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中资企业在老挝发展天然橡胶产业问题分析讲解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20-556431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03 09:37: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资企业在老挝发展天然橡胶产业问题分析讲解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栽培主要在云南、海南和广东3 省,栽种面积约1500多万亩,干胶产量6 O 多万吨,约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7 %,仅次于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和越南,居世界第六位。然而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 目前仅为2 0 %,天然橡胶供给不足将严重影响我国工业化进程。在天然橡胶种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走出去”发展成为必然。

一、老挝天然橡胶产业现状

据老挝国家农林研究院提供的资料显示,老挝近年来橡胶种植业发展迅速。1 9 9 3 年之前,该国只有边界地段有少量的橡胶种植,政府也很少关注与扶持。但1 9 9 3 年之后,老挝政府开始希望通过橡胶产业的发展,引进外资,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1 9 9 4 年老挝橡胶种植面积达5000公顷,2 0 0 4 年达7500公顷,2 0 0 5 年达到了1.18万公顷。

老挝橡胶种植面积的6 0 %以上位于北部(靠近缅甸和中国)地区,其余植胶区位于中部和南部(靠近泰国)。7 0 %的植胶区是租用地,仅2 3 %属小胶农。目前老挝橡胶单产为1 3 0 0 千克/ 公顷,2 0 1 0 年橡胶种植面积约为2 5 万公顷。

二、中资企业在老挝发展橡胶产业的现状

受土地和自然条件限制,“ 走出去”成为中国橡胶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从全国来看,云南具有最优越条件。首先,云南与老挝、缅甸接壤,这一区域可开发的热区土地面积达7 0 0 万公顷;此外,可再生种植经济受到老挝、缅甸极大欢迎,通过发展橡胶产业,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快双边人民脱贫致富;云南橡胶产业经过5 0 多年发展,现已拥有先进的管理、生产经验,单产全国第一,植胶技术世界领先。

缅甸、老挝北部地区是传统的罂粟种植区,毒品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走出去”发展橡胶产业,能从政治、观念、经济上影响和带动周边,有利于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经济;有利于消除境外对毒品经济的依赖,消除毒品对我国的危害。目前,在老挝共有1 4 8 家外国公司投资种植橡胶。云南省有4 4 家企业在老挝北部7 省共投资3 . 2 9 亿元人民币,实现新增替代种植面积5 2 . 1 6 万亩。据估算,在10~2 0 年内,如果云南企业到老挝、缅甸开发4 0 0 0~5 0 0 0 万亩橡胶,仅干胶一项就价值1 0 0 0~1 5 0 0 亿元,加上相关的物资贸易,可拉动云南省1 5 0 0~2 0 0 0 亿元的进出口贸易。

三、中资企业在老挝发展橡胶产业的优势

(一)国内政策的支持 . 国家出台扶持政策。商务部牵头的国家1 2 2 工作组是国家层面的替代发展工作协调机制,每年召开1 次 工作会议,形成共识并出台政策支持替代种植企

业。一是资金支持。2 0 0 6—2 0 1 0 年,国家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扶持替代企业。二是免征关税。国家对企业替代项目返销国内农产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同时,对企业替代项目出口化肥免征出口关税。三是援外支持。应缅甸、老挝中央政府要求,对缅甸、老挝北部地区给予援外项目扶持。四是推进政府支持。中缅两国签订了 “替代发展框架协议”,中老两国的协议正在积极推进中。. 云南省不断完善支持替代种植工作的体系建设。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副省长为组长的“ 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同时构建了省、州(市)、县三位一体的境外罂粟替代发展工作机制。二是编制规划。通过对缅甸、老挝北部的实地调研,编制印发了 《 2006—2010年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发展规划纲要 》。三是制度建设。编制印发了 《云南省禁毒境外替代种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暂行办法》、《 云南省省级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企业(项 目)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种植返销国内农产品进口审批管理操作办法》。四是队伍建设。建立了1 7 0 余家替代企业的基础信息档案系统和企业替代项目进出口指标信息系统;初步形成一批替代种植咨询专家队伍,编制印发了 《 云南边境地域资源交通图》;组建了云南省替代种植发展行业协会。五是面积核查。依靠专业技术公司运用卫星遥感、GPS 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等3S技术,对2 0 0 5—2 0 0 7 年新增替代种植面积进行核查,3 年核查累计结果为1 0 1 万亩。六是加大宣传。编制印发了2 0 0 6 年度和2 0 0 7 年度的 《 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发展工作报告(白皮书)》。七是便利化建设。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为首批1 2 1 家替代企业建立基础信息,替代项目人员实现备案办证,多口岸(通道)出入境。八是落实配套资金。云南省政府从2 0 0 7 年起落实省级配套资金3 0 0 0 万元支持替代企业。(二)老挝有利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老挝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和南洋群岛之间的陆桥位置,位于北纬1 3。5 4’ ~2 2。0 5’ 和东经1 0 0。0 5 ~1 0 7。3 8’之间。其地形以山地和高原居多,除湄公河沿岸平原及山地中局部盆地外,大部分是山地。山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 0 %,平原和盆地约占2 0 %。老挝的整个地势在中南半岛上较高,故而有 “ 中南半岛屋脊”之称。

老挝属热带季风型气候,气温终年常热,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各地气温差异不大。每年5 —1 0 月为雨季,11月一翌年4 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在2 0~2 6 ℃之间,其 中1 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 0—2 0℃;5 月气温最高,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4 0℃,仅琅勃拉邦和北汕地区有时会达到4 5 ℃。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在1 2 5 0~3 7 5 0毫米,年降雨量的9 0 %集中在雨季,7 —9 月为降水高峰

期,月雨量为3 0 0 毫米左右。全境降水分布具有南多北少,高原和山地多、平原和谷地少等特点。虽然局部地区的气候因干旱、洪涝等因素不利于开展农业生产,但从大部分地区来看,充足的光照和降水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适宜的气候与地理特征使老挝成为公认的橡胶宜植区。(三)老挝农业政策的改善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建国初期,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年实践,证明这种组织形式脱离老挝实际,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老挝政府积极调整政策,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相继出台政策措施促进农业的发展。1 9 8 0 年,老挝政府开始对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整顿和合并,并在农业生产合作社 中推行家庭承包制。1 9 8 7 年,老挝政府将分由农户承包的土地重新正式分给农户经营,并向农民颁发 《土 地证 》,规定农民对其土地拥有使用权、继承权和转让权。1 9 9 3 年5 月,老挝政府颁布实施与 《老挝土地税 法》相呼应的《 老挝土地法 》,该法规定 “ 国家确认老挝公民有占有和使用土地的权利并发给土地证,允许移交、继承、出租、具开发性的抵押、入股、出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在老挝政府2 0 0 1 年制定的近、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针对当时老挝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市场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管理的地方化、农业生产经营多样化、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培训、流域整合管理、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优先政策,通过这些优先政策的实施,对发展农业生产、加快农村开发产生积 极作用,这是老挝政府消除贫困战略的重中之重。同时 设立农业发展银行,专门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增加政 府投入,优先发展一些重点农业项 目;积极寻求国际援 助,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技术。

四、中资企业在老挝发展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

中资企业在老挝发展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老挝政治经济、法律法规、社会人文3 个方面及中资企业自身。

(一)老挝政治经济问题 . 老挝是在 “自然性质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起步低、基础差、办法僵,基本上还停留在 “ 计划经济”层面上发展经济。农业开发上,一个公司可以签订一个县或多个县的区域排 他性开发合同。. 老挝经济对外依赖性非常强,“ 三依靠”是老挝 国情的突出特点,也是近现代老挝经济的基本特征。由于对西方国际援助组织的依靠,政府对发展橡胶的态度 和力度不明确,对外国公司而言总是 “ 犹抱琵琶半遮 面”,表现得很不积极。3 . 由于长期受外国殖民统治,独立后的老挝对国民开办公司所需土地可以做到最大化的满足,而对国外公司大面积、长时间租用土地却非常敏感,从而使“经济民族主义” 思想在社会上的表现十分突出。一方面自己无力发展又渴望发展,另一方面却又非常担心流入 “ 殖民经济”。其中对国外劳工特别是对中国劳工的引入表现得倍加关注和严谨,以致在关注国富民强为出发点,讲求 “ 民有、民

享、民乐”的同时,常常又以各种方式表达出对不均衡的全球化进程的反抗,更加关注自身在多极格局中的现实主义价值取向和利益反映。(二)老挝法律法规问题 . 土地法不健全。一是对企业发展速度的影响。老挝实行土地公有制,国家是老挝土地唯一的所有者,国家对于自己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同时对本国国民与外国人在土地使用形式上作了区分。本国个人、家庭及组织享有土地使用权和土 地租赁权;而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仅仅享有土地租赁权。老挝土地法没有对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作出规定,但对土地租赁期限作了详细的规定,尤其是对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省级只有3 0 年以下的批复权,3 O 年以上就要 由国会或中央批复;土地租赁面积上也有规定,1~4 5 亩之间是县政府的批复权限,4 6~ 1 5 0 0 亩之间是省政府的批复权限,1 5 0 0 亩以上就要国会才能批复。二是对企业发展规模形成制约。老挝 《 土地

法》虽然明确规定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实践中却存在农民永久使用、农村集体永久使用两种类型,使用权无年限限制,属于永佃使用权范畴。当地政府普遍将这种永佃权称为私有权,认为存在国有、集体和私有3 种土地产权类型。同时政府尊重民意和私有财产,允许土地 的使用权在本国公民间自由买卖,土地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土地使用权人不待他人行为的介入即可直接行使对土地的占有、使用及收益权,他人不得干涉,这部分土地的标志是个人或组织拥有土地证,但面积不大且不连片。三是土地的批复和落实上受到制约。老挝还存在一类土地,即,没有归属个人使用权以外的土地,老挝土地法对其使用权限作了专门规定,政府批准个人和家庭按分配计划和目标,长期有效地使用,使用权实行政府 审批授予制。除了这种以 “无期限有限制流转”为特征的政府土地计划配给制度之外,还有就是计划、分配的土地并不掌握在政府手里而在村寨的集体当中。即,公司批到土地之后,还要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到土地所在的村寨,征得村寨和老百姓的同意之后,公司才算有真正的开发权。.劳动法。老挝的劳动法对合法劳工和非法劳工的聘用都有明确规定。外国合法劳工是指获得工作许可证的劳工,其中外国劳工的聘用不能超出总劳工数量的 1 5 %;外国非法劳工是指没有获得工作许可证的外国劳工。橡胶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受法律制约外国劳力引进只能占总劳工数量的1 5 %,而老挝劳工受传统和习惯的影响不愿意受公司约束和管理,从而出现劳工不足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橡胶产业的发展。

(三)老挝人文社会问题 老挝虽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民众的心态却安于现状、知足而乐,民族心态严重缺乏积极进取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 .人口少,土地广,自然生态条件好,丰富的资源,使得民族心理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2 .民众行为处事非常现实和散漫。当天干活当天拿工资,延后

一天都不行。而且在拿到的工资没用完之前不愿意出门做事,要把钱用完后才会去劳作,完全处于 一种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懒散生活状态。3 .社会基础设施的发展缺乏必需的资源,许多地方 的交通、水、电等设施开发还处于零状况,民众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卫生医疗服务,政府想改变现状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总是处在一种 “ 自然发展”或依赖公司 “ 援助发展”之中。

(四)中资企业遇到的问题 . 资金问题。①资金短缺。我国开展的境外经济技术合作,多以半官方、企业和民间的形式,协助四特区发展粮食等经济作物,以替代种植解决边民温饱,从根 本上消除毒品生产的一种合作方式。由于资金短缺,实施单位和牵头部门资金负担重,替代工作难以进一步开展。②进出口岸费用高。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以及公司人员的不断增加,公司员工和车辆进出口岸的费用极高。据了解,现在有的公司每年仅花在进出口岸上的费用就超过8 万元。③开展境外投资项目私营企业居多,企业整体实力弱,资金缺乏,投资规模不大。在境外项目资金前期投入后,后期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影响该项目投资回报率,导致成本偏高,效益低。④虽然国家给予境外投资项目许多优惠政策,但替代产品的进口配 额、项 目资金等迟迟不能到位。. 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与目前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造成企业经营拓展难,制约了替代经济的发展速度。3 . 受老挝政策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外贸企业对许多项目不敢投入,不能很好地实施国家 “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由于老挝政府在政策执行时的多变,使企业在境外投资存方面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加上语言的障碍,使许多工作不能及时同老挝有关部门沟通,导致投资项目实施时间的拖延,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老挝北部地区由于长期种植罂粟,使得道路、电力、交通运 输、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地方教育事业不发达,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以及配套政策不到位,这些都使许多投资企业无可奈何。天然橡胶是目前我国较为紧缺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 种资源、大力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从国内现有资源来看,“ 走出去”发展已成必然趋势。要使 “走出去”发展天然橡胶安全有效,不仅从国家层面要制定有利的政策措施和处理好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加强国外投资企业的监管。“ 走出去”的企业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加强生产技术指导是关键。

第二篇:老挝北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老挝北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老挝北部与云南的南部相接壤,地理条件复杂多样,交通运输条件太差,由于国家性质及发展状况的原因人们生活条件艰苦,不过这里拥有丰富的热区资源丰富,大面积大土地都有种植热带作物的自然条件。近年以来,随着老挝对外开放的政策进一步的改善使得不少公司纷纷落户老挝,进行热区资源开发和其他的事业建设。本论文着重于收集一些老挝北部相关自然资料及现在发展天然橡胶产业的现状,对老挝北部发展天然橡胶产业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老挝北部发展现状天然橡胶产业展望.老挝北部地理条件复杂多样,交通运输条件不方便,人们生活条件艰苦,但热区资源丰富,有着大面积大规模种植热带作物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随着老挝对外开放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不少大公司大集团纷纷落户老挝。本人利用在老挝云橡投资有限公司这几个月的实习时间,对老挝北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并对所发现的问题作了系统的浅析。老挝北部自然资源分析

1.1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1.1.1地理位置

老挝北部适宜种植橡胶的区域地理位置约为北纬17°30′—21°25′,东经100°06′— 102°20′之间。澜沧江(湄公河)贯穿云南、老挝南塔、波乔、乌多姆赛和沙耶武里。南塔省、丰沙里省,分别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和普洱市江城县相接壤。陆路交通十分方便,昆曼国际大通道贯穿老挝北部南塔省、波乔省。云南植胶区最南部勐腊县县城距老挝南塔省省城南塔100多公里、波乔省省城会晒280公里、乌多姆赛省省城孟赛200公里、沙耶武里省省城约沙耶武里600公里,具有很好的植胶的地理优势。

1.1.2地貌特征

老挝北部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主要地貌有山地、平坝、河谷等地貌。海拔250米—800米,局部山地海拔达1200多米,大部份山地地势较为平缓,坡度多在10—20度范围。

1.2土地及气候资源

热作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平均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大约为18人左右。可进行开发种植橡胶的土地面积较多,以南塔、波乔、乌多姆赛及沙耶武里四省为例,土地总面积约为

4.719平方公里,合471.9万公顷。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森林、竹木混交林、灌木林、轮歇地、旱地、水田及其它用地(各类型详细面积尚无确切数据)。初步估计可以开发用于种植橡胶的土地资源不少于90万公顷,约占四省总土地面积的19.1%。

拥有丰富的热区气候资源,以南塔、波乔、乌多姆赛、沙耶武里四省为例,省城南塔年平均气温24.2℃、年降水量1781mm、年平均相对湿度77%,会晒年平均气温25.2℃、年降水量1775mm,年平均相对湿度75%,孟赛年平均气温22.8℃,年降水量1971mm、,年平均相对湿度76%,沙耶武里的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18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和75%。山地起伏较大,地形地势多样,垂直气候明显。达到适合橡胶树正常生长临界温度18℃,年降雨量在1500mm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5%左右,为此老挝北部大部份地区都适合橡胶树生长,而只有老挝北部的丰沙里省冬季局部温度可降至0℃,没有大规模植胶的条件。2 老挝北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2.1土地及气候资源优势

老挝北部可以说是地广人稀,以南塔、波乔、乌多姆赛及沙耶武里四省为例,土地总面积有471.9万公顷,其中可开发用于种植橡胶的土地资源不少于90万公顷。地势多丘陵山地,可大规模种植橡胶树。

老挝北部四省年平均温都高于20℃,热量超出了橡胶树正常生长的临界温度(18℃);年降水量都在1700mm以上高于橡胶树对雨量1500mm的要求;年平均相对温度都在75%以上,符合橡胶树生长的所有条件。

2.2交通条件优势

老挝北部北临中国云南,东临越南,南部便是首都万象,西部便是一江之水相隔的泰国。几个省都有公路相通,在建由云南昆明直通泰国曼谷的昆曼国际大通道便从老挝北部穿过。在南塔省的民用航空线于2008年3月已正式开通。在波乔省城会晒有湄公河河远码头,水运条件也十分便利。

2.3经济优势

老挝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都是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主。从近20年来看,老挝经济先后经历了几个方面的结构调整。1988年推行革新开放,以农林、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并优先发展农林业,取消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转入经营核算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政策,逐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努力把自然和半自然经济转为商品经济,实行对外开放,颁布外资法,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经济关系贸易,争取引进更多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1991年到1996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1991年后,老挝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老挝政府采取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扩大农业生产等措施,基本保持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2001年至2005年,老挝经济年均增长6.2%。2006年至今老挝经济继续稳步发展,人们都期盼政府能调整经济结构带动大家走向富裕的道路。

2.4发展天然橡胶的产业优势

老挝北部与中国、泰国、缅甸、越南相临,边境贸易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由于老挝北部的这些省份都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发展天然橡胶种植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农民容易接受。地方政府在分析当前的形势后得出天然橡胶是现代农业科技的产物,按现在的市场价,种植天然橡胶会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许多便利的条件。因此老挝政府这几年在不断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鼓励农村保护性开发原始森林资源用于种植橡胶树。目前在老挝北部投资橡胶产业的国家有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这样一来,不仅给老挝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在发展天然橡胶产业的同时还带动了老挝林业的开发,即对原始森林进行保护性地开发,同时又种植上了橡胶林,这并没有使森林面积缩小,相反大面积种植胶不但使得许多荒地得到了有效利用,还增加了森林覆盖面。老挝北部发展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3.1老挝北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还有许多不足

3.1.1投入不足,生产管理不标准,产业化水平低

随着老挝政府对外政策的开放许多公司纷纷落户老挝,在北部以独资和合资的方式,多领域多层次地进行商业开发。但由于地方保护政策的影响,许多投资项目迟迟不能动工。在老挝北部天然橡胶开发主要有政府的、民营的、外商独资及合资等四种形式。地方政府和民营的因财力不足难以形成规模,独资合资的外企公司虽然在资金方面是准备充足的,但却因为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和许多地方保护政策的影响,资金不能用到关键的地方,造成了许多浪费。管理方面因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口的税收过重,外企公司只能雇老挝本国的一线工人,由于老挝本国劳动力远远不及国内使得管理不到位,从而影响了天然橡胶生产的进程。

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带动如加工业、制造业、贸易及旅游业等的发展,但是现在老挝北部橡胶产业的发展还初级阶段,还没有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产业。如加工业、制造业、旅游、经贸也都是处刚起步阶段,许多地方都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而只有如原材料的进出口,短期短途旅游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阻碍地方产业化进程的主要问题就是济济的发展问题。

3.1.2产品结构单一,土地综合利用率低

老挝北部热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是随着天然橡胶的开发,大面积热带雨林,将被天然橡胶取而代之。发展经济是老挝人民共同所期盼的,但由于政府的宏观市场调控力度不够。原本用来种庄稼的山地都种上了橡胶树,橡胶树从定植到开割大概要6—8年时间,这段时间完全可以采用套种或间作的方式种上其它经济作物,而在老挝北部完全是荒废的,这直接造成了老挝粮食的供应吃紧。,这是一种不良的发展模式。

3.1.3服务体系不健全,橡胶产业整合还需深化

从老挝北部几个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国家的发展现状,政府不能正确的把握市场信息,政府对天然橡胶的发展市场风险并没有预见性,也没有能力来承担这一风险。服务体系不完善,老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低工资制,使得许多政府部门办公养成了收小费的习惯,办事效率低。许多在老挝的外商切身利益不能得到保障。

许多橡胶公司纷纷落户老挝,在给老挝带来经济推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橡胶产业不利发展的新问题。各公司联系不多,许多公司都在明争暗斗,为争取资源而采取非正规手段,提高了橡胶产业投资开发的成本。所以在短期内建立一个企业联合协会是很有必要的,使各公司各地区形成良性竞争降低成本,从而多领域全方位地实施开发计划。

3.1.4森林资源浪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目前在老挝北部每年开发的原始森林达数十万亩,而这一区域内所开发出来的木材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许多砍伐的林木只能用大火烧了或腐烂在山中。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由于没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不少的老挝人民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使得原始森林大面积被砍伐,这样不仅是会造成土壤流失,还可能加剧全球变暖。许多在开发原始森林时并没有按照橡胶林地开发的标准实行,而是胡乱砍伐,把水源林,山脊林等都一并砍伐,没有起到可持续发展地开发原始森林的目的。

3.2进行新技术开发,整顿产业发展

由于老挝还处于发展比较落后的阶段,所以引进新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从当前国际天然橡胶发展现状来看,在开发橡胶产业时必须走国际化、标准化及产业化的道路,特别是像今年一样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我们必须把橡胶产业做好,做精,尽量使投资减少。随着工业化、科技化的到来,我们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的学习新技术,特别是作为21世纪新一代的“橡胶人”,我们的工作目的就是运用当今科技服务于橡胶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节约化道路,走科技化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乃然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主题。

新工艺的引进说明在产业发展发面我们又有了新的突破。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到来每一步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倡新工艺引进,实质就是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浪费。针对橡胶产业的发展,我们引进新工艺,把无利用价值的东西转变为有利用价值的东西,这样一来才能把产业提上一个新台阶。

3.3增强农民经济意识,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在老挝北部实施橡胶产业投资开发。作为外商不要只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更多还要考虑到当地人民的切身利益,这样产品才会有更广的销路,发展才会更轻松。如何去改善农村经济收入来源,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成为了实施橡胶产业开发的首要问题。在老挝北部95%为

农业人口,当把他们用来种粮食的土地种上橡胶后,植胶的企业是否可以调整一下劳动力结构,把部分农业人口纳入我们一线生产队伍之中,这样不但使他们的生活就有了保障,我们的产业发展也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这样一来不但把橡胶林地管理承包出去,还可以解决部分人口生计问题。经过调查,我个人认为作为云南农垦集团在老挝北部开发的“云橡投资有限公司”就做得非常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说明投资开发正迈上一个新台阶。

4.老挝北部天然橡胶产业的未来展望

4.1未来老挝橡胶产业发展

4.1.1老挝本国优势

老挝由于拥有丰富的热区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非常有利于天然橡胶的生长,特别是近年以来国际都禁止种植牙片,在东南亚实行罂粟替代种植项目,老挝政府也实行橡胶替代应罂粟种植了这一政策,同时得到了老挝政府及国家的大力支持。从老挝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发展其他的重工业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老挝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所以在老挝北部发展天然橡胶种植是很有情景的,同时对带动老挝的地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现在虽然有很多公司都在老挝成家立业,但要数天然橡胶种植产业最有潜力,在这里拥有天然橡胶生长所需的地理资源和气候资源,同时也得到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

4.1.2社会发展优势

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各东盟成员国纷纷加入了联合发展的行列,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到来加速了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橡胶产业的发展也得到各东盟成员国的支持,老挝作为一个热区资源大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应该要利用好这一次发展的好机,利用好发展天然橡胶的成功经验和好的管理模式,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把天然橡胶产业做强做大。5 小结

通过对老挝北部四省相关气候环境及当地发展情况的调查,从中可以看到当地的生活水平并不是 那么高,主要是以发展农业经济为基础。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老挝种植橡胶是有非常好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另外加之老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给天然橡胶种植带来了非常多的劳动力,天然橡胶种植同时也得到老挝政府的大力支持,认为在老挝种植天然橡胶是有相当大的潜力的。

第三篇: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09物流16号谢文平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关于物流产业的基本认识

(一)物流产业的基本特征

虽然物流活动久已存在,但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活动或者生产、流通部门从事的物流活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第一,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产业是维系这些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和血管。因此,物流产业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仓储设施的闲置等。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种物流要素也逐渐成为市场资源,专业化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

第三,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当物流活动从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中独立出来后,物流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因素,而成为一个为生产、交易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价值增值因素,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专业化物流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有形服务,而且可以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这是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传统流通部门所难以企及的。相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物流服务创造的是产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创造价值的产业部门,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

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1998年以来,山东省经委以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为切入点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试点工作,得到山东省及其周边省份许多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参与。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目前,我国一批颇具竞争实力的优势企业,例如海尔集团、青岛啤酒、上海宝钢等,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在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已开始尝试和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其三是在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中,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二)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MerchandiselogisticsCo.)等。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如丹麦有利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如UPS、TNT等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在纷纷进入中国的快递市场。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例如,中外运所属天津空运公司,在与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合作中,根据客户市场的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变化,不断规范、调整和创新企业的物流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服务内容从简单空运发展为全程物流服务,服务区域从天津市场扩展至全国,服务规模从最初的几笔货物发展到每月数百吨,成为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最主要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公司、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等。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是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以货运代理为例,目前我国货运代理企业有数千家,整体发展比较规范,典型的货运代理企业,如中外运,能够提供包括报关、商检、运输合同管理等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由物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物流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刚刚开始这方面的尝试,还缺乏成功的运作经验和实例。

(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

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交通运输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有较大的发展。(这5个部分的发展概况参见表1)。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纽和场站等仓储设施外,我国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军队等行业中的仓储设施相对集中。仓储设施近年来发展迅速,年投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990年我国仓储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仅为4.2亿元,1998年为65.8亿元,比1990年增长14倍之多。

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包括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数字数据网(ChinaDDN)、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和公用中继网在内的四大骨干网络的总容量已达62万个端口,其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连通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这就使EDI、ERP、MRP、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以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促进物流效率的提高。

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货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物流活动中的货物运输的散乱状况和人背肩扛的手工搬运方式。目前,我国自主开发和研制的各种包装设备和搬运机械设备分别多达数百种,估计仅搬运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年产值约为400—500亿元。

三、中国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总体来看,中国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目前还比较小,发展水平也比较低,这一方面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经济中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和制约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

(一)物流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据调查,在工业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产品销售物流中由企业自理、企业自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承担比例分别是24.1%和59.8%,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1%;在商业企业中,由企业自理和供货方承担的物流活动分别为76.5%和17.6%(中国仓储协会《中国物流市场供求分析报》2000年中国国物流研讨会论文集,P14)。与此同时,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有率都比较高(见表2),并成为企业经营资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这也是当前制约中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在工商企业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物流活动逐步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化物流的潜在需求。但由于市场发育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完善,一方面企业内部运输和仓储等设施、各种物流装备、各类物流从业人员等资源,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合理的交流和流动;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的内在动力和手段,企业无法将其内部低效率的物流设施、人员和组织实施有效的剥离。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继续沿用以往的物流方式,社会化、专业化物流需求仍难以转化为现实。

(二)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中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第二,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例如,全国从事公路货物运输的经营业户有274万户,平均每个经营业户拥有的运营车辆仅1.43辆;拥有运营车辆超过100辆的企业只有中远、中外运等少数企业。

第三,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

(三)低水平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严重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

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已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是:

第一,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0.43公里/万人,美国为6869.3和253.59,德国为14680.4和65.94,印度为5403.9和21.6,巴西为1885.8和118.4,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邓志高: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研究》系列报告之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1999年第144期)。

第二,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长期以来,我国在交通枢纽、公共储运设施、各种现代化物流中心等物流集散设施建设方面明显滞后,各种工商企业内部仓储设施也难以构成企业投资发展的重点。目前,交通部的公路主枢纽规划虽已经形成,但是仅有上海、深圳等地的一级主枢纽开始投入建设;航空货运基地尚在规划之中。我国经济系统中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内部的各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还比较缺乏,这严重影响着物流集散乃至运输效率的提高。

第三,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以货物运输设施和装备为例,铁路的货运重载、高速、自动化管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

还比较少,汽车专用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1%,等外公路仍高达20%以上;公路货运中各种专用运输车辆的比例仅占全部货运车辆的3%;沿海港口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建设的北仑港、盐田港、秦皇岛港及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等港口的集装箱码头的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相当于发达国家80年代的水平,其他大部分港口或港区的装备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60—70年代的水平,发达国家已极少采用的件杂散货运输方式在我国港口仍普遍存在;民航货运业还很不发达,全国航空货运飞机仅有14架,以客运飞机搭载货运仍然是主要的航空货运方式。

第四,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如在运输设施方面,一是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尽均衡,东部地区交通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交通设施比较落后;其次,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尚未形成合理分工关系,市场范围交叉严重,在同类货源上进行盲目竞争,使得各种运输方式不能合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第五,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是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关键问题,标准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国物流设施和装备方面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的主要表现,一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例如,海运与铁路集装箱标准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海铁联运规模的扩展,我国海铁联运的集装箱运输在集装箱运输总量及铁路运输总量中的比例都比较低,对我国国际航运业务的拓展、港口作业效率的提高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二是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例如现有托盘标准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降低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货物运输、储存、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三是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虽然目前我国对商品包装已有初步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但在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施、仓储设施相衔接的物流单元化包装标准方面还比较欠缺,这对各种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方面的影响较大。

第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以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为例,一是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如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物资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管理(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二是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EDI、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四篇:产业发展SWOT分析

第五章 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生态环境优势

XX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之一。西充产业特色鲜明,是著名的柑桔之乡、丝绸之乡、国家级麻竹、辣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项目地处XXX,有较好的自然环境优势,及气候环境。山水兼备,适合打造休闲旅游农业。

2、历史文化优势

项目地处XX,亦是XXX在地。有着较好的历史文化底蕴,有较好的交通及市政设施基础。项目大道以张澜大道命名更加体现出与本地历史人文的融合,相得益彰。

3、产业发展,开发程度低,自由雕琢空间大,后发性强

项目区现在仍停留在自然开发的阶段,大规模、有组织地开发没有启动。这既是规划区目前落后的原因,但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后发优势是与区域的落后性相伴生的。

4、时间差与规模差

区域经济发展依赖于对外界市场信息的及时把握,要把握住买方市场,并且还需要创造性的引领市场的需求。大量的市场信息来源于区域中心或者周边的中心城市,消费潮流也最先由城市内部兴起。因此接近中心城市,一定程度上就是接近市场,接近市场就意味着接近商机。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种潜在的市场,适时介入市场而获得相应的发展优势形成区域新的增长产业。

项目临近南充,靠近成都,信息获取便捷,这是其他区域无法相比的。

如果信息的获取只是把握商机的前提,那么真正进入实施阶段,必须满足相应的门槛人口,进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南充以及成都庞大的人口基数就是保障了。

5、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西充县被农业部列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县,该县紧紧围绕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心两园三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对于农业项目发展有着较好的氛围以及政策支持,这也是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

二、劣势(WEAKNESSES)

1、项目区内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农业休闲旅游是项目发展的重点之一。但是农业旅游观光需要完整的道路结构,项目内部区域多为丘陵,风景虽好,但没有道路贯通。已有的道路也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道路及设施的建设迫在眉睫。特别注意错车,停车位的修建。

2、当地落后的现状和劳动力素质不佳

劳动力是项目的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劳动力素质在一定程度影响着效益。当地青壮年劳动力的缺失以及劳动力文化程度不够高,确实是一个挑战。

3、项目区域内主河道被污染

不得不提及流经项目区域的主要河流已被上游工业区污染的事实,这对园区的景观以及用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乐观的是,政府已经开始了整治。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农业发展新时期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满足于吃饱。经济水平的发展,让人们有能够吃的有品质,有安全。对于新农业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绝好的机遇。绿色或有机食品将成为农产品市场的新力量和生力军。

2、位处郊区的休闲旅游农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郊区田园般的生活是现代城市人所向往的。面对车水马龙,喧嚣尘杂的城市生活,人们渴望在郊区得到心灵的片刻休憩。莲池秀美的自然风光,将胜任这一职责。

城里人喜欢把去乡下当作惬意的度假,出了潜意识中飘荡着一丝“廊桥梦”的诱惑之外,乡村的朴素和自由让他们难以抗拒。现代大城市因为人口剧增,和商品工业化发展过快,城市不可避免地染上了现代综合症,环境恶化,交通拥挤都让城市人心浮气躁,竞争压力、就业危机、纷纭的人际关系让城市人对自由生存空间的追求更加强烈。

所以将项目打造成休闲旅游式农业必然得到城市人的青睐。

3、经济政策环境良好

西充县是农业部下列的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县,在发展农业上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政府资金的支持。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就业、农民增收。因此,项目会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扶持。

四、挑战(THREATS)

1、辨析特色经济的真正内涵

不顾实际的攀大求洋,追求新异一直是项目开发的一大怪圈,也是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是,将项目的特色局限在区域土特产和要素禀赋这样一个狭隘的的领域。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两个极端,说到底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特色经济的真正内涵。

真正的特色经济表现为:

“你无我有”即区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独有的,以独有的差异比较优势,形成垄断的市场竞争能力。

“你小我大”其特色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集中度高,生产能力大,具有低成本差异的比较优势,可以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你劣我优”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优良,以优质、安全、绿色、生态打造区域品牌形象。“你泛我专”其特色其现在产品和服务的专业分工化。

2、自我超越的观念挑战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经济发展与实实在在的有形产品生产结合在一起,而更多忽视了围绕生产的全方位的服务。围绕生产过程提供现代化服务,使得虚无缥缈的活动背后赚得盘满钵满。因此规划区开发必须首先自我超越,树立服务立区的发展思想。

3、短期效应与长远发展目标之间的艰难取舍

规划区如何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要摆脱固有思路的束缚,树立新的发展观。“因人设事”还是“因事设人”反映了一个区域如何在短期效应和长远发展之间进行必要的取舍,最终归结为生存与发展的取舍。

4、成绩与和谐发展的挑战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短期内扭转乾坤,一鸣惊人的心理。基于这种短期心理,大干快上,最终导致项目的繁荣只是一种虚胖,而不是和谐的发展。

五、总结

通过SWOT分析,不难发现同类产品的开发很容易被周边区域的形象遮蔽与代替。所以只能对资源进行整合、升级,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结合现有的优势资源,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体现新特色。从而提高资源价值。强化自身力量,占领同类服务和产品的制高点,将成为企业的至高目标。

第五篇:开关电源产业发展分析

开关电源产业发展分析

从我国开关电源的发展过程可以了解国际开关电源发展的一个侧面,虽然一般说来,我国技术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平均有5~10年差距。70年代起,我同在黑白电视机,中小型计算机中开始应用5V,20-200A,20kHZ AC- DC开关电源。80年代进入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应用阶段,并开发研究0.5~5MHz准谐振型软开关电源。80年代中,我国通信(如程注交换机)电源在AC-DC及DC-DC开关电源应用领域中所六比重还比较低。80年代末我国通信电源大规模更新换代,传统的铁磁稳压-整流电源和晶闸管(Thyristor,原称可控硅元件)相控稳压电源为大功率(48V,6kw)AC-DC开关电源(通信系统中常称为开关型整流器SMR)所持代;并开始在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中得到应用。工业应用方面,在锅炉火焰控制,继电保护,激光,彩色TV,离子管灯丝发射电流调节,离子注射机,卤钨灯控制等系统中均有应用。

90年代我国又研制开发了一批新型专用非关电源,典型例子如下: 1.卫星开关电源。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风云一号、二号气象卫星均应用了开关电源。特点是:多路输出,不可维修性,要求长期不改变性能,设置冗余模块,可靠性高,EMC 满足空间环境条件,高效,轻小。2远程火箭控制系统的DC-DC开关电源,要求发射过程中高度可靠。3 1000kW牵引变流器4500V/1200A GTO门控250W开关电源。4 40kW固体脉冲激光器的软开关电源。用4台10kw全桥多谐振ZVS变换器并联。5.焊机用双IGBT管正激车电压转换一脉定调制(ZVT-PWM)软开关电源。输出20kW,500A,开关频率40kHZ,效率92%。特点是负载大范围变化频繁,工作环境恶劣。要求电源冲击电流小,动态特性好,无过冲,负载个影响软开关性质。6.变电所在流操作系统开关电源。供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及蓄电池充电用。代替晶闸管调压系统,输出10A,180~286V。主开关管用IGBT或功率MOSFET。

7.单相和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有源功率同数校正器)。

可以看出20一30年中,我国开关电源的应用领域和技术性能有很大进展,这与因家基础工业和国力增强有密切关系,也和国际先进开关电源技术影响有关。充分显示了中国电源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90年代,中小型(500W以下)AC-DC和DC-DC开关电源的特点是:高频化(开关频率达300-400kHZ)以达到高功率密度,体小量轻;力求高效和高可靠;低成本;低输出电压(≤3V;AC输入端高功率同数等。在今后5年内仍然将沿这些方向发展。

主要技术标志从技术上看,几十年来推动开关电源性能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本要标志是:

1.新型高频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发使实现开关电源高频化有了可能。如功率MOSFET和IGBT已完全可代替功率晶体管和晶闸管,从而使中小型开关电源下作频率可达到400kHZ(AC-DC)和1MHZ(DC-DC)的水平。超快恢复功率二极管,MOSF ET问步整流技术的开发也为高效低电压输出(例如3V)开关电源的研制有了可能。现正在探索研制耐高温的高性能碳化砖功率来导体器件。

2.软开关技术使高效率高频开关变换器的实现有了可能。PWM开关电源按硬开关模式工作(开/关过程中电压卜降/上升和电流上升/下降波形有交叠),因而开关损耗大。开关电源高频化可以缩小体积重量,但开关损耗却更大了(功耗与频率成正比)。为此必须研究开关电比/电流波形个交更的技术,即所谓零电压(ZVS)/本电流(ZCS)开关技术,或称软开关技术(相对于PWM硬开关技术而言),小功率软开关电源效率可提高到80一85%。70年代谐报开关电源奠定了软开关技术的基础。以后新的软开关技术不断涌现,如准谐振(80年代中)全桥移相ZVS-PWM,恒频ZVS-PWM/ZCS-PWM(80年代末)ZVS -PWM有源钳位;ZVT-PWM/ZCT-PWM(90年代初)全桥移相 ZV-ZCS-PWM(90年代中)等。我国已将最新软开关技术应用于6Kw通信电源中,效率达93%。

3.控制技术研究的进展。如电流型控制及多环控制,电荷控制,一周期控制,功率因数控制,DSP控制;及相应专用集成控制芯片的研制成功等,使开关电源动态性能有很大提高,电路也大幅度简化。

4.有源功率团数校正技术(APFC)的开发,提高了AC-DC开关电源功率因数。由于输入端有整流一电容元件,AC-DC开关电源及一大类整流电源供电的电子设备(如逆变器,UPS)等的电网测功率团数仅为0.65,80年代用APFC技术后可提高到0.95 ~0.99,既治理了电网的谐波“污染”,又提高了开关电源的整体效率。单相APFC是DC -DC开关变换器拓扑和功率因数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而三相APFC则是三相PWM整流开关拓扑和控制技术的结合。

5.磁性元件新型磁材料和新型变压器的开发。如集成磁路,平面型磁心,超薄型(Low profile)变压器;以及新型变压器如压电式,无磁心印制电路(PCB)变压器等,使开关电源的尺寸重量都可减少许多。

6.新型电容器和EMI滤波器技术的进步,使开关电源小型化并提高了EMC性能。

7.微处理器监控和开关电源系统内部通信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源系统的可靠性。90年代末又提出了新型开关电源的研制开发,这也是新世纪开关电源的发展远景。如:用一级AC-DC开关变换器实现稳压或稳流,并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称为单管单级(SingleSwitch Single Stage)或4S高功率因数AC-DC开关变换器;输出1V,50A的低电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又称电压调节模块VRM,以适应下一代超快速微处理器供电的需求;多通道(Multi-Channel或Multi-Phase)DC-DC开关变换器;网络服务器(Server)的开关电源刊可携带式电子设备的高频开关电源等。

中资企业在老挝发展天然橡胶产业问题分析讲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