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史记》之项羽论
编辑:倾听心灵 识别码:24-75964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0 16:04: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史记》之项羽论

《史记》之项羽论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先谈《史记》。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但此书之意义,我理解,却并不在于它是开了纪传体的头。相反,它的意义在哪儿?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为断限,干巴巴罗列帝王将相,孳孳于一姓兴亡的狭义史书,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现在称为“正史”的书。我欣赏它,是因为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开了头。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大历史”。当时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它都讲到了。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史记中印象深刻的就是刘邦和项羽的本纪,其实这两位是古今往来最受争议的,支持刘邦还是项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而我比较赞赏项羽。

项 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段往事,一个英雄,一个美人,还有一匹乌骓马正在踏上征程。历史描述的模糊经过些许钻石的打磨,几缕无意的柳絮擦拭后人的双眸。一道强光炸开的空间,映入纠缠多维的时空,扭曲着恒星的静止和流星的速度,一切都是闭弦和开弦的冲动划下的残留。虚虚实实,亦真亦假,幻想的虚空和现实的场景纠葛在一起,使历史的描述就像量子理论的测不准定理一样让人琢磨不定。在今人的眼里,项羽留给后人的是对他的崇拜、伤心和遗憾。崇拜是因为项羽的英雄气概和对爱情的忠贞。伤心是因为项羽的失败。遗憾是因为项羽的残暴、短视和愚钝。这些对项羽的认识都是基于《史记》的生动记载。由于现今的《史记》有被人篡改过的嫌疑,所以对项羽的描述需要从新做一些推测。

《史记》项羽本纪里对项羽的一些描述现简述如下:

(1)项羽是楚将项燕的后代。项羽身材高大,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当时的吴中子弟都很忌惮项羽。

(2)陈胜起义后,24岁的项羽跟随他的季父项梁在吴中起兵。陈婴、黥布、蒲将军及刘邦都先后加入项梁的队伍。后项梁听从范增的计策,求得楚怀王孙心民间,立为楚怀王,以从民望。项梁自号武信君。

(3)项梁与齐田荣及司马龙且一起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后田荣引兵归国,逐齐王田假,立田儋子市为齐王。田假跑到了楚。假相田角亡走赵,角弟田间是原来的齐将,也在赵国。当时,项梁已破东阿下军,数次使人邀齐国出兵一起西击秦国,田荣提出要楚国杀田假,赵国杀田角和田间的条件,项梁及赵国都没有答应,所以田荣不出兵。后项梁西攻秦国,秦国发大部队支援秦将章邯。在定陶这地方,秦朝军队大破楚军,项梁也在这次失败中牺牲。这样就使楚国及赵国跟田荣有了很大的矛盾。

(4)项梁死后,章邯以为楚军已不足忧,故渡河击赵,并大破赵军。楚怀王任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救赵。宋义领军到安阳时,驻留四十六日不走,项羽因此跟宋义意见不合。后项羽杀宋义及其子,使人报楚怀王。楚怀王因此任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项羽杀宋义后,威震楚国。后项羽悉领三万军渡河,破釜沉舟,击败强于自己几倍的秦军。结果项羽声名远震,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项羽。之后,章邯驻军棘原,项羽驻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秦二世怀疑章邯,章邯恐于秦内部的混乱会对自己不利,阴使人欲约项羽。约未成后,项羽攻击秦军,并大胜秦军。章邯再使人约项羽,项羽认为楚军粮草不多了,就同意了章邯的要求。在洹水南殷墟上,项羽与章邯结盟,并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后使秦降将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领秦降军为先锋,向咸阳开进。到了新安这地方,由于诸侯军吏侮辱秦降兵很过分,秦降兵有的想造反,结果被项羽知道。项羽恐秦降兵造反,于是跟黥布、蒲将军商量后,在新安城南坑杀秦兵二十余万人,独留下章邯、司马欣、都尉翳入秦。(5)项羽领军快到函谷关的时候,发现函谷关有兵把守,又听说刘邦已攻入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攻击函谷关,很快函谷关就被楚军攻破。项羽进入函谷关,驻军在新丰鸿门,号兵四十万。刘邦退出咸阳后驻军霸上,号兵十万。亚父范增对项羽说:“刘邦有大志,有天子气,应该乘机消灭刘邦。”。项羽不听从。还宴请刘邦到鸿门,在宴席中,范增想杀刘邦,被项羽阻止,刘邦乘机逃走。项羽驻军鸿门几天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6)项羽把自己的想法报告楚怀王,楚怀王同意项羽的意见。于是尊楚怀王为义帝。自封为西楚霸王,王九郡,定都彭城。并任命刘邦为汉王,管理巴、蜀、汉中。秦降将章邯为雍王,管辖原关中咸阳以西地区。秦降将司马欣为塞王,管辖原关中咸阳以东地区。秦降将董翳为翟王,管辖上郡地区。转任魏王豹为西魏王,管辖河东地区。转任齐王田市为胶东王。任齐将田都为齐王,都临辎。任楚将黥布为九江王。以及其他共十八位为王。齐将田荣未封王。当时项羽想自己封王的时候,他认为要先给诸侯封王,就跟诸侯说:“灭秦定天下是由各位冒性命危险,经过艰难的战斗而成功的。今天下已定,想任各位为王侯。另怀王虽无功,但是有给予王国统治的必要,所以怀王也要封国。”。诸侯们非常乐意就答应了。而项羽和范增很怀疑刘邦。由于原先有约定谁先攻入咸阳,就立谁为关中王,为了稳定现在的局势,原先的约定不能随意取消,以免诸侯反叛。于是封刘邦为汉王,因为巴、蜀和汉中也是关中之地。又计以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阻挡汉东进。汉元年四月,诸侯各就国。项羽转徙义帝到长沙郴县,乃阴使衡山王和临江王击杀义帝于江中。二,楚怀王有下过“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的旨意吗

《史记》里对刘邦进攻三秦的正当理由是原先楚怀王有过“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的约定,而项羽没有履约,所以刘邦进攻封王后的三秦是取回自己本该有的东西,所以汉对三秦的占领是正义的。这会不会是汉王朝为了自己统治的正当性而对《史记》进行的有利王朝统治的篡改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是否楚怀王有下过“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的约定。要回答是否下过这个约定需要对当时的背景做一些介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09年,秦始皇病逝后,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并迅速取得了一些战场上的胜利,接着原先六国的贵族和平民接连组织武装起义,项羽的季父项梁领导了楚国的起义,刘邦也加入项梁的军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原先六国纷起抗争,秦朝统一中国才十二年左右。也就是说秦朝的统一很不稳定。到陈胜起义后,全国陷入混乱,各枭雄拥兵自重,但原六国的民众大多都经历过原六国的统治,复国心很强烈,所以原六国枭雄们纷纷推出自己的王,项梁也推出楚怀王,其实楚怀王就是一个名义上的楚王,实际上就是一个傀儡。项梁在时,楚怀王的政令是一定要尊重项梁的意见的。但是总是会有人想取代项家的地位,于是在项梁死后不久,楚怀王就令宋义为上将军,结果是宋义被项羽杀死,项羽重夺项家在楚国的地位。这样就是说如果楚怀王下过“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的约定,这样能够自主的决定只有一个机会,就是在项梁死后到项羽重夺项家地位前的这段时间颁布。因为在项梁和项羽及项家人把持楚国的情况下,是决不会允许在项家没有十足的把握攻下咸阳的情况下就允许楚怀王下这样的约定的。但是在项梁死后到项羽重夺权前这段时间在时局上不可能颁布这样的约定。因为项梁死后,楚军损失惨重,防御是当时的重中之重,况且当时还派了大部分兵力去援救赵国,还要保留一部分兵力在楚国做防御力量,所以决不会在这样的条件下下达“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这样的主动进攻秦朝的命令。也就是说楚怀王要下达这样的约定在时机上有机会,但时局上不允许。说白点,楚怀王根本就没有下达过“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这样的约定,纯粹是汉王朝的杜撰。

三,刘邦为什么被封为汉王

刘邦被封为汉王是一定有这样的事的,但是被封汉王的原因和过程绝对不可能是像现今史记里描述的一样。根据当时的情况,现推测以下过程及原因。

项梁死后,楚怀王任宋义为上将军,率领楚国大部分兵力及项羽等北上救赵,刘邦部作为军力比较弱的军队驻守楚国境内以防御。不久,项羽杀了宋义,重夺项家在楚国的地位,并任上将军以救赵。项羽经过破釜沉舟,以三万兵马击败比自己强大几倍的秦朝军队后,再看到来救赵的诸侯军队,觉得时局已允许主动进攻秦朝了。所以一方面威势联合各诸侯,并被选为各诸侯的统领上将军,从北面向西进攻秦朝。一方面以楚怀王的名义,命刘邦部为南部进攻秦朝的主力,这也是为了保留项家力量在楚国,南北两面同时主动西向进攻秦朝。这样同时也可以分化秦朝军队的力量。刘邦部作为南部的主力,得到了楚国及项羽的相当大支持,从而从一个弱部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军队。由于北部的秦朝章邯部队是秦朝的绝对主力,秦朝的大部分兵力在章邯部,河北方项羽遇到的阻力相当大。而河南方面的秦朝军队比起北方的章邯部弱得多,所以刘邦得以率部首先攻占了秦咸阳。在北方,项羽同意了章邯的投降条件,并且原秦朝将领司马欣和董翳在章邯事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项羽也快速到达了函谷关,并攻下函谷关。随后,刘邦部退出咸阳以待项羽进入及处置俘虏。项羽进入咸阳及处置俘虏后,得到楚怀王的同意,宣布分封王侯于天下。由于项羽想的是作为一个像春秋时代的霸业,且当时的天下局势也不允许项羽称帝。所以项羽就选择了做楚国的霸主以领天下,号西楚霸王。由于刘邦在当时的楚国中地位是比较低的,所以原楚国的地方就没有了刘邦封候的地盘。其它齐、赵、魏、燕、韩等国也一样不可能有容封刘邦为王的地盘。恰好刘邦攻入咸阳,对战胜秦朝是有功的,而另三位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对秦朝的灭亡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功劳,理应都封王。又由于章邯为王是投降的条件,所以只能把原秦朝(春秋时代)的地盘分给章邯、司马欣、董翳,而原秦朝(春秋时代)的地盘是不包括巴、蜀、汉中的。这样就剩下了巴、蜀、汉中这几个地盘了。于是以巴、蜀、汉中为刘邦为汉王的地盘。这样的分配在章邯方、刘邦方及各诸侯方都不会遭到反对。况且还可以刘邦军监督三秦的章邯等,以防秦地再叛乱。可以说,刘邦封汉王是项羽通过偷换秦朝的地理概念而对刘邦攻入咸阳的赏赐。

在感情上,老百姓是同情项羽的,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汉朝人是不同情项羽的,在灭秦的战争年代,项羽在诸侯混战中的口碑就很恶劣。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项羽和无道秦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秦人非常狠他。他坑秦人二十万,想想这些人有多少亲人?何止百万?鲁国在项羽死后为他“守节”,那是以为项羽没死,看到项羽的人头后也是开城投降。这有可能是鲁国守城将领威慑于项羽的残暴,不敢不战而降。因为这有先例,不战而降,项羽绝对是不能饶恕的,陈平也是怕受牵连才投奔刘邦的。前面北宋的苏东坡说项羽为什么没有早死?而后面的南宋李清照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对项羽的同情更多的程度是落脚在对南宋朝廷的暗弱的不满和愤怒上。他的意思是南宋朝廷为什么不愤起一战!?那么以后老百姓对项羽普遍的同情则是在市民文学空前发展的明清两季,作为失败者的项羽具备了被市民欣赏和同情的流行元素,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时代的审美趣味地迁移是比较慢的,甚至还有复古的趋势。项羽有哪些可同情的元素?A 贵族;B 英雄气概;C 美人;D 宝马;E 不可避免的失败而且绝不苟活地自杀。和哈姆雷特一样。这些和一个人的大脑的深度以及成败没有多大关系。按这个标准提取一下刘邦就是这样:A 小市民;B 无赖;C 好色;D 常常是落荒而逃;E 得天下。从项羽的这些个经典的同情流行元素,再过几百年,我想项羽还会是楚汉之战中被大众同情的主角。为什么说这些个元素是经典的市民同情元素,解释一下;贵族是市民所渴望不可及的,距离产生了美感,就是今天全世界都还在拿贵族说事;小市民生活的委琐,英雄气概是小市民所需要补的“钙”,因此更多的是处在一个欣赏的地位;美人就不用说了,这个触及到了动物的本能,和大猩猩一样;项羽的失败,是小市民的自我安慰。项羽的自杀则是对小市民的苦闷替代和滑脱。既有刺激,又有惊无险,出一身冷汗罢了。在同情项羽的道路上,说书和戏曲起到了重要牵引作用,一出《霸王别姬》听过后想不同情他都难,这时候,就不在是楚汉战争中的人事了

不管怎样的评论,至少在《史记》中能看出司马迁对刘邦和项羽的品论都还是存在褒贬的,当然,在我的观点里我比较倾向项羽。项羽和刘邦都是上千年前的人物了,现代人依然会对他们评头论足,可见二人的魅力,也可见《史记》所带给我们的魅力。

第二篇:史记之项羽 读后感

血色残阳 泪洒乌江

史记之项羽 读后感

翻看《项羽本纪》,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项羽的影投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等只是这乱世的配角。

在钜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看书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感觉,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钜鹿是他的一个起点,那时起,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间得到应验。

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退缩终将成功,是项羽为人们所立的榜样。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时本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眩目的光华,只是这个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霸王别姬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四面楚歌,重重之围,项羽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也只有项羽才有这份胆气。二十八骑的东城决战,尽显英雄霸气,这是只有他才有的自负,只是一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却没

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所有的霸气,若非如此,那一天的夕阳也必将是血染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

舍生取义是项羽离开乱世的方式,自负毁了一切是项羽留下的警示。

乌江流水,历史在那里留下最耀目的一笔,也留下项羽的遗憾,项羽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受,不知是感动多于惋惜亦或是惋惜多于感动,总认为他不该如此消亡,他不该龙袍加身,九州方圆自在民心。他的身旁有热血的江东子弟,有虞姬,有乌骓,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我的后记

怎么讲呢,读完心里挺难受的,想想啊,项羽这30年,辉煌、精彩、誓言、失落......舍不得啊......

第三篇:《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文/者日乐干

翻阅《史记》,满满的都是对司马迁的敬佩。他用真实的历史材料很成功的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他写活了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也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历史,认识了每一个时代中的英雄,看到英雄背后的故事。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项羽。

司马迁为项羽写了《项羽本纪》,而《项羽本纪》让我在恍仿若穿越时空界限,隐隐约约看到了那个在乱世中血染战衣却依然挥戈兵器于千军万马中的我眼中的英雄,那个本该成为英雄却无法成为真正英雄的项羽。项羽一位推翻秦王朝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楚、汉战争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前期,他顺应历史潮流,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过人的才气,一步步走向事业巅峰,灭秦称霸;后期,则恃一己之勇,企图以武力征服天下,最后走向灭亡。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选取项羽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巨鹿之战、鸿门宴等,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生动的展现了项羽的悲壮人生和复杂性格。司马迁将项羽列入本纪,肯定了他的灭秦之功,确认了他在秦、楚之际的实际统治地位。

在巨鹿,面对秦军他率领江东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文字功底亦或是那场面之震慑,让我在看书时有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巨鹿,是项羽的一个起点,自那时开始,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见得到应验。

在《项羽本纪》中我最喜欢的一幕是“鸿门宴”.说的是刘邦和张良到鸿门拜见项羽,项羽在这儿款待了他们。范增几次向项羽使眼色,可项羽并没有理睬。没办法,范增只好让项庄进去舞剑,乘机吧刘邦给杀了。张良看后,知道情况有变,马上叫驭手告诉项羽,()刘邦假装上厕所趁机逃走。正是这一次的放行,项羽注定与这江山失之交臂。项羽的桀骜不驯让其孤注一掷,让其呈匹夫之勇,让其兵败垓下。我不知道那些因其在鸿门宴中释放了刘邦而唾你为妇人之仁的人们,可是知道在狼烟四起的秦王朝中,他一声巨吼扛起了天下苍生凄楚目光的胆量。在这长城内外,他挥臂奋杀,在刀光剑影中划出一道血色风光。在我眼中他就是英雄,坦坦荡荡,败为贼寇胜为王。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别样的光华,只是这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永远的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入乌江,流入这家乡的水中,这水的一旁便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是他宏图开始的地方。他的鲜血让着江水拥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而这也使后世的我们就如李清照所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看了《项羽本纪》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的边缘,无论历史曾是有多么汹涌、多么灿烂,我都只是这茫茫千年历史旁的看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轨迹。这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消逝,而乌江的流水也滔滔而涌去,舍生取义是他离开那乱世的方法。自负毁了一切,这也是项羽给大家留下的警示。他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没有完美的结局,而这毕竟不是故事,无法有美好的结局让人如愿。一切已过,历史不将会再现。项羽也有这乌江水归处,也许这也是一种属于他的荣耀吧!

第四篇:论项羽败之因何

论项羽败之因何

摘要:说起项羽,很多人都为之惋惜,他在对秦之战和楚汉之战中均给以世人英勇无畏的英雄主义形象,被称为“西楚霸王”。无奈,最终却败给了刘邦。

关键词:项羽、失败原因、个人因素、必然性

通过对《史记·项羽本纪》的阅读,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令人尤为深刻,塑造得很是成功。他一生之中大大小小的战役从未失败,唯独垓下之战成其一生戎涯的绝唱。经历了五年的楚汉战争随着项羽的头颅落入乌江而结束。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走向了死亡的呢?他的骤起骤落使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反思和感慨。

数年来,对于其原因专家们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是因为项羽错误的用人策略;有学者说是项羽自身的性格决定了他注定要失败;有学者强调了地理因素是他失败的关键;有学者说是败在他政治理念和军事理念的局限上。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在本人看来,项羽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接下来,我将为从各个方面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

一、刚愎自用、生性多疑

刚愎自用恐怕是项羽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了。自古以来,“亲贤远佞”是君王一致推崇的,而项羽却选择“重用楚姓,排斥外姓”。张传玺先生在《项羽评论》中说他用人极其有问题,使得他手下像韩信、陈平那些猛将、谋士一一离楚归汉,就连他唯一能够依赖的范增最后都因为项羽的猜疑而退隐,并死于归途。

而对于族人,项羽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是非常的依赖。就说项伯,私下给刘邦送信;救韩信,为刘邦向项羽求情;在鸿门宴上多次阻挠项庄刺杀刘邦。这要换成他人,能让项伯活这么久吗?

陈平也正是利用了项羽的生性多疑,离间了范增、龙且、钟离昧等人,使得反间计成功。

二、过于崇尚武功,逞匹夫之勇

韩信投靠刘邦之后就曾说“项王喑恶叱咤,人人皆发;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尔。”

过分崇尚武功使得项羽在楚汉之战中忽视了其他斗争手段。他天生具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但由于他从小过分迷恋武力而轻视了学习,此在楚汉战争中只知斗勇而不知斗智。

三、妇人之仁与妇人之见

错过杀掉刘邦的绝佳机会——鸿门宴,充分体现了项羽妇人之仁的一面。或许是因为宴会上看到了颇似自己的樊哙,英雄惜英雄,决定放他们一马。但在那种情形下,项羽当断不断,妇人之仁暴露无遗,在他的心中,根本体会不到政治战争的尔虞我诈和残酷,只想着在战场上征服敌人,可见其政治眼光的幼稚。另一方面,项羽竟将安排在刘邦身边的内线曹无伤通报密信之事说了出来,致使刘邦回到营中立刻将曹无伤诛杀,这使项羽身边的人都感到寒心,忠诚度受到影响。而相比之下,刘邦对待帮助自己的项伯却是降低身份,以礼相待,约为亲家。项羽没有这种能屈能伸的政治家特质,败给刘邦也是情理之中。

四、易爆易怒,气量偏狭,残杀无辜

项羽身为一介武将,打仗又无一败绩,因此养成了易爆易怒,气量偏狭的性格。当有人建议项羽定都关中,而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于是建议者就骂他:“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一怒之下竟将其烹杀。相比之下刘邦却能够虚心纳谏,知错就改。

虽然项羽灭了秦国,却继承了秦始皇残暴、以武力为尊的性格。《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还报项梁”,“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新安城南”,由此刻体现出项羽的暴行丝毫不亚于秦始皇,他不知百姓的丧亲之痛,不了解百姓的力量,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项羽杀了很多人,急于称霸的心促使他杀了义帝,这不但冷了群臣的心,也让刘邦打着讨伐自己的弑君之罪的口号深得民心,号令天下。

在我看来,项羽是一个就像美国电影里的男主角一样,是一个能够拯救世界的英雄,一个骁勇的将军。但他缺少成为统治者该具备的特质。没有关键时刻的冷血冷静和机智、做不到当断立断,没有过人的谋略,又不能做到不耻下问和虚心纳谏,他残暴,不能体恤民情,等等的一切,使得他败给刘邦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史记·项羽本纪》

第五篇:再读《史记--项羽本纪》有感

再读《史记--项羽本纪》有感

文/梁兔子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很喜欢李清照的这首诗,因为它道出了对一代西楚霸王乌江自刎的无奈与惋惜。也道出了对这位血性男儿兵败乌江,不肯苟活的敬佩之情!

我一直对项羽很崇拜,记得他的破釜沉舟,使得百二秦关终属楚;进经咸阳,火烧阿房;天下之兵莫不屈膝仰视,天下之土莫不尽揽于怀。那份英勇无惧的霸气一直为我所向往,乱世出的英雄总渴慕建立霸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可惜一朝兵败垓下,自谢于江东父老。使我对他的敬仰之情锐减。

记得高三时我第一次读到《史记--项羽本纪》也是想到了李清照的这首诗。那时习作上稍稍得意,所以在考评改的语文考试时,写了一篇名为《我若为王》的高分作文。全文措辞激昂,在惋惜他乌江自刎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这种做法的一种批判,至今还清楚的记得那文我这样写着:“你肩负的乃是江东父老殷切的厚望,英勇赴死易,可拂了众多期盼的心。江东自古多才俊,卧薪尝胆,卷土重来未必不无可能。我若为你,定拿出多于自刎千倍万倍的勇气来正面失败。谋臣铁骑,良将勇士,再来寻觅,待他朝,重夺霸业!”到底那时年少气盛,总将事情想的很简单,以为一腔热血与志向一定能支起颓败的阵势,那么赢得天下何难?而今重读《史记》依旧是《项羽本纪》这里,我却驻目徘徊了,对那篇文章中偏颇的见解不肯释怀!

脱离历史而解历史,本来就如无源之水,纵使激起一两朵水花,也是空有其势。那一年或许我看到的只是他乌江自刎的懦弱,却不曾看到他无扭转乾坤之力的无奈。我只是把他生硬的用历史道路中的兴起与颓落来解读,而并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去看他。

骄傲如斯的西楚霸王,不屑于一切小人小智,坦荡于怀,是不肯像刘邦那样攻略谋术,倘若当初“四面楚歌”的是刘邦,刘邦是断然不会刎颈自杀的,那么或许如今的历史越王勾践就不会是唯一一个以卧薪尝胆换回国家并传为佳话的王者。其实历史存在很多必然性,项羽垓下大败,历史使然。而他刎颈自杀,性格使然!较之刘邦,他缺的是一定得谋略和识人用人的能力,且性格暴躁,()夺城屠城,早已失了民心,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那么失败是注定了。这位二十四岁领兵打仗,身经几十起大小战争,声名远播的西楚霸王,怎么会接受败寇命运!你我于今天纵览历史,兴衰评定各有己见,却不肯原谅这么个血性男儿保留尊严的方式。称其为楚汉之争意料之外的笑料,对项羽来说未免有失公允。

乌江岸边,这个正气的汉子失去的何止是渴慕建立的霸业希望,还有那忠心不二的乌骓马,心爱的女人。倘若退而求其次,他可以保护心爱之人不受伤害,保护钟爱之物不受损毁,那么或许他能健全能屈能伸的王者之气。还赴江东再图霸业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个中辛酸与无奈,岂是我们说说作罢!

重读《史记》依旧是这个被历史蒙上悲情色彩的人物,一次次给我震撼。让我不忍偏颇,不忍去用理性审度那看似有些轻率与鲁莽的行为,甘愿用感性的视角如此见地一般的为他说话,为我的那篇幼稚狂妄的《我若为王》深深道歉!

读史可以明理,但有些历史不适合用理性解读。读项羽,我于这里还他一份敬意!

(稿件写于2010年5月10日)

《史记》之项羽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