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四川登山户外运动救援大会结束 偷登是事故祸首
编辑:紫陌红颜 识别码:20-252825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30 09:31: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四川登山户外运动救援大会结束 偷登是事故祸首

户外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2012年1月14日,四川省登山协会组织召开了“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救援大会”,通报了2011年3起由违规引发的山难事故,一死两失踪。根据中国登山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10年,我国登山户外运动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233人,其中户外运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166人,远远超过了登山死亡人数。特别是2011年10月在四川省发生的“14驴友四姑娘山穿越失踪12天”事件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何户外安全事故屡屡发生?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调查

违规“偷登”占山难事故85%以上

根据通报,2011年5月17日,南京两名驴友在阿坝州卧龙至四姑娘山海子沟穿越时失踪,20多天搜救没有任何结果;2011年10月,2人攀登雪宝顶遭遇雪崩,一名登山者死亡,一名登山者受困。紧接着,四川省登山协会又接到9名驴友和5名当地向导在四姑娘山穿越失踪的消息。10月12日这支队伍安全走出,但出动搜救队员上百人,搜救费用高达10万。通过对四川省这3起登山户外事故的调查可以发现,3起事故都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在业内称“偷登”。

“偷登”行为,是指不遵守《中国登山户外运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登山户外活动。具体来说,就是不按规定申报、注册、登记和缴纳国家规定的登山注册费。

据四川省登山协会负责人介绍,偷登已经成为中国登山户外运动的一个顽疾,2001年至今,偷登造成的山难事故已经占到山难事故的85%以上。偷登,不只有国内的,还有外国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面对频发的安全事故,山峰管理机构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四姑娘山在海拔4800米以上直到接近顶峰的地段,花费20万建起了一条500多米的钢铁护拦,有登山者说,这条护拦像是在美丽姑娘的脸上割出的一道血痕。四姑娘山管理局的回应是,每年到这座雪山偷登的人数就有近千人,花钱修护拦完全是为了游客的安全。

三个误区导致偷登现象频发

这些登山户外运动爱好者为何不肯按照规定,进行户外运动之前在有关部门申报、注册?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一些曾经参与过偷登活动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发现主要有三种错误认识。

误区一,偷登者安全意识淡漠,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他们认为不会出现事故,也就不需要申报,不需要按规则办,有的认为这样才叫自由攀登。其实按国际惯例,登山都是要到相应的山峰所在地进行申报的,有的申报甚至需要提前半年申请。

误区二,认为申报手续复杂,不愿意交相关费用。其实登山申报审批并不复杂,只要提前将所攀登的线路人员、装备情况填表报批就行。按规定,四川省的登山注册费为每人300元人民币,但近年来考虑到这是一项全民健身运动,所以对一般申请者都免收注册费。

误区三,有的登山户外爱好者认为,即使报批,一旦出事,救援人员也无法快速到达,还不如不报。但是很多事例证明,恰恰因为没有事先登记,导致事故发生时,救援队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机。

这些都是缺乏登山户外常识以及法律知识淡漠造成的,也是对登山户外运动知识的缺失造成的。

管理法规

攀登海拔3500米以下地区无法律规范

目前,在户外运动方面还没有完全适当的法律条文。尽管在2010年,中国登山协会发布了《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办法》,但主要从“服务、引导”的角度出发,规范登山户外运动行为,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还不够全面和规范。此外,《国内登山管理办法》主要对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峰的户外登山运动行为进行管理,但是近年来发生的遇难事件多发生在海拔3500米以下,而且即使是发生在3500米以上的户外活动,有的行为也不属于攀登行为。包括《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也是对发生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户外行为进行管理。然而,实际情况是,近年发生在3500米以下地区户外活动的遇难人数已经远远超过3500米以上户外活动的遇难人数。因此,针对登山户外运动的管理还存在太多空白,户外运动的管理还存在法律盲区。相关的违规处罚措施也不完善。

2011年10月发生的四姑娘山驴友违规穿越事件,推动了四川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省登协副秘书长介绍,省登协已经开始着手修改《登山管理办法》。其中就涉及到对违规登山和违规徒步穿越等行为的处罚。修改后的《登山管理办法》已经上交省体育局,预计新的条款很快会出台。

救援体系

户外运动人群增加救援工作相对滞后

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曾表示,中国的救援工作存在着资金、人员的缺口,救援效率低的问题,中国急需建立完善的救援体系。

全国有400家救援队

中国山地救援组织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组织结构不完整、经费来源不足,救援技术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据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调查研究小组李舒平介绍,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频发与参与这类运动的人群迅速增加有关,也是与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有直接联系,所以相应的救援机制和宣传教育要从“跟上”到走在前面。

从2011年起,我国已经把“攀冰”、“攀岩”、“高山探险”和“山地户外”四项体育项目列入了《全民健身条例》中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

针对山难救援,我国目前采取就近组织,以各地登山协会、户外俱乐部和国家登山队指导的方式开展。各登山协会相继成立了山地救援队,深圳登山协会还编写了初级山地救援队员培训课程大纲,通过初级救援队员的培训,使队员掌握山地救援的基本理论、个人技术和技能。

目前中国登山协会成立了救援委员会,全国各地的民间救援体系也开始建立,据壹基金救援联盟统计,全国有近400家救援队或机构,其中有200支队伍加入了壹基金救援联盟。

我省成立首支国内救援队

近年来,四川省的户外救援工作走在前列。2006年4月,四川省率先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注册的山地救援队,在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山地救援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四川省体育局还拨出专款用于建立和完善山地救援体系。我省救援队2009年参加搜救美国爱德嘉峰遇难者遗体的工作,2011年10月参加四姑娘山景区“9名驴友穿越失踪12天”的搜救工作。分布在四川全省的十几个救援分队也各守一方,在当地做了大量的救援工作。

健全国内山地救援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成立了几家民间救援基金,包括壹基金救援联盟也开始在山地救援活动中发挥作用。可以预见,中国的户外运动回逐渐走向良性的健康发展之路。

名词解释

户外运动,是指在自然场地举行的一组集体项目群。其中包括登山、攀岩、悬崖速降、在野外露营、野炊、定向运动、溪流、探险等项目,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登山户外事故遇难人数

根据,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发布的数据,2001年到2006年,共有人74死于登山户外运动山难中

2009年,共有44人死于登山户外运动山难中

2010年,共有33人死于登山户外运动山难中

第二篇:参加《2012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分析会有感

惨痛的教训 生命的警示

------参加《2012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分析会有感

时 间:2013年3月31日

地 点:驴友之家

主 讲人:长跑 高朗 阿哲

参加群众:户外爱好者 各户外群管理、领队

作为一名较早喜欢并一度深入参与其中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参加这样的分析会,心情非常不同于以往。早在前几天得知高朗、阿哲两位去深圳参加《2013年山难与救援研讨会》,心里就在想,等他们回来一定会有这样的一次聚会。事故这类事情,要说分享,实在是有点于心不忍。就当做是用一次次血的教训给我们来一次警钟的敲击。

那天,我得知,2012年因为事故,在高山以及户外运动中死亡45人,其中高山探险范围死亡4人,户外运动事故死亡41人。平均每八天就死去一位。数据没有显示因此受伤、致残的人数,我想,绝不在少数。何等可怕的事实。我们常把安全说在嘴上,提醒自己和别人,可是从没有这么直接的面对过这组数字所带给内心的敲击,危险无处不在,死亡就在身边,这数字中间,就包括自己非常熟悉的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生命,低头祭奠!

2007年以来,亲自经历了无数次的活动发起、组织实施、过后总结。也参与过数次别的队伍的活动。获得快乐无数、拍下照片无数、结交朋友无数、总结经验无数……现在看来,所缺少的,最重要的是针对每次活动所进行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却是少之又少。经过这三天脑子放电影一样的回忆,再次回想曾经走过的每一步,组织过的每一次活动,记忆深刻的几次,在此拿出来呈现给大家,望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

场景一:一早在新华广场集合,出发去背锅沟,包车大巴,人数不下四十,不利因素:中雨,已经在下,并且预报全天都是。但是大家热情极高,提前报名参加的居然没有一位因为下雨而缺席,感动之余,豪情油然而生。整个过程不说,最终完成了活动。就这次活动,我曾经无数次在脑子里产生后怕的念头。在接近休息折返点瀑布附近,需要从左边爬山上山梁之后才能到达,整个湿滑,极有可能出现滑坠事故;返回时有一段羊倌道最多30公分宽,右边就是百米深的陡峭悬崖,也有可能发生滑坠事故;整个过程中道路湿滑,也可能会发生扭伤摔伤事故;山谷中水量剧增,过程中曾出现一位驴友掉水里被冲出十几米远幸好几位男士给捞出来了,等等,现在想来,没有发生危险,实在是万幸。当然也与队伍中不少较有经验、能力较强的伙伴、领队、收队共同的努力保障了整个队伍的安全,长跑也参加了那次的活动。现在想来,再有那样的情形,处理方法是:当机立断,活动取消或者改为其他!

场景二:红召岩降。那是别的朋友组织并负责整个过程的装备、技术及安全保障的,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参加过中登协的培训,对于岩降这个活动,也是新鲜参与。活动比较欢乐。但是在一年之后,当自己也参加过培训之后,回想那次岩降活动,整个的倒吸一口凉气,又是一阵后怕。那保护站,就是一圈绳子绕在一块石头上,整个过程极不规范,包括对于每个参与者所要进行的关键注意事项的提示都没有。衰神就在上空盯着,还好幸运之神眷顾,没有给他得逞!

场景三:骑行川藏线过程中,亲历的塌方、落石、摔车等原因致死好几人。并亲身经历崩溃、失温前兆、高原反应浮肿等等,深切体验了死亡就在一念之间这句话的真实性,任何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场景四:井儿梁、露营。半夜暴雨倾盆、雷电肆虐,多数成员没有过在雷暴天气野外露营经验。在那高高的山梁上,眼看着一条条闪电噼里啪啦的敲击在不远处的地面,几乎吓死了。我不停的在一个个帐篷外喊里边得人,关掉手机对讲机、不要接打电话,好在营地选择没有问题,不属于山洪倾泻的位置。第二天,安全出山,接到无数电话慰问,心中深感愧疚。于是决了个定:再组织露营,一定先查看天气形式,太要命了,不堪回首!

2007年到2010年,行者群活动,获得非常多的户外圈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活动频繁、参与者众多,所幸的是,没有发生过任何一次伤害性事故,这一点实属万幸。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经历和深入的参与过程中,自己越来越胆小,人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个万一一旦出现,那就是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承受的。三年来,热衷于户外运动的人几何数激增,年龄结构多样,组织形式多样,我们可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身体力行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各种户外群、俱乐部,都在组织着自己的活动,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这中间潜藏的危险性也随着这个情形大大增加。通过2012户外事故分析数据表明,山地户外运动的事故死亡人数远远高于高山探险死亡人数。这说明,户外运动参与过程中也需要专业的操作技能、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高度的责任心和周密的计划和组织。危险的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一疏忽间。就在组织者和领队的一次处理不当、一点考虑不周中,酿成大祸。

我们的周边户外环境多样,每周光我们知道的就不下200人在山梁、沟谷、沙地里边行走,还有攀岩的、攀冰的、骑车的、自驾的、滑翔伞的……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有多少人捏一把汗?有多少爹妈提心吊胆?有几个组织者、领队是真正接受过正规的队伍组织、现场操作、专业技能培训?有几个人能够在活动过后不光分享感受传递照片而是回想一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出教训还会分享给所有人?有多少人因为在追求强度、高度、速度、人数的多少、活动的频率、成员上千、众星捧月的沾沾自喜中,脑子里紧绷绷的惦记着安全?侥幸心理、争强好胜、面子、不服不忿……不是我说啊,至现在还很牢固的侵占着很多人大脑中本该有的责任心、专业素质、周密谨慎的位置。言谈中口口声声我是玩儿户外的,那种自豪感不言而喻,时下很流行的就是冲锋衣登山鞋不修边幅一副沧桑的孤独样,真的玩儿明白了吗?被户外玩儿了的不在少数!

五月一日起实施的《国家体育总局第17号令》,也不难看出,对于越来越高的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发生率的一个政策性措施,效果如何不去分析,只是从中能够感觉到越来越严峻的事实摆在了面前。各地相继而起的救援队,之所以能够日益明显地摆在面儿上大做文章,组织形式越来越科学严谨、社会意义越来越大、救援任务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好事儿,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保障。如果能有机会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我愿做出一切努力!

我们再来看一下:

溺亡、失温、坠落、猝死、雪崩、雷击、速降、溯溪

穿越、登山、徒步、溯溪、露营、海钓、攀岩、溪降

在我们这,几乎都能玩儿到!欢乐的同时,安全那,安全!

欢迎共同探讨!

第三篇:参加《20##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分析会有感篇一

参加《2012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分析会有感

惨痛的教训生命的警示

------参加《2012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分析会有感

时间:2013年3月31日

地点:驴友之家

主讲人:长跑高朗阿哲

参加群众:户外爱好者各户外群管理、领队

作为一名较早喜欢并一度深入参与其中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参加这样的分析会,心情非常不同于以往。早在前几天得知高朗、阿哲两位去深圳参加《2013年山难与救援研讨会》,心里就在想,等他们回来一定会有这样的一次聚会。事故这类事情,要说分享,实在是有点于心不忍。就当做是用一次次血的教训给我们来一次警钟的敲击。

那天,我得知,2012年因为事故,在高山以及户外运动中死亡45人,其中高山探险范围死亡4人,户外运动事故死亡41人。平均每八天就死去一位。数据没有显示因此受伤、致残的人数,我想,绝不在少数。何等可怕的事实。我们常把安全说在嘴上,提醒自己和别人,可是从没有这么直接的面对过这组数字所带给内心的敲击,危险无处不在,死亡就在身边,这数字中间,就包括自己非常熟悉的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生命,低头祭奠!

2007年以来,亲自经历了无数次的活动发起、组织实施、过后总结。也参与过数次别的队伍的活动。获得快乐无数、拍下照片无数、结交朋友无数、总结经验无数……现在看来,所缺少的,最重要的是针对每次活动所进行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却是少之又少。经过这三天脑子放电影一样的回忆,再次回想曾经走过的每一步,组织过的每一次活动,记忆深刻的几次,在此拿出来呈现给大家,望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

场景一:一早在新华广场集合,出发去背锅沟,包车大巴,人数不下四十,不利因素:中雨,已经在下,并且预报全天都是。但是大家热情极高,提前报名参加的居然没有一位因为下雨而缺席,感动之余,豪情油然而生。整个过程不说,最终完成了活动。就这次活动,我曾经无数次在脑子里产生后怕的念头。在接近休息折返点瀑布附近,需要从左边爬山上山梁之后才能到达,整个湿滑,极有可能出现滑坠事故;返回时有一段羊倌道最多30公分宽,右边就是百米深的陡峭悬崖,也有可能发生滑坠事故;整个过程中道路湿滑,也可能会发生扭伤摔伤事故;山谷中水量剧增,过程中曾出现一位驴友掉水里被冲出十几米远幸好几位男士给捞出来了,等等,现在想来,没有发生危险,实在是万幸。当然也与队伍中不少较有经验、能力较强的伙伴、领队、收队共同的努力保障了整个队伍的安全,长跑也参加了那次的活动。现在想来,再有那样的情形,处理方法是:当机立断,活动取消或者改为其他!

场景二:红召岩降。那是别的朋友组织并负责整个过程的装备、技术及安全保障的,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参加过中登协的培训,对于岩降这个活动,也是新鲜参与。活动比较欢乐。但是在一年之后,当自己也参加过培训之后,回想那次岩降活动,整个的倒吸一口凉气,又是一阵后怕。那保护站,就是一圈绳子绕在一块石头上,整个过程极不规范,包括对于每个参与者所要进行的关键注意事项的提示都没有。衰神就在上空盯着,还好幸运之神眷顾,没有给他得逞!

场景三:骑行川藏线过程中,亲历的塌方、落石、摔车等原因致死好几人。并亲身经历崩溃、失温前兆、高原反应浮肿等等,深切体验了死亡就在一念之间这句话的真实性,任何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场景四:井儿梁、露营。半夜暴雨倾盆、雷电肆虐,多数成员没有过在雷暴天气野外露营经验。在那高高的山梁上,眼看着一条条闪电噼里啪啦的敲击在不远处的地面,几乎吓死了。我不停的在一个个帐篷外喊里边得人,关掉手机对讲机、不要接打电话,好在营地选择没有问题,不属于山洪倾泻的位置。第二天,安全出山,接到无数电话慰问,心中深感愧疚。于是决了个定:再组织露营,一定先查看天气形式,太要命了,不堪回首!

2007年到2010年,行者群活动,获得非常多的户外圈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活动频繁、参与者众多,所幸的是,没有发生过任何一次伤害性事故,这一点实属万幸。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经历和深入的参与过程中,自己越来越胆小,人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个万一一旦出现,那就是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承受的。三年来,热衷于户外运动的人几何数激增,年龄结构多样,组织形式多样,我们可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身体力行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各种户外群、俱乐部,都在组织着自己的活动,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这中间潜藏的危险性也随着这个情形大大增加。通过2012户外事故分析数据表明,山地户外运动的事故死亡人数远远高于高山探险死亡人数。这说明,户外运动参与过程中也需要专业的操作技能、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高度的责任心和周密的计划和组织。危险的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一疏忽间。就在组织者和领队的一次处理不当、一点考虑不周中,酿成大祸。

我们的周边户外环境多样,每周光我们知道的就不下200人在山梁、沟谷、沙地里边行走,还有攀岩的、攀冰的、骑车的、自驾的、滑翔伞的……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有多少人捏一把汗?有多少爹妈提心吊胆?有几个组织者、领队是真正接受过正规的队伍组织、现场操作、专业技能培训?有几个人能够在活动过后不光分享感受传递照片而是回想一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出教训还会分享给所有人?有多少人因为在追求强度、高度、速度、人数的多少、活动的频率、成员上千、众星捧月的沾沾自喜中,脑子里紧绷绷的惦记着安全?侥幸心理、争强好胜、面子、不服不忿……不是我说啊,至现在还很牢固的侵占着很多人大脑中本该有的责任心、专业素质、周密谨慎的位置。言谈中口口声声我是玩儿户外的,那种自豪感不言而喻,时下很流行的就是冲锋衣登山鞋不修边幅一副沧桑的孤独样,真的玩儿明白了吗?被户外玩儿了的不在少数!

五月一日起实施的《国家体育总局第17号令》,也不难看出,对于越来越高的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发生率的一个政策性措施,效果如何不去分析,只是从中能够感觉到越来越严峻的事实摆在了面前。各地相继而起的救援队,之所以能够日益明显地摆在面儿上大做文章,组织形式越来越科学严谨、社会意义越来越大、救援任务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好事儿,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保障。如果能有机会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我愿做出一切努力!

我们再来看一下:

溺亡、失温、坠落、猝死、雪崩、雷击、速降、溯溪

穿越、登山、徒步、溯溪、露营、海钓、攀岩、溪降

在我们这,几乎都能玩儿到!欢乐的同时,安全那,安全!欢迎共同探讨!

四川登山户外运动救援大会结束 偷登是事故祸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