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经验交流材料(含5篇)
编辑:雨雪飘飘 识别码:16-83390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2 11:40: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我们的角色始终是一个教师,所以,我们除了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以外,还必须掌握好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理论教学,上机操作,课外实践,在教学过程可以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创新发展。

一、创设情景

问题情境要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此唤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让教学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进而唤起学生的探究与独立思考意识。

二、自主探究

在自主探究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全班以便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没有了整体的讲解,使的教师有时间进行个别的指导。对部分学生因材施“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使所学知识不断得到升华。特别的是对后进生的指导和帮助能够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关怀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合作完成这些任务,而小组内又根据不同的学习层次来解决不同的问题,使自己的所学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协作交流

在这一阶段老师们要注意一下四个方面

1、通过学生的成功激发自信

2、通过学生的发言完善学生的性格

3、正确对待成功

4、正确对待挫折。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困难,互相指正错误。共同进步,这样掌握知识又快又好。如,学生借助互联网的功能,查找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齐心协力一起解决问题,拓展学生获得知识渠道。协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采。

四、创新发展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与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结合”计算机学科应当担起这个重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加强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设置精彩的课后练习或提供一个熟练运用的环境,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充分的运用。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讨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学无止境,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多向同行们学习,争取在新的课程改革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名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

第二篇:骨干教师经验交流稿

在积累中进步 在进步中成长

—— 骨干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三元中心小学: 张远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说实话,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坐在这儿的我,真的诚惶诚恐,谈起教育教学,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既然学校领导把我推到了前面,在此,谨将自己工作的具体做法以及点滴心得体会做以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个人成长方面:

在教学的最初几年里,我都是人云亦云的学做一名能教出成绩来的老师。每学期 “三课活动”的开展,我都属于凑热闹行的。我从来就不知道上好一节公开课、优质课是什么样子,上这样的课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每天的数学课只能按着教案书的内容依葫芦画瓢,多数学生出现错误了我才知道上课的重难点没突破,只能通过课下的辅导和学生大面积的改错来弥补,老师累学生更累。记得是2012年,西安举办新课改观摩听课,我有幸参加了培训,通过专家的上课,说课,评课,我才对数学教学迈开了前进的第一步,让我开始有了新的认识。明白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有坡度,怎样用好教材例题,一节课中怎样才是有效的提问。我没有聪明的头脑,唯一的依靠就是多努力,只有不断的向有经验的老师探讨借鉴教学方法,多阅读与教学相关的书籍,自己的业务水平才会不断的进步。就这样通过自己笨鸟先飞的方法,又在四楼办公室耳渲目染了几个毕业班,总结了各个教师带毕业班的方法,慢慢地,自己有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心态方面:

1、和同事相处方面:我觉得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最重要,在从教的几年里,我没有和任何人发生过不愉快,不是说我软弱无能没头脑,不会能言善辩,而是我觉得:和同事发生不愉快了,难受的是自己。抬头不见低头间,友谊的小船可能说翻就翻了。但也没必要,把自己隔绝在山川河流之外,呼吸都小心环顾左右。人活在世间,哪有不说人,哪有不被人说?只是我们在闲谈时,注意说话的分寸。

2、和领导接触方面:领导安排任务了,我欣然接受,不埋怨不抱怨,领导给我安排什么工作、什么岗位,我个人认为是领导认同肯定我的能力,相信我把这件事能办好。领导听课时,会提出自己的设想,有则改之,加以记录并反思;无则加冕,因为教无定法,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同,达到的效果相同就行了,没必要争个你输我赢。但正当的议课是可取的。

3、和家长方面:真诚相待,相互沟通、相互了解,我认为尽可能的保护好学生的安全就是给家长最好的交待。

三、教学方面

(一)上课。

首先,上课时教师要精讲。其次,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有一句话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出来了,才叫真正会做了”。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达到练习的目的,教师必须做好以下方面:

1、开门见山进行新课的教学。大多数教师喜欢通过复习引入新课,但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复习内容不能为新课做好铺垫,我认为最好省略复习这个环节。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有限,上课的前20分钟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我们为什么要把最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呢?

2、精心设计练习题。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练习的量要适中,确保学生能完成。同时练习题要有深度,像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要经常练习,练后,教师一定要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二)作业。

家庭作业的批阅非常重要,高年级的学生很会察言观色,如果老师不及时批阅作业,他们就会偷懒,作业的质量就会很差,如果每天都批,作业质量就会完全不同。

(三)复习。

复习时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形式要多样。

1、在新授时,分层施教好像不容易操作,但复习时就相对容易一些。可以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编在同一组,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比如计算题,书上、练习册,学习与评价上的简单练习题,他们可以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其他同学,可以跟着教师练习一些有难度的题,这样可以有助于优生思维的拓展。

2、练习题要充分使用。

复习时,所有要练习的题都要精心挑选,我们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读一遍,做一次是达不到效果的,我们要将他们保留的时间长一些,选择合适的时间反复练习。

3、计算练习要持之以恒。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使学生计算过关,靠突击不行,必须靠平时加强基本训练,持之以恒,聚沙成塔。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每周都给学生做几次计算题作为家庭作业,其中包括口算、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或着比例。有难度,混合运算就做四道,(其中包括简便运算)比较简单的,就做六道,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宽限到第二天上课前交。这些计算题,我都一一批阅,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四、养成方面:

首先,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1、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包括仔细观察运算符号,独立思考,获取有用的信息,提出问题,不懂就问,合作学习,自我评价等等。尤其是演算本,在低年级的时候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整齐,到了高年级,有些同学的草稿本乱七八糟,在遇到难题时,更加理不清思路。

2、让学生及时纠错。

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纠错本,将每天作业或练习中的错题及时记录下来,并简单描述错误产生的原因。如果他是一个作业粗心,学习惰性心理强的同学,做作业时肯定会特别认真,如果是懒,加之不细心或因为其他原因做错了,还得再抄一遍。每当一个单元学完时,学生就可以对照自己的纠错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避免了盲目地进行复习。这一部分还处在实践中,具体做法还在探究。

其次、重视数学经验积累

每学完一单元,让学生做一次数学小报,可以整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也可以写自己的纠错体会,或者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等等。学生在制作小报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梳理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最后,给后进生一个尊重的位置,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几年里,我在孩子们犯错时,而又无能解决时经常会溜出一句:“不行你就座讲台边的雅座上,或者坐到最后一排去。”说的多了,学生都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最后一排是差生坐的位置,谁坐到哪,肯定是最差的。慢慢的,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一个孩子坐到最后一排,他就忽然消沉了。他已经给自己下了一个定论,他是差的,所以老师让他坐在最后,再也不管他了。我们这样做,对教育一个孩子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给后进生寻找一个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有放弃我们,老师很关爱我们”的一个足够尊重孩子的座位。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往往有厌学情绪,不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对后进生要求,让他们在适合于自己的尺度中去找回自己的信心,找回自己的尊严,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习并不是一件难的事情。对他们布置作业可以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循序渐进,但始终要把握好适合他们的度。

当然,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的这些微不足道的经历只是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罢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基础各异的学生。最后,我用屈原《离骚》里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谢谢大家的倾听!诚恳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三篇:信息技术经验交流分享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创新校本研训汇报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们,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的分管教学副校长张力。非常荣幸能应邀来到书香四溢的罗源三中和教育界的同行们进行业务上的切磋交流。我今天主要任务是和大家汇报一下,在本学期我们台三小在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校本研修” 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作为一所拥有一百多位教师的学校的教学引领者,我始终与学校老师们并肩作战在教学第一线,不过正如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我汇报的内容并不全面,所站的高度还不够,所以还请大家在倾听之后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台三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校本研修”以下简称“线下三十课时”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得益于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的专业引领,现在要改口成为“坊主”。是他们的精心策划才有我们今天的成果。所以我汇报的第一点标题就是:

一、高屋建瓴,明晰目标。

台江区做为“海西教育网”“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的协作单位,一直成为各项培训工作的先行区县。我区一直走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各区县的前列。教师进修学校做为我区的教育教学科研单位,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首先进修校培训处认真解读上级布置的任务,形成具体的任务目标,分多场会议部署这项工作。从吹风会到信息技术演示会到工作任务部署,从校

级领导到分管教学教导主任以及学科教研组长。每一次会议都自上而下向学校传递清晰的目标信息——这是在教师进修校举行的线下三十课时校本研训的培训动员会。这是10月10日,台江区进修校邀请到了来自台湾“中央大学”王绪溢博士围绕着“智慧教室”主题作了专题报告。王教授凭借着他清新、幽默的讲座风格向全区各所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实验教师介绍了何为智慧课堂。他还指出智慧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还是一个必须整合教育理念、教学资源的全新教学模式。这是在宁小举行的全区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的部署会议,会上徐敏教授为我们详细讲授了本次线下三十课时的训练目标。最后进修校还以公文形式将任务细则传达到每一所学校,为学校开展工作指明方向。这是最终定稿的台江区教育局台教人〔2016〕18号文件《台江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从指导目标,到任务措施,再到阶段目标都详尽地阐述。让每一位参与研训的老师一目了然,目标清晰。为我区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上下齐心,融合创新

(一)认真解读,形成计划

以郑东秀校长为提升工程提升领导小组的核心,召开多场筹备组会议,制定出富有台三特色的“提升工程”线下校本教研研修活动方案。方案由研修目标、研修主题、“提升工程”线下研修内容组成。其中研修内容最为具体明了,在第一阶段活动中突出专家坊主的介入、教研组与参训教师的职责任务的分解、教学设计与说课的要求,以及

各人资料的搜集细则;在第二阶段活动安排中,强调推选优秀教师进行课堂展示。邀请专家坊主参与教师建磨课完善教学设计。学员撰写评课心得;第三阶段活动强调开展信息技术提升活动成果展示。

(二)抓住契机,开拓视野。

1、请进来。

A、九月底我校邀请台江区进修校资深信息学科专家,本次线下三十课时培训坊主黄煌老师跟学校骨干教师深入座谈,解答老师们的困惑,鼓励骨干教师敢为人先,大胆创新。

B、月中旬,我校邀请到福州市电教馆付瓒馆长到校为全体教师做“信息革命与融合创新”的信息与学科融合创新的通识讲座,生动幽默地

阐述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必然性。

2、走出去

A、开学初,学校就推荐苏洁老师参加了福州市教育科研管理者高级研修班,到北京进行了为期九天的关于信息技术融合课堂的观摩与培训。苏老师聆听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们的讲座,专家们“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层层深入,阐述了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有针对性使用媒体技术帮助提升教学质量的理论。本次培训正值第二届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两天的展会20多场分论坛,45场沙龙,几十场工作坊活动,让苏老师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新环境、新技术、新视野下的创新教育。一回到学校,风尘仆仆的苏洁老师就将她在北京的 3

所思、所想、所得借助精美的PPT与全校的老师进行了分享。再一次向渴慕教改前沿信息的教师们播下智慧的种子。

2016年11月1号,2016年教育部重点课题“‘互联网+’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研讨交流展示会在宁化小学召开。来自福州市属及五区八县的实验校老师,以及台江区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等五百多人共聚宁小,研讨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如何构建全新生态课堂。共同观摩宁小生动的“互联网+教育”的课堂,以及现场沙龙。台三小自上而下,只要当天没有课程的教师都齐赴现场学习观摩。

通过这些形式的学习观摩,开拓了老师们的视野,从而增强了老师们的研修信心。

三、骨干先行,以点带面。

台三小有着扎实的校本研修的优良传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也是我们校本研修的重要抓手。我校曾于去年获得福建省信息技术示范校的荣誉称号。在这所校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校园里,活跃着一批优秀的教科研骨干教师的队伍,他们都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新见长,人员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全学科。语文学科有苏洁、施宁宁、张虹、缪丹萍;数学有刘丰、林倩、林姗姗老师;英语有江霞老师;美术有彭凌姗老师。她们在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福州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邱伟松老师的技术引领下,在各级各类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学年的线下三十课时活动就由她们作为各学科的引领,为教师们讲解示范,再带动学校行政、各学科各级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说课展示。传帮带作用得到很好的延伸和传承。这是张虹老师在四十二位语文教师面前展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创新的示范课,这是林倩老师与学生之间基于智慧课堂下的数学课以及刘丰老师形式新颖的教师同伴间生动的互动点评。这是彭凌姗老师在片区美术学科线下提升工程研讨会上精彩的演绎。

正因为有这些锐意进取,孜孜不倦的学科骨干教师的先试先行、示范引领,才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到现在语数综合学科的说课任务已经全面铺开,新颖独特的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不断涌现。照相机、摄像机记录下了每一位教师时间参与说课、评课和磨课的精彩瞬间。为教师们的能力提升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数学老师陈炳娟是一位年届五旬的老教师,她的教学经验是所有教师有目共睹的,他本可以只要进行简单的白板演示,做两三分钟的片段教学就可以了,但她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进行精心备课,课前虚心向熟悉信息技术的年轻教师求教。在她上台展示时,只见她在摄像机面前表现得胸有成足,教学设计巧妙,人机互动娴熟,充分展示以为成熟的教学骨干的风采。福州市学科带头人陈瑛老师与炳娟老师同龄,她对数学学科教学的追求孜孜不倦,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每一个人机互动的设计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让我们感动的是语文老师黄少敏,她身怀六甲,却依然粉墨登场。我们关切地希望她不要太辛苦,让她只要作者讲两三分钟,但她却打趣地说,就

当这是最好的胎教。就这样,老师们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将线下三十分钟的工作深入开展下去。精彩的片段教学层出不穷,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四、深入研讨,专家引领

随着我校线下三十课时的校本研修全员铺开,进修校的教研员坊主开始了更加频繁的下校引领工作,他们专注地聆听每一位教师的说课,积极参与教师间的精彩点评,与骨干教师面对面磨课,无不彰显着专业引领者的敬业风范。现在学校第一阶段的研修任务接近尾声,一些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者正着手准备第二阶段的展示课的磨课阶段,借助校内教研团队的同伴互助,以及进修校的专家坊主的倾心打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三小的这支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的教师团队将会绽放异彩。

第四篇:信息技术经验交流材料

《信息技术环境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 赵文雍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新时代,在信息化时代里,知识数量成倍数增长,知识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整个人类生活在不断涌进的“信息”海洋中。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渗透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和改革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里引发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为学习者创造了形象生动的真实空间的模拟,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将会取代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不同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代人的基础学力。因此,21世纪是现代教育技术竞争的世纪,更是青少年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竞争的世纪,它呼唤着信息网络环境下新的学习方式构建。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校申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于2009年5月被立项为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

通过此项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建立校园信息网络系统,营造全新的信息化育人环境;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新型教师队伍;寻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经验和管理机制;优化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与办学效益大幅度提高。

三、理论依据 1.有关概念界定:

信息技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分析、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

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我们把“自主学习”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做到“能学”;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做到“想学”;掌握一定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策略,做到“会学”;培养学习的意

志品质,做到“坚持学”。

2.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对此我们作如下理解:其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与自主学习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在自主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规律和研究的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自主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益实践;其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与自主学习主张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重点引导者、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相吻合。其三,建构主义提倡“情境”,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的特性与功能也有利于情境的创设,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得已实现的物质基础,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重要因素。

3.政策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这些理论和新课改的相关精神,给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 1.确定实验对象

在这一阶段,我们初步确立的实验教师分别是我校语文、数学、英语教师:苏日娜、刘晗、浦江、高慧霞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康美霞、杨萌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冯涛、季新茹、王娅妮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这些教师都是教学认真、业务能力强的教学骨干。其中获区级学科带头人一人;区级教学能手、内蒙青功赛一等奖两人;包头市、昆区级青功赛一等奖三人;区级电教优质课一等奖一人。

确定的实验班级是语文学科:五年 一班、五年三班、二年六班;数学:二年一班、五年三班;英语:三年六班、四年一班、五年四班这样分学科分阶段的实验,可以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料。

2.采用实验措施

为了确保实验的有效开展,实验初期组织实验教师制订了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1)每位教师每天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努力搜寻和发掘教材中可以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教学,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作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然后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记录和反思,以便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每周五组织课题学习,由电教课题组老师学习“信息技术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究的实验方案、如何制作PPT、《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理论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求教师进行自学,学习相关理论书籍,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摘录对课题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工作。

(3)每月召开一次实验教师研讨会议,请教师将自己的实验情况进行汇报和展示,交流实验中的体会、反思,解决实验中的困惑,介绍自己是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征询大家的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充实自己的设想,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并将在上次研讨活动中的设计进行修改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观察和记录实验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反映情况,并及时的将自己的感受进行反思,同其他教师进行商讨,可以随时改进和调整自己的设计。同时在个人实验阶段,也提倡教师们相互间参与课堂实践过程,便于大家在下次的汇报交流中更有内容可讲,避免空洞漫无目标。

(4)每月对典型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跟踪分析,进行个案记录,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

(5)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课堂教学观摩,集中的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映教师实验研究的成果。通过说课、评课、反思、交流,进一步调整实验思路,以便进行反思后的再实践活动。

3.实验资料的准备

为了留有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实验初期,我们就共同商定了实验资料的范围有:(1)有关实验研究的精彩片段、反思及评价;(2)有关实验的论文;

(3)学生日记、手抄报、学具等;(4)课题个案记录表,每月两张;

(5)教师研究中的困惑及问题的解决,每学期一张;(6)课题学习资料一览表,每学期一张;(7)课题实施情况记载表;

(8)学困个案追踪反馈表,每人每月2张;(9)课题研究教师获奖和学生获奖复印件;(10)实验教师的成长手册每学期一本。(11)收集自己的一些创新性实验材料 4.实验的后勤保障

(1)学校重视,规范管理,营造实验的良好氛围。

为了确保实验的实效性,加强实验研究的管理力度。我们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研人员、教导主任和实验教师为课题成员,明确提出了关于实验老师和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及实验的原则。在实验过程中,校长、教导主任全员参与活动过程。在实验中期,完善了我校的教科研制度、电化教育管理制度等,使实验有序进行。要求教师每学期有课题计划和总结,有教案或案例片段,有学生的实践作业。学校还尽其所能,增强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让实验教师外出学习,购买课题实验所需的教具、书籍或物品等,为课题实施创设方便条件。

尤其像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课题,它需要更多的影像资料,所以,为了便于教师资料查询,扩大教师的视野,学校配备了17套多媒体设备,各办公室都配置了电脑,便利教师上网查资料,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购买了照相机、摄像机、刻录机及相当数量的教学软件、光盘、投影片、录像带、录音带等,现在又正在安装白板,这一切都充实了教育教学资源库。

我们还以实验教师为主,成立了电教课题组,主要负责全校的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制作,网页管理等,进一步督促实验教师进行课题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进教学,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

(二)实验阶段的主要工作

1.加强培训,更新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为了能使实验顺利进行,我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除了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外,还聘请信息技术水平高的教师对实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选派实验教师参加由内蒙古电教馆承担的自治区基础教育学科 “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的初、中期培训。另外,我们也观摩了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比赛、案例研讨等活动。

2.共同探讨,不断反思,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定期开放研讨课、示范课。参加实验的老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使用一次信息技术公开课.并且,参加课后研讨活动,对存在问题,实验教师共同交流、共同探究,经过听课----评课----指导----到再听课----再评课----再指导的反复运作,实验教师终于从反复的操作过程中感悟到,当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时,不仅优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教师,把我们的假设和构想,经过多次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基本上形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类型,主要有:

(1)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形成自主学习心向;(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学习;(4)利用信息技术着力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自主参与课堂学习。

例如:季新茹老师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时,就将八国联军对中国的瓜分的示意图和视频资料制成了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王娅妮老师在讲授《詹天佑》一课时,制作了教学课件。在制作时就留下了两张空白的幻灯片,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来展示在网络上找寻的相关资料,一节课下来收效很好。

我在讲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从网络上下载很多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上 5

课时给学生播放,当王熙凤出场的场面一幕一幕再现时,学生对王熙凤的穿戴、语言、性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还带来了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主动对王熙凤这个人物进行分析,更深入的理解了文本。

刘晗在讲授英语四年级课文Countries时,从网络上下载了许多关于英国,美国以及中国的相关名胜古迹的图片,帮助学生通过图片直观感知各国的风景,还从网络上下载了于中国许多城市的视频,可以让学生从学习英国联系到其他国家的学习,让学生在感知中可以得到自主学习的机会。

高慧霞在讲授This is a nice girl时,自己制作了一些关于人物特点的图片,让动态的图片做出一些相关的表情,学生可以直观观察到图片中的表情然后联系到相关的单词,从而引入本课重点词语。

康美霞老师在讲《长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先用课件出示两个图形,让学生想办法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有的学生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学生用1平方米的单位进行测量。在肯定了学生们积极想方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康老师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学生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他们跃跃欲试,开始探求新知识。整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学得兴趣盎然,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一个又一个的案例证明,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经过两年的实验,我们总结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创设情境——主动质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汇报交流”,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动画、音频、视频等,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教学内容的情境之中,激发求知的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培养主动质疑能力。

第二环节是基于第一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第三个环节是自主学习,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操作,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有目的的进行自学。

第四个环节师生互动,教师归纳本课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五环节是汇报交流、展示成果。通过学习,学生根据主题发表见解,汇报学习收获,展示自己探索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我以科学课《声音的产生》这节课加以说明论证。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要求让学生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所以,课的开始,我首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把眼睛蒙住,用课件播放各种声音,学生猜测是什么,一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说出了很多生活中的声音,接下来让学生质疑,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根据课件中出示的实验材料自主选择实验用具,确定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学生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疑惑和经验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把这些学生所得和疑惑出示在大屏幕上,学生再改进自己的实验,进行汇报交流、展示成果,效果非常的好。

4.提出了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开始实验时,实验教师盲目实验,毫无头绪,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逐渐能够把信息技术手段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总结出了一些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选取合适的呈现形式。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根据趣味性、动态性原则,选取恰当的呈现方式,使课堂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得到完美的统一。具体来说有以下二种选取方法:

a.尽量选取动态式呈现问题情境。将书本上静态的情境转变成学生动态的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学科知识。

b.多种方式综合应用。如:把教材中提供的素材编成小故事,把小动物进行拟人化的处理,配上多媒体课件、图片或声音,使学生身处童话动物世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要把握问题情境的呈现时机。不能直接从网络上照抄照搬,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师要把查找到的资料进行二次整理,使查找到的资料真正的为学生学习服务,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3)展示的相关资料不能太多,否则会喧宾夺主。

(4)选用的课件要密切贴合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否则就成了花架子。

六、实验成果 1.学生方面

(1)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知识重难点,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经历和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在探究过程学生认真地去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广泛地采集提取信息,独立地去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还倾听他人的想法,主动参与了课堂学习。

(3)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从不同角度、深度,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途径具体生动地呈现自学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及经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教师方面

(1)教育观念得到转变

全体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边学习边思考,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现代化教育实验的理论知识,吸取了一批最新的教育成果,把握了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的基本框架,转变了教育观念。

(2)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这一课题的研究,锻炼了我校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的课题意识、课改意识得到加强,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实验教师都能熟练操作各种电教设备,并且能够从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寻找适合自己教学的计算机平台.(3)教学方法得到改变

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处洋溢着课改的气息,灵动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初步得出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一般方法。

七、实验努力方向 1.本课题实验思考

学校老师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进行教学活动,就应着眼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发展目标出发。经过两年多来的课题研究,我们在课题研究领域不断探索。有行动的快乐,有反思的欣喜,也有实践的不足和困惑。

(1)虽然“信息技术与学习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还处于一种实验阶段,还未真正普及。这其中有硬件建设的因素、也有理论上的原因,当然更主要的是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的实践者的观念转变问题,所以我们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

(2)由于在教育理论界对整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还没有定论,必然会给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

(3)信息技术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有力工具,但我们申报的是全校性的研究课题,像有一些学科,如体育、音乐如何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还有即使是语、数等学科中,有一些内容也不是太适合采用或非得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必要性与适度性有哪些?

(4)在课题研究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知道实验有用,也努力在实验,但是有时无法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

2.下阶段研究方向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必须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必须要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目的。也就是说,整合是在课改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下进行的,不是拘泥于一个知识点、一堂课、或者是一个课件,而是要形成新的教学观。

(2)信息技术要有机的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的信息素养。因此,要从教师培训机制、学校课程设置、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继续进行改革,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保障。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学习的资源无限扩展,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意义建构提供了物质保障。在当前社会和教育环境下,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突破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获得直接经验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的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我想致我们所有的实验教师一段话,那就是: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 9

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干教育必须从事科研,科研是先进的生产力。做科研必须突出特色,特色是科研的生命。抓特色必须注重创新,创新是科研的灵魂。所以,科研是教师自由飞翔于教育天空中的翅膀。让我们把研究的种子,播撒到心田上,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

真诚的祝各位领导、老师:诗意生活 激情工作

享受教育 勤于读书 勇于探索 超越自我。谢谢!

第五篇:骨干教师经验交流总结

骨干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帮助支持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那么下面我想谈谈本学期骨干教师交流学习的三点体会:

一、骨干教师要能与时俱进、提高层次必须要有反思能力。有人说:“一个好老师要有三好即课要上好、文章要写好、学生要考好。”但是我们很多老师却只俱备一好或两好,包括我,很难做到三好老师。我想要做到三好应该俱备反思能力。在很多地方招牌老师就是让老师上同样的两节课,第二节课必须与第一节课不同,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有所改进,也就是要进行反思、进行调整。

二、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度,关键在于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对教材理解透彻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公开课由于大多是陌生的学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而我们平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这方面,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更有效地训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生态课堂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这不仅能激起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平时在这一方面自己做得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有唱英文歌曲热身导入,调动学生激情的;有发奖品激起学生参与热情的;有小组比赛得分,获胜者集体鼓掌表扬的等等,真是用尽各绝招。当时我就体会到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我们每节课都能如此用心,那么掉队的学生肯定会大大减少。本学期交流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记得某位专家曾说过,“教学就像一盘菜,呈现方式、教学的仪表、举止的完美就如一道菜是否具备色香味,而知识点的落实及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利就如这道

菜是否有营养,只有有营养才是最具价值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像厨师一样,不仅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来,更重要的是能做一道对学生来说能营养终身的菜来。”成为这样的骨干教师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学校给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也会踏踏实实、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争取早日成为优秀的骨干教师。

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经验交流材料(含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