是将贵妃当作伴侣、妻子看待的。
四、玄宗与贵妃虽是帝王与妃子的关系,但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可以发现,他们象一对和睦相爱的夫妇,更象热恋中的少男少女。《杨太真外传》栽:有一年宫中的橘树结了许多柑橘,玄宗发现其中有一个“合欢实”(即两个柑橘长在一起)。他欣喜万分,与贵妃一起玩赏,并说此橘似通人意,知你我心心相印,固如一体。然后同坐一席共尝“合欢实”。他们完全沉浸在两人相爱的喜悦中,他们欣赏和分享“合欢实”的情景如一幅画映在你我的脑中,难道还要问,他们是什么关系吗? 《开元天宝遗事》也记载着玄宗与贵妃温柔缠绵、相亲相爱的故事。一次 玄宗酒醉,两天后方醒,醒后他拥着贵妃同赏牡丹,并摘折一枝与贵妃交臂相闻,玄宗说:“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 《怅恨歌传》载:天宝十载秋,七夕之夜,玄宗与贵妃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郎织女重逢的悲欢场面,密誓要世世结为夫妻,言毕,抱手呜咽。这就是白居易《怅恨歌》所写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莲理枝”。在七夕之夜,对天起誓,足见爱的至深,情的至诚。说明他们生死与共超乎寻常的爱情的确是存在的。
五、安史之乱,造成了历史的遗憾,却也造就了一段爱情佳话。对贵妃的死,玄宗耿耿难忘,忧虑难眠。甚至问仙访道,以求与贵妃相见。可以说,玄宗在风蚀残年的最后时光,都是在对贵妃的深深思念、痛苦和哀悼中度过的。对于国难,就贵妃本人而言是无罪的,但对降临到自己头上的灾难,心情如何呢?我想清代剧本《长生殿》里写的好:“算来无计解军哗,残生甘愿罢。” 一个“罢”字,不仅道出她是为情献身,更是为国扑难。对于贵妃的死,玄宗是负有很大的责任的,但事到临头,也是被迫的。他只能无奈地说“贵妃是无罪”,在危难关头,不舍贵妃,即舍江山,熟轻熟重,玄宗自然知晓。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玄宗对贵妃的爱。用今天观念来看,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当功与私发生冲突时,玄宗这种舍小家保大家的无私精神,更显出其伟大。回到长安,玄宗想祭供贵妃,要改葬,后因政局而罢,于是让人画了贵妃的像挂在殿中,朝夕与之相伴。对于宫中的一草、一木、一房、一院都令其触景伤情,睹物思人。“芙蓉如画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夕殿萤飞思悄然,残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玄宗也就是在这样孤独伤感的思念中,日渐衰老,几年就追随贵妃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