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州级优秀辅导员材料
伊犁州“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
霍城县清水育英小学中队辅导员 李保华
李保华老师自1997年担任中队辅导员以来,她所带的快乐中队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重点,通过积极开展 “雏鹰假日小队”、“手拉手文明行动”、“新世纪我能行”等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为我校少先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发挥了中队组织积极、开拓、自立、创新的作用。
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体验教育”活动,培养队员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意识。
为顺利开展“民族团结体验教育”、“城乡手拉手”活动,她组织队员深入西村民族小学“飞翔中队”,从培育典型的方式不断深化民族队员体验教育活动,带领队员用真诚的心灵和稚嫩的双手播撒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种子,通过“三八”节慰问、“教师节”联欢、“师生访谈”、为民族小伙伴“抹桌椅”、“远足踏青”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给民族老师和同龄人奉献爱心和帮助。同时,她在中队内部通过开展“民族英雄代代传”的小报设计、百万少年儿童民族团结竞赛、民族团结作文比赛、雏鹰假日小队等活动,培养队员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开展队干部轮换活动,增强队员竞争意识。
积极向上的队集体的形成,离不开小干部的重要作用。她采用竞争上岗的形式选拔队干部。由队员们评选出各方面能力强,又关心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的队员做中队委员。在中队里实施了“一日中队长制”让每位队员都来参与中队的管理,都为集体出力的机会,队员的积极性很高,尽管是每天一换,但从来没有哪位队员忘记自己的工作。有些队员都掐着手指头算什么时候可以轮到自己当一天中队长。
三、以“雏鹰行动”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
在“雏鹰行动”中,快乐中队坚持每周一早晨用30分钟开展中队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并加强班务建设,通过“中队角”、“中队手抄报”、“图书角”、“雏鹰争章台”的建设,激活学生的创新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智慧,发挥德育常规活动的管理、教育、激励作用。
同时,她所带的快乐中队每学期定期开展“献爱心”活动。利用 “重阳敬劳”、“爱心捐款”、“学雷锋三月行”等形式,号召队员们发扬勤俭节约、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精神。通过该活动培养队员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又使队员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好品质,增强集体凝聚力。
四、“新世纪我能行”红领巾实践周活动,锻炼队员实践能力。
针对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多,大多数孩子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强的特点,她中队开展了以各小队为单位“红领巾实践周”活动。通过军训、爱国主义影片展播、内务整理比赛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为队员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生活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对队员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快乐中队通过与当地各部门联系,开展了“我是社区小雷锋”、“给墙壁洗脸”、“给社区美容”、“红领巾一条街建设活动”等活动。由她中队队员组成的文明宣传小队、绿化环保小队、利民服务小队活跃在社区的四面八方,协助社区清洁工清理垃圾、擦洗公共设施、清除小广告……,社区成了队员们成长嬉戏的乐园和实践创造的天地,充分的发挥了队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突出体现体验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名牌企业”、“派出所”、“消防中队”、“检察院”等单位及一些历史文化古迹、新建的人文景观等,为中队开辟了实践基地,组织队员定期到社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调查,丰富队员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培养了队员的社会责任感。
3、积极开展创新科技活动。为培养队员从小树立创新意识、拥有创新精神、初步创新才干,她中队以“小观察、小实验、小论文、小创意、小制作、小发明”为依托,开展了“人人争做科研小状元”创新体验活动。“六小”活动的扎实开展,在丰富队员课余生活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队员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学会创新、乐于创新积极性。
五、开展队干部轮换活动,抓好队伍的建设
积极,向上的少先队集体的形成,离不开小干部的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得力的小干部是很重要的。她就采用竞争上岗的形式选拔队干部。由队员们评选出各方面能力强,又关心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的队员做中队委员。接着,她手把手的向他们传授工作方法,在他们刚开始工作缺乏经验时,她不是加以责备,而是耐心地给予指导,对小干部既要严格要求,有要树立威信。有了好干部就可以全面抓好少先队的建设。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造成他们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他人和集体,他们缺乏责任感。针对这一现状,她在班里实施了“一日中队长制”让每位队员都来参与班集体的管理,都有为集体出力的机会,队员们的积极性很高,尽管是每天一换,但从来没有哪位队员忘记自己的工作。有位家长告诉我们说自己的孩子是如何掐着手指算什么时候可以轮到自己当一天中队长。
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活动
在班里开展“践行社会荣辱观,争做时代好少年”主题队会,学生通过唱童谣、辩论赛、讲故事、看漫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队员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知道必须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七、开展“城乡小伙伴手拉手活动”
她中队和西村民族小学“飞翔中队”举办了弘扬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民族团结了不起”故事大王比赛,这次比赛共有10名选手参加,其中三名选手被选参加了我县“民族团结了不起”故事大王比赛,并取得优秀奖。通过这次比赛,使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他们拉起手来,共同种下团结的种子。
八、辛勤地耕耘换来的是收获的喜悦
她所任职的班级和中队先后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班集体”、“文明中队”。2004年6月,伊犁州少工委举办的“民族团结了不起” 演讲比赛中,她班的李士杰同学获得三等奖;“英语情景剧”大赛中,她班的马倩、顾恒昌、戴君逸、马欣代表育英小学参赛,赢得了团体二等奖。2005年6月,在霍城二中举办的“霍城县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中,她班的胡萍、古丽米兰、张晴、陈夕冉代表学校参赛,赢得团体三等奖。她所带的班先后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班集体”和“文明中队”。李老师所带的“快乐中队”的巴志慧同学在2003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少先队员”,顾恒昌、罗莉同学在2004年双双被评为自治区级“暑期道德实践小标兵”,同年她班的罗莉、伊拉两位同学又获得了县级“雏鹰三级奖章”,2005年艾买提同学被评为县级“民族团结好少年”。李老师在2002年撰写的《善待后进生》、《家访工作点滴谈》,2003年撰写的《浅谈班干部的培养》、《教师家长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2006年5月撰写的《浅谈班主任工作》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并分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二等奖。2004年李老师撰写的德育论文《爱的种子》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论文”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并且她在1998至200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在2003年至2005年被评为镇级“优秀班主任”,2003年至2006年被评为镇级“优秀中队辅导员”,2006年6月,她所带的“快乐中队”被评为州级“红领巾示范中队”。当然李老师也有很多不足,但她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加出色的完成工作。“今天要做的事没有去做,明天再早去做也是迟了”,这是她的工作格言,未来的路还很长,她相信,世界上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只要有汗水,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伊犁州“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霍城县清水育英小学中队辅导员李保华
第二篇:州级新农村示范村
州级新农村试点村----呼吉尔特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呼吉尔特村地处县城以东,村委会距八卦城中心4.5公里系乡政府驻地,全村450户2352人,1.3万亩耕地,是全乡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行政村,2006年底,全村人均收入3179元。
自2006年9月,该村被确定为州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州县新农办精心指导下,县乡村三级上下联动,县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农牧民积极参与,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具体做法是:
一、以中药材种植、育肥牲畜、发展庭院经济、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为抓手,努力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一是依托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优势积极引进外地药农在去年成功试种50亩山药、牛蒡的基础上,今年扩大种植300亩山药、甘草,同时试种水飞蓟50亩,2008年计划将山药、甘草面积扩大到1000亩,力争再用三年时间将中药材面积扩大到5000亩左右,使之真正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是发挥城郊优势,积极鼓励农牧民发展牛马羊育肥业,从棚圈改造、青贮窖、育肥贷款、育肥数量等各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激发农民育肥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村已动员30余户农牧民从事育肥业,2007年力争育肥出栏羊3000只、牛300头、马30匹,使育肥业逐步形成规模,形成气候,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同时,加大力度继续加大良种奶牛引进和养殖,力争全村优质奶牛数量突破百头大关;三是充分挖掘庭院潜力,抓好庭院特色种植、庭院养殖、农家乐建设和一家一人劳务输出,特别要依托城郊优势、独特的蒙古民族文化和开发建设恰甫其海水库契机,挖掘各民族饮食文化特色,美化庭院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农家乐开发建设步伐。目前,全村内第一批已确定6户农家试经营,并启动了三条庭院经济示范巷道建设。四是抓住劳动技能培训和疆外输出两个重点,全力促进劳务增收。截止目前,全村986名劳动力已输出340人,输出率35%,其中72人参加了乡里举办的农村建筑工匠班和农家乐厨师班并取得上岗证实现就业,同时向山东青岛、内蒙等地首次输出蒙古族、哈萨克族、回族青年农工16人,实现了该村多年来疆外输出零的突破,为拓展输出渠道、解放农民思想、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二、以完善规划、五清五改为抓手,努力推动新村镇建设。一是编制了呼吉尔特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并严格予以落实,将妨碍路、渠、绿地等公用设施的房屋围墙棚圈等建筑及地上附着物逐步进行清理,取得明显成效,为全乡今后的长远规划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积极寻求上级和项目支持,两年来共申请各类较大项目6个,先后完成了300平方米村委会工程、1万亩低产田改造工程、较少数民族饮水项目、100户抗震安居工程项目、100户沼气入户工程、13.46公里村巷道柏油工程等,总投资500余万元,极大的改善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广泛发动群众、建章立制,积极推进和实施“五清五改”(“五清”:即清垃圾、清柴草、清粪便、清路障、清庭院。“五改”: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将今年7月份定位全乡第一个村容村貌整治月。计划该村完成改水50户、改路15公里,改厕50座、改灶50户。新建防渗渠3公里,新植绿化树4000株、开挖改造土农渠20公里,改造土围墙1000米。目前,“五清五改”活动正在全面进行之中,通过加大环境整治和五好建设力度,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三、以巩固五星级村党支部为抓手,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一是抓龙头强班子,调整充实了村委会班子,将2名工作不力的村干部撤换下去,调整有能力有活力的青年干部任村支部书记;二是抓机制、强管理,认真落实四个长效机制,落实重大事项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和村务公开制度,大力践行全新全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进基层民主法制进程;三是抓阵地,强基础,充分发挥村级办公阵地“五个中心”作用,年初以来先后在村委会多次举办科技讲座、文艺演出、球类比赛和节日座谈会、总结会等,牢牢将广大农民吸引到党的阵地周围;四是抓文明创建,促文教卫生。积极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调整充实村小学领导班子,改善学校和卫生室条件,农民新农和参合率87%,同时,从帮助协调贷款、建抗震房、增加生产资料等方面全力帮扶村里现有的贫困、残疾等弱势群体家庭,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篇:州级课题实施方案
《打造农村小学办学特色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为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我们将开展《打造农村小学办学特色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并以此来加快我镇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为了使课题成员及参与课题实验的学校了解课题的目的与具体任务,做好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促进课题工作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经历特色学校的建设实践;总结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2.促进我镇特色学校发展,创建一批特色学校。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打造农村小学办学特色的途径和方法。
2.创建特色学校发展案例研究。通过分析本镇(新街小学、欧营小学、大营小学、水寨小学等)不断成长起来的特色学校,制定和实施学校的特色发展规划,考察和总结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提炼学校特色发展的策略。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注意事项
(一)研究思路
1.积极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在辖区内各校园开展创建特色学校活动。
2.特色学校创建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项目引领,分步实施,整体推进”。3.阶梯推进,沿着“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轨迹逐步推进。
(二)研究注意事项
1.明晰创建特色学校的目标。创建特色学校的目的在于丰富学校内涵,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特别是为教师成才和学生成长奠基,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
(1)学生方面: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健康人格和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和彰显。
(2)教师方面:促使教师的知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并逐步形成有一定个性特长的教师群体,并使特长教师的能力得到有效发挥。
(3)学校方面:不断积淀、丰富和张扬特色文化,用2—3年的时间,创建几所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特色学校,其余各校园基本形成“一校一项目,一校一特色”的新格局,为各校园的进一步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4)区域效益:全面提升我镇各完小、幼儿园的整体办学实力。为建设教育强镇、打造教育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2.坚持特色学校创建的原则。
(1)独特性原则。依托各校自身的教育优势,培育学校文化,凸现学校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2)稳定性原则。创建特色学校要持之以恒,形成系统的办学思想、成熟的经验和稳定的工作机制,巩固办学优势和成效,不断培育、充实和发展学校特色。
(3)整体性原则。学校特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体规划,着眼于学校的整体改革发展。创建活动要有利于学校的自主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
(4)示范性原则。学校特色建设要符合教育规律,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选准特色项目。
(1)管理类特色。构建学校或班级先进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体系。在常规管理、师生管理和科研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在管理的精细化上下功夫,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建立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和风格。
(2)教育类特色。各学校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根据学校的优势,突出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促进学风和校风根本好转。教育类特色包括德育教育特色、智育特色、体育特色、艺术教育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劳动技术教育特色等。
(3)教学类特色。各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创建办学特色:①对教学过程、内容、原则、方法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并以此推动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②在某一学科创造性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向其它学科迁移,全校教师广泛应用并取得成果的教学方法。③建立健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加大校本课程的研发力度,通过校本课程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④某门学科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并进行深入的实验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学类特色包括教学思想特色、教学方法特色、教学模式特色、校本课程特色、学科特色等。
(4)队伍建设类特色。重视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打造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师资队伍,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面有突出的做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5)艺体活动类特色。开展艺体特色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发扬、创新,使经典熏染心灵、音乐陶冶情操、运动增强体质。组建各类艺术体育兴趣小组或团队,创新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举行班际比赛,调动学生参与艺术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6)学校文化类特色。特色学校要善于创设显性和隐性的文化环境,营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经典校园。使学校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目标。因此,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像校风、校训、标牌、墙饰、永久性雕塑等,使它成为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向上的推动力,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4.把握好特色学校创建策略。(1)循序渐进策略。特色学校建设应该坚持走“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之路。各校要应首先从学校多个项目中找出自身发展的优势项目,着力打造,形成特色项目,并努力发展成为学校特色,最终成为特色学校。
(2)因校制宜策略。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分析认识本校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选择和打造本校特色项目,合理整合、支配相关资源,力求取得突破性成效。
(3)科研孵化策略。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用课题研究孵化特色学校。以课题形式推动特色工作的创建,实施行动研究战略,以特色课题来引领特色实践,用教育科研来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创建工作科学、健康发展。各校特色项目一经确定,便可申报县镇两级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孵化一批特色学校。
(4)校际联动策略。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实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区域整体发展的目的。
三、研究步骤及主要措施
(一)时间规划
第一阶段:2013.3-2013.5确定项目,制定方案,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2013.6-2015.5实施创建,积淀凝练,形成经验 第三阶段:2015.6-2015.8 总结验收,经验推广,申报评估(二)推进策略 1.项目启动:(1)确定项目。2013年4月底前,指导各学校对自身现状进行“特色诊断”,结合学校实际, 根据“五源五点”(“五源”即地理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传统资源,“五点”即有利点、不利点、切入点、着力点、发展点)选择、确定自己的个性化特色项目。
(2)制定方案。2013 年5 月,各校拟定特色项目创建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全面启动创建工作。课题组审查、修订各校的创建特色学校的发展规划或具体的实施方案。
(3)申报课题。各校以确定的特色项目的打造为研究内容,申报县镇两级课题。县级未批准立项的,立为镇级立项课题。
2.项目实施:
(1)实施创建。各校要把“特色项目创建实施方案”分解为详细的“目标”和具体的“学期目标”,有目的、分步骤地组织实施特色工作创建。2013年6月,完成与特色项目相关的显性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2)积淀凝练。各校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注重分析总结,找出阻碍学校特色创建的主要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调动师生全员参与积极打造特色项目,彰显校本特色、生本特色或民族特色。2013年12月,召开课题阶段总结专题会议,分析总结前一阶段课题研究工作的得与失,商定下一研究阶段的策略与方法。总结形成特色学校创建的相关资源。课题组成员撰写并提交一篇课题论文。(3)形成经验。各校在特色项目建设上,要不断积累可贵的资源与经验,阶段性成果随时整理收藏存档,积极争创学校特色,使之成为本校办学一大亮点。可将各校特色项目创建的成功经验制作成专题片,加以宣传、推介。2014年11月,召开创建特色学校经验交流会议,研究总结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课题组成员每人撰写一篇课题论文。
3.项目成果:
(1)总结验收。2005年6月,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各校园打造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研究打造农村小学办学特色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形成创建特色学校的基本模式和具体策略。
(2)经验推广。2005年6—7月,各校收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文字、图片、照片、课件、光盘等资料并编辑成册。中心学校将各校园创建特色学校的规划和方案编辑成册;将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汇编成册;将各校特色项目创建的专题片集中刻录为宣传光盘;组织召开打造农村小学办学特色经验交流大会,推广成功经验,展示特色学校创建成果。
(3)申报评估。2005年7—8月,进行课题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向课题立项批准单位申报评估验收。镇级课题由曲江中心校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验收,通过验收的学校,授予特色学校荣誉称号。汇总各项目学校特色创建成果,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介,发挥其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一)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张士旺
课题组成员:孔庆国、周祥、章惠琼、何金有、杨红、范荣辉、钟桂清、龙海燕、梁晓珊、廖建碧
(二)分工
课题负责人张士旺:策划课题的各项研究活动,主持课题研究日常工作;制订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及督导、协调工作;负责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
课题组成员章惠琼:撰写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及课题阶段性计划、总结;收集整理课题相关资料;撰写课题论文2篇;具体指导大营小学办学特色创建工作;协助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孔庆国:动员、帮助、指导各完小确立特色发展项目,拟定相应的学校特色建设方案;具体指导欧营小学办学特色创建工作;撰写课题论文2篇;筹措课题经费,确保课题顺利开展。课题组成员周祥、廖建碧、何金有: 查阅、搜集相关资料,为课题组及样本校收集和提供与学校特色发展相关的教育理论、典型经验和案例,提供相关的教育资讯;每人撰写课题论文2篇;具体指导冲口小学办学特色创建工作;负责课题成果论文集、学校特色建设规划和方案汇编等的编辑、制作工作。
课题组成员杨红:结合新街小学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制订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与课题组进行交流研讨,及时提交研究过程所需的各种资料;撰写课题论文2篇;将新街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相关痕迹材料收集整理并编辑成册。
课题组成员范荣辉:拟定学校特色发展项目“弘扬孝雅文化,培养高尚品格”的详细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指导开展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研究工作,以子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有力的例证;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与课题组进行交流研讨,及时提交研究过程所需的各种资料;撰写课题论文2篇。将水寨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相关痕迹材料收集整理并编辑成册。
课题组成员钟桂清:细化学校特色发展项目“开展经典诵读,营造书香校园”的实施方案,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与课题组进行交流研讨,及时提交研究过程所需的各种资料;撰写课题论文2篇。将欧营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相关痕迹材料收集整理并编辑成册。
课题组成员龙海燕:组织开展好大营小学申报的县级课题《以校刊、校园广播为载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研究工作,以子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有力的例证;撰写课题论文2篇。
课题组成员梁晓珊:结合冲口小学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制订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与课题组进行交流研讨,及时提交研究过程所需的各种资料;撰写课题论文2篇。将冲口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相关痕迹材料收集整理并编辑成册。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特色学校建设”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各校要充分认识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创建工作与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机结合起来,把创建工作与实现办学目标、展现学校个性、提高学生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创建活动作为推进教育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强化特色项目的提炼、升华和完善,努力开创个性彰显、特色纷呈的教育新局面。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曲江镇中心学校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孔庆国任组长、张士旺任副组长,成员:周祥、杨红、廖建碧、章惠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研室,由章惠琼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协调,负责学校特色项目的筛选、跟进指导和评估验收等工作。各校要成立专门组织机构,把特色学校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科学规划,措施到位,责任到人,逐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特色学校建设有效、持久、深入开展。
(三)加大课题经费、特色建设经费投入。为了保障学校特色建设,中心学校及下属各校应根据特色项目需求,适度加大投入,确保硬件到位,确保必需的经费支出。
(四)组织展示活动,实行跟踪考评。根据特色项目创建工作情况,定期组织展评活动,对活动情况实行滚动考评,对活动成果进行奖励和向上向外推荐。
第四篇:州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含辛茹苦育桃李 众心浇开文明花
--2014年景阳民族小学创“州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在群山掩映悬崖壁立的轿顶山麓,在壮阔浩荡碧水如练的清江南畔,在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的景阳镇中,坐落着一所环境清幽朝气蓬勃,文明活泼、人才辈出的学校,这就是建始县景阳民族小学。
走进景阳民族小学的校园,一股清新文明之风扑面而来。高大漂亮的桂花树似迎宾的绅士矗立在圆形花坛内;“忠孝雅诚”、“阳光少年”、“经典书画”、“弟子规”等宣传板报夹道而立,传递无声的教育语言;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多功能厅、餐厅墙面上那醒目的大字标语直入你的眼帘;朗朗的书声传递出孩子们内心无限的愉悦;清洁的校园、忙碌的老师,一切显得是那样的规整而有序……
学校占地面积1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50平方米。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82人,教职工67人,师资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专科以上学历58人,初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31人。近年来,教师中受省级表彰20人次,州级表彰30人次,县级表彰45人次。州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9人,还有黄慧老师的特级教师资格正在审批之中。
多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乡镇级“十星级”学校,“县级最佳文明单位”、“县级管理示范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学习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党的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和“恩施州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
自建校以来,学校确立了“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的工作目标,在创新中不断前进,在积累中逐渐成熟。学校办学思想端正、校风学风优良、管理规范科学、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成绩突出、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受到社会充分肯定。在迁到新校园后,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效益明显提高,赢得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良好评价。
围绕学校的总体工作,我校把创建文明单位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提升学校办学形象、丰富办学内涵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优质的环境。我们以创建州级文明单位为动力,打造文明品牌,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力争把我校办成一所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的美丽校园。
一、建立领导机构,一切为创建工作奠基
为有效落实创办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黄慧为组长,副校长杨天军为副组长,学校中层干部为组员的 “州级文明单位”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州级文明单位办公室,杨天军任主任。同时学校制订了《创建州级文明单位工作计划》。计划中强调:
1、建立部门负责制,注重考评,保障全校师生全员参与。
2、创建工作中,致力做到“二结合三保证”。即把学校的创建工作与办学总目标相结合,创建工作与各部门、各班级和每位师生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创建工作中充分保证人员,保证时间,保证经费。
3、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和发动,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局面。
二、推行精细管理,创建工作为教学领航
为切实开展创建工作,我校在教学工作中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深化教学制度改革。学校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详实科学的制度、计划,建立了“五位一体”管理机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督查小组,确保创建工作的有效实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注重过程全面落实
在教学常规管理中,学校采用“个人精备+集体讨论”的集体备课模式,严格要求教师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注重“备、教、改、辅、考、听、评”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落实。狠抓教学过程,采用月检与抽检相结合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约谈问题突出的老师,促进工作落实。大力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对年轻教师实行推门听课,促进其专业能力快速成长。大力推行课堂巡查制度,每天由校委成员组成的巡查组不定时对学校课堂授课进行巡查,严禁教学随意行为发生。
(二)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推行教研教改
每学期除开展例定的教研活动外,还举行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活动。2013年11月中旬,由教务处牵头组织了“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暨新上岗教师培训”活动。我校十余位青年教师精心主讲了一节公开课,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教学水平。为培养我校教学骨干力量,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及以上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竞赛活动,其中江丽艳老师主讲的《家乡茶》等课程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在加强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我校还积极申报专业课题研究。目前,数学组申报的省级课题《空间与图形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已经结题,语文组申报的省级课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倾听习惯》正在破题准备中。2014年春季学期,为锤炼学生写作能力,我校认真组织落实了景阳镇中心学校主办的“迎春杯”作文比赛。本次活动,我校60余名学生经过激烈的角逐,获得了优异成绩,作品并被编辑成书。
教师们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学校教师还积极撰写论文。多年来在国家大型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级论文证书的10余人,获得省级论文证书的40余人,获得州级论文证书的50余人。还有30人参加了省级、州级德育课题研究征文竞赛,均获得较好成绩。
三、开展特色教育,创建工作为德育助跑
作为学校,创建工作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此,我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落实,积极践行德育精细管理方案,不断探索,不断开创德育教育新思路。多年来,经过学校多方治理,师生道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充分利用教学楼楼道、学生宿舍楼墙壁悬挂、粘贴名人名言、师生书画作品及文明标识,利用花坛空间树立展板,建立文化长廊,印制经典诗文或者粘贴学生作品,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着力打造书香校园。每学期举行两次展报设计竞赛活动,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及个人进行表彰。
(二)切实开展多样活动,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我校自2010来成立了“雷锋爱心基金会”、“爱心妈妈扶贫会”,组织师生为家庭贫困学生捐钱捐物,用行动关爱贫、孤、残孩子和留守儿童。自“基金会”成立来,我校利用善款已先后对四(4)班高思佳、二(1)向谢等多位贫困学生进行帮扶,让他们切身感受景阳民族小学大家庭的温暖。2011年,在景阳妇联的组织倡导下,我校十余位教师及各单位女职工与学校四十多名贫困学生结对组成“爱心”家庭。爱心家长们表示,会竭尽全力资助孩子们上完大学直至成人。同时学校还积极争取社会爱心人士对贫困学生进行帮扶。2011年,爱心人士罗永学先生与四(4)班黄喜平同学结为父女。迄今未止,罗先生已为黄喜平同学捐款一万余元,他说,望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学习一天天的进步,付出再多都值得。2013年、2014年派出所干警谭蕴、韩涛又分别与我校二(1)班向勇和六(1)班刘奥结成帮扶对子。
积极创办“安全教育、反邪防邪”等主题的黑板报,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离“黄、赌、赌”意识;开办红领巾监督岗,进行文明行为登记,有力督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评选“文明班级” “文明之星”,树立学习典型,发挥榜样作用;举行“经典诗文”和“忠孝雅诚”诵读活动,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积极开展“捍卫汉字,纠正错别字”活动,培养学生正确书写能力,培养他们热爱汉字、热爱祖国的情怀。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三)认真开办“道德讲堂”,全面提高道德素养 为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我校师生道德思想素养,多年来,我校积极开办“道德讲堂”。紧紧围绕“五个一”流程,结合身边事例,对全校教师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活动的切实开展,我校师生道德水平得以有力提高,同时涌现一批批道德榜样。如五(3)班身残志坚的马鑫宇同学,四(4)班家贫好学的高思佳同学,还有脑瘫女儿需要时时照料,但仍不放弃工作的田华翠老师,他们的故事无不鼓舞着学生的成长,无不净化了师生们纯净的心灵。
四、狠抓安全卫生,创建工作为师生生命护航 安全责任,重如泰山。
我校建立了《安全值班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扎实推行安全创建工作。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班主任具体抓的管理机制,与班主任签订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多年来,施行路队护送制度,推行跟班巡查制度。主、副班主任两课两操集体活动中实时跟班,严防学生在上下楼道或课间活动时发生踩踏、碰撞等安全事故。科学精细的管理,有力保障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安全。经常开展“防震防火”演练活动。聘请消防人员对学生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开展预防地震的演练活动,让师生提高预防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技能;聘请景阳派出所谭蕴副所长为我校安全知识宣讲员,定期给我校师生宣讲“防恐防爆”等预防知识,力促师生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在校就餐人数众多,为确保师生饮食安全,我们不断完善食堂精细管理体制,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工作。严把食物采购关,严禁“三无”食品进入食堂。推行“光盘”行动,倡导节约教育。学生就餐时,值班教师跟班维持秩序。学校食堂办得红红火火,得到了社会、家长的广泛好评。
总之,多年来,经过全校师生通力协作,我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业绩。面对成绩,我们会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力争把我校打造成一所真正璀璨于清江河畔的明星学校!力争把我校打造成一所名副其实的“州级先进文明单位”!
建始县景阳镇民族小学
二0一四年六月
第五篇:州级骨干教师业绩材料(范文模版)
州级骨干教师业绩材料
各位领导,我于1994年7月毕业于临夏州师范学校,来到徐顶学区开始我的教育生涯,经过了多年的奋斗,我终于来到了移民小学,三尺讲台上,我已经奋斗了24年整。在移民小学的这五年里,我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学期的全勤奖都有我,并评过三次优秀教师奖,三次优秀年级组长奖,两次成绩突出奖,一次优秀指导奖。在此过程中我多次参加了县上和学校的各种培训,还参加了成都和重庆的名师之路培训,总之,在走向教育之路以来,我一直热爱我的职业,喜欢我的学生,认真工作,细心教学。二十几年时光流逝,我感知着工作中的快乐,也体验着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任劳任怨,虽没有斐然的成绩,但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我也做到了对得起学生,对得起事业,我没有做到我期望的那样,但我做到了我能做到的那样。
在这二十五年当中,我一直从事着数学教学工作,其间因为学校的工作安排,也给我担任了年级组长的职位,虽然说是年级组长非常忙,非常苦,但我干的还算可以,并没有影响学生的上课,每次考试成绩全年级第一。确实做到了领导放心,家长放心,学生相信的老师。并维护学校的纪律,监督学校的卫生,每周的值周站岗,每周的各项检查,每周的常规总结,我都尽心尽力的做到最好。都知道值周工作是一项很敏感的工作,既要做到公平公正,又要体谅个体差异.我平时对自己要求特别严,尽量做到了一下几点;
一、锤炼思想、提高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在二十几年的工作中,我一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时刻持续高度一致,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平时我注意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我的工作实践。在三尺讲台上,我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我都以高度的职责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业务精湛、投身课改
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教师,我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我,在教学上她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任课班级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我所带班的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我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我所教班级多次被评为校、学区先进班集体。
我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时逢课程改革,走在课改的前列,作为学校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我深感自我的知识匮乏,学习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多年来,她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了超多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我的工作作风就是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我把自我学到的班级管理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促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我辛勤工作,仔细阅读分析年轻老师的创新课、研究课,帮忙年轻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方法,每次听课后,她都会认真评课,帮忙授课者找出优缺点,使他们明确自我的努力方向。
三、认真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潜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好,教研效果佳,教学成绩优,能潜心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用心实践《新课程标准》,让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潜力和合作精神。并能用心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承担各类教学公开课,撰写教学论文,参与教研课题研究。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一样的方法,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课外还经常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对后进生和差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在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多方取经,强化内功
教书育人仅靠有职责心是不行的。我深知自身知识但是硬,光靠有职责心顶多是一个平庸之辈,不可能把学生教好。为此,我树立了多方取经,强化内功的目标。首先用心参加自学考试,于2004年12月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当然,我除了参加学习外,还用心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新课程培训以及信息技术培训等。从中不断丰富自我的知识,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实。我从不把教师的职业当成苦职业,也不认为是没有权力的职业,我爱我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