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炮轰传统家庭
编辑:落花无言 识别码:13-745074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2 14:21: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炮轰传统家庭

炮轰传统家庭

雪峰

人类80% 的苦难根源于传统家庭,每个人焦虑、担忧、烦恼、苦闷的90% 起因来自传统家庭,传统家庭这个人类的生活模式应该引起全人类的思考,人类若依然遵从传统生活模式,那么,人类不仅解决不了自身的苦难,解放不了自己,也会给自身带来灾难。

传统家庭的八大弊端

传统家庭给人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益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传统家庭就是无边无际的“苦海”,它苦在什么地方?

1、传统家庭是人自私的发源地,任何一个人,一旦进入传统家庭,不得不自私。

2、传统家庭是封建宗法专制的基础,历朝历代的腐败堕落大都是家庭导致的。

3、绝大多数犯罪都是传统家庭在起作用,没有家庭,犯罪率会下降至少一半。

4、传统家庭的存在是自然资源浪费和遭到破坏的主要祸根。是人口过渡增长的渊薮。

5、传统家庭扭曲人性,使人要么变成了奴隶,要么成一个个小暴君,从而人失去了自由。

6、传统家庭导致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嫉妒比较,人的灵性难以得到升华。

7、传统家庭浪费了人类中卓越人士的精力和时间,扼杀了大量圣人的出现,使人类庸俗化。

8、传统家庭使人类无法享受到真正的持久的情爱生活。

传统家庭的罪恶罄竹难书,传统家庭不消失,就阻碍人类实现如下理想。

传统家庭阻碍了什么

1、阻碍了人类大同理想的实现。

2、阻碍了人性的升华,妨碍人走向自由。

3、阻碍了人享受上帝赐予人的自由情爱生活。

4、阻碍了人类的和平事业和文明的进步。

5、妨碍了贤士们充分地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展现无私奉献的品质。

6、阻碍了人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民族及文化的融合。

7、妨碍了社会组建起公正有序的全民福利制度。

8、阻碍了公共资源的合理化开发利用和安全保护。

对传统家庭的对策

1、向人类智慧的最高者佛陀释迦牟尼学习,抛弃家庭。

2、听基督耶稣的话,也不娶,也不嫁,敬奉天父上帝者,就是自己的亲人。

3、老人由全社会赡养,孩子由全社会抚养教育。

4、鳏寡孤独病残体弱者由全社会照顾负责。

5、废除夫妻制度和婚姻法,代之以自由组合。

6、视结婚者为弱智傻子。

7、鼓励夫妻双双成为生命禅院禅院草。

8、推选单身为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凡有家庭的人,一律不准进入政府部门工作。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参与完成,传统家庭根深蒂固,家庭的意识渗透在每个人的血液细胞灵魂中,传统家庭这个几千年累积起来的巨大冰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失的,但是,人类已处在生死存亡的岔路口,如果人类的绝大

多数人认识到传统家庭的弊端并积极来做融化冰山的工作,那么,人类是有希望的,上帝是会垂青的,是会网开一面的,恶性循环会逆转,有人会带领人类走向幸福时代,如果人类的绝大多数不来做融化冰山的工作,反而去维护传统家庭,那么,只好将自然法则降到人类的头上。

2008-03-05

第二篇:传统企业如何应对跨境电商的“炮轰”

传统企业如何应对跨境电商的“炮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网络购物的狂热凸显电子商务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子商务市场。而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了一股新的力量,为中国外贸出口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2013年,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表示,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30%以 上,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在一般货物贸易出口中所占比例正在逐年加大。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2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传统外贸企业,面对未来跨境电商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该如何认清跨境电商的真正含义与价值所在,并以跨境电商作为未来推广企业品牌的一条“捷径”,拉动传统外贸行业通过新的营销模式,成功驶入电子商务的“蓝海”,众多外贸行业专家、企业与政府学者也将就这些话题进行深入地探讨。

对于传统外贸出口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型外贸出口企业来说,借助完整的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打破企业管理瓶颈,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建立直接面向国外买家的营销渠道,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运营周期,可以弥补自身资金缺乏、订单较少的不足,信息化的企业管理已经成为外贸的重要增长点,是中国品牌迈向世界的一个出口。

2014年是中国商品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的重要一年,加速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品牌”加速转变,推动中国企业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第三篇:三次炮轰劳动合同法

三次炮轰劳动合同法,财政部部长楼继伟都说了啥

2016-03-07

从清华大学演讲到中国经济50人论坛再到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财政部长楼继伟三次炮轰新《劳动合同法》,并将其看作导致中国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一再提出应该修改《劳动合同法》。那么,《劳动合同法》到底怎么了?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简称《劳动合同法》)在全国人大通过。该法案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劳动合同法》自出台以来,却在社会上饱受争议。一些企业主和学者质疑《劳动合同法》,认为该法案大大增加了用工成本,是导致企业关闭、撤资的主要原因,指责《劳动合同法》“脱离了我国的国情” “过度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上述观点不仅是《劳动合同法》出台及实施过程中备受舆论关注的焦点,在今天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财政部长楼继伟针对《劳动合同法》再度发声。楼继伟都说了啥?我们不妨一起来回顾一下!

第一次 《劳动法合同法》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2015年4月24日,楼继伟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清华中国经济高层讲坛”上发表题为《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楼继伟首次直指《劳动合同法》弊端。以下为楼继伟演讲节选——

楼继伟:2007年是一个拐点。从这一年开始,工资的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2007年在讨论《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实施。这个《劳动合同法》是很有弊端的,当然,很多人可能不同意我的看法。它的弊端主要在于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职工可以炒雇主,但雇主不能解雇职工,很多投资人离开中国也是这个原因。推行企业集体谈判是对的,但是提出行业集体谈判和区域集体谈判,是可怕的,欧洲就是这个问题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僵化。美国底特律行业工会力量很强大,工资福利特别高,如果以美国南部日本投资的汽车企业作为标杆的话,每辆汽车的成本要高2000美元,最终导致底特律汽车业破产。

第二次 《劳动合同法》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太低

2月19日,楼继伟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做了《关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主题发言,此次发言,楼继伟再次表达了他对《劳动合同法》的意见,以下为楼继伟发言实录——

楼继伟:我们在新常态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我们说《劳动合同法》可能是有问题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约束,立法和司法层面上有所体现,最终很大程度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太低。

首先是现行的用工制度脱离劳动生产率,工资刚性上涨。最近十年,特别是最近八年,工资超过劳动生产率两三个百分点,使得我们竞争力越来越不足,实际上代工制是灵活用工,不可能长期发展。法律造成的扭曲,使这方面的用工制度,使生产力极大的退出。我们老讲工资上涨,但是退的太早了。

现在企业必须签订长期合同,但从企业来讲,如果我没有订单了我就放假,有订单了再招回来。再一个新进入的劳动力数量减少造成劳动力市场下滑,对于低技能劳动力损害很大。

再一个,降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企业需要支付大量的培训成本,使非技术员工成为技术员工。现在企业最需的是技术员工,而情况是,企业把员工培养好了他就走了。如果企业说,如果员工要走就要支付大量的费用,则技能工人很难招。工资增长降低劳动力市场投资的意愿。学生失学率上升,工人不愿意放弃当前收入培训,所以出来了劳动派遣工的制度。企业内部应该推行工资集体谈判。

怎么办呢?我认为下一步应该保证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再有一方面,不能说就是劳动合同法造成的,人没有落户的可能性,企业不愿意培训。如果有动力的话,应该把职业培训和企业结合起来,这样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次 《劳动合同法》的保护程度是不平衡的

3月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楼继伟面对媒体记者提问再次表示,“在企业方面和雇员方面,《劳动合同法》的保护程度是不平衡的”。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台湾经济日报记者:您之前曾经提过《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保护十分不足,以及工资过快上涨可能会影响企业投资意愿,这也是很多台商过去几年一直反映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当中有一些是超前的,有没有修正的可能,应该如何修正?在工资增长和企业的合理负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谢谢。

楼继伟:《劳动合同法》的问题,我是在两次的学术活动中,以学术的角度讲过。一次是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一次是在五十人论坛,讲过《劳动合同法》相关问题。在企业方面和雇员方面,保护的程度是不平衡的,它所构建的用工的基本模式,是那些标准工时的模式,也不太适合于灵活用工的模式,对于在职的职工保护比较多,实际对于新入职的人,特别是低技能的体力劳动者的实际就业是带有歧视的,我曾经做过分析,一个是没有激励去提高职工的高技能,因为企业如果加大了企业培训,提高技能,而职工可以提前一个月不说什么原因就可以离开,企业为什么花钱给你提高技能呢?目前中高级技师是最为短缺的,与《劳动合同法》是有关的。一个职工如果工作不努力,企业很难对他进行处理,比如解雇,那么位置就占着,对新入职的就形成歧视。

由于刚才说到了,是标准工时制为基础的,而不是适合于灵活用工,那些外向型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有订单的时候,把工人招来,签订临时合同,没有订单的时候你先做别的什么。企业是灵活用工的。但是我们是标准工时制为基础的《劳动合同法》,使得这些企业都非常为难了,大量的工作机会给谁了呢?低技能的劳动者工作机会就少了。从产业来说,可能会因为成本上升转向其他国家去了。那么最终损害是谁呢?损害的是劳动者,减少了就业机会。本意是保护劳动者,但可能最终损害了一些劳动者的利益,还可能导致了薪酬的过快上涨。这几年薪酬的上涨是超过劳动生产率的,长期这样是不可持续的。这里有各方面的原因,不能说跟《劳动合同法》没有关系。

至于要不要修法,怎么修,财政部是个宏观部门、综合部门,看到这些问题要指出来,因为会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财政在支出和收入方面也都受到影响,我们需要做出矫正。修法不是财政部的事,之前我在社会上学术活动中说了,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回答问题,是部长身份,既然问到了,我也给你回答一下。

第四篇:家庭教育学 我国传统家庭家庭教育思想(范文模版)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讲稿整理

一、我国传统教育的目的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教”文化(钱穆),在夏商之前,中国文化属于巫鬼文化,在周朝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中国文化进入宗法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族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维护父权、族权。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孔子、孟子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到了汉代,最高统治者“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得到高度的继承与发展,并代代相传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的文化。宗法制社会是由父系家族构成的宗法关系首先是家族关系,以家族为本位。孟子云“积家而成国”儒家的思想“天下国家”“家国一体”的伦理思想都确定了家庭、国家、社会的关系。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在中国古代,国家是家庭的放大,而人伦关系本质上也就是家庭伦理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类关系中,父子、夫妇、兄弟是关于家庭中的伦理关系,而君臣是对父子的仿效,朋友关系是对兄弟关系的类推。

因为国家是家庭的放大,所以以“家”为本位再进一步具体化,就是以个人的治理为本位。儒家经典《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神秀而后假期,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准则。奠定了历代重视家庭教育的理论根基。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同的社会阶层其侧重有所不同,统治者自西周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从其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嫡长子教育,家庭教育成为培养统治者的重要环节。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对孔鲤的庭训,父亲的教诲)奠定了士大夫“诗书传家”“以礼治家”的传统。,明代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家教伦理也逐渐由统治阶层向平民百姓普及。统治阶级认为通过百姓家教可以敦风厉俗,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和维护社会稳定。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不同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历代帝王家教重在培养统治者,官僚士大夫家教以“修齐治平”为目标,倡导平民家教则为了敦风化俗、使百姓守分安命。

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

自先秦至近代,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表现出一定的承继性,具有重品德教育、重经纶教育、重胎教及童蒙教育等特点。

1.以“孝悌”为主的封建伦常教育

伦常,我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封建时代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为五伦,认为这种尊卑、长幼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常道,称为伦常。

春秋时期: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礼。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重视道德教育 以德为本的教育主张。真正的孝?体现他思想中有一定的民主性。(反对过度体罚,子女可以提建议)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句话的白化文大意是: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战国时期: 孟子:

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的五伦之道。

“父子不责善”——性本善。

荀子:

“隆礼”——在家庭中强调家长的至尊地位,重视家庭礼义,规定了繁琐的仪容举止规范,并对“子不从父命”规定了条件。——性恶论 其思想反映了封建家长制礼法束缚不断加强的趋势。

韩非:教子必须严,“爱不如刑”,提倡父亲常用体罚。——法家思想

秦代: 李斯 严酷的法家思想

以法令的形式强行推行家庭伦理 对后世影响深远。

汉代:(西汉 董仲舒):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纲常体系确立。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上下级)

五常:仁、义、礼、智、信。(平级)

两者合起来,成为处理纵横关系网的基本要求。

(东汉)《白虎通》——三纲六纪 三纲:君臣、父子、夫妇。

六纪: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

变成了单纯的上下级关系,形成了无处不在的服从制度。

宋代: 理学(儒佛道)理学将封建伦常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家教伦理化倾向更加突出。

明清:

程朱的文教政策

强化了伦理道德教育 家教内容中充斥着伦理道德的说教。

顾宪成《家训》中将“五伦”视作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必须无条件服从,赞成“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观点。

“孝悌为本”的封建伦常教育历经各个朝代统治者的矫饰,致使家教伦理化达到了顶峰。

2.以“勤、俭”为主的处世道德教育

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勤俭”被看作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的品质。

(1)春秋时期“敬姜教子”——勤则善心生,逸则恶心生。唯“勤”故能思“俭”,俭朴则善心生

敬姜是鲁国大夫公文伯的母亲,有一天,公文伯朝见鲁君后回家,看到母亲正在绩麻,就对母亲说: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您还要绩麻,季孙看了会生气的,以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听罢儿子的报怨,训诫道:“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她认为,上自天子、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须劳动,或劳心、或劳力,才能政清人和、国泰民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和前提。在此敬姜阐发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国则兴;逸乐怠慢国则败。敬姜的诫子家训是载于《国语》上的有名的家训,敬姜因这篇出色的《论劳逸》之文成为有名的贤母。

(2)“俭”常与“约”相连,一个人能处处节俭,说明他有很强的自制、自律能力。

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训诫他崇尚节俭的一篇家训)中论述了:俭,为道德自律奠定基础,侈,为走向犯罪深渊准备条件。

“成由俭,败由奢。”

3.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文化知识教育

夏商周三代的家学普遍偏重于天文、历法等应用科技知识。

汉武帝“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定为官方正统思想,百姓只有通儒经才能仕途荣达。

世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重儒学而轻科技的社会心理由此形成。

魏晋南北朝:儒经仍是家学的主要内容,但文学、史学、律学、医学、科技、玄学等也是家学的重要内容。

隋唐:科举制度确立 科举主要以儒家经典及诗赋等为考试内容,“取富贵”成为劝子读书的激励手段,这是当时普遍的社会心态。

宋代:文教政策 学校、科举更为发达,读书作官被人们视为振兴门户的必由之路。

明清时期:加强了思想文化专治 尊经崇儒的国策以及八股文的兴起,将人们的思想统一于程朱理学。

三、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1、注重严、爱结合

《周易.家人》中有着丰富的家教思想,在教子之道上突出“严”字,为我国古代家教奠定了理论基础。这里的严并不是随意打骂,而是有四层意思:一是家长在家庭中有至尊的地位。二是家庭成员各正其为、各尽其责。三是指家教之严并非仅仅是事后惩罚,更在于防微杜渐。四指严爱结合。光有严厉并不能让人真正心服,真正的教子之道还应该有爱。五是指家长要有威信,不光威严。

南北朝时颜之推第一次提出较为系统的家教理论,其中家教原则中重要的一条即为“威严而有慈”。父子间应该严肃,不可以因为过于亲密而不庄重,会使孩子对父母心生怠慢。父母子女间必须有骨肉之爱,但又不可简略必要的礼节,否则就做不到父慈子孝。颜之推还提出要戒溺爱,严教才是真正爱子的体现。

2、强调以身作则。

《周易.家人卦》中就已提出“教子与律己相结合”。当家长的必须以身作则,才能有教子女的威信。以身做范虽主要是对家长提出的要求,但同时也是对全体家庭成员的要求。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修身是基础,因此,儒家十分重视个人人格的培养塑造,并通过个人人格来影响他人。

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地使用了身教示范的方法,他认为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受的,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而,我国古代很多人写的家训、家书中,比较普遍地采用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来教育子女的教育方式,这样无形之中对子孙起到了一种榜样的示范作用。颜之推《颜氏家训》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重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历来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提出培养孩子要像处理、使用木材一样,做到“各得其宜” 孔子十分注意因材施教,孔子的学生冉求做事胆小畏缩,而仲由胆大冒进、好胜,针对他们两人不同性格特点,孔子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对冉求,孔子鼓励他要敢于前进,对仲由,孔子教育他要先退一步,不要冒失行事。

4、注重启蒙艺术

我国古代家庭的启蒙教育重在启蒙的艺术、方法和技巧,强调启蒙的途径和手段,甚至用现身说法来进行启蒙。如:岳母刺字。

5、运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

循序渐进是指根据子女不同时期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同我国重视早期教育的优良传统相一致,我国在很早就发现儿童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并根据这些发展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

6、注重环境塑造的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环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广为流传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生动的例证。

四、传统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

传统家庭教育:

正所谓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内容。我国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和《大学》中所奠定的政治——教育逻辑,使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呈现出厚重的政治色彩。纵观历朝历代可以看出传统家庭教育以促进子弟修身养性、立徳成人为根本。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评价:传统家庭教育虽然在内容、方法、原则上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其专制性对人性的压抑是严重的,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传统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

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从封建社会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社会结构开始逐渐瓦解,与此相应,传统的家庭教育也逐渐崩溃,开始了转折和变革的历程:

1、从家庭教育内容上看:西语、西技、西艺被引入家庭教育内容之中。在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时期,曾国藩在家庭教育中主张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学洋务西语和西技,后来曾纪泽成为清末爱国外交家,曾纪鸿则精通算学,说明西学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2、从家庭教育思想上看:1898年维新运动时期,家庭教育全面引进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如民主平等思想;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蔡元培提出“培养共和国健全人格”的目标,传统的子女观受到更深刻的批判;经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民主、平等的儿童观和子女管已在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理论和儿童心理学成果,从而把家庭教育建立在近代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是陈鹤琴。他以西方儿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家庭教育的原则,成为我国家庭教育原则由经验型转为科学型的重要标志。

3、从家庭教育制度上看:受西方议会制度、法律制度影响,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有《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设立蒙养院,招收3-7岁的幼儿。标志着近代家庭教育法制化的开始。

继承和发扬:

近代地主阶级改良派及先进知识分子在重视学习西方家庭教育思想的同时,从未放弃对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他们继承古代爱国主义传统并结合近代社会发展特点,构成了近代家庭教育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新特点。林则徐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赵戌登程口占示家人》),林纾说“汝能心心爱国,心心爱民,即属行孝于我”(《畏庐文集》),鲜明地表现了当时家庭教育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总评:

我国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是在社会结构近代转型的情况下逐步实现的,存在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教育在鸦片战争后百年间基本上转变为近代形态。但这种由外而内的被动转变是不彻底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近代家庭教育只在官僚、地主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及知识分子等社会阶层中存在。

2、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尤其是“长者本位”等思想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

长者本位,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传统社会,以长者为本位,‘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父辈长者的尊严、地位、权势至高无上;子辈幼者则毫无独立价值,只是父辈长者生命价值的体现和延续.长者把幼者仅仅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

第五篇:亲近传统,传承美德,共建和谐家庭

传统美德是什么?它是汇成汪洋的水滴;是茂密丛林的树种;是描绘彩虹的颜色;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题记

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着称于世。其中,孝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往今来,孝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中国古代君王讲究以孝治天下,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表达了古人对“孝”的无限赞美。在我的故乡,就有这么一个传说:2000多年前,吕纯阳化作一卖油翁来东京城试探人心。一个铜板,油随便打,贪心者都来占小便宜。一葛姓男孩奉母命来打油,付好一铜板,只盛了一小瓶油。吕纯阳问:“为什么不用大瓶装?”男孩说:“母亲说,买东西要凭良心,一个铜板只能买少许油。”吕纯阳见他心地善良,又是孝子,就告诉男孩:“过些天村旁的石狮嘴里出血了,这里就要塌了,你背上娘只管逃生。”果然,有一天石狮嘴里出血了,他背起娘就逃,身后的陆地陷下去成了汪洋,他逃到一座高山上,放下娘歇息。说也怪,一放下娘,地就不塌了,他们在此住下,此山称为黄杨尖。男孩长大后在山中采药炼丹,成了葛仙翁。人们被葛孝子的精神感动,就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他生日时上山朝拜。

当然,不仅是孝,互让互敬、讲究礼节、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也在社会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马路上车让人体现出社会文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在家庭中,和睦幸福,和平相处。大人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用好成绩回报父母,一家三口相处的其乐融融。传统美德更是无处不在,让人与人之间都充满了宽容、诚信。

亲近传统,传承美德,共建和谐家庭,是我们的信条,希望它能一直传承下去。

炮轰传统家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