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历代军用钢盔大盘点
中国历代军用钢盔大盘点
现代军用钢盔是由古代头盔演变而来的。在冷兵器时代,头盔能可以有效地防护箭、棍棒、刀枪等兵器的伤害。现代军用钢盔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当时一名法国士兵为了保护自己的头部免受炮弹破片的伤害,情急之中拿起一口军锅扣在头顶上,保全了自己的生命。法国将军亚得里安得知后深受启发,遂指定专人研究军用头盔,于1914年制做出了第一款现代军用钢盔。至此,现代军用钢盔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军队使用钢盔的历史较长。在20世纪20一40年代,旧中国军阀割据严重,武器装备纷繁杂乱,军用钢盔亦然,因此当时装备的可谓“万国造”军用钢盔。当时国内的各种势力从国外进口过数种钢盔,据考证:当时国内大致有英式、德式、法式和美式军用钢盔,以及其他国家生产的军用头盔。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其实一直在使用着旧军阀、侵华日军及国民党军队遗留下来的军用头盔,相比之下,由于同为亚洲人种,体貌特征相似,解放军官兵使用侵华日军遗留的军用头盔较多。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我国开始研制新一代属于我军自己的单兵制式头盔,到了80年代初,GK80型钢盔开始大量装备解放军,由此,打破了我国军用头盔“万国造”的局面。通过本文,我希望能够让广大的军事爱好者,对中国军队的头盔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其中有任何的纰漏或者问题,欢迎大家指正!
1、法式“亚德里安”钢盔世界上第一款现代军用制式头盔它由法国生产的 “亚德里安头盔”,在旧中国军阀混战时期,云南地区国民党军阀的武装力量配发有相当数量的法军“亚德里安头盔”,其原因在于我国云南地区与越南接壤,而越南当时是属于法属殖民地,因此越南的法军及越南当地部队配发法军头盔,由于地理上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云南地区国民党军阀比较容易得到法军“亚德里安头盔”。这款头盔一直被滇军使用到解放战争结束。“亚德里安”钢盔图内衬细节图抗战时期国民党滇军使用的“亚德里安”钢盔
2、英式MK/M1917钢盔正是由于特殊的造型,英国军队在一战与二战使用的“飞碟盔”十分著名,一战时期的“飞碟盔”型号为MK1钢盔,二战时期的型号为MK2钢盔,可以说MK2为MK1的升级版本,但是变化不大,至于M1917钢盔,其实就是“飞碟盔”美国版本,直到美国生产M1钢盔之前,美国军队也一直在生产及使用“飞碟盔”。当时的中国军队,从不同的渠道购买到英产或美产的“飞碟盔”配发军队,还有一部分“飞碟盔”为国内“土造”,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中国军队29军的士兵佩戴的就是MK/M1917钢盔。MK/M1917钢盔整体照,国民党军队使用的“飞碟盔”其“青天白日”帽徽喷涂在左侧历史照片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中国军队第29军的官兵们佩戴的就是MK/M1917钢盔,这款钢盔与大刀,都深深的刻画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时的场景。
3、德式M1935钢盔1935年,德国的M1935钢盔定型。该头盔是为了满足德军的需要,来替代仍在使用的一战时期的钢盔。M1935在基本的东西上和一战时的M1917钢盔很像,但是M35比M1917更轻,功能也更强。另外,M35采用了新的LINER(内盔)来减少佩戴时头部的疲劳。M1935在1935年开始生产,当时德国陆军和空军满怀热情的希望可以马上装备,可是结果却令他们失望,他们并没有拿到第一批出厂的M1935,直到1936年,德国陆军和空军才开始正式装备。德军没有在第一时间装备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德国接到了大批的M35的出口订单,在1936年以前生产的M1935钢盔都出口到了中国和西班牙。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府和德国曾有过一段密切的军事合作,德国不仅向中国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还向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协助中国建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通常被称为德式师、德装师或德械师,因此,M1935钢盔便在中国出现。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内,都有解放军官兵使用M1935钢盔的具体案例。中国军队使用的德式M1935钢盔中国军队使用的德式M1935钢盔,其“青天白日”徽被喷涂在头盔的左侧。1938年,准备上抗日战场的年轻国民党士兵,头戴德式M1935钢盔。曾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作封面,拍摄者是罗伯特·卡帕。放战争胜利后,解放军也曾使用过德式M1935钢盔,其“八一军徽”喷涂在头盔正前方
4、苏式M1940钢盔M1940型钢盔是苏军在卫国战争期间装备的较为普遍的制式装备(其他型号的钢盔,在此不作介绍)相对而言,旧中国使用苏式头盔的情况不太多见,使用苏盔的主要人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在当时主要接收苏联的武器装备援助,因此使用苏盔的情况比较多。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军官兵也有使用苏盔的案例,但也比较少见,解放军使用苏盔的来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可能在抗美援朝战争前期,志愿军与远东的苏联军队成建制移交装备的时候,有部分苏盔被移交给志愿军官兵;二是在苏联军队撤出旅大的时候,苏盔被当作生活用品都卖给了当地的解放军官兵。在历史照片中,曾有解放军高炮兵部队在国内佩戴苏盔进行训练。
5、日式90式钢盔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区大量使用90式钢盔,这款钢盔的设计相对符合亚洲人体型,头盔的固定带比较有特色,其他国家的制式钢盔大多运用以固定扣、皮质/帆布来制固定带,而日军的90式钢盔则使用绸制固定带,并且需要士兵进行打结固定,以保证头盔的松紧度,这一设计源于古代日本武士佩戴帽子的方式。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大量的缴获这种头盔,不论是旧中国军队还是解放军官兵,都大面积使用过这种钢盔,并且相对来说比较受到欢迎,解放军的第一款制式头盔——GK80型钢盔,在很多地方都是参考日本90式钢盔进行研发的。日式90式钢盔全景图解放军佩戴日式90式钢盔进行训练,其头盔的正中心喷涂有“八一军徽”
6、美军M1钢盔1942年,美军正式配备M1钢盔全面取代M1917型钢盔。在经过两次大战战场上所累积到的情报显示:M1钢盔的安定性、调合性、舒适性己经远超过M1917型钢盔,而M1钢盔在战场上也着实挽救了不少士兵宝贵的性命。抗战后期,国民政府为军队佩发了M1型美制头盔。后来又为军队装备了在美国生产的“中正”式钢盔。“中正”式钢盔为M1的改进型以适合中国人的头型,总体形状变换不大。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经济等原因,解放军一直没有配发统一的头盔,也没有开展军用头盔的研制工作。仅用缴获的头盔装备了部分重点部队。从开国大典电影中我们可以看见当时参加检阅的部队都佩带的是“中正”式。美军士兵佩戴M1头盔内战时期国民党士兵佩戴的美式M1钢盔,左边那个士兵可能只是佩戴了此头盔的内盔(从上面的固定扣件看出)
7、其他国家的制式头盔除了美式、英式、德式、日式这些军用钢盔以外,其实旧中国军队还使用了一些其他国家的制式头盔,例如:意大利军队的M15步兵头盔等,这些头盔被使用的情况比较少,可能就是当时中国政府或军服从某些渠道买到的小部分装备。解放后,解放军也从东欧一些国家购买过一些制式头盔,其款式多为仿苏式钢盔。旧中国军队使用意大利军队的M15步兵头盔,其款式与法军“亚德里安”钢盔相似
8、解放军“国庆十周年”玻璃钢制阅兵头盔在建国初期,解放军还没有大面积的配发军用钢盔,但是正是为了“国庆十周年”阅兵,力求装备的相对统一,我军军工厂生产了一批专门为这次阅兵而使用的头盔,这款头盔款式基本模仿日军90盔,其材质为玻璃布、丝和酚醛树脂热压制成,内衬仿美军M1内盔,汗圈、下颌带、皮制、固定片等是铜件制作,由总后军需生产部监制,帽徽2.9厘米,需要指出的是这款帽徽是配合此款盔特制的,不同于常见的55式,58式帽徽,极薄,做工谈不上精巧。1959年阅兵头盔近照头盔内衬细节图:不难看出,头盔内衬的设计直接沿袭了美式M1头盔内盔的内衬。头盔的使用说明书原品国庆十周年阅兵海报,海报中持枪的解放军战士们就是头戴这款头盔。
9、GK80型钢盔随着旧式钢盔的不断磨损、消耗,我军迫切的需要一款制式军用钢盔,因此,总后勤部装备研究所和鞍钢才联合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国产防弹头盔GK80,GK80型钢盔是70年代研制成功的第一代防弹头盔,于80年代初正式装备部队。GK80型头盔所使用的材料为232防弹钢,钢盔质量1.10~1.25kg,抗冲击能量高于392J,V50值为366m/s。时至今日,这种钢制头盔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已经逐步退出一线部队,在使用这款头盔期间,GK80型头盔大致拥有三个改进型号,其变化差异比较小。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已经有相当的部队配发这款头盔。解放军GK80型钢盔(左)与日军90式钢盔对比内部衬垫细节图GK80钢盔细节变化图
10、QGF02芳纶头盔改革开放使我国与外国交流的机会增多,我们的眼光也从以苏式武器装备为蓝本发展到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尤其是美、英等西方大国的先进经验。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科技工作者们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研制成功了新一代国产军用头盔一QGF02型芳纶头盔。该头盔以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高强度合成纤维为主要材料,性能优于美国的“凯芙拉”纤维。该型头盔在54式手枪51式标准弹、5米射距、420—450米/秒弹速垂直入射条件下,抗弹率为100%。其V50值为630米/秒。1999年,在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中国士兵曾佩戴该头盔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在世人面前一展国产头盔的风采。与美国“凯芙拉”头盔相比,国产QGF02型芳纶头盔并不是简单的仿制,除应用材料基本相同外,其它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美国“凯芙拉”头盔。为了提高头盔佩戴的稳定性,QGF02型芳纶头盔一改美国“凯芙拉”头盔“两点式”固定法为“三点吊带式”连接固定法,并用羊皮作衬里,更加适应战术要求。国产QGF02型芳纶头盔采用的是一整套全新的制造工艺,比如壳体叠层工艺采用了一套组合式叠层样板,使用科学的搭接对缝无热合叠层工艺。这与美军“凯芙拉”头盔所采用的单层样板,随机热合叠层工艺相比,不仅质量好,而且节省材料。如此一来,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国产QGF02型芳纶头盔的抗弹能力、总防护面积、隔热性及防钝击能力与美军“凯芙拉”旗鼓相当,而侦视能力、环境适应性能则优于美国“凯芙拉”头盔,质量也比美国同类型的“凯芙拉”头盔轻,一顶头盔总重量在1.45千克以下。总之,国产QGF02型芳纶头盔的研制成功,彻底改变了我军以钢质材料为主,“以钢克钢”的落后局面,不仅填补了我军在非金属防弹头盔领域的空白,而且提高了我军士兵作战中的保护能力,其优良的技术指标和良好的战术适应性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标志着国产军用头盔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军民一家亲”活动中试戴解放军QGF02型芳纶头盔的儿童。通过我国军用头盔的发展史不难看出,我国从使用“万国造”的头盔到列装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QGF02型芳纶头盔,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期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挑战、磨练与考验,不论是抗日战争还是日后的抗美援朝战争,我们都英勇奋战,赢得来之不易的和平,近代的中国命运多舛,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取得进步。通过本文,希望大家能够对我国的军用头盔历史有所了解,更希望大家能够以小见大,从中体会到我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上升,最终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二篇:军用万能检讨书
尊敬的部队领导:
关于本人的超假行为,在此向您做出深刻检查。202_年元旦,本人以回家探亲为由请假三天,实际是外出部队超过五天时间才归队。
作为一名部队士兵,我的所作所为肯定是严重违反纪律规范的。对于错误,我深刻反省,真诚领罪道歉。在部队领导的批评教育指点以后,我通过沉思反省,也逐步意识到了造成自身错误的原因。
第一,思想觉悟不够,处事应变力不足。长途返家,必定存在各样问题困难,我事先没有做足功课,没有把各类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研究吃透。明显我是存在思想觉悟不够的问题。原本向上级请示批准了的三天假期,可是因为交通火车票不好预订,只好推迟了几天,这期间没有向领导做出清楚说明,我确实存在过失。
第二,身为部队士兵心志还不够坚定。当兵就是为国效力,没有国哪有家。部队准许每名士兵有休假权利旨在体恤抚慰战士心情,然而心志坚定的战士往往不需要这样的情绵。作为士兵,我就应该心系祖国,心志坚定,索性就放着休假不用,也不至于如今犯下这样的错误。
第三,没有想到错误的严重后果。当时我也没有想到错误后果如此严重,辜负领导信任。领导原本就是信任我才批准的假,而我反而辜负领导,超假多天。而班集体其他战友平常都为集体争光,大家辛苦不易,而我却犯下错误给班集体摸黑,实在是辜负领导,辜负战友。
总而言之,这次错误的发生暴露出本人的诸多问题,我必须严肃对待,认真克服改正。在此,我要郑重向领导保证,我会从此处错误中吸取充分的经验教训,今后牢记纪律在心,时刻遵守部队各项规章,绝不再犯。
第三篇:军用密码
军用密码
军用密码学是以研究秘密通信为目的,即对所要传送的信息采取一种秘密保护,以防止 第三者对信息的窃取的一门学科。密码通信的历史极为久远,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埃及,巴比伦,古罗马和古希腊,古典密码术虽然不是起源于战争,但其发展成果却首先被用于战争。交战双方都为了保护自己的通信安全,窃取对方情报而研究各种方法。这正是密码学主要包含的两部分内容:一是为保护自己的通信安全进行加密算法的设计和研究;二是为窃取对方情报而进行密码分析,即密码破译技术。因而,密码学是这一矛盾的统一体。
密码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古典密码、近代密码和现代密码。
古典密码
世界上最早的一种密码产生于公元前两世纪。是由一位希腊人提出的,人们称之为棋盘密码.该密码曾被认为是三百年内破译不了的密码。古典密码的加密方法一般是文字置换,使用手工或机械变换的方式实现。古典密码系统已经初步体现出近代密码系统的雏形,因而这种密码在今天仍被使用着.古典密码的发展 已有悠久的历史了。尽管这些密码大都比较简单,但它在今天仍有其参考价值。
近代密码
1834年,伦敦大家的实验物理学教授惠斯顿发明了电机,这是通信向机械化、电气化跃进的开始,也是密码通信能够采用在线加密技术提供了前提条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俄相
互宣战。在交战过程中,德军破译了俄军第一军经给第二军的电文,从中得知,第一军的给养已经中断。根据这一重要情报,德军在这次战役中取得了全胜。这说明当时交战双方已开展了密码战,又说明战争刺激了密码的发展。
1920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弗纳姆发明了弗纳姆密码。共原理是利用电传打字机的五单位码与密钥字母进行模2相加。如若信息码(明文)为11010,密钥码为11101,则模2相加得00111即为密文码。接收时,将密文码再与密钥码模2相加得信息码(明文)11010。这种密码结构在今天看起来非常简单,但由于这种密码体制第一次使加密由原来的手工操作进入到由电子电路来实现,而且加密和解密可以直接由机器来实现,因而在近代密码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后,美国人摩波卡金在这种密码基础上设计出一种一次一密体制。该体制当通信业务很大时,所需的密钥量太过庞大,给实际应用带来很多困难。之后,这种一次一密制又有了进一步改进,但是这种密码体制是不安全的,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使用的九七式机械密码就属于这一种。1940年,美国陆军通信机关破译了这种密码。在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因密码电报被美国截获破译而被击毙在飞机上。
由于军事、数学、通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中对军事信息保密传递和破获敌方信息的需求,密码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广泛的用于军事情报部门的决策。例如在希特勒一上台时,德国就试验并使用了一种命名为“谜”的密码机,“谜”型机能产生220亿种不同的密钥组合,假如一个人日夜不停地工作,每分钟测试一种密钥的话,需要约4.2万年才能将所有的密钥可能组合试完,希特勒完全相信了这种密码机的安全性。然而,英国获知了“谜”型机的密码原理,完成了一部针对“谜”型机的绰号叫“炸弹”的密码破译机,每秒钟可处理202_个字符,它几乎可以破译截获德国的所有情报。后来又研制出一种每秒钟可处理5000个字符的“巨人”型密码破译机并投入使用,至此同盟国几乎掌握了德国纳粹的绝大多数军事秘密和机密,而德国军方却对此一无所知;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成功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机,读懂了日本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发给各指挥官的命令,在中途岛彻底击溃了日本海军,击毙了山本五十 六,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决定性转折。因此,我们可以说,密码学为战争的胜利立了大功
现代密码学
前面介绍了古典密码和近代密码,它们的研究还称不上是一门科学。直到1949年香农发表了一篇题为“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的著名论文,该文首先将信息论引入了密码,从而把已有数千
年历史的密码学推向了科学的轨道,奠定了密码学的理论基础。该文利用数学方法对信息源、密钥源、接收和截获的密文进行了数学描述和定量分析,提出了通用的秘密钥密码体制模型。
在密码学发展的进程中的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件是,在1976年,美国密码学家迪菲和赫尔曼在一篇题为“密码学的新方向”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不仅加密算法本身可以公开,甚至加密用的密钥也可以公开。但这前不意味着保密程度的降低。因为如果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一样。而将解密密钥保密就可以。这就是著名的公钥密码体制。若存在这样的公钥体制,就可以将加密密钥象电话簿一样公开,任何用户当它想经其它用户传送一加密信息时,就可以从这本密钥薄中查到该用户的公开密钥,用它来加密,而接收者能用只有它所具有的解密密钥得到明文。任何第三者不能获得明文。1978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里维斯特,沙米尔和阿德曼提出了RSA公钥密码体制,它是第一个成熟的、迄今为止理论上最成功的公钥密码体制。它的安全性是基于数论中的大整数因子分解。该问题是数论中的一个困难问题,至今没有有效的算法,这使得该体制具有较高的保密性。现代密码学中,除了信息保密外,还有另一方面的要求,即信息安全体制还要能抵抗对手的主动攻击。
密码学在战争中的应用
据史料记载,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一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方面使用的一些重要的军用密码电报,很多被日本破译,致使中国蒙受巨大损失,中方发现密电码被破译后,几经变更密码,同时针对日方密码机的改进型截收破译设备,培训了多批高级破译专家。在抗日战争中,破译了山本大将出巡、偷袭珍珠港、南进战略等多批绝密密码电报,给予日本军国主义以致命打击,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日甲午战争,中方之所以惨败,除了清政府腐败无能之外,尚有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原因,这就是甲午战争中日方破译了中方的密码电报。自1861年以来,电报通信手段传入中国后,1861年至1874年清政府架设电报线路试办电报,直至1979年李鸿章在天津大沽间架设军用电报线路,后又架设了天津至海军基地威海、旅顺和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路。中国最初使用的是明电码。后来中方逐渐在军事和外交上使用密电码。但不幸的是,中方不知道日本在甲午战争前两个月就已经破译了这种密码。
1931年,蓄谋已久的侵占中国的阴谋开始实施,1931年9月18日夜,日关东军突然进攻沈阳,张学良急电蒋介石请示应战,蒋介石发来“不予抵抗,力避冲突”的密码电报,以及东北军主力向关内撤退的调动情况的密码电报,均被日方破译。日方掌握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从而捆住了张学良和20万东北军将士的手脚,20万东北军奉命不战自退,纷纷撤入关内。所以日军无后顾之忧,可以长驱直入,9月19日,事变爆发仅一天,沈阳、长春、营口、鞍山、抚顺、安东等辽、吉两省20多座城市便陷落敌手。不出一周,辽宁、吉林两省便被日军占领,接着又占领了黑龙江省及东北全境。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为接受密码被破译的惨痛教训,掌握日本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阴谋活动,于1935年成立了交通部电政司,设立破译日本领事馆来往密电的检译所,并将我方密电码双层化。在抗日战争中的台儿庄大会战等打的战役中,我军也多次破译了有关日军的密电进攻计划,使日军遭到惨重损失。从密码学的发展历史和在战争中的应用,我们不难看出密码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军用密码将会更加安全,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从而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的各项服务。
第四篇:中国历代版图
中国历代版图
夏 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
商 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
西北的鬼方,西部的羌方
周 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
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政。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 等。
战国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的地区,先后出现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秦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皇朝
西汉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击破楚王项羽,即帝位,再建统一皇朝──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葱岭以东的西域诸国。东蒙古高原为东胡后裔乌桓、鲜卑分布地。大漠南北为匈奴地。青藏高原为诸羌地。云南西南部则为哀牢夷地
东汉 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先后削平王莽以来割据政权,恢复统一。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由于北边匈奴族内部分裂,鲜卑乘机拓展强土,西击 乌孙,东却扶余,尽据匈奴故地。其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东北鸭绿江上游两岸则为高句丽国领 土.三国 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221年刘备称汉帝,222年孙权建年号,成三国鼎立之势。魏仍以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的西域诸国。曹魏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大漠南北为鲜卑。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形势。西域和境外方面,西晋仍设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的西域诸国。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大漠南北为鲜卑。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东晋十六国 自西晋末到刘宋初,各族在中原和巴蜀先后建立了多达16个割据政权。公元317年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以建康在洛阳之东,史称东晋。东晋的版图只限于淮水以南、汉水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长江以南。前秦的东北是高句丽、挹娄等国,境外为高车、匈奴等族。西域校尉属国的西北是乌孙国。青藏高原有吐谷浑及宝髻、孙波、女国等羌族聚。
南北朝(宋魏)公元420年,刘裕自立为帝,是为南朝。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北方统一,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其时,魏之东北为契丹、室韦、勿吉等。漠北为柔然、高车、契骨。西域为乌孙、悦般、于阗等。
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党项、女国、象雄等
南北朝(陈齐周)公元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建立陈朝。550年,东魏高洋废其主自立,建号齐。557年,宇文氏废西魏帝自立,建号周。其时,突厥已臣服西域诸国和塞外诸部,控制了南北五六千里、东西万余里的大片土地。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宝髻、女国、象雄等.隋 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立隋朝;589年灭陈后,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583年后突厥分为东西二部,分据隋朝北部及西北部。隋朝境外辽东为高丽国地,高丽东北至海为靺鞨诸部。靺鞨之西为室韦诸部。室韦之南至隋边塞为契丹、霫、奚等部。昆明、濮部等则位于隋之西南。青藏高原西部为女国,中
部为宝髻、孙波等,东部则为附国等
唐 唐高祖公元618年即帝位,渐次削平隋末以来割据群雄,至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完成统一。至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灭高丽后,唐版图臻于极盛。吐蕃兴起于七世纪初,据青藏高原一带,连年与唐争衡。唐之西南为濮子、金齿等部。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为靺鞨、室韦诸部.五代
朝代都城年代开国皇帝
后梁汴州(开封)907年——923年朱温 后唐洛阳923年——936年李存勖 后晋汴州936年——946年石敬瑭 后汉汴州947年——950年刘知远 后周汴州950年——960年郭威
十国
朝代都城年代开国皇帝 吴国扬州892年——937年杨行密
南唐金陵(南京)937年——975年李昪 前蜀成都891年——925年王建 后蜀成都925年——965年孟知祥
闽国长乐(福州)893年——945年王审知 楚国长沙896年——951年马殷
南汉兴王府(广州)905年——971年刘隐 荆南荆州907年——963年高季兴 吴越杭州893年——978年钱镠 北汉太原951年——979年刘旻
北宋 公元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称帝,建立宋朝,至982年才完成统一。传至1127年金兵破京师,徽钦二宗被掳北去,是为北宋。自十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初为辽、北宋南北对峙时期。除辽、宋、夏三国之外,其时云南为大理国,青藏为吐蕃诸部及黄头回纥,西域为西州回鹘及黑汗王朝。辽之北则为斡朗改和辖戛斯
南宋 1127年金侵宋军北撤后,康王赵构即帝位于南京,是为高宗,南宋开始。自十二世纪初至十三世纪初为金与南宋南北对峙时期。西夏、大理、吐蕃诸部,疆界与北宋时相若。金兵灭辽后,辽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行,仍以辽为国号,史称西辽。其时,蒙古高原为克烈、萌古斯等突厥、鞑靼部族所有.元 1280年元朝完成大一统之后,建立四大汗国。阿尔泰山以西阿姆河以东是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阿姆河以西则为伊利(伊儿)汗国,花剌子模以北是钦察汗国。其版图东北抵鲸海(日本海)和朝鲜半岛中部,北至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南接尼波罗(今尼泊尔)、缅甸、越南,东南临海,幅员极为辽阔
明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
清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即帝位,改国号为清。先后统一东北诸部族,吞并漠南、蒙古,于1644年
灭明朝,并不断拓展疆土,于1759年完成统一大业。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及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先后订立条约,划定黑龙江、吉林与俄国远东地区间边界,并划定外蒙古与俄国西伯利亚间边界。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定盛京与朝鲜之间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
中华民国 基本承袭了清朝的领土疆域。直至1946年1月,当时的南京ZF承认外蒙古独立。抗战期间被日本侵占的南海诸岛,于1947年收回。此外,被日本侵占50年的台湾省亦同时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位于亚洲的东部和中部、太平洋的西岸。周边国家有俄罗斯、阿富汗、缅甸、尼泊尔、越南等。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
中国领土与清朝前期对比图
第五篇:中国历代版图
中国历代版图
禹建立了夏朝。夏朝虽然包囊了长江黄河,但其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
汤建立了商朝。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西北的鬼方,西部的羌方。
周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姬发灭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后周朝中央政权衰落,游牧民族入侵,各诸侯国袖手旁观,被迫迁都到更安全的洛邑。
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政。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各诸侯互相争霸,形成了春秋五霸。同时各诸侯因称霸需要大肆招揽贤才,形成了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可以说是一场思想革命。凭着百家争鸣的智慧,中国文明历尽磨难一直走到现在。
战国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的地区,各诸侯国之间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先后出现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但七个国家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发动战争,百姓受战争所累,苦不堪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嬴政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皇朝。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为中国历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它建立的一套行政体制经过不断改进,一直沿用至今。秦北伐匈奴南平百越第一次明确的划定了中国的版图。在北方则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
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尤其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意义尤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征战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
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先后削平王莽以来割据政权,恢复统一,史称东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由于北边匈奴族内部分裂,鲜卑乘机拓展强土,西击乌孙,东却扶余,尽据匈奴故地。其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东北鸭绿江上游两岸则为高句丽国领土。
三国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魏帝,221年刘备称汉帝,222年孙权建年号,成三国鼎立之势。魏仍以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的西域诸国。曹魏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大漠南北为鲜卑。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西晋结束了三国鼎力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其统一的时间仅仅51年。西晋由于宫廷斗争,引发八王之乱,继而导致五胡入中原,五胡和西晋各王爷各势力相互攻伐,大量汉人和游牧民族被屠杀,甚至有的少数民族惨遭灭族,可以说整个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东晋自西晋末到刘宋初,各族在中原和巴蜀先后建立了多达16个割据政权。公元317年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以建康在洛阳之东,史称东晋。东晋的版图只限于淮水以南、汉水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长江以南。前秦的东北是高句丽、挹娄等国,境外为高车、匈奴等族。西域校尉属国的西北是乌孙国。青藏高原有吐谷浑及宝髻、孙波、女国等羌族聚居。
南北朝 早期公元420年,刘裕自立为帝,是为南朝,南朝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短命的朝代。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北方统一,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南北朝晚期公元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建立陈朝,陈后主就是该朝最后一个皇帝。550年,东魏高洋废其主自立,建号齐。557年,宇文氏废西魏帝自立,建号周。其时,突厥已臣服西域诸国和塞外诸部,控制了南北五六千里、东西万余里的大片土地。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宝髻、女国、象雄等。
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立隋朝。隋朝虽然短命,但是它贡献了以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和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后来的唐朝的强盛其实也有隋朝的功劳;589年灭陈后,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583年后突厥分为东西二部,分据隋朝北部及西北部。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唐朝当时的强大,尤其是西部和北部的疆域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唐高祖公元618年即帝位,渐次削平隋末以来割据群雄,至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完成统一。至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灭高丽后,唐版图臻于极盛。吐蕃兴起于七世纪初,据青藏高原一带,连年与唐争衡。唐之西南为濮子、金齿等部。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为靺鞨、室韦诸部。由于唐末藩镇割据严重,各藩镇互不统属导致唐亡后政权特别多而且小。唐亡于公元907年,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统治黄河流域一带。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荆南、楚、南汉所分据,北汉则割据太原;合计而成所谓的「十国」。
公元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称帝,建立宋朝,至982年才完成统一。传至1127年金兵破京师,徽钦二宗被掳北去,是为北宋。自十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初为辽、北宋南北对峙时期。除辽、宋、夏三国之外,其时云南为大理国,青藏为吐蕃诸部及黄头回纥,西域为西州回鹘及黑汗王朝。辽之北则为斡朗改和辖戛斯。
1127年金侵宋军北撤后,康王赵构即帝位于南京,是为高宗,南宋开始。自十二世纪初至十三世纪初为金与南宋南北对峙时期。西夏、大理、吐蕃诸部,疆界与北宋时相若。金兵灭辽后,辽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行,仍以辽为国号,史称西辽。其时,蒙古高原为克烈、萌古斯等突厥、鞑靼部族所有。
1280年元朝完成大一统之后,建立四大汗国。阿尔泰山以西阿姆河以东是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阿姆河以西则为伊利(伊儿)汗国,花剌子模以北是钦察汗国。其版图东北抵鲸海(日本海)和朝鲜半岛中部,北至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南接尼波罗(今尼泊尔)、缅甸、越南,东南临海,幅员极为辽阔。明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后,即北伐中原,元帝北逃,明继续四出征讨,1386年终完成统一大业。1368年元帝被明军追击而北逃后,传至1402年去国号称鞑靼。鞑靼之西则为瓦刺。十四世纪四十年代察合台汗国陷于分裂。永乐十六年(1418年),东察合台汗西迁至亦力把里(新疆伊宁)。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初期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永乐十九年迁都顺天府(今北京)。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疆域最大时东、南至海,北抵西拉木伦河、阴山,西包西藏、云南,东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及哈密。包括内地两京十三省、南海诸岛,并曾在东南亚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影响力波及整个亚洲和非洲东岸,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岛,正式管理台湾全岛。
清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即帝位,改国号为清。先后统一东北诸部族,吞并漠南、蒙古,于1644年灭明朝,并不断拓展疆土,于1759年完成统一大业。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及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先后订立条约,划定黑龙江、吉林与俄国远东地区间边界,并划定外蒙古与俄国西伯利亚间边界。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定盛京与朝鲜之间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
中华民国基本承袭了清朝的领土疆域。直至1946年1月,当时的南京ZF承认外蒙古独立。抗战期间被日本侵占的南海诸岛,于1947年收回。此外,被日本侵占50年的台湾省亦同时归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和中部、太平洋的西岸。周边国家有俄罗斯、阿富汗、缅甸、尼泊尔、越南等。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