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关于社区行政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
编辑:悠然自得 识别码:21-39757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2 21:52: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社区行政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

江苏开放大学

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 关于社区行政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的的调研报告

学校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淮安学院

班级 2013秋行政管理(专)学号 ***07 姓名 赵贝贝 指导教师 卢松 职称 中学高级

2015年11月

关于社区行政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的

调查报告

一. 社会调查的背景

社区管理主要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护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二. 社区管理的现状

社区居委会作为社会基础管理服务平台,其功能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它能协调业主与物主的关系,切实为业主着想,化解邻里关系,促进小区和谐,但是在社区建设和体制运行当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1.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与上级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

2.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 会”的模式,增加了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3.政府职能部门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提出了“横到边,竖到底”、“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目标和任务,以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导、服务不到位,形成了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的部门工作(含街道)进入社区没有发挥自身指导、服务职能,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而是习惯于把社区当做自己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种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社展板、建台账、要数据”。社区居委会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数据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未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能。

(一).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和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工作。在当前形势下,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合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做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账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居委会会自身水、电以及电话费,一年就须得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须得5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居委会每年一万五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二).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是应积极为社区居委会减负

一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快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区委办局在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具体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的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校的管理。二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坐到“两个明确”:即 明确哪些属于街道(部门)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那些事政务性工作,那些事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门)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区准入制度,属于正式的授权手续。

(三)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账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

三是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区域,建立自身的便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无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现有每年每个区1万5千元的基础上提到到3万元。

五是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政府部门和街道批准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第二篇:浅谈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浅谈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0.引言

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是一个企业的管理之下,该组织的业务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通过使用企业管理机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来进行的企业管理。就电力行业而言,是以总经理为最高领导,部分单位还设有行政副总分工负责,由专门的职能部门、总经理工作部或综合管理部等组织实施操作,工作范围涉及企业各部门分支机构的一个网状体系,对电力企业行政管理进行优化,促进企业与市场共同发展的行政管理架构[1]。在经济体制深入改革的大环境下,电力企业内部行政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从行政管理的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简单的分析了电力行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电力行业的行政管理发展战略提出一些意见。

1.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

1.1.缺乏企业行政管理体系

从内部管理来看,企业受制于电力主业的行政干预,这导致对于企业行政管理的研究集中在事务性活动范围内,从而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决策能力而正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围绕着这些具体的事物开展工作,没有创新,从而造成的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缺乏。

1.2.业务盲目,多元化,依托主业明显

电力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产业涉及多个行业,电力企业多元化发展面临的风险也越大,同时由于受电力行业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再加上电网垄断的保护,在产业定位中,摆脱不了对电力内部市场的过分依赖,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服务意识差,销售网络不健全,面临严峻的社会市场经济缺乏抵抗力和竞争力。

1.3.照搬党政机关行政管理模式,政管理体系不规范化

受计划经济思维惯性的影响,企业行政管理操作中,行政管理干部仍存在着

一些机关习气、机关作风,这样的管理形式,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升[2]。在企业领导体制方面,行政首长没有掌握真正有效的行政管理权,而是以党带政;或者相反,以行政首长的个人意愿代替行政管理的系统工作,缺乏相应的辅助人员或监督机构和手段。行政管理规范化建设包括管理制度化工作流程化业务标准化及考核激励机制的科学化等方面。

1.4.管理效率难以满足改革发展需要

在电力企业当中,沟通型行政管理模式被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新时期背景下,此类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有效适应发展需要,致使企业当中出现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以及管理机构臃肿等诸多问题[3]。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管理者不能有效重视创新管理体制,管理人才培养机制落后,激励机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以上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对管理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2.针对现存的问题的创新对策

2.1.优化设计行政组织机构

行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首先要精简部门,撤销冗余的工作岗位,减员增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此外,增强行政管理部门企业管理职能,增强与上下级的沟通能力,明确岗位职责,深入各业务部门工作,相互协调改善,使各部门各岗位在协调下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

2.2.在企业中推行危机管理模式,创新电力行政管理

在创新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危机进行有效防治,避免危机产生时影响到电力企业实现深入改革;同时应培养与增强危机应对魄力,于危机当中谋求生机。实践证明,对电力企业进行改革时,危机四处潜伏。对此,在改革电价与体制时,要注意创新管理方式,采用危机管理方法:结合当前电力发展状况,适当考虑未来发展方向,将垄断机制打破,竞争中求发展。总而言之,危机管理应当作为创新管理方法的一种重要途径,以保证企业改革顺利进行。

2.3.创新电力行政管理文化,促进管理机构的完善

在新时期背景下,电力企业要对行政管理文化进行创新,不断改善电力企业公众形象,提升公众的满意度。在电力企业内部定期举行精神文化活动,从而将

员工潜在的拼搏精神以及追求精神激发出来,确保工作氛围不断向高效化以及和谐化的方向改进。

2.4.完善激励机制与领导体制,促进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对于新时期背景下的电力企业而言,在管理员工时,应注意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建立高效激励体制。建立离适当的报酬、奖励,以及合理评估标谁,为企业重新建立起一套能够体现公平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的薪酬体制。让员工能够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所得公平合理,激发员工的忠诚感,从而更负责的工作,提高企业效率。

2.5.健全企业领导体制,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工作的开展应联系实际 首先明确行政首长的职责和权限;其次保证行政实施管道可靠可行;再次,必须建立高水平的咨询机构。企业应定期评价业绩,择优使用行政管理人才。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应时刻以服务企业经济利益为着手点,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变通地开展各项工作[4]。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当中电力企业需要实行改革,才能够有效提升经营效率与水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制约、政府管控仍然是该行业创新其行政管理方式需要认真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应改善管理模式,避免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与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之间发生冲突。此外,还应注重对行政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有效创新,以便能够使新时期改革背景下的电力企业实现良好发展与快速发展。

4.参考文献 [1] 宁丽红.论电力行业的行政管理发展战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2)

[2] 王耀华.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J].经管视线.2011,(05)

[3] 郑斌.关于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定位和发展的审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2)[4] 新时期电力企业改革背景下行政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02)

第三篇:浅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理论与当代》作者:郝 栋时间:2010-12-21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 问题 对策

摘要:面对我国高校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其发展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文章针对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高校的实际,提出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若干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在这新形势下,许多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日益显得滞后和被动,机构繁杂,层级过多,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尽科学;服务意识不强,民主气氛不够,官本位意识严重;管理的规章制度陈旧落后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高校的行政管理效率较低。如何运用行政管理方法和技巧,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化整合应有的效能和作用,文章针对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了制度建设在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中的意义,结合高校的实际,提出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若干对策。

一、我国现阶段高校行政效率不高的因素分析

高校行政管理,是指通过组织、计划、实施等行动,使学校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保障完成学校所担负的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管理领域。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学校发展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1.理论指导薄弱,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高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以为基于理想和热情就能解决问题,传统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如僵化、不思进取、崇尚权力、轻视真理和知识、只唯上不唯实,等等,构成了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巨大障碍。其次,传统的管理观念把教师和学生看作管理的对象,在工作中表现为消极地执行高校的相关管理规定、制度,没能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服务对象,不能主动地改进工作方法、炮制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从而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2.机构设置缺乏科学性。高校行政效率低下与学校行政机构臃肿、条线过多、分工过细及职责不清有直接关系有些学校由于分工过细,往往造成物极必反,带来职责不清,相互扯皮。当出现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时,说不清是谁的责任,结果是相互推诿,谁也不承担责任。

3.行政管理工作没有纳入法制轨道。凡是行政效率高的学校,必定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一切行政管理都具有基本的规范和程序,各职能部门明确职权和责任,把左右关系理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而一些效率低下的学校,往往无规范化的工作制度,工作凭主观经验,随意性较大,这样的状况必定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4.从事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无法适应现实需要。行政人员素质如何,对行政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沦丧;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现代行政管理,要求行政人员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既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又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此外,还应有健康的体格

和充沛的精力。现在学校的行政人员,有很多是因为专业水平不高和健康状况不佳而调整到行政管理部门的,这也是造成学校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5.管理技术因素。主要指各级行政机关管理手段现代化问题,即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各种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收集行政信息,分析决策,以及使用这些先进技术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管理技术和工具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物质基础,在现代管理中,技术作用不能忽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空前膨胀。如果办公手段只靠陈旧的一叠纸、一支笔及一部电话,那么,行政效率不可能提高。

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性和意义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是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高校行政机关是直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是学校对内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是学校管理系统中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桥梁和纽带。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行政机关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工作任务日渐繁重和复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高校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形象与信誉。因此,行政机关必须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高质高效做好各项工作的目的。

2.是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综合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高校行政机关是高校管理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承担着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后勤服务等多种职能,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高校规模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日益深入,高校内部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行政机关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管理事务的内容、难度、复杂性迅速增加,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各项职能作用。

3.是实现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必然结果。迅速、通畅、开放的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及公文的交流、传递和反馈方式,信息量越来越大,工作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办公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冲击着高校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促进着新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的诞生,同时也给行政机关带来重大变革,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富意义、更具挑战,提高工作效率是必然结果。

4.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激励作用。行政管理具有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承担着对高校各个部门和教职工工作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任务。高校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建立严格的检查督办制度,并且切实履行起职责。对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部门或个人提出督办要求以及改进的措施和建议,督促其及时完成各项任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必然能够从一个侧面上激励高校内各个部门和教职工认真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对高校教育的投入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一时还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提高高校教育行政效率,合理地配置和使用现有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因此,所有高校教育行政的运行过程,都要讲求效率,它是对高校行政工作的整体要求。

(一)牢固树立行政效率观念

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要解决行政人员的观念问题。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观念,用一种新的市场化、民主化、社会化、全球化和科学化的行政观念来替代传统观念转变“一等、二靠、三望”的工作作风,使之认识到提高行政效率是关系到行政管理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改革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

改革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高校职能部门的设置要从科学性和整体性出发,必须符合精干、高效的原则。人员编制不能过多,每个部门都应有明确的职责,科学的分工,部门间还应该强调密切的协作配合。

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科学的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保证,如建立办公制度、领导值班制度、规范的文书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等。明确划分权责,从制度上杜绝敷衍塞责、争功避过的不良现象。制度应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行修改,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原则。在制定制度时,必须尊重绝大多数人意见,使大多数人认可;在执行时,必须依靠团队成员,互相促进,互相监督,还要不断加强行政人员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依法行政。

(三)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管理素质和领导艺术。建立高素质人员组成的、结构合理的高校行政领导群体,建立高校行政人员的专业培养及进修制度。领导群体的高素质和合理结构使得高校教育决策正确迅速,领导方式良好有效,带动整个高校教育行政机构的高速运转,实现高校教育行政的高效率。

加强在职行政人员的培训,实行激励机制,调动行政队伍的积极性。随着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各国都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训练,提高全体教育行政人员的素质,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业务知识水平,又要有实践技能;此外还要由具有团队精神的不同专业水平的人员组织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整体结构。行政管理工作是由行政人员担任的,因此,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

(四)建立管理人员合理流动机制

要让行政管理工作一直保持高效率,一直充满生机,就必须对行政管理人员建立一套激励制约机制,在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实现科学的人员流动。在行政部门内部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的不同,素质、技能水平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层次,层次是固定的,而每一个层次的管理人员是不固定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定期对人才层次进行置换,优升劣降,最差的实行待岗学习提高,等待下次测试重新上岗。通过层次间的互换,管理人员经历了不同岗位的工作,便于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岗位,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更有利于将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参与管理

实现行政和管理现代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参与管理,主要指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电子技术及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来进行具体日常操作,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快速性,降低管理成本。改善行政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现代高校教育行政工作事务多信息量大、速度快,要求实现办公环境的优化和办公手段现代化,如电子计算机、信息网、传真机、数据库的广泛运用,以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沟通力度。高校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改善高校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不断更新管理手段,逐步提高行政工作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

(六)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

激励效率提高行政效率测定,是对行政产出和行政投入以及两者之间比率的测定,这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题。在现行高校管理中,可以使用行政职能测量结果评定行政效率,即考核高校行政人员和行政部门是否圆满完成任务,是否达到职能目标。另外,还可采用因素评分法,对影响高校行政结果的人力、经费、制度、方法等因素,按其作用不同确定不同的分数。测定某一行政效率时,把包含的各种因素分别评分,最后相加即为效率分数。评分考核可采用主管领导打分、各职能部门互评及民意测定方法进行。绩效考核有利于激励行政人员努力工作,强化竞争意识,克服平均主义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

总之,高校行政管理在高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保障、协调、参谋、激励等重要作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一定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创新意识,增强服务功能,从而促进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优质与高效。

第四篇: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

***社区位于***县城中心,是集工厂、商贸、居住为一体的重要综合区域。随着对城市管理要求的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影响社区发展、社区自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构建和谐***,为此,今年8月我对***社区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参观,对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实地考察和电话采访法,即向社区居民,村支部书记进行当面谈话、交流等。

1、调查对象:社区村干部3名,居民30名,通过电话咨询8次。

2、调查手段:一是直接到社区找村干部谈话3次,居民以聊天的方式进行一些询问。二是还有些回答不一致的,再打电话到社区比较了解情况的人去咨询。

二、调查内容和结果分析

1、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3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20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6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4人不清楚。在街

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社区居委会是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社区居委会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3、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三、调查体会与建议

1、应积极为社区居委会减负

一是理顺社区街道办事处关系。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县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辖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二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2、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

第五篇: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

安贞社区位于本市朝阳区北三环路沿线,社区居委会委员全部由选举产生。作为北部城区重要的综合居住区域,安贞社区在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下,进一步提高和丰富了社区管理的发展。随着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影响社区发展、社区自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今年8月我对安贞社区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参观,对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4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28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8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4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社区居委会是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3、政府部门职能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提出了“横到边,竖到底”、“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目标和任务,以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导、服务不到位,形成了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些部门工作(含街道)进入社区没有发挥自身指导、服务职能,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而是习惯于把社区当作自己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项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设展板、建台帐、要数据”。社区居委会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4000-5000元。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96156网站延伸到了各个社区居委会,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统一配发了,但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4000-6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3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XX年《北京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意见》中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进行了统一规定,我区据此确定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建立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项目职务

基础工资

岗位工资

扣除保险

实际收入

奖金

主任

600元

600元

100元

1100元

副主任

600元

500元

100元

1000元

委员

600元

400元

100元

900元

但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

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900-11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关于社区行政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