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关于宁夏压砂硒砂瓜产业发展的127
编辑:眉眼如画 识别码:20-349789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8 14:32: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宁夏压砂硒砂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宁夏压砂硒砂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宁夏农牧厅 拜四俊

一、发展现况

2003年以来,短短两年多时间种植面积已由10万亩发展到目前的50多万亩,增长4倍多;枣瓜间作持续发展式种植4.5万亩;压砂种瓜农户近万户,涉及环香山地区干旱带10万多农民;2005年中部干旱带遭受特大旱灾,在夏粮几乎绝产的情况下,主产区29万亩西甜瓜产量达到21万吨,平均亩产750公斤,每公斤批量价格0.84元—1.0元,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瓜农人均收入2400元,占主产区农民人均收入的83%。压砂硒砂瓜产业被称为环香山地区干旱带农民“拔穷根”工程和“扶贫减灾”工程。我区发展压砂硒砂瓜产业的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一是产品优势。我区压砂硒砂瓜种植主要集中在中卫市砂砺淤积丰富的环香山积洪扇区域和红寺堡西部干旱荒漠带。该地区生长季节日照达1080小时,有效积温2529.3℃,5-8月份昼夜温差一般在12.6℃-15.5℃之间。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使我区以环香山地区为代表的压砂硒砂瓜个大、瓤红、汁多、脆甜,耐储存、易运输;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区域,使硒砂瓜富含人体所需硒元素,独具保健功效,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

二是产业带形成优势。环香山地区山地面积大,沙源丰富,是目前硒砂瓜生产最集中、连片建设规模较大、品质最好的区域,目前已形成以城区香山为核心,联接海原兴仁、中宁喊叫水,辐射带动中卫城区常乐、永康,海原高崖、关桥,同心王团,中宁鸣沙、白马,红寺堡西部乡镇等近百公里集中连片硒砂瓜产业带。

三是政策优势。压砂地已被列入自治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范围,对农户年度内新压砂地每亩政策性补助120元。2005年中卫城区开展了硒砂瓜良种补贴试点,每亩补助种子费8元,已有4000多农户受益。针对硒砂瓜产业带旱情严重,自治区实施了环香山地区硒砂瓜抗旱补灌引水工程,建成了中卫城区香山乡、海原县兴仁镇、中宁县喊叫水乡等4个供水区,建设蓄水供水点77处,蓄水总量15万立方米,补灌硒砂瓜面积19.8万亩,有效缓解了缺水矛盾。

四是市场优势。2005年我区硒砂瓜正式注册了“香山硒砂瓜”商标,目前,全区有西甜瓜专业协会19个,会员近4000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2个。以中卫市香山硒砂瓜有限公司为龙头,成立西甜瓜流通服务公司9家,在西南、西北、华南等地区各大中城市设立经销网点33个,西甜瓜年流通量3000万元以上的流通企业2家、500—1000万元的1家、100—500万元的6家。建成大型硒砂瓜专业市场2个,田头马路市场18个,参与西甜瓜流通的人数达到2万多人。

五是硒砂瓜是环香山地区干旱带农民致富产业。中部干旱带山势起伏,沟壑纵横,十年九旱,年降雨量189毫米,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农作物很难生长,压砂西甜瓜是当地农民百年前在极其干旱条件下创造出的一种旱作种植模式。长期以来当地农民仅把压砂瓜作为一种谋求生存的手段零星种植,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品质优势,潜在的市场优势和良好的效益优势,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十分关心硒砂瓜产业发展,多次深入实地检查了解和指导工作。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带动下,农民种瓜积极性高涨,小硒瓜已做成了大产业,主产区人均种瓜18亩,户均种植近百亩,去年主产区瓜农人均收入2400元,种瓜收入占到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83%。若遇风调雨顺之年,压砂瓜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亩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压砂瓜真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减灾脱贫致富的产业。

二、存在问题

(一)干旱缺水成为硒砂瓜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区中部干旱带十年九早,每年5-7月份硒砂瓜生长期正是干旱带雨水最缺时期。虽然今年自治区扶持建设了环香山地区硒砂瓜抗旱补灌引水工程,受地理位置

影响和工程配水量制约,抗旱补灌引水工程辐射区域非常有限,工程涉及补灌面积仅19.8万亩,仍有30多万亩压砂地无法在干旱时得到及时补水。在硒砂瓜急需用水的6、7月份,正是黄河用水高峰期,环香山地区硒砂瓜抗旱补灌引水工程蓄水池在用水低峰期蓄水量太小,用水高峰期又蓄不满,无法发挥蓄水抗旱补灌最大作用。没有有效降雨和及时引水补灌,硒砂瓜种植就会前功尽弃,颗粒无收,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硒砂瓜产业的发展。

(二)农民种瓜积极性受到影响。由于去年中部干旱带遭遇了50年不遇的大旱,29万亩压砂硒砂瓜收成不到一半。今年持续大旱,对硒砂瓜生长影响仍然较大,硒砂瓜生产形势严峻。去年有些农民种植硒砂瓜颗粒无收,今年若继续旱下去,农民种瓜积极性将受到严重挫伤,硒砂瓜产业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种瓜成本逐年增加。随着硒砂瓜种植面积的扩大,土地、砂源逐渐减少,且距离越来越远。从去年起,主产区农民压砂拉运砂砾平均路程在15公里以上,最远达27公里,加上燃油费持续上涨,压砂成本增大,亩仅压砂投入平均在1000元左右,最高达1200元。近两年种子价格也逐年上涨,今年一亩地种子费需要15元左右。没有有效降雨,瓜农拉水补灌,水费、燃油费等亩均30-50元。种瓜成本的增加,成为硒砂瓜产业做大做强的制约因素之一。

(四)产业链条短,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硒砂瓜保鲜、冷藏、深加工还处于空白,目前全区还没有一家硒砂瓜保鲜、冷藏、加工企业,随着硒砂瓜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周期性需求结构的变化,硒砂瓜流通压力增大。一般条件下压砂地有20-30年的生产期,之后生产能力丧失,必须从现在就要开始研究和发展后续产业。目前当地已探索发展后续生产枣瓜间作种植模式,但面积不足5万亩,持续发展能力弱。

(五)市场问题突出。目前,全区硒砂瓜种植已达51万亩,规划今年底达70万亩,2008年达100万亩。遇风调雨顺年景,按亩产1500公斤计算,全区产量将达到150万吨,届时,市场在哪里,又如何运出去?这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六)硒砂瓜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硒砂瓜产业发展前期投入大,亩均1000元,今年计划新开发压砂地20万亩,就需要资金2亿元,靠农民自已负担如此大额投入是不现实的。以海原县为例,今年计划压砂7万亩,需要资金7000万元,但当地农信社最多只能贷款700万元。资金短缺将严重影响农民种瓜积极性和硒砂瓜产业的发展。此外,个别地方供种不统一,种子不纯,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总之,从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看,我区硒砂瓜产业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扩张有余,产业升级不足,今后必须在市场开拓、产品加工上下功夫,控制扩张速度,提高发展质量,促进这一绿色产业做大做强。

三、对策建议

1、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发展硒砂瓜产业。从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看,我区硒砂瓜产业链条短,再加上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缺乏的约束,做大做强硒砂瓜产业还存在诸多困难。所以,我们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必须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发展,适度适地控制扩张速度,防止一哄而上,造成资金、用水、销售上更大的压力。

2、建立稳定扶持机制。继续实施新压砂地补助政策,并提高补助标准;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将压砂瓜地列入良种补贴范围,缓解瓜农资金压力。建议将压砂硒砂瓜列入国家或省级重点产业扶持范畴,建立旱作特色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区,从旱地施肥、抗旱栽培、品种引进、杂交试验、种子选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通过建立硒砂瓜产业稳定扶持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种瓜积极性,稳定扩大种植规模,推动硒砂瓜产业的持续发展。

3、加快硒砂瓜节水抗旱工程实施。建议在压砂瓜主产区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时,考虑适当提高配置,加大配水量,为硒砂瓜补水补灌奠定水源基础;在有条件的压砂瓜基地开展覆膜节水滴灌工程,进行压砂瓜抗旱试验示范,并逐步推广扩大面积;增建环香山地区硒砂瓜抗旱补灌引水蓄水池,在黄河用水低峰期增加蓄水,缓解黄河用水高峰期蓄水压力,增建供水点,扩大补灌引水范围,降低瓜农种瓜用水成本,保

证硒砂瓜引水补灌。

4、做好压砂硒砂瓜市场营销工作,做大压砂瓜市场。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以合作组织、流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为营销载体,建立政府推动、市场牵动、群众互动、上下联动的压砂硒砂瓜市场营销机制。一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高硒砂瓜知名度。二要打造“香山硒砂瓜”优势品牌,积极开展商标维权、品牌保护活动,全力打造“香山硒砂瓜”品牌。三要健全完善流通网络体系,培育壮大硒砂瓜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为硒砂瓜流通客商提供方便快捷的市场交易平台,拓宽市场销售渠道,确保我区硒砂瓜产得出、销得快、卖得好,真正实现瓜农增收。

5、实施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借助国家产业投资政策,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申报农产品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有机食品基地、节水抗旱、良种补贴、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储藏保鲜、精深加工等项目,通过项目投资,推动硒砂瓜产业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鼓励支持发展枣瓜间作等后续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加强基础研究,挖掘增值潜力。创新机制,鼓励硒砂瓜储藏保鲜加工企业开展同区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开发硒砂瓜保鲜、冷藏、运输、深加工等技术,挖掘硒砂瓜产业增值潜力,力争2年内发展3-5家较大规模的现代化硒砂瓜储藏保鲜加工企业。加强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统一供种工作,为培养和保持硒砂瓜品牌,提高效益奠定基础。同时,积极引导加工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连接机制,提高硒砂瓜生产效益。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硒砂瓜产业的生产加工、产品开发,形成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入方式多样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种社会团体、企业、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参与硒砂瓜种植、运销、深加工,解决硒砂瓜产业发展资金缺乏的问题。

第二篇:压砂瓜的种植节水技术

宁夏中卫压砂瓜的种植节水技术 宁夏中卫市地居内陆、中国季风西缘,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秋凉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大沙多,气象灾害较多的特点。这样的气候环境较不利于一般作物的生长,沙质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差,与此同时稀少的降水量和巨大的蒸发量致使当地常年干旱。因此,如何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并产生经济效益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宁夏中卫就找到了一种能产生较高效益的作物——西瓜,通过节水种植技术,解决了干旱的问题,并很好的利用了当地的光温条件,生产出优质西瓜并规模化种植形成品牌“硒砂瓜”主销至多个大中城市。下面我们就硒砂瓜的种植节水技术进行简单讨论。

“压砂种瓜”就是在干旱的山坡地表面,覆盖一层15cm左右厚的砂砾,在沙地上压石块,白天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夜晚水汽遇冷凝聚成水通过石块下渗。通过砂砾层的蓄水、保墒、增加昼夜温差等作用,可以提高西瓜品质,并随着砂粒的风化,西瓜可吸收很多微量元素从而使西瓜个大、瓤红、汁多、果肉鲜嫩、营养丰富,富含硒、铁、锌,因含硒较多,也叫做硒砂瓜。

栽培时首先以地膜覆盖保墒,提高成苗率。由于当地降水时段很难与硒砂瓜的生长需水时段结合,所以在后期的生长中要采取适当的补灌措施与自然降水相配合。下面是当地采取的三种补水灌溉模式。(1)“集雨场+蓄水窖+地膜覆盖”集雨补灌节水技术模式。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无水源地区,利用天然降雨,通过打集雨场,修建蓄水窖,蓄贮天然降雨。(2)“井水、沟塘坝水+地膜覆盖+移动补灌”节水技术模式。依托小型机井、沟塘坝等水资源,采取覆膜种植、坐水点播,采用人工移动补灌设备,配套蓄水池。(3)“机井+蓄水塔+低压输水管道+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模式。该模式主要利用地下浅层水资源,通过打机井,利用水泵把水输送到建在农田高处的蓄水塔,再利用蓄水塔水的自压,使水通过低压输水管道输送到农田主管道。

当地政府也已加大对压砂瓜补水灌溉的科技投入,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灌溉措施。如通过研究,得出压砂地西瓜节水补灌补水方式、补水定额和补水次数的最优组合方案,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压砂地西瓜节水增产及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兴建节水灌溉基础设施,根据压砂瓜的分布地地区,地理条件及经济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灌溉模式进行设施建设。如滴灌系统的实验研究应用,小管出流式灌溉及车补灌该系统的建设等。节水措施的综合应用,为压砂瓜品质及的高产提供了保障。

第三篇:新田县富硒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新田县富硒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硒,是一种非金属微量元素,人体适量补充,可有效提高肌体免疫能力,被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继碘、锌之后的第三大营养元素。2010年在新田发现土壤富含硒元素,县委、县政府按照“打硒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养生之地”的战略,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积极推动硒产业纵深发展。市统计局产业课题组深入新田县开展专门调研,采取多层次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富硒产业发展现状和困难,探求发展对策,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新田县辖7镇12乡,总人口42.36万人,总面积1022.4平方公里,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初,湖南省地质调查院对全县998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进行地球化学抽查中发现,土壤中富含硒资源,其中硒含量适量指标430平方公里、含量丰富指标面积565平方公里,这是继湖北恩施、江西丰城等地后,又一稀有的富硒土壤集中区。新田县委、政府敏锐捕捉这一重大发现蕴含的新机遇,提出“打硒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养生之地”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县富硒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布局,富硒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成为了中国硒资源开发协作组织成员,被省全民补硒工程项目办公室授予“原生态富硒食品基地县”,被省地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确定为“富硒土壤开发利用研究基地”,新田富硒高蛋白大豆被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确定为唯一指定大豆用品。

(一)强力推动,长远规划。一是明确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县原生态富硒有机农产品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提出了“打硒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养生之地”的思路,制定和出台了《新田县原生态富硒有机农产品开发实施意见》,明确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举全县之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二是加强科学论证。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邀请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农大、华南农大、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进行实地检测、考证,科学测量硒土含量、分布,对发展富硒产品、产业和项目进行科学论证。三是编制长远规划。在外出学习江西丰城、湖北恩施、陕西紫阳等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域分布、产业经济等特点,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新田县富硒产业发展(2013-2020年)》,为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硒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划。

(二)多面支持,整合资源。一是政策扶持。政府出台了富硒产业招商引资优惠、信贷支持、市场流通等多项政策,聚焦富硒产业,加大基地、企业和品牌的扶持力度。如对连片生产100亩以上的富硒有机农产品基地、300亩以上的富硒产业园区和富硒产业开发企业纳入政府支持项目,对企业自主申报有机食品并通过国家、省级认证的分别奖补3万元、2万元,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省级名牌、和国家级农产品品牌的,每个奖补5万元。二是部门合力。大力扶持富硒产业既是各级各部门的共识,也成为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实际行动。如富硒产业办公室负责日常开发和基地建设,财政部门负责协调落实富硒产业开发奖补资金,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等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面上种养基地建设,工商、质监等部门负责质量监管等。三是资金倾斜。县财政自2012年起,每年安排2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资源调查、宣传策划、技术研究、专利申请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地理标志认证以及富硒农产品开发的以奖代补,其工作经费由财政据实列支。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国土、水利、一事一议等涉农资金3000万元,重点向富硒产业基地倾斜,建立以政府投入、信贷支持、企业自筹的多渠道、多层次富硒产业建设投入体系。

(三)兴建基地,企业带动。一是拓建产业基地。按照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现代农业生产条件,初步建成了水稻、大豆、蔬菜、烤烟、鹅鸭、辣椒、药材、果品、食用菌、特色畜禽(黑猪、野猪、竹鼠、黑豚)十大类基地。如年产蔬菜2400多吨的莲花乡蔬菜基地、陶岭辣椒基地等。二是开展专业合作。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模式,成立了新田回香大豆专业合作社、生态原土鸡专业养殖合作社、利鑫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石羊醋水豆腐生产专业合作社、宏旺菌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等共81家,引领和带动2.18万农户种养增收,扩大富硒产品生产线。三是有效土地流转。成立了新田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新田县信达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托有限公司。不断创新方法,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机制,在莲花乡开展农村土地信托流转试点,公司信托流转水田面积达537亩,用于蔬菜生产核

心基地建设。四是突出园区带动。成立了富硒农产品加工园建设指挥部,引进拟投资5亿元开发富硒农产品的泛蓝集团落户,集聚了湖南鸿昌富硒食品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新田壹加壹农业开发公司、鑫隆鸭业有限公司等富硒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产业开发集聚与规模。

(四)多元开发,产品畅销。目前,全县富硒加工企业依托基地,强化产品加工和深度开发,富硒十大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发展来势较好,已成功开发富硒大豆、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云耳、富硒鹅熟食、富硒鸡等多类别、多层次产品。富硒高蛋白大豆、“馨秀峰”牌蔬菜、“豆家旺”牌豆制品、鑫隆牌白条鸭、金波湖牌鹅熟食产品等各畅销省内外多个城市和远销粤、港、澳,特别是“馨秀峰”牌蔬菜以高于本地同类品种4-6倍的价格销在新加坡大受欢迎。利达工贸、鑫隆公司产品标识均获湖南省著名商标,秀峰蔬菜、虹图牧业等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证书、有机证书,南有新菌业产品获有机食品证书,富硒王益寿鸡荣获华第五届中国(湖南)山乡美食文化大赛最佳营养养生湘菜奖。

(五)广泛宣传,提升影响。以新田县原生态富硒土壤新闻发布会为富硒宣传大战序幕,开展了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级平台宣传,丰富了画册、影视专题片、超市上柜等宣传形式,组织参展长沙年货购物节、中国(湖南)美食大赛、中国谷物食品博览、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省市农博会多方位宣传,通过举办“富硒之乡——南有新田”全国超级卡车大赛等,融合富硒产品、美食、养生、文化立体宣传,开展以岭南文化为背景的文学创作、摄影等文化宣传,不断提升新田富“硒”的知名度。如今,硒传说、硒文化在新田妇孺皆知、众口相传,硒产品也走出永州、迈出国门。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相对于湖北恩施、江西丰城、陕西紫阳、贵州开阳等富硒地区和湖南桃源硒产品加工区,新田的富硒产业开发起步较晚,也面临着发展过程的一些困难与问题。

一是开发较晚,辨识度不高。湖北恩施1966年发现世界上最大、富集程度最高的硒矿床,1987年正式开发,形成了富硒茶等十大产业,富硒产业年产值20多亿元,拥有“中国第一高硒区”、“中国硒都”之美誉;江西丰城于2006年发现富硒,致力于打造“中国生态硒谷”,成为富硒发展快、产业化程度高的地区;贵州开阳县75%以上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素有“金色开阳?富硒之乡”之美,富硒大米等走俏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面对其他地区较为成熟的发展思路、富硒产业和产品,新田富硒发现得晚,因而产业开发时间上迟了一步,反映为地域性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够、企业规模不大、产品知名度不高,在全国性市场缺乏明显的辨识标志和一定的市场认可度。

二是产品层级偏低,营销手段单一。从现有产品体系看,富硒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为种养类产品,如大豆、菌类、蔬菜、鸡、鸭、蛋等,缺乏深加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利润也比较低。除了一些鸭、鸡、兔等加工产品外,大量地以原产品方式外销,如大豆合作社年收购大豆500万斤,直接以原料出售的300万斤以上,而在加工、提炼豆腐类产品上也只有油豆腐之类产品,没有豆奶或其他更高级的产品线;蔬菜也全部拉往深圳贴牌后售往香港、新加坡等地,上市价格相差3倍左右。企业、基地在营销方式、开辟销售渠道上,缺乏主动性、有影响、有创意的市场性方法措施,很大程度地依靠政府的鼓与呼。

三是加工能力不强,带动力弱。当前,全县从事富硒加工产品的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整体实力不强,高精产品开发不足、盈利能力较低,特色品牌不多、影响力有限,开发带动力弱。2012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财税收入为0.157亿元,对全县财税收入的贡献率仅为2.8%。省级龙头企业仅有2家,缺乏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和一些在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地特色品牌,在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参与方面显得力量不够。

四是缺失标准,滥用存隐忧。自从宣告土壤含硒元素,仿佛是“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些基地、农户、开发商认为种的、养的都是富硒产品,不经检测一窝蜂地在农产品贴上富硒标签,吸引消费者眼球。由于缺乏一套检测标准和权威的检测机构,“富硒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想贴就贴”成为富硒产业长期发展的隐忧。

三、前景分析

开发稀有资源,大力发展富硒产业,这既是新田县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又是对人类健康的责任和贡献,其前景明朗,也将大有可为。

(一)硒元素功能独特,补硒为人们所追捧。国内外多年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硒具备提高人体免疫

能力、预防癌变、抗氧化、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生殖、抗高血压等多种作用,被称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继碘、锌之后的第三大营养元素。缺硒将直接导致40多种疾病的发生,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以及生殖系统疾病、儿童发育不良和营养阻滞等。我国15个省区通过长期补硒预完全控制了克山病、大骨节病的流行;中国医学科学院补硒研究表明,结果肝癌发病率由52.84/10万降为33.05/10万,湖北省恩施市,肿瘤发病率居全省最低水平,消化系统肿瘤为全国最低发生率;美国补硒预防肿瘤的干预试验证明,通过补硒使肺癌发病率降低40%、直肠癌降低58%、前列腺癌降低63%。硒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补硒行动在全球范围内相继展开,美国、芬兰、日本等国掀起全民补硒热潮,国内富硒产品热销且价位不断走高,反映出补硒效果为人们认同。

(二)缺硒区域广泛,硒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硒在地壳中含量仅为1亿分之一,且分布极不均匀,全球有42个国家、地区缺硒。我国更是一个缺硒大国,据《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显示,72%的地区约7亿人生活在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华北、东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东南沿海是我国富硒地区,也只有0.10mg/kg,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全国1094个县市(约占全国一半)的土壤样品硒含量结果显示:只有1/3的县达到国际公布的正常临界值,2/3的县属缺硒地区,严重缺硒地区占29%。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营养保健意识日益增强,要求食品不仅要“吃得安全”还要“吃出健康”。近年来,恩施、丰城等地的富硒米、富硒茶、富硒大蒜、富硒蔬菜等多种产品走俏市场,富硒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是最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的产业。

(三)新田富硒开发条件成熟,硒产业强县富民。一是资源珍贵稀有易开发。与国内其他富硒地区比,新田县富硒资源有五大显著特点:

1、面积大。全县硒含量适量指标(≥0.2mg/kg)面积达430平方公里,含量丰富指标≥0.4mg/kg)面积达565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43.23%、56.77%。富硒总面积超过江西丰城,分布比例在已知富硒地区位居前列。

2、硒含量稳定适度。富硒地层较厚,硒含量稳定适度,土壤中硒含量0.4 mg/ kg最适宜富硒作物种植,且来源稳定。

3、无污染。新田土壤中无伴生重金属矿,是少有的“洁净”土壤,同时伴生锶、锌等有益元素,非常适合开发天然、无污染的富硒有机农产品。

4、品质好。新田地处南岭北麓,气候温和、年日照1713小时,无霜期228天,是全省“四大温室县”之一,主要富硒农产品鲜、脆、香,硒含量适中,如新田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9.12%、硒含量在0.16 mg/kg左右,胡须鸡硒含量0.085-0.12 mg/kg,大米硒含量0.172 mg/kg,鸡蛋硒含量0.5 mg/kg。

5、易吸收。新田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有砂岩、石灰岩、钙质页岩等,土质为多为粘壤土,PH值在5.5-8.5之间,土壤中硒的补充持续性强,易于作物吸收。二是开发氛围浓厚。新田县委、政府敏锐地把握了发展机遇,在富硒产业在做大文章、下硬功夫,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发展战略清晰,全县上下已形成共识。广大企业主高度认可富硒产品,积极投身产业开发,为富硒产业发展献计献策。有效汇聚各方力量,加强富硒产业培育,把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全县人民心齐劲足。三是带动全民致富。富硒产品大部分集中在种、养殖业,加工业也是农产品密切相关,富硒产业是农户、基地、企业的广泛参与构成的全产业链条,在生产、加工环节上需要更充足的土地、更多的劳动力,因而也是催进就业、带动全民增收的事业,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将为新田自我脱贫探索出新的道路。

四、发展建议

发展新田富硒产业,应进一步在培植主导产业、推进规模开发、打造品牌优势、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大打“富硒牌”,把新田富硒产业做成特色产业和富民事业。

(一)培植主导产业。聚集各种力量和资源,依基地做产业、借土地生财源,发展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财税贡献率高的主导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整体实力。一是抓大放小。规划镇、村或区域边片的产业布局上,抓大放小,不求全、而求大,不开“百货铺”、而做“专营店”。可借鉴陕西紫阳打造茶叶基地时舍弃“一村一品”、“一家一业”而采用“一镇一品”的做法,提升开发规模水平,为产业壮大建立基础。紫阳富硒茶业转型后销售额在亿元以上,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二是扶强做优。坚持“因地适宜、集中连片、节约用地、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产业发展原则,在规划水稻、烟叶、大豆、蔬菜、油茶、肉鸡、草鹅、肉牛、特色家禽等重点富硒产业时,当前,优先发展基础条件好、生产优势明显、提升空间较大的五大产业:

1、大豆产业。新田富硒大豆种植条件已初具规模,种植农户比较效益高,豆类制品易贮易管也有利于深加工,可在山地种植也符合新田耕地少的实情。

如能达到8万亩左右面积,产量将近1.6万吨规模,成为原产值过亿元的支柱产业。

2、蔬菜产业。以新田莲花乡外销型基地为龙头,借鉴或复制其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引导和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打造优质出口基地。按新田莲花乡外销型基地3千多亩面积、产值7千万测算,可很快打造成过亿元的产业,而每亩田的效益是一般种植的3-5倍,人均增收3倍左右。同时,也可创汇。

3、水稻产业。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业,加工、包装富硒大米,可以成为销售广东等地湖南大米新品牌,还可成为稳定的优质大米出口基地。目前丰城等地富硒大米价格,在基地、市场分别是普通米的3-5倍,部分高档系列达到20元每斤。新田现常有水稻面积 28万亩,是可建成的稳定型富硒大米供应基地。进一步推广无害、生态种植技术,开发优质高档米,增长潜力较大。

4、烟叶产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低焦油、低自由质、富硒烤烟型基地,提供新的烟叶品种,也是财税增长的另一突破口。

5、辣椒产业。以陶岭乡为依托,充分利用荒山闲置资源开发扩大陶岭辣椒基地,如对仁岗村等周边荒山整合、综合开发利用。发展辣椒旅游业,把有名的“劳务之乡”打造成知名的“辣椒之乡”。

(二)推进规模开发。生产没有规模,就没有充足的原料保障;产品没有规模,市场没有辨识度;产业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新田富硒产业发展要以规模经营来谋得市场主动权。一是扩大基地。完善以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当地农户入股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产业基地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攻克土地流转等难点,推进土地有序、增效流转,实现基础科学化、规模化布局,确保建设一片、成功一片。基地的规模化经营,是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是产业做大的基础,能确保原料有供应、加工有货拉,避免一些地方在发展产业上出现的有名气而无实物、有实物不够物流的小、散、乱的现象。二是壮大加工业。富硒加工企业是富硒产业发展的主力军、重要驱动力和财税贡献者。把加工业的发展作为富硒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积极培育一批富硒产品开发企业、龙头企业,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激发产业开发的带动力,发挥其在产品成为商品、基地对接市场转换过程的积极作用,构建财税增长源。一方面,继续对本地现有基础良好、有发展后劲的优势企业,在资金、项目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扶上马、送一程”,支持其在产品上深度开发和市场开拓,帮助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合并、联合境内同类型或关联性强的企业,形成本地优质企业群,提升产业开发的科研、资金等实力。另一方面,精心包装优势项目,引进科研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资金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办大企业、好企业,为富硒产业找对“婆家”,获得富硒产业做大做强的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三是开发新产品。富硒产品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由单一品种向多类型丰富、原材料经销向深加工产品延伸,形成高附加值、高识别度的系列深加工产品,以产品为拳头打造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品牌战略。坚持高端开发路线,实施地域品牌、企业品牌、商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战略,大动作、高密度地提高品牌影响力,真正实现“以硒为贵”、大有“硒”望。一是富硒地域品牌。统筹策划、包装,多部门多单位联动,整体推动“富硒之县、南有新田”的品牌影响,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地域品牌识别度,在富硒开发上形成整体效应,打造新田的“金色名片”。如制定印有新田字样或式样的标签标识,统一张贴境内的富硒产品包装的显著位置,以县域名义冠名大型活动等。二是企业品牌。培植和做强企业主体,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某一行业的排头兵或引领者,打造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力的富硒龙头企业集群,放大企业“富硒光环”。相关部门加大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省级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力度,积极牵线搭桥。品牌初建阶段,也可联合知名企业进行共同开发、贴牌生产,实现借船出海,提高企业的辨识度和知名度。三是产品品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深度开发,或联合科研机构做大做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叫得响的拳头产品,成长为市场“盈利容器”。鼓励和支持企业专利、地理标志性产品申请,同时加强市场保护。在推进品牌发展战略上,一要进行与其他富硒地区的深入比较研究,凸显自我特色。二要制定富硒技术标准和标签使用规范。凡是未经检测的,一律不得使用硒标签;凡是含量不合格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以富硒产品出售。对影响富硒发展战略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对纪录不良企业或开发商,坚决限制资格,促进长远开发。三要建立起可追溯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安全、环保。

(四)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开展全民创业,增强活力。制定和出台全民发展富硒产业的政策和激励措施,激发资本、人力等活力投身富硒产业开发,特别是要调动广大农户的富硒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搞好土地流转、承包、出租,实现在农业“第一车间”就业,实现增产增收,把富硒产业发展成富民事业。二是多形式宣传,扩大影响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富硒产品网站等开展“认识硒价值、发展硒产品、促进人

健康”等知识型宣传,广辟“认硒之路”。利用贸易洽谈会、农博会、产品推介会和富硒产品上专柜等方式,全力推广新田富硒系列产品,升级消费。结合孝文化、长寿文化、南岭文化、食文化等,开展硒文化宣传,如举办全硒宴、长寿之乡旅行等多种主题活动,彰显硒文化魅力。加强与恩施等地合作,共同策划大型宣传活动,实现抱团发展。三是严格保护环境,增强生命力。尽快成立专门富硒检测中心,加强各种产品的硒元素检测。职能部门加强环境监测,动态掌握硒元素变化及其他金属含量情况,严防金属等污染。提倡农户科学使用化肥等技术,保持土壤的原生态。

(五)打造特色经济。新田是全省唯一的富硒县,这不仅是新田县的优质自然资源,也是全市、全省重要的可开发资源和特色资源。依靠新田一己之力来推动基地建设、科研开发、项目包装、品牌打造等,不仅速度上较慢,也较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起富硒产业发展的规模和优势。建议搭建市级以上平台,更高层级设计新田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在政策、项目、资金、科技等方面整合力量多面扶植,优化国土、扶贫、农业、畜牧、水利等开发资源定向支持,多级联动,集中精力把新田富硒产业打造省市级的特色产业,推动特色县域经济发展。

第四篇:金寨县河道采砂调研报告

金寨县河道采砂调研报告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基本建设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河砂,作为基本建设中重要的原材料,其需求量与日俱增,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河砂进行乱挖滥采,河道管理部门虽然加大了查处和打击力度,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致使偷挖滥采河砂(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危害严重。因此,加强河道管理,保障行洪畅通,做到依法、科学、有序开采河砂已成为县乡两级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重视和亟待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偷挖滥采河砂的危害

偷挖滥采河砂(金)的行为,由于不是在按照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和批准下进行,因此属于一种非法、无序、无度的开采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极易造成当地治安状况的恶化,危及社会稳定,更重要的是直接造成河势改变、影响河床稳定,给河道行洪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和威胁。

二、造成偷挖滥采河砂的主要原因

非法采砂活动屡禁不止。主要有以下4种原因:

(一)经济利益驱使

随着河砂需求量的增大,价格也一路攀升,特别是近期、铁砂价格的飞涨,开采铁砂利润丰厚,成为不法之徒趋之若骛的“热门货”。偷挖偷采者就采取“游击战”、“麻雀战”、“昼 1

停夜采”等方式,逃避河道管理部门监管,更有甚者,占地为王,我行我素,公开的乱采滥淘。

(二)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一些普通老百姓也参与其中。他们的运输工具通常是农用车、拖拉机、三轮车等,大都是居住在河道两岸的老百姓,采取零星作业,作业点分散且范围广。由于这些特点,造成执法人员的执法困难。即使被执法人员查处,但思想上还是认为自己没有犯好大法,别人能挖,我也能采,还有部分黑恶势力参与,强采硬挖,无视法纪。

(三)执法力量不足

就我县来说,史、淠两大河系支流繁多,河网密度0.7公里/平方公里,从事河道管理专职水政监察人员较少。要全面监管。全县河道和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显得力不从心,更不具备多点作战的能力;

(四)管理体制不顺

当前,河道管理体制不够理顺。在人们心目中,往往都认为河道管理是县水利局的事,忽视了地方政府的职责,在出现非法采砂现象后,负责任的地方乡镇政府能向水利部门反映报告,不负责任的置之不管不问,听之任之;还有少数部门只收费,不参与管理。地方政府和水利等部门的管理体制不顺,相互责任不明,遇事推诿扯皮。

三、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强大舆论氛围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各项公益活动、全民普法教育等为载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和渗透有关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全民水法规意识,增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二是加大对违法案件查处过程、案情剖析的曝光、密度,形成强大的公众舆论压力,震慑河道非法采砂的不法分子;三是定期对河道采砂业主和相关涉河单位负责人进 行涉河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培训,提高业主照章办事的自觉性和遵纪守法意识。

(二)建立健全制度,实行规范管理

河道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管理任务重。必须以制度规范采砂管理活动及行政执法行为。要制定采砂申请审批办法,现场监督管理办法,砂石资源招标拍卖办法,砂石资源费征收使用办法。采砂船只管理办法,制作统一执法文书,规定统一执法程序。维护好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形象、树立水行政执法权威。同时,编制河道采砂规划,确定禁采区和可采区、禁采期和可采期。采砂控制总量,采砂船只总数等,努力实行规范有效管理。

(三)、强化日常巡查、严厉要击非法采砂行为

一是加强日常巡查。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暗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所辖采砂段、场进行检查,重点河段实行化片管理,分段监管,明确职责,责任到人。通过巡查,及时纠正持证采砂场只采不平,只挖不填,乱堆乱弃的违规作业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二是严打整治采砂秩序。开展河道采

砂专项治理,是整治采砂秩序的有效措施,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特别是少数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让河道非法采砂者闻风丧胆,有效维护本地区社会稳定,实现河道采砂秩序的根本好转,保障河道健康生命。三是加强日常值班,设立举办电话,一旦发现情况,随时出动执法人员现场查处。

(四)实行属地负责,明确管理责任。

对全县河道应实行划片包干,属地政府管理为主,进一步明确管理和领导责任,确保所有河道管理有人抓有人管。

河道采砂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强化舆论宣传。实践证明,非法采砂不禁止,河道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执法功能,依法取缔非法采砂行为,加强日常管理,坚持露头就打,河道采砂依法、科学、有序的目标才能实现。

金寨县水利局

二O一O年三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蒸压灰砂砖机介绍

蒸压灰砂砖机介绍:

蒸压灰砂砖: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公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内、外墙,以及房屋的基础。是替代烧结粘土砖的产品。蒸压灰砂砖以适当比例的石灰和石英砂、砂或细砂岩,经磨细、加水拌和、半干法压制成型并经蒸压养护而成。蒸压砖成套设备包括:搅拌机、消化机、蒸压砖机、轮碾机、蒸压釜等主要设备,及箱式给料机、螺旋输送机、爬斗、骨料称、胶带输送机、养护小车、摆渡车等辅助设备。我公司是生产蒸压砖机、粉煤灰砖机、灰沙砖机、灰砂砖机及配套生产设备等系列蒸压砖成套设备的专业厂家。蒸压砖的抗冻性、耐蚀性、抗压强度等多项性能都优于实心黏土砖的人工石材。砖的规格尺寸与普通实心粘土砖完全一致,为240mm x 115mm x 53mm,所以用蒸压砖可以直接代替实心粘土砖。是国家大力发展、应用的新型墙体材料。

蒸压灰砂砖机的安装与维护:

机器的维护保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它应与极其的操作和检修等密切配合,应有专职人员进行值班检查.

一.机器的维护:

1、轴承破碎机的轴承担负机器的全部负荷,所以良好的润滑对轴承寿命有很大的关系,它直接影响到机器的使用寿命和运转率,因而要求注入的润滑油必须清洁,密封必须良好,本机器的主要注油处(1)转动轴承(2)轧辊轴承(3)所有齿轮(4)活动轴承、滑动平面.

2、新安装的轮箍容易发生松动必须经常进行检查.

3、注意机器各部位的工作是否正常.

4、注意检查易磨损件的磨损程度,随时注意更换被磨损的零件.

5、放活动装置的底架平面,应出去灰尘等物以免机器遇到不能破碎的物料时活动轴承不能在底架上移动,以致发生严重事故.

6、轴承油温升高,应立即停车检查原因加以消除.

7、转动齿轮在运转时若有冲击声应立即停车检查,并消除

二.安装试车:

1、该设备应安装在水平的混凝土基础上,用地脚螺栓固定。

2、安装时应注意主机体与水平的垂直。

3、安装后检查各部位螺栓有无松动及主机仓门是否紧固,如有请进行紧固。

4、按设备的动力配置电源线和控制开关。

5、检查完毕,进行空负荷试车,试车正常即可进行生产。

关于宁夏压砂硒砂瓜产业发展的1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