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关于高校学生会干部的现状
编辑:紫陌红颜 识别码:23-337752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7 03:37: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高校学生会干部的现状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风气与学生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工作的绩效。本文就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不足;成因分析;途径分析;总结

学生干部是优秀校风即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的有生力量,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学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如今,大学校园中学生争当学生干部的现象依然非常普遍,大家对学生干部的基本态度还是认可的。但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对人才定义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普遍观念的改变,学生干部的相对优势正在削弱,而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干部的不足与成因分析

从目前高校学生干部的状况看,总体是健康、积极的,他们好学上进、工作积极,热心为同学服务。但是多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体制仍然导致学生素质发展难以全方面地协调发展。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干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成绩不佳;

部分学生干部工作认真负责、组织协调能力强,在工作上投入了大部分精力,而忽视了专业学习,学业成绩不大理想,有的甚至出现成绩补考或重修的情况。这些学生干部往往放松了业务学习的要求,对工作和学习没有合理安排。众所周知,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学业成绩低下必定影响其树立威信,工作缺乏感召力,也影响其自身学业的顺利完成。

2.工作动机不纯;

部分学生干部功利思想严重,往往没有端正担任学生干部的动机,希望通过学生干部身份在评优选先、综合测评、入党推荐上获得优势,而缺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意识,试图从中获得实惠和好处。他们在顺利时热情高涨,处在逆境时就会退缩,甚至提出辞职,经不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实际工作中缺乏意志和毅力,对份内工作应付差事,出现不求进取的现象。

3.工作责任心不强;

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事业心、善心等相比,是“群心”灿烂中的核心。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行动之中见素质,小事之中看品格。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一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一些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工作敷衍了事,不注重质

量和效果,只会指挥,不干实事,华而不实,在同学中没有起到应有的表率作用。

4、角色定位不准;

由于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以及高校为了自身的需要发展大众化教育,忽视学生成功素质的培养,造成学生干部角色定位不准,只是停留在追求眼前利益,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干部对工作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干部甚至只会上传下达,缺乏创新意识和灵活应变能力。

5.工作能力不够;

有的学生干部成绩优秀、办事牢靠,但是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遇到困难不敢抓、不敢管、怕得罪人、顾虑较多,缺少解决的办法,不懂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工作效果不佳,工作效率偏低,导致主动解决问题和实干精神不够。

6.学生会活动点单一,参与面狭窄。

各高校学生干部活动方式大同小异,活动内容单一,每年都是一个套路,把活动当成任务来完成,对校园文化和精神面貌的影响大大削弱。不能上层次,如将活动分为娱乐性、经济性、社会性、思想性四个层次,恐怕大多数高校的学生会都停留在娱乐性的层面上,涉猎到经济性、社会性的也鲜有,思想性就根本无从谈起了。

二、我国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及途径分析

(一)学生干部建设应有明确的理念,形成完整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干部文化

学生干部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观念形态,是学生干部服务精神与文化意义的融合,是学生干部在为学校、为同学服务的工作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学生干部文化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和不断创新,它的主要内容是培育优秀的学生干部,提升先进的服务理念,建设优良的服务工作,塑造学生干部良好的形象。优秀的文化几乎充满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只有文化才能将人的心“管”住,“管”住了心,就管住了一切,才能达到学生干部管理的最高境界——自己管理自己。

(二)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素质建设,使之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

1.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马列理论水平。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与学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必须用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头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引导学生干部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现行政策,是加强学生干部思想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要使学生干部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必须根据学生干部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多种途径锻炼学生干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干部培训,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召开学生干部经验交流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培养学生干部乐于奉献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干部为了履行岗位职责,切实为同学服务,总要花费一定的精力,牺牲个人的时间,为学校和同学做一定的工作。因此,要教育学生干部要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树立学生干部中热情高、干劲大的榜样,激励学生干部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务实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干部制度建设,加强学生干部自身的监管力度 1.健全完善日常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干部。每届学生干部都有属于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要想制度得以顺利的实施,在学生干部内部必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并在学生干部的推动下实施。学生干部之间的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干部应及时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2.建立奖惩机制,促进学生干部和谐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在学生干部中建立一套能被大家所接受的奖惩机制。当前学生干部的自我惩处、总结力度还是相当薄弱的,我们经常看见的只是奖励表扬而很少看到惩处通报。长期下来就滋生了一部分人的懒散心理,阻碍了学生干部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个人认为,新时期学生干部的建设在加大评优机制建设的同时,也应落实我们学生干部的惩罚制度,奖惩分明才能促进我们学生干部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1.以身作则,时时刻刻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树立学生干部的良好形象,扩大学生干部的影响,维护学生干部的声誉,学生干部就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事事处处起表率作用。良好的风气能否形成,确定的目标能否达到,往往与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密切相关。学生干部只有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搞特殊,不谋私利,以自己的品格赢得同学们的信赖,才能树立威信,工作中才能让同学心服口服。

2.公平正义,说话做事讲原则。学生干部在学校教育管理中一定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利”,坚持原则,公正无私,不厚此薄彼,不欺上瞒下,透明度高。这样开展工作才有号召力,才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

3.有群众意识,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同学中的普通一员,永远不能凌驾于其他同学之上。因此,学生干部要以普通同学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加所在班级和所在院系的集体活动,不能以任何

借口和理由对班级、院系活动不以为然。同时,学生干部要自觉把自己置于同学的监督之下,加强和同学交流,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做同学们的知心者、贴心人。

4.时间观念,养成做事不拖沓的好习惯。学生干部工作较多,因而要合理安排时间,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牢固树立时间观念。参加集体活动和会议要准时,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他人的宝贵时间。

(五)团委改指挥为指导,增强学生干部活力

学生干部往往受团委指导的束缚,只是协助上级机关开展活动,缺乏自主性,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性质发生变化。学生干部活动必须改变团委对学生干部统得过死、抓得过紧的现状,还学生干部自主权。因此,团委要加强对学生干部活动的宏观指导,变对其指挥为指导。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广大学生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求知识而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对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放松,而且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注重实效、讲求质量地进行。

三、总结

总而言之,学生干部队伍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学生干部建设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今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正确认识目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为开创高校学生工作的良好局面服务,从而全面提升教学与管理的质量。同时,还应注重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以改革的精神和务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进学生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

第二篇:高校物业管理现状

高校物业管理现状及发展定位的思考

东北大学 韩子秋 有勇

一、概 述

物业管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个新兴产业,80年代初期由国外引入,在深圳出现,陆续传播到内地。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维护社区稳定,扩大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最近几年来,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实施,城镇居民出现了大量的个人购房,物业管理直接进入了千家万户。

在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物业管理企业行为不规范,服务不到位,收费与服务不相符,损害业主的合法权益等;也有业主夸大权力,忽略义务,轻视合同的现象,造成物业管理无法进行。这些 , 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普遍特点。

二、国内物业管理现状

物业管理由深圳引入,也在深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快速发展的物业管理企业

快速发展的物业管理企业以南方为多。这类物业管理企业的特点是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物业管理体系。这其中包括管理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已经完善,同时业主的权力与义务也正常履行。如深圳的万科物业管理公司。这类小区确实达到了绿、静、美、安的要求,物业管理从业者与业主密切配合,大家充分行使权力,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共同建设小区。物业管理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经济实力,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努力完善自己的服务,竭力提高服务质量。在这个孜孜以求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适应当时形式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物业管理档次。他们不断地提升物业管理的理念,达到了快速发展。

2.、靠借鉴别人的模式和经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业管理企业

并不是所有的物业管理企业都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和经济实力,因此更多的物业管理企业不具备创新的能力。他们更多做的,是“拿来主义”,向先进的物业管理企业学习,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 , 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个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尽管不是很先进,但在借鉴的时候取长补短,秉承被借鉴对象的优点,加上对自身有了足够的认识,因此对企业来讲在的一定的时间段还是很合适的。在这类企业的身上,不能发现太多新的东西,物业管理水平提升缓慢。社会上的绝大举数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此类情况。不在最前沿并不等于说搞不好物业管理,他们也一直按行业标准的要求来充分行使权力并履行自身的义务,与业主关系融洽,小区管理井井有条。

3、转型阶段的物业管理企业

说其为转型阶段物业管理企业,是因为物业管理企业本身不正规。往往是某个单位的什么科室在快要解散的时候,突发灵感组成了一个物业管理企业。人员情况、经费情况等等都不能达到物业管理企业要求的标准。几个人管理者雇用几个保洁员、保安员就开始了“物业管理”。上级拨点款,自己再出租几套房屋,实在不行就卖几套门市房,收不收物业管理费无所谓。这种情况也不少,在某些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较多,尤其是在北方中小型城市中,这种情况几乎是随处可见。这样的物业管理企业所辖的往往就是本单位的小区或自己开发的小区。几幢楼,规模很小,因此在没有做出太多成绩的同时往往也不会出现什么错误。况且以前没有人管的小区现在有人管了,业主的心里觉得还不错。

4、物业管理企业尚未形成

这种情况也是集中在北方中小型城市中,南方相对少些。物业管理这一概念还未能明确,大家的观念还停留在总务处、房产科、基建处等老式的计划经济概念当中,何为物业管理,尚未来得及考虑。

这种情况往往在一些机关或事业单位较多,这些单位往往历史较长,有些福利房子以前分给了职工,形成了一个小院,因此卫生、维修等都得有人负责。再加上以前单位为了安排人、提职、提干 , 而产生了一个个新的部门,目前又无法合并。总之,一般的活现在都有人干,物业管理晚一点实施并无大碍。

三、高校物业管理现状 应该说,高校的物业管理受社会环境影响非常大。高校的物业管理本身就很落后,又没有足够的人力来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因此向社会先进的物业管理企业学习是高校物业管理获得间接经验和管理模式的主要渠道。对国内高校物业管理作一下简单的分析就不难发现,处在物业管理整体水平较高城市的高校,物业管理也就更加规范、更加完善、更加接近行业标准的要求;反之,所在城市的物业管理水平不是很高,高校的物业管理也不会走得很超前。因此说,社会大环境对于高校物业管理的产生和存在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也与社会大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大环境形成,物业管理这一概念得到普及并深入业主之心,物业管理的进程自然要快,实施物业管理的难度自然就小。如果大环境不是很先进,招投标市场不健全,业主脑海中还都是计划经济下的条条框框,实施物业管理的难度也就大。

我们曾对高校的物业管理作过认真的分析,认为高校的物业管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完全企业化,并走出高校,占领校外市场

这类高校中的物业管理企业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排头兵。往往是成立得较早,学校给予了足够的政策,外部市场环境好;同时,从业者有敏锐的头脑和开拓市场的精神。

学校给予政策扶植和经济扶植对高校物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很重要。学校的物业管理企业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以什么样的姿态产生、存在和发展都与学校定的调子有关,至少对于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初期运行十分重要。如果学校先把物业管理企业完全企业化了,将它的职能统一了,将它的基本条件完备了,自然也就有了走向市场的可能。如果市场是相对完善的,竞争是平等的,那么凭借高校这一社会认可的品牌,将在高校所做的物业管理工作作为经验和业绩,从业者大胆地开拓市场,自然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了解,浙大的求实物业管理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曾与陈福江总经理通过电话,他们2003年校外业绩非常出色。

2、半企业化状态,同时具备企业和事业“双重性格”

这种情况在高校中较为普遍。有的已经是一个企业,取得了独立法人资格; 但同时对于校内来讲,职能象一个科、一个处。这种情况的形成往往与学校定的调子、历史沉淀下来的组织机构有关。历史的原因将物业管理的职能给分解了:供暖归一个部门,绿化归一个部门,维修又是一个部门负责等等。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级别再提升的可能不大,撤职又没有什么理由:大家都有很多功劳、辛劳、苦劳。这种管理模式己经延续了好多年,好象并无太大的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往往下不了决心将所有属于物业管理的职能归属,因此物业管理企业也就是一个“五脏不全”的物业管理企业。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提出和推进,“大物业”和“小物业”是高校一直在探讨、在思考的问题。“大物业”,就是说将所有物业管理职能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物业管理企业,如将住宅区与教学区的物业管理统一起来,将供水、供暖、供电等职能归属到一起等;“小物业”,就是维持现状,力所能及地归属物业管理职能,逐步完善物业管理企业的职能。

半社会化状态的物业管理肯定是“小物业”:“小物业”也就决定所实施的物业管理是半社会化状态。

半社会化的物业管理企业一般都不具备冲向市场的条件。首先,从业者就不是一个完全合格的物业管理者。职能的不健全不完善势必造成从业者在物业管理的某个领域的直接管理经验为零;其次,本身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物业管理企业,市场招标过程中又不可能将一个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分为几家来完成,这就造成了不完整的物业管理企业与完整的物业管理企业同台竞标的局面,结果可想而知。

东大的物业管理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不完整物业管理企业。东大的物业管理公司是独立法人企业,但不负责小区的供暖、供水等任务。我们也曾试图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前来考察的单位都认为你们所负责的部分干得都很出色,但还有一部分物业管理职能你们不懂。

不能到市场中寻找经济来源,只能依靠学校而生存。因此这类物业管理企业的腰板不硬,依赖感大家共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一些职能部门便不时地管一管这些法人,这些企业。因此,这样的物业管理企业有时看起来更象是一个科室,用的是一个企业的名字,做的一些事务性的工作。

当然,随着物业管理这一概念的深入,随着学校决策者、物业管理从业者、业主观念的转变,让物业管理企业职能完善,最终完全企业化只是迟早的事。

3、成立了物业公司,但完全事业管理 这种情况的物业管理企业在高校中也较为多见,已经走出了酝酿的阶段,萌芽出来了物业管理企业,但从学校决策者到从业者的头脑中物业管理概念均未形成。往往涉及到了一定的物业管理职能,如设立了保洁、维修 , 还开展了出租房屋等经营性物业。没有物业管理合同,没有业主公约,没有业主委员会。在管理上,学校也是按照一个科室来对待,人、财、物样样不独立,主要领导叫了“经理”,却不能履行经理之权、无经理之实。

凡事总有一个开始,开始自然也就意味着有很多东西尚待进一步完善。事业型的物业管理企业在北方的中小型城市较多见,与很多因素有关,需要时间来逐步完善。当然,完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决策者的观念,也与从业者对物业管理的理解和努力有关。

4、物业管理的职能还在由一个科或几个科来完成

这是物业管理这股春风尚未吹到的角落。无论是领导还是居民,对物业管理缺乏一定的认识,甚至干脆不知为何物。所有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地运行着:设一个总务处、绿化中心、能源部、房产科、爱委会等等,实施着类似物业管理的职能。每月收一元或几角的卫生费,冬天供好暖气,几十年如一日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种情况在高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地理位置越偏僻,这种现象存在的土壤就越肥沃。在这些学校中,物业管理这一概念基本为“零”,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在经历萌芽、半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决策者、从业者、被服务对象观念的陈旧将束缚其发展。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上,本文就中国物业管理现状、高校物业管理现状、高校物业管理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了讨论。从中不难看出,全国的物业管理(含高校)发展不均衡,情况十分复杂。走在前面的,已经是大师级,可以授课带弟子;走在后面的,还根本没想到实施物业管理。

四、高校物业管理的几个特殊性

高校对于物业管理而言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说其特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1、高校的建校史长,观念固化

高校成立的历史往往都比较长,很多高校已经庆祝了八十年、百年华诞。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管理模式和体系,经过历代人的努力,己经建章、建制条理清晰。因此领导者本身有些观念已经固化,不容易改变。同时,高校住宅小区的居住群体非常稳定,传统的东西非常多,居民本身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下的衣食无忧的生活,居住观念也已经固化。

在高校实施物业管理,最难解决的就是改变决策者和居住者的观念问题。

2、高校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有很多已经形成的习惯

高校是一个小社会,很多人可以常年不出校门(或住宅区门), 但基本生活不会受到影响,有一部分人过着“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生活。同时高校人与人之间较为熟悉,领导与群众之间多有师生之情、同窗之谊;最差的,还可以绕个弯找到一个非常亲近的关系。因此,谁要是心里不顺了,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领导聊一聊。

改革必然对原有的习惯与生活造成冲击,否则就没有必要进行改革。物业管理是要将无偿的服务变为有偿,直接触及到居住者的切身利益。收费的高低,服务的好坏,甚至是一些莫须有的问题,都会反映到领导者的案头,影响决策者的信心和力度。

3、高校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在高校目前还可以经常看到计划经济的影子,如分房、分配方案等等。市场观念正在一点点走向高校,走向人们的脑海之中。这是一个过程。在过渡期,大家往往在发现过去不足的同时又很难接受新的事物。这个过程也是艰辛的,需要决策者、执行者、被服务对象的观点改变、行为支持;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支持。

五、高校物业管理经历的几个不同阶段及定位

高校的特点也就决定了高校的很多做法会显得很“独特”,物业管理也不例外。以我们经过了广泛调研和认真分析,认为,高校的物业管理应该走这样一条路:以物业管理的行业标准为理论依据,以高校的实际情况为事实依据,将物业管理的产生、发展、成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物业管理的模式和标准,即定位。

我们认为,为高校的物业管理定位应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产生阶段,要在维持原管理与服务的情况下逐步靠近行业标准 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而言,物业管理产生阶段都显得较为突兀,都是“平地”产生,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企业模式,有些甚至没有企业的性质。每个角色都是新的,但每个人都是以往尚未发生变化的思维模式。观念的未转变、职能的不完善等等都要求此时的物业管理不应过分追求企业化、行业化,而应该尽量维持原有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逐步提升服务标准,让物业管理这一概念潜移默化地浮出水面来。这一点很重要。产生的本身也就意味着一种转变的诞生,一场改革的开始。改革是最容易失败的。古往今来,在历代变法亦即今天的改革中,失败的例子很多:商鞍车裂、王安石罢相、戊戊六君子杀头,都是变革失败的结果。因此改革一定要在维持以往惯例的基础上,在小范围推广新的模式,树立典型,让大家感受到改革的好,让大家从心中需要改革。这就如小平同志所推行的改革:在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因此产生阶段的高校物业管理就是要以渗透的方式切入,逐步引进新的观念,当然,最主要的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创造绿、静、美、安的居住环境,让业主多年的希冀变成现实,让业主体会到被 尊重与居住环境的大大改善。这也就是高校物业管理在产生阶段所要做的定位。

只要产生了,就自然意味着发展。关键是在产生时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急,要认清形势,要分析内外环境。尊重历史、尊重现实本身也就具备了发展的前提,只要能把握好方向,掌握好节奏,良好的开端必然也就达到了成功的一半。

2、发展阶段之一, 将已有职能按行业标准来运行

正如以上所述,不管背景如何,产生了物业管理企业,目的就是要将物业管理企业化,按行业标准来运行。这应该说也是成立的初衷。职能不完善、政策不是非常有利、外部环境不好,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处在这个阶段的物业管理企业而言,不能等、不能靠,更不能怨天尤人。最需要做的、最应该做的,就是将已有的职能完成好,并向行业标准靠近。比如说,只有保安、保洁、零星维修的职能,那就要努力建设这三个方面,让这三个方面的工作质量达到行业标准的要求,让业主从这三个方面所得到的服务是充分的、是满意的。尽管所涉及的面不是很宽广,但并不影响业主对这个类型物业管理企业的评价。正所谓“窥一斑可见全豹”:小事不可随便。己有的工作井井有条,业绩突出,那么企业的自信心会增强,业主的信任感也会得到提高。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阶段很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决策者已经开始了第一个试探。如果成功,那么根据试探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出现;反之,决策者会要求企业稳一些,步子慢一些,增加观察的时间。这是一块试金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业者具备足够的能力,所采取的措施与手段得当,被服务者从心里愿意接受和认可,这些才会让决策者下决心将高校的物业管理拓展开来。决策者、物业管理从业者、业主三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3、发展阶段之二,归属物业管理职能,并按行业标准来运行

进入这一个阶段表明,物业管理从业者已经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决策者的认可和支持,业主也对物业管理这一概念理解、接受,甚至已经开始配合物业管理从业者的工作。

进入这一阶段也表明,一个良好的开端己经为成功打下了一半的基础,它增强了与之相关人员的信心、热情和力量。

走进这一阶段,也说明此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什么是物业管理,它应该包含哪些职能,如何为业主提供最佳的服务,如何行使权力并履行义务等等。也就是说,从业者本身心理上和观念上已经是一个物业管理从业者,可能由于职能不完备而对某一个领域不熟悉。这已经不是关键的问题。“人非生而知之”学习物业管理知识是很容易就会学到,这对于工作来讲,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物业管理者的经验、所取得的业绩、业主的理解支持,这些,都会促使从业者特别是决策者产生新的思考:完善物业管理职能并将高校的物业管理社会化。

完善物业管理职能,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归口”问题,将应该由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的部门,都纳入其名下,也就是我们高校后勤常常谈到的造大船,产生“大物业”。这多少有点残酷告,“统一”的过程将会带有“血腥味”很多人要因此被打乱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多年的地位与收入会发生变化,更多的是走了下坡路。这种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一个一个地解决,一块一块地合并,合并之后还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磨合期。

归属合并的过程要突出一个概念,即所有新的职能要按行业标准来运行,至少经过短期的过渡与磨合之后,必须按行业的标准来运行。

归属合并肯定要涉及到人、财、物方面的问题,这里有一个最难解决的,就是人的观念的改变,由事业单位所拥有的思维方式向企业化改变。这就又回到了本文在前面所讨论的问题。这次转变观念的难度应该比最初产生物业管理企业时转变观念的难度小,时间短,对企业的影响不会太大。要有正规的考核办法与管理规章制度,要完善企业的氛围与运营机制。有规矩也就成了方圆,新的环境塑造新的观念,这也都是正常的事。一个职能完备的物业管理企业,势必就要按行业的标准来运行和发展。

4、发展阶段之三,完善物业管理职能,完全按行业标准运行

所谓的行业标准,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但最基本的条件是将物业管理企业在完全企业化的环境下运行,不断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对于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而言,要彻底与高校形成甲方、乙方的关系,要完善合同的条款,在法制而非行政干预的轨道上运行。物业管理企业也可以通过竞标的方式来获得为本校业主服务的机会,不一定是行政命令的结果。从业人员可能有很多是高校的职工,但属于学校派出人员,所有的福 利待遇等都由物业管理企业本身负责。学校与业主在接受服务方面是一致的,属于甲方,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行使相应的权力与义务。

按行业标准来运行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是很重要的,使其经过了艰苦的历程之后终于变成了“正规军”。在市场这个浩瀚大海中品尝快乐与艰辛的同时,至少有一点是令人兴奋的:摆脱了很多束缚。

走到这一步的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市场对于他们来讲并不是很可怕。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本校的小区已经是其辖区,有了一定的经济来源。这部分经济来源应该是能够满足公司本身的支出,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行。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解除了后顾之忧,是经济优势。

②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有很多都是高校派出人员,其中一部分管理者的学历层次较高,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尽管他们未必是物业管理这一专业的,但至少具备企业所要求的素质。这是人力资源的优势。

③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在命名时绝大多数都会含有高校的名字或简称。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因此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在社会上更具备信任感,容易被业主接受。这是品牌优势。

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还有很多优势,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因此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占领学校市场的同时,冲向校外市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5、冲出本校,走向市场,达到企业化最终目的

这是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的最高追求,这是一种结果。此时的高校物业管理企业与其它社会上的物业管理企业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最多是文化气息浓厚一些。因此本文在此不做过多地探讨。

以上,我们将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进行了讨论。当然,并不是每一个高校物业管理企业都必须按照这个模式来运行,也可能忽略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这都是正常的,无可厚非。本文只是探讨了一个较为普通的模式。

由于时间紧,调研工作不是很充分,加之水平有限,本文的有些观点未必十分准确,对问题的分析也可能不是很完善。我们谨以此文呈献给高校物专会的同行,供大家交流,请大家指正。

第三篇:高校学生会干部的辞职报告

尊敬的朱老师:

您好!

提笔给您写这份辞职报告,我实在是难以下笔,您一直都是以良师益友的身份占据着我心目中的位置,让我仰慕,使我尊敬。我在建筑工程系学生会已经工作两年多了,同时我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这两年多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可是思前想后,考虑了很久,我终于提笔写下了这封辞呈。当初怀着无比热情加入到这个组织而现在却怀着别样的心情写下了这些话,心中非常矛盾。

从进入学生会那一天起,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为学生会做出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的贡献。工作以来我积极参加了学生会的一些活动。篮球比赛、运动会、元旦晚会、足球联赛……我都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学习,用心去给我的工作积累经验!我感谢我在学生会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所有人带给我得欢乐和指引,这将是我一生非常宝贵的财富。它将我从大一时茫茫不知干什么的新生真正融入了大学这个校园,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热爱我的工作,我更热爱学生会!不知不觉这份感情已经根深蒂固的扎在了我的大脑,我热爱学生会中的每一个人,我们一起工作、一起谈笑风生;当我们为了同一个梦想而共同努力的时候,那种豪情壮志的真切流露;当我们面临各种压力寸步难行时,那种众志成城、坚韧不拔……真的不知道怎么样去形容这份令人珍惜的情感,实在太珍贵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步入大三,从刚进入学院到现在,我在学生会工作也两年多了。不得不承认,我当初加入的这个组织,除了为建筑工程系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外,更想借这个平台锻炼自己,让自己更好的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让自己更好的体验大学生活。从进入学生会的那一天起,我便深深爱上了这个学生组织,并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和工作,做出一番成绩。这么长时间以来,虽然没有做出很了不起的成绩,但是在老师以及学生会所有学干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仍然学习到了不少东西。然而我自知才疏学浅,能力有限,而且如今已经进入大三,学习、工作压力很大,深深地感到力不从心,难以继续留在学生会为这个学生组织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所以我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退出学生会,把机会留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让他们为学生会奋斗一番,希望在他们的努力下学生会的明天更加辉煌。

学生会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确实让我学到了许多许多,使我终身受用,真的很感激老师和同学给了我这么多机会,学生会是一个给人温暖的大家庭,又是一个催人成长的小社会。进入学生会的这一年里,我结识了许多的好朋友,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仍然觉得非常愉快。

可是工作到了现在,我已经无法去寻找学习和工作的平衡点,看看这学期的课本,本本都是那么厚。CET4考试没有通过,全国计算机考试也没有通过,备战进度表上的日程安排似乎也成了一纸空文,每次回家时面对父母询问英语四级有没有通过,计算机二级有没有通过时我都无言以对,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们,他们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们的愿望是我能够继续读下去,能够在学业上有更高层次的发展,我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同时,考研是我大学四年的不懈追求,也是我进入大学校园后对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在大三这个对考研起决定性的时刻,也是作为一名学生的本职任务,我应该放下手中的一切全身心的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我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省吃俭用、挣钱供我读书的父母。更令人烦恼的是,我也丢失了学生会和班级的平衡点,和我在一起生活学习了两年的同班同学对我有了异样的评价。回头反思,我的确是把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放在了学生会,使得我参加班级活动的时间变得很少,更谈不上班级的日常工作,我突然意识到我已经失去了和根的联系,成了一片没有根的叶子。

迫于学习的压力和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我反反复复考虑很久之后还是不得不决定离开这个给我留下许多深刻而且美好回忆的学生会。学生会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摇篮,我也相信在下一届的学干中会有人干得比我更加出色。同时我相信,将有更多能力远胜于我的优秀学生响应学生会的号召,融入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之中来。在此我正式向您提出辞职,希望辞去我在学生会担任的体育部副部长的工作。在即将离开这个组织的时候,我想对曾经陪伴我度过两年的学生会说一句:“谢谢!”感谢给了我一个锻炼的机会!感谢关心我、爱护我的老师!感谢支持我、帮助我的学干和同学们!

希望学生会的明天更加辉煌!

最后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愿老师批准,为盼!

【高校学生会干部的辞职报告】相关文章:

1.学生会干部的辞职报告

2.学生会干部辞职报告

3.学生会干部的辞职报告

4.学生会干部辞职报告

5.高校老师辞职报告

6.高校学生会干部辞职信

7.学生会干部辞职报告范文

8.学校学生会干部辞职报告

9.学生会干部精彩辞职报告

第四篇:高校档案管理现状及其对策

摘 要:高校档案管理主要记载了高校师生在校期间工作、学习、生活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高校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给学校师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是国家聘用人才的主要依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档案的管理要求越来越精细,故而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不可忽视的工作。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聘用人才不能单单靠一份个人简历,要结合高校的档案记录,才能深入的了解应聘人员在校期间的工作、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优缺点,才能给聘用单位作出正确的人才聘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档案管理存在许多漏洞,直接影响着高校师生未来的工作及生活。本文针对高校档案管理现状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每个高校都建立自己的档案管理,主要记录了高校师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经历,记录了高校师生的优缺点,对人才选拔、升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个师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各种国家认可的奖励,考取的各种证件,都给他们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而这些事迹都要靠高校档案来管理记录。众多高校档案记录着教职工的每个先进教学及奋斗事迹,为学校的教学做榜样,给其他师生起到模范的作用,促进了高校教学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高校档案管理现状

(一)重视度不够

现今的国家就业政策呈现多样化,这给高校师生就业带来很多机遇,对高校档案的管理则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很多高校只是重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忽视了对学校师生的档案管理,忽略了高校档案管理对高校师生升迁、就业的重要意义。对高校师生在校期间只记录教学、学习,未对师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考核,致使大多师生只是死读书,无法应用书本专业知识。此外,因高校的重视度不够,致使部分高校师生在离校好长时间后,仍不了解自己档案存放在何处,更不知道具体去向,影响了高校师生今后参与的招聘、定级、提职及工作调动等。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

许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一些准备退休或者不宜教学的老师,他们要么是年龄大,要么是孕妇,要么是特殊照顾人员。这些人员对高校档案管理的业务不熟练,管理方式老化,对先进管理方式的学习能力差,严重制约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管理制度落后、设施简陋

一些高校的档案管理还停留在手写记录阶段,对高校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完善,制度落后,导致高校档案材料随意存放,容易丢失。而档案保存设施简陋,档案室的防火、防潮、防霉、防盗保护措施不齐全,致使档案存放时间久后出现记录模糊、档案丢失、档案错乱等现象,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大难度。

(四)档案更新不及时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的人数有增无减,加大了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量。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新生的入学,毕业生的离校,教师工作岗位的变化,不管是退休、升迁、工作调动,都需要在档案里做好记录。工作量的增加,使得高校只做好新生档案的建立,忽略了离校生及教师档案的更新,未能及时通知毕业生就业后档案的转移,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高校档案管理现状的改进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高校档案管理体制

结合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及国家对高校档案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的符合本校的档案管理体制,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体制,保证高校档案的及时性、准确性,为高校师生今后招聘、评级、调动做好保障。

(二)档案管理方法的改进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档案管理方法无法跟上高校发展的步伐,而且单单纸质的记录容易造成档案的丢失。在现有的档案管理基础上,增加电脑档案的录入、保存,再打印成纸质保存,可以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又可以通过网络来传阅档案,减少档案管理的工作量。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随着高校发展的需求,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严格,熟练程度要越来越高。为了保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高校要结合国家对高校档案管理的要求,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增加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的熟练度,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优秀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及职业修养,做到业务精通。而且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求稳定,通过积极的档案业务培训及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档案管理人的综合素质,并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及先进设备技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使高校档案管理自动化。

(四)全员参与,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高校的档案信息,可以给高校教学带来指导,这就要求高校的全体师生都要参与到高校档案管理中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宣传,举办相关档案管理的活动,来提高全体师生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及配合,促使教职工积极将有价值的教学实例归档到档案中,对师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及时归档。完整的高校档案,可以促进高校师生今后的发展,以及高校的发展。

四、结语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高校历史发展有着巨大的记载意义,给学校未来的人员起到激励作用。随着高校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要不断的科学化、自动化、标准化,使档案充分体现高校师生的价值,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五篇: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推荐)

摘要 当前,大学校园里师生间总体上体现了“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但师生交往频率不高,师生关系不够密切。师生关系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 问题,而这些问题 影响 和制约着 教育 功能的发挥,有碍于教育事业的顺利 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 分析。

关键词 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眼前目标都将落空。师生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落实。而师生素质的发展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双方的相互作用”。的确,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特别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还能促进大学生的交往与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教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的两大基本群体。大学生正处于 学习知识、了解 社会、探索人生的关键时期,处理好师生关系对其健康成长以及将来走向社会后的人际交往与事业成败的关系极大。但是,现在许多高等院校的大部分老师和学生觉得师生关系冷淡,有时师生见面互不搭理,形同路人一般。笔者对云南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师生关系“很密切”的学生仅占4.0%。认为“较密切”的学生占17.2%,认为“较冷淡”的学生却占59.6%,而认为“很冷淡”的学生占19.1%。据另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较冷淡”的占到了74.1%,认为“很冷淡”的学生也占到了11%。可见,较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认为高等院校的师生关系是“较冷淡”的,甚至是“很冷淡”的。

在调查中,“在教学关系与非教学关系中,你认为哪种关系更重要?”有51.5%的学生选择“教学关系”,48.5%的学生选择“非教学关系”;“有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愿意找谁帮助?”有10.0%的学生愿意找老师帮助,55.5%的学生是找同学或同乡帮助,28.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5.5%的学生不愿求别人;“你在什么时候最想与老师沟通?”有15.1%的学生回答是“孤独、苦闷时”,20.9%的学生则回答是“在自己有了明显进步或取得优异成绩时”,41.5%的学生回答是“需求老师帮助时”,什么时候都不想与老师沟通的占22.6%;“你与老师交往、沟通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11.9%的学生认为“老师是教育与管理者,应搞好关系”,54.3%的学生认为“老师社会阅历深、知识渊博,与他们交往能学到许多东西”,19.4%的学生认为与老师交往能提高情绪和增强学习动力,14.5%的学生认为是其他原因;对“你周围的大学生在尊敬师长方面做得怎么样?”的回答中,有22.4%的学生认为“很好”,有65.5%的学生认为“还可以”,有11.2%的学生认为“不好”。

总体上看,当前大学校园里师生间“尊师爱生”较为普遍,大多数学生尊敬老师,老师也能普遍平等地对待、尊重和理解学生,但师生交往频率不高,师生关系不够密切。这种状况值得关注。

二、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存在问题师生间情感关系淡漠

交往是师生关系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一般而言,人际交往的亲密程度交往水平成正比,而交往水平可以通过交往的主动性、交往的频率、交往中的情绪体验等来衡量。交往越主动、交往频率越高、交往中的情绪体验越积极,交往主体彼此的关系就越密切。如前调查所述,现在大多数高校师生都普遍感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淡化,彼此疏远了,这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畅,缺乏相互了解。这种变化给师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一学期的课程结束了,学生不知道老师姓名,老师对学生也不太熟悉和了解,甚至师生在路上“相遇”也彼此“互不相识”。教师们普遍认为,前些年教的学生印象较深,可现在的学生毕业时还觉得“面生”是常有的事。而学生则认为除了与班主任或辅导员接触的机会稍多一点外,其他任课教师只是上课时见一面,课后便很难再“见面”。大学生除了遇到与学习有关的问题需要老师帮助外,其他的问题则很少有人会去我老师帮助,这反映出由于师生间交往时间、机会较少,交往渠道较窄,范围相对狭小,师生关系显得比较疏远和淡漠。“就 现代 教育交往来看,交往中的情感成份在减少,而情感淡漠的交往或完全祛除感情成份的交往却在显著增加。正因为交往情感性成份的减少,因而教育任务完成之时。往往也就是教育交往结束之际,教育交往成为即时性的、‘露水式’交往。

关于高校学生会干部的现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