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从甘蕉谱读蒲氏宗祠营造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20-313242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5 00:32: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从甘蕉谱读蒲氏宗祠营造

从甘蕉谱读蒲氏宗祠营造

摘 要:关于广州蒲氏,史学史上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特别是关于蒲寿庚与广州蒲氏以及光塔的建造年代与广州蒲氏的关系,已有如罗香林先生、龙非了先生、曾昭璇先生等重要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另辟蹊径,从《南海甘蕉蒲氏家谱》中独有的《祠宇谱》入手,研究蒲氏一族宗祠形制和建设,同时于位于笔者工作单位管理的下沙蒲氏宗祠相对照,初步整理蒲氏一族的宗祠建筑形制特征,以期作为对蒲氏一族的建筑历史研究的一部分基础。

关键词:广州蒲氏;蒲氏宗祠;规模;形制

近日,一则关于广州蒲姓的报道刊于广州日报――《广州蒲姓为阿拉伯裔,宋元时期声名震粤闽》。这是继史学界对于蒲寿庚研究和相关讨论后,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于蒲姓历史的关注。对于蒲氏的历史,自桑原骘藏开展关于蒲寿庚的较为系统的研究后,多位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以罗香林先生在桑原骘藏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的研究较为全面。虽有蒲寿庚与广州蒲氏,光塔与广州蒲氏等问题尚有争议,但已有包括曾昭璇、龙非了等著名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虽然蒲氏最为重要的谱牒资料――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在史学论证中存在诸多附会和疏漏,但其关于宗祠修造的文本中应属最为重要的文献资料。在尚无更多论据讨论上述问题的情况下,本文以蒲氏甘蕉谱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工作的黄埔区所管理的珠江村蒲氏宗祠作为比较,讨论族谱总蒲氏宗祠修建形制的相关问题。

一、甘蕉谱中的祠堂形制

甘蕉始迁祖秋涛为广州蒲氏六世分房后开蒲庐房的甫山之孙。《南海甘蕉蒲氏家谱》中,特作《祠宇谱》论述族内重要宗祠的意义及修造情况。主要包括《蒲氏大宗祠说略》、《重建大宗祠碑记》、《蒲氏二世祖祠说略》、《创建二世祖祠碑记》、《蒲氏三世祖祠说略》、《三世祖祠碑》、《三世祖祠坐向论》、《五世祖友山公书舍说略》、《七世祖南野公祠说略》、《七世祖南池公祠说略》、《重建南池七世祖祠碑记》、《七世祖养拙公祠说略》。

蒲氏大宗祠创建于明万历己未年(1619年),原名“蒲氏宗祠”,初为三间两进的小型祠堂;清嘉庆癸酉年(1813年)扩建为三进,开间不变,立“本立堂”;道光戊申年(1848年)和咸丰乙卯年(1855年)进行过小规模修补;光绪壬辰年(1892年)重建,更名为“蒲氏大宗祠”。

择地于村之北,后倚庐山,前朝虎岭,坐卯向酉,兼乙辛之原,深两进,广三间。力木由吾公捐助,土墙版筑,题其门曰“蒲氏宗祠”。至国朝嘉庆癸酉,增为三进,长十丈零五寸,宽仍旧,以“本立”颜其堂。中间道光戊申、咸丰乙卯或加修葺,或事补苴,均以墉垣尚可支持,故栋柱稍为更易也。乃春秋代嬗,阅历星霜,蚁蚀风摧,庀梁几断。众议重建,广直长为十二丈□尺,拓横宽为□丈□尺,更其题曰“蒲氏大宗祠”。

――自《蒲氏大宗祠说略》

二世祖祠道光庚寅年(1830年)修筑于“宗祠之右”,“以辅其旁”,初建为两进;道光戊申年(1848年)年扩建大宗祠时,加建后座;光绪庚辰年(1880年)扩建寝堂;但因用材较差,4年之后的光绪甲申年(1884年)中座便已倒塌,第二年乙酉年(1885年)重建,更名“蒲氏二世祖祠”,增加厨房。

因就宗祠之右建奕世祠,坐向一如宗祠,崇祀我二世祖彦民公。……独是鸠工庀材,措资匪易,遂暂成两进,而后座仍俟之他年。至道光戊申,乘宗祠重修之便继营后寝,奉初代列祖考妣而祠之。光绪庚辰,宗祠寝室拓深,而奕世后寝亦因之并广,而将中座后壁易为屏门,而前后先灵并归正寝,颜其庭曰“思本堂”。然迭次修建均因陋就简,工程既非巩固,栋柱又鲜美材。岁届甲申,曾未百年,而风雨摧残,中座全覆。次年乙酉,始重建之,更其门曰“蒲氏二世祖祠”。计初建两进,横阔三丈□尺,直深七丈零五寸。道光戊申,继建后寝,直深三丈□尺,横阔照前。光绪庚辰,加深一丈□尺。乙未重建,丈尺无改。惟旁附厨房则广之,现深□丈□尺,阔□丈□尺。

――自《蒲氏二世祖祠说略》

将是地之赵元帅庙迁于村北,与华陀先师同庙焉。易位安居,各得其所。是祠原欲建三进,以翼我大宗祠。所虑工程浩大,策划弥艰,纵使有余,仍虞不足。是以暂营两进,用妥先灵。……虽则篱墙塘?{尚待施工,惟兹义路礼门暂堪使用。今者,岁届戊申,又易十八寒暑矣。因宗祠重修之便,再建奕世后寝,追祀我初代各远祖,以殚孝思焉。

――《创建二世祖祠碑记》

爰建奕世祠后寝于旁,追配远祖而祀之。

――自《重建大宗祠碑记》

三世祖祠建于村南,咸丰辛酉年(1861年)始建,同治壬戌年(1862年)建成,有厨房;

我族之有三世祖祠,在村南隅。经始于国朝咸丰辛酉九年,落成于壬戌十载。……咸丰季年,择地鸠工,建筑祠宇,恭祀我三世祖柏谷、乐善二公。……是祠也,坐癸向丁,兼子午之原。横宽三丈□尺,直长□丈□尺。后附厨房,横□丈□尺,直□丈□尺。……颜曰“绍本堂”,迨重修时所题也。

――自《蒲氏三世祖祠说略》

同治壬戌,我叔考司马、芦山公等于族南隅鼎建我三世祖祠,用祀我族三世至十七世各祖?A。

――自《三世祖祠碑》

五世祖祠原建于村西的下街半巷,后迁于巷口,名为“友山公书舍”。

书舍旧在村西向之下街半巷中。旋以人居逼于前,观瞻未肃,迁建巷口。坐寅向申,兼甲庚之原。门临绿水,便暇日之钓游;轩面青山,适新秋之远眺。……因就西向巷内五世旧厅自为迁徙,作友山公祠。……名之曰“书舍”者以示。上可荐俎豆之馨香,下可为诗书之学塾也。光前裕后,不且一举而两善兼之乎?

――自《五世祖友山公书舍说略》

七世祖祠主要有三座:南野公祠、南池公祠、养拙公祠。旧址都在上街西向。南野公祠光绪丙戌年(1886年)重建于甘溪乡约旁,三间两进,有厨房在左;南池公祠始建于乾隆庚午年(1750年),题“缵绪堂”,外为“南池公祠”。后于嘉庆甲戌年(1814年)和光绪庚寅年(1890年)重修,改厨房于祠右;养拙公祠于同治癸酉年(1873年)建于三世祖祠旁,坐向与三世祖祠同,购同乡祠堂旧料建成,三间两进,后附厨房,名为“养拙蒲公祠”,题“光远堂”。

祠在甘溪乡约之左。前山绣合,润入琴书;止水渊停,清于冰鉴。形势环绕无异大宗祠,而相去亦不及一箭地也。光绪岁丙戌,各房老以祖之旧厅向在上街西向,规模狭隘,四邻之逼与养拙祖厅同,……因购是地而重建焉。……因奉七世祖南野公、妣黄、霍氏而崇祀之。……是祠坐乙向辛,兼卯酉之原。横广三间,直深两进,厨房附祠后左角。

――自《七世祖南野公祠说略》

祖祠在村西向之上街,坐甲向庚,兼寅申之原,与八世五存公祠并列左右。门迎伏虎,峭壁天摩;户有闲鸥,方塘水白。在昔,乾隆庚午寝室初成,颜曰“缵绪堂”,以“南池公祠”题诸门外。嘉庆甲戌,再创后楼。……光绪岁庚寅,又百数十年矣。丹?E坏于尘垢,墉垣蚀于风霜,不得不维新是谋,而程工有事也。但厨灶向在门内,每祭祀燕饮,冠服辉煌,而燔灸纷纭,膳夫杂沓。遂乃通后楼为三进堂阶,更肃观瞻;徙厨灶于右旁?^祀,始无嚣杂。

――自《七世祖南池公祠说略》

我七世祖祠之创建也,岁在乾隆庚午;其重修也,时维嘉庆甲戌。……爰以庚寅腊月兴土木而重建之,迄壬辰元月,而观厥成。……攻顽石于东,后寝始成爽垲;拓庖厨于北,前门顿免尘嚣。

――自《重建南池七世祖祠碑记》

祖旧有厅在村南向之上街,地颇浅狭,且四旁人居实逼处此,诸房老以丁繁祠小,祭祀不适于用也,屡议迁地为良。……同治岁癸酉……择地三世祖祠之右,坐与向如之,?祀例亦如之。方拟购料也,适乡邻有因风水不合,拆其祠木石、瓦砖,全座出售者,长短广狭恰合是祠,乃购之。以视器非求旧者,其廉巳倍蓰矣。计是岁经始,逾年落成。广则三间,深则两进,厨房附后。题其门曰“养拙蒲公祠”,额其寝曰“光远堂”。奉养拙公考妣,推及四世粤峰公考妣、五世南秀公考妣、六世环峰公考妣而祠之。

――自《七世祖养拙公祠说略》

二、广州珠江蒲氏宗祠的形制

广州珠江蒲氏宗祠又称下沙蒲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道下沙社区珠江下街1号。下沙蒲氏宗祠主体部分于2005年9月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08年12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蒲氏现存的重要史迹。该词于1997年进行修缮,同时整理《广州珠江光裕堂蒲氏家谱》,该谱主要依据上述甘蕉谱编成。

广州珠江蒲氏宗祠建于同治癸亥年(1863年),坐北朝南,轴线偏西北―东南方向8度,与周边村落肌理一致。祠堂主体部分为三间两进,后堂祭寝合一(下文中均以寝堂称之),头门与寝堂均为三开间,天井两侧有侧廊连接,头门外有地堂,布局完整紧凑。西侧附一列边路衬祠即悦然别墅,经与文献核对应为厨房功能。《广州珠江光裕堂蒲氏家谱》中专作《蒲氏宗祠重修说略》一篇,论及祠堂形制。

宗祠计建两进,宽阔三丈三尺,直深六丈二尺。一进后幅有屏门,二进后壁有屏门,宽一丈三尺,深四尺五寸,供前后先灵并归寝颜。其庭曰“光裕堂”。……紧依宗祠之西,更有一所悦然别墅,直深均差点滴尺寸,宽一丈三尺,忆料此乃先祖辈生前闲养之所也。

――自《蒲氏宗祠重修说略》

三、蒲氏祠宇的形制特征

(一)对风水坐向的关注

在甘蕉谱对于祠堂的描述中,犹重坐向。如蒲氏大宗祠“坐卯向酉,兼乙辛之原”;二世祖祠“坐向一如宗祠”;三世祖祠“坐癸向丁,兼子午之原”;友山公祠“坐寅向申,兼甲庚之原”;南野公祠“坐乙向辛,兼卯酉之原”;南池公祠“坐甲向庚,兼寅申之原”。养拙公祠坐向如三世祖祠。更专作《三世祖祠坐向论》一篇讨论宗祠坐向问题,同时说明养拙祠、子荣祠均按照此坐向。

地气清淑,分自庐山,逶迤蛇行,时露石迹。外则流泉献秀,群山效灵。门前两小峰,状若马形,分峙左右,说者谓为“金马门”,有“玉堂”之兆焉。

――自《蒲氏三世祖祠说略》

盛祠坐癸向丁,兼子午。三子七午,实坐屯卦之四爻,女宿之八度,向鼎之四爻,在柳宿之十七度。七丁三午,尽蕴元机。行卯门,放巳水,配合地元龙一局,以为安贞之吉。……如贵祠欲建于此地,论者纷纷。然舍此一向,故无以配龙;而非此一向,更无以立局。岂有弃龙失局之所,而尚可以建祠立庙者乎?……此地论丁财,莫如子午之年,问功名,多在卯酉之岁。然三元不替也。

――自《三世祖祠坐向论》

(二)形制规模的相似

从甘蕉谱《祠宇谱》中的祠宇形制规模看,“三间两进”是全部蒲氏一族祠堂的标准配置,哪怕是甘蕉一族的大宗祠,在万历年间初建时也是“三间两进”的形制规模。至今尚村完好的珠冈房下沙蒲氏宗祠和蒲村房白云蒲氏宗祠,均为三间两进的形制。

从祠宇的规模来看,除甘蕉一族大宗祠和二世祖祠后来扩建为三进外,其余应均为相似规模的三间两进祠堂。其中初建的二世祖祠“横阔三丈□尺,直深七丈零五寸”,加建后寝“直深三丈□尺”;扩建三进的大宗祠“长十丈零五寸,宽仍旧”,按修建于大宗祠旁的二世祖祠后寝尺度推算,初建时进深约为七丈;三世祖祠“横宽三丈□尺,直长□丈□尺。”,虽进深无法辨识,但从其开间宽度的尺度判断,应于二世祖祠无异。

而下沙蒲氏宗祠“宽阔三丈三尺,直深六丈二尺”,与甘蕉谱一众祠堂规模近似。蒲村房蒲氏宗祠的面阔(约为11m)亦相近。

(三)厨房的配置

下沙蒲氏宗祠西侧紧邻为“悦然别墅”,想来命名珠冈房始祖悦山公有关。《蒲氏宗祠重修说略》“忆料此乃先祖辈生前闲养之所也。”笔者认为不妥。

首先边路在广府祠堂中较为多见,且多为厨房;

其次,在蒲氏一族的祠堂建筑中,厨房的设置亦为常见现象。如甘蕉谱二世祖祠“旁附厨房”;三世祖祠“后附厨房”;南野公祠“厨房附祠左后角”;南池公祠“拓庖厨于北”;养拙公祠“厨房附后”。

因此“闲养之所”设于祠堂应属不合适,仅为题名,主要功能应为厨房。另外,从甘蕉谱可读出,各祠堂厨房均为“后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下沙蒲氏宗祠为单侧衬祠而非对称边路的现象,而非广府三路祠堂两侧对称衬祠的常见现象。

四、结语

广州蒲氏重要的两处史迹珠冈房蒲氏宗祠和蒲村房蒲氏宗祠,均为典型的传统广府祠堂,除“龙从塞北,鳌占川西”的楹联外,并无可以反映其先祖信仰和文化的特征,这也是罗香林先生认为广州蒲氏与汉人通婚后逐渐失去回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另一反映。

蒲氏一族对于风水坐向的关注,可以反映虽为阿拉伯后裔的蒲氏早已熟知并认同中华文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蕃裔华化的情况;同时关注坐向的目的在于“丁财”、“功名”的向往,也反映了蒲氏后裔对于曾繁荣于世的先祖的缅怀和追思。

同时,蒲氏各宗祠形制规模和衬祠厨房的配置,也显示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广州这个重要的交流口岸所发生的中外文化交流融合,蒲氏一族从异常强盛到逐渐衰落归于平常的过程。今日,珠江村管理蒲氏宗祠日常的蒲姓阿伯,已是面容平时、眼睛乌黑,操着一口流利的白话的典型广州老人了。

注释:

此处后文为乙未年(1895年),虽10年后倒塌似较为合理,但笔者仍觉甲申、乙酉为正确时间,愿意有二:一为甲申次年乙酉,互相对应,而乙未为单写,笔误可能性较大;一为4年与10年时间长度较木构坚固程度其实无异,且光绪庚辰年改建中将后墙改为屏门,可能引起木料的损坏,想应为木材选材质量或瓦顶施工问题,引起崩坏,应较为迅速,则4年倒塌亦属合理。

今已不存。

应为寝堂心间后跨横批、神台等小木作。其地面有红砂岩铺地,与他处皆不同,疑原有小木作,至于是否安装屏门,由于关于1997年修缮以前的祠堂资料仅有《广州珠江光裕堂蒲氏家谱》中《蒲氏宗祠重修说略》以及村中老人的零星回忆,尚待考。

若认为“三丈三尺”为一准确尺度,参照杨扬《广府祠堂形制演变研究》中清代营造尺一尺约为350mm 计算,则下沙蒲氏宗祠宗祠的面阔为11.55m,与实际测的面阔(12.02m)较为接近。若按照下沙蒲氏宗祠实际尺寸反推,则营造尺一尺约为360mm。

冯江.祖先之翼――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49

参考文献:

[1]丁国勇标点.南海甘蕉蒲氏家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2]广州珠江光裕堂蒲氏家谱,1997.[3]冯江.祖先之翼――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杨扬.广府祠堂形制演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第二篇: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重修简介

大墘五世祖屋始建于清朝年代,祖先从蕉坑迁徙而来,以土农为生,百业俱兴,土地平旷,良田千斗,勤耕苦种,正逢小康盛世,礼让开拓,此乃祖宗世泽。二零一二年春,在吴文日村长大力倡导下,成立宗祠筹建理事会成员,宗亲协力,乃重修五世宗祠,增其旧制,刻捐资芳名录于其上,彰显其能。盛世华章,感慨万千。人文景观,屋舍俨然,人杰地灵。位居丰富村中央。主依外流工商行业,及弟科甲,留居异乡,枝叶并茂,木本同根。

祖屋座落;狮棕山美主峰,香山分脉来龙,坤龙入首坐螃蟹,艮向峰山文笔架,癸水聚堂续富贵,乙流石桥积万金,前堂朝湖翰墨池,后山古松万年青,利路畅通业广昌,梓里锦绣水山明,四象分明无障碍,子孙兴旺耀门庭。

壬辰年冬月

第三篇: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

口播一:享受旅行.玩转福州..大家好我是赵畅..说到螺洲.想必电视机前的您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从螺洲走出来的名人可是不计其数..我在这里跟大家数数看哈..有清道光时刑部尚书陈若霖..有清代帝师陈宝琛..有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诶..大家有没发现都是姓陈的哦..那今天呢..我们就带你去螺洲陈氏宗祠去看看..配音一: 螺洲镇位于福州市南端,其形如青螺,古称“百花仙洲”。隔江面对着闽侯县的五虎山,洲内水网密布,自古交通便捷,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有人说,走进螺洲便走进了历史。砖墙水泥路的尽头,连接的是高墙深巷、轩窗雕梁。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今天交接得这样突兀,交接得没有铺垫,令我们恍然走入时空的隧道。

口播二:现在在我身后的就是陈氏宗祠了..螺江陈氏出过许多的进士和举人..仅从明朝至清末..陈氏家族就出了二十一名进士..一百零八名举人..在民主共和的年代仍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难怪我站在这里都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配音二:宗祠的大门上许多“南元”、“馆元”、“进士”的横匾..”螺江陈氏宗祠”是由清代封疆大吏左宗棠亲题匾额,更由李鸿章亲自撰门联曰:“冠带今螺渚,诗书古颍川。螺洲陈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原为家庙。清康熙十六年改建宗祠,雍正五年重修,嘉庆二十四年陈若霖捐资重建。祠坐东朝西,木结构,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陈氏宗祠一共有两进..一进由门楼、披榭、天井组成。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

口播三:一走进陈氏宗祠啊..就可以感觉到陈氏不愧是一大名门望族..无论是大殿内牌匾的数量以及名人的题词都是体现出陈氏的威望及其社会地位..百年之后贵气依然回荡在此.真是让人感叹.当时的陈氏是何等的声名远播.是何等的气派..配音三: 螺江陈氏宗祠的大殿是悬山单檐,穿斗式木构架,宽19.2米,深17.5米,高8.3米,面积336平方米,宏伟敞亮。陈家自清道光年间任刑部尚书的陈若霖始,世代簪缨,有兄弟父子叔侄同榜进士之荣华,清末代皇帝溥仪之师陈宝琛兄弟6人,三进士,三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殿前的横楣上挂着嘉庆、道光二帝御赐陈若霖的“五福匾”,是二帝为表彰陈若霖政绩御赐的,称赞陈若霖享有“五福”..口播四:现在赵畅我啊就来到了厅堂..厅堂的正中置放着大供桌,供桌后为大型神龛,供有列祖列宗牌匾约1000面。供桌上方则挂着道光皇帝在陈若霖七十岁生日时御赐的“福寿”大字牌匾,两侧是宣统皇帝溥仪赠于太保、太傅陈宝琛的寿联..福寿匾前还有“三部尚书”指的是“帝师”两匾,分别指的是陈若霖及陈宝琛真可谓是皇恩浩荡,隆宠有加..配音四: 正厅的左右两侧为东西厢房。东厢房为客厅,门额上挂着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曹锟题写于民国十二年十月的“今德长年”牌匾,厅里还悬有世界陈氏宗亲总会名誉会长陈立夫先生写的“陈氏宗祠”;西厢房辟为“文典之家”,内有名家潘主兰所书的“文典之家”匾及当代书法家陈丁仃所题的“宗亲同庆”。里面陈列着现当代陈氏族人著述等科研成果、有关事迹。两侧墙壁挂螺洲陈氏第一位进士陈淮等名人画像,还有许多当代陈氏著名人物的巨照,有陆军中将陈长捷、海军中将陈庆甲、交通建设学家陈体诚、福建师大教授陈矩孙、经济学

家、北京大学教授陈岱孙、科学院院士陈彪等,都显示出为士大夫府第,名门望族。

口播五:赵畅啊在这里发现了些比较有特别的地方..例如它整个祠字青漆白壁..正厅上高挂灯笼的灯樑..以及大厅地面的棋盤石…它们都蕴含着很深得寓意..那到底这些细节之处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配音五:据了解..赵畅发现的这些特别之处啊..也正是陈氏宗祠的特色..整个祠字青漆白壁,显示出一品士大夫府弟的显赫,意指陈氏家族的后代做人做官都要青青白白..正厅上高挂灯笼的灯樑放置于大梁”紫微銮驾”下之外方,这有别于其它屋宇的驾构,寓意子孙后代应该向外发展,才更有前途,并祈求在外子孙事业有成,因此陈氏子孙十有八九在外谋生..陈宝琛常把人生比作一盤棋..经他倡建的大厅地面棋盤石让子孙好走..寓意后代子孙各人应走好各自的人生路..要脚踏实地的做人..口播六:螺洲陈氏世家经过百年发展,人才辈出..成为福建望族..在福建近代史上作出了一个大家族应有的贡献..同时..螺洲陈氏的勤政.好学.忠节的家风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销蚀着古老的文明,但在这平凡的小镇上,悠长的老巷中,还有一角飞檐,还有一曲回廊,还有一格木窗花,都在无言地叙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第四篇:巫氏宗祠

巫氏宗祠

目录

巫氏宗祠——巫罗俊怀念堂

地址及占地面积

建设年代

建筑结构和功能

巫罗俊怀念堂的历史源流

宗祠涵盖的巫氏人口数量 巫氏宗祠——巫罗俊怀念堂

巫氏宁化始祖宗祠—巫罗俊怀念堂

巫罗俊:(582-664年),字定生,号青州,黄连镇的开疆始祖,巫氏宁化始祖。

地址

巫罗俊怀念堂座入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翠江镇小河边88号。建设年代

于1992年农历8月1日动工将原“青州公祠”改扩建,1996年9月18日竣工。

建筑规模、结构和功能

巫罗俊怀念堂占地面积1637.66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仿古式建筑。设计雄伟壮观,肃穆古朴,仿古宫殿,飞檐斗拱、龙凤原画、气势雄伟,蔚为壮观,正厅可容纳 200 多人同时公祭,左右厢房设有:文物、书法、康乐、联谊、迎宾、期颐、名人、评话等八大阁,轩、室。可供游客查阅有关族谱和客家有关资料。堂前有500多平方米场地,四周种植柏树和花草。怀念堂开阔挺秀,风光俊丽,是寻根谒祖,观光旅游,文化交流,经贸洽谈,励志图强, 携手向前的好场所。

巫罗俊怀念堂的历史源流

巫罗俊怀念堂由“青州公祠改扩建而成。“青州公祠”原建于宁化县城关小溪边,内塑巫罗俊的金身及柴、纪妇人塑像、先祖牌位。该祠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等朝代,年代久远,风雨浸蚀、破烂不堪。改革开放后,海内外巫氏宗亲纷纷前来寻根祀祖,并提出了要重修“青州公祠”的建议,宁化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考虑到巫罗俊开发宁化,为之后大批中原汉民入迁宁化,使宁化成为客家摇篮、客家祖地有卓著功劳,为纪念这位宁化的开山老祖,批准在“青州公祠”原址重建“巫罗俊怀念堂”。于是,巫氏后裔尤其是台湾巫氏宗亲认祖归宗心切,慷慨解囊,掀起了建祠热潮。

宗祠涵盖的巫氏人口数量

讫今为止,海内外300余万巫姓人口中90%的人口均是巫罗俊公的后裔。

第五篇:初稿李氏大宗祠

李氏大宗祠

引言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客家文化事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当时只是觉得这种文化事象既神奇又神秘和独特。随着知识的加深,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家乡文化,我意识到家乡的文化也是一笔可贵的财产,这些都值得我去深入了解。通过上客家文化概论的课,我对客家民俗民谚、文化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收获,于是我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现在,我通过自己的搜集与整理来介绍一下客家文化中------我家乡上杭的李氏大宗祠,从而让大家对我们客家文化有更好的认识。

大特点客家人还有一,入蜀都要带着两样东西:一是祖先的遗骸,二是字辈的排行口诀。在客家人看来,是一个家庭、得以延续和生长的基础,保持这个民系在血脉和文化上的沿续,就成了客家人的首要任务。因此在离开故土之前制定好字辈口诀,就成了客家人背井离乡前一道神圣的仪式。入川祖谭名义,出发前将父亲谭公禄遗骸掘起用木盒装好,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小心翼翼地带进那片自己将要厮守一生的土地上安葬,心灵上得到安慰。

姓氏是文明的曙光,是血缘的标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拥有共同祖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形成一个共同体。经过一个共同体或多个共同体漫长而艰苦的迁徙、并对迁入地多年不懈的开发,使一个地方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这种改变中,共同体便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凝聚力,形成一种共同的信念。这个共同体在中国文化词典上称之为宗族,也叫家族。因此,在中国农村地区,多以宗族聚落形成村庄或集镇,就自然形成了北方王家庄、赵家庄、李家庄,南方的张家村、王家村、胡家镇等等类似地名。

人们不忘祖德,不舍亲谊,便在物质生活达到条件允许的时候,共同出资出力,建起族人共同缅怀先人、教育后人的宏伟建筑,这种建筑人们习惯称之为宗祠,宗祠的背后便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沉积几千年的宗祠文化。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蔑视的姓氏宗族文化,由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来都没有间断,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其发展甚至受到严重批判,但作为一种宗族文化,一种植根于百姓骨髓的传统,还是迅速地在中国大地蔓延生息,香火不断,最具象的一面,即是宗祠文化。宗祠,习惯上多被称为家庙、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即俗称的牌位)、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一向被视为宗族的象征。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

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祠堂

详细解释

即家庙。同族人祭祀祖先的祠堂。宗祠习惯上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后来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初立祠堂时,还要从现田中每龛取二十分之一作为祭田。清代,祠堂已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祠堂中的主祭——宗子,相当于天子;管理全族事务的宗长,相当于丞相;宗正、宗直,相当于礼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宗祠体现了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祠堂的建筑大多讲究“风水,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将旧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时,往往先建祠堂。

闽北一些单姓小村落,无力筹建大祠堂,便在村前选址设牌位,供祖先。祠堂一般多位于正寝(前堂)东侧,讲究的有三间二外门。正大门平常不开,只在春秋二祭或族人议大事时开启。正厅外,有储藏祭器、遗书的小房子,环绕成一个独立的建筑群。普通的祠堂只有一间正厅,正厅内设4个龛(也有8-10个龛者),龛中置一个柜,内藏祖宗牌位(称“神主牌”),4龛神位依次为高祖考、高祖妣和考、妣的官位、姓名字号。每龛前各设一矮长桌,用以摆放祭品。一些宗祠里,凡本族新添男丁要贴张红纸在柱上,上书×××长子(或次子等)、取名×××,以示到祖先面前报到。如今闽南一些祠堂大厅正中大木龛中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已被各主遗像所取代。本房死者若有子已婚(不属夭折)者,其遗像可入祖厅正堂。惠安崇武一带,几乎所有宗祠厅堂的龙壁都贴有符篆、“金箔”及用锡箔色纸剪成的镜、尺、剪刀、双喜等图,用以镇宅。符篆多书“北方玄武大神镇宅”、“西方白虎大神镇宅”、“东方青龙大神镇宅”、“南方朱雀大神镇宅”等。平日祠堂空屋有借给家无住房的族人居住,有的族人的灵柩也寄放在祠中。族人去世,则送香灰入祠。外出族人来谒祖寻根时,必先到祠堂祭拜,而后包上祠堂的香灰及家乡泥土带走,以示不忘根本。

祠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产物。在封建社会时代里,大至几千万人的总祠,小至几户人家的家祠,不一而足,随处可见。祠堂,以某一氏族为单位,是这个氏族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家族乃至民族团结的纽带,为铸造华厦炎黄子孙的遵纪守法、爱家爱国精神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今天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一、李氏大宗祠的由来

李氏大宗祠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独特的古典式宗祠,是福建省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祖祠。

李宋朝宝庆三年(1227),曾任汀州府宁化县儒学教谕的李火德来到上杭,看到山川秀丽,民情淳朴,于是定居在胜运里丰朗村(今稔田镇丰朗村)。李火德和夫人伍氏,勤劳俭朴,正直良善,孝友忠信,乐善好施,在当地深孚众望。由于伍氏未育,夫妇年老无子,63岁那年,由伍氏亲自操办,聘娶本村陈梅山19岁的女儿为侧室,婚后连生三子: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和二女:桂英、淑英。

李火德在87岁那年因病去世,子孙扶柩还山。送葬队伍走到丰朗岗头时,原本晴好的天空,突然间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刹那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送葬之人停棺避雨。暴雨过后,云开日现,然而,却不见棺柩,停棺之处自陷成坑。风水先生打开罗盘一看,认为这是天葬之风水好地,说:“大吉大利,天赐„螃蟹游湖‟福地,就此培土建坟,合乎天意,顺乎祖先。”并说:“„游‟者即向外迁也,他日子孙外迁,越迁越发达,越迁越兴旺。”李火德的墓地虽经多次重修,都不用石灰只用河石镶砌,据说,这也是风水先生传下的遗教。伍氏夫人墓在火德墓上侧数丈远,陈氏夫人墓在丰朗李家山。1991年,上杭县人民政府将李火德及伍氏、陈氏夫人三穴古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火德仙逝后,长子三一郎迁往胜运里大坪湖(今稔田镇大湖村),开火德后裔“游湖”之先河;次子三二郎考取元朝至元甲午科(1294)武举,选任赣州象湖镇(今属江西瑞金市)都阃府职,后携家人定居于广东程乡宝山(今属广东梅县);三三郎先移居胜运里杨梅洞(今稔田镇梅镇村),随后又携一子四五郎再迁广东程乡溪口(今属广东梅县),而另一子仕宝则迁到漳平永福李庄定居。李火德裔孙在“螃蟹游湖”风水理念的启示下,不断向外迁徙发展,分布在祖国大陆十几个省份百多个县(市、区)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英、美等13个国家。台湾现存的绝大多数李氏旧谱都奉李火德为“南迁入闽之祖”。1959年,台湾的李氏家族汇集过去的各种旧谱,合力编纂了一部《李氏族谱》,该谱指出:“独火德公,即我南下之始祖也”。台湾李氏宗亲总会编的《李氏源流》也说:“其徙居闽粤两省者,且多同为火德公一脉。”“本省(指台湾省——笔者注)李氏,大多迁自闽粤二省,分支繁盛。”台湾的李氏宗祠,绝大多数都供奉有李火德神主牌位,也就是说台湾李氏很大部分是李火德的后裔。

李氏后人把上杭视为发祥之地,每年春、秋两季到火德墓地祭拜的裔孙很多,众多远道来朝拜者连个吃住、放祭品的地方都没有,只好向当地百姓租借房屋,十分麻烦,一直就想在火德墓附近择地建祠堂。由于丰朗村没有合适的好地方,直到清道光十六年(1836),才由永定湖坑火德裔孙、辛卯科举人李梦兰倡议修建宗祠。经过一番择址选地,李氏将宗祠选定在汀江支流黄潭河畔的官田村下村赛大丘。当年动工,历时三年才竣工,耗银2万余两。祠堂取名为“敦叙堂”,又名“火德公总祠”。祠宇坐北朝南,前低后高,成一“回”字形,又称“蜘蛛结网”形,喻示李氏后裔以祖祠、祖墓、祖地为中心闯荡四海,播迁五洲,却又牢记祖宗德泽,慎终追远不忘根本。

李氏大宗祠,也称“惇舒堂”,是为入闽粤始祖李火德而建的,坐落在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愿李氏后裔有心纪念先祖者前去瞻仰。李氏大宗祠始建于清道光16年,是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而建筑的。历时三年,耗银二万余两,于道光十九年(公元一八三九年)建成,当时捧炉升座者,是新科解元李载熙。从李火德入闽至今800余年,其后裔遍布闽、台、粤、桂、赣及东南亚各国。火德公的宗祠遍及各省,福建上杭火德公总祠堪称其中之最。近年来,海外到此寻根谒祖的络绎不绝。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氏大宗祠”历史上经过二次大维修,第一次是清宣统元年(公元一九零一年),离建祠已有七十五年,由上杭庐丰安乡李永久任总理,发动裔孙捐款维修。第二次维修是在公元一九八四年,离第一次维修正好又是七十五年,由海外侨裔和本国裔孙捐资修理。

二、李氏大宗祠的结构

李氏大宗祠座落在上杭稔田乡官田村河谷盆地,四面环山叠翠,黄潭河蜿蜓而过,风景十分秀丽。宗祠结构严谨,气势非凡,充分体现了客家家法制度的建筑艺术,在八闽极为罕见。李氏大宗祠是一座典型客家围屋,与宗祠功能有机结合的建筑。它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三栋大厅,104个房间,规模宏大,外观封闭。这些房子按当时各地祖公捐款数额分配房子,现在房 门上都标上某祖公之房间。

李氏大宗祠系三进四落式的砖木结构建筑。宗祠是古典式的庙堂,坐北朝南,成“回”字形,前方后圆,前低后高,正面设有五孔大门,正中大门是用灰青条石、石板砌成的牌坊式门楼,另有四孔大门,东西二边各二孔,内厢为圆大门,外厢为耳大门,左右两厢对称。大门碑坊上面,竖一块长方形石板,刻有“恩荣”二子,这是清道光皇帝恩赐的。其下横梁上刻有“李氏大宗祠”五个大字,两边石柱外刻有“丞相将军府,忠臣孝子门”的对联,两旁门空内写有“登祠思祖德,入庙念宗功”的对联。

祠门楼牌坊上有一对醒目的“丞相将军府,忠臣孝子门”的对联。初看感觉口气狂妄,其实不然。火德公的裔孙确有其人,丞相有:明朝李崇诚,李庭芝是明朝文渊阁的大学士,右丞相有清朝康熙皇帝的得力助手李光地宰相。将军有:明朝镇寇有功的李福瑛,学有李端毅、李明吾……忠臣:明末兵部尚书李鲁。孝子:李德荣他的孝心是闻名乡里的孝子。

走入总祠大门,屏风上面挂着印尼万隆李氏侨裔送来的“泽披远裔”挂匾和汕头市大窑等乡裔孙送来的“李氏大宗祠”刺绣品。走廊两旁;右边挂着808纪念火德公诞辰珍贵资料和名人像片,左边张贴了火德传奇和各地裔孙祭祖照片。

中厅的两边墙壁上写有宋朝宰相文天祥的遗墨“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以作李氏家训,字体刚劲有力、均畅宏浑。该字作为总祠为教育子孙下代,不管为官民都要廉节奉公,忠孝仁爱,为祖宗事业继承下去。

中厅的木板屏风上的上半部有十块行书字,刻有明代天顺年间上杭儒学教谕季远撰写的“李氏火德公传”。是一篇珍贵的历史资料,陈述了火德公一生的为人师表文献。

转入中厅屏风,经过两边回廊,便是高大的正厅,厅后靠壁神龛上有三组漆黑金字木牌,上书李氏火德公以下列祖列宗芳名脉系,左右二房安放了第二次修祠各地裔孙上的“特座、中配、侧配、和长生禄位”牌位芳名,在神牌面前安放了永定湖坑裔孙送来的“火德公石像”,檐前又安放了“双龙戏珠”的石香炉。厅的上空挂了巨大的“惇叙堂”三个大字,还有汕头市裔孙送来的“惇叙堂”、“祖德流芳、金玉满堂”一幅长联的刺绣品,手工精巧。左右墙壁上和厅的上空张贴和悬挂了各地裔孙送来的贺联、贺词、横屏、横联、灯笼、花灯等,甚为壮观。

上中下三厅的两边回廊上挂满了历年来各地裔孙前来寻根谒祖和祭祖敬献的“题词、横匾”甚多,真是琳琅满目,点缀了整个宗祠的光辉。例如:晋将旅菲侨裔的“海外思源”;广东旅印华侨的“赤子楷模”“泽披远裔”“恒怀祖德”等豪言壮语。

祠内有十一对大园石柱,据说石柱是由福建长汀用木船顺水而下,逆水而止载来安在总祠内,每对石柱在建祠时遗下的对联:

门内屏柱:惟动念遹追来孝,斯升堂克享厥亲。

庭前四柱:三堂瑞蔼荣花鄂,万丈文光射斗牛。

庭前檐柱:萃我宗支莫非父兄子弟,念兹桑梓何分远迩亲疏。

中厅前柱:惇宗祖而建庙堂恍睹声音笑貌,叙人伦以集子姓恒怀爱敬尊亲。

中厅东柱:肇基址于琴岗唐宗元明世推望族,溯渊源于柱史帝王师相代有伟人。

中厅屏柱:溯发祥于石壁积厚流光应推百世不祧之祖,肇禋祀于杭川敬宗收族无忝一本所生之人。

回柱联:鬼神惟克诚是享 , 忝稷以明德为馨。

檐柱联: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 宗庙之礼玉帛云乎哉。

栋壁长联:祖庙敞官田美奂美轮百代人文看炳蔚,宗功追丰朗序昭序穆万年俎豆荐馨香。

前柱长联:历多年而建庙知祖泽犹新式焕龙门规矩,合数省以敦伦愿孝不匮光昭鹿洞楷模。

中柱长联:数十世宗支蕃衍统闽粤江浙以率祖率亲大敞朱轮辉甲弟,几百年景运宏开历宋元明清而肯堂肯构遥迎紫气炳辰垣。

座柱长联:星耀紫微之垣审枢辅而定中居正为穆为昭洋洋乎在其左右,龙蟠杭永之界会阴阳而毓秀钟英俾昌俾炽振振兮宜尔子孙。

从侧门转入祠背,后土有一排围屋与前房相衡接,左右共有房间40间,中间有个土地祠、安放后土德龙神神位,供来人朝拜。还有宽阔的空坪,栽种了许多花木、祠内的天井里及两旁横屋的天井栽种了各种鲜花,开花时满祠磬香扑鼻,使人陶醉。

三、李氏大宗祠的意义

这座结构严谨、气势非凡的宗祠造型,充分体现了客家宗法制度的建筑艺术,在八闽极为罕见。

首先,李氏大宗祠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髓,文化内涵丰富。规模宏大,外观封闭的李氏大宗祠是一座典型客家围屋,与宗祠功能有机结合的建筑。它既保证了宗族活动地方需要,又为远来祭谊后裔提供住宿,这种双功能宗祠建筑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在布局上前低后高,具有步步登高这含义,前方后圆,具有客家方楼与圆楼结合体,在建筑风格上,正门石柱雕刻飞龙走凤,三个大厅用11对巨大石柱撑托屋面,显的富丽堂煌,而宗祠围墙外墙砖砌,既保护墙体,又显朴素美观,而内墙夯土筑墙,既讲经济实用又显示因地取材机动性,尤其围屋前低后高,错落有致,由数十幢单元连联一体,每幢楼梯安放在房间,其功能用意是祭祖时来自不同地方的房派在住宿期间有其独立活动空间。可以说,李氏大宗祠为宫殿建筑和客家土楼的结合体,是土楼与洋楼中西合璧典型建筑,也是福建保存最为完整的宗祠建筑。

我国是一个重视亲情、血缘伦理的国家,重视家族、祖宗血缘的传承和联系,李氏大宗祠建筑形式和内部布局装饰,最能体现出儒家文化传统的“敬祖睦宗”、“尊礼重儒”的伦理观念。李氏大宗祠正中大门两侧对联,三个大厅11对石柱石制楹联以及墙壁摹写文天祥“忠孝廉节”等训言,意味深长,对仗工程,其内容无不体现忠孝仁义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文诲人,充分反映了李火德后裔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文化心态,人文精神。李氏宗祠保藏218部394卷李氏及其它族谱,明代儒学教喻季远所写的《李氏火德翁传》对研究血缘文化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

祭祖的作用

客家人祭祖的真正作用在于借祭祖之机,把他们同祖居地的族人召集在祖先的神位牌或墓茔前,将平时变得松散、淡漠的血缘关系重新拉紧,使族人散而宗族不散,巩固宗族早已形成的团结力量和取得的社会地位,同时,在庄严而隆重的祭祖仪式中,有影响有作为的族人的地位、权威也得到了肯定,而对他们的敬重,显然是对其他族人的一种鞭策和警示。这对本族人追本溯源、承前启后、团结合作、继往开来、同心同德追求美好生活都是十分有益和有效的。这就是客家人祭祖活动所以能自古至今、延续不断、代代相传、永不消逝的原因所在,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李氏大宗祠的建筑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和“风水”建筑规划学说。

李氏大宗祠遵循传统“风水”理念建筑,该祠坐北朝南,坐落于山岳平地,背阴向阳,藏风聚气,其山水图形宛如“蜘蛛结网”,全祠亥山已向兼壬丙分金,远山近山,山环水抱,宗祠与青山绿山田野风光相得益彰,互相可持续依存,实现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特征的审美价值的建筑形体结合,所有这些都无不说明李火德后裔们在建筑宗祠时所注重的“风水”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李火德族兴旺发达,繁衍流长。

其次,李氏大宗祠是客家地区在海内外最具影响力、亲和力的祖祠之一,是中国大陆与海外李氏后裔之间联谊的桥梁。

上杭是客家李氏的重要发祥地,李火德其裔孙遍布我国及台、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李火德后裔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新加坡李光耀(李氏28代)、台湾李登辉(李氏26代)、香港李嘉诚(李氏23代)为其中佼佼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内外前来旅游观光、寻根谒祖的李氏宗亲逐年增多,李氏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已日益成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因此,从某种意义说,合理开发利用文物旧址,弘扬民族文化,不仅有利于当地的旅游观光,也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

风水

宗祠亥山已向秉壬丙,来龙由北转西,入脉土星挂角,随龙血脉水缠元武,后靠高水寨,正中从翠,前迎旌鼓山、左右崇隆、锦屏双峙,排列均匀,玉案三台,环抱四顾,两砂狮象成形、四面冈恋列势,内水从后转前,外水由左到右,平畴方正、有分有合、龙真局正、水绕山环。昔人称此祠形是“蜘蛛结网”。有诗去:

形如蜘蛛结网,貌似龙凤飞翔;

前后山水拥翠,左右狮象披装。

背靠高山水寨,面临旗鼓山岗;

玉案山环水抱,龙真结穴中央。

我自中学时代就跟随长辈参与砂拉越陇西公会的祭祖活动,曲指算来,已经将近半个世纪。我们强调的是慎终追远,崇敬祖德,发扬孝道,承传文化。我们是客家人,客家人有本身特有的风俗习惯。学者江梓明在他的《浅谈客家祭祖》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祭祖是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古老的传统习俗。重视祭祖成了炎黄子孙生活中生生息息、永不消逝的优良传统。客家人由于长期在迁徙中生活,对祖先特别祟拜,总是把祖先的亡灵当作神祗。因此,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迁的客家人大都十分重视每年定期的祭祖活动。特别是各地卓有成就的热心人士,在他们的积极参与或支持下,把当地的祭祖活动搞得井井有条、红红火火,对本姓家族和社会生活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给世人、给社会打下深深的烙印。”

根据孔永松、李小平所著《客家宗族社会》书中所载:“古代汉人深信,人死,肉体归土,但灵魂不灭。灵魂化作一缕轻烟,飘向阴间而永存。”“祖先崇拜是灵魂崇拜的表现形式,本质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受血缘观念支配的宗教行为。祭祖就是将祖先崇拜的观念付诸实践,是汉民族古老的传统习俗。宋元以后,宗族组织中祠堂、族田的兴起和完善,为宗族的祭祖活动提供了制度化的场所和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得传统的祭祖活动更趋规范化和实用化,祭祖活动的社会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江梓明指出:“客家人是南迁而来的中原汉民的后裔,骨子里流着汉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原文明的精髓,思想上一直铭记着尊祖敬宗的传统观念,„„他们不断地南迁,远离了“郡望”所出的中原故土,长期迁徙途中的艰难困厄,定居时争夺立足之地的拼斗,一次次地强化了客家人同祖共宗,血脉相连的血缘关系,形成强大的宗族内聚力。”他又说:“祭祖是客家人沐浴中原古风、品味迁徙困厄、牢记祖先功德、教化族人品行、表现族人开辟美好未来心态所寻找到的最佳结合点,是客家人热爱生活的最好体现。所以,客家人对祭祖的传承是历史的必然,它终将代代相传,永不消逝。”

• 之所以选取客家风俗中的婚姻、寿诞、丧葬习俗,是因为有以下原因:一是我父母就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结合的,他们会跟我说具体的婚姻习俗,还有我家乡的风俗也基本是如此:二是我父母跟我说过我出生时周岁抓阄的事,而且我也亲身经历爷爷过生日的过程;三是在丧葬习俗中我也目睹过我奶奶和二叔妈过世时的整个丧葬场景过程。这些在生活都是很平常却又很容易忽视的事,于是我就抓住这方面来选择自己比较清楚的客家习俗来阐释我想讲的专题。从而让人更加了解我们客家文化。如果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亲自来问我。

宗祠,为尊宗敬祖;挂牌,为光宗耀祖;挂联,为熏陶子孙;修谱,为追溯世系。于是,宗祠中所蕴含的独特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谱族文化以及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等深深的扎根于华夏文化之中。尽管,古老的中国残留过多的封建迷信,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宗族文化会深扎于中国文化之林,并成为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传统文化能够完好地保存,并且一代代传承下去,使其发扬光大。

如何把宗祠文化与当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之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有了宗祠,就有了宗祠文化。宗祠文化是一个姓氏道德情操、精神风貌、文化底蕴和生产、生活素质的反映,说到底是一种民俗文化,其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充满福运、祥和和纯朴的真情。当然也夹杂着免不了一些落后、迷信的成分。

(一):是在祭祀祖先活动中缅怀先祖美德。

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是尊崇祖先,把祭祖看做是一件庄严的大事,一到初一十五或逢年过节、求财求学,都要在家点燃香烛供奉祖先。而每年新春、农历七月七日、冬至以及祖先的诞辰,都要在祠堂内举行隆重的祭祀祖先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缅怀先祖功德、教育后代继承祖先遗志,使传统美德更加发扬光大。此外,平时也会有族人自行入祠祭祖,致使祠内终年香火不断。

(二):是在组织修纂族谱和族史家史时突出激励后人。

族谱,又称家谱,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一种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特殊文献。既对本族文化进行探讨,又彰显本族对社会的贡献,并以这种方式激励族内后人堂堂正正做人,刻苦求学以达功名,都是教育后人的好教材。

祠堂是寻根探祖、加强各地宗亲的联系和联谊,以期团结族内共同敬奉祖先。在建祠之初,通过族内德高望重老人的组织、宣传、说教,各分支各房广泛联系海内外人士,把资金和重要文史资料收集起来,把族谱编撰完善。竣工时,举行盛大庆典,把四面八方的族内精英汇集在祖先神位之下,共商本族规章制度;以后建立祠堂管委会或宗族代表会,每年在祠堂内举行一至两次会议,一方面公布祠内收入开支情况,另一方面商讨下阶段主要事务,一天天、一年年、一个祭祀、一次活动,都有一定的功德箱捐款,如彭氏宗祠一年正常收入达10万之多,其他祠堂都有好几万,这些活动,都加强各地宗亲联谊的好机会。四):是利用堂号堂联以及祠堂风水传承发扬祠堂文化。

任何一个祠堂都有堂号,如见“颍川”则知钟氏等姓氏发源于河南颍川,看到“陇西堂”就知道是李氏人的所在;同样任何一个祠堂都有堂联,或为“寻根”或为“史迹”或二者兼有,如“六石肇基根深叶茂枝更生枝祖德芳无量;九溪沛泽源远流长派系分派宗功浩有余”,九溪彭氏的堂联就充分说明了问题。钟氏宗祠内有联曰:“德泽垂后世扶正气诚信廉洁立身以至善是本;光辉照人寰讲和谐勤俭孝顺读书以明理为先”,写出了本族嗣孙做人的准则。祠堂一切派专人管理,一般都是没有报酬的,更无乱花费资金的现象,一角一分,点点入账,而且井井有条,显示出聖地祠堂清净、正气、廉洁、严肃之气氛,成了独创的风范。祠堂大都讲究风水,“三水绕宗祠光前千秋绵世泽;群峰朝圣殿裕后万代振家声”,此联就道出了九溪宗祠的选址是前辈慧眼识宝地。远处,群山层叠起伏;近处,三条小溪汇聚在划船塘。左青龙右白虎,真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值得一游的好地方。每一个祠堂的堂号堂联以及风水,都是通过宗族小社会反映祖国的一个缩影,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五):是通过宗祠组织办社会公益性事业。

在一些宗祠,通过族人商议,一些宗祠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在蛇形山镇,彭祠、胡祠、钟祠、谢祠、秦祠等建立了“姓氏文化研究会”,对后代进行族源、族训、家训、爱家爱国的文化教育,发扬姓氏文化传统,提高本宗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威望。,也有人设立“彭氏教育基金会”,让多个本宗交不起学费的大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同时,对本族人中的孤单老人、孤儿幼子、孤单残疾人给予适当的救助,为乡村修路、调解予盾、处理家庭纠纷等社会事项,对稳定社会治安,起到政府无法起到的作用,对教育后代,发展经済,建设和谐社会,让消遙睹博,好逸恶劳的坏习气人的思想引到正道上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六):是通过宗族活动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中心,又具有宽阔的空间,尤其是作为祖先神灵所在地这一象征意义,就使得宗族的许多活动在祠堂内举行。因此,祠堂也是是了解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蛇形山镇,不管哪个姓氏,每遇喜事或集会,都会耍狮子、舞龙灯或唱观音戏(木偶戏)通过祠堂

三、把宗祠文化与现代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现代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也就是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在建设新农村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民间遵循的文化概念,与之紧密结合起来。祠堂文化就是其中的文化之一。

(一):是要利用祠堂保护发展乡村旅游。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去发掘一些健康向上的乡风文明,这里往往蕴藏着一种最质朴却又强大的精神动力。祠堂是我们祖先的根,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护自己的根。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寻根热的兴起,族人的凝聚力在不断加强,这就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如蛇形山镇的祠堂群,结合鞍山水寨、白石岩与泉水山、台基塘的古枫树、洗马塘、秦仑天然岩洞群等,完全可以开发乡村2至3日游线路。

(二):是要利用祠堂发现民间文物保护和文化事业。

今年,娄底市又有几个祠堂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荷叶的葛氏宗祠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各地相继兴起一股修祠热,这不仅保护了古建筑,对建设和谐团结的新农村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蛇形山镇增桥大富公祠的建立,已经成为了族人和当地村民的文化娱乐健身中心,打牌赌博的逐渐消失了。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祠堂这一概念,它已不再是封建宗法势力的道德武器,而可以成为村民们健身娱乐、学习教育的精神家园,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祠堂的文化功能将会进一步强化。如果加强引导,在室内适当添置乒乓球、健身、多媒体等设施,利用室外空地建篮球场、舞池,其利用价值就充分显示出来了。

(三):是要利用祠堂创建德育教育基地。

祠堂的每个匾额和祖训后面都是故事,这可以不断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而祠堂古建筑特有的文化积淀,也是一个难得的教育资源。九溪彭氏拟在祠堂里开辟“族史教育馆”,把族谱、彭德怀浦安修革命经历、《彭德怀传》、《从彭祖到彭德怀》以及后人中历代名人图文并茂进行陈列,以教育后裔。南塘钟祠拟建“传统教育馆”,结合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南塘村建设将官至四川夔州府指挥使的钟震辅、跟随湘军统帅曾国藩南征北战劳苦功高官从一品的钟明忠、在攻打长毛战斗中殉难岳州的钟明建、双峰最早的共产党员发明了我国第一枚火箭弹的钟林、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国家航天高级工程师钟如愚、化工专家湖南省人大代表优秀科技企业家钟存仁、省人大代表被表彰为捐资助学功臣的钟志彪、还有康祠后嗣县政协委员康雪林等辈出的名人事迹集中展示开展德育教育以激励后人。这些都是现实而又能收到实效之举,也必将会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上的新亮点。

与家族活动,既传承下来由传度下去。

(四):是要利用族谱资料开展青少年人格健康教育。

族谱世代相传,保存了大量的真实人文历史资料,其中有些成为了除族谱外任何地方找不到的珍本甚至孤本,具有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这些家谱具有教化功能,一般都载有“家训”、“族规”、“家法”之类的内容,其中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尤其突出家族中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都是难能可贵的历史资料。如果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疑是青少年人格健康教育的好教材。

祠堂,是耕读文化和农耕经济的标志。几千年来,古人以崇拜祖先的形式,积累整理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和仪式,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并由此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

祠堂也是全族姓或某一部分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从供奉鬼神祖先或者有功德的人,逐步演绎扩展到地方教化,聚众议事,学子修学的场所。随着社会发展,祠堂周边的建筑越来越稠密,而祠堂也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吹雨淋而显得风光不再,但是,由祠堂延伸开来的祠堂文化却穿越几个世纪经久不衰。

从甘蕉谱读蒲氏宗祠营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