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红木家具造假手段分析5篇
编辑:雪域冰心 识别码:13-749090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4 19:57: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红木家具造假手段分析

允典居家商城:

红木家具造假手段分析

红木家具近几年的火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把购置红木家具当作一种投资方式。然而一些商家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在红木家具的品相、材料、结构上做起了手脚,导致大量劣质家具进进市场。下文,允典居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红木家具常见的造假手段:

品相:“胶磨”家具难辨别

商家在红木家具品相上的造假,几乎可以让消费者无从辨认!

工艺上的造假欺骗是非常大的,例如先前被媒体曝光的上色家具,就是将红木家具着色来掩盖家具本身的瑕疵,让家具的品相诱人。消费者要想看到真实的材料,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漆膜打磨掉。

胶磨。是最新出现的一种隐蔽性极强的造假方式!

胶磨家具不打蜡、不上漆,与“白茬”家具几乎相同,现在很多消费者为了检验材质的真假,往往会要求商家不在家具表面进行任何处理,验货后再打蜡或者上漆,但是有了胶磨的手法,“白茬”家具也不保险了。

整个胶磨做假过程非常简单:就是在打磨的时候涂上胶水,然后用力抛光,反复操纵两三次让胶水渗透进家具,为了掩盖白皮或拼补料,在胶磨之前还会涂加颜色。

使用胶磨造假,就是为了掩盖使用白皮、拼补料以及烘干不到位的目的。经过胶磨处理的家具在品相上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一些红木家具甚至还具有“包浆”的光泽。

使用胶磨造假带来的危害:

1.胶水将家具的毛孔堵死后,让家具内的水分无法挥发,即使材料烘干不到位,家具在使用前几年也不会开裂,但时间一长,家具的稳定性会大受影响并且无法修复。

2.同时,毛孔被堵死的红木家具无法产生包浆。

3.胶磨对家具的损害性极大,由于胶水含有大量的甲醛和苯,这些有害物质渗透木材,几年内都无法挥发,对人体极为有害。

用料,假料、掺料仍然常见

红木家具价格高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珍贵的材料决定的。例如:紫檀、黄花梨、红酸枝等人们熟知的红木原材料,由于近几年来原料价格一路攀升,一些红木商家为降低生产成本,就在原材料上打起擦边球。

最常见做假手段就是用颜色、花纹近似的材料来冒充真正的红木。更有一些商家为降低风险,不会完全使用假材料,而是将假料掺进真料当中,让人“真假难辨”。

以紫檀为例,现在市面上真正的紫檀木已经非常稀少,科特迪瓦的“科檀”在颜色与花允典居家商城,主营中国十大品牌家具之一允典红木家具系列,包含花梨木家具、红酸枝家具、小叶紫檀家具、以及实木家具等。

允典居家商城:

纹上与紫檀接近,因此被一些商家掺进紫檀木当中,制成终极价格昂贵的紫檀家具。

又如:红酸枝近年来成为了红木市场的“新宠”,而它的掺料现象也非常严重。东南亚的“花枝”、巴拿马和墨西哥的“微凹黄檀”在材质密度、纹理以及油性上与红酸枝接近,被大量掺进真正的红酸枝原材料中。

结构:榫卯结构偷工减料

榫卯结构让红木家具不用一钉一铆就能牢固地结合起来,但是现在一些商家为了降低人工和材料使用成本,在榫卯结构上也做起文章:偷工减料,甚至用胶水、铁钉进行连接。这样做,一旦家具出现问题,就会很难修复,让高价购买的红木家具成为一堆废物。

允典居家商城,主营中国十大品牌家具之一允典红木家具系列,包含花梨木家具、红酸枝家具、小叶紫檀家具、以及实木家具等。

第二篇:会计造假手段

想写这篇日志的原因是看到了涉嫌在股票发行中重大财务造假的新闻,万福生科成为了创业板开板以来首家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而中介机构平安证券更是难逃处罚很有可能被暂停保荐资格,此新闻业内戏称屌丝挖坑怒栽高富帅!

从万福生科的报道来看,该公司于2011年9月27日在创业板上市,号称“稻米精深加第一股”,2008-2011年,公司累计净利润1.81亿元,2008年至2011年定期报告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 1.6亿元左右,即万福生科四年间近九成的净利润为虚增。

就是这样个实际上净利润可能不到2000万甚至极有可能是亏损的屌丝企业竟然通过会计作假,不但获得了上亿的利润数据还让阅企无数牛逼哄哄的证券公司为它保荐上市圈钱,这使得其会计造假在外人看来犹如变戏法一样能凭空把利润变出来,不是炼金术又是什么呢?

会计造假——现代的炼金术,犹如悬在绑在市场经济头上巨大的炸弹,随时可能引爆摧毁以信用体系作为根基的现代市场秩序。因此各国都有严格的会计制度和规范来界定会计行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可是人类是非常喜欢打破既有规则的动物,无论多么严谨的法律和规则都会有漏洞,漏洞就会带来利益,利益就会让人有破坏秩序的冲动。作为从业人士,笔者想在这里介绍几个常见的造假手段:

1、小金库套现:

小金库这个名词似乎略显猥琐,其实可以叫做帐外资产或者帐外资金,本质上是老板或者领导为了从公司里套现使用,虽然不知道是谁给了如此猥琐的名称,但其作用确是非常地大:洗钱、资金转移、抽逃资本、跑路、行贿、偷税乃至于老板个人挥霍都得靠小金库。

如何建立小金库,方法业比较较简单,首先每个企业注册的时候都要到银行开一个基本账户,我们称为基本户,注册资金、利润收入、购货支付、工资社保发放和缴税等现金收支都要通过基本户,企业还可以开立一般户用于其它资金转账,按照会计法规定,以企业开户必须建帐,每月银行账面余额要和企业财务账目余额一致,任何形式的现金收支必须有依有据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计量,例如现金收入必须有依据说明是何种收入,而现金支出必须有依据说明这是何种成本费用。按照中国先行的税法,发票是作为商品劳务交的交换依据,而会计上现金和银行存款有关成本费用型的支出以发票作为原始单据,说明购买事实成立。而这时候问题就来了,由于中国特有的经济环境(主要是国地税分立造成)发票的种类千奇百怪,而且流通秩序相当混乱,在营转增之前地税发票甚至可以公开叫卖。于是这就诞生了买发票报销账套现制造小金库的做法:

1、首先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得发票(支付税点购买、或其他渠道获得等)

2、然后拿到公司报销,实际上公司并没有买过此发票注明的产品,也不需要付钱给相关单位

3、企业财务以支付员工报销需要的名义向银行从基本户提取现金

4、将基本户提取的现金存入另一张私人开的银行卡里(不能使用老板或者董事的个人名义,一般用信得过的会计或者出纳名字进行开卡)

以上就是简单的套现方法,那张私人卡就是小金库。对私人卡的监控远比企业账户宽松地多。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发票费用在企业账面列支,还可以降低税赋。这样的小金库其实是企业的自由资金,使用非常方便,领导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需要发票也不需要名头,其支出和收入需要出纳或者会计另外登记暗账或者内帐。一般企业不仅仅会开一张私人卡,可能会出于各种目的开2张、3张甚至更多,而且为了避免大额收支过于频繁遭到银行监控,还会不断地转账和换卡(一张卡用完就以其他人名义再办),以及循环往复。这种又增加自有现金又可以避税的做法让现在的企业,尤其是那些生存环境比较严酷的中小企业乐此不疲。会计人员内部称其为:差额调整。

这种行为算是一种潜规则,而且很多情况下无论是银行还是税务局都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尤其是银行都喜欢跪舔来开卡进行大额储蓄的金主,一定程度上银行算是纵容者。但问题是一旦踢爆,说轻点的走点关系交个罚款,说重了很可能让你一辈子在号子里捡肥皂。确实出现过不少会计人员看企业老板不爽匿名举报的情况,甚至有捞空小金库跑路的。另外这招其实也非常适合贪官们洗钱用。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能明白为什么很多企业财务部都是老板亲信甚至是老板的女儿亲戚,为什么在中小企业那些没关系没背景的会计屌丝是永远也混不出头的。操作复杂指数:*** 风险指数:**************

2、关联交易

我想这个问题都已经被说烂了,简而言之就是成立几家公司,互捅菊花,理念就是:环而插之则一鸡不湿。一般这种做法在大型的上市公司或者集团公司非常普遍,一家大企业可能会以各种名义成立成百上千家分子公司,其股权关系和控制结构复杂地可能连自己都搞不清楚。如果开各种私人卡是小金库,我更倾向与称关联交易其为利润库。很明显大部分企业成立众多分子公司尤其是上市企业,除了调控资源进行市场开拓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调节利润,这点在上下游企业同是关联方的情况下很常见。比如:企业A成立一家分公司B,企业A受集团C领导,集团C股东对企业A有每年的利润指标要求,在集团C内控不严内审划水以及企业A会计核算体系并未纳入集团管理的情况下,企业A领导极有可能将分公司B用来消化无法完成的利润指标,尤其是企业A和分公司B属于产业链上下游的情况。

1、企业A领导要求设立分公司B,将下游的加工和包装发货转移给分公司B

2、企业A为了达成利润目标,强制要求分公司B消化其呆滞或者超订单生产的产品,并以明显偏高于市场价的方式销售给分公司B。

3、分公司B应付账款,企业A挂应收产生了利润,实际企业A可能并不对呆滞或者超订单部分向分公司B收款,但企业A故意不合并业绩造成表面上在规定的会计里实现了集团C的利润要求而且还实现了库存的消化(原本卖不出去的垃圾成了利润)。账面上企业A有了较好的业绩,但实际上垃圾其实全部转移给了分公司B。这是一种明显只看当前不看未来的做法,也是典型的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一般此类领导者在国内所谓职业经理人圈子比较常见,他们的工作期基本不会再一个公司呆满3年,所以制造短期高利润假象欺骗股东的情况时有发生。

当然以上当你需要成本来避税的时候,还可以反着操作。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公司A的领导,私下或者让亲信成立销售公司,这样两家公司看上去毫无瓜葛,公司A领导将此销售公司作为中间商将本公司产品通过该销售公司再转手给客户,进而以销售公司名义收取一笔佣金(中介费),这样相当于领导两边赚钱。这种情况很常见的是在外贸和海外市场销售,国内对国外情况不了解所以乐于聘请有海外销售经验的高管,可惜这帮人大部分道德水平低下,而且故意利用自己成立的销售公司来倒手企业的产品,获得不义之财。

成立各种分子公司的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随意调拨资源。比如公司主体比较危险的时候,老板会在暗地里把优质资产转移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等主体撑不下去了就宣布破产赖掉债务,这可以叫狡兔三窟或者金蝉脱壳。股民们随便哭,老子照样是大款。哦对了,最近尚德好像宣布进入破产程序了,大家可以去看看。

看到了这里大家应该能明白为什么越是大型的企业越喜欢成立名目繁多的分子公司了吧。操作复杂指数:*********** 风险指数:**************

3、人为调控成本分配

这点算是最有技术含量的做法了,而且不是专家还很难界定到底是真是假。说得简单点就是本来该属于张冠李戴的性质。

1、假设公司有两种基本产品,A和B,A卖得挺好,B属于亏本

2、公司有意出售B产品业务,但没人会接手一个亏损的产品

3、三种操作方式:

3.1 拟定复杂销售合同,将B和A混合搭卖,意味着AB成本混合,这样显示账面B产品具有盈利空间

3.2 改变原有成本核算方法,故意分配较少的成本到B产品,这样降低B产品的成本提高利润率

3.3 将部分原本属于B的成本计入营业费用,这样不在毛利中体现,可以忽悠说B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4、以上操作的最终结果就是让B产品得到包装成为一种优质产品的假象。

能做这类操作必然是要企业产品特性和成本结构非常了解的人,也是手段最高明的一种,出这馊主意的绝对是资深的成本会计师,对成本业务和产品本身了若指掌,必然也是老板的亲信,实际具体操作会非常复杂,一般外部的会计师和审计师根本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对产品的性质和成本构成有全面的了解所以这类产品很容易坑人。

其中最典型就是Autonomy坑了惠普的例子:

惠普会上当完全是Autonomy使出了组合拳: 1 在8个季度前提前低于成本价处理呆滞产品,明显是在并购前逐步脱手低利润产品,用的方法是将成本作为费用和者故意将成本记在高利润产品,这种招术喜闻乐见,对于净利润没有影响,但是毛利却被提高,如果对于该公司产品销售性质不熟悉,无法区分产品之间销售和成本如何匹配的分析师来说很容易造成这个公司未来仍然有巨大的盈利空间的错觉。(操作3.1 3.2 3.3)

就不用说了,关联交易,在中国基本等于人见人草的黑木耳,太喜闻乐见了。(见关联交易)

长期收益短期化,提前计量,注意是计量而不是实际收到款,对于Autonomy来说压根没收到过钱,而是直接做了应收计入当期收入,这好像本来别人向我订了3年的报纸,从正常角度而言每年交费的时候我才能确认收入,而现在Autonomy直接在第一年确认了三年的预计收入,直接抬高今年的利润。操作复杂指数:***************** 风险指数:******

4、随意更变大额计提方法

这种做法属于既无脑又显而易见,但最有效果的,也是经常被滥用的。

1、计提毫无根据的预计收入或者成本费用。

2、滥用大额预估及冲回:这点在计提工资上非常明显,很多企业工资发放是在下月,因此当月要先计提一笔工资,等下月实际方法时在下月冲回上月预提部分,将上月实际发放部分入账,可以说是先预估一笔我要发多少工资,等实际发放的时候把预估冲回来把实际发放的做进去。这种时候有些企业可能会利用这种大额的预估,故意在报表期估计一个很大的金额,样显得当月成本很高,可以冲减利润减少纳税。下月再大额冲回,以此往复。当然反过来也是OK,为了利润故意不计提应计提的成本费用。

3、滥用摊销,随意改变摊销方法。某些大额费用原本需要6个月摊销,为了各种目的缩短或者延长摊销时间,影响每月平摊费用。操作复杂指数:* 风险指数:*******

5、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与存货

在建工程和存货由于其特殊性质,已经成本会计造假的最大垃圾场。

在建工程,原本是用来记录大型固定资产安装调试的过程,转固(即为固定资产安装调试完成正式投入生产)时将包括固定资产的买价及安装调试期间发生的所有成本一并转入固定资产原值。但实际情况是,在建工程的特殊性被利用进行利润造假。比如某些公司购置了大型生产线,为了保持本身良好的业绩利润,迟迟不将大型生产线转固(实际上可能已经投入运行),因为一旦转固就要计提折旧,折旧计提产生费用就会影响业绩。

另外即便已经转入固定资产,有不少企业可能实际已经将原本固定资产变卖但是为了考虑补贴或者税收,仍将其挂在账面不做清理。

还有的情况就是拿在建工程当做利润过渡,比如本文开头所说的万福生科,其虚造利润的方式就是虚构在建工程,然后以该在建工程需要预付款给设备厂商,实际预付款流向了万福生科的粮食经纪人,粮食经纪人又以实现销售付款的形式将钱打回给万福生科,结果账面上万福生科预付账款大幅膨胀,利润虚增,最后资金又流向了在建工程使得在建工程也开始膨胀。

存货同样具有着相似的功能:

1、企业决策失误产品滞销,但没有实现销售的产品并不体现在成本里而是体现在存货当中,存货属于资产,这使得很少有企业有动力去计提存货减值准备,真实反映生产经营状态,职业经理人更愿意让其永远静静地躺在存货里面,保障自己的业绩。

2、存货价值的预估滥用,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大部分存货采购存在货已到发票未到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对存货价值进行预估,和工资计提相似,预估为人为判断,等实际发票到时冲回,这样就给了操作空间,可以在当月为了利润或者忽悠别人收购垃圾项目降低对存货价值的估计,进而降低成本。操作复杂指数:********** 风险指数:************* 总结:

以上“炼金术”相当喜闻乐见,可以说在笔者并不长的从业生涯中都这些行为都见过。很多从业者甚至有些财务专家公开高调宣称会计做(假)帐是一门艺术,笔者认为这是最不要脸的洗脑口号。虽然在国内这种大环境下人人作恶已经成为了常态,但是恶就是恶,作假就像贪污行贿一样,只有能诞生罪业绝不会是一种艺术,更不应借艺术之名将其正当化。在炼金术的世界里人体炼成和金钱炼成都是禁止的,凭空诞生的利益隐藏着的必然是无比凶险的深渊。

孩子们,等要进去捡肥皂的时候一切都迟了。

第三篇:红木家具价格分析

红木家具价格分析

(本文由长沙稻林红木http://提供)

近年来,红木家具的价格是让人有些瞠目结舌。红木家具翻了几倍,有些原木比如海南黄花梨、红酸枝,价格甚至翻了数十倍。巨大的利益诱惑让不少投资者从炒房地产,炒股,转变成炒红木。然而在今年,在全国各地,令人眼红的红木市场却突然遭遇了滑铁卢。红木家具价格从疯涨中突然开始急转直下,开始迅速回落。

红木家具市场价格高台跳水,一些商家却也借机“抄底保值”来造势促销。不少商家打出了“红木家具价格回调,目前是抄底的最好机会„„”这样的口号。那么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合理?后期红木家具价格将走向何方?

近期有人说红木木材有些翻了二三十倍,说已经贵的离谱了。但是大家看看下面这些,贵州茅台十年前的今天不到5毛钱,十年后200多元,加上中间送股分红,翻了多少倍?喜欢收藏的可以看看身边的玉、鸡血石等的涨幅,何止20倍?同样作为不可再生(红木成材得几百上千年),具有收藏艺术价值的红木,10年涨30倍过分吗?

也许这其中有炒作成分,但是现在市场哪一种商品没有炒作在里面?大蒜批发都能十几元/公斤,何况红木?

那么现在红木价格为什么会暴跌?决定红木家具价格的因素在哪里?

暴跌就像股市一样,市场调整的需要,商品总是围绕他的价值(使用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等)上下波动的,像红木、古董这些收藏品波动的幅度会大一下,而且这些东西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那么他的价格自然会越来越高,跌到他价值之下的概率会比较小。

影响红木家具价格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因素:

1、木材种类, 材料决定价格,如果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分别是“一黄”(黄花梨)、“二黑”(紫檀)、“三红”(老红木、鸡翅木、铁力木、花梨木等)。

2、雕工,雕刻工艺的好坏也是区别红木家具优劣的指标。

3、年代,一般同样的东西年代越久,价格越高

4、其他,比如完整性等等。

外部因素:

1、树木被砍伐这么多年越来越少,像海南黄花梨,基本上很难再找到比较大、比较好的材料,国家林业局也禁止砍伐野生海南黄花梨。

2、我国现在红木主要来自印度、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几个东南亚国家及南美洲、非洲,但现在有些国家限制出口,许多珍贵木材越来越难买到。

3、资金走向,就像股票市场,热钱流入、国家放贷越多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得越快,近年来股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有许多投资者把钱投到了红木市场,那么红木价格自然会上涨,但是涨到一定高度,必然会有下跌。

第四篇: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

课程阶段性考核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以万福生科为例

课程名称:审计原理与实务

专 业:财务管理

班 级:财务三班

学 号:20182203

姓 名: 张 弛

2021.05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研究——以万福生科为例

摘要:当前上市公司造假已屡见不鲜,而在舞弊公司中尤以农林生物资产为主的公司引人瞩目其数量显着高于其他行业公司,造假金额巨大且造假手段变化多端.这是因为生物资产具有不易盘点和价值评估受主观影响大的特点.通过分析万福生科造假案例,总结了其造假原因和手段,探讨了媒体介入对财务舞弊的影响,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出了建议.关键词:财务舞弊;生物资产;公司治理;

1.案例分析

1.1 虚增利润

企业仅5项产品半年造假就虚增了近2亿元收入.其中,最明显的是麦芽糊精,其他产品为真实销售,而麦芽糊精是完全凭空捏造,因为万福生科2012年销售过麦芽糊精.具体造假手段有两种.首先,虚增客户.万福生科通过虚构购销客户,增加了业务量.怀化小丫丫食品曝光后消失,与其他公司的销售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增.其次,捏造合同,伪造收入.(来源:凤凰财经网址)

图1.万福生科和金健米业盈利指标对照表

1.2 虚增资产

由于万福生科虚构了大量收入,而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账目却没有增长,因此选择以“采购原材料”和“在建工程”的名义将虚构的收入循环到体外.选择“在建工程”的原因是外界对“在建工程”的进度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进度主要由公司内部决定,而“在建工程”进度不好确定就意味着公司投入的资产也不好确定,公司就可以将本不存在的资产合理地放在账上.采购原材料时,正常企业通常会选择先提货再付款.大量的预收账款说明企业在整个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而且减少了企业持有现金的时间,弊端显而易见,不应该大量存在.在造假时,预收账款的真实性难以考证,如果一个公司与虚构的客户有订单往来,只要伪造签章,就可以伪造出自己的资金,变成预付账款,而事实上该企业本来就没有这笔资金[1].2.万福生科造假动机

2.1 巨额利益驱动

万福生科不满足创业板上市条件,不得不选择粉饰报表达到成功上市的目的.上市后一股独大的现状为龚永福夫妇带来巨额利益.2.2 企业与平安证券的关系造假

平安证券没有严格执行前期调查,未核查万福生科招股说明和其他相关材料就为万福生科保荐.平安证券这样做并非他们不具备调查能力,而是平安证券内部的管理人员与万福生科有着某些不正当的利益往来,这就促使平安证券通过一切手段助推万福生科上市[2].3.万福生科造假危害

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和公告往往是最直接的数据来源,而造假的结果则是误导相关信息使用者.首先,相关信息使用者通过报表的数据计算各项自己认为可以评价企业各项能力的指标,显然错误的数字计算出的指标也不会正确.其次,部分股东的套现势必会导致另一部分投资者接盘,显然万福生科的股价并没有真实反映公司价值,而且是高估了公司价值.投资者通过假报表分析得到的结论也不能指导他们进行投资决策,而且一旦接盘,在二级市场上很难再出手.随着股价一路走低,这部分投资者将会蒙受巨额的损失[3].(来源:搜狐财经)

图2.万福生科涉嫌造假回顾

4.公司内部治理对财务造假的影响

4.1 股权结构

公司内部治理体系以股权结构为其所有权基础,股权结构决定公司的控制权情况,并影响其内部治理结构的形成和具体操作时的效率.当股权高度集中,即最终做出决策的权力集中在大股东手上时,各项决策具有很强的利己性,发生财务造假的可能性较大[4].万福生科自2011年上市后,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各29.99%,合计占股达到59.98%,且公司无其他持股5%以上的法人股东,社会公众股东也无法参与公司治理.在这种一家股权独大的股权结构下,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第一大股东均为同一人,制定各项决策时,往往出现“一言堂”的状况.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时,就会削弱董事会应有的监督功能,进而影响公司整体的内部监控,导致信息披露质量不高.4.2 内部监督人员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主要是通过积极监督,协助公司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然而,当独立董事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独立性时,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质量可能难以保证,财务造假的可能性也会加大.万福生科2011—2012年仅有的3名董事中就有2名是董事会提名而任职的,而董事会实际由第一大股东所掌控,单杨和程云辉这两名独董都是愿意与大股东合作的专业人士.3名独董中只有邹丽娟拥有相应的财务专业学历和丰富的财务知识,而单杨和程云辉均为食品工程领域的专家,没有相应的财务知识背景.万福生科公司内部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4部分,在一股独大的治理氛围下,内部控制的作用微乎其微.其内审人员只有3人,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明显配备不足.此外,公司的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人员的素质水平难以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为其财务造假留下了隐患.4.3 媒体监督对财务造假的影响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曝光前,媒体对万福生科及其产品大肆宣传和广泛报道,引起了湖南省监证会的高度关注,以至于在2012年8月对其进行例行检查,才有了财务总监谭学军交出多余账套的事件,引起稽查人员的注意.在万福生科被立案调查后,媒体进行实时追踪,紧密报道“新浪财经”甚至专门上线了“万福生科造假案”的专题报道,收集专业评论人士对该案件的讨论分析.案件处罚公布后,3天内国内媒体就有几百条报道和几千次转载,引起人们对该事件处罚力度、赔偿基金等方面的讨论.在此过程中,媒体体现了如下作用.首先,媒体的广泛关注引起了证监会的注意.其次,给行政管理部门施加压力,加快了案件的调查进度.与以往其他案例相比,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立案调查时间大大减少,媒体的大肆报道和网民的热烈评论给监管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密切的关注迫使相关审计人员和万福生科的管理层积极配合调查,因此提高了调查效率.再次,舆论的压力促使政府完善立法.尽管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性质极其恶劣,但仍未触及终止上市的条件,多位投资人和财经评论员在公共论坛上建议国家修订和完善证券法规.5.启示

媒体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影响独立董事高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高投资效率,缓和融资,降低代理成本,但也会带来其他影响.首先,媒体报道通过资本市场给管理者带来了市场压力,这使管理者加大了应计盈余管理,降低了企业的信息质量.其次,负面报道为典型的媒体压力,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了短期业绩压力,这使管理者更加短视,削减了创新投资,损害了企业的长期价值[5,6].媒体与企业合谋造成的媒体报道偏差给企业信息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直接影响资产定价,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企业在准备上市的时候,发行公司和承销商有动机通过媒体推介IPO公司,企业可以直接投入媒体公关费用增加媒体对该企业的正面广告宣传,如果不投入这笔支出或许会导致市场中很少有了解该股票的投资者,发行后价格波动会很大.企业还会在拟上市期间通过媒体公关等手段减少负面新闻,加快上市的速度,但这也会增加IPO“业绩变脸”的可能性.首先,农业行业的资产尤其是主要资产具有价值变动大的特点,且价值不好计量,实存数不好验证同样是容易造假的原因.意外事件也可能会使农林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如口蹄疫、蝗灾等.部分农产品由于其保质期较短、季节性较强,也会在同时段与同类产品激烈竞争.这从侧面说明其收入与损失的不确定性.为保证利润稳定增长,农林企业就会倾向于财务造假.其次,农林类企业的上下游,即供应商和采购商大部分是个体农民或小规模的农商合作社,这些商贩的分布非常分散,且更倾向于现金交易,这使审计或稽查部门难以核对其交易的真实性.自然灾害也会成为农林类公司财务造假的最佳借口.由于农林业资产多数难以盘存,审计人员通常都以被审查企业上报的数据为准,如果资产发生较大变化,审计人员提出疑问,企业通常会以自然灾害为理由,且审计人员无法盘点真实情况,给出质疑证据,最终只能接受企业给出的数据.再次,准则规定只有消耗性生物资产可以转回计提的减值准备,但准则只是说明了两种类型生物资产的特点和会计计量方式,对于如何划分这些生物资产,并未给出明文规定.因此,农林类企业可以故意将理应划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资产划分到消耗性生物资产中,从而方便调节利润.参考文献

[1]张舒.浅析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及成因---以万福生科、绿大地为例[J].财会学习,2017(2):218-219.[2]于化瀛.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及对策---以万福生科为例[J].财会月刊,2014(8):73-76.[3]陈彬,刘会军.什么样的公司有财务造假嫌疑?---来自香橼公司和浑水公司的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12(7):66-71.[4]朱登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5]李百兴,王博,卿小权.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媒体监督与财务绩效研究---基于A股重污染行业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18(7):64-71.[6]孙继辉,职琳斓.媒体监督下管理层权力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J].会计之友,2017(17):95-98

第五篇: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

姓 名: 刘莎 学 号: *** 学习中心: 北京同方学习中心 专 业: 会计学 指导教师: 谢子光

二〇 16 年 1 月

毕业论文承诺书

提示: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写作的规定,如发现论文有抄袭、网上下载、请人代写等情况,毕业论文一律不及格。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可申请重写一次,并按重修缴纳费用。

本人承诺:本人已经了解北京语言大学的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本人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整篇论文除了文中已注明出处或引用的内容外,绝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同时取消学士学位申请资格。

签 名:_____刘莎 _____ 日 期: ___2016.1.23______

摘 要

财务造假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人们非常熟悉、在当今非常流行的话题。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的财务造假丑闻频频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当前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诚信危机等可以说都是财务造假的结果。财务造假广泛存在,手段多种多样,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带来的危害、损失不可估量。本文是在分析财务造假的概念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针对这些造假的手段,笔者尝试提出财务造假治理的防范措施及治理建议。

关键词:财务造价 会计造价 手段 防范措施

目 录

1.引言......................................................................................................................1 2.财务造假概念及行为特征..................................................................................1 1.1财务造假概念..............................................................................................1 1.2财务造假的特征分析..................................................................................1 3.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2 2.1虚构交易,操纵利润..................................................................................2 2.2操纵收入、费用,调节利润......................................................................3 2.3会计方法和会计原则的不恰当利用..........................................................4 4.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及治理建议......................................................................5 3.1提高会计诚信,净化社会环境..................................................................5 3.2完善会计规则,减少会计操纵空间..........................................................6 3.3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6 3.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7 5.结论....................................................................................................................7 参考文献............................................................................................................9

浅析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

1、引言

财务造假是将企业的各种财务缺陷和隐患隐藏起来,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造假不会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造假的手法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国家市场经济的有序、稳定的运行。剖析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假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究其财务造假的内因: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财务人员受到内部压力是客观原因,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是自然原因:而财务造假的外因是会计准则、制度及证券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审计监督难以做到公正性,国家的处罚力度不足。应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两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治理财务造假行为,维护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2、财务造假概念及行为特征

2.1财务造假概念

财务造假,是指在有关会计行为人为实现其行为目标,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会计法规、准则的灵活性以及其中尚存的漏洞和未涉及的领域,有目的的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修饰其财务报表和数据,使之显示出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的行为,财务造假是一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它将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财务造假行为包含造假的主体、造假的动机、造假的主要手段和造假的影响等要素。

在实务中,要保证真实性,杜绝财务造假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就要求各类经济信息的产生、传递、输送和加工使用,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其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和结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具体地说:会计确认环节,要求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的对象必须是真实的经济业务,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得掩饰。也就是说会计核算必须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凭证、根据凭证登

浅析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记账簿、根据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一程序应是对经济活动的客观、完全、系统和规范的反映。在我国,企业事业单位为实现真实性的目标,首先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行事,按规范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按照统一的口径编制出会计报表,得出有关财务指标数据。企业事业单位贯彻真实性原则,必须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及企业事业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原则等。

2.2财务造假的特征分析

2.2.1通常是以管理层为主体的集体舞弊

尽管公司财务造假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造假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如果是普通员工舞弊,除非串通或经管理层授意,否则内部控制制度均能有效预防或事后核查;而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属集体舞弊,往往动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造假。[2]但由于其“战线”过长,破绽相应地也较多,隐蔽性不及个人舞弊和小集团舞弊。

2.2.2以会计数据作为造假的客体

财务造假活动不论其目的和形式如何,最终都要反映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资产实物等会计信息载体之中。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频繁(恶意)变更会计政策等,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

2.2.3造假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

财务造假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的财务数据,因此造假不会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相反,造假带来的虚假信息反面会干扰、破坏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

2.2.4连续的行为

财务造假通常具有在几个内连续的造假行为,既然造假行为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计划的行为,就很难只在一个内出现,必然会涉及到几个会计期间。比如上个会计期间对坏帐大量计提,在下个会计期间转回来提高利润。

3、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

随着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核算制度的调整变化,新的财务造假行为不断出现,而且手段翻新花样繁多,几乎到了防不胜防的地步。有严重的虚构交易、虚

浅析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构收入和利润的财务欺诈,有利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缺陷来操纵利润、调节资产,也有利用其他手段进行财务造假的行为。

3.1虚构交易,操纵利润

虚构交易主要表现为伪造收入,它是性质最为恶劣、欺骗性最大的一种财务造假的手段,在最近几年发生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最惨重的财务欺诈案件,几乎都是使用这种虚假会计信息的手法制造的。伪造的交易是一场完全的骗局,是对财务信息真实性的践踏,是公然的违法违规行为。

虚构交易的主要途径是伪造收入,伪造收入主要包括以下手段:从虚构交易对象开始,虚构原材料购入发票、伪造材料购入合同、材料运输入库单据、材料出库单据、产品生产班组和记录、产品入库单据、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单据、产品出库单据、产品运输单据、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存款调节表、纳税单据、产品外销报关单、国际信用证、国外交易方、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所有需要的凭证和文件。这样的虚假交易和事项输出的会计信息,即使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有时也难以洞察其踪迹。银广夏就是一个虚构交易和利润的典型案例。

3.2操纵收入、费用,调节利润

3.2.1提前确认收入

会计信息加工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居于首要地位的是交易和事项的确认,然后才逐步进行到最后的信息报告,会计信息的确认对会计信息报告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只有正确的交易和事项的确认,才能谈到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虽然资产负债表也逐步得到更多的关注,但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损益表的认知程度似乎更高。而在损益表的第一页,列出的就是主营业务收入,如果收入确认不符合会计准则的判断标准,必然导致会计报告的不真实。收入的确认本质上就是指收入在什么时候入账,并在损益表上如何反映。

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收入确认准则基本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对各种类别交易事项的确认规定了很严格的标准,但这些标准虽然看上去很明确,但是基于判断的成分依然很大。基于估计和判断的领域总是容易被作为操纵的空间,因此收入确认的弹性很大,这一也是经常被用来作为利润规划手段的原因。一些公司使用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的做法确认收入,给外部信息使用者造成很大误导

3.2.2利用投资收益等一次性所得调节利润

在我国,首次发行股票、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债券、某些银行贷款的申请、发行企业债券、恢复上市、解除特别处理等,都规定有硬性指标,比如净资产收益率达到某一比率、扭亏为盈、连续三年盈利等。当企业经营不利而又

浅析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想进一步融资或者解除特别处理时,就会为了实现这些硬性指标而操纵利润,方法之一就是依赖一次性所得。特别是投资收益,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利润操纵方法。可以操纵的一次性所指包括巨额投资收益、销售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转让、股权转让、关联方之间的资产购销等。这些一次性所得不会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盈利收入,当企业达到既定目标后该部分利润和收入会随即消失,不但盈利能力不真实,也降低了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性。

3.2.3将费用资本化来调节利润费

如果把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资本化,会由于资本化费用转化为资本而在以后的多个会计期间摊销而夸大当期利润。经常被不适当的资本化的费用有利息费用、广告费用、研究与开发经费和其他日常经营费用等,其资本化的借口往往是一些会计原则,比如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

3.3会计方法和会计原则的不恰当利用

会计制度同任何制度一样都具有局限性,会计准则所固有的估计和专业判断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给上市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提供了机会。在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中,只要存在估计和判断的领域,就存在被利用来进行利润操纵和调节资产的可能性,就可能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3.3.1会计估计方法的不恰当利用

会计估计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些会计报表项目不可能精确地计量,而只能加以估计。如果赖以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更正。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项目很多,例如:坏账比例、存货毁损、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无形资产的受益年限、资产减值等。由于会计估计的特点是依靠估计和判断,使用会计估计规划利润的概率很大,比如利用会计估计的巨额准备计提、各种秘密准备等,如果使用灵活,可以成为利润调节和规划的强有力的武器。

3.3.2会计原则的不恰当利用

利用会计原则规划利润都是在实务中扭曲业务的实质情况,却以会计原则为盾牌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无论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各种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的规定多么详细,都不可能包罗实务中的所有情况,特别是科技发展如此快、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的今天,这样就给那些想操纵会计行为、制作失真会计信息的会计师和企业管理当局留下了可乘之机。只要存在估计和判断的领域,就可能被利用来制作失真会计信息。

利用会计原则操纵利润的可能情形有:(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明明一项交易

浅析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不符合完整手续,管理当局却可能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为借口,把交易所必备的手续歪曲成事项的形式而确认该交易的结果,从而制造出形式重于实质的交易;相反,有的管理当局把实质上的真正交易扭曲为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不加以确认。这两种处理方法一个是提前确认了交易结果,一个是推迟确认了交易结果,两者都没有真实反映经济内容的真实情况。(2)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判断经济事项的发生期间,并以判断为基础,决定是否确认收入和承担费用,而不是以货币支付和收取为确认基础。配比原则要求实现的收入与为之发生的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核算与记录。比如广告费,一般要求在发生的会计期间记入损益,但企业认为该笔费用可以使连续多个会计期间受益而进行资本化,在以后的多个期间分摊。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以使企业有很灵活的确认收入的会计期间,这样管理当局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何时确认收入。多元化是很多公司的经营特点,有些上市公司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自己或子公司经营多种业务,其利润就很容易以不同业务为借口被人为操纵,在需要利润时就使用最激进的会计手法,提前确认收入:否则就使用最稳健的会计手法,尽可能迟的确认收入,毕竟它的业务范围为它提供了可操纵的空间。(3)谨慎性原则。该准则要求企业不得多记录资产和收益,也不得少记录负债和费用,计提资产减值就是该准则的具体应用。事实上,很多企业并没有按照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而是把资产减值准备作为利润的调节器,需要利润时,不提取或者提取很少的减值准备;发生亏损成为定局时,一次性提取大量的准备,确认过多的费用,为以后的扭亏为盈做准备。

4、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及治理建议

防范和治理财务造假刻不容缓,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打击财务会计造假行为。遏制财务会计造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

4.1提高会计诚信,净化社会环境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客观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信在会计行业尤为重要,为了减少、避免财务造假现象的泛滥,我们应提高会计诚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净化社会环境。

4.1.1打造信用政府

各级政府作为掌握公共权力者,享用和支配着纳税人的钱,实质上和纳税人之间就是一种契约关系,要守契约、讲诚信,就要切实为纳税人谋取利益,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和保护诚信,严厉打击各类造假等不诚信行为,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提高政府信誉度。如果掌握公共权力者不守诚信、不为民

浅析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谋利,也应该受到相应的制裁。这样,诚信建设才有根基,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才能营造全社会的诚信氛围。

4.1.2加强社会诚信教育

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要求,更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必须遵循的基本游戏规则,因此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不诚信的危害性,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受鄙视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使“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等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只有让诚信深入人心,才能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才能消除财务造假的主观意识,从根本上抑制财务造假现象

4.2.完善会计规则,减少会计操纵空间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先后制订和修订了一系列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制度,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等,这些法规和制度的执行,基本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抑制了会计蓄意造假的现象,但会计规则自身的漏洞给财务造假者提供了充分施展的空间。因此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完善会计法规、制度。

4.2.1改善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首先,会计准则制定者应向社会公众公开更多的己有的相关会计知识,特别是世界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熟经验,以便社会公众结合其所处环境,理解会计准则及其相应的利益关系。其次,应建立更加公开化、制度化的征求意见制度,即使是会计准则正式颁布之后,这种制度仍然是必要的,因为知识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会计准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订则是必然的。

4.2.2完善会计法规的内容

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国际化已成为必然,我国必须加快深化会计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避免主观随意性,缩小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的差距,这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条件。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可以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并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审核。二是在认真总结现行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要求,适时出台一批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具体会计准则,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三是鉴于会计核算制度将在较长一个时期与会奇准则并行的实际

浅析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情况,因此要努力提高会计核算制度的灵敏性,及时反映多变的、日趋复杂的经济业务。四是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处理好会计准则的统一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避免个别企业利用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告,操纵企业利润。五是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在对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规定应更加具体。

4.3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一切行为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企业财务造假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企业是否会选择违约,主要还是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财务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时,企业很难不产生造假的冲动。因此,加大对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无疑是遏制财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措施。

而目前的状况是:守信者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失信者也未得到严厉的制裁,一些企业或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已成为“公开的秘密”。[5]加上造假者受到惩处的仅是极少数,许多企业和个人都从“失信”中捞到好处,一些擅长做假账的人还成了一些企业竞相聘请的人才,非常“走俏”。在这样一个失信成本过低的环境下,“好人也会变坏”。要改变这一局面,惟有加大处罚力度,大幅度提高财务造假的成本和风险,使造假者得不偿失、无利可图。

4.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核心,它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为了贯彻落实《会计法》,促进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财政部于2001年6月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之后,财政部、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法规及其配套规定,这对企事业单位加强内部会计监管、防范会计错弊发挥了重要的“人工屏障”作用。然而,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践中仍存在以下突出的、普遍的问题:(1)管理当局认识不足,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较为突出。(2)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缺乏科学性,难以发挥其应有功效。(3)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执行与监督不力,奖惩不明。(4)会计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5)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评价的审计制度滞后。因此,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设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应以控制目标为导向,以业务流程控制为基础,以控制程序和确定关键控制点为手段来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实务设计。主要包括筹资业务控制、对外投资业务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货币资金控制、销售与收

浅析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款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担保控制等内容。

5、结束语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法可谓花样繁多,财务造假行为的蔓延与发展是与其手法的更新和变化相互依赖的。造假手段是财务造假各要素中变化最快、最为活跃的因素,对造假手段的总结提炼具有特别重要的实战意义,“知已知彼,百战不殆”。造假手段虽然繁多,但最终都要通过财务报表和信息披露来实现,调节利润等数字,既能够直接的提高业绩,粉饰报表,也可以提高一些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信息披露的程度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因此,强化会计监管,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管的职能,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财务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防止和发现财务造假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程昔武、纪纲: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6(3)。[2] 袁树民、王丹: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 程炼,郭戎,徐凯.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与识别.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4] 张长海,陈险峰,吴顺祥.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的实证研究.美中经济评论,2005(1)

红木家具造假手段分析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