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第一书记五天四夜制度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21-47746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20 15:47: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第一书记五天四夜制度

第一书记五天四夜工作制度

第一书记要严格遵守“五天四夜”、请销假等日常管理制度,每周在全县范围内通报驻村第一书记、帮扶队员履职情况。规范报备,明确乡镇组织委员为联络员,将驻村第一书记、帮扶队员每月在岗在位、履职情况向县委选派办报备,并记录个人档案,作为评先评优和任期考察的重要依据。严肃问责,强化督导检查,凡发现3次无故不在岗或连续2个月平均每月在村工作时间少于20天的,由县委选派办对其诫勉谈话;5次无故不在岗或连续3个月平均每月在村工作时间低于20天的,责令召回。兑现奖惩,建立驻村第一书记、帮扶队员平时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分级考核制,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毛泽东在宁夏的五天四夜

毛泽东与宁夏人民情谊:长征时在当地度过五天四夜

2013年12月25日 来源:宁夏日报

明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在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之际,我们不能忘记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和宁夏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

长征时,他在宁夏度过五天四夜

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从甘肃静宁县界石铺来到宁夏西吉县单家集,会见了回族群众,参观了清真寺,与清真寺的阿訇进行亲切交谈。晚上,他住在汉族老人张春德的家中。6日,毛泽东到张易堡住在坑坑店。7日,沿着小水沟上了六盘山。在六盘山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歇脚时,对警卫陈昌奉等人说:“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当天,红军在青石嘴发现了敌人并打了一仗,晚上毛泽东来到彭阳阳洼村住在张友仁家里,吟哦《清平乐·六盘山》一词的初稿。8日,在乔渠村乔生魁家住了一夜,次日继续前进。不久,他在陕北保安县接见了宁夏回族革命引路人马怀蔺,指示成立回民游击队,并亲笔为其题写了委任状。

西征时,发布“对宁夏回族人民的宣言”

宁夏是红军西征的重要战场之一。为了团结和发动广大回族群众对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军进行坚决的斗争,1936年5月25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的名义,发表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回民自己的事情,完全由回民自己解决,要保护清真寺,保护阿訇,担保回民信仰的绝对自由”等。1936年8月,毛泽东派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李富春来到宁夏同心,进行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筹建工作。1936年10月20日,豫海县回民自治代表大会召开,在同心清真大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选的县级回民自治政权——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回族马和福当选为政府主席。

1943年11月26日,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上,毛泽东为盐池县出生的劳动英雄武生华题写了奖状,接见西吉县走出去的回民骑兵团团长马思义,还在隆德县地下党的陈添祥的笔记本上用毛笔题词“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关心着宁夏

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给陕甘宁边区人民发来复电、勉励“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复电是对盐池、同心、固原、海原、彭阳、西吉等革命老区人民的关心,也是对全体宁夏人民的鼓舞。

1949年5月,在《三边报》工作的张源同志根据三边地委的指示,以三边地委的名义给毛泽东写信,请他为即将成立的《宁夏日报》题写报头。毛泽东书写了一横三竖四条报头,由解放军第十九兵团政委李志民交给宁夏日报社总编辑张源。

1954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不久,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指示,中央民委党组经过调查研究,于10月16日提出了《关于拟在西北回族聚居区建立回族自治区的请示报告》。1956年2月,党中央、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建立省一级回族自治区的建议。经过筹备,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代表团团长林伯渠代表党中央、毛泽东在成立大会上讲了话。

1960年4月,贺兰县民兵田学文、马其出席全国第一届民兵代表大会时,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1961年9月,应宁夏人民的请求,毛泽东书写《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墨宝赠宁夏人民。(邢万莹)

秦陇文化—红色革命 —毛泽东在宁夏的五天四夜

2007年12月29日(来源:中华五千年)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力挽狂澜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宁夏画上了句点。

追寻那些伟大的背影,一幕幕生动的画卷从历史深处走来„„

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率领陕甘支队从甘肃静宁界石铺出发,经西吉县境内将台、马莲一带东进,当晚宿营于兴隆镇单家集村(西吉县境内)。10月9日,右路军沿长城塬折向东北与左路军会合于孟家塬,又折向东南进入三岔镇(甘肃镇原县境内)。短短五天四夜的行程,让我们这些后来的采访者,感受到了绵绵不息的长征情怀。

红军足迹遍西吉

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首先来的是红25军。这里是回族聚居区,红军专门规定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毁坏回族经文„„

这支仁义之师迅速赢得回族同胞的拥戴。两个月后,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行至单家集。当地回族群众一见红军又“回来”了,纷纷夹道欢迎、送水送物。毛泽东很奇怪,打听原委后,连声称赞:红25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

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寺管理会的主任、65岁的回族老人拜福贵给记者介绍说,毛主席等一进村,就去参观清真寺,和阿訇亲切交谈,毛主席给阿訇和在场的回族群众讲解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主张民族平等政策。阿訇听后非常感动,当即就招呼回民给红军腾房子、并邀请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在清真寺吃饭。

采访中,村里老人还给记者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单家集所在的西海固地区,曾以“贫瘠甲天下”著称。70年前,红军路过这里,将南方人用马铃薯做粉条的工艺传授给当地回族群众。今天的西吉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马铃薯产业已为西吉腾飞插上了翅膀。

毛泽东夜宿坑坑店

1935年10月6日拂晓,中央领导率红军从单家集东进,当晚到达张易堡一带。对于毛泽东途经张易,有多种说法,一说夜宿田堡,一说夜宿毛庄。

那么,毛泽东究竟夜宿在哪里?

10年前,固原市统战部部长李廷藩到张易镇张易村马玉蓉老人处详细调查。那时老人80多岁,身体健朗。根据马玉蓉老人的回忆:民国二十四年九月,割莜麦季节,中午来了一小部分红军,大部分是下午从黄湾来的,当时全庄人大部分跑了,我和嫂子跑出去躲在地里莜麦麦垛旁边。后来,丈夫苏进安来叫我说,红军好得很,回家烧水。太阳快落了,我丈夫说,坑坑店来了当官的,用竹笆抬的,竹笆放在坑坑店二道门口,二道门还站岗,坑坑店崖背也有站岗的,把我婆婆叫去在坑坑店崖背上看竹轿。

李廷藩进一步分析,1976年毛泽东的警卫员来固原回忆时说,毛泽东在张易堡附近住的庄子里有个庙。这说明红军住在汉民村,张易堡西南角堡子梁下当年就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庙。红军当年从黄湾沿张易堡西南进入张易堡,就从庙旁边路过,坑坑店距庙不过百米。所以毛泽东当年就住在坑坑店,而不是毛庄,也不是田堡。

走入张易村,当年的遗迹已经难以辨认。倒是外观漂亮、功能设施齐全的村卫生室格外引人注意。张易村村民对他们医疗状况显然很满意:“俺们刚刚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现在看病也像城市人一样报销啦!”

六盘山上走来一支瘦弱的队伍

1935年10月7日拂晓,毛泽东随红军从张易出发,向东挺进,几个时辰后来到六盘山顶,毛泽东正是在这里构思了诗词《清平乐·六盘山》。

今年80岁的王学礼老人家住泾源县六盘山镇和尚铺村,当年红军从他家门前走过时他只有9岁。70年后,老人手指身后的六盘山告诉记者:“红军都很瘦、很黑,个子很小。很多伤兵没有人抬,自己拄着拐一瘸一瘸地往前走。”当时,村里的人以为来了土匪都躲进山里,后来发现红军公买公卖,又都跑回村里。王学礼家开着饭馆,不少红军就在他家吃饭,所以老人记忆特别深刻。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支瘦弱疲惫的队伍,不仅成功地翻过了六盘山还一直走到了陕北、走到了北京,建立了新中国。

现在老人早已经不开饭馆了。自从隧道修通,和尚铺不再是交通要道,传统上以开店为生的当地村民纷纷另寻生路。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这个村已经实现了户均3头牛、人均1.5亩苗圃、户均输出劳务1人,村民的生活大大改善。

长城塬上的好汉们

10月7日到8日,毛泽东与中央红军沿着秦长城遗址在今天彭阳县境内行军,毛泽东先后宿营于小岔沟村与乔渠。

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乔家后人回忆,毛泽东晚上9点左右抵达了乔渠。乔家人赶忙用木桶从沟里背了3趟水,从窑里搬出一口大缸,为红军煮了满满一缸洋芋。又烙了几个燕麦饼饼,送给红军首长(毛泽东)吃。吃完饭,毛泽东在案板上点了两根蜡烛,摊开了地图,开始办公。当晚,他在案板上睡了一夜。1976年,这块案板被收进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据回忆,第二天10点左右,毛泽东把红军集合起来开拔,向甘肃省镇原县三叉镇行军。这是毛泽东在宁夏走的最后一段路,此后他再也没有来过宁夏。

1949年10月,毛泽东在给延安同志的一个复电中写道:“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三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和陕甘宁地区的人民对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1961年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他又应宁夏之邀,挥毫写下了草书《清平乐·六盘山》。

对这短暂两天,彭阳人一直有个想法。虽然谁都知道,对文学作品的所指不能这样较真,可彭阳人还是很自豪地觉得“不到长城非好汉”指的就是彭阳境内的古长城遗址。要知道彭阳境内既有长城村,又有长城塬,就算是巧合,也足以让人思量半晌、骄傲半晌。

这个山区小县建县20多年,如今中央党建领导小组秘书组将彭阳县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农村党建工作联系点,全国人大建议将彭阳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在黄土高原类型区全面推广。

第三篇:2015年行走桂林 五天四夜青春版游记

2015年行走桂林 五天四夜青春版游记

前言

20岁,一个尴尬的年龄:理想伟大,现实残忍。想把自己当成孩子,却不能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想把自己当成大人,却还没有真正独立的资本。20岁,我的矫情无处躲藏。所以,20岁,我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顾及理想与现实,不顾及成长与成熟,只是借着青春的矫情劲儿,再疯狂一次,再洒脱一回。

这一场旅行,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桂林;因为当我第一次知道“桂林”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翻着语文课本,与老师一起朗朗诵读着那一片诗意画境的山水图轴。

行程制定:

虽然旅行说走就走,但必要的功课我们也还是做了不少。查攻略、问朋友,联系酒店、找打折门票。当然,美食攻略也是必不可少的!最终,5天的计划,我们做出了如下安排: Day 1.广州——桂林:晚上游览两江四湖;

Day 2.桂林市区:游览象鼻山公园、独秀峰-王城景区,散步正阳步行街,俯瞰日月双塔; Day 3.桂林——阳朔:漓江漂流,在阳朔走走、看看、吃吃、玩玩; Day 4.阳朔——桂林——龙脊梯田:爬山、住宿、吃好吃的、到处逛逛; Day 5.龙脊梯田——桂林——广州:游览观景台,参观民族风情,回程。

两个穷学生出来“闯荡江湖”(桂林还真有江有湖),自然能省就省。但人在旅途,也不能对自己太抠门!本来出来就是放松身心的,所以住宿和吃饭绝对不能含糊!(吃货本性暴露无遗)。

消费开支:

行:我们在确定去桂林后,惊喜地发现从广州到桂林有高铁直达!省了一笔钱不说,还快速舒服。而桂林作为旅游名城,到达各个景点的交通也是十分便捷的!广州——桂林:高铁(往返):137.5×4=550RMB 酒店——漓江:大巴车(单程):25×2=50RMB 漓江——阳朔:竹筏+电动车(单程):84×2=168RMB 阳朔——桂林:大巴车(单程):13×2=26RMB 桂林——龙脊梯田:去程商务车,回程大巴车(往返):50×4=200RMB 住:住宿我们基本都是在网上预订的,除了龙脊梯田的住宿是朋友介绍的。桂林:维也纳酒店2晚:278×2=556RMB 阳朔:鲜花满屋客栈1晚:248×1=248RMB 龙脊梯田:当地民宿1晚:60×1=60RMB 景区开支:门票在某宝都能买到,比在景区售票处能省不少,我们也是在某宝买的。两江四湖:悠然轻舟:155X2=310RMB 象鼻山公园:门票:75×2=150RMB 独秀峰-王城景区:门票(双人票):178RMB 漓江漂流:竹筏+电动车:84×2=168RMB(即上文“漓江——阳朔”路费开支)龙脊梯田:门票:83×2=166RMB 其他费用:由于吃饭和打车的费用我们都没有记在账上,于是就只好划在一块儿给个大概了。总共:1250RMB 全程开支:3922RMB。想想看,5天行程人均不到2000元,还住得舒服,吃得舒服,桂林还真是很划算的旅游目的地!

Day 1.广州——桂林,夜游两江四湖

这次旅行,是从走进广州高铁站那一刻才正式开始的。

评论家们说,《等待戈多》中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象征着人心对不安定的渴望,象征着对未知的好奇。那么,当我和小佳走进高铁站的时候,我们心中对旅途所带来的未知,与青春对在路上的激动就一并被点燃了。车站里,人流穿梭不息,明亮的阳光穿过透明的穹顶,一切似乎都预兆着这次旅途的愉快与有趣。

仅仅2个多小时,我们便已经到达了桂林。

考虑到行程的安排,我们买的是中午的高铁票,下午3点多到达的桂林。这样安排,刚好可以留出一些时间到酒店休息一下,也可以不那么匆忙地赶往早已经预订好的两江四湖景区。

需要一提的是,从火车站一出来,我们就被桂林毒辣的阳光给吓傻了!遮阳伞、墨镜、防晒霜全副武装一番之后,我们才迈出了桂林土地上的第一步。(身为小公举必须很娇气~)

我们预订的酒店位于桂林市区的滨江路,靠着漓江,不远处就是“桂林城徽”象山公园和“桂林名片”两江四湖。到达酒店,简单收拾了下,我和小佳就跳上了散发出淡淡消毒水味道的床垫。小佳抱着枕头深吸了一口气,若有其事地说,这就是旅行的味道!

可能我和小佳天生比较“猪性”,竟然7点过才醒过来,眼看着离约好上船的时间越来越近,我们也只好跑去日月湾码头旁边随便找了一家米粉店。虽然是随便挑选的,竟然也十分美味!

饱食之后,快马加鞭,两个疯癫的少女就全然不顾形象地飞奔向了码头。等我们匆忙跑到码头,其他拼船的三人早已不耐烦了。

关于拼船,小公举必须要解释一下:来之前,神通广大的我就在网上了解到了一个游览两江四湖的新方法!坐竹筏!(哈哈,肯定好多人都只知道坐轮船吧~)这种游览方式美其名曰“悠然轻舟”,是两江四湖景区新推出的一种游览方式。相比轮船,竹筏自是多了几分诗意,还可以与美丽的山水无障碍接触!拍照也不用担心恼人的玻璃反光~总之超爽的!美中不足就是只能游览四湖区域,没有办法观赏两江了。而悠然轻舟发船的要求,就是每船至少要有4个人。我和小佳两个人不够,就在论坛上找了3个小伙伴一起拼船了(结果还害得人家等我们~Sorry啦~)。

一上船,小佳就兴奋得不停地拍照,还苦苦地央求船长大人配合留个影~那德行!把本公举的脸都给丢完了!不过拍出来的效果竟然还真的不错!

等小佳闹腾完后,船长大人才得以清净地发动了轻舟,向美丽的夜色驶去!

两江四湖所谓的“两江”指的是漓江和桃花江,而“四湖”则是杉湖、榕湖、桂湖和木龙湖。船上的导游介绍说,“两江四湖”作为一个环城水系,最早是始于北宋年间,南宋诗人所咏叹的“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便是形容的如今“两江四湖”工程还原的景象。

由于我们是在日月湾码头上船的,自然最先进入的就是拥有着桂林市地标建筑日月双塔的杉湖啦!

杉湖之所以叫杉湖,是因为湖边围绕着葱郁的水杉的缘故。水杉可不简单!它们被称作植物中的活化石!早在白垩纪地球上就有了水杉的踪迹了,属于稀有物种。“有故事的”船长大人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水杉的样貌,还特意把我们的船往岸边靠了靠。犯二的小佳兴奋地指着它们对我问:“它们见过恐龙啊?”我甩了她个白眼,说:“它们的爷爷见过!”

日月双塔采用的是梯级渐小的阁楼式重塔形式,看起来珠圆玉润,这可真算得上的是两个小胖子了!日塔在晚上通体金黄的灯光与塔身的黄铜质地相得益彰,而月塔则浑身银亮,将琉璃材质映照得更加透亮华美了!

不知道是日月双塔的光芒太过强烈,还是桂林的天色本来如此。我们在船上仰望着日月双塔,竟然还能观望到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影。船绕着双塔转圈,日塔和月塔也就忽而变换位置地展现着它们婀娜的身姿。特别是当船只临近塔基的时候,仰望着日塔,才真的知道这样一座世界最高的铜质建筑的壮伟!可惜始终没有逮到时间去爬一爬,听说塔下的地宫里还有唐朝的佛教文物呢!

从杉湖出来,船驶入榕湖和桂湖。湖面上各种各样的桥梁让我们有些目不暇接。这些桥梁还不只是景观桥梁,同时都是实用性的!连接着桂林市区的各个区域。连著名的玻璃桥也是实用桥梁呢!那晶莹剔透的玻璃,透着明亮的光彩,竟然还有人影在其中穿梭!此刻的小公举为两江四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在整个景区,两江四湖的设计者都为游客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惊喜: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只只鱼鹰正在渔民的吆喝声中钻水捕鱼;一个远远望去漆黑的楼台,可能待你的船只经过,就亮起了灯光,上演一出当地的民间传说;再可能一个幽静的长廊会为你奏响悠扬的民乐。唱戏的、哼曲的、跳舞的、演奏的,尽藏在整个两江四湖的景区之中了。人在船上坐,船在湖中游,再听着小曲儿,看着表演,只差一壶琼浆便是古代大文豪的生活啦!可惜我和小佳都不会喝酒,有了也只能是然并卵了„„

紧接着,游船转过一个小湾,一座挺拔清秀的七级瘦塔就出现在了一座桥上。说它是瘦塔,只是相对的日月双塔而言的,其实它也挺高的呢!“身材”很好,瘦得就像一只笔杆!

木龙塔塔身装饰着暖黄色的素色灯光,在层层叠叠的山色中,显得尤为醒目美丽。据说,这座木龙塔是以宋代上海的龙华塔为模本建造的。为了能衬托出这一座木龙塔的美丽,瘦塔周边的建筑也竞相采用了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虽然是人造的景点,可相比许多其他胡乱拼凑的建筑群而言,已经做到了仿古建筑景观的极致了啊。小公举还和好身材的木龙塔来了一张逗比气质的合影,贴上来供大家一乐^_^

竹筏在经靠近木龙塔后,缓缓地漂到了一个搭建在山脚的平台处。当我们的船稳住,雄壮的鼓声就霎地擂响起来!接着舞台渐亮,有穿着演出服装的壮年男子跳起了阳刚的舞蹈,十分壮观。

游览过木龙湖后我们还去看了前方看了叠彩山、叠彩桥,船就在那里调了头,重新经过木龙湖返回杉湖了。我和小佳站在竹筏上,吹着桂林清新的晚风,突然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这样美好的夜景。

游船进入杉湖后,两江四湖的游览很快也就结束了。两个念念不舍的孩子沿着江边缓缓地步行着,也就这样还能再多看几眼这里的风光。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游览两江四湖千万不要迟到,特别是坐轮船的小伙伴们!旅游旺季和淡季船只数量都是不一样的,到时候没船了,那大家就只有面面相觑,互相责备“What are you弄啥嘞!”

Day 2.桂林市区:象山、独秀峰、正阳步行街,以及再会日月双塔

第一天游览完两江四湖,我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桂林这个地方。于是,第二天,再毒的烈日也阻挡不了我们驶向美丽风光的步伐!早早的,我们就出发了。

从我们酒店到象山公园并不算远,打车也就不到10分钟的距离。门票75元,稍微有点贵。但为了见到桂林城徽,也就豁出去了!

象山公园整个以象鼻山为中心建造,象鼻山又刚好位于漓江与桃花江的汇流处。散步公园中,河风一阵阵地拂打着我们的脸颊,虽然很晒,但也并不太热。在象鼻山脚下还有一个洞口,站在洞口,阵阵酒香扑鼻而来,我给小佳说,我们在这儿站10分钟,就该被熏醉了。再一看洞口的题字,才知道这就是桂林著名的三花酒的窖藏洞口了!

沿着江边的道路,跨过一座小小的拱桥,就是象鼻山全景的最佳观景点了!古色古香的竹筏子停靠在码头边上,好像是可以坐筏子去到象鼻山的洞口处,我们犹豫了下,决定还是步行逛逛就好了。第一天的两江四湖之旅已经暂且安抚了我们坐船游览的欲望,何况烈日那么毒。咳咳„小公举又娇气了。

沿着桃花江,继续走还能看到一个矗立着奇怪装置的草坪。这些装置整个都是白色,上面有着稀奇古怪的花纹,问了旁边打扫卫生的阿姨才知道这是晚上灯光秀的主要装置。可惜我们俩来得不是时候,没能看到。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晚上去看看哦!

从象山公园出来,已经10点过了好多,赶忙叫了一个车,前往我和小佳都心向往之的独秀峰王城景区了!之所以那么向往,一是因为独秀峰的风景也算是桂林市区必游之地,二是“嫉妒”广西师范大学就在靖江王城里,所以总想要去看看这个地方。

王城总共有四个城门,我们的行程经过的只有其中两个。一个城门上题写着“状元及第”,另一个题写着“状元出身”。古老的城墙上生长着零星的杂草,砖石经历岁月的雕琢充满了古意,道路两旁高大的树木更是给快要被烤干的我们送来了惬意的清凉。步行不了多久,就看到了入口处的承运门!在售票点兑换了我们在某宝预订的双人票后,我们便挂着一个牌子入场了!

大概由于我们来得时候太热,景区里并没有太多游客。清净的王城充满了诗意,也给了我们熟悉的大学校园的感觉。青青的草坪,金色的古老建筑,真是好羡慕在这里读书的学生们!我走在花径上,给我拍照的小佳说:“好有《匆匆那年》的感觉!”(哼,我才不要,我只想当个安静的小公举~)话说回来,我们马上就要大四了,距离毕业也真的不远了。可匆匆那年,我们来过桂林,并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在我看来,这样的青春也就算是有所归了!

王城里,承运殿中陈列着历史文物和一些介绍,需要凭在售票点领取的胸牌进入。另外一处贡院也是要凭胸牌的。里面很好地展现了明朝期间的一些传统和制度,让我们大开眼界,可惜不让拍照~愁死了小佳~

从贡院出来,独秀峰就矗立在我们眼前了。实话说,当它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还是略有失望的。它比照片上看起来矮了好多,胖了好多。哈哈哈,不知道是不是女孩子都天生喜欢高挑的东西的缘故,反正矮矮胖胖的独秀峰让我们小小地失望了一下。但独秀峰上裸露岩石上的题字却充分证明了它在桂林的地位!就像打仗有兵家必争之地一样,对喜爱游览的文人骚客而言,也有旅游必题之地!相信独秀峰就是其中之一了吧。

正阳步行街倒是没什么太多值得介绍的,就是一条普通的步行街,不过步行街外围有一家糯米饭很好吃,具体位置恕我们说不清楚T^T 慢吞吞地逛完步行街,已经快要6点了。我们拖着被烈日烤焦的身躯回到酒店,趴在柔软的床上,有种充电的真实感。哈哈哈~空调还真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我们俩洗过澡,换了身衣服,看了会儿电视,就去楼上吃饭啦!聪明的我们早就打听好了维也纳酒店的6楼有一家咖啡西餐厅!靠着杉湖,听说环境还特别浪漫!去到里面发现还真的名副其实!价格还不高。我们两个人吃得饱饱的也只花了100多块钱。

这家咖啡西餐厅属于观景性质,有整整一面墙为全落地玻璃,玻璃也擦得十分通透,看向窗外,便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日月双塔啦!那天仰望过双塔后,身处6楼的我们也终于可以和它们平视了!

我和小佳一边啜着咖啡,一边吃着蓬松的松饼,再配着日月双塔的夜景,真是觉得自己文艺翻天了!此刻的感觉和第一天的感觉完全就是两回事:第一天是人在画中游,这一次却是人在画外观的感受。我们看着游船微弱的灯光划过湖影,激起的波澜再把双塔的倒影化开,变成满湖的光点。美不胜收!美不胜收!

因为景色太美,环境太舒适,这顿晚餐我们吃得特别慢。待到远山已经被夜色完全遮掩,餐厅的钢琴声也由快转慢,我们才感到倦意,回酒店睡觉!

Day 3.桂林——阳朔:漓江漂流、兴坪古镇,在阳朔镇上瞎转悠

行程的第3天,我们要去阳朔啦!早就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我们对阳朔的向往自不必多言。头一天晚上,我们就早早地在某宝联系好了大巴车。25块钱一个人,到酒店来接的那种。价格便宜,但由于大巴车要跑遍全市区去接人,所要很早就起床。

当天桂林终于下起了小雨,顿时清凉了不少。我和小佳一上车就开启了睡眠模式,直到快到杨堤码头才醒过来。车窗外,一幅桂林田园图卷就这样突兀地展开在我们惺忪的睡眼之中:蜿蜒的山路,重叠的山峦,大片的农田还有雨后泥土的清新,这样的景色简直是瞬间醒脑啊!我看了看时间,从桂林市区过来大概花了2个小时。

到了杨堤码头,我们乍一看,人似乎还不算多,可等我们领完票才发现,码头的入口处是没什么人,但上船处却排起了长长的人龙。只有当筏子靠岸的时候队伍才会前进一丁点。就这样,排队就花费了我们1个小时。有卖花环和黄皮果(当地的一种水果)的老婆婆在队伍旁挨个儿叫卖,我买了个花环3元钱,小佳买了一串黄皮果5元钱。说真的,作为旅游景区,这样的价格真的是十分便宜了。黄皮果味道很好,酸酸甜甜的,很解暑!反正不贵,大家还是可以照顾一下老婆婆们的生意的。

终于排到我们坐上竹筏。竹筏行驶在碧绿的漓江水中,各种奇山绿树围绕在我们身边。远山影影绰绰,近景秀美青翠;裸露的山壁与葱郁的植被蔚然成画,清澈的水、轻快的舟、唱歌的船夫与游客的笑闹交相辉映,还有一只大黑狗在我们竹筏边不远处浮水。游览两江四湖时的轻松惬意又浮现在脑海,桂林真是太醉人!

竹筏行驶至中途,筏工把我们停靠在了一个平台上,介绍说这个地方是与风景合照的好地方。我们上岸后才发现是当地人经营的拍照点。他们帮你拍照后,可以免费送你一张2寸的照片,如果要大的就要另外付费了。在阳朔,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我个人不太买账,几乎都是让小佳帮我拍的。

一个多小时后,竹筏停靠在九马画山脚下,漓江漂流段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站在码头远观了下九马画山后,一匹马都没认出来,失望之极。旁边做生意的小贩给我们说,认出来九匹就能当上国家领导人了。好吧„„我们命中注定是庶民。

九马画山的码头上有很多小吃,其中我很喜欢的是一种绿色的糕饼,好像是叫艾叶粑粑。清香的外皮和中间浓郁的类似红糖的陷汁,5块钱2个!也不贵!口感很糯很松软。走过这些小贩聚集的台阶,就来到了坐电动车的车站,又是人山人海。唉„„谁叫我们是穷学生呢,排队吧。排队排了40多分钟,结果从九马画山到兴坪车站也就花了20来分钟吧。中途会经过黄布倒影的所在地,也就是著名的20元钞票风景啦!司机会在这个地方把大家放下来,给大家留影拍照的时间。但还是因为天气不好,没能见到最美的黄布倒影。如果大家想看黄布倒影的话,可以选一个晴朗的日子,在将近傍晚的时候到达,据说是最美的,也就是最符合20元人民币的了。

在兴坪车站的前面还有一个古镇,现在还没开发完全,但也因此而更加古色古香。古镇的城墙颜色因为岁月的洗礼已经显露处砖石原本的样子,随处可见古砖古瓦的碎片,呈现出一派青山悠悠,村舍几座的幽静气氛。这里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古戏台,戏院口放着一个大木箱,上面写着:拍照1元,自觉投币。戏院里有很多人偶,有县令、衙役、戏子以及其他的人物,好似讲述了古时兴坪镇民闲适生活。我们在里面拍完照片出来,犹豫了一小会儿后,还是主动地放了1元钱到钱箱里。虽然偶是穷学生一枚,但是还是懂的,古戏台的维护也是需要经费嘛。(此处应该有稀稀拉拉的掌声~)

离开古镇之前,我在一家手工店里买了两条带有民族风情的手链准备带回去送给朋友,跟老板砍了下价,30块钱搞定。

因为我们一路贪玩,从兴坪到达阳朔天已经快黑了。跑去鲜花满屋把房间确定了后,就跑出去觅食了。这里要为鲜花满屋点一个大大的赞!房间里真的有鲜花!靠着河边,房间里散发着淡淡的花香!要是再有一个王子在河边弹着吉他,那就满足了拥有着一颗少女心的我的全部愿望了!

觅食的第一站,当然要是谢大姐啤酒鱼!我相信想要来桂林的大多数朋友都早就听说过这家店了吧!地方也很好找,我们无头苍蝇一样地乱逛一通,竟然还真的很快就找到了(在阳朔公园门口)。进去点了一条啤酒鱼,再要了一份螺丝釀,一份素菜就是我们的晚餐啦!3个菜已经非常丰盛了!鱼好像有2斤多吧。两个眼大肚皮小的孩子就这样把自己撑了个半死„„

她们家的啤酒鱼是真的非常好吃,鱼的品种叫做竹鱼,和着青椒、红椒、番茄一起烹饪而成。鲜嫩的鱼肉蘸着酸酸甜甜汤汁,甚是满足。吃饱喝足后,我们又懒懒散散地走到了西街。

与阳朔公园前的清净比较起来,西街简直是人满为患,各种小吃齐聚一堂:成都的、台湾的、广州的、西安的,一应俱全,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当然,西街也不能是一条普通的吃货街。卖首饰的、卖衣帽的,更有甚者还在卖“回忆”——一些我们小时候玩过的铁皮玩具在这里陈列着,还真的让我回忆起了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

几个热爱音乐的青年敲打着非洲鼓,面前的音响播放着民谣,鼓声轻快,我们的脚步也轻快起来。

阳朔街头的外国人很多,几乎每十步就能撞见一个。甚至还有外国人在西街开的西餐厅。老外们很热情,我坐在一家餐厅外的椅子上歇脚,一桌老外就热情地挥起手来跟我打招呼。小佳眼疾手快,记录下了我这一中外友好往来的瞬间。

后来逛累了,刚好看到有一家叫做芒果帮的冷饮甜品店,我们就进去一人点了杯芒果冰休息。小店二楼有一个观景阳台,我坐在阳台上看着西街熙熙攘攘的人群,渐渐感到了困意。便和小佳回到温馨浪漫的酒店里休息了。

Day 4.阳朔——桂林——龙脊梯田:爬山,吃竹筒鸡!

第4天的行程比较轻松。因为我们在龙脊预订的当地民宿的老板帮我们预约的车子在下午,所以我们睡了个踏实觉后,才懒懒地起床,吃过早饭就去乘车回桂林了。

要去龙脊,只有从桂林才能坐车。如果要从阳朔直接过去,只有包车了。但包车太贵,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去车站坐车吧!

从桂林去往龙脊,要2个半小时左右。民宿老板帮我们联系的是一辆商务面包车,50块钱一个人,直接到达龙脊梯田景区。如果去车站坐大巴的话,到了龙胜还要再换一趟车,面包车只是贵了一点点而已。由于我们两个女孩子还是第一次坐这样的车,心里有点打鼓,于是小佳特意拍了张车牌号发给朋友后我们才安心地出发。

在快要到达龙脊金坑大寨的路上会有一个售票点,现场买票是100块钱一个人,我们在某宝上买的,两个人加起来省了30来块,觉得自己棒棒哒。

下了车,民宿的老板下山来接我们。看我们拿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就向我们推荐了背行李的大姐,说山上的路很难走,给大姐一些钱,大姐就能帮我们把行李直接带到客栈了。一开始我还觉得没有必要,结果才爬了小半会儿就发现还真是有这个必要。如果要我们自己把行李搬上去,不说要走半条命,至少第二天一定浑身酸痛。

从车站出发,走了一会儿马路,就转为崎岖的石板路了。一梯梯被来往的行人磨得光滑的石板连接着龙脊的家家户户,亮绿的梯田也就藏在这些石板阶梯的某一个转角之后。

走着走着,突然下起了暴雨。山里的天气还真的是说变就变。大姐带着我们快跑了一小段路,终于找到了一个木质廊桥避雨。站在廊桥上,抖落身上的雨滴,我们才发现眼前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大雨洗礼中的金坑大寨在这个角度,就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远处的梯田层层叠叠,近处颜色古朴的瑶族民居又与田地的鲜亮明暗相辅。这大概就是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了吧!

到达住宿的民宿,老板娘还在山下接待其他的客人,就只有奶奶和老板娘的大女儿在家。民宿位于龙脊梯田的田头寨,邻近二号和三号观景台,还算方便。

老板一家都非常热情,大女儿招呼了我们茶水,就赶忙去给我们拿毛巾擦雨水,奶奶则是一直在关切地问我们爬这么远,累不累什么的。老板的大女儿读高中,小儿子幼儿园,都在龙胜的镇上读寄宿学校,小儿子每周接一次回家,大女儿则按假期安排时间了。小儿子很可爱,后面扎了一个小辫儿,一个劲的给我们打翻筋斗,活像一只小猴子。我们和他玩了一会儿,已经倦意全消,但肚子已经开始有点饿了。便于老板大女儿商量开了晚饭事宜。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竹筒鸡了!概而言之:这是我今年吃过的最好吃的鸡肉!

新鲜的鸡肉塞进现砍的竹筒里,只放了一点盐、胡椒和生姜,放上土灶,鲜嫩的鸡肉吸收了竹筒的清香,清单的调味更是凸显了这种鲜香!土鸡以前倒是吃过不少,还从没吃到过这么美味的!想是这样的风景让鸡的心情也每天都无比的好的缘故吧!一顿美餐,伴着木质窗棱外云雾仙境一样的风景,真是眼、口尽饱!

美餐过后,我们在寨子附近随便逛了逛,就回到房间休息了。全木质的阁楼,走起路来吱吱嘎嘎。还真有种与世隔绝的清幽之感!

Day 5.龙脊梯田——桂林——广州

第五天,我们在桂林的最后一天。

清晨5点多钟,寨子里杀猪的声音就把我们给吵醒了。虽然时间还早,但天色已经蒙蒙亮。昨晚早早睡下的我们也未觉得困倦,便索性起了床。

下到楼下,呼吸着来自山间清新的空气,感叹到朴素的人文与美丽的自然最为般配,一切相得益彰,令人迷醉。在老板那儿点了两碗猪肉面条,依然很清淡,但面却十分有嚼劲!猪脆骨切成片,咬起来也十分的香。还有小时后才常常能吃到的猪油。这样一碗清汤面,在都市中该是很奢侈的享受了。

吃过早饭,我们给上山时帮我们背行李的大姐通了电话。因为当天就要回广州了,但还要去龙脊游览一圈,带着行李实在不方便,又请她帮我们按时把行李背到车站。

就这样,我们轻装出发了!

因为回程的车票都已经定好了时间,再高处的一号观景台就不敢去了。我们只能顺着下山的方向,依次游览了二号和三号观景台。那种俯瞰千层梯田的感受,文字真的难以传达。但龙脊梯田真的十分值得一去。

大概在山上转了两个小时,终于下到了金坑大寨。

运气好得很!在我们全然不知的情况下,竟然赶上了瑶族的晒衣节!还有一个迎亲的队伍也选择了这么一个吉日。看了看时间,距离发车还早。我们也就找了一个露台,坐下来静静地欣赏这一好运带给我们的惊喜。

所谓晒衣日,就是这些瑶族的女人们会把家里红红绿绿的衣服全都挂上窗台、田边晾晒。相传,6月6日这一天的阳光最能杀毒防虫,所以在瑶族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风俗。

这样一来,头天看到的金坑大寨转眼间就变了模样。原本古朴的寨子和田地形成的对比中,又多出了许多鲜艳的红色!加上喜庆的迎亲人群,唢呐喧天,好一番热闹的景象。

小佳坐在木凳上依依不舍地说:“好想就在桂林住下来啊!可是这样就要回去了。”我自己也是不舍,但她比我多愁善感,赶忙上前安慰她说:“这么喜庆的队伍,你就当他们是来给我们送行的呗!”我这么一说,她反而笑了,说我是要把她给嫁出去。哈哈哈~

就这样,我们嘻嘻哈哈地坐上了回程的大巴车。

第四篇:第一书记“1+1”制度

第一书记“1+1”制度

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常态化

2011年以来,山东省曲阜市积极探索实施了第一书记“1+1”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双向选择利工作。在选派第一书记时,采取“专业对口帮扶”和“老乡选老乡”双向选择机制。“专业对口帮扶”,即:采取“党政部门到难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穷村、农科部门到专业村”的方式,注重把部门特点、行业优势和任职村实际相结合,确保“第一书记”工作和任职村群众需求相辅相成,由干部选择相应的村或由村选择相应专业的干部;“老乡选老乡”,即:由一批本地、本村成长起来的机关干部自己选择帮扶村或由村选择本地的机关干部;通过“双选”,利于下派第一书记开展工作,促进贫困村的经济发展。

明确职责求实效。明确四项职责:一是加强基层党建,当好党建工作的指导员;二是维护农村稳定,当好信访群众的代理员;三是带领农民致富,当好经济发展的领航员;四是推进农民教育,当好农民群众的教导员。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发挥引导作用,引导村党支部按照党的方针政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二是发挥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全村党员群众共同致富奔康;三是发挥联络作用,协调好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之间、支部与群众之间、基层与 -1-

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四是发挥桥梁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政府分忧,替百姓解难。围绕四项职责对群众做出公开承诺,向群众讲清承诺事项、具体内容及承诺理由,并签订《下派干部服务承诺书》。

挂牌上岗亮身份。统一制作第一书记胸牌和公示牌。第一书记佩戴胸牌上岗,“第一书记办公室”同步挂牌,将包含入驻村、第一书记姓名、联系方式、职务等基本信息的便民服务公示牌统一张贴在村党务公开栏上。同时,通过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设立便民服务意见箱、公开便民服务联系电话、建立便民服务记录簿等方式,畅通为民服务渠道。

交流平台促沟通。编发《万名干部入乡驻村帮扶》活动简报,主要通报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情况、工作动态,宣传典型做法和先进人物;在党建网上建立驻村信息交流平台;开设了第一书记QQ群,每名第一书记实名入群,通过QQ群反映情况、交流心得、探讨问题;注册了公用邮箱,各类信息、通报、调度表等除了发放纸质的,还通过专用邮箱发给第一书记;建立定点联系人制度,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的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作为该乡镇驻村工作队第一联系人,负责了解和解决工作队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存在问题;定期召开驻村干部座谈会,全面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使驻村干部安心驻村建功立业,为农村发展多做贡献。

-2-

激励机制鼓干劲。为担任村党组第一书记的干部,在驻村期间按规定每月发放一定伙食补助费和通讯补助费,发放给棉被等床上用品和煤气炉等生活用具。市委组织部、市督考办定期进行督查,奖优罚劣,要求“第一书记”和“书记助理”每月不少于两次到村开展工作,开展重点或中心工作期间如村“两委”换届期间必须吃住在村,到村情况及时填写《工作情况记实表》和《第一书记笔记本》,把“第一书记”、书记助理在村工作表现作为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在下派前符合晋级条件的科员、副科级干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提任副科或正科职级,提任后再到村任职。对提任后再下村任职的干部,实行一年试用期,任期满后考核合格的,给予确认职级并继续担任该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考核不合格的,撤销已提任的职级,并调换其他人选到村任职。-3-

第五篇:五天工作制

我国“五天工作制”是怎样出台的前言:日前,本人偶然读到本文,读后深有感触,为此本人特将本文整理成文,放在本人博客站上作一发表,以供各位分享与一读,读后请您在本人博客网上作一留言,谢谢。

引言:自1995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行“五天工作制”,即职工每日工作8小

时,每周工作40小时。

这一制度在我国究竟是怎么出台的?我国当时为什么会推行五天工作制?

一、“一周工作六天”并非法律上的规定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劳动时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仅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将干部职工的工作时间限定在每天8小时至10小时,至于每周工作多少天,并没有涉及。

由于当时举国上下正在掀起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一些党员干部一直每周工作六天,加班加点,也没有提出加班费的问题,这样,一周工作六天的劳动制度就延续了下来。

由于没有法律上的严格规定,在历史的沿革中,我国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劳动时间规定:夏天可以提前一个小时下班,气温超过38摄氏度就集体放假;每个月每人可以请三天带薪病事假;女职工的产假各个单位给的时间也不一样„„

“五天工作制”的设想,最初是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平提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胡平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到国外出差,他发现联合国每周工作四天半,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很多国家也都实行每周五天甚至四天半的工作制度,工时大都不超过8小时,这样算下来,这些国家每周工时大都不会超过40个小时,他统计了一下,当时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制。当时他就很困惑:为什么别的国家每周工作五天还能发展,而我们工作六七天还不够?生产效益那么低,速度那么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胡平正式向中心的领导班子成员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实行五天工作制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可以让那些被浪费了的人力、电力、设备减少1/7,那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大家对此表示赞同。

1986年初,在一次国家科委的委务会上,胡平私下向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提出,中心想做一个五天工作制的课题,研究在我国缩短工时、提高效率的可能性。得到宋健的同意后,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缩短工时课题组,并于1986年5月开始着手开展关于在我国推行五天工作制的可行性研究。

二、调查论证:“五天工作制”的确可行

当“五天工作的设想”提出以后,有人觉得这个想法是异想天开,说“七天都干不完,你还五天!”当时,我国企事业单位工作加班加点十分普遍,生产力水平不高,似乎只有靠延长劳动时间来弥补效率的不足。但工作时间并未有效利用:迟到早退、上班时间看报纸、织毛衣、溜出去买菜、接孩子等都是常事。

曾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的德国专家格里希指出,德国实行五天工作制,每周工作36小时,中国每周工作48小时,表面上看多了12小时,可实际的劳动时间与民主德国工人几乎一样。据调查,当时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有效工作时间只占制度工时的40%至60%。

缩短工时课题组先后在全国上千个工业和商业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课题组

还对北京、上海、天津等十几个城市进行了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当时,美国和英国已经将每个年平均工时减少到1850小时,法国减少到1650小时。而当时我国劳动者的法定年工时量为2448小时。同时,根据世界劳工组织的统计,当时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4个没有实行年带薪休假制的国家之一。如果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法定年工时减为2032小时,并按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确定每年20天的带薪休假,则我国劳动者的年工时量仍超过发达国家一个半月以上。

在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中发现,缩短工时是现实条件下提高效率、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出路之一。同时,缩短工时和提高工时利用率,反过来必然会促使企业对技术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调查发现,人们对缩短工时、实行五天工作制普遍要求强烈。在“增加一天工资”和“不增加工资,但增加一天休息”两者的选择中,80%以上的人们选择了后者。调查分析还表明,人们对缩短工时的强烈要求,其动因主要来自改善家务、加强学习和提高技能的需要;其次,对服务行业的调查还表明,缩短工时还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同时,人们在家庭中更好地料理家务,会使他们在劳动中有更好的精力和体力,使劳动的有效性有所提高。

通过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课题组完成了“总体报告”(名为《关于在我国逐步实行五天工作制的政策建议》)1份和分项报告21份。总体报告的基本结论是:目前我国已具备逐步推行五天工作制的条件,实施五天工作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建议有关部门立即着手研究缩短工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00年以前在全国实行五天工作制。

三、“五天工作制”正式得以实施

报告完成后,课题组负责人在国家科委的委务会上向科委领导汇报了了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科委有关领导的肯定。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说:“你们这个方向是对的,五天工作制是大势所趋。”

之后,科委领导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有关服务行业如学校、医院、商场如何实行五天工作制等问题。课题组对这些问题请专家们讨论解决之后,形成了正式的《关于缩短工时,实行五天工作制的研究报告》,再次提交给科委。

不久,胡平向宋健打听国务院对于这个报告的看法。宋健回答说,领导很重视这个报告,说这个建议提得很好。你们就好比烧开了一壶水,这壶水早晚是要喝的。究竟什么时候用来沏茶,要等合适的时机。他的言下之意是,报告没有原则性问题,至于具体实施的时间,需要等待时机。此后,随着1989年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报告被搁置了几年。

《五天工作制可行性研究》完成之后,胡平决定先在100人的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试行五天工作制,于是,向国家科委的领导请示,宋健在实行五天工作制的报告上画了圈,但没有说明同意与否,相当于默许。

1988年2月的一个星期六,原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两位值班的工作人员坐在办公桌前,等待处理有可能来自外单位的联络。周六整个中心只有两人上班,这可是全国没有的事,这样,小范围的五天工作制试验悄悄开始了。

1990年底,现任中国软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的孔德涌任研究中心主任,五天工作制的研究更加深入细致,并开始向国家建议。

1994年3月,我国开国试行“隔周五天工作制”。1995年3月2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国务院第174号令,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决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5天工作制,即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四、相关链接:政协委员建议实行“四天半工作制”

2009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提交了一份关于“采取四天半工作制”的提案。提案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加快,劳动效率的提高,目前5天8小时工作制也带来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劳动时效性和劳动者生活质量。由于“扎堆”上下班,也对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压力。当前,缩短工作时间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联合国每周工作四天半,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很多发达国家都实行每周4天半甚至是4天的工作制度,工时大都不超过36小时。

我国经济能高速发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结果。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下,缩短工作时间,让人们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效能、改善工作及节约成本;有益改善就业状况,进一步与世界接轨。因此,张晓梅委员建议,选择适当的时机,在全国实行每周4天半的工作制,即每周工作时间36小时。

不过,有专家表示,在我国,“四天半工作制”作为个别行业或者个别地区一项地方性或者行业性法规也许有参考价值,但作为全国性法规不合时宜。

附录:

“五天工作制”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每周五天工作制的人是美国汽车商亨利·福特。早在1926年,他就在他的汽车公司里实行了每周五天工作制。他认为,假如工人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就可以花费更多的钱,这对经济发展是大有好处的。然而,当时的其他企业界老板却不同意亨利·福特的做法,批评他给予工人太多的休息时间。不过,也有一些企业开始仿效,这就使每周五天工作制迅速在美国传开。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美国人买东西的钱不多,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多,这客观上导致了工作时间的减少。在此情况下,美国通过了一周工作40小时的新劳动法规,从而将每周五天工作制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到1940年,美国人一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五天,已经很普遍。五天工作制在美国建立和普及以后,世界上一批发达国家也相继采用。

后语:

这篇报导,尽管时已过20多年前的事,但今天想来胡平先生从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引进了国外发达国家职工上班时间的状况,又向本国有关部门极积献言献策,尽管已有20多年前的事,但已为今天的我国广大职工提供了五天工作制的好机制,在此,我仅代表中国广大职工们对胡平先生说声谢谢,并深深为之一鞠躬。

注:本文引自新周报2010年第一期/P35

第一书记五天四夜制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