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三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悖论现象,根本原因是这些改革政策都未从根本上触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缺陷,削弱了农村政策的正面效应,甚至使政策在执行中发生扭曲。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从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做起。
关键词:悖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6)09-0033-03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出台了许多农业政策,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但在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悖论现象,致使我们制定政策的初衷与政策发展方向(结果)不相一致,效果大打折扣。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忽略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陷,从而削弱了政策的正面效应,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严重障碍。
一、“三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悖论现象
1、农民负担越减越重的悖论
从1990年2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起,中央陆续出台近20个相关政策来制止农民负担的增长,农民不同程度上也得到了一些实惠,然而,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变换花样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强行集资摊派层出不穷。据贺雪峰、王习明关于“农民负担的现状与症结――湖北J市调查”反映,农民负担由三方面构成,头税即指国家税收,二税指合同负担内的三提五统经费,三税是合同外的各种集资罚款。用农民的顺口溜来说就是,“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从调查情况看,农民负担并不是税收负担重,甚至不是三提五统重,而是税收和三提五统之外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太多太重。
2、农民个人投入教育越多,贫穷越快的悖论
对于相对贫穷的农民来说,为了孩子的前途,家庭的可持续发展,咬牙勒紧裤腰带供孩子上学,有的家庭把多年的收入全部投入也不一定满足孩子上学的费用,教育返贫或孩子辍学成为农村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就陷入一种悖论,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1],而且这种趋势一直在延续,不仅折磨着农村,也折磨着农村教育,折磨着农村家庭,教育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一条越挣越紧的铁链。
3、农村劳动力转移越多,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慢的悖论
我国农村确有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国家设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但现实是更多的人想逃离生存环境差、收益率低的农村,大多数18―35岁相对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力都陆续转移出来,向收益比较高的城市流动,留在农村的多半是老弱病残,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下降,有的村子甚至找一个看懂农药化肥说明书的人都很困难,直接影响农村的竞争力,劳动力的过速外流,已造成农村社会的凋敝[2]。由于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不高,致富带头人不多等问题,农业生产萎缩,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更加缓慢。
4、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保障的悖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初衷是转移农民到城市就业,增加收入,有了就业就有了社会保障[3]。然而,供求关系决定,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绝对的“买方市场”,农民工技能低,受歧视,收入少,而如果要求保障、待遇很可能就失去了这个就业机会,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是无力抗衡的。雇主为了利润最大化,对劳动力成本能压就压,劳动保护能省就省。就业与保障的发展方向已经不再一致,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两者开始走向对立。对此,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也不敢轻易提高本地劳动力价格。因为,从资本特性来说,哪里成本低资本就向那里流动,地方政府也无能为力。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压低甚至克扣农民工工资,加班加点,安全保护投入不足,工作环境恶劣,生产事故频繁发生。没有得到社会保障的农民工,一旦生病、致残,还得返回农村休养,把沉重的负担带回农村。
5、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的悖论
农民是粮食的主要生产者和供应者,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国家用各种办法扶持农业,保护农民的利益,号召农民多打粮,增加农民收入。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农业丰收了,农民的总收益还不如收成不好的时候,农业增产了,农民并没增收[4]。为了避免谷贱伤农,国家出台了粮食收购保护价格,保护价高于市场价时农民会多种粮,而粮食越多,市场价就越低,这时又面临一种新的悖论:如不保护或保护价不到位,农民不愿多种粮,而政府保护价过高,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粮食价格的扭曲,诱使农民盲目生产,增加地方财政负担。这样,地方政府不可能为了农民多得一点配套的中央储备粮食收购资金,而把本地区的保护价定得过高,当农民按着保护价出售粮食连成本都难以收回时,保护价格就失去作用,将重新回到粮食增产农民不增收的悖论当中[5]。
中央惠农政策在实践中发生这些悖论的现象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它使党的政策威力大打折扣,应有的效果没有很好显现出来,“三农”各种困难和矛盾仍相互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不仅会严重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速度,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动摇经济发展的根基。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陷是导致农村政策悖论发生的根本原因
农业政策在执行中发生悖论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国家每一项改革政策的单项推进,都未从根本上触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公共产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系列农村政策的实施,都依赖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已构成了私人产品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它的供给水平及获得的难易程度决定着私人生产成本的高低[6],是影响农民增收减负,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当农村缺少公共产品供给时,恶化了农村的发展环境,就会增加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影响私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农村的收益水平。当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缺陷时,农民负担加重就有了制度上的可能,如教育、卫生等本应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由农民自筹解决,而且各种摊派不断,众多农业人口沦为贫困群体。当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巨大差异时,就加剧了农村资本、人才的外流,形成农村经济活动的高成本运行,农业竞争力下降,农村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能力,走入恶性循环。
农民负担越减越重,表面上看,是地方官员好大喜功,机构臃肿的表现。实际上,原因在于制度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软性约束,农民分担的供给成本增长过快[7]。目前,地方财政普遍入不敷出。当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时,地方政府就从农民身上想办法,因此,农民分担的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成本的快速增长才是造成农民负担的主要原因。
农民投入教育越多,贫穷越快,教育返贫的原因是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主体错位。农民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越好的基础教育就越可能有较多的机会脱离贫困,提高农民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可是由于农民贫困,尤其是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错位,应由上级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通过政府权威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提供,最终落到贫穷的农民身上,使本来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农民,还要靠自身力量投资义务教育,这是农民自身无法承受的。
农村劳动力转移越多,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慢的背后是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生存环境恶劣,造成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单向流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农村剩余劳动力太多不行,农业缺少竞争力更不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归根结底还是靠留在农村的农民来完成。
农民工越多,农民工社会保障越低的原因是尚未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形成了城乡相对独立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始终把农民作为“二等公民”,没有真正享受到国民待遇。同时,在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下,进城农民越多,劳动力价格及社会保障就越低。
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是粮食保护价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造成的。粮食保护政策属于国家提供的全国性公共产品范畴,但成本分担机制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分摊,这样就把粮食这种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变成了地区性的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将本应该支出的费用下压给了地方政府,特别是下压给了粮食主产区的地方政府[8],粮食生产越多,地方财政负担越重,把保护价定得越高,地方财政负担越重,所以,在地方财政的约束下,地方政府就会牺牲农民的利益采取比较低的保护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本质上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财富积累不够造成的。同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缺陷的存在,又加剧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存和生产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科技文化素质得不到普遍提高,进而也制约了现阶段“三农”政策的有效实施。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选择
1、农村公共产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由于“三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悖论现象,使国家惠农政策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应调整方向,把突破口选在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上。它是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改变农村生存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三农”政策贯彻落实的前提,为农民提高素质、增加收入创造必备条件。
2、建立城乡统一的纯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现在国家GDP已经达到了13.6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也有2.6万亿元,基本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条件[9]。但还要看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全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从整体水平来说,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也不能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不能靠压缩城市公共品的供给来满足,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纯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3、各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具有差异性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区域差异很大的国家,国情决定,我国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建立不应是一元模式,而是多元模式。对纯公共产品供给,如行政管理、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救济等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一元供给模式,由中央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部分,如农村医疗、自来水供应、职业教育等,应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立渠道多元供给模式,由中央、地方、社会、私人多方面提供,优先支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市场机制介入的情况下,各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可以有差异。对效用外溢性较强、投资金额较大、私人不愿意投入或私人投入但农民买不起的高额准公共产品,如电力、江河治理、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也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来提供。
4、农村公共产品体系的建立要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
在农村公共产品体系建设中,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10]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来制定规划。按轻重缓急,从教育、卫生、环境等纯公共产品和部分高额准公共产品着手由国家先行投入,注重造血功能的建设,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生产环境,为私人投资建立平台,实现农村与城市之间劳动力、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共同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克瑞等.防范农村贫困儿童失学的政府资助体系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4,(6):15-16
[2]杜鹰.在2005年“三农”问题与村镇建设高层研讨会上发言[N].经济日报(农村版), 2005-7-19
[3]桂金全等.统筹我省城乡就业的对策研究[N].湖北日报, 2005-03-21
[4]沈跃春.农业增产农民能否增收?-谈丰收悖论[N].中国青年报,2004-7-20
[5][8]邓大才.粮食宏观调控权责如何划分[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 2002,(30)
[6]陈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5,(10):101
[7]赵丙奇.农民负担与农村公共产品供应[J].经济问题探索, 2005,(6)
[9]金人庆.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N].学习时报, 2005-11-25
[10]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N].光明日报,2005-10-20.责任编辑:孙立冰
第二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姓名:娄永飞
学号:0915104025
班级:09经济学一班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二十字目标”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它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农村精神文明是农村发展现阶段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现。在农村发展硬件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把农村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在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本现状
当前,各地都积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主线,有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并与农村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包括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和领域。
2、农村社会治安呈现稳定。各村多制定有涉及公益事业、计划生育、老人赡养、地界纠纷、邻里矛盾、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村规民约,近80%的受访村民认为执行村规民约对村风良性发展有推动作用;85%的受访对象认为近年来村内风气逐年好转,迷信、赌博等陋习总体减少;村民反映“如今外出不锁门也不用担心被盗”。
3、村镇环境面貌有所改善。近年来,各地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整治村容村貌,村镇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首先是基础设施逐步配套。以柯城区坎底村为例,近3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50余万元用于开展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实施了外墙粉刷、路面硬化、公路拓宽、改水改厕、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停车场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村内路面硬化面积达8300平方米;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无公害化公厕1座;安装路灯35盏;新建景观亭2座,蓄水坝5条,恢复水碓1座;建造标准垃圾收集房1座,添置垃圾桶58个;配备垃圾车2辆,基础设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提升。进而促使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的受访村民认为村内卫生状况正在逐年改善,其中85%认为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十分明显。而82%的受访村民则对党委政府开展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清洁家园”活动、农村“五整治一提高”工程表示支持。
二、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积极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农民观念呈现复杂。调查显示,45.1%的农民赞同“想办法同时实现集体和个人利益,只有10.9%的人选择“牺牲个人利益,成全集体利益”,而等、靠、要、不劳而获的消极思想依然独占一隅,金钱意识浓厚,44%的人认为“有钱好办事”,15.1%的人认为“有钱就有地位”。而在创业致富问题上,52.3%的受访村民认为,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学科技用科技、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的创业精神。自信不足、妄自菲薄、小富即安等思想仍然严重,78%的村民选择“赚钱后盖房娶妻”,只有7.2%的村民选择了“积累资金,扩大生产”。
2、文化阵地利用率低下。近年来,各地村级文体俱乐部创建数量明显增多,但普遍存在重建轻用的问题,活动场所使用率难有保证,管理不到位,功效发挥无从谈起。如一些村购买了建设路径等已于器材,却往往选择在进村入口、村办公楼边等场所,由于偏离农民居住集中地,使用率不高,甚至被一些群众认为是形象工程。另外,农家书屋很少添置新的书籍,相当不逢属于东平西凑的陈旧报刊杂志,缺少农民需求的农村种养适用技术、致富信息和实用书籍,吸引力不强。
3、村镇卫生状况差距明显。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各地新村建设的不配套,使农村脏乱差现象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与城市差距明显。村与村间差距也集中显现,少数整治试点村有质的改变,环境面貌堪比城市,但仍有相当部分村镇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备,改水改厕还未完全达标;个别地方人、畜混居,禽、畜放养,粪便横溢,垃圾没人管理。问卷调查显示,有56%的村民认为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二)分析上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不知从何处入手,往往停留在年初忙计划、忙布置,年终忙总结、忙评比那种“两头重、中间轻”的浅层次上;还有的认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可抓可不抓,没有硬性指标,且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抓了也是白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号召的多、落实的少;布置的多、督促的少。
2、工作方法不到位。精神文明建设手段单
一、方法陈旧。农村宣传文化阵地设施老化、陈旧落后,同日趋发展的农村经济和不断增长的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此外,大多数基层组织在开展此项工作时,未能针对目前农村现状和外部大环境思考出切合当前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缺乏特色,只停留在上级布置上。
3、主动性激发不到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和效果较难实现统一,这是因为精神文明建设往往比较虚,其工作的抓手通常靠“组织”推动,有时容易停留在喊口号、唱高调、一阵风、走过场的状态,把群众束缚在完全行政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之下。
4、组织领导不到位。有干部群众反映,有的基层组织存在抓精神文明建设“松一阵,紧一阵”的现象,习惯于为应付精神文明检查突击应付了事。说是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党委责任制,实际上往往出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难以排上议事日程,不分工抓这项工作的党委成员基本上不去过问或主动参与这项工作。
5、资金投入不到位。乡镇村财力普遍困难,乡镇普遍存在“实实在在干事业”的想法,尽量挤出经费搞基础建设,上项目。
三、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效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提高农民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必须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突出德治抓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方略,突出思想道德教育.2、注重提升农村发展服务功能。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当前广大农民进入市场、科技致富的热情和积极性日益高涨。要顺应这一新的形势特点,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步伐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实效的切入点。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用好农民信箱、农技110等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向农民提供市场预测、价格信息、营销物流、产品加工等多种服务,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网络,为农村发展奠定坚实信息后援保障。深化城乡共建同促发展。用好结对资源支持农村建设。
3、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完善领导组织机制,强组织。解决好谁来抓的问题。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创建目标,落实各项工作,关键在领导。各级要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以文明办为主体的工作班子,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评比和表彰。要改进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意识,不搞“大突击”、“一阵风”,兴师动众,无实际内容的检查,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克服和避免形式主义和突击应付的被动状况。
第三篇:建设农村沼气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吴桥镇2010年沼气建设工作小结
吴桥镇认真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民生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项目,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倾心倾力打造“村风正、村庄美、村民富”新村庄。
根据年初县委县政府工作计划,给我镇安排全年新建150口沼气池任务。3月20日,我镇启动了2010年农村沼气池建设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沼气池建设工作,把它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惠农富农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的部门,落实了具体责任人,由镇里向社会公开招标有资质的建工队具体负责实施。截止到2010年12月20日以完成全部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
吴桥镇党委政府从各村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提出针对方案,采取全宣传,大发动,多引导,干部带头进村入户宣传,群众积极响应号召行动,政府在优惠政策上重点倾斜,每口池国家给予2000元补贴,在新建选址上重点照顾,逐点逐村推进。今年,重点在吴桥村、路西村、郑庄村、周湖村等4个村启动新建工作,使用新技术,落实新机制,建设新气池。
一 干部挂点。明确一名机关干部挂点负责指导沼气池新建工作,做到经常下村指导,重点督促建工队认真施工,加快进度,经常为其排解困难,协调关系,及时汇报工作进度,让每口沼气池都顺利建设,按期完成落实,并投入使用。
二 资金保障。镇政府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宗旨,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镇财政实行沼气资金专款专用。对村经审核合格的沼气池,根据招标合同要求及时拨付转移资金,保障这项民心工程惠民暖民,让村民真正得实惠。
三 跟踪服务。镇政府聘请了1名沼气池技术员,每月定期下村给予技术指导,解答村民相关疑难,定期开展维护工作,确保沼气池维护有专人,保障有落实,让村民建得踏实,用得放心,建立一条长效服务机制。
存在问题,由于沼气池建成后已是深秋,气温过低,不能填料,很多就没有起用,随着开春气温逐步回升,由技术人员指导装料后,问题会彻底解决。
第四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党中央着眼于全国发展大局,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这是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我镇这样一个人口较多的边远乡镇来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开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着眼长远、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全镇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采取以村寨为单位,机关单位共建为动力,村和机关连片创建为纽带,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情和吸引力,为我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特征。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实效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坚持了全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我镇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2008年初,镇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副书记副科级党委委员任副组长,各村社区支书、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室三组,即楼下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办公室,整脏治乱组、宣传发动组、督查组、一室三组负责人都由一名副科级领导担任,在开展活动的工作中,镇党委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活动,在系统学习教育活动中,狠抓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坚持以党员干部和站股干部为重点,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宣讲辅导知识竟赛,心得交流,理论探讨等形式,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政策水平,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还积极地宣传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民种粮直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有效地增强了农民自立意识,竟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坚定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
(二)以提出全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认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具体来说:一是由镇政法委牵头,由派出所、司法所、文化服务中心抽人组成法制宣读队到全镇各中小学对学生进行法制和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一年来,法律宣传和思想道德宣传几乎是横到边、纵到底,受教育的中小学生共达5000余人,宣讲次数共为30次。二是广泛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引导人民群众革除各种陈规陋习。主要做法是以“三下村”、“四进自然村寨为截体,即送医、送药、送科技、送信息、送资金、送法律、送书、送文艺进村入户到社区,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架起了一座跨越式桥梁。三是开展“心连心、献爱心”活动。2008年是我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国建国以来最为荣耀的一年,这一年,年初我国南方遭受雪凌灾害,数以万计人民同胞遭灾受灾,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又让数以万计人民身爱其害,目睹电视上的一幅幅受灾画面,其情其境令人潸然泪下,楼下镇党委、政府从讲政治讲人道、讲团结的高度出发,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号召全镇党委干、中小学校师生、广大人民群众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向两灾人民献爱心,据统计,两次分别向两灾人民捐款共达12万余元,其中,学生为9000余元,农民为5000余元,农民党员为2000余元,企业和党员干部为11万余元,线物虽然不多,但能体现了在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一颗拳拳之心。四是围绕群众关心的医保、水、电、路、桥、通信等积极拟办实事、受到群众好评,在医保方面,为了让人民群众生病能医,我镇着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参保,2008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参保率达100%,凡生病的村民都享受到优惠。在水、电、路、桥、通信等方面,我镇先后投入50万元,维修了楼下片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并对泥巴田、半坡、上屯、下屯、高寨、补鲁6个点的农网进行改造,为了让全镇人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人民能够听到,了解党中央关于惠民的政策,我镇积极争取上级帮扶的“村村通”工程,截止2008年12月20日,我镇电视覆盖率达90%。现全镇已实现村村通水、通电、通电视、通路、通电话。
(三)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载体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我镇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镇,少数民族尤以布依为主,民族文化浓厚,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先后投资6万元分别在雨歇和鱼龙两个布依族村寨修建了民族活动亭,同时又争取到县工会,当地煤矿企业支持在鱼龙村寨修建了一个标准的水泥路面蓝球场,每当逢年过节或农闲之时,活动亭内,总是吹拉弹唱、热闹非常。为了发展民间文化,全镇8村一社区都成立了花灯队,这些花灯队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会把法律、社会主义公民道德
第五篇: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枣庄市农机局局长 董德久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机械化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农机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农机化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大力发展先进农村劳动生产力
目前,我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要针对目前我市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存在的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配套机械多、动力机械少,多功能复式机械多、单一功能机械少,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多、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少,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小型机械重复购置的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农机化促进法》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农机化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购机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带动农民群众投资发展农业机械化。要突出发展重点,统筹发展规划,引导基层群众和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优先发展一批先进适用的大中型复式作业机械,加快全市现有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更新换代,加快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以及薯类收获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到各业机械的发展步伐,全面带动全市各业大中小型机械的快速协调发展,推动我市农业机械化由粮食生产机械化向农林牧副的发展,向产前、产中、产后的延伸,从而提高全市农机装备水平,全面提高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到2010年,全市农机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260万千瓦,各类拖拉机达到4.5万台,联合收割机5000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促进大批农村劳动力实现战略性转移。
二、努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目前,我市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有效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农机部门要以实施农机科技化创新工程为重点,突破制约我市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各种“瓶颈”,提升农机科技水平,全面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一是主攻玉米生产机械化。目前,我市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是制约我市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我们从2003年起就在全市实施以玉米机收为主要内容的“3626”绿色计划。通过几年的推广,农民群众对这项技术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为进一步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步伐,我市计划从2006年起在全市实施“玉镰计划”,即利用四年的时间,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每年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200台,到2009年,使全市玉米收获机械达到1000台以上,玉米机收率达到50%以上。
二是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技术的根本性变革,是一项重要的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目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项技术的推广工作,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要把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农机化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小麦、玉米机收工作的开展,重点抓好夏季小麦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玉米免耕播种、秋季玉米机收、秸秆覆盖还田、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等“一条龙”作业式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各级要强化宣传,争取支持,积极为这项工作的推广创造条件,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力争到2010年,全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面积达到80万亩。三是大力推广经济作物机械化。要在着力抓好小麦、玉米机收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一方面,抓好薯类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努力扩大薯类机械化收获面积,提高作业水平;另一方面,抓好设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逐步实现我市由粮食生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根本性转变。力争到2001年,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20%以上。
四是大力推广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着力抓好粮食深加工,蔬菜脱水、水果保鲜、运输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实现由产前、产中服务向产后服务的转变。通过全面推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三、促进农村劳动生产力转移
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民。在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众多和土地资源有限的矛盾面前,必须千方百计地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全力发展农村经济。
一是大力发展农机销售、维修、作业三大市场,吸纳农村劳动力。开拓农机销售市场,培育农机修配市场,发展农机作业市场是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市农机销售、维修、作业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已达2600余个,农机户5.2万个,其中农机专业户1.8万个,从业人员达到17万人,年经营服务收入近10亿元。各级农机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农机三大市场的开发力度,加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机协会以及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农民采取多种形式从事农机销售、维修和作业服务,逐步把三大农机市场做大做强,增加农民就业,拓宽农民致富门路。力争到2010年,全市各类农机服务组织5000个,各类农机户5.5万个,农机从业人员20万人,比2005年增加3万人,农机社会化经营服务总收入12亿元。
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机化培训学校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大对农机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增加教学设备,扩大教育规模,增强社会办学能力。要重点抓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车驾驶员的培训和农机化实用技术、经营、贸易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全市农机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农机化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沿阵地。
三是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广开办学门路,加强与省内外知名企业的联系,深入开展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民进城务工和开展经营活动的能力,促进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力争年实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2000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