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夹江县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20-396192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2 18:53: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夹江县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夹江县“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2016年—2020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乐山市委、市

政府和夹江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着眼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全局,立足解决防震减灾综合问题,进一 步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最大程 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法》《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 年)》《四川省防震减灾条 例》《乐山市“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夹江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 年)》 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规划基准期为2015年,规划执行期为2016年至2020年。

本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总体方案,是履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职能,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制定防震减灾政策,安排防震减灾重大项目建设及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一、基础条件

(一)“十二五”防震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密切配合、奋力抗击地震灾害,科学有序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努力加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围绕“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 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 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 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紧紧围绕 2020 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进 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 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抵御地震 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确保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公众 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保障人民群众生 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高度重视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切实强化综合防范措施,将防震减灾基础性工作常态化,实现防 震、抗震、救灾有机统一,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地震灾害能力。

——依法行政、科学治理。坚持法制思维,严格在法律法规 框架内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依法规范乡镇政府、县级部门、社会 组织和公众防震减灾责任和义务。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能力建设

为保障,全面提升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乡镇就近指挥、强化协调并在抗 震救灾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根据地震灾害造成的人 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及时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防震减灾救 灾工作中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提供保障等主导作用。组织动 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健全完善地震灾害保险制度,加强政府与 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防震减灾整体合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 年,我县现代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体系效能更加显著,地震灾害防范和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城乡抗震能力进一步增强,达到我县地震烈度7度设防基本要求,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的影响明显减轻,防震减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地震安全保障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地震监测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地震速报信息公众覆盖 率达到 90%。

——地震应急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指挥技术体系、应急救 援队伍建设与培训体系、物资储备体系更加完善。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基本查明我县地震构造 及活动断层分布,实现重点工程和新建工程 100%抗震设防。

支撑。

四、重点项目

(一)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依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计划建设 4 个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漹城镇基本站 1 个,华头镇、新场镇和永青乡一般站 3 个)、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信息服务平台和学校接收终端)、数据处理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支持和保障系统,形成覆盖全市范围的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地震预警能力和地震预警信息获取能力,为党委政府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科学研究提供及时准确的地震服务。

(二)防震减灾基础服务体系建设

开展地震测震台和前兆台网建设等工作,注重将工作成果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通过有效提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提升全市防震减灾能力。计划新建 1 个前兆台点,实现数字化观测和传输,实现地震监测信息的检测、传递、分析、处理、存贮、报送安全规范,并入“乐山市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及时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开展地震预报研究。

(三)地震灾害风险防御与应急处置一体化工程

1.防震减灾信息服务工程

开展夹江县防震减灾信息服务工程建设,为地震监测预报 和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支撑平台。构建全县地震信息服务网络,完

善或新建信息节点基础设施,建设防震减灾信息服务中心。实现 烈度速报、预警、测震、强震、前兆、水库地震台网等监测数据 的及时共享。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建立以前兆 数字化观测资料为主的前兆资料典型干扰库和异常库,构建完善 的地震预报会商技术系统。

2.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工程

以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程、示范单位创建、等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1)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程。以学生、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企业职工为重点,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实施“131”工程:幼儿园、中小学学生每年接受 1 次防震减灾安全教育,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确保各阶段学生每年接受 1 次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各阶段每名新入学学生有 1 本地震安全知识读本;依托广播电视、微信微博、互联网等媒体持续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宣传教育面覆盖全县城、乡镇居民;面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规模以上企业职工开展 1 次宣传教育活动,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企业职工防震减灾能力。

(2)示范单位创建工程。开展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乐山 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村)创建,由县财政给予资金支持,为每个创建成功的乐山市级科普示范学

合理设置工作岗位,调配技术力量,改善专业结构,保证并 充实防震减灾工作队伍。以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有利于 保障防震减灾工作稳定发展为目标,完善人才队伍工作评价与激 励机制,促进防震减灾人才队伍建设和完善,为防震减灾事业的 持续推进提供人才保障。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夹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18日印发

第二篇:广东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省 地 震 省 发 展 改 革 2017 年 3 月

目录

一、发展环境..............................................................................................................................(一)“十二五”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进展。.....................................................................1.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基本形成,重点地区具备地震预警能力。...........................2.震害防御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城乡抗震防震能力得到提升。.......................3.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4.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5.科普宣传持续强化,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不断提升。...........................................6.地震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二)“十三五”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二、指导思想..............................................................................................................................三、发展目标..............................................................................................................................四、主要任务..............................................................................................................................(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二)提升城乡抗震能力。............................................................................................(三)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四)推进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五)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六)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七)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八)推进防震减灾信息化建设。................................................................................五、重点项目............................................................................................................................(一)大中城市和城市群地震风险防控工程。............................................................1.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2.建(构)筑物结构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示范工程。.........................................3.高温环境地震应急救援专业训练基地建设工程。.............................................4.基于地震风险评估的城市群强震灾害情景构建和应急决策系统。.................(二)广东沿海地震监测与预警工程。........................................................................1.广东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2.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综合观测台网建设。.........................................................(三)广东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四)广东平安海洋地震安全保障工程。....................................................................1.南海地震监测与海啸预警系统建设。.................................................................2.粤东地震高风险区地壳深部地震构造探查。.....................................................(五)现代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六、实施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加大政策保障力度。............................................................................................(三)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五)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考评。....................................................................................附件: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指导我省防震减灾“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我省防震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充分考虑我省省情和震情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十二五”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进展。

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的领导下,在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和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健全,全省防御地震灾害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为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促和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基本形成,重点地区具备地震预警能力。

通过实施珠江三角洲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建设项目,建成了由80个预警台、1个预警和烈度速报台网中心组成的以井下台为主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可靠性强的预警台网,在重点监测区域实现了地震预警功能,发生破坏性地震

后可为珠江三角洲和周边地区赢得5-30秒的预警时间;自动速报技术取得新突破,省外地震速报时间从十几分钟压缩到2-3分钟,省内地震实现1分钟“超快”速报,2分钟内上报,地震速报全面进入1分钟水平,广东地震台网中心成为国家地震速报备份中心(副中心)和全功能灾备中心,实时处理全球地震数据,承担国家全球地震速报任务;部分电磁、形变、流体等观测环境和仪器设备得到改造、升级,观测质量明显改善;改进了地震预测预报会商制度,并联合周边省份建立了危险区震情跟踪联防协作工作机制,震情跟踪和震情趋势研判水平有所提高。

2.震害防御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城乡抗震防震能力得到提升。

完成了中山市、佛山市、湛江市抗震性能普查第二期项目,为政府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城市抗震设防能力提出了参考建议和对策;在深圳和阳江等地开展学校校舍抗震性能鉴定试点工作,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结合地震地质调查分析开展全区既有建筑物、水库大坝、桥梁等抗震性能普查鉴定,为广泛开展重要建(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鉴定和加固改造工作积累了经验;为珠海、佛山等市的城市规划和汕头核电、广东华厦阳西电厂等重大能源项目选址提供技术服务,进一步将防震减灾融合到城市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等经济活动中;完成了在世界同类勘测项目中,精度最高、一次动用海底地震仪最多、产生数据量最大的珠江三角洲海陆联合三维地震构造探测项目,探明区域陆地和海域断

裂分布以及海域分层结构和物理特性,不仅为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抗震避震提供依据,也为海洋区划和海洋工程抗震避险服务,还能为南海海洋矿产及油气开发提供基础数据;编制发布了《重要建设工程强震动监测台阵技术规范》,防震减灾服务于国计民生的范围不断拓展,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示范工作成效明显,成功创建深圳、阳江2个首批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86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和159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基层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防震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3.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新修订了《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以及各地级以上市地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预案的可操作性得到了提高。通过开展粤桂琼三省(区)联合地震应急演练、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跨区域地震救援拉动实战演练、全国地震应急现场通讯演练、中日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项目培训、全省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骨干培训等方式,提高应急队伍技术水平,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科学、高效、有序应对河源二次4.8级等二十多次地震事件,应急处置依法依规,加强了宣传引导,稳定了社会。建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仪器设备、软件系统的安检和巡查工作制度,定期更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应急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建立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地震应急救援机制,目前我省拥有2支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上万人,建成各类应急避难场所1152个,可容纳超过1500多万人。

4.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中国地震局和省政府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地震监测与减灾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了考核评估,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完成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防震减灾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数字地震数据实时自动处理系统”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地震台站直流电源”专利获得国家优秀专利奖,地震数据实时自动处理软件广泛应用在国家台网和各省台网以及多个援外台网,地震预警技术研发取得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构)筑物结构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报警系统研发成功并推广应用,具有很强的服务效能和减灾实效,产业化前景看好;震害预测和震灾预评估达到了单体化和网格化水平,大众化、专业化、精细化、准实时的服务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创新服务系统研发工作初步完成并逐步面向社会提供更有效的便捷服务。地震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

5.科普宣传持续强化,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不断提升。全省共建有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7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56个,省地震科普馆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12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省直机关工委定为广东省12个省直机关党员教育基地之一。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南粤防震减灾”等新媒体广泛传播防震减灾文化,3个官方微博和微信粉丝数量达14万多。利用12322

平台发布地震信息年均6万多条,门户网站年均访问量达250万次。

6.地震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初步建成集监测、应急、服务三位一体的广东省地震安全创新服务平台。平台搭载各种防震减灾服务产品,可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类相关数据信息查询和信息服务,广泛服务于民生民安、工程抗震、农居地震安全、城市抗震防震、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等领域,总体服务能力和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二)“十三五”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1.地震灾害和风险挑战。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是华南地区地震相对活跃的省份。近100年来,发生过10次6级以上地震(含2次7级以上地震),造成数千人死亡的重大灾害,是全国14个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的省份之一。研究表明,“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省地震活动处于相对活跃时段,地震灾害风险加大,发达的超级城市群的高地震灾害风险与欠发达的乡村的基本不设防并存是我省的省情特征之一,全省18个地级以上市被划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2.主要问题和发展机遇。

面对地震灾害和风险挑战,防震减灾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强。一是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省已在局部重点监测区域实现了地震预警功能,但还有其他广阔的区域尚未建设预警台网

和实现地震预警功能,且预警功能不够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和应用尚不成熟,离实现有减灾实效的预警尚有不小的差距,对南海的地震监测预警能力还比较薄弱。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员和财富高度聚集于城市群,而我省超高层建筑、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基础设施如电站、石油化工、高速铁路、大型桥梁、城市供电供气项目众多,地震风险应对措施不足,城镇部分老旧民房抗震能力依旧低下,农村民居的总体抗震能力不高,一旦发生中强以上地震,会造成系统性、社会性失稳。三是缺乏应对大震大灾的经验,应急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如地震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匮乏,缺少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等。

此外,防震减灾法制不够健全、执法能力较弱、标准体系欠缺、产业化支撑力弱、公共服务能力不强、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的存在,使防震减灾工作不能满足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应有的地震安全保障的需求。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实现决胜阶段的关键时期。地震安全保障是“两个率先”的保障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国家安全观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新要求,而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防震减灾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和指导,坚持走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相融合的发展道路。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以创新驱动为支撑,以提质增效信息化为主线,以防震减灾需求为导向,以完善服务供给为重点,以提高全社会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为目标,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广东的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三、发展目标

初步形成现代化的防震减灾治理体系,推动和促进防震减灾法制健全、管理高效,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体系效能显著提高;地震科技创新更具活力并与产业深度融合;民众防震减灾素质明显提升;实现防震减灾工作提质、增效、信息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社会化;防震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安全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防震减灾地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基本健全,执法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形成政府领导、多元共治、协调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化防震减灾治理体系。

——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监测能力从平均2.0级提升到1.0级,震中定位精度达到I类标准,南海海洋地震监测能力从4.5级提升到3.0级;省内地震1小时内作出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过程等地震参数速报;全省沿海地区具备地震预警能力,为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重大工程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和紧急处置服务;省内4.5级以上地震5分

钟内作出地震烈度自动速报。

——重点监视防御区内50%大中城市开展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震害预测工作;重点监视防御区内50%地级以上城市开展重要建(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震灾风险排查、抗震性能鉴定和抗震加固工作;地震高风险区农村危房逐步得到改造加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新建、改扩建农居绝大部分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活断层探测、震害预测、地震小区划、地震安全性评价、抗震性能普查等成果广泛服务于城乡规划、国土利用、城镇建设及重大工程规划选址与建设;城乡综合抗震设防能力显著增强。

——省内地震震后15分钟给出震灾预评估结果,1小时内提供震灾快速评估结果,震后2小时内提供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初步信息,24小时内提供重灾区范围,5天内完成灾区地震烈度评定。

——地震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应急预案覆盖率达到100%,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启动时间不超过15分钟,市县级政府不超过30分钟,60分钟内可派出救援力量,重特大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伍在12小时内基本覆盖极重灾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地级以上市至少拥有一支专业救援队伍和一个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库;应急救援队专业素质和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力争使3支及以上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通过中国地震局组织的省级重型或中型救援能力测评;完善全省地级以上市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平台,并与省级地震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受众率达到70%,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社会公众基本具备自救互救能力。

——建成国家级或省级防震减灾应用技术新型研发机构和防震减灾产业园,加快防震减灾应用技术集成化、系统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防震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显著提高,应用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依托地震安全创新服务平台,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提高信息处理与分析水平,加强防震减灾信息共享能力,提高防震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处理和服务水平,初步实现防震减灾业务与应用能力的“数据资源化,业务云端化,服务智能化”。部分公共服务产品进入省政府网上服务大厅。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继续推进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配合国家地震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广东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完善珠江三角洲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推进地震预警发布试点、示范和推广工作,逐步建立覆盖范围广、发布时效快的地震预警发布网络。加密地震监测网点,完善重点监视防御区观测台网,构建集测震、形变、电磁和地下流体观测等一体的井下综合观测系统;完善GNSS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开展水库区地震构造探测及水库地震机理研究;开展粤东区域海陆联合三维高精度地震构造探察与数据分析应用。加强震情跟踪与分析研判,坚持多学科、多途径的地震预报探索与实践,提高短临预报和震后趋势判定能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测预报。

(二)提升城乡抗震能力。

积极适应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完善新形势下抗震设防行政监管机制和监督检查制度,加强抗震设防要求行政执法,切实落实抗震设防要求。进一步规范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服务。修订法规制度,提高改革法制保障水平。创新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审批程序,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实时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报警工作,建设实时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报警服务平台;开展东南沿海(粤东)大型活断层大比例尺填图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活断层探测;开展粤东、粤西和珠江三角洲海洋地震区划、地震动小区划和震害预测;推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大中城市重要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鉴定和加固改造;继续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创建2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城市、2个示范县以及200个示范社区,创建1个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在地震烈度VII度及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对抗震性能不足的农村民居进行抗震加固和改造试点工作;在地震重点危险区开展基于震害预测的大城市强震灾害及应对情景构建与风险评估;推动减隔震技术示范工程。

(三)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健全全省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完善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处置机制;完善各地级及以上市地震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实现与同级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省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灾情速报平台;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加强演练,确保预案启动及时和可操作性;加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升级、扩充救援队装备和器材,强化救援队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在地震危险区开展地震灾害预评估;逐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及防控整改;继续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设国家级高温地区地震灾害救援训练及装备检测基地;建立救援物资储备库、救援力量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志愿者队伍的培训演练,组织机关、企业和中小学校定期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

(四)推进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健全防震减灾地方法律法规,加强防震减灾执法监督;制定和完善地震地方标准体系;推动建立地震预警发布相关法规,制定地震预警技术标准和运行管理办法,促进地震预警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高效、畅通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完善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防震减灾责任清单;建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等依法有序参与防震减灾的政策措施和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基层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基层防震减灾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改善基层防震减灾基础设施;推进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应用产业化,继续推动地震专业软硬件研发生产、台站台网维护等领域市场化试点工作。

(五)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省地震安全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地震安全信息服务产品化;进一步完善地震速报与预警服务系统、监测与预测服务系统、震害防御服务系统、应急救援服务系统、政务服务系统,建设市县级服务节点,形成覆盖全省的实时共享的地震安全公共服务网络,扩大公共服务受众面,显著提升地震安全公共服务效能。

(六)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

大力开展防震减灾文化宣传教育,推动树立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震减灾理念。加强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安全教材、地震宣传产品等防震减灾文化基础软硬件建设;利用“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全国科普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重要活动时段,联合宣传、教育、科协等部门,推动防震减灾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提升社会公众地震安全文化素养;利用主流媒体和互联网社交媒体相结合方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通过微博、微信为公众提供实用性、服务性、互动性、趣味性强的订阅服务。通过“互联网+”加强防震减灾公众行为、技能训练。

(七)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继续大力推进“地震监测与减灾技术”、“广东省地震预警与重大工程安全诊断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地震专业软件测评、地震仪器检测标定中心,建设大型桥梁结构实验模型,不断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制定科学有

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加大对重大技术和有减灾实效的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力度,如自动速报、超快速报与预警技术完善,特大型桥梁、水库、核电站、高速轨道交通等重要建构筑物结构地震安全监测及健康诊断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筑物隔震减震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示范,MEMS传感器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单台(多手段)地震预警技术等。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地震科技创新,开展跨学科多领域合作,探索地震科技服务产品产业化运作,建设国家级防震减灾应用技术新型研发机构,利用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机制,推动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防震减灾事业新发展。加强防震减灾国际合作,积极推动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地震监测预警领域科技合作,实施地震台站援建项目,提高南海地震监测能力,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扩大防震减灾国际影响。

(八)推进防震减灾信息化建设。

以现有的地震安全创新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防震减灾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服务和管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安全水平;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防震减灾应用体系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展省地震安全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应急和管理功能,规范服务平台各项信息化技术标准,提升创新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防震减灾业务与应用能力的

“数据资源化,业务云端化,服务智能化”。配合中国地震局实现地震数据共享,开展与省内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对接工作,实现与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其它防灾抗灾救灾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发布。

五、重点项目

(一)大中城市和城市群地震风险防控工程。1.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

减隔震技术经过近40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有效减轻地震作用,提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的技术方法,是科学可行、经济有效的地震灾害防御手段。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明确的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要求,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程已经出台,《建筑隔震设计规范》正在拟定,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已具备条件。珠江三角洲所属的构造单元以及大面积的填海场地条件、发达的城市群和特有的人口密度,使得地震灾害风险呈几何放大,采用减隔震技术可以使得重大建筑物有效抵御地震作用冲击,降低地震灾害风险,而且珠江三角洲发达的经济条件为工程建筑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奠定了经济基础。

建设内容:以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深圳市作为试点,由政府主导,选取若干重要的市政和民生工程(医院、学校、体育馆等)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将重要民生工程建设成为地震安全堡垒,全面提升重要工程建筑的综合防震能力,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深圳市减隔震技术示范应用的基础上,制定有利于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规

范;在省部共建的地震监测与减灾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立减隔震设备和产品检测中心。

本建设工程通过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示范能有效地提升深圳市重要建筑物综合抗震能力,增强城市抵御地震灾害风险,保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以点带面,推动减隔震技术在其他城市的应用。

2.建(构)筑物结构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示范工程。建筑结构健康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在国内外研究与开发已基本成熟。建设可靠的在线监测系统,对超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及水库大坝等重大工程因荷载、老化、疲劳、腐蚀效应以及地震、飓风、洪水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结构安全性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评价,可为这些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营和日常养护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突发破坏性重大事件时可以及时提供报警处置。

建设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和水库大坝若干座,安装集成加速度、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气压)和仪器空间方位(惯性传感系统)等物理量观测于一体的融合式智能传感器,升级改造现有监测系统,采用数据采集新技术及集成观测组网技术,实现自组网、最优能耗的无线数据传输,提高监测系统的时效性与可靠性,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实现监测数据实时处理。升级完善现有报警系统,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能自动判别并触发警报。建造1座集健康监测、地震模拟、车船撞击等功能为一体的大跨度桥梁实验模型,构建一个可实现多种加载方式、可修复或可

更换构件的模型实验平台。

本建设工程将建立基于智能传感、采集、传输、供电、实时数据处理和健康诊断等技术的结构安全监测及诊断系统,具备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通过科学的诊断方法对结构安全及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分析与评估,不仅在建构筑物遭遇突发事件冲击的情况下报警处置,而且可以为建构筑物结构状况变化进行定期评估,为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营和日常养护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高温环境地震应急救援专业训练基地建设工程。地震灾害多发生在气候、地理、人文等复杂地区,在这些地区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救援队伍必须具备适应高寒、高温高湿、高海拔等特殊环境的能力和装备。有必要在广东建设集地震应急人员培训、装备检验试用、救援组织管理以及教学、交流于一体,具有针对性强、专业化程度高、区域气候特征明显、贴近实战等特点的高温环境下地震应急求援力量训练基地,面向全国提供高温环境地震应急救援力量训练服务,同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建设内容:改造综合培训楼1栋,面积约500m2,设置办公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室、餐厅等。改造旧办公楼1栋(4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700m2),用于学员宿舍和装备库房。修建训练废墟1个,面积约450m2,地上、地下各一层,模拟地震现场房屋破坏现状情况(高温、高湿),附加顶撑、破拆、搜救等演练科目。修建室外综合训练场地约10000m2,主要用于垂直破拆、水平破拆、倾斜破拆、切割、顶升、支

撑、轨道搬运、障碍搬运、管道破拆等训练。采购满足50名队员训练所需地震救援专业设备以及教学设备、检测设备。

本建设工程紧紧围绕“地震、高温”两大核心要素建设训练基地,为全国地震应急救援力量搭建起高温环境下的训练平台。通过本训练基地可对普通的宽泛式应急救援力量进行精细化改造升级,改变应急救援力量在以往地震救援中,特别是在高温条降下表现出的训练针对性弱、装备适用性不强、人员环境适应性差、救援效率低等被动局面。

4.基于地震风险评估的城市群强震灾害情景构建和应急决策系统。

城市是人口和社会财富最为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地震灾害的主要承灾体。本项目基于最新的地震工程学科研成果,采用先进的地震风险评估、城市地震灾害预测、3D数值模拟技术,建设珠江三角洲超级城市群强震灾害情景构建和应急决策系统,在强震危险源识别、地震影响场分析、区域地震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真实地震作用下的城市可能遭受地震灾害的情景,建设灾害情景构建管理系统平台,震前提供规划、设防、预案和备灾工作指导,震时提供灾害预评估及地震灾情信息收集,为应急、避险和救援提供决策信息,震后提供恢复重建建议。

建设内容包括:在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中山市、珠海市、佛山市等城市震害预测工作成果和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与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当地地震构造特征的震源模型,评估潜在震源的危险性,确定目标城市范围内未来可能的地震动分布,为地震风险动态评估提供精准的地震输入;采用多概率全频段地震动的危险性评估和地震小区划技术,提高设防、罕遇和极罕遇地震动参数评价的可靠性;针对软土及填海等软弱场地震害特点,确定适应于不同地区的建(构)筑物及生命线工程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基于地震风险水平、场地条件、分类房屋脆弱性指标、区域内房屋类别构成,开展区域性大规模建(构)筑物群结构动力反应及破坏过程数值模拟;基于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城市震害过程快速计算方法,开发满足大城市海量建(构)筑物震害过程高效模拟及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开展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系统建设,提供针对性、操作性强的集设定地震、影响场分析、震害预测、应急准备、灾害对策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本项目将建立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备灾和救灾机制和管理体系,为降低地震灾害社会冲击、提高灾害应对能力提供技术支撑。一旦地震发生,系统可立即构建出相对准确的地震灾害情景、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辅助决策方案,大大提高各级政府和各级地震工作部门的应急救援决策能力和服务能力,有效提高大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

(二)广东沿海地震监测与预警工程。1.广东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按照中国地震局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部署,在广东建设:1个台站观测系统,其中基准站72个(新建

26、改造

43、直接利用3个),基本站201个(新建176、改造20、直接利用5个),一般站900个(全部为新建);1套通信网络系统,为省内地震预警信息快速实时传播提供通信支撑;1个专有云数据处理中心和1个一类省级数据处理系统,汇集并处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系统产出的实时数据,实现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的产品产出功能;1个省级地震信息服务平台,包括预警接收与应用(终端I型)30个、学校预警示范(终端Ⅱ型)133个、高铁预警示范(对接)1个;1个一类省级技术保障中心,承担观测台站仪器运行维护、维修、技术测试等技术任务,以维持各级观测台站的长期连续、稳定、可靠运行。

2.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综合观测台网建设。

广东地区地震监测的短板主要表现为重点监视防御区观测学科综合不够、台网布局不合理;沿海的粤西部地区和近海的海岛地区台网密度稀疏。本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在抓重点的基础上,补齐监测系统的短板,为全省防震减灾工作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建设内容:在粤西重点监视防御区适当加密测震台站,使测震台站间距达到20km;在重点监视防御区,建设井下测震和地下流体(地下水位、温度和断层气体)、形变、电磁等观测项目一体的井下综合观测系统;在珠海三角岛建设一个综合地震监测站,同时布设测震、强震、地壳形变、地震前兆等多种观测手段,通过监测站实现对珠江口邻近海域岛屿无人值守地震观测台的数据汇集与处理;完善GNSS地

壳运动观测网点布局,在粤东北、粤西北、担杆岛和南澳岛增建6个GNSS连续观测站,同时结合跨断层流动重力观测,布设50个流动GNSS观测点。

项目使我省陆地沿海地震高烈度的重点监视防御区同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其中粤东和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达到0.5级,全省其他区域达到1.5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可获取多学科高密度的实时观测数据;可对滨海地震断裂珠江口段地壳运动情况近距离探测,为研究近海震源构造属性和地壳稳定性等科学问题提供基础数据,为珠江口海域的地震预警提供观测数据,也为以后开展海底地震监测积累经验;GNSS连续观测站和流动GNSS观测网可监测广东地区地壳运动和主要断裂的最新活动情况,把握地震活动趋势,为地震危险区判定提供依据。

(三)广东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统筹考虑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在VII度及以上地震高风险区推进农村危旧房屋改造,提高综合防灾公共设施的抗震标准,确保规划区内的新建、改扩建农居绝大部分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降低地区地震灾害风险。

建设内容:结合我省新农村连片建设规划,落实《防震减灾法》中“加强对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管理”具体要求,提高综合防灾公共设施的抗震标准,做好新建、改扩建农居规划选址阶段的地震安全服务,摸清规划范

围内的地震基本环境,开展灾害风险源基础调查,建立基础信息档案,提高规划区内的新建、改扩建农居抗震设防水平。

(四)广东平安海洋地震安全保障工程。1.南海地震监测与海啸预警系统建设。

牵头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地震部门与东南亚主要国家地震海洋监测部门开展多边合作,援建地震监测台站,组建海啸监测网,大地震发生后10分钟确定地震参数,半小时内确定是否发出地震海啸预警,为相关国家提供30—120分钟的海啸预警时间,有关方面能及时采取措施,民众能及时撤离避险。

建设内容:在菲律宾、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国家新建15个地震观测台,对原援建印尼的10个台站中的5个进行改造,与原有的48个台站共享实时数据,组成覆盖相关国家的共汇集63个地震台站数据的地震监测台网;在中国广州、印尼雅加达新建2个地震海啸监测预警中心,在相关国家建设9个海啸预警信息共享节点;在广州与广州预警中心合建地震海啸监测技术保障基地;建设1个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区域国际合作平台。

项目能为国家整体外交和“一带一路”战略做贡献,扩大中国在南海周边地区政治和科技影响力,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我国自身防震减灾能力。

2.粤东地震高风险区地壳深部地震构造探查。采用海上、水库气枪和陆地炸药激发震源的深地震联合探测方法,获取粤东地震高风险区地震构造海陆联测地震数

据,通过震相识别、射线追踪、走时拟合、层析成像等方法,获得沿剖面的二维地壳速度模型、粤东区域海陆连续的三维地壳结构模型,构建粤东区域地壳结构三维模型可视化平台。

建设内容:在新丰江水库及揭阳老虎潭设置固定的主动源进行定点激发,在粤东沿海采用船载气枪阵列沿着测线进行激发,采用已建成的粤东预警台网、新布设一定数量的陆地流动地震台和海底地震仪,联合观测记录在测点和测线上定期重复激发的信号来探测粤东地区的地下结构特征,监控地下介质的变化情况,研究获取粤东地区高精度的三维地下速度结构、分析断裂的深部延伸情况及强震孕育环境、开展4D地震学研究。

项目成果能应用于粤东区域地震预警、地震速报及地震精定位,并为探讨粤东潜在震源区规模及危险性、探索地震预报提供新途径,还可为粤东区域城市群的防震减灾工作以及海洋区划、海洋工程提供基础服务。

(五)现代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地震数据的资源化管理,落实互联网+地震行动计划,建设和完善省、市县三级共享的地震安全公共服务网络,完善省级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市级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内容:依托现有的地震安全创新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个地震数据中心,实现防震减灾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服务的一站式现代化管理;制定防震减灾

公共服务产品清单,研发和完善省地震安全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产品;建设全省地级以上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突发地震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其它防灾抗灾救灾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发布。

项目可显著提高防震减灾信息化水平,扩大公共服务受众面,显著提升地震安全公共服务效能。

充分发挥规划对事业发展的指引作用和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凝聚各方力量,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与各级规划进行充分、有效衔接;统筹考虑市县防震减灾规划组织实施,加强对市县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务求落实规划任务和项目,确保全省防震减灾规划统一实施、同步推进。

(二)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相关配套政策,将防震减灾相关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统筹考虑,拓宽经费渠道,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加大对防震减灾的投入,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三)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强化重大项目对规划的支撑作用,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管

理水平,严格项目建设程序,保障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和群测群防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地震行业人才队伍素质;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地震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实现高端人才集聚,争取创建1-2个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引领事业发展;加强专业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准备和处置能力;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不断地扩充防灾减灾民间力量,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御灾害的工作格局。

(五)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考评。

适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并及时排除影响规划实施进度的各种障碍。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强化规划指标的约束性,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将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强化规划社会监督,采用多种形势向社会公开规划实施和目标完成情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

附件: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第三篇:防震减灾规划 文档范文

洛阳市第十八中学

创洛阳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防震减灾法》和《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市地震局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基层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地开展,以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市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的有关要求,特制定如下阶段性创建工作计划。

二、创建目标:

从2013年6月开始,在市地震局、教育局联合指导下,在今年内创建成为洛阳市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三、主要工作:

1、在全校广泛宣传动员,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根据创建标准制定学校的创建计划,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中。

2、将省市防震减灾信息网站和江苏省防震减灾学校网站,链接到学校的网站上,及时搜索信息用于创建活动。

3、动员教师全员参与,注意学科渗透。建立防震减灾活动兴趣小组,并制定活动计划,落实活动指导教师。

4、利用科普宣传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特殊时间开展全校性的宣传活动,并聘请有关专家到学校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地震科普展览等,学生参与率力求在90%以上。

5、加紧编制应急避险预案,完成后组织学生开展演习。

6、在市及区县地震办的支持下,图书馆准备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图书资料以供学生阅览。

7、确定防震减灾科普场所和宣传橱窗,根据“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可用班级板报替代。

8、创编一些“自选动作”,以丰富创建活动的内容。需要开展的活动内容有:地震的成因;避险急救常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依法维权,识别谣言。

9、加强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迎接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的验收。

四、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培养全局意识,树立大教育观。

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新格局。要总结特色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推广到学校各个领域。融特色与学校管理之中,融特色于教育行为中,融特色课程改革中,融特色于无形之中,融特色于校园每个细胞中。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加强师资建设是实现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在教师中提倡“六讲”和“三种精神”。“六讲”即“讲奉献、讲爱心、讲学习、讲理解、讲方法、讲制度”、“三种精神”即“爱岗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勇于实践开拓进取精神”。认真组织老师业务学习,积极提倡自主学习,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培训、交流,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建立和完善各项常规制度。学校行政、年级组要密切配合,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使课程设置、兴趣小组、活动竞赛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制度建设是学校实施科技教育的有力保证,因此学校建立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制度。主要包括:

① 创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② 创建科技辅导员例会制度

③ 创建成果奖励制度

4、多种途径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要使全校师生都知道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我校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准备采取以下做法:

(1)开发防震减灾校本课程。

(2)加强科学课中《地震》一课的内容讲课力度,通过增加课时将防震抗震知识讲深讲透。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媒体软件、录象、投影仪等现代化教辅手段,努力将课上得形象生动,使防震减灾知识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4)邀请省、市地震专家来我校作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报告。

(5)在学生中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演讲比赛活动和手抄报竞赛活动。

(6)成立学校防震减灾兴趣小组,拓宽这些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面,培养尖子准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竞赛。

(7)每年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8)组织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全体科学教师参观洛阳市地震台,组织有关班级开展防震减灾科普一日行活动。

我们坚信,通过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一定能够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这对增强广大师生自觉识别地震谣传,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带动全社会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2021年“十三五”防震减灾主要任务

2021年“十三五”防震减灾主要任务

一、主要任务

通过“一县一台一中心”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合理规划全市地震监测台站布局,增加地震台网监测密度,基本形成覆盖全市、观测手段多样、技术设备先进的综合性地震监测系统,为提高我市地震监测能力和分析预报水平提供有效保障。

(二)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升城乡综合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全面实施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完善行政审批监督检查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实施农居地震安全工程,推广实施地震安全校舍和地震安全医院工程建设。推动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抗震隐患消减工程、结构健康监测诊断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减隔震技术的宣传培训和推广示范,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对符合适用条件的项目积极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不断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

(三)完善应急工作机制,提升地震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加强各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建设,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和地震灾害处置协调机制,提升地震应急救援处置决策效率和能力。提高政府和社会地震灾害应对能力。加强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应急指挥基础数据、地震快速评估与动态跟踪和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地震信息处理和应急指挥系统,提升震后灾情快速获取与研判能力,为抗震救灾决策部署提供服务。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地震专业和社会救援队伍的协调调用机制,提高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的高效、规范、标准和实战水平。继续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中心城区要加快建立完善室内避难场所遴选、建设、管理和补偿机制,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系统,提升保障应急避难和救援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

(四)创新服务平台,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制定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清单,提供地震速报、灾情速报、地震预警、活断层分布、抗震设防要求、地震烈度分布等防震减灾公共信息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震害防御信息服务平台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机制,为提高全社会的震害防御意识、专业知识水平和应用技术提供信息服务。,从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凝炼防震减灾核心理念,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弘扬防震减灾精神,丰富防震减灾文化内涵,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素养和能力,引领防震减灾事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推动地震灾害社会共治。

(五)加强科普宣传,提升防震减灾社会动员能力

以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综合素质和互救、自救、紧急避险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六进”活动,强化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创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模式,以学校、社区为重点广泛开展流动科普宣传。继续建设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区市、示范社区,提高公众抗御地震风险意识和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防震减灾知识和防震减灾综合信息查询服务,为公众推送地震预警、地震烈度影响实时灾情分布等信息,提供避难场所实时引导等实用信息服务。

二、重点工程和项目:

(一)一县一台一中心和三网一员建设。按照省市地震局的要求,在现有观测台站的情况下,增加观测手段,建设完成一市一台的建设任务。不断完善三网一员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群测群防网络

(二)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统筹考虑新农村建设、危旧房改造等项目,科学合理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提高综合防灾公共设施的抗震标准,对我市农村房屋进行摸底排查,落实防震减灾法中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管理的具体要求。

(三)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物资储备基地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四)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对已建成的防震减灾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平台进新更新,收集归纳各种资料和数据,完整充实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平台应急系统数据库。打造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向智能手机、智能终端、网站平台等终端推送地震预警、地震速报、烈度速报等地震即时信息和避难场所分布、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工作信息,为公众群体和个体提供服务。

(五)地震科普宣传方面建设。按照省市地震局的要求积极创建科普示范学校,安全示范社区和安全示范村建设,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逐步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各级领导培训计划等,通过开展知识培训,提升全社会地震安全文化素养。

第五篇:防震减灾规划2012020年解读

《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解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地震局联合印发了《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了进一步增进对规划的理解、推进规划落实,中国地震局相关负责人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一、为什么要编制《规划》?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因此,编制《规划》,指导全国“十三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编制《规划》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要求。“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中央提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建设平安中国。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防震减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这些要求必须要在规划中加以落实。

(二)编制《规划》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强震多发区为重点,明确未来5年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举措,是服务国家“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编制《规划》是服务人民地震安全需求的举措。防震减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各级政府向全社会提供的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在《规划》编制中,我们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工作始终围绕着人民,尽职尽责、坚守奉献,推动“十三五”防震减灾事业更好地发展,努力把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期待变成我们防震减灾的持续行动。

二、《规划》编制基于什么样的背景?

《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延伸和细化。《规划》主要基于我国多震灾的国情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现状编制。

(一)震灾严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地处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本世纪以来,相继发生了汶川、玉树、芦山、鲁甸等重特大地震灾害。“十三五”期间,我国震情形势依然严峻,西部地区仍然处于7级以上强震的活跃时段,东部地区存在发生 6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威胁严峻,社会公众对地震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

(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震灾风险高。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的部分重点区域和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部分城市群涉及 7 级或 7 级以上强震潜在震源区域。一些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重点科研设施和装备等面临着地震灾害风险。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民居抗震设防薄弱,容易造成“小震致灾、中震大灾、大震巨灾”的状况。

(三)防震减灾工作有良好的基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近十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取得了汶川、玉树、芦山、鲁甸等重特大地震灾害抗震救灾工作的伟大胜利。在此期间,也实施了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在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地震基础调查探测、科技创新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规划》的编制有什么特点?

以往的防震减灾五年规划主要由地震部门编制,聚焦于地震行业发展。本《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地震局联合编制,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出顶层设计。《规划》定位为“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领域的总体规划,《规划》从全面提高我国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出发,对全国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和科学布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二)突出开放合作。《规划》编制自2014年4月启动,我们深入各地开展调研,邀请专家集中研讨。规划文本首先征求防震减灾各领域专家和31个省(区、市)的意见建议,加强与地方的衔接。2016年2月和9月,中国地震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就《规划》征求相关行业、部委的意见建议,加强相关工作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中国地震局联合编制规划,既发挥了宏观部门优势,又发挥了防震减灾专业部门的优势,也把其它相关行业部门的防震减灾工作纳入《规划》,通过开放合作增强了《规划》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三)突出软硬结合。《规划》遵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既考虑加强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专项工程的手段,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提升防震减灾的“硬实力”,也更加注重通过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发挥社会组织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提升“软实力”。

(四)突出有效衔接。《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2016年7月28日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与国家防灾减灾部门的深入沟通。《规划》充分考虑了国家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中国地震局认真指导省级防震减灾规划的编制,承接好《规划》确定的任务。此外,中国地震局还专门制定了地震监测预报等6个专项规划,作为对《规划》的细化和落实。有利于《规划》确定的任务和项目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中得以落实,有利于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

四、“十三五”发展目标是如何考虑的?

在制定《规划》发展目标时,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要求,统筹考虑我国的综合国力和防震减灾能力水平,深入开展研究测算,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发展目标和细化指标。

(一)着力推进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化,提升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规划》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的要求,把提升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作为根本,到十三五末,实现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体系效能显著,科技创新驱动更加有力。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系列指标:全国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力争实现有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地震高风险地区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大幅提升、城市地震灾害风险水平有效降低,在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技术、地震成灾机理与减灾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

(二)着力深化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完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规划》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通过完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到十三五末,现代化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确定一系列指标: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健全、防震减灾多元责任主体的权责和义务明确清晰,政府主导、多元共治、协调规范、运行高效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基本形成,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众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显著提升等。

(三)着力推进防震减灾服务社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和服务机制。《规划》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丰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紧紧扭住公共服务的“牛鼻子”,转观念、补短板、强服务,到“十三五”末,实现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系列指标:提供重点地区分钟级仪器烈度服务和秒级地震预警服务,地震区划、活断层探测和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成果广泛服务于空间规划、国土利用和重大工程建设,震后1小时内提供震灾快速评估结果、2小时内提供人员伤亡、房屋破坏初步信息和辅助决策建议等。

五、《规划》主要任务是如何确定的?

围绕发展目标的实现,《规划》确定了提升三大能力、推进三大建设、强化三大支撑,共九大任务。

(一)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构成了防震减灾三大核心能力。自2000年以来,国务院提出了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十几年来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日臻健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防震减灾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推进工作体系现代化,大力提升三大能力依然是防震减灾的重点。为此,《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三大能力提升的具体要求。比如: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开展活动层调查与探测、加强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建设等。

(二)法治、公共服务和文化三大建设是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依法规范政府、社会、公众参与防震减灾行为,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通过公共服务现代化,有效提高全社会防范地震风险的能力;通过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的意识和素质。

(三)科技、人才、信息化三大支撑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兴业战略、国家信息化战略在防震减灾领域的落实。通过地震科技创新,建立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深入实施中央提出的人才兴业战略,提高防震减灾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辈出。通过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地震信息服务体系,让社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六、《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是如何考虑的?

本着弥补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短板,促进规划重点目标指标实现的原则,《规划》从提供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服务、强化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加强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地震风险认知和研发防震减灾关键技术等方面,设置了4个重点工程项目。

(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是减轻和应对灾害的有效手段,是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目前,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技术在日本等多地震的国家和地区得到较好的应用。地震预警是利用震中附近密集的地震台网,快速估算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利用电磁波传播速度远远快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规律,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震中周边地区之前,发布警告信息,为公众紧急避险、高铁、核电等重大工程紧急处置提供支持,为震灾后科学高效调配救灾力量,最大限度挽救生命提供服务。

本工程已于2015年6月通过国家立项批复。主要内容是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实现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功能,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提供全国分钟级仪器地震烈度速报和重点地区秒级地震预警服务。通过工程建设,推动形成地震预警体系,加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法制体系,促进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该工程是一项重大的防震减灾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是落实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具体举措。该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对农村新建民居时采取抗震措施,对已有未设防的民居进行加固改造,进而提高民居的抗震能力。我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自2006年开始试点,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效益。新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经历了50多次6级左右地震的考验,基本实现零死亡。在汶川、芦山、岷县漳县等地震中,农村抗震安居房无一倒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201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在我国地震高风险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本工程统筹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移民搬迁等涉农资源,重点对1800多万户农居进行抗震加固或新建。这将有力扭转我国农村民居设防薄弱的状况,改变“小震致灾、中震大灾、大震巨灾”的局面。

(三)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项目。防震减灾基础设施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项目主要通过地震观测系统升级扩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防震减灾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

本项目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建全覆盖我国陆域和海域地震观测系统,提升防震减灾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二是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大幅度提升我国地震观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为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提供支撑,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防震减灾工作服务与成效,有效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和地震灾害损失。

(四)防震减灾基础探查与科技创新项目。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在特定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环境中。必须要科学探查地震孕育发生的过程,认知地震灾害风险,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切实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该项目一方面是通过活动断层探测、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和地震科学台阵观测等基础性工作,查明我国地震活动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深化对地震孕育和地震风险的科学认识,形成地震区划图等重要成果,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震减灾措施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地震科技前沿,围绕防震减灾核心科技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攻关,进一步研究防震减灾的新技术、新手段,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支撑防震减灾能力的持续提升。

七、如何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防震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凝聚实施合力。

(一)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将防震减灾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推动地方任务项目落地。发改、财政、民政、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各负其责,强化合作。发挥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市场在防震减灾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源更多更好地向防震减灾聚集。

(二)地震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发挥好牵头作用。各级地震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全力推进规划实施工作。

(三)强化规划实施的跟踪检查。发挥各类执法检查、行政检查和部门联合专项检查的作用,督促地方防震减灾规划的实施,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夹江县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