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缝留置位置图解
编辑:雨声轻语 识别码:20-313234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5 00:32: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缝留置位置图解

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缝留置位置图解(施工缝图解)

·水池底板一次浇筑完成。底板与池壁的施工缝在池壁下八字以上150~200mm处,底板与柱的施工缝设在底板表面。

·水池池壁竖向一次浇筑到顶板八字以下150~300mm处,该处设施工缝。柱基、柱身及柱帽分两次浇筑。第一浇到柱基以上100~150mm,第二次连同柱帽一起浇到池顶板下皮。池顶一次完成。

第二篇: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分析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置

及处理方法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好是连续浇灌混凝土,但是在我们日常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机械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在建筑结构层上留设施工缝。施工缝若处理不好,往往会形成弱点,对结构受力、整体性及防水都不利,还对楼板的耐久性、抗渗漏能力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一、施工缝位置的留置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位置,必须在浇筑混凝土时事先考虑好。各种结构有不同的留法,但总的来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比较不重要的地方,或受力(主要指剪力)较小而施工又方便的地方。施工缝形成的截面应与结构产生的轴向压力相垂直,以便能直接发挥混凝土的特长——传递压力。例如:梁、柱的施工缝,应与构件的轴线相垂直;板、墙的施工缝,应与板面相垂直,具体说明如下: 1.1、水平施工缝:

①基础与基础梁间、基础梁与柱间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梁的下面和上面的水平面上。

② 柱与基础问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上面的水平面上。③梁与柱间的施工缝,宜留在梁底与柱的交接水平面上。④ 无梁楼板与柱间的施工缝,宜留在柱帽下面的水平面上。

⑤ 板与梁应一起浇灌。当梁的截面尺寸很大时,施工缝可留在板底面以下2— 3 cm处在水平面上,不得留在梁截面受拉区内。

⑥ 烟囱、水池、水塔的施工缝,可每隔1.5—2.0 m留一道,但水塔中水箱的施工缝,应避免留在支托斜底部分。

⑦ 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以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1.2、竖向施工缝: ①

浇灌单向板混凝土时,施工缝可留在与板跨平行的任何位置。②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③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及其复杂结构的工程,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④ 对于带有斜梁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应连续浇灌,若必须分开浇灌,施工缝则应在斜梁加腋的上部。

⑤ 现浇楼梯的施工缝,一般应按楼层设置在踏步板的1/3处。

二、施工缝位置的留置分析 2.1钢筋混凝土梁分析

1)、混凝土施工缝对剪力影响较大,对弯矩影响不大。在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中,梁的抵抗弯矩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受压和钢筋的拉力形成的,而混凝土施工缝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所以混凝土施工缝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弯矩承载力影响不大;由于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为两次浇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对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大。施工缝留置时,不需要考虑弯矩,只需考虑剪力即可。

2)、规范规定了确定施工缝位置的两原则: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5条规定:“混凝土施工缝不应随意留置,其位置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确定施工缝位置的原则为: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

对于承受荷载的梁构件来说,什么地方剪力较小呢?显然是跨中,跨中的剪力为最小。所以施工缝留置在跨中是最合适的位置。旧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规定了梁的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请注意是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不是跨中三分之一“处”。从这个规定看出,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围内都是可以的,跨中是最合适的部位,而跨中的三分之一“处”,是这个合适范围的边界点,也就是这个范围的最不利点。(大多数工程师通常将梁板构件的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在跨中的三分之一“处”,即距离支座位置三分之一跨的位置。而且,大多数工程师认为把施工缝留置在跨中是不允许的。现场易混淆)

规范规定了“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的原则。在混凝土浇注前,梁的施工缝写需要用模板封堵,在跨中截面操作最方便,而在跨中三分之一处,往往有负弯矩钢筋,封堵模板不方便,清理施工缝混凝土界面也不方便,而且操作稍有偏差,就可能偏出了跨中三分之一范围。所以,从方便施工的角度来讲,跨中三分之一“处”,并不是合适的位置。

3)、综上所述,梁的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三分之一“处”是不合适的。跨中三分之一“处”,既不是剪力最小的位置,也不是最方便施工的位置,这与施工规范的原则是不相符的。甚至有人认为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位置是不允许的,这与规范的原则更是矛盾了,恰恰相反,跨中才是施工缝留置的最合适位置。

2.2楼梯施工缝留设位置分析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处(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施工缝位置留置一样)附楼梯施工缝留置图

正解是中间三分之一跨,最好在跨度正中,剪力最小处。休息平台的正中也就是井洞处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中间的三分之一跨按跨度分三段,在中间段的任何位置理解。因为施工中,缝留高了,施工不方便是,才按三分之一的最低限度选取。一般情况下,在上层板筋留缝较好。因为只有一层钢筋,支施工缝的模板好支。第二,上皮板筋一般在结构跨度的三分之一处断。

楼梯施工缝的留设分两种分别对待:

1、对于四周均为剪力墙的楼梯,施工缝最好留在楼梯梁的一半,进休息平台1/3净跨的部位(至少超过250-300mm)。此时楼梯梁在 相应剪力墙位置要留梁窝,至少过墙中,最好穿透。

2、对于四周框架的楼梯,施工缝最好留在楼梯段上下各3跑位

置,因为此时楼梯受力均靠楼梯梁承担,将其看做一受弯构件,就不 难理解为什么这么留置了。

三、施工缝的处理办法

为了不影响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应作如下处理:

1、若施工间歇时间未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可将新混凝土均匀倾人,盖满先浇好的混凝土,然后用振捣工具穿过新混凝土达到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层内5—10 cm,将新老混凝土一并捣实,结成整体。

2、若施工间歇时间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则必须等待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177 MPa时,方可继续施工。

3、若施工间歇时间较长,已浇筑的混凝土早已硬化,在新浇筑混凝土前应作如下处理:

① 清除接缝表面的水泥浮浆、薄膜、松散砂石、软弱混凝土层、油污等;

② 将钢筋上的乡斑及浮浆刷净; ③ 必要时将旧混凝土适当凿毛;

④ 用清水冲旧 昆凝土表面,使旧{昆凝土在浇筑新{昆凝土前保持湿润;⑤ 浇筑新混凝土前,在接缝面上应先铺一层厚度为1—1.5 cm水泥砂浆(对于水平施工缝,该水泥砂浆厚度宜为2— 3 cm); ⑥ 将施工缝附近的混凝土细致捣实。

4、梁、柱施工缝应与梁、柱轴线垂直,板、墙施工缝应与板面、墙面垂直,不家做成斜坡形。

5、留梁的竖向施工缝时,应先做一块隔板,放在施工缝的位置上,再浇灌混凝土。隔板应按梁中钢筋位置留出缺口,满插到梁底,若隔板上不留缺口,板就被钢筋挡住,插不到梁底,混凝土的水泥砂浆就容易从下部流出,使梁底形成一个强度较低的水泥砂浆层。

6、做板的竖向施工缝时,为了避免混凝土收缩裂缝,可采用新加设接应钢筋的办法。接头钢筋一般可采用‘p6一

四、对于本工程2#楼A区独立承台施工缝的看法

本工程2#楼A区独立承台采用塔吊浇筑混凝土,在夜间由于塔吊问题造成承台混凝土无法一次成型而产生了施工缝。要是真的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建议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时插一些短钢筋头,且在混凝土还未终凝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处理,以便于与第二次浇筑的砼充分结合。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应在第一次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1.2 MPa后方能浇筑,浇筑前把砼表面清水冲洗干净再浇筑。

五、结束语

通过对几个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缝位置及处理方法的分析,在实际施工中,尽量少留或不留施工缝,这样对于结构整体有益处。同时对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操作规程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等都好处多多。

第三篇:混凝土水池施工组织设计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组织设计

混凝土水池施工组织设计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组织设计

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

一、水池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垫层、底板施工→池壁板、隔墙施工→顶板施工→满水试验→防腐、粉刷→附件安装→回填→附属工程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做好调查工作: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地上、地下情况的调查,各种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

(2)熟悉、会审施工设计图纸,力求将图纸中的问题解决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图复核各点所提供坐标的闭合,且对路线及细部尺寸标高逐一进行复核,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各类施工工艺的设计、安排、试验、审核。

(4)编制和审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为全面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5)编制机具、材料、构件、设备和外委托计划,保证工期进度的需要。

2、物资准备

(1)材料的准备

1)正确分析施工期间建筑材料市场的情况。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组织运输的依据。

3)根据材料需求量计划,做好材料的申请、订货和采购工作,使计划得以落实。

4)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做好验收保管工作。

(2)施工机具准备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配备要求、数量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施工机具需求量计划。

2)对大型施工机械(如挖掘机等),提出需求量和时间要求,准时运

抵现场,并做好现场准备工作。

(3)运输准备

1)编制运输需求量计划,并组织落实运输工具。

2)合理安排运输时间、路线,进工地时的协调,以免由于材料运输车的原因而引起社会车辆的堵塞。

3、劳动组织准备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劳动力计划,确定各工种劳动力的数量及进场时间。

(2)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作业队伍。

(3)对进场施工人员的作业班组进行培训和教育,并落实到每个作业人员。(4)对特殊种作业人员要求持证上岗。

4、施工现场准备

(1)了解工程所在地情况,建立牢固的群众基础,避免施工扰民。

(2)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水源、电源、水准点以及控制桩等,架设水电线路和各种生产、生活用临时设施。

(3)清除现场障碍,搞好场地平整,维护好场地,注意环境卫生。

(4)认真组织测量放线,确位准确,做好控制桩和水准点的保护。

(5)做好施工围护、排水(全现场的排水措施),合理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做到绿色施工。

(6)根据给定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进行施工现场控制网点的测量,妥善设立现场永久性标志桩,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创造条件。

三、施工技术措施

测量放样

在工程前期,会同业主及监理单位完成交桩手续(包括平面、水准及等级点的实地位置及相关书面资料);接桩后,对桩位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业主监理;对桩位进行保护,并建立施工首级控制网;上报监理对控制网进行复核;项目部根据施工需要放出中线桩、法线护桩或临时控制点;及时绘出成果图,经质量员复核签字后,上报监理公司复核,请监理工程师复核后方可正式启用。

施工员根据复核过的控制点,放出所需基坑开挖线、建构筑物边线等,由质量人员复核签字,然后上报监理。

分项工程结束后,质量员对竣工部位进行复核。复核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质量主管人员和监理,批复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为了测量的准确性,现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拟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为施工建立精确的平面高程控制系统;使日常测量复核工作到位、及时;准确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建立有效的三级测量复核工作体系。

(2)测量复核工作程序:测量复核工作必须与日常质量检验工作结合起来,保证三级检查制度;作为负责具体施工的各工区必须具备能完成各项测量复核工作的完整的设备、人员、管理制度;工程质量处主管人员必须在测量复核工作中起到监督作用;基础的首级平面,高程控制网必须精确,且点位不会遭到破坏。常用的临时水准点、护桩等必须定期复核。

(3)建立有效的三级测量复核管理体系,使测量复核工作与日常质量检验工作结合起来,保证三级检查制度;

测量放样复核工作的组织结构

三、基坑开挖

本工程各构筑物及建筑物基坑开挖采用放坡开挖配合喷锚加固措施,降水采用明沟排水,水泵抽水。按设计要求设好放坡区土体面层,并在基坑外侧地表设100厚C15砼防水面层,避免地表水大量渗入基坑。沿基坑外侧0.5米左右设排水明沟,并根据实际情况每隔10m左右设地表集中排水井。将地表水引进邻近下水道。基坑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纵横向排水沟,离坑边至少5m以上,并每隔10m左右设坑底集中排水井。做好基坑外有组织的排水工作,确保基坑土体不受水浸泡。在基坑外侧设排水明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每隔1M左右设一个集中排水井。地面因沉降、变形产生的裂缝须及时修补以防地表水下渗基坑土体。开挖施工期间,加强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邻近建(构)筑物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反馈,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机械挖土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人工修土和设垫层,并必须在6小时之完成,严禁基坑土体长期暴露。坑边严禁推土,基坑开挖至坑底,严禁重车平行坑边行走,坑外3m

围荷载严禁超过20Kpa。浅坑按1:1放坡支护,坡面喷射60厚C20砼。1、开挖技术要求

(1)基坑土方开挖前应编制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专项方案。(2)开挖前应进行现场降水试验,根据降水试验结果进行降水设计布置,并且至少在基坑开挖前10天开始降水,观测地下水位是否满足降水要求,确保已达到无水作业条件,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3)基坑开挖时需派专人指挥,挖土施工过程中保持坑降水,确保地下水在开挖面下1m。

(4)开挖时应分层分段均衡进行,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放坡开挖的土方高差及坡度,高差不宜超过1米,防止坑土体滑坡。

(5)土方开挖采用履带式挖掘机进行,自卸车运输,挖土后应马上进行人工修整,修整后的边坡必须平整并达到设计坡度要求。

(6)在机械挖土够不着的死角,采用人工配合翻挖土方,基坑底最后30cm

厚土方采用人工修挖、平整坑底,以免超挖或扰动基底土。

(7)土方挖至基坑底标高后,应垫层封闭,及时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因施工场地有限,土方开挖数量大,挖出土方采取指定场地堆放。

(8)基坑周边6m围堆载不得超过15kpa,施工机具距坑边距离不易小于6m。

(9)基坑周边设钢管护栏,以策安全。

2、土方开挖顺序

基坑开挖在降水达到预期效果后开始,开挖时分层分段均匀对称进行,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段、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土方开挖从基坑中间分别向四边进行开挖。

水池基坑尺寸为24m×12m,基坑开挖深度为5m,采用1:1自然放坡开挖,局部采用喷射混凝土加固。

基坑采用挖掘机一次性或分层挖到设计槽底标高以上20cm,再用人工清理到设计标高,基槽清理和边坡修整紧跟土方开挖进行,随挖随清。土方开挖顺序:从基坑中间分别向两边进行开挖。由于基坑面积较大,开挖的土方须用车辆运输至基坑外,所以在池设置运输便道。便道采用塘渣铺筑,厚30cm,宽3.5m。

四、底板施工技术措施

底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采用C30,抗渗等级S6,对大面积构筑物底板设置伸缩缝和加强带,加强带混凝土采用C35。

1、垫层

素混凝土垫层施工应先分条状立模,模板采用小钢模拼接固定。混凝土施工时分条浇筑,浇筑时先外缘后中间,条与条之间跳开施工,每条宽度控制在5m以,以确保垫层平整度及标高精度。施工时混凝土采用翻斗车运送到浇筑地点,人工摊铺,平板式振捣器振捣,人工抹平。

对于有集水坑的垫层,则先施工好集水坑,待垫层施工到该处时采用人工找平抹面。

2、底板钢筋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制作成型,运到现场绑扎。对于长度较长的钢筋采用对焊接头(尽可能采用对焊接头)。

先绑扎底板下层钢筋,并用按保护层厚度预制的砂浆垫块将下层钢筋架空,再绑扎上层钢筋。底板上层钢筋用马登筋架空固定在设计标高上,马登筋钢筋型号为Ф14,排距为2.5m,通长布设,注意马登筋不允许贯通底板。

最后绑扎池壁预留钢筋和隔墙预留钢筋,池壁、隔墙水平筋绑扎到比本次预

留施工缝高40cm处,在施工过程中在底板每隔5m设置一根长80cm的Ф20钢筋

支腿(贯通底板时加焊三道止水环)作为钢管脚手架的支垫,然后搭设钢管架子,池壁竖向筋直接固定在水平钢管上。在钢筋下料前,做好下料单的审核,须经现场试安装正确后,再进行大面积的钢筋加工。注意伸缩缝、加强带及拐角处钢筋的加工安装。

3、伸缩缝设置与处理

伸缩缝将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设置。

伸缩缝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连接。待伸缩缝处钢筋按图纸设计要求绑扎完毕后,放入橡胶止水带,同时在止水带的上下方(或外侧)放入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并留图示双组份聚硫密封胶的填缝。

止水带要安装牢固,位置准确,其中心线与缝对正,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止水带拐弯处接头由供货厂家定制,现场热接。

止水带长度按厂家提供的最大长度下料,以减少接缝。混凝土浇筑完以后,在伸缩缝处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胶进行嵌缝。

4、底板模板

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形式:池壁处模板、底板侧模和伸缩缝处的模板。底板池壁处模板两侧均采用竹胶板,该段模板高度为从底板顶面至第一条施工缝止,外侧模板同底板有一定角度,侧模板预先加工成型。

底板侧模也采用竹胶板,外支撑采用钢管斜向支撑。为防止底板模板与垫层间缝隙漏浆,在施工模板前沿底板线做一条3cm×3cm的水泥砂浆倒角,模板安装时下部紧贴倒角既可防止漏浆,又可保证尺寸准确。

伸缩缝处的模板采用木制,分成两块,每块板的宽度=(底板总厚度-橡胶止水带厚度)/2。为将止水带固定在模板上,在模板外侧止水带上下各定一条木档,当两块模板拼接成型时,将止水带卡在木档中,以防浇筑混凝土时被挤出。

5、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筑由于面积较大,采用斜向分层浇筑法。而且平整度难以控制,在施工底板混凝土前,先在底板钢筋网上,按2m间距设置标高控制点,标高控制点均匀有规律分布。以3m铝合金括尺控制混凝土平整度。对于池壁处底板混凝土浇筑,先将该处底板浇到设计标高,停一个小时后人工将混凝土铲到池壁,模板振捣密实,并抹平。

混凝土浇筑中合理分配人员,以免浇筑盲点的产生。振捣中做到插入均匀,快插慢拔,振捣充分。做好固定泵车和浇筑班组的协调工作并安排专人负责振捣,

第四篇:钢筋混凝土水池的施工要点及满水试验

摘 要:针对以往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所暴露的问题,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工程sbr池在高温施工条件下,通过处理好水池基底、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降低内外温差、处理好池体变形缝、施工缝和后浇带所采取的一系列施工技术措施及其池体满水试验的方法和结果。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要点;技术措施; 满水试验工程概况和特点

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sbr池工程是由两座矩形钢筋混凝土池体组成,北面为1#~4#池,南面为5#~8#池,每组池体长度122.95米、宽度51.20米(轴线尺寸),沿长度方向平行于池体短边设30mm宽度变形缝四道,沿短边平行于长边方向在池墙中部设30mm宽度变形缝一道(底板设后浇带)将每座池体划分为10块(不含后浇带)。池内、池顶设有工艺渠沟,池墙顶设走道板,池底面标高42.61米,池顶面标高49.11米,钢筋混凝土底板厚750mm,上附加150厚c15底板配重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池壁下端厚750mm,经过变径后上端厚250mm,此外每座池内还设有多道断面不同的隔墙。

sbr池混凝土浇筑约17916米3,其中c10和c15为现场自搅拌混凝土3052米3,其余为c25、c25s6及c25膨胀混凝土共14864米3,采用固定生产厂家的商品混凝土。

施工要点是:①sbr池天然地基部分为素填土及淤泥,由于sbr池对不均匀沉降反应敏感,因此必须对素填土及淤泥层地基进行严格的处理;②sbr池底板及下端池壁混凝土厚度达到750mm,体积大,而按工期和施工进度要求,池体混凝土浇筑又必须在5-9月份完成,正值深圳的高温炎热期,日最高温度达39℃,夜间最高温度达30℃左右;根据这些特点,混凝土施工除必须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外,其关键是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及其内外温差,防止结构出现有害裂缝,影响池体的抗渗;③变形缝一般为防水构件的薄弱环节,而本工程的池体变形缝较长,总长达到564米;④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利于混凝土振捣密实,分别在43.60米和46.60米留设水平施工缝,施工缝的长度约700米,因此防止施工缝漏水为本工程施工的又一要点;⑤后浇带纵贯整个池体,宽度为1.0米,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池体的防水功能。施工技术措施

2.1 对局部软弱地基进行处理

尽管设计要求sbr池对地基的承载力不高,但对不均匀沉降反应较为敏感,如果局部软弱地基处理不好,很容易使池体产生裂缝。本工程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遇到杂填土即清理干净,然后从最低处开始填土,填土料采用粘性土,有机物含量不超过5%,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2%之内,整片分层回填碾压,换填的地基在回填时分层检验,当检测的地基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93%时进行下一道工序,否则重新换填碾压,直到合格。

2.2 高温季节底板及下端池壁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硬化期间水化过程释放的水化热和浇筑温度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由此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是导致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因此,主要采用减少水泥用量以控制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以控制浇筑温度,并采取保温养护等综合措施来限制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升及其内外温差,控制裂缝并确保高温情况下顺利泵送和浇筑。

(1)限制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

①选择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425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早期的水化热与同龄期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3d的水化热约可低30%。

②掺加磨细粉煤灰。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75kg,改善了混凝土的粘聚性和可泵性,还可节约水泥50kg。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1.2℃,因此可使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5~6℃。磨细石灰粉煤粉掺入混凝土内,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可塑性,泌水性及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益处,对混凝土的干缩也无不良影响。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在c20、c30等级范围内每立方米混凝土可用30kg粉煤灰代替20~30kg水泥,使混凝土单方放热量降低了25%。用掺粉煤灰来降低水泥用量而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从而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有较好的效果。

(2)用原材料降温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

根据由搅拌前混凝土原材料总热量与搅拌后混凝土总热量相等的原理,可求得混凝土的出机温度t,说明混凝土的初级温度与原材料的温度成正比,为此对原材料采取降温措施:①将堆场沙、石子连续浇水,使其温度自浇水前的56℃降至浇水后的29℃,且可预先吸足水分,减少混凝土塌落度损失;②虽混凝土中水的用量较少,但它的比热最大,故在搅拌混凝土用的3只贮水池内加入冰块,使水温由31℃降到24℃。这样一来,经 计算 出机温度t为32.8℃,37次实测的平均实测值33.2℃,送达现场的实测温度为34.60℃,从而使入模温度大为降低。

第五篇:隧道纵向施工缝设置位置研究材料2014-12-28

一、铁路规范或指南对于隧道衬砌结构纵向施工缝的要求

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第8.1.11条规定“混凝土衬砌应采用全断面一次成型法施工,特殊情况下可按设计要求进行分部施工。有仰拱的衬砌应先施作仰拱,仰拱与回填应分开浇筑。”

第8.4.22条规定“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连接形式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第8.4.26条规定“底板、仰拱混凝土应分段连续浇筑,一次成型,不留纵向施工缝。”

第11.6.5条规定“1.边墙纵向施工缝不应留置在剪力和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边墙的交接处,而应留置在高出底板顶面不小于30cm。2.施工缝距预留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cm。”

结合上述要求,施工缝应设置于底板顶面以上不小于30cm、距离边墙进水孔不小于30cm。

本验收标准前言说明:本标准全部条文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第12.5.10条规定“1.拱墙衬砌结构混凝土施工应连续浇筑完成。2.墙体纵向施工缝不宜设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边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顶面不小于30cm,且宜在水沟盖板底面以下的墙体上,并应设连接钢筋。3.施工缝距墙体预留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cm。”

第12.5.16条规定“4.仰拱施作应各段一次成型,不得分部浇筑。” 结合上述要求,施工缝应设置于底板顶面以上不小于30cm、距离边墙进水孔不小于30cm,并低于水沟盖板。

3、《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第8.6.7条规定“隧道衬砌结构施工缝、变形缝应按一级防水要求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条文说明中进一步解释“隧道衬砌结构施工缝、变形缝是防水设计的重点部位,应做到不漏、不渗,无湿渍”。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中对于施工缝的位置无具体要求。

4、《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第13.2.5条规定“隧道衬砌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拱圈、仰拱、底板不得留纵向施工缝。施工缝设置应遵守下列规定:1.墙体纵向施工缝不应留设在剪力和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边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顶面不小于30cm的墙体上;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5、《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

第10.1.3条规定“二次衬砌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完成,宜少留纵向施工缝;分段浇筑时,应先做仰拱或底板,后做拱墙;边墙水平施工缝宜低于洞内排水侧沟盖板底面,但需高于边墙进水孔至少要有止水 带半幅宽的距离。”(本线隧道采用的中埋式止水带宽度为30cm,半幅止水带宽度为15cm)

第10.3.1条规定“1)边墙纵向施工缝不应留置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边墙的交接处,而应留置在高出底板顶面不小于30cm,且宜在水沟盖板底面以下的墙体上。2)当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cm。”

结合上述要求,施工缝应设置于底板顶面以上不小于30cm、高于边墙进水孔不小于30cm,并低于水沟盖板。

本指南前言中有叙述文字“本技术指南在编制过程汇总中,认真总结了我国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标准,重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方法、措施和质量控制目标作出了规定,反映了防排水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突出了铁路隧道防排水的技术特点。”条文说明中有叙述文字“为更好地推广应用隧道防排水的有效经验和成果,适应我国现阶段铁路隧道建设的需要,故制定本技术指南”。

结合前言说明及条文说明可以看出,《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相关要求,不是强制性条文。

6、对照分析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对于施工缝的位置要求是一致的,即 “纵向施工缝不应留设在剪力和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边墙交接处,应设置于底板顶面以上不小于30cm、距离边墙进水孔不小于30cm。”

《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与上述要求不同之处在于,施工缝距离边墙进水孔不小于30cm,且高于进水孔。

二、隧道衬砌结构纵向施工缝设置位置

1、施工图设计位置

本线隧道施工图中,隧道衬砌结构纵向施工缝位置同时满足上述施工指南和验收标准中的关于施工缝设置位置的要求,此时,施工缝位置距仰拱第一次填充位置128cm。如图1所示

图1 一般衬砌段保温沟槽详图(张呼施隧(参)-01)

2、防排水变更设计位置

结合本线实际施工工艺和管理水平,按照《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要求,鉴于施工单位反映原设计隧道仰拱高度一次浇筑完成,存在模板安装、仰拱混凝土外观、尺寸、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隧道防排水及附属结构参考图》“张呼施隧(参)变-03”图中,将施工图中隧道纵向施工缝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同时调整排水沟底面高程和横向导水管位置。此时,施工缝位置距仰拱第一次填充位置78cm,如下图2所示。

图2 一般衬砌段保温沟槽详图(张呼施隧(参)变-03)

3、本次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进一步降低施工缝的位置,同时必须满足《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关于纵向施工缝设置位 置的要求。

(1)本线无带底板衬砌,参照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通用图“通隧(2008)0201”确定的Ⅱ级衬砌底板位置,距离轨面74cm,与本线仰拱填充面顶部距轨面的距离一致。故选取高出仰拱填充面顶30cm位置作为纵向施工缝位置。经过研究,需将边墙进水孔的位置调整至施工缝上方30cm,而进水孔则侵占靠墙侧电力电缆槽的空间,电力电缆槽原设计尺寸为30cm(宽)×30cm(深)。

经与电力专业沟通,靠墙侧的电力电缆槽深度尺寸最多可以缩减5cm,即30cm(宽)×25cm(深)。在调整电力电缆槽尺寸问题上,可以直接将电力电缆槽尺寸调整至30cm(宽)×25cm(深),也可以在电力电缆槽底部做一个倒角15cm(宽)×5cm(高)。此时,施工缝位置距仰拱第一次填充位置60cm,如图3所示。

图3 一般衬砌段保温沟槽详图

存在问题:施工缝位置不满足《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中施工缝高于边墙进水孔不小于30cm的要求。(2)结合本线仰拱填充施做实际情况,可认为第一次仰拱填充高度处为弯矩及剪力最大,施工缝可高出此位置不小于30cm,结合侧沟的高度,将施工缝设于侧沟高度处,此时,施工缝位置距仰拱第一次填充位置48cm。如下图4所示。

图4 一般衬砌段保温沟槽详图

存在问题:①施工缝位置不满足《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中施工缝高于边墙进水孔不小于30cm的要求。②底板顶面与一般认为的位置不同。

(3)建议

综合本次研究中两种施工缝位置存在的问题,建议选择第一种处理方式。

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缝留置位置图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