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关于沿江开发情况的汇报
编辑:诗酒琴音 识别码:17-808686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3 17:55: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沿江开发情况的汇报

关于沿江开发相关情况的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通知要求,我们对扬中市沿江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了解,现将相关情况向课题领导小组作一汇报。

一、我市围绕沿江开发所做主要工作随着镇江市《沿江产业带规划》和《沿江详细规划》的相继出台,我市紧紧围绕省、市战略部署,强势推进沿江产业带规划建设,加快沿江开发步伐,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我市把沿江开发摆上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和镇区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沿江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解决沿江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并将沿江产业带建设作为镇区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督促检查。通过媒体,广泛开展对沿江开发的宣传和讨论,并组团赴苏南沿江开发先进地区进行学习考察,通过不间断的宣传和学习,掀起了沿江开发的新一轮热潮。

2、科学制定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实现岸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长久使用,我市对照《江苏省沿江产业带规划》、《镇江市岸线利用规划》,结合实际,以促使扬中成为全国最具知名度的工程电器岛和长江经济带人居环境最佳、投资环境最优的乐园为规划目标,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共同参与,科学制定沿江产业带规划纲要。规划布局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近期建设规划。按照近期经济工作目标,以保护为主,划分公用港区、工业港区、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活性岸线,为全线开发做好铺垫;二是远期规划。配合城市总体规划,以生态岸线控制为主,积极发展我市的物流业,远期合理划分产业布局;三是远景规划。按照生态市、水上花园城市的目标,结合沿江堤内1000米控制绿化带,逐步建成28.8平方公里的环岛森林公园,着力保护岸线资源,维护好整岛的生态平衡。

3、立足协调发展,精心打造产业布局我市沿江开发的总体思路是:以富民强市、率先起飞统揽全局,以加快协调 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为中心任务,实施高起点、高水平、开放式开发。对照《镇江市沿江产业带规划重点任务分解意见》,我市充分利用岸线资源,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沿江产业集群效应。集中区建设方面:目前全市已形成扬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坝科技集中区、沿江工业集中区、油坊化工工业集中区、沿江环岛风光带和雷公岛旅游度假区“区环相间”的开发格局,把工业集中生产、农业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去年全市累计完成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3.3亿元;集中区新批外资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实现自营进出口1900万美元,实现财政收入3072万元。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以沿江开发为契机,我市充分发挥沿江地区滩涂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立足“调优结构、调高效益”的沿江整体开发战略,加强沿江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生态水产、特色林果、应时蔬菜和优质畜牧”等沿江特色产业带基本形成,其中,江滩围网养殖项目已发展成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围网养殖基地,并且已由传统的水产养殖过渡为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渔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沿江产业集群方面:近年来,我市按照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提升工业产业层次,沿江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一是以发展“一镇一品”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对基本形成的工程电器产业集群加速培育;二是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的分工合作,实现了产业集群的集约增长;三是以建设专业化经济集中区为推进产业有效积聚的载体和抓手,促进企业有效集群;四是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技术渗透,大力推进集群升级。我市的长江电器、江苏华鹏、南自通华、江苏中电等现代化企业已逐步形成具有显著规模效益的新型工业结构体系。4优化政策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我市在在落实上级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还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补充意见,面向企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业进驻,帮助企业加快发展步伐。2003年,我市共推进项目80余个,签约项目合同利用外资累计近10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韩国现代重工与我市南自通华集团合资项目总投资达6000万美元,日商独资华宇时代通讯设备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均已落户扬中。通过以上措施,目前我市工业集中区已集聚项目34个,累计总投资18.2亿元。我们相信,只要招商引资得力,政策吸引得力,配套服务得力,企业发展就会欣欣向荣,沿江开发定会蒸蒸日上。

5、注重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沿江开发在沿江开发中,我市坚持从全省沿江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按照建设现代化水上花园城市、生态城市的要求,统筹兼顾,力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2003年,我市努力克服资金难、用地难、拆迁难等问题,全面推进沿江基础设施和其它配套设施建设。120公里环岛江堤公路顺利建成通车,扬中夹江二桥、西来桥工业自备码头建设进展顺利,扬中大道复线、沙家港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规划,泰扬过江通道的论证、规划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沿江和高科技工业集中区道路和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到位,两座5万吨级自备码头建设项目已获省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沿江开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存在问题和矛盾我市沿江开发工作虽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对现有的沿江开发规划能否充分发挥岸线效益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和分析,无序开发,布局混乱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污染少,技术含量高的新兴大项目落户少,沿江开发的成本偏高,而现时回报收益率偏低;三是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沿江开发推进速度较为缓慢,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四是用地瓶颈、资金瓶颈等客观因素制约经济发展。

三、加快沿江开发的具体举措形势逼人,但更催人奋进。我们将继续把沿江开发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使扬中的沿江开发成为全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新热点。为此,我们将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集中区建设,培植沿江开发载体优势。通过实施大投入,努力实现大变样。我们将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资主体,着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国资、外资、民资齐上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沿江开发在服从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做到突出重点,相对集中,开发一片,成功一片。力争区内各项配套能力尽快上档次、上水平。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培植沿江开发招商优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项目推进。将对现有在建项目明确专人跟踪联系,对重点项目实行市领导分工负责,全力协调项目推进。一手抓对外招商。对在手的重点项目,将加强跟踪,加快推进,确保尽快落户。同时,我们将组织多场招商活动,加强对扬中的宣传推介,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户我市。三是加快设施建设,培植沿江开发基础优势。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沿江开发的前奏曲。今年我市将围绕沿江开发,重点抓好2座5万吨级深水码头和扬中二桥的建设。深水码头总投资1.7亿元,建成后将为我市引进大吞吐量的制造企业创造良好条件。扬中二桥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扬中与苏南的时空距离,从而更直接地接受上海辐射。目前二桥工程量已完成90%,我们将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确保在9月底前竣工。四是加快环境建设,培植沿江开发服务优势。我市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视野,依据镇江市81号文件精神,继续认真落实沿江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并以行政体制改革为契机,助推机制创新,使集中区释放更大活力。同时,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营造更为浓厚的发展氛围。我市沿江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为前提,强势推进沿江开发,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迅猛发展,为全市“两率先、两步走”目标的顺利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对推进沿江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沿江。“优势在沿江,潜力在沿江,希望在沿江,压力也在沿江”,为更好地推进沿江开发工作,我们建议: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加快沿江开发的合力。成立沿江开发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和解决沿江开发中的重大问题,统筹考虑沿江经济带的建设,以利于明确开发的目标、任务和政策,加大推进力度。其次要科学合理规划,进一步提高沿江开发的水平。沿江开发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资源、有序开发的原则,要站在今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高起点、高水平地规划好沿江开发的总体布局。建议根据扬中市四面环江,深水岸线资源丰富的优势,考虑把扬中作为沿江开发的重点,进行整岛开发。三要创新开发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使用的管理力度,实现资源有效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布局沿江产业,鼓励环保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四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构筑加快沿江开发的动力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全市沿江开发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抓紧研究制定符合镇江实际的沿江开发综合配套政策,创新沿江开发的投融资体制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引进各类资本参与沿江开发,形成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

第二篇:沿江开发

沿江开发的战略意义

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项重大决策。把握当前的良好时机,全面加快我市沿江开发进程,事关南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局。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

加快沿江开发,是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着力点。我市三分之二的人口和基础产业沿江,长江岸线占到全省的近四分之一。当前,全市经济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沿江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有所提高,行政区划调整的综合效应逐步放大,全市加快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加快沿江开发,有利于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加快推进实现“两个率先”的步伐。

加快沿江开发,是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城市开放水平的紧迫需要。当前,全球产业与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长三角地区发展进入加速期,资源区域性配置、产业区域性转移、交通体系区域性共建进入新的阶段。这些对我们加快构筑承接国际产业与资本的平台、加强区域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沿江开发,有利于更有效地汇集国际产业与资本,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利于加快构筑参与新一轮发展竞争的新优势。

加快沿江开发,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我市的对外开放度、城乡差距、南北差距长期制约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不失时机地加快沿江开发,有利于打破阻碍加快发展的瓶颈,解决加快发展的薄弱环节,释放加快发展的积极因素,促进全市整体快速、协调发展。

沿江开发的战略定位

我市沿江开发的战略定位是:承接国际制造业与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展现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带动江南、江北共同发展的重要纽带,促进都市圈共同繁荣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平台。

沿江开发的总体思路

沿江开发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全市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第三次发展机遇,一体化推进沿江产业集群培育,一体化推进沿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沿江综合功能完善,一体化推进沿江景观开发,打造“两带三中心”。

城市功能带,围绕提升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加快沿江城市化步伐,以沿江城区、新市区为核心,拓展江南、江北两翼城镇建设与功能开发,形成功能分工明确、规模等级合理、空间布局协调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滨江风貌带,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为目标,整合沿江自然风光、城市风貌,着力凸显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形成融江、城为一体,江南、江北相和谐的风貌带。

重化工业中心,以推动产业规模化和形成产业链为方向,以产业园、产业带为载体,建设总体实力全国领先、支柱产业优势明显的重化工业中心,成为全省沿江重化工产业带的核心部分。

高技术产业与研发中心,以高等院校和沿江重点开发区为主要平台,加强对高技术的开发引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沿江的高技术产业与研发中心,成为我省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部分。

港口经济中心,发挥内河第一大港优势,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联动,发展现代化的港口经济,建设具有较强区域发展带动功能的港口经济中心。

沿江开发的目标进程

沿江开发的目标进程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2007年,即本届政府期满时,沿江开发“两带”出形象、“三中心”上规模,跨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国际化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产业国际化、现代化与规模化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型;开发区、工业园区加快扩容,构筑外向型为主导的沿江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确立在全省及整个长三角的产业竞争优势。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功能带与滨江风貌带基本形成。江北地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跨江通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江南地区繁荣繁华进一步凸显,城市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新区建设与老城改造取得新突破;以“一城三区”为主体的城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以滨江形象为重点的城市形象建设加快推进。

——区域性综合集散功能显著增强。东西向、南北向功能集散支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形成“呼应上海、辐射周边”的集聚与辐射机制,南京成为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经济集聚力和辐射力较强的中心城市。

第二阶段:到2015年,即“十二•五”期末,全市产业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城市现代化形象更加突出,综合功能更加完善,实现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富民强市目标,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南、江北一体化发展。

第三篇:沿江开放开发调研报告

区化纤纺织工业基地开展“大九江”、沿江开放

开发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大九江’建设、沿江开放开发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区化纤工业基地领导高度重视,5月7日-9日安排相关人员对园区的所有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地概况

区化纤纺织工业基地于2007年底筹建,总规划面积20.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集中区13.5平方公里,商贸居住区1.3平方公里,生态走廊5.5平方公里。基地‚依山濒湖‛,拥有8公里鄱湖岸线,水、陆交通便捷。2008年7月,获得省发改委 ‚九江化纤纺织产业基地‛批复。根据2010年7月2日国家工信部《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精神,基地将主动承接国家化纤纺织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打造‚中部地区差别化纤维基地‛。

二、发展现状

1、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园区已建成道路10条,共16247米,在建道路2条,共4260米,‚六纵‛(白鹿大道、维科路、邓桥路、大唐路、广湖路、环湖景观路)、‚六横‛(香积大道、东五路、东三路、洪湖路、海关路、姑塘东路)的路网格局已成型,目前正在进行园区道路绿化、亮化、交通标识、人行道铺装等工程,近期可全面完成。1

园区现有一座自来水厂,同时区政府已与市水务公司初步达成向园区供水意向,且已完成管网铺设规划;园区现有一座110KV周岭变电站,为满足园区新落户企业供电需求,拟建的110KV姑塘变电站已完成所有报建手续,即将启动建设,预计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另外,园区日处理8万吨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2万吨)工程和日供天然气60万方的天然气站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基地还配套建设了1.3平方公里的集商贸、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湖新城‛,建有12万平米的公租房、学校、医院、公园等生活配套设施,园区企业的各类人才可在此舒适的生活。

2、工业项目发展情况

目前,基地共落户工业项目1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园区的赛得利化纤、金源(恒生)化纤两个项目现已具有年产20万吨粘胶纤维的产能,2011年实现产值约40亿元。今年赛得利化纤将再上3.5万吨高档粘胶纤维项目;投资102亿元的九江恒生大化纤项目已完成立项、土地报批等工作,项目环评报批、土地平整正在进行,近期可启动建设;另外,投资2亿元的维科针织、投资5.5亿元的大唐化学一期3万吨无水氢氟酸项目已建成投产;投资3.01亿元的维科印染项目已完成土建工程,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6月底建成投产。另外,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拟扩建20万吨粘胶纤维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可研编制,正在办理项目核准有关手续。同时,九宏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的年产60万吨烧碱项目正在办理项目核准的相关

手续,完成后将启动建设。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基地将成为配套较为完备的化纤产业特色基地。

三、发展思路

基地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集约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省委、省政府沿江开放开发的核心区域,拥有交通便利、生态优越、主导产业突出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地围绕园区内赛得利化纤、九江恒生大化纤等龙头企业,着力引进其上游的基础化工及下游的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和无纺布等相关产业企业,形成完善的化纤-纺织-印染-成衣和无纺布下游产业链,打造化纤纺织特色基地,努力实现 ‚十二五‛期末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税收超15亿的奋斗目标。

(一)建设在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园区。基地产业布局坚持以化纤纺织为主导,机械电子和精细化工为补充。目前,基地内的赛得利化纤、金源(恒生)化纤年产粘胶纤维达20万吨,约占全国粘胶纤维总产量的12%。九江恒生大化纤年产40万吨粘胶纤维、60万吨溶解浆项目建成投产后,基地粘胶纤维年产量将达到60万吨,约占全国差别化纤维产量的四分之一。届时,基地将成为全国差别化纤维的主要产地之一。

(二)建设在全省有特色的生态园区。基地背倚庐山,濒临鄱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基地整体规划坚持高标准,在规划区内设立生态走廊、姑塘海关度假区等生态景观,园区绿化和美化与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基地规划建设的日处理8万吨污

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2万吨)工程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基地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严格把住环保关,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建设在全市有地位的工业园区。化纤纺织产业是九江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本基地是九江市唯一的化纤纺织产业园区。目前基地内有赛得利化纤、金源(恒生)化纤等化纤产业的龙头企业。2011年5月11日,总投资102亿元的九江恒生大化纤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基地,是我市屈指可数的‚百亿‛重大工业项目之一。

三、困难与问题

(一)园区“户口”问题。目前,城东港区尚未被列入省级工业园区,不利于基地对外宣传,同时影响基地申报省级生态工业园以及向上争取资金、项目等优惠政策,需更高层面上协调解决。

(二)岸线资源整合问题。基地处于鄱阳湖黄金航道区,拥有岸线8公里,丰水季节可航行5000吨以上船舶,枯水季节也可航行3000吨船舶,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目前,基地有3家企业自建码头,有泊位9个,其中散货码头泊位4个,危化品泊位4个,液体泊位1个。为满足基地发展需要,还需规划新建一些散货和危化品泊位。为此,基地有意对沿湖岸线进行有机整合,使岸线资源效益最大化,需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三)资金问题。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等工作需要

投入大量资金,全部依靠政府投资,资金缺口较大,影响建设进度,希望有关部门在解决专项建设资金、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用地问题。随着基地承载力的提升,土地问题成为制约基地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受用地指标限制,一些落户项目不能落实用地指标;另一方面,基地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属于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落实有困难,影响发展速度。庐山区化纤工业基地作为省‚沿江开发‛和国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与质量直接关系以上两大战略的实施,希望省、市有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二0一二年五月十九日

第四篇:关于“长三角”人才、沿江人才开发的思考

弹奏“四部曲”共振“长三角”——关于“长三角”人才、沿江人才开发的思考长三角经济建设的一体化势必带来区域人才开发的一体化。在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项目流破壁互融、加速配置的大潮流中,我们张家港市作为一个县级市,人才工作既面临机遇,更面临挑战。机遇主要有:我市地处长三角腹地,地理优势明显;已经基本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产业优势突出;

与上海等大中城市经济交流起步早,对接条件比较成熟。挑战主要有:一体化将加速人才流动,使我们得以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挑战;与周边大中城市相比较,存在着市场运作机制不优的挑战;企业体制陈旧、用人主体意识不强的挑战。一体化进程的初期,作为县级市,要在同一机制体制环境中和大中城市就人才争夺“掰手腕”,无疑是挑战更多。认清形势、知难而进,使我市人才工作健康地融入一体化大潮并充分得益,是当前人才开发的重点。围绕一体化来开发人才,必须让我市有关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和薪酬等与整个区域内先进地区逐步实现对接。具体要在政策体制、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和人才进出等方面加速贯通、融合,实现互动、双赢。形象地说,就是要弹奏好“贯通、融合、互动、双赢”四部曲。1.首先要“贯通”,这是实现区域人才开发的基础。做到“贯通”,必须敢于打破、善于接轨。“打破”需要勇气和胆识。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上重新审视我市现有人才工作的制度体系和环境体系,进一步放开思维、大胆放弃,坚决摈弃人才工作上某些落后的观念,坚决破除与先进城市间机制和体制上的壁垒,实现观念衔接、制度联通。“接轨”是要做到观念、制度、信息、交通和分配上的基本对等。重点要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和网络工程建设,形成接轨上海、连接四邻的大交通体系和信息互通平台,同时逐步缩小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与先进地区的差异,逐步缩小人才在薪资福利等方面的地区差别,最终实现政策观念、机制体制、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一体化,从而为人才开发一体化的顺利实现畅通渠道。2.重点要“融合”,这是推动区域人才开发的气候。做到“融合”,必须敢于创新、善于合作。“融”就是在初步贯通的基础上,加强和加速我市和长三角城市间各项硬件和软件的磨合和统一,逐步在整个区域形成人才开发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服务贯通的新机制,逐步使我市的人才工作融入区域内统一的人事制度框架,融入长三角人才大市场和人才大服务的一体化的气候环境。首先要敢于创新。既要敢于放弃,又要敢于吸收。放弃旧的、落后的观念和做法实质上也是一种创新,要把我市有关人才开发工作的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放到一体化的平台上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清差距并消灭它,看准先进并靠近它、超越它。其次要正确定位。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首先是融入和参与的任务。在人才开发上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打出自己的品牌。业务领域上尽量避免项目趋同、重复建设。不再盲目追求小而全,而应转向努力追求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富有自己人才开发特色和品牌的“服务名片”,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重点、有前瞻地开发应用型人才。有所区别才能更好地实现融合,才能和周边城市形成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再次要善于合作。竞争和合作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合作是实现双赢的前提和策略。当前要着力解决长三角城市间在人才资源开发上竞争过度协作不够的问题,遵守《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把原先的“自行其是”改造为“共行其是”。3.关键要“互动”,这是区域人才开发活力的体现。做到“互动”,必须科学引导、市场配置。人才的知识和技能不是一次性的纸巾,而是一种在使用中不断刷新和不断增值的再生性、可持续性资源,需要互动。人才资源的“互动”既是充分发挥人才价值的有效方式,又是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渠道。促进“人才流”的形成,首先要坚决扼杀“肥水不外流”的短视思想和行为,只有在较为灵活的机制下实现各类人才的灵活流动,才能在“流动”中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使人才本身获得薪酬效益,才能在“流动”中“留住”各类人才。促进“人才流”的形成,重在科学引导。我们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宏观上和大局上,从本地区城市功能定位的战略上和前瞻上制定人才开发规划,形成既融合于大环境又贴近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吸引、培养和活用机制,使各类人才适其位、用其所、献其智、获其利。促进“人才流”的形成,需要市场配置。我们将积极会同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谋求联动发展,构建区域性的人才服务集团,把人才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组建人才“猎头公司”、人才学会、人才租赁公司和人才派遣公司等新兴实体激活和引导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推动人才市场的市场化运作进程,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学配置程度。要通过发展长期聘用、短期聘用、一事一聘、兼职聘用和“星期日工程师”等多种开放的形式活性用才、柔性

第五篇:关于“长三角”人才、沿江人才开发的思考

弹奏“四部曲”共振“长三角”

——关于“长三角”人才、沿江人才开发的思考

长三角经济建设的一体化势必带来区域人才开发的一体化。在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项目流破壁互融、加速配置的大潮流中,我们张家港市作为一个县级市,人才工作既面临机遇,更面临挑战。机遇主要有:我市地处长三角腹地,地理优势明显;已经基本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产业优势突出;与上海等大中城市经济交流起步早,对接条件比较成熟。挑战主要有:一体化将加速人才流动,使我们得以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挑战;与周边大中城市相比较,存在着市场运作机制不优的挑战;企业体制陈旧、用人主体意识不强的挑战。一体化进程的初期,作为县级市,要在同一机制体制环境中和大中城市就人才争夺“掰手腕”,无疑是挑战更多。认清形势、知难而进,使我市人才工作健康地融入一体化大潮并充分得益,是当前人才开发的重点。围绕一体化来开发人才,必须让我市有关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和薪酬等与整个区域内先进地区逐步实现对接。具体要在政策体制、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和人才进出等方面加速贯通、融合,实现互动、双赢。形象地说,就是要弹奏好“贯通、融合、互动、双赢”四部曲。

1.首先要“贯通”,这是实现区域人才开发的基矗做到“贯通”,必须敢于打破、善于接轨。

“打破”需要勇气和胆识。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上重新审视我市现有人才工作的制度体系和环境体系,进一步放开思维、大胆放弃,坚决摈弃人才工作上某些落后的观念,坚决破除与先进城市间机制和体制上的壁垒,实现观念衔接、制度联通。

“接轨”是要做到观念、制度、信息、交通和分配上的基本对等。重点要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和网络工程建设,形成接轨上海、连接四邻的大交通体系和信息互通平台,同时逐步缩小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与先进地区的差异,逐步缩小人才在薪资福利等方面的地区差别,最终实现政策观念、机制体制、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一体化,从而为人才开发一体化的顺利实现畅通渠道。

2.重点要“融合”,这是推动区域人才开发的气候。做到“融合”,必须敢于创新、善于合作。

“融”就是在初步贯通的基础上,加强和加速我市和长三角城市间各项硬件和软件的磨合和统一,逐步在整个区域形成人才开发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服务贯通的新机制,逐步使我市的人才工作融入区域内统一的人事制度框架,融入长三角人才大市场和人才大服务的一体化的气候环境。

首先要敢于创新。既要敢于放弃,又要敢于吸收。放弃旧的、落后的观念和做法实质上也是一种创新,要把我市有关人才开发工作的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放到一体化的平台上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清差距并消灭它,看准先进并靠近它、超越它。

其次要正确定位。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首先是融入和参与的任务。在人才开发上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打出自己的品牌。业务领域上尽量避免项目趋同、重复建设。不再盲目追求小而全,而应转向努力追求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富有自己人才开发特色和品牌的“服务名片”,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重点、有前瞻地开发应用型人才。有所区别才能更好地实现融合,才能和周边城市形成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

再次要善于合作。竞争和合作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合作是实现双赢的前提和策略。当前要着力解决长三角城市间在人才资源开发上竞争过度协作不够的问题,遵守《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把原先的“自行其是”改造为“共行其是”。

3.关键要“互动”,这是区域人才开发活力的体现。做到“互动”,必须科学引导、市场配置。

人才的知识和技能不是一次性的纸巾,而是一种在使用中不断刷新和不断增值的再生性、可持续性资源,需要互动。人才资源的“互动”既是充分发挥人才价值的有效方式,又是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渠道。

促进“人才流”的形成,首先要坚决扼杀“肥水不外流”的短视思想和行为,只有在较为灵活的机制下实现各类人才的灵活流动,才能在“流动”中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使人才本身获得薪酬效益,才能在“流动”中“留妆各类人才。

促进“人才流”的形成,重在科学引导。我们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宏观上和大局上,从本地区城市功能定位的战略上和前瞻上制定人才开发规划,形成既融合于大环境又贴近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吸引、培养和活用机制,使各类人才适其位、用其所、献其智、获其利。

促进“人才流”的形成,需要市场配置。我们将积极会同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谋求联动发展,构建区域性的人才服务集团,把人才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组建人才“猎头公司”、人才学会、人才租赁公司和人才派遣公司等新兴实体激活和引导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推动人才市场的市场化运作进程,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学配置程度。要通过发展长期聘用、短期聘用、一事一聘、兼职聘用和“星期日工程师”等多种开放的形式活性用才、柔性用才,把“单位独享”变成“社会共享”。

4.最终要“双赢”,这是区域人才开发效益的标志。做到“双赢”,必须资源共享、利益共沾。

指导思想不能局限于一地之利、一城之利、眼前之利的狭隘角度,定位要准确、看点要高远。把我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开发放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平台上去思考和定位,就要广泛学习借鉴周边兄弟城市特别是以上海为龙头的大中城市人才开发的先进经验、做法,扬长弃短、取长补短,既不做自大的“夜郎国”,也不做自惭形秽的“望洋者”。观念上破除以邻为壑、划地割据、各自争胜的短视,树立以邻为补、相辅相成、协同开发的思想

。在人才开发的竞争中不搞“跷跷板式”的你高我低的恶性竞争,而要让人才的争夺在长三角各城市实现水涨船高、共进共荣的发展目标下展开。

“资源共享”和“利益共沾”主要是信息和人才资源共享。我们将以我市人才网站为纽带和突破口,加速与区域间在人才信息网络建设上起步早、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的网站的互通,打破各自为战、彼此信息相对封锁的状态,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及时了解整个区域甚至国内外人才使用、人才储备、人才缺口和人才流动等动态。为全市产业布局和人才结构调整提供准确依据。同时要充分利用一体化所带来的更加灵活开放的机制体制,广泛“猎缺各类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当前,从传统的“单位人”到现代的“社会人”的转变,从传统的“储备人才”到现代的“活用人才”的转变,从传统的“求所有”到现代的“求所用”的转变,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用人新走向。各类人才也只有在这个新的走向中竞相涌流和暴露,才能实现自身才华发挥的最大化和知识增值的最大化。人事部门只有积极适应并努力推动这个新走向,才能更好发展自己、发展人才、发展生产力,真正走上合作群赢的一体化道路,从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出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关于沿江开发情况的汇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