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生态学期末作业25篇
编辑:海棠云影 识别码:18-686590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0 20:40: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生态学期末作业2

谈学习《生态学》的体会

——人类的生态的破坏

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计科0901班0909050116曾利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而生态学问题更是影响着整个人类甚至是整个地球,是关系着整个生物世界能否继续存活下去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个学期我选择了学习生态学这门课程,想更多的了解关于生态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寻求解决之道。虽然我所学专业并非这一领域,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为我们的家园——地球,为了我们的生态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因为拯救地球的行动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参与。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生态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明白了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刻不容缓。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异常广泛,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其研究对象,即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环境->景观->生物圈(全球),成为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学习生态学这一学期,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人类现在在花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来改善生态,却忘记了造成这一严重问题的正是作为万物之首的我们——人类。正是我们的贪欲和自私造成了只顾经济发展,谋求进步的战略模式,却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虽然现在全球都普遍强调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和谐共处,但是现实的世界却一次次的惩戒了我们,这些不都是我们在自食恶果吗?

近年来全球都频繁爆发自然灾害,有些甚至让人惊悚,其破坏力之大远非我们所能承受,更有传言说地球将于2012年毁灭,人类也将灭绝,整个生物圈都将从这个世界消失。像2008年我国汶川大地震,2005年的南亚大地震,2008年6月发生于美国密西西比沿岸的艾奥瓦洪灾。。殊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破坏造成的,虽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但是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这一切嘛,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这一切。

大自然是大方的,但也绝不是一只可以随意扭捏的软柿子,如果我们不好好地珍惜,必定遭到残酷的惩罚。河水的暴涨,泥土的松塌,河床填高,河堤的坍垮,就足以吞噬我们衔泥结草好不易建起来的家园,这是一点就明的道理,更不用说其它的远期或隐形损失了。

面对着如今的生态,我们或许会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是仅仅的感慨是无济于事的,更重要的是要用实际行动来拯救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我们虽然高举着和谐发展的大旗,然而我们又是否真正为生态做出了贡献呢?答案未必是肯定的吧!

可是,仍然有人:树,照样滥伐;矿,照旧乱采;烟囱,依然吐出那墨色的浓烟;工厂,依旧排放那混浊的污水。一些整日生活在水泥圪塔之中的城市居民,他们在自己的阳台上种上一丁点儿的绿,那是一种何等的渴盼啊!而在农村,毁林毁田,“如弃草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意境则

会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瞧,甚至于只能成为一抹遥远的记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向大自然无休止地贪婪地索取,绝不是能真正摆脱贫穷与困境的良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朝一日,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愚蠢加倍地付出:土地沙化、资源枯竭、地球“裸露”、“酸雨”肆虐,等等纷纷前来光顾我们的家园,在这里肆意妄为,我们却束手无策,就好像自己家里来了强盗,自己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烧杀抢掠,然后自己收拾残局,这是何等的悲哀。可以毫无夸张地说,每一次污染,就增加一次死神对人类的召唤!每再增加一次污染,便使这种召唤以滴血的方式更加浓烈!

而对于我国呢,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我们只有一条长江,毁掉了不会再来,我们只有一个家园,失去了不会再有。爱国的公民,请首先爱护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请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做起。

在未来的世纪里,中国,是由于可持续发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还是因为自毁家园的短期行为亡国灭种,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民族能否建立起环境意识,取决于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

在丢失了很多羊之后牧民才知道补牢,然而人家毕竟知道要去修补,可是我们呢,也许我们也正在修补,在保护自然,但是我们的方法正确吗,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又与我们的初衷相符吗?

一直记得那个惨不忍睹的画面,许多的藏羚羊挂死在人们所铺设的铁丝网上,皮开肚破,连肠子都流到了外面。也许那些铁丝网的铺设是为了保护藏羚羊不被捕猎,为了保护生物,那些人也是出于一片好心,但是他们的做法正确吗?他们忽视了藏羚羊的习性,在藏羚羊的道路上铺设了这些所谓的屏障,却忘了藏羚羊要进行迁徙,因而在无形之中,那些带有倒钩的铁丝网又成为了杀害藏羚羊的侩子手,一刀刀深深插入了藏羚羊的心脏。

回看我们人类的做法,这些又哪里符合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呢?为了生活,围湖造田,过度的砍伐森林,造成严重后果的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建立大型工业基地,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CO2气体,致使全球变暖,造成温室效应。更向河水中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那到处的水体富营养化不正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吗?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我们也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自然,必须从根本上了解生态破坏的危害,更必须正视我们的做法,科学的保护自然与生态,真正的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呢?

首先,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而青少年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未来的希望,因此保护环境更需要从青少年时期就树立

保护生态的意识。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广大青少年要率先行动、开风气之先,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其次,要在广大群众中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向广大群众讲授生态保护的知识,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还没有保护生态的意识,或者没有正确保护的意识和方法,作为新一代知识青年的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将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和方法遍及全世界,确保不再出现像藏羚羊那样的惨剧。

最后呢,保护生态和环境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每个人都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大事。不随地吐痰、保护地球上的生物、用完水及时关闭水笼头、多种花、草、树木把您打扮的更漂亮、保护臭氧层、不随便丢垃圾、垃圾分类、回收废电池、尽量不排放乌烟、不浪费纸张。。。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也许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那么对于我们人类社会来说都将是一件大事。生态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全球灾害还在加剧,难道我们还要再等吗?不!绝不,地球在等待着我们,行动吧,我们是世界的拯救者!

2010-12-19

第二篇:民俗学期末作业

襄阳的民间传说

摘要: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流域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其贯通南北、承启东西的地理位置,自古即为交通要辏,有七省通衢的美誉。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中国书法名城”。人杰地灵的襄阳,古往今来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关键词:

一、老龙堤的传说

从前,襄阳市襄河南岸是一条小土埂子,这就是古襄阳有名的老龙堤。老龙堤西起万山,东接襄阳城,全长约4.5公里,号称十里大堤。至今,襄樊的老人们大都知道一些关于老龙堤的传说。

传说在几千年以前,襄河水经常泛滥成灾。为了拦住河水,古襄阳老百姓日夜挑土筑堤,可却屡筑屡垮,屡垮屡筑,就是修筑不起来。一天,一个道人经过襄阳时看到襄阳人修堤情况,十分同情。于是,这个道人脱下草鞋,拆开绳子,一头拴在万山腰上,一头钉在城墙上,人们沿草绳填土筑堤,从此拦住了洪水。

原来这个道人是个镇河神,他拆的草绳是一条老龙,后来人们就称老龙堤。

据《襄阳县志》记载:“相传修堤时,有老人取草曲折之形以授之,云‘如是则固’。语讫不见,人疑为老龙,堤成故以为名”。清末襄阳名士、翰要院编修王万芳总纂的《襄阳府志》中也说到老龙堤的来历:“堤以老龙名,不知自何时。询问士人云:堤累筑累圮。后遇一老人,折草为形,投之曰:‘堤如是筑,则固矣。’语讫,忽不见,人异之,则依草之曲折以筑,而堤乃告成。曰,此固我老龙所授也,因以名堤。”这段文字是说,告诉人们筑堤方法的老人,是一条老龙,因此就以老龙给堤命名了。

在襄阳民间还流传关于新堤和旧堤的故事,也与堤名来历有关。

相传大堤修好后,从南山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身穿白衣裳,拄着白龙头拐棍儿。老头儿走到一个年轻人面前,问道:“小哥哥,你说是新堤好还是老堤好?”年轻人想,老堤是个小埂子,又窄又矮,新堤又宽又高,就说:“当然是新堤好。”刚说罢,老头儿不见了。

年轻人一句话坏了事。原来白胡子老头儿是玉皇大帝派下来的镇河神。仙界不知道凡间的事,镇河神听年轻人说新堤好,第二年就发大水冲跨了这条堤,人们只好又修。七月大堤又被冲垮。这样垮了修,修了垮,年年筑新堤,年年被冲垮。

有一年,襄河又涨大水,襄阳城房倒屋塌。水退了,人们哭喊着从山上冲下来,玉皇大帝在天宫听到襄阳百姓在哭喊,派镇河神来襄阳察看大堤,他问城门口一个老头儿:“老哥,襄阳人到底是喜欢老堤还是喜欢新堤?”“新堤是泡的,不结实;我们巴不得有个老堤哟!”老头说。“怪不得襄阳人说,劈柴劈大头儿,问话问老头儿。请老哥叫城里百姓都来,我帮你们做一条堤,能万年不垮。”

镇河神把手中的龙头拐棍往地下一横,那拐棍成了一条大白龙,拿起一根铁桩,往龙头上一钉,他又扯一把稻谷草,揪住龙尾巴就往上续,拧起草绳子来。稻谷草往龙身上一续,都变成龙身了,只见镇河神将龙尾拴在万山脚下,然后让全城的老百姓往龙身上填土、修堤。

堤修好了,人们怕堤下的白龙复活,就在龙头上盖了座老龙庙,龙尾巴上修了座保堤寺,堤中间盖了个太子庙。从此以后,河堤再没有垮过。多年后,新堤成了老堤,本地人就叫它“老龙堤”。

二、伙牌来历的传说

从襄阳市区往北行15公里许,有一个乡镇叫伙牌镇,属于襄阳区管辖。过去,伙牌镇管辖面积非常大。伙牌因此一度成为襄阳地区的重镇,是进出襄阳的北大门。然而,关于伙牌镇的来历,却鲜有人知道。

记者曾参与伙牌镇镇志的修撰,搜集到有关伙牌来历的说法。据说过去伙牌因水源丰富,物产富饶,而经常受到附近一些盗贼的侵扰。有一年,外地的一伙强盗决定在晚上洗劫伙牌村。村民得到这个消息后,都惶恐不安。这时,村里的族长召集大家想办法,怎样才能赶走盗贼,但却一筹莫展。

就在大家都准备收拾东西出逃时,一名刚搬来的外乡人出了个主意。当天晚上,村里人在村子四周点燃柴草,将村子照得灯光通明,村民都高举着火把在村子里走动,一些人还把锅碗瓢盆敲得惊天动地。结果,蜂拥而来的盗贼还没走到村子边,就被这种气势吓得落荒而逃。后来,族人为了感谢这个外乡人,便在村子边竖立了一块石牌坊,专门记载该村用火退敌之事。后来,石牌坊日久残破,但牌子上的“火”字却清晰可见,便被人们呼之为火牌,后来以讹传讹为伙牌。

三、襄阳鹿门山的传说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位于襄阳市东南15公里处的襄阳区东津镇境内,与岘山隔江相望。鹿门山林木昌茂,葛藤缠绕,泉水清澈,幽邃寂静。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别有一番情趣,定会亲身感受到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意境。孟浩然长期把鹿门山作为隐居之地,并留下了“渐至鹿门山,山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等千古绝唱。

历史上凡来襄阳的文人墨客大都慕名前往游览。被誉为“唐宋诗词八大家”之一的宋代进士曾巩巡游苏岭山时,曾写下“不踏苏岭山,虚作襄阳行”著名诗句。据《清·襄阳府志》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光武帝刘秀带领侍中郎习郁,巡游苏岭山一带。夜间,君臣二人梦见苏岭山神前来护驾,刘秀遂封习郁为襄阳侯。习郁到任后,诏令督工,建修寺庙于苏岭山,以示崇极。竣工之日,又令工匠雕石鹿一对,卧置寺门左右,寺祠故称“鹿门寺”,老百姓称它叫“鹿门庙”。随着烧香的人越来越多,一座小庙发展成一座寺院,苏岭山也因“鹿门寺”演变成为“鹿门山”。到西晋时,“鹿门寺”更名为“万寿宫”。从唐代开始又恢复为“鹿门寺”至今。在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鹿门寺发展成中国境内规模较为宏大的佛教圣地。宋代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至1117年)最为兴盛,“闻风受教者千里云集,一时香火不断”,有佛殿、僧寮、斋堂、方丈室等房屋537间,和尚100多人,现在还留有和尚开垦的稻田100多块。鹿门山文脉连绵,气贯古今,被专家学者誉为“一座诗化了的古诗山”、“一座神化了的生态佛山”、“一座人格化了的傲帝隐山”、“一座史化了的三国奇山”。

四、襄阳仁义街的传说

据说在清朝咸丰年间,襄阳有两个大户,一个是单家,主人单懋谦是当朝宰相;一个是杨家,主人杨君盘是安襄荆郧总绅士,两家住一条街,门对门。这两家的家族亲戚倚仗权势,在城里启梁造屋,抢占屋场,把城里的一条路挤得只剩几尺宽。谁要打这儿过,骑马调不过头,挑担换不过肩,人们称这儿叫“巷道子”。就这,两家还不罢休。有一年,杨家又要扩建大院,墙根脚下到巷道子中间。单家见杨家占了便宜,就不依不饶,说占了这边的屋场。杨家却偏不认帐,说巷道子是杨家屋场。两家闹得不可开交,县衙、府上都不敢管这个闲事。单家见杨家死不服输,就写了一封家书,叫单大少亲自送到京城给单懋谦,想用当朝宰相的行势来压杨家。

单懋谦看了信后,他二话没说,提笔就在纸上写道:“千里送信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教训家人,眼皮子莫太浅了,要给后人留下好名声!不光那一墙不争,还要让两墙!

单大少碰了一鼻子灰,气儿都没缓过来,又打马赶回襄阳,赶紧差工派役,准备挪墙。这挪墙比不得挪桌子板凳,伸手就动,单家硬是把临街的房子拆了,重新摆治椽木檩条,重新下墙脚,比盖新房子费的功夫还大!

大门大户的墙,都是三、四尺宽,两墙一让,巷道子就宽了丈把子。城里百姓们见单家腾宽了巷道子,说单懋谦肚量大,积了功德。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杨家本想多占点儿屋场,没想到单家来这一手。杨绅士想,单家如此大的权势,却有这般肚量,我杨君盘要是还死脑筋,岂不遭众人耻笑? 想到这儿,他也差工派役,把自家的墙也往里缩了几尺。

这一来,巷道子不光骑马能调头、挑担子能换肩了,三张牛车并着走还大宽大展呢!打这以后,人们称巷道子叫“仁义街”。

五、“襄阳”地名正说

明末顾炎武纵论天下大事说:“以天下而言,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而言,则重在武昌。”襄阳,处于全国中心腹地,历史悠久,地势险要,历为兵家、商家必争之地。襄阳城是一座古城,而“襄阳”地名正是这座古老城市的珍贵遗产。

1、“襄阳”的三种理解。

据《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沔水》记载:襄阳城位于襄水之阳。“襄水”是襄阳城南一条独立的水系,只不过旧时的襄水要比现在要大得多。古人称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故而得名襄阳。襄阳城位于“襄水”之北,并且北临汉江,形成了独特的地理位置。

从地名学的特性分析,“襄阳”可以有三种理解:以地理位置取名,“襄阳”是一座城池,“襄阳”地名最早是指襄阳城;“襄阳”是一个主地名,随“襄阳”地名应运而生的一个或多个行政区域名称,以及更多的其他名称;“襄阳”地名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襄阳历史悠久,位置独特,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襄阳”是形成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据。

2、“襄阳”地名的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当时尚无“襄阳”之名,但襄阳已经是一重要的城镇;秦统一天下后,设三十六郡,襄阳为南郡;西汉时期,“襄阳”地名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出现;公元9年,新汉王莽改“襄阳”为“相阳”;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时恢复襄阳名称;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始设襄阳郡。由此,襄阳历为州、郡、道、府、县治所,是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襄阳”地名作为行政区域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设置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暑,下辖8县;1950年5月,以襄阳县的襄阳、樊城两镇为基础设置襄樊市,直属襄阳行政区专员公暑,襄阳县政府驻地由襄阳城迁址樊城大庆西路;1979年襄樊市升格为省辖市;1983年9月撤销襄阳地区行政区公暑,地、市实行合并;1994年襄阳县政府驻地由樊城迁址襄樊市东部的张湾镇;2001年撤销襄阳县,设立襄阳区。“襄阳”地名同时作为城镇地名和行政区域名称并用。

3、“襄阳”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

由于历史的原因,“襄阳”地名存在着一名多用的现象,出现了主地名不明确,派生和延伸地名突出的问题,使“襄阳”这一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历史地名,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现在能够证实“襄阳”地名的记录,莫过于“襄阳古城”的图文资料,以及襄阳城墙上镶嵌的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襄阳城墙”标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意识中的“襄阳”,似乎离我们今天很遥远,只有谈古才话及“襄阳”;人们看到的“襄阳城墙”标牌,似乎只是相当于一个建筑物标志,并不是真正的“襄阳”地名。只有保护好“襄阳”地名文化的遗产,才能更好地建设襄阳历史文化名城,才能更好地拓展襄樊现代城市的风情,才能使这座兼具古典风情和现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更具魅力。

六、襄阳的端午节

端午节在襄阳一带是隆重的节日,它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要佩戴五色线和五香布袋,门前插艾,吃蒜头,鸡蛋,用竹叶包粽子,喝雄黄酒,并举行龙舟赛。此外还要上演有关纪念屈原的戏。至于“白蛇传”,过去每到端午节,戏院里是少不了这个节目的。

端午节在襄阳还有神话传说,早在宋以前就做了记载。如《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五页中写道:“襄阳风俗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云:原通梦告妻:所祭之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日,皆带五色丝,食粽,言免狡龙之患。又原五日先沉,十日而出。楚人于水次迅楫争驰...风俗迁流,遂有竞渡之戏。”

当然,端午节在襄阳虽主要是纪念屈原,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一次群众性除害灭病的日子。如门上插艾、身佩五香带是为了驱蚊虫;喝雄黄酒,吃大蒜,在阴湿处做雄黄是为了杀菌。至于划龙船和绣制“五香布袋”对于开展竞赛和手工工艺表演,也是有益的事。

第三篇:广告学期末作业

广告学期末作业

从下列研究方向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相关资料,写一篇小论文。要求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立论要鲜明,内容翔实,表达清晰,文笔流畅,字数2000字左右, 如果有作品,字数1000。(A4)

格式:

1、标题: 2号,宋体加黑,居中排列。

2、正文: 4号宋体。

3、引文与注释:文章中直接应用的资料来源必须指明出处或专用名词而又需解释的应在其后标注①、②、③……。并在页底脚用5号宋体标注。

作业截止日期:第十三周 5月11日前,集体交给孙荣凯,过期不。(纸质,如有作品、刻光盘)

参考方向:

1、结合课堂所提到的一个实际案例,谈广告与整合营销的关系;

2、结合课堂案例或自身实验, 谈广告创意、文案与市场调研的关系

3、展望并论述未来广告媒介的发展趋势和一些具体应用

4、结合课堂案例或自己作品,谈电视广告与电视专题在拍摄上的异同

5、结合自己的作品, 谈广告制作的特点与体会

第四篇:环境生态学期末总结

要求:用方格纸写,必须手写

作业的第一页右上角写上你打座位号等信息

下次课要交(也就是12周星期天)

第一章:

1生态破坏 :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

2坏境问题:指人来为其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来的各种不利反馈

3坏境污染: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4坏境生态学: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原理,规律和对人类反映,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回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问答: 生态问题分哪几种类型

(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第二章:

1生态因子: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

2生物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3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4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5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问答: 1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规律有那些?

1)生态因子的作用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生态因子本身的性质和作用的量;2)作用对象——物种的遗传特性和被作用的部位和方式;3)其它伴随的环境条件。

(2)被作用物种对各种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存在最低、最适和最高点,简称“三基点”。

(3)在一定范围内,被作用物种可以通过行为、生理和遗传等方面的改变逐渐适应原本难以适应的环境;而超越某一阈限或缩短必要的适应时间,任何物种将难以生存和适应。

(4)各种生态因子对物种的健康生存都存在双向作用。即在最低和最高点以外产生抑制作用,在最低和最高点以内产生促进作用,在最适点产生的促进作用最大

2生物种群有哪些特征?

种群数量,还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第三章:

1生态系统: 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2营养结构: 是指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和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通过营养或食物传递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

3食物链 ;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能量运转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

4物质循环: 指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

5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处于成熟期的相对稳定状态, 此时, 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接近于相等, 即系统中的生产过程与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问答:1什么叫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2生态系统的信息有哪些类型?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4种

第四章:

1自然资源: 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价值的东西

2生物多样性: 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3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的天然生境地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4森林生态系统: 是森林群落与其环境在功能流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结构、功能和自调控的自然综合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多、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

问答:1问什么要建设自然保护区,有哪几种类型?

国家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

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

2建设生态示范区有什么意义?

可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

第五章:

1生态监测:是在地球的全部或者局部范围内观察和收集生命支持能力的数据、并加

以分析研究,以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2宏观生态监测:监测区域方位内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动态变化

和空间分布格局等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变化。

3微观生态监测:对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进行物理和化学监测

4指示生物:对某一环境特征具有某种指示特性的生物,则叫做这一环境特征的指示生物。

问答:1生态监测有那些特点和意义?

特点:综合性其能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长期性中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所需时间较长

复杂性一具有多功能性

分散性种监测灵敏度高

意义:为利用、改善和保护环境指出方向;使人们搞清哪些活动模式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生态规律;为受损的生态系统的回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制定相应的环保管理计划,增强环保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2生态监测的基本要求有那些?

第六章:

1生态工程:模拟自然生态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原理,并运用系统工程方

法去分析、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疏通物质、能量、信息流通渠道,开拓未被有效利用的生态位,使人与自然双双受益的系统工程技术

2生态位: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

问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分别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第五篇:城市生态学期末论文

城市生态学期末论文

题目:城市植被研究

学 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年 级: 12级 姓 名: 杨顺 学 号: 1208100304 指导教师: 吴声凤老师

2014 年 12 月 24 日

城市植被研究

摘要:虽然城市植被这个概念提出大约才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学者展开对城市植被的研究。从目前看主要从城市植被的特色、类型、功能和覆盖率等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植被

类型

功能

覆盖率

城市植被是指覆盖在城市地表上的所有的植物种类,包括自然种类和人工栽培种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的初级生产者,具有重要的自净、美化城市景观、丰富城市建筑轮廓线、提供休闲娱乐和防灾避难场所等作用。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因此对城市植被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学者主要城市植被对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一、城市植被的特色

城市植被不仅是植被的生境特化了,植被的组成、结构、动态等也发生了改变,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征。

(一)城市植被的生境的特化

城市是人为活动影响最强烈的区域,其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不同于其它地区。相对于自然条件,城市的辐射量减少2-10%,年均温增加1-2℃,风速减少10-20%。降水量虽然增加5-30%,但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相对湿度减少2-10%。同时,城市的地形更加平坦,地下水位相对较低。由于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影响,部分地区土壤更加肥沃。这样就改变了光、湿、温和风等气候条件。城市植被处于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化生境中。

(二)城市植被格局的园林化

城市植被在人类的规划、设计、布局和管理下,大多数都是园林化。乔木、灌木、草、藤等各种植物进行相互搭配,例如城市草地、森林、花坛都是按照人们通过自己的意愿或者与周围环境进行相互联系进行搭配和布局的,都是人们通过精心镶嵌融合而成的城市植被园林化格局。

(三)城市植被结构单一化和演替偏途化

由于人工制造的原因城市植被的结构分化显著,并且倾向于单一化。其是通过除去了自然植被的残存和受保护的森林,城市森林一般都缺乏灌木层和草木层,藤木就更少了。城市植被的动态,无论是是形成、更新或者演替都是人为的干预的情况进行的,都是按照人的意愿进行演替的。

二、城市植被的类型

城市植被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因此合理地对城市植被进行分类有利于城市建设和规划。关于分类而言不同的学者应用不同的分类系统是方法不尽的都相同。目前综合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道路植被 简单的说就是道路两边的植被,一般根据地域的各种因数差异而配置不同。

(二)公园、花园植被

(三)庭院绿地植被

(四)城市其他植被类型,其主要又分为如下:

1、自然植被:(1)森林 ;(2)灌木;(3)草地。

2、半自然植被 :(1)森林;(2)灌木;(3)草地。

3、特殊的人工植被 :(1)农田作物;(2)人工林;(3)人工灌木;(4)人工草地;(5)植物园植被。

三、城市植被的功能

从目前研究来看城市植被主要有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保护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小环境气候条件的生态效益,保护多样性及创造经济价值的绿化产业。

(一)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

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其内涵极为丰富。在宏观方面,城市绿化实体能够把城市的地方特色与风格体现出来。依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植被等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民族风情等社会条件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城市。微观方面,城市绿化实体实际上还能够把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和单一建筑物提体的功能极限体现出来,或者说在某一建筑区里根据其生活特点开展相应绿化建设。总而言之,城市绿化对于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功能非常明显。同时如果城市植被与城市其他植被搭配的好,可以添加景色、美化街道和市貌,给城市带来活泼生机。

(二)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

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是明显的,也是城市植被的主要的功能之一。包括降温增湿、调节环境条件、吸收有毒气体、滞留烟尘净化空气、降低环境噪声和杀菌效益等。

1、城市植被实体对小气候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城市植被的光能效应显著,尤以热带和亚热带最为突出。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植被能使局部地区降温 1~3℃,最高可达10℃,同时增加相对湿度3 ~33%,并且可遮荫、阻挡太阳辐射到地面达6O,最高可达9O%以上,只有 6 ~12 的太阳辐射通过植被叶子到达其下边,有效地减少 30 以上的太阳辐射。植被的蒸腾耗热占辐射平衡的60 以上,气温明显低于投有植被的街区。但是,不同种类植物吸收光能调节小气候的能力亦有不同,如小叶榕与草地配合要比单一的草地植被降温效果明显。

2、城市植被对二氧化碳平衡调节作用,在碳氧平衡效应方面,由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郊县。从工业革命时期到今天,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始终在急剧增长,这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形成城市 “热岛”,严重影响了地球气候和生态平衡,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城市植被对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减低城市“热岛”效应起了一定的平衡作用,原因是植被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当然,不同植物的吸碳放氧能力不同,如乔木的吸碳放氧能力要大于灌木。

3、城市植被对大气的净化作用,在净化环境方面,城市植被可以有效的吸收二氧化碳,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城市植被还具有杀菌效应,一方面植被能吸滞粉尘而减少细菌载体,使大气中细菌含量减少;另一方面植被本身具有杀菌作用,因为许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而杀死细菌、真菌及原生动物。城市植被还对灰尘有吸附滞留、过滤的功能,其吸尘能力随植被种类、地区、面积大小、风速、季节等因素而异。除此之外,城市植被还有降低噪声的功能,在居民区与公路之间建立防护林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4、城市植被对噪声减弱作用,城市植被可以减弱噪声,主要是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单株或稀疏的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很小,但当形成郁闭的树林或绿篱时,则犹如一道隔声板,可以有效地反射声波。

总之,城市植被的生态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它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对城市植被生态功能的研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以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

四、城市植被覆盖率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植被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城市当中, 通常用城市植被覆盖率来表明城市绿化规划目标或所取得的绿化成果指标。城市绿化规划目标是指在城市范围内, 单位土地面积上规划城市植被所覆盖的面积。绿化取得的成果是指城市范围内, 单位土地面积上实际城市植被所覆盖的面积。20 世纪以来,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 人口数量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大多数的城市发展过程中, 原有的城市植被(原生植被、农田植被)所在地绝大多数被占用, 自然植被、农田作物覆盖的面积则大量减少造成环境质量差,因此, 在有限的土地上, 紧跟城市化的进程, 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总之, 城市植被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环境建设不仅要体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而且要体现城市环境建设由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提升的要求, 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环境建设应从区域环境的自然本底出发, 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植被, 科学规划人工植被, 建设城乡绿地相连的森林体系, 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网络系统, 实现大地园林化, 大小公园设置合理, 设施齐全, 绿地的数量和质量满足需求, 城乡空间结构生态化和田园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 田希武.城市植被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效应.陕西水力发电,2001,(17): 60-62.[3] 杨小波 吴庆书.城市生态学(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4]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等.城市生态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宋永昌.植被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1.[6]蒋高明.城市植被特点、类型与功能.植物学通报,1993,i0(3):21~ 27. [7]中国国家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

生态学期末作业2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