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五篇材料)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24-110445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5 02:36: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对外汉语语法教案

语法微格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中级汉语语法课

使用教材:《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 教学对象:成人中级班 授课学时:15分钟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只有„„才”与“只要„„就”之间的差异;

2、通过例句分析与练习,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两组关联词

二、教学要求

1、要求能区分“只有„„才”、“只要„„就”两组关联词;

2、要求能运用这两组关联词造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只有„„才”中的“只有”后接的条件与“只要„„就”中的“只要”后接的条件不同;

(二)不同语境下,二者表达的意思不同。

五、教学过程

1、“只有„„才”的讲解

(1)解释“只有„„才”的含义。“只有„„才”表示条件唯一。如:只有A才B,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即“才”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就必须做到“只有”的条件,且条件往往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只有(干什么)才(有可能怎么样)”。(2)举出例句“小明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分析例句“强调‘刻苦学习’是唯一的条件,除此之外,别的条件都不能使小明‘取得好成绩’”。

(3)列出更多例句并齐读句子。

(4)做“补充句子”的练习。每做完一题,齐读句子。

2、“只要„„就”的讲解

(1)解释“只要„„就”的含义。表示条件非唯一。如:只要A就B,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只要”则强调的是必要条件,即“就”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只要”的条件是必备之一,但不是唯一。也就是“只要(干什么)就(一定能怎么样)”。

(2)举出例句“小明(只要)刻苦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分析例句“强调的是做到了‘刻苦学习’就满足了‘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也就是说,当小明做到了‘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必然的。”(3)列出更多例句并齐读句子。(4)做练习选择“只要„„就”或“只有„„才”填空。每完成一个句子,朗读句子一遍。

3、语境讲解

(老师问学生“从数学应用题中学习语文知识,有没有信心”,学生回答)(1)出题目: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约需15分钟,骑自行车约需8分钟,爸爸开车送约需4分钟,离上课还有10分钟,小明该怎么办(2)给1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用“只要„„就„„”“只有„„才„„”以及题目中提到的交通工具造一个句子来帮助小明(3)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答案

(4)请学生选择“只要„„就„„”或“只有„„才„„”填空完成句子(5)老师对题目作出修改:把“离上课还有10分钟”改为“离上课还有5分钟”,请学生选择“只要„„就„„”或“只有„„才„„”填空完成句子(6)总结选择这两组关联词填空不能离开语境(7)学生朗读一遍句子

六、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堂学过的内容;

2.用“只有„„才”和“只要„„就”造句;

第二篇:对外汉语语法教案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

——《成功需要多长时间》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精读课。“汉语 综合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1.由“V了”句型,引申讲解“了”的两个用法。2.掌握“V去”表示的语法意义并能熟练运用。3.归纳结果补语

4.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如果······就······”句型。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V了”、“V去”的用法,并能造句。2.能够根据模拟的语境,使用不同的结果补语。

四、教学方法

1.复习旧课时采用“听写生词—听课文录音—提问课文内容—学生复述课文”等步骤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巩固。2.语法讲解

根据语法点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领悟其内涵。可以利用、创造情景,行为动作演示,使用图片和多种教具等方式,并让学生大量模仿练习熟悉语法点的使用,最后需要对语法点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教学过程(2课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及课后练习中涉及的相对重要的语言点,并使之能根据不同语境熟练应用。

(一)“得了”→“V了”

引入:根据课堂情境,有些同学正在吃早饭,有些同学已经吃过早饭了,给出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着”的用法以前已经学过。

“我吃着早饭。” —— “我吃了早饭。”

解释:第一个句子中“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正在吃早饭,不是吃过了,也不是没吃;第二个句子中的“了”放在动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吃”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

造句:(提供情境,让学生造句)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昨天学(习)了生词。

昨天晚上我们学校有人开演唱会,你们去了吗?——我们昨天看了演唱会。引申:“了”的另一种用法,放在句末表示变化,变化是指这个句子表达的事情希望对方当做个新情况,得到足够重视。

例1 A今天他自己做作业了。——他以前都是抄别人的,现在自己做,(是否该奖励他?)

B今天他自己做了作业。——他天天都自己做作业,今天做作业这件事他已经完成。

例2 A 我看了晚会。

B 我看晚会了。

C 我看了晚会了。

A句中,前提是,说话前我没有看晚会,表达的是“看晚会”这件事完成,又如:我看了这本书,他做了作业。

B句前提不一样,也许我之前不打算看晚会,从来不看,现在我看了,那么“我看晚会”这件事是个新的情况,说话人带有希望听话人注意到这个新情况的心态,或者可能是在暗示对方:下次晚会我们一起去看吧。C句出现两个“了”,就同时有完成和变化的含义。

(二)V去(掉)

表示受事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消失。例:1.他辞去了大学的工作。(现在,工作没有了)

2.他檫去脸上的汗,继续向上爬。(脸上本来有汗,现在没有了)动作演示:用黑板檫檫掉黑板上的字。——让学生造句。引申:“V+补语(结果补语)”

听完 画完 做完 吃完

看见 听见

看到 听到 买到 找到 得到

找着 买着 点着 睡着

去/掉

辞去 花去 擦去 洗去 脱去

看懂 听懂

飞走 偷走 借走 拿走

成变成 画成 切成选取其中几个,做适当讲解。然后带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四 1.对不起,我写错了,把你的名字写()西瓜了。

2.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一听就听()了。

3.快点儿,写()了作业我们去看电影。

4.你睡()了吗?

(三)只要······就······(AS long as)

引入:只要上课铃响了,我们就上课。(只要下课铃响了,我们就下课。)

只要大家好好学习,就能学好汉语。只要A就B,A表示一种条件,B是一种结果。(给出语境,让学生造句)

大家根据抽签来决定谁表演。——只要抽到了数字签,就要上台表演。大家准备一起出去玩,但不知道天气怎么样。——只要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使用该句型)你喜欢看电影吗?—— 我能学好汉语吗?—— 你喜欢吃什么?我给你做。——

六、教学反思

本课语法点不多,不难理解,无需过多解释,重点在于操练的部分。课上应注重对语法 点的反复练习,假设各种不同情境,采用各种形式,务必使学生课上能积极参与进来。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设计

一、教学情况

1、所用教材: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语言技能类 汉语教程 第一册(下)杨寄洲 主编

2、教授对象:人文系一年级学生

3、课程类型:语法

4、教学时间:一课时

5、参考资料: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语言技能类 汉语教程 第一册(下)杨寄洲 主编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语法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语气助词“了”,时量补语的用法和区别,能够正确使用语法点,规范汉语学习用语的准确性与精确度。

三、教学方法

使用简单的汉语及基本的英语作为媒介语,尽量使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语法的讲解,使语法教学顺利展开。语言尽量幽默,肢体动作表达到位,尽可能安排足够的时间讲解练习,巩固学习。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作为语气助词的用法及语气助词“了”在表示动作的完成时的用法。

2、时量补语的用法。

五、教学过程

时量补语指的是表达动作或状态持续的时间。询问时要说:“多长时间?”例如:“一会儿、一分钟、一刻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半天、一天、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半年、一年等。1 动词不带宾语时,主语+动+时量补语

1)、他 【在清迈】 工作﹤了﹥ 两年。

(他是主语,工作是动语,两年是时量补语,起补充说明工作持续的时间长度的作用)

2)、他 【在越南】 生活﹤了﹥ 5个月。

(他是主语,生活是动语,5个月是时量补语,起补充说明生活这个动作持续的长度的作用)

3)、我 【每天都坚持】 锻炼 一个小时。

(我是主语,锻炼是动语,一个小时是时量补语,起补充说明锻炼的时间长度的作用)2 动词带宾语(或动词是离合词)时,要重复动词,主语+动语+宾语+动语+(了)+时量补语

1)、他(主语)游(动语)泳(宾语)游(动语)了一个下午(时量补语)。2)、他(主)学(动)汉语(宾)学(动)了 两个多月了(时量补语)。3)、我(主)睡(动)觉(宾)睡(动)了 八个小时(时量补语)。3 宾语是人称代词,宾语+时量补语

1)、我等了你(宾)一个下午。2)、我养鸡(宾)十五年了 4 宾语不是人称代词时,动词+时量补语+宾语(和宾语之间可加“的”)

1)、A、你看了多长时间的电视?

B、我看(动)了三个小时(时量补语)(的)电视(宾语)。2)、A、你学了几年的汉语?

B、我学(动)了一年(时量补语)(的)汉语(宾)。5 动词后边有了,句末还有了,表示动作仍在进行。

1)、他学了一年汉语。(可能不学了)他学了一年汉语了。(现在还可能在学)

2)、他在北京住了两年。(现在不在北京住了)他在北京住了两年了。(现在还在北京住)6 巩固练习)朗读下面短文并指出文中一共出现多少个时量补语。

我来泰国七个多月了,觉得清迈的天气很好,人也很热情。跟泰国人相处了几个月,我发现

自己的泰语进步了很多,每天的生活也安排的很充实。平时每天上完三个小时的课,我就会去图书馆看一个下午的书,到了下午五点就去体育馆跳一个半小时的健美操,之后回宿舍休息半个钟头,再去洗澡。晚上看了两个小时电视就去睡觉。这样的生活舒服了。我想在这里多住几个月,可是妈妈说:“七个多月见不到女儿的面了,很想念”。所以为了见到妈妈,我只能提前回国了。

写五个带时量补语的句子,分别按照以上5个语法点的内容书写。3 运用时量补语写一段小短文,要求句子中带时量补语不少于7个。(120字以内)

五、总结

语法是连词成句,表达句意的纽带。只有学好语法,我们才能正确掌握语言的表达,才算真

正学好一问外语。虽然语法的学习过程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但却是必不可是的。决不能因为语法很难掌握,就对语法产生畏惧。我们要坚定学习的决心,努力加强语法的学习与训练,脚踏实地的学好中文,学好语法。

六、布置作业:

复习本章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同学之间要运用所学的语法点,使用汉语进行交流,把理论学习上升到实践中。

第四篇:对外汉语语法 笔记

第二语言:相对于第一语言或母语,与本体语法、留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对比,教师用书(理论性、规则的细致描写)

一、对象不同:

1)本体——中国学生

2)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外国人

3)教师用——对外汉语教师(2、3存在母语正负迁移现象)

二、教学内容不同:

1)重点和难点不同

语感问题

2)内容安排不同

教师:集中

学生:一般分散 3)内容深度不同

教师用的深度大于学生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语法单位: 句子 短语 词 语素

二、语法特点:P23(五点)

第三节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地位和方法

一、地位:P26(3点)

二、注意问题P27(3点)第三点:1)讲解词语意思

驾驶:开车(口语)开飞机、开船

2)课堂用语用简洁和固定也是必要的3)语法点讲解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P29

一、基本方法 3个 基本教学环节:

带读和解释生词——带读课文——串法时讲到本课的语法点——某些功能词的用法——某一特定的句式——就课本上出现该例句展开讲解 Eg:你、我虚指

你+什么

我+什么——归纳法 造句——演绎法

你做什么、我做什么——归纳法 类比法:

交给学生句型或范句,通过模仿或替换练习让学生掌握技能。

二、语法规则的表述方法P29 1)文字法:最基本、最常用

2)公式法:用于某些固定结构和句式的表述

3)比较法:比较用法有相近和相似之处的语法点,比较法一般用于有一定语法基础之后。4)对比法:汉英对比慎重用 5)图表法:阶段性总结时可用

第二章

第一节 语素P31 吓一跳

恐吓

两个字是两个语素

第二节 词P35

1、定义

2、词的判定:1)能充当句法成分是实词

2)剩余法:不能充当成分,但提取句子成分后剩下的组成部分是虚词 3)扩展法:对词语内部展开分析

3、离合词P38

第三节 词的构造P41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

1)复合式:词根+词根(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

其中,补充:a、补充型中的特殊形式(名量式

花朵)b、重叠式合成词(两个语素 星星)叠音词(一个语素 猩猩)

2)附加词:词根+词缀

后缀较多 a、n词性类后缀 b、非名词性类后缀

c、中缀“里”“得”“不”:傻里傻气

区别:吃得消 来不及(词)吃不饱 来得早(短语)

d、汉语词缀特点:

1)真词缀不多,类词缀很丰富

2)词缀中 3)词缀不但可以加在语素上构成词,还可加载短语中 4)类词缀构词能力强

第三章

词类(上)P54 第一节 概说

词类:词按语法功能分类,是集合概念。词性:(一类/一个)词所具备的语法功能

一、词的语法功能P55

1、能否充当句法成分、区分实词和虚词

2、实词小类:与实词的组合能力

1)与程度副词组合能力区分:动词、形容词

2)年、小时是量词还是名词?(加结构助词“的”

or

加量词)

3、虚词:能组合或附着于何种实词

时态助词:附着于动词后

介词:后接体(名)词性

二、现汉词的分类:P56 A、实词:体、谓、加

1、体词:主要充当主宾,一般不做谓语

2、谓词:主要作谓语,有时也作主宾

3、加词:不作主宾、谓,只能作修饰语。

B、本教材的词类体系

C、词的跨类问题:P58 1)兼类:词形相同,词义有关联,具有两类或更多词类的功能。2)同音词:词形同音,但用法不同,意义无关联。3)活用:临时性

4)借用:主要指借用量词

不改变词性

第二节

名词

(一)名词的语法特点P59 a、汉语名词没有(阴阳)性的分别,借用词汇手段表示

语法特点:

A、与词的组合能力:受数量短语修饰,不受副词修饰 B、词形变化:无单复数词形变化

C、句法功能:经常作主宾,一般不作谓语和状语

(二)1、专有

2、普通(可量数、不可量数)

3、关注名词的特殊类别和用法(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

(模糊多数、确定数)不+们

(三)1、充当谓语P61

2、充当状语P62

3、名词的重叠P63

4、“们”的用法P63 1)用于人称代词后表示复数人称代词,“们”表示复数的后缀。

2)用于指人的名词后,整体构成短语,“们”是表示复数的数量助词。不用“们”的场合:

1)表示相对或互逆关系的指人名词后不用“们”。2)“们”排斥和确数成分词项

3)表复数不一定要“们”,“们”不是汉语复数的必须标志。1)——基于不同角度。相异——同质

夫妻们(错)兄弟们(错)——强调同质可以加,不强调则不可以

(四)名词的附类P64

一、方位词

a、16个单音及复合方位词(封闭)

b、语法特点:一般情况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要附在其他词语后

“上”、“下”用法的对称性分析

前提:语义的对称性——用法的对称性 A、对称性:

1)方位 例: 山上——山下

2)时间:(时间前段)

(时间后段)

“上”表示刚过去

“下”表示即将到来

例:上半度——下半度

3)排序:“上”表示顺序靠前,“下”表顺序靠后

例:上一个——下一个 4)等级:“上”表示等级品质高,“下”表等级品质低

例:上级——下级 B、不对称性:

1、“上”用法更多、更复杂 1)表事物表面:墙上 2)事物内部:书上

3)事物的某方面:工作上

4)表年龄词后,表时间:七岁上

2、“下”有类似用法,表节令词后:当下、时下

二、时间名词

1)分类

1、表时点和时间

2、表过去、现在、将来 2)语法特点:主、状、补语 3)时间的表达顺序,从大到小

近义词辨析

以后——后来(P67):某一时间之后,都可单用

(后来)只能单用 以后——可附着使用(那天以后)语义上:以后——过去、将来

后来——过去

三、处所名词P67

1、种类:A、所有地名、专有名词

B、表处所的普通名词

2、语法功能:单用、附着即可、作主宾、加介词后作状

3、处所语序表达:从大到小

第三节

数词P71

一、分类(基数、序数、数量数词:俩、三(指人)

二、辨析:两 一 二

第四节 量词P76

一、语法特点:不单用p76

二、分类:

1、语素构成:1)单纯(个、条、位)

2)复合(人次、车次、架次)

2、修饰对象:1)名量(个、条、位)

2)动量(次、回、番)

3、来源:1)专用(个、条、位)

2)借用(眼、捆、尾)

4、专用量词的小类(集体、个体)

三、辨析:点儿——些P77

1、数词的限制——肯定句可以用“一”,否定句“点儿”前可加半。

2、修饰对象(名、谓、可数与否)点儿程度上小,修饰可数,“一些”可修饰可数或不可数。

一点儿(补语)——有点儿(句法成分)点表程度(作状语)

四、量词小类 度量词:

货币、温度、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容量

复合量词:例次(实验)台套(仪器)、件套、吨公里、秒立方米

五、量词重叠

1、AA式P80

2、“一”AA式与AA式差别:(使用频率差别)1)主语:“每一”

一个个都撅着嘴 2)定语,表多,不作谓语

一阵阵掌声

3)状语,逐一,受双音x影响(节律控制)

习惯性说话

3、“一AA”——“AA”的条件限制P81

第四章 词类中

一、动词的语法特点P82

二、分类A、语义特征:。。

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心理活动动词、使令动词 “使”的归属?

B、更具带宾与否分类 C、据动词情状分类P85

三、动词的重叠、P87

离合词P38

第二节形容词P89

第三节区别词P95

第四节副词P96 专题:多用副词“就” 认知语法成就:

即:时间数量——关联——语气

就1:时间副词,表事情或动作即将发生或在很短时间内发生。Eg:他马上就回来。就2:时间副词,表示说话人认为时间发生得很早。

Eg:我六点就起床了。就3:关联副词,动作前后相承

eg:我看完电影就回家了。

就4:关联副词,复句后一分句关联前后。Eg:如果下雨,我就不去了。就5:范围副词,表限定 eg:我就喜欢游泳

就6:语气副词,加强肯定,表意志坚决

eg:你不要说了,我就不去了。时间副词:

就1就2 :初级,主观性,已然表很早,未然表间隔短。1)短时义副词、名词+就

eg:不远,一会儿就到了 2)时段词语+就

eg:我走路十分钟就到了。3)就+要

eg:就要下雨了。

4)表已然,“早”类词语+就,“从”。。+就

时点+就

Eg:其实我很早就知道了。

我从很小就认识他了。

我十岁就离开了。关联副词: 就3:初级,表动作之间的关1)动词性短语+就3+动词性短语

eg:下课就看电视

2)“一+动词性短语+就+动词性短语”

eg:一听就笑了。就4:初级,复句后一分句的关联

联 1)主语+动短语,就+动短语

eg:他想好好复习一下,就没有去玩。2)顺承,主语不同。

Eg:你刚走,他就来了。

3)使用成对的关联词,如果、只要、既然、因为。。就

eg:只要你有决心,就可以学好汉语。

就5:初级下——中级,表限定

典型用法:就+述宾/小句

非典型用法:就+像/这样

eg:月饼的形状就像一个月亮。就6:表语气(可删除)中级,加强语气 1)就+在/在于

eg:快乐就在生活之中。

2)就+动词短语 eg:吃药就可以,不用住院。副词“就”的偏误:

1)遗漏:eg:我们刚进屋,下大雨了(错)

2)错序

eg:昨天刚下课,就他来找我了。(错)

3)误加上

eg:要是我汉语学的好,我就倒想参加那样活动(错)

4)误代 eg:现在,北京的天气特别热,要是我去外边,我快累了,(就错)快出汗了

第五节代词P107

第五章

词类(下)第一节 介词P123

一、介词的位置

1)句首介词:关于。。

至于。。2)状位介词:替/叫/被/将/同/让

3)放句末:自/于+处所(来自哪儿)

4)放句首、状语:对于/为了/按/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沿着/随着 句子结构简单,则可以放在句中。

二、辨析近义介词用法:

1)结构: 经常组成什么样的结构

“由”经常搭配抽象意义,有相对固定的结构,eg:由。。构成/组成(从。。构成 错)“从”表示具体出发点,“在”固定处所位置。Eg:“从。。来/出来”(在。来/出来 错)

“在”常在宾语后带有方位词“里、外、上、下” “自”自。。以来/之后/之日起 “当”当。。的时候 “对”对/对于。。来说 “除”除了。。以外/之外 2)介词和其他词搭配

介词+名词(遵照、本着)介词+动词(跟、对)3)音节限制 当,在:表时间 4)语义功能

三、具体介词分析P125

第二节 连词P130 除连接性外,无其它修饰功能。

第六章 短语

(一)短语的结构类别

一、实+实

五种基本、三种特殊:连动、兼语、同位 量词和方位短语

二、实+虚 1)介词短语 2)“的”字短语

3)“所”字短语(所+v)4)比况短语:。。似的/一般/一样/般(等助词)

辨析P175

第七章 句法成分

第八章 句型和句类

第九章 句式——被动句专题

1、无标被动句

2、“被”字句 N1+被+(N2)+N+C 1)N1是生命体,不用“被”可能由受事变为施事 2)“被”字带有宾语,替换会导致宾语无法处理。3)N1非生命体,可以不用加“被”。

一、结构要求

a、主语是生命体,可能被误认为施事时需要用“被”字句。b、句中需要引出施事来,也需要“被”字句。Eg:他被香水熏的晕乎乎

C、谓语动词是单音节动词时,一般需要“被” Eg :东西被抢,他很伤心。

二、语用功能及语体色彩

a、“被”动句被动意味较强,多表示不如意,不情愿的事,无标客观陈述的意味更浓。b、无标——“被”字句: 口语——书面语

“被”口语对应词:“叫” “让” “给” “被、给”一般不加施事,“叫、让”一定要带施事

3、“由”字句 1)由介词“由”引出施事的句子(对应英语的被动语态)

2)由字句 和被字句 的区别 a、主语: 泛指/定指——定指

人事方面/这件事由他处理 这件事被他处理 b、补语的有无,可以没有——一般有补语或时态助词

问题由厂方解决——问题被厂方解决了。

c、施事:强调施事,一定要出现施事——不一定要

小说由他改编——小说被他改编了

d、谓语动词:没有“遭受”义的动词——负面词、表示遭受、遭遇和某些心理感知的动词

(任命、处理)中性词 此时可互换(由、被)

f、语义和语用的差别:主动性(中性)——中性、消极(被动性)

4、“是。。的”(可表被动)1)需要更多地表义信息 2)强调

5、被动义动词:遭受动词构成被动词

(一)什么是语义关系

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词语的语义范畴建立起来的关系。语义关系跟句法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如:

①我不吃了

②香蕉不吃了

③鸡不吃了

这三例句法关系都一样,都是主谓关系。但其背后隐藏的语义关系是不同的,例1,“我”是动作的发出者,称为施事。例2,“香蕉”是动作的承受者,称为受事。例3,“鸡”可能是动作的发出者,如“鸡吃米”;也可能是动作的承受者,如“我吃鸡”。因此,例3是歧义的。可见,建立起语义关系的类型,就可以合理解释句法结构内部种种复杂的情况。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类型

动词跟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叫格关系,是各种语义关系的重点。名词可跟动词直接组合,也可靠介词引人,因此介词也叫格标记。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有: 1.施事

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如:

他哭了。/进来一个大汉。/被狼咬死了。2.系事

指连系动词联接的对象。如: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了。/这个任务很重要。3.受事

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如:

地扫干净。/我们战胜了敌人。/他把树砍了。

4.与事

指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可用介词“给”引进。如:

他们教我英语。/他捐给家乡一笔钱。5.对象

指动作的对象,也可用介词“对、向”引进。如:

我们学习雷锋。/他对孩子进行教育。/大家向老师敬酒 6.致使

指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可用介词“使”引进。如:

我热了一碗饭。/我们要振作精神。7.结果

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如:

我写了一篇文章。/妈妈蒸了许多馒头。

8.工具

指动作行为的凭借物,可用介词“用、拿”引进。如:

他在刻铜板。/胳膊上裹着纱布。9.材料

指动作行为使用的材料,可用介词“用”引进。如:

脸上搽了一层粉。/他在给庄稼施肥。10.方式

指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如:

钱存定期。/我们寄挂号。11.处所

指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起点、终点,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如:

书放抽屉里。/回娘家。12.时间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如:

他回家乡过春节。/我的课请排星期五。13.目的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可用介词“为、为了”引进。如:

出版社在催书稿。/他在跑材料。14.原因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用介词“因为”引进。如:

他在愁经费。/别计较他的话。

(三)名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类型 1,领属:我们的学校/弟弟的书包 2,处属:天上的云彩/室外的温度 3.时属:当时的情况/过去的历史 4.从属:厂长的秘书/同学的妈妈 5.隶属:兔子的尾巴/孔雀的羽毛 6.含属:蔬菜的味道/妹妹的脾气 7.质料:老虎皮的坐垫/杉木的扁担 8.来源:中国的留学生/四川的榨菜 9.种属:一等奖的奖励/四化的目标 10.相关:李先生的消息/爱情的传说 11.类属:金黄色的麦浪/人工的心脏 12.比喻:金刚石的性格/历史的车轮

(二)语义关系的解释力

1、同一个动词,与不同的名词性词语搭配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吃面条、吃大碗、吃食堂、吃低保 妈妈在包衣服、他们在包饺子、外头包牛皮纸、礼品包小包

2、同一个名词性词语,与不同的谓词搭配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例如: 买毛衣、织毛衣 打人、来人 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月亮渐渐升起来了。妈妈高兴地点点头。

(一)语义指向的类型 1.补语的语义指向

第一,指向动词。

你砍快了,慢一点!我看完了《红楼梦》 第二,指向主语。我砍累了。我学会了滑雪。

第三,指向宾语。我们砍光了树再休息。他一连发出界两个球。第四,指向“把”的宾语。砍树把刀都砍钝了。他把牙都吃坏了。2.状语的语义指向

第一,后指中心语。血压急剧下降。我经常打乒乓球。

第二,前指主语。祥子青筋蹦跳地坐下。四凤胆怯地望着大海。

第三,后指宾语。花也很多,圆圆地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第四,前指介词“把”的宾语。我把王群满意地打发走了。师傅们把楼板纵横交错地堆放在一起。

3.定语的语义指向

第一,后指中心语。他昨天买了件羊皮大衣。我要好好地逛一逛美丽的西湖。第二,前指主语。他做了一个惬意的梦。我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

第三,前指述语。例如:陈小平看了一天的书。孙静在家等了一上午的电话。

(二)语义指向的解释力

1、有些句法结构的情况比较复杂,语义指向可以合理地解释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王冕死了父亲。苹果吃了三个。孩子被奶奶抱进了大门。奶奶哭瞎了眼睛。

2、一个句法结构中,语义上可能有多种指向的分析。我答对了两道题。

3、语义指向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释某些歧义现象。例如: 陈斌最喜欢游泳。

她又买了一件毛衣。→A.我买了一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B.她已借了一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C

.她已买了两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D

.她已买了一件皮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讲义

第一章 语法概说

一、什么是语法

二、语法分析和语法单位

三、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四、语法体系

五、汉语语法的特点

1、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汉语注重意合3、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不一一对应

4、汉语的句子构造规则与词组构造规则基本一致

5、汉语的主语和谓语可以理解为话题——陈述

第二章 词和词类

第一节 词类概说

一、词类划分的标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张志公“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十二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

二、识别词类的方法

1、根据划分词类的标准:语法功能

(1)组合功能

(2)句法功能

(3)类别功能

2、识别的窍门:记小类

(1)名词

(2)代词

(3)动词

(4)形容词(5)数词(6)量词(7)介词

(8)副词

(9)连词(10)助词

(11)叹词

(12)象声词

三、词类的教学分布

1、构成语法点出现在教材中

2、构成表达式出现

3、分布在句子当中

四、词的兼类

1、名、形兼类

2、形、动兼类

3、名、动兼类

第二节 名词和时间方位表达法

一、时间表达法

汉语的时间表达与印欧语的区别:

1、时点和时段

(1)时点词

① 钟点词

② 日期

③ 某些时间词

④ 某些词组

(2)时段词

① 时间词

② 词组

(3)时段词中的“个”

① 必须用“个”

② 可用可不用“个”

③ 一定不用“个”

2、时间表达法

(1)汉语中能表达时间的词

(2)时点和时段在句子中的功能

① 动作、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② 动作持续的时间

③ 表示不定时间

④ 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现在、将来

3、注意事项

(1)怎么分析时间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2)时间词和介词“在”的问题

(3)区别同译词

① 点、点种、时

② 刻、刻钟、分、分钟、秒、秒种

③ “号”和“日”

(4)“前后”和“左右”跟时间词搭配的问题

二、方位、处所表达法

1、方位词

2、处所词

3、名词和方位词的组合规则

4、方位处所表示法

(1)作主语

(2)作状语

(3)作补语

第三节 数词和读数法

一、数词的分类

二、整数的读法

1、“万”以下数字称数法

2、“零”和“半”

3、“二”和“两”

三、小数、分数的读法

四、倍数的读法

五、序数的读法

1、“第”的用法

2、号码读法

六、概数表示法

1、相邻数字的并列

2、“几”和“多”

3、表概数的词语

第四节 量词的语义特征

一、量词和名词在语义上的联系

“把”:

“张”:

“条”:

“块”:

二、量词和动词在语义上的联系

“次”:

“趟”:

“遍”:

“下”:

“顿”:

“场”

“番”:

三、量词的多义性和交叉性

四、量词的色彩

1、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

3、语感

五、辨析近义量词

六、量词教学的设想

1、量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量词的不同阶段的教学 14

(1)初级阶段:

(2)中高级阶段:

第五节 代词的活用

一、人称代词的活用

二、疑问代词的活用

1、泛指

2、虚指

3、任指

三、指示代词的活用

第六节 能愿动词

一、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

二、能愿动词的词义分析

1、能愿动词的一词多义

“能”:

“会”:

“可以”:

“要”

2、能愿动词的词义交叉(1)表擅长

(2)表可能

(3)表意愿

三、能愿动词的肯定与否定

第七节 副词和介词

一、虚词的教学分布概况

二、副词和介词的再分类

1、副词再分类

2、介词再分类

三、副词组合中的特殊现象

1、副词修饰名词、数量词

2、副词和否定词的位置

3、某些副词修饰“动/形”后影响了“动/形”的语法功能

四、副词和介词的使用条件

五、归纳虚词语法意义的方法

1、把同义、近义的词放在一起比较

2、把说明同一方面的虚词进行比较

3、把意义相对的词进行比较

4、把用虚词的句子,抽掉虚词后比较

六、分析虚词偏误的方法

第八节 离合词

一、离合词概述

二、离合词的语法特点

1、中间可以插入其他(多种)成分

2、大多数离合词不能带宾语

3、离合词带补语时要重复动词

4、离合词的重叠方式是AAB

5、离合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6、有的离合词可以倒序

三、离合词的教学方法

第三章 词的组合

一、短语概述

二、短语的类别

1、短语的结构类别

2、短语的功能类别

第四章 句子和句子成分

第一节 主—谓中的主语和谓语

一、句法成分概述

二、汉语中的主语和谓语可以理解为话题和陈述

三、主谓词组对组织句子的影响

四、主、谓的语义关系

1、主语对谓语来说是什么角色

2、谓语有四种

第二节 述—宾中的宾语

一、句法分析中注意与其他成分的区别

1、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

2、主谓结构作宾语和双宾语

二、关于双宾语

三、形容词带宾语

四、述宾之间的语义关系

第三节 定—中中的定语

一、“的”的用法

1、名词

2、代词

3、形容词

4、动词

5、数量词

6、短语结构

二、多项定语的位置

三、定语的语义指向

1、主语前的定语的语义指向

2、宾语前的定语的语义指向

第四节 状—中中的状语

一、“地”的用法

1、副词

2、形容词

3、介词词组

4、其他词组

5、时间处所

二、多项状语的位置

三、状语的语义指向

第五节 述—补中的补语

一、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八类补语

二、趋向补语

1、范围

2、趋向补语对动词的选择

3、趋向补语的立足点

4、趋向补语的宾语的位置

5、趋向补语的意义

三、结果补语

1、结果补语的意义

2、结果补语的语义分析

3、结果补语形式上的特点

四、程度补语

1、程度补语的语义类型

2、程度补语的否定式

3、程度补语的几种形式

五、可能补语

1、可能补语的形式

2、可能补语的意义

3、可能补语与“能”的区别

4、可能补语肯定式与否定式使用频率

5、特殊的可能补语

六、时量补语

1、时量补语的基本意义

2、时量补语的用法

3、时量补语的否定式和疑问式

七、动量补语

八、数量补语和介宾补语

1、数量补语

2、介宾补语

第五章 句型和句类

一、句型: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联合复句、偏正复句;

二、句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第六章 句式

一、“把”字句

二、“被”字句

三、连动句

四、兼语句

五、存现句

六、比较句

七、“连”字句 第七章 复句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五篇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