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詹翠芳)
编辑:落日斜阳 识别码:24-1117773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6 14:23: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詹翠芳)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

执教:荆门市机关幼儿园 詹翠芳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正处于皮亚杰的的幼儿认知发展理论的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幼儿概念出现,表象思维的直觉性强,因而会出于本能对自然界产生好奇并积极地去探索。《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交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月亮姑娘做衣裳》是来源于老教材中的一个故事,它把自然界中月亮阴晴圆缺的现象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喜闻乐见。故事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富有趣味性,运用儿童生活中做衣裳的事情来表现月亮变化的过程,前后有对比,层层递进,产生的幽默性和拟人化使儿童感到快乐。虽然这是一个“老”故事,但我设计了很多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启发幼儿去听、去看、去玩、去做“月亮的变化”,并引导幼儿主动去学习故事中优美的比喻句。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幽默性和趣味性,并对月亮的变化产生兴趣。2.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并尝试初步的创编。3.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比喻句。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半月观察月亮

2.物质环境准备:背景音乐《月伴小夜曲》、手偶(月亮、裁缝师傅)、课件、可翻转的星空图、黄色面团、不锈钢盘每人一个、蓝色卡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听背景音乐进活动室,营造夜晚意境,引出主题。

2、教师利用手偶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作品。

提问:(1).月亮姑娘要做什么?交待故事名称《月亮姑娘做衣裳》。

(2).她穿上合身的衣裳了吗?为什么没有穿上合身的衣裳?

3、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月亮姑娘做衣裳》,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提问:(1).刚开始月亮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好像什么?(2).月亮姑娘每次长胖后是什么样子的?好像什么?

4、教师利用可翻转星空图引导幼儿复述故事,重点引导幼儿学说月亮变化的语句。告诉幼儿这些优美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5、体验游戏《做月亮》,感知故事中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过程。

6、操作游戏:根据故事情节用面团做月亮,提出思考问题,结束活动。

在做月亮的过程中启发幼儿思考月亮为什么每天都在变化? 活动延伸:

为下次的科学活动《月亮的变化》做铺垫。

附: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弯弯的,好像一把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好像一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不好意思地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好像一只圆盘,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活动点评:

《月亮姑娘做衣裳》是来源于老教材中的一个故事,它把自然界中月亮阴晴圆缺的现象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喜闻乐见。故事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富有趣味性,运用儿童生活中做衣裳的事情来表现月亮变化的过程,前后有对比,层层递进,产生的幽默性和拟人化使儿童感到快乐。虽然这是一个“老”故事,但我设计了很多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启发幼儿去听、去看、去玩、去做“月亮的变化”,并引导幼儿主动去学习故事中优美的比喻句。

第一环节:我采用了手偶讲故事,在特意营造的安静氛围中,让幼儿能静下心来完整地欣赏故事。在我的提问下,帮助幼儿基本了解了故事。激发了孩子探究的兴趣和学习欲望。第二环节:我运用了视听结合法、归纳法。我先进行设问,为幼儿听故事提供了指向性,能让幼儿有目的的听故事。然后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结合的积极性,很快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保持了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对故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部分,是为了幼儿更深刻理解和体会故事的内涵。我运用了图片演示法、讲述法、追问法、提升法,让幼儿观看图片跟随我回忆故事,通过对故事内容的逐一提问,并进行深层次的追问,让幼儿感受比喻句的优美。幼儿在反复的感受、理解、学习、表现中受到启发,并能根据自己一定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创编。幼儿的回答是零散的、不到位的,我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了提升,让幼儿运用故事中比喻句的前缀说完整的语言。如:圆圆的,好像一个大月饼;弯弯的,好像一根香蕉等等。

延伸活动,是本次活动的补充和再思考,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和美工活动,对“变化的月亮”保持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提高了幼儿问题意识,“月亮为什么每天都在变化?”,给了他们一个生成下次活动的契机,引发了幼儿的思考。本次活动我觉得有三个特色:

1.激发兴趣。利用环境的营造,手偶、视听等多种方法,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幽默,并对月亮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提升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具,让幼儿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学习了优美的比喻句,能完整的表述,并进行了成功的创编。让幼儿的语言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快乐重现。延伸活动中游戏和美工的设计,让孩子“动”了起来,在做做玩玩中对故事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快乐的氛围一直伴随到本次活动的结束。

“人无完人,玉有瑕疵”,在本次教育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因为是公开课,作为“牧者”的我还是有些顾虑,担心幼儿小,怕他们说不到位,在创编上没有让幼儿进行有意识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幼儿创编的想象力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幼儿经验的准备和想象力的培养。

活动点评: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教学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中应注意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故事内容,以激发幼儿倾听的积极性,帮助幼儿熟记故事内容。本活动中老师分别采用了“手偶”、“课件”、“翻转星空图”、“游戏”等多种形式呈现故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启发幼儿学习、创编故事中优美的比喻句,教学好,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延伸活动中,又激发了幼儿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为生成下次活动奠定了基础。

制作质量:比较好,唯一不足是最后的游戏与体验制作环节的衔接处有点问题。

教学理念及示范效果:

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准备充分,教具设计精美、巧妙,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复述故事,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教师的语言较规范,并能及时纠正幼儿量词的使用错误,示范效果较好。评价:

本活动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语言活动,整个活动始终以《月亮姑娘做衣裳》中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为依托,贯穿始终,感知作品、理解作品、体验作品、创造性表达,能各个环节层层递进,重点突出,形式多样。活动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开放性特征,实现了“老教材”、“新理念”的教育思想,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如“圆圆的月亮像——彩虹糖”等,形成了一种宽松的语言环境。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活动中运用了手偶,多媒体课件、翻转式星空挂图及橡皮泥等一系列多种手段进行教学,使整个教学活动图文并茂、声情并举,改变了以往传统语言教学活动静态、单向交流的教学方法,创设了一种集音乐、动画、图像为一体的动态教学环境。幼儿还可亲自参与游戏并动手边操作边学习加以巩固,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篇:月亮姑娘做衣裳

月亮姑娘做衣裳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3、让学生懂得包括月亮在内的世上的万物都是变化着的 活动准备: 自制月亮变化图。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猜个谜语好不好?(好!)(2)我们来看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3)小朋友们猜出来了吗?

噢,是月亮。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和月亮有关的故事。小朋友们注意!看完后我有问题要问你们噢。

2、播放这个故事的视频。

故事看完了,哪位小朋友说一下这个故事名字叫什么?(月亮姑娘做衣裳)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月亮姑娘有点冷,她想做件衣裳)小朋友们回答得真棒!那么,月亮姑娘做成衣裳了吗?我们再来看故事。

3、教师运用课件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课件出示图1、2,讲述后提问:于是,月亮姑娘决定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一件衣裳,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凉风吹得她有点冷)

1(2)课件出示图3,讲述后提问:这是裁缝师傅第几次给月亮姑娘做衣裳?(第一次)

(3)课件出示图4、5,讲述后提问:为什么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的衣裳太小了?(因为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这是裁缝师傅第几次给月亮姑娘做衣裳?(第二次)

(4)课件出示图6、7,讲述后提问:为什么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的衣裳连套也套不上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于是,月亮姑娘让裁缝师傅再给她做一件衣裳,这是裁缝师傅第几次给月亮姑娘做衣裳了?(第三次)

(5)课件出示图8,讲述后提问:这次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的衣裳能穿上吗?(穿不上)对!肯定穿不上。为什么穿不上?(因为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一样)(6)好了,小朋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这个故事中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三次)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因为月亮姑娘在不断地长胖、变化)

4、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各种形状的月亮,按照故事中月亮的变化,给她们排一下顺序吧!小朋友们棒极了!你们都把月亮变化的顺序排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月亮姑娘出来时,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

(3)过了五天,月亮姑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4)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5)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一样。(6)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小姑娘的眉毛、弯弯的镰刀、小船、圆盘)老师告诉你们,这样的句子叫比喻句。这样的比喻好听吗?(好)

6、再次播放这个故事的视频,让学生懂得世上的万物都是变化着的。

2(1)这个故事好玩吗?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故事。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看的这个故事叫什么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月亮姑娘是变化的,世上的万物都是变化的。请大家回家后,到晚上的时候,仔细地观察月亮,看一看她像什么,把她画下来,明天拿给别的小朋友看,好不好?下面,我们一起到外面看一看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不断变化的? 附:故事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一样,吃了一惊

“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虽顺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第三篇:月亮姑娘做衣裳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一件衣裳吧。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儿,弯弯的像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新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到现在还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能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1、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

衣裳()

涨()红

师傅()

镰()刀

2、比一比,组词

裳()

裁()

傅()常()

栽()

付()

3、正确连接左右两项(1)弯弯的 夜色

(2)量

尺寸

迷人的 爷爷

红领巾

和蔼的 小船

毛毯

4、读短文、填空。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___个自然段。

(2)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像_________,像________,像________,像___________。

5、为什么裁缝师傅没法给月亮姑娘做衣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您能把下面描写月光的诗句补充完整吗?(1)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______。(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7、想象月圆时的样子,展开想象,仿照第一自然段第一句的表达方法,把它描述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月亮一直在变化,但它也有规律,做的衣服还是能派上用场的。你认为是这样吗?

第四篇:月亮姑娘做衣裳

湘教版二上:《月亮姑娘》教案(2)

一、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月亮圆缺变化的特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准备:

收录机、朗读课文的磁带、剪纸挂图、头饰等。

三、教学设计:

(一)用谜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由周老师给大家上课。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一则谜语,好吗?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镰刀.谜底是什么?(月亮。)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月亮姑娘》。(板书课题:20、月亮姑娘)

月亮为什么叫做姑娘呢?因为她和许多小姑娘一样也喜欢穿漂亮的衣裳呢。那么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思考几个问题:课文中的裁缝师傅一共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月亮姑娘最后有没有穿到合适的衣裳?

(二)学习新课。

1、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113页,一边听录音朗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把课文认真地听了一次,那么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2、学习第一自然段。

现在我们一起来具体的学习课文。谁能把第一自然段大声的朗读一次?

我们知道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瞧,月亮出来了。(出示像眉毛的月亮图,贴在黑板上。)我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细细的,弯弯的。)像什么呀?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多像小姑娘的眉毛,多可爱呀!(板书:小姑娘的眉毛)晚风凉凉的,月亮姑娘感到有点冷,她就怎样呢?(扯了一片云儿披在身上。)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晚风吹得月亮姑娘有点儿冷,她想去找裁缝师傅做衣裳。裁缝师傅一共做了几次呢?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把第二、三、四自然段读一次。

3、学习第二自然段。

第一次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衣裳是哪一个自然段呢?(第二自然段。)那么请女同学把第二自然段齐读一次。

月亮姑娘找裁缝师傅做衣裳,裁缝师傅给她做了吗?是当时就给她做好了吗?那么过了几天后,月亮姑娘穿上了新衣裳了吗?为什么?(因为过了几天,月亮姑娘长胖了)瞧,月亮姑娘来取衣裳了。(出示像镰刀的月亮图。)这时候的月亮姑娘长胖了,像弯弯的镰刀了。(板书:弯弯的镰刀)那么裁缝师傅做的衣裳怎么能穿呢?出示裁缝师傅第一次做的衣裳,演示。衣裳多漂亮呀!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同学们觉得可惜吗?谁能用一种很可惜的语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4、学习第三自然段。

衣裳不能穿怎么办呢?裁缝师傅只好给月亮姑娘重做一件。那么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第二次做衣裳在哪一个自然段呢?请男同学齐读第三自然段。

裁缝师傅第二次给月亮姑娘做衣裳,月亮姑娘该有新衣服穿了吧?为什么又穿不得呢?

(出示像小船的月亮图)瞧,月亮姑娘又长胖了,这时候像什么了呢?(板书:弯弯的小船)裁缝师傅做得衣裳在这里呢!怎么能穿呢?(演示。)

5、学习第四自然段。

裁缝师傅两次给月亮姑娘做衣裳,月亮姑娘两次都不能穿,裁缝师傅感到很不好意思了,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裁缝师傅涨红了脸)他为什么不好意思呢?又是几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了,这一次,月亮姑娘该能穿到合适的衣裳了吧?瞧,月亮姑娘来了!(出示像圆盘的月亮姑娘)这时候月亮姑娘成了一只圆盘。(板书:一只圆盘)裁缝师傅有没有想到月亮姑娘会变得这么胖啊?我们要用一种惊奇的语气读。全班同学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听录音,请几位同学演一演课文内容。

(四)请几位同学画月亮,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五)月亮一次次长胖,那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是不是没有用了呢?老师和同学们简单介绍有关月亮的知识。听了之后,同学们,你们想对月亮姑娘说点什么呢?

《月亮姑娘》教学反思

《月亮姑娘》这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借月娘姑娘做了三件衣服都穿不得的故事,介绍月亮在一个月之内经常变化的科学知识。这篇课文有:披、件、寸、决、连、扣等生字。我在教学这课书生字的时候先在我班进行了试讲.同学们在选用一个生字或者多个生字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学生说:“月亮姑娘决定在心连心做一件衣服,裁缝师傅给她量好尺寸做好了,还钉了很漂亮的扣子,可是等月亮姑娘来拿的时候,月亮姑娘长胖了,衣服太小了,那就只好披着吧。”把我们学习的六个生字都用进去了。其他的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字来说话,他们说的内容比较多,说地也很流畅。但是不是人人参与了,我想以后我要多用点时间,让学生会说,爱说,说得好。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月亮圆缺变化的特点,让学生在多次的朗读声中得到语言锻炼,使语文生活化教学更加见成效。

第五篇:月亮姑娘做衣裳

月亮姑娘做衣裳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不停变化的。

2、学习故事中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3、对月亮的变化这一自然现象产生浓厚兴趣,萌发热爱和探究大自然的积极性。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难点: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活动准备:

自制夜晚天空的背景图

挂图

月亮不同时期的图片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裁缝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请幼儿操作四幅图进行排序。

4、教师利用教具再次讲述故事。

5、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学习故事中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6、启发幼儿用故事中的用词形式自己描述一下月亮,加深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变成圆盘后还会怎样变,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在区域活动时进行记录。

附:故事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 

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 

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

“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虽顺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反思:

本活动我觉得有三个特色:

1、激发兴趣。让幼儿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用猜想、认识、理解的过程,激发幼儿的兴趣及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2、提升能力。在想象讲述中体现个别差异性的问题,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简单讲述;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较详细讲述,他们在自己原有的能力上进行了提升。

3、经验重构。这是一个老教材上的童话故事,进行重构后,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给与孩子更多关于科学方面的信息。

第一环节,我采用观察法、对比法、猜测法、排列法开展。一开始我用开放式的提问来引导,如教师提问:“这里有三张月亮姑娘的照片,请你看看,比比。画里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发了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后,都发现了三张图片的不同,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已有经验来建构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

我给幼儿创设了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环节,我运用了比较法、视听结合法、归纳法。教师先进行设问,为幼儿听故事提供了指向性,能让幼儿有目的的听故事。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结合的积极性,很快的吸引了幼儿注意力,让幼儿饶有兴致得观看故事。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故事进行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了整个故事。在为故事取名这个环节,让教师真实把握幼儿理解故事的程度,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较好的回答。

第三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部分,是为了幼儿更深刻理解和体会故事的内涵,教师运用了图片演示法、讲述法、追问法、提升法,让幼儿再次听故事后,逐一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并进行深层次的追问。

从表象到本质,去引发幼儿思考故事的内涵,幼儿在反复的感受、理解、学习、表现中受到启发,并能根据自己的一定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幼儿的回答是零散的、不到位的,教师又根据有的回答进行提升,让幼儿从中明白:“世上的万物都是变化着的”,这一科学道理。

延伸活动,是本活动的补充和再思考,让幼儿对“变化的事物”保持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提高了幼儿问题意识。

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詹翠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