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百年根基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14-774383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9 10:58: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百年根基

百年根基

北京师范大学创办于1902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著名大学之一。百年砥砺,铸就了北师大丰富的文化底蕴、突出的学科优势和雄厚的教育资源。今天的北师大,其学科与专业设置涵盖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12个学科门类中除农、医、军事外的9大门类,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北师大人才济济,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超过75%,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46%,拥有黄祖洽、王梓坤、孙儒泳、刘伯里、刘若庄、刘昌明、林学钰、张新时、李小文等院士和启功、陶大镛、赵光贤、何兹全等一大批学术造诣精深、蜚声中外的学者,是我国最重要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学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教育园区)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北京师范大学和珠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按照独立学院的机制和模式运作、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建设珠海分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实现“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办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部有关批复精神的指导下,珠海分校坚决执行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资源国有、学校举办、市场运作、全新模式”的建校方针,坚决贯彻“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以共赢求合作”的发展思路,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大胆进行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国际合作以及产学研一体化方面的改革尝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与科技产业复合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改革实验区,发展成为“国际化、开放式、综合性、有特色、应用型的一流大学分校”。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珠海分校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由北京师范大学负责。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珠海分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派出经验丰富的管理干部,负责分校的行政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依托母校的优质学科资源,着眼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厚人文、科学素养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建校以来,生源遍及全国二十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的新生全部来自各省普通本科二批。现有在校生已逾20000人。

目前,学校设有文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不动产学院、特许经营学院、物流学院、法律与行政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应用数学学院以及国际商学部等十四所学院(学部),开设40余个专业以及若干国际合作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学生修满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颁发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毕业证书;符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者,可申请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士学位证书。

毕业生在国家政策、规定指导下,按照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就业。珠海分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各学院积极为毕业生创造实习就业机会。至2009年,我校已送出四届毕业生共10685人。经广东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核定,其中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9.17%,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52%,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59%,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1.83%。

师资与学生

为了确保珠海分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分校建设初期起,北京师范大学即选派以知名学者和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承担分校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相关院系也选派出一些知名学者和优秀教师赴分校担任教学工作。著名管理学家、博士生导师蒋正华教授;“两弹一星”功臣、中科院院士黄祖洽教授;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博士生导师、北师大教授张厚粲先生等一批国内国际知名学者均应聘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参与教育教学或为学生开设讲座。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博士生导师顾明远教授亲自主持珠海分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工作。国内外一些知名学者也受聘在珠海分校任教或讲学。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92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33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16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28人。

为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珠海分校对录取新生的高考成绩有较高要求。在各地省级招办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校各专业均为各地二批本科线上考生。

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

遵照教育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按照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进行教学模式、管理方式、国际合作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的改革尝试”的指示精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始终坚持教育创新,力求在继承北师大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独有的特色。珠海分校十分注重汲取和利用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知名大学的专业、课程和教材,实施多种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目前已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及港澳地区的多所高等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教育创新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国际化原则——充分汲取和利用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知名大学的专业和课程,实施多种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应用性原则——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强调实用性。

区域化原则——为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

个性化原则——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最大的选择空间.在人才培养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大力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为学生实现自我设计、追求卓越人生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我校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色:

弹性学习制——打破传统的学年制限制。根据相关规定,学生可自主决定在校学习年限;在规定的3~8年时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在学期间,学生可以申请保留学籍短期休学就业,其后可继续返校学习。

二次专业选择——学生入学后可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二次专业选择。

学分互认——对不同专业开设的相同课程,各专业相互认可。跨学科课程的学分,在规定课程模块内,可进行学分转换。

外 向 型——采用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教学计划,引进外籍教师,部分课程引进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

应 用 型——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各专业与对口行业建立合作关系,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使学生既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

复 合 型——在严格实施专业培养之外,向学生提供多项辅修课教学、职业资格培训、职业证书培训,促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建设规模与学习生活条件

珠海分校坐落在美丽的广东海滨城市珠海,学校依山傍海、青山绿水,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学校占地面积5000余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投资已逾16亿元,建成的教学与生活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堪称国内一流。计划在未来的8~10年间,珠海分校将形成3万人左右的在校生规模。

目前,学校拥有专业实验室51个,4个国家级实验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10236台,总价值7214万余元。实践教学基地796个。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广东省教学示范中心。图形图像实验室成为珠海市科技创新公共实验室。学校的网络建设基础设施高度发达,被中国教育和科学计算机网网络中心授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珠海城市节点”单位。

图书馆是为分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目前馆藏中外文图书100余万册,现订中外文报刊21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10个系列50余种,设7个印刷型文献阅览室,1个多媒体阅览室和多个研讨室,可免费向读者提供外借服务、阅览服务、信息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学校已建有足球场两个,350米、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各一个,大型风雨操场(室内球馆)一座及室外标准篮、排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标准比赛泳池和沙滩休闲泳场可同时满足师生的训练和锻炼需求。

学校建有22000多床位的不同规格学生宿舍,大部分宿舍附设卫生间以及太阳能自动供热沐浴系统;每个学生配备一套组合式家具;宿舍装有IC卡电话及宽带网接口。校内有三条专线公共汽车及长途客车直达珠海市区和广州的主要地点。银行、邮局、通讯部门、医疗门诊部等在校内为师生提供各类优质服务。学生社区各类配套设施齐全。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校园环境、教学和生活设施在国内均堪称一流,为莘莘学子在此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物流学院是培养物流经营管理和物流系统设计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学院。学院与全国第一个创建物流专业、具有一流物流专业教育资源的北京物资学院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珠海分校物流学院地处物流业十分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办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2005年7月,物流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北师大珠海分校第一批重点建设的两个品牌专业之一。

物流管理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生规模发展较快,目前在校生有980名,包括按照“3+1”办学模式安排、正在北京物资学院学习的2003级200余名学生,还包括本院与新加坡物流管理学院、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合作举办的国际课程班。

学院人才济济,名流荟萃,拥有中国物流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在现有的专业课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60%,具有重点大学学习或工作背景的达到80%。我国物流界的权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丁俊发常务副会长担任本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李京文院士、香港物流协会黄辅华会长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应聘为本院客座教授。在专业课教学中,除本院师资队伍外,还依托合作办学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的一流教师队伍。

物流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原则,使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上全面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实施多种办学模式,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坚持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建设物流信息实验室和物流机械模拟实验室,开拓产学研相结合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为培养应用型的物流高级人才提供物质条件。物流学院积极开拓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学术团体、高校和各类企业的业务关系,得到各方面的热情支持,保证学院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不断发展。在香港物流协会的支持和赞助下,自2004年以来,学院几次组织学生到香港考察物流,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大大扩展了视野。

两年来,物流学院举办和承办全国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珠海市现代物流发展研讨会等高档次学术性活动,成功申报和实现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冬季学校落户珠海,这些活动都推动了学院教学工作的发展。

物流学院十分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把学风建设作为学院的一项长期战略措施,对学生从严要求,学院学生中呈现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良好氛围。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在军训、义务献血、文体活动中,都显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学院连续获得2004年度和2005年度分校运动会总分第一名;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校级和院级奖学金和其它各类奖项。物流学院经常组织学术讲座,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学术性活动,2005年有7项学生科研课题列入学校的课题计划中,有的学生在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2006年1月我院学生获得学校首届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

深入实践 开阔视野

为突出学生培养目标的“应用型”特点,物流学院通过各种途径,与制造企业、经销企业、物流企业等密切沟通,为教学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到目前为止,我院已与澳门南光(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国际货柜码头(九洲)有限公司、珠海浩业物资公司、珠海九川物流有限公司、中山市天润物流市场有限公司等企业,香港物流协会、中山市物流协会等行业协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2005年6月,在珠海市经贸局的支持下,我院与有关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珠海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现已筹备就绪,计划于2006年4月正式成立。

2005年8月1~5日,我院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采购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第五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召开的这次会议为我院沟通与各兄弟院校的关系,并学习他们的宝贵办学经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2006年2月26日~3月3日,由我院具体承办的国际采购与供应联盟冬季学校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开班授课。这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扩大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为学院搭建更广阔的办学平台奠 定了基础。

国际合作 全新模式

我院注重汲取和利用国外著名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实施国际合作办学。目前已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合作创办物流管理专业“1+2”国际课程班。我院还与荷兰瑞兰德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商谈合作办学事宜。

物流管理专业“1+2”国际课程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本项目为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升读大学并留学海外、获得国外大学文凭的学习途径。它要求学生能够在双语或全英语的教学条件下,学习物流专业课程。

“1+2”项目学制3年,学生第一年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习,第二年在新加坡物流管理学院学习,第三年在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学习。完成上述学习过程且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商学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篇:百年根基 , 领跑未来

百年根基 ,领跑未来

葛兰素史克(中国)2009年实习生 “ 起跑线 “计划

葛兰素史克公司总部设在英国,以美国为业务营运中心,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约占近7%的份额。公司在全球拥有10万余名既掌握专业技能又有奉献精神的出色员工,产品遍及全球市场。

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药品主要用于六大领域――抗哮喘、抗病毒、抗感染、精神卫生、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癌症药物的研发也正迅猛发展。葛兰素史克的疫苗产品居世界领先地位,全球25%的疫苗是由葛兰素史克提供的。此外,在消费保健品领域,葛兰素史克亦居世界前列,主要产品包括非处方药、口腔护理产品、戒烟产品和营养保健饮料。2007年,葛兰素史克全球销售总额达227亿英镑.作为世界领先的制药业巨擘,葛兰素史克公司秉承 “让人们能够做得更多,感觉更舒适,生活更长久,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的使命,以研究开发为基础,凭藉公司本身的技术潜力和资源优势,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医疗保健领域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以”您的健康,我们的承诺”为奋斗目标,致力于中国大众的健康人生。葛兰素史克(中国)处方药部, 作为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的最大业务部门, 2007年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业绩,销售额占中国区总额的一半,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处方药部的主力产品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口服抗病毒乙肝药物“贺普丁”,它是中国医药市场中最大的单一品牌。另外,口服抗病毒乙肝药物 “贺维力”;糖尿病药物“文迪雅“、和哮喘药物“舒利迭”等,均是受到医生和患者广泛欢迎的创新药品。同时,疫苗产品中的流感疫苗“福禄立适”;乙肝疫苗“安在时”;水痘疫苗“威可蒙”在相关领域名列前矛。

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实现我们的愿景.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完善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是中国处方药部和疫苗部人力资源策略之一。我们决定2009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推出名为“ 起跑线 ”的实习生计划.。秉承葛兰素史克(中国)的使命,为中国处方药部和疫苗部储备明日英才。

2009年实习生“ 起跑线”计划等待着你的参与!请投递时在邮件标题栏内标注申请意向城市,将简历发送到以下我们的邮箱(投递截止日期:2008年12月17日): 武汉:gsk.south @5imeet.com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008年10月

第三篇:走遍中国--海军根基(百年船政之三)

走遍中国--海军根基(百年船政之三)

[内容速览]中日甲午海战、中法马江之战,我们并不陌生。可是我们没有想到,这两场荡气回肠的海战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海军官兵大都来自福建福州,海军将领大都出自船政学堂。孙中山说过“船政足为海军根基”,可见马尾船政不仅是一个造船厂,而且是近代海军的摇篮。朱紫坊,福州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街巷,因何被当地人称作海军一条街呢?

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只是众多殉难的海军将士中的一个。当时参战的共有12个管带,他们都来自同一所学校——福建船政学堂,来自同一个地方——福州马尾。

今天,罗星塔下这组群雕就是为了纪念邓世昌和他的同学们1871年时的远航实习。那时的他们恰同学年少,正意气风发。

1912年春天,马尾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在考察了船厂,了解了船政历史后,他发出由衷的赞叹:船政足为海军根基。这个人就是孙中山。

当年的船厂,当年的船政学堂。这原本是造船育人的地方,如何成为中国海军的根基和摇篮,如何影响中国海军一百多年了呢?这得从一个人说起,这个人就是后来被喻为海军之父的沈葆桢。

马江边罗星塔下的这株塔榕据说是沈葆桢当年亲手种下的,如今已经有140岁了。百年塔榕在岁月的风云中见证着中国海军的潮起潮落。

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人后的清政府已经深深领教了外国人船坚炮利,想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一些人开始探寻出路。1863年的秋天,清朝海关总税务师李泰国把向英国买来的七艘兵船带到了天津港。这支号称“英中联合海军舰队”的领导权一开始就被外国人掌控,最终结果是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彻底破产。寄希望于外国人帮忙组建海军的清政府让39.2万两白银白白打了水漂。此刻人们意识到中国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海军了。

转眼间十年过去,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在马尾开始生根,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的学员也学有所成。这是沈葆桢更牵挂另外一件大事。

沈葆桢采取的方式是每建一艘船,就练一船兵。船造多了,沈葆桢感到自己分身乏术,于是就奏请朝廷派专人管理。1870年9月,清政府任命福建水师的李成谋担任“轮船统领”。自此,近代海军新式舰队的第一任司令产生了。此时的船政衙门相当于现在的海军司令部。1874年急于向外扩张的日本借口琉球船民遇害,强行出兵占领台湾,沈葆桢临危受命,当即把布防各省的舰船召回马尾,并亲自率领“飞云”、“安澜”、“伏波”等舰奔赴台湾,采取双管齐下的战术,一面谈判,一面加紧备战。这支舰队一经出现,就显示出强大的威慑力,日本舰队见势不好,最终撤出台湾。此时沈葆桢麾下的这支舰队已拥有15艘舰船,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正式海军舰队。

千年罗星塔,静静守望着脚下的马尾港。沈葆桢当年种下的这棵榕树,已根深叶茂。百年塔榕面对的正是一个著名的古战场。江水东去,历史风云早已被荡涤得一干二净。但在这里,几乎每年都有人面海祭奠,百年前这里到底发生了一场什么样的灾难?这么多年后鲜花撒海又是为了谁呢?

这位86岁的老人孟梅英,就是那场灾难中遗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后人之一。

1884年8月23日1时56分。一阵阵炮声震响了马江,法国舰队不宣而战。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仓促迎战的福建水师共损失主力舰11艘,1000多名官兵葬身江中。沈葆桢和福建水师十年的心血几近覆没。这样的残局谁也无法想像。

这场战役就发生在家门口,那为什么会败得如此惨烈呢?

从地形地势来说,马江是一个极为险要的港口,很难逾越。法舰不仅长驱直入,而且任意停泊了四十多天。朝廷又下了一道圣旨:严谕水师,不准先发炮,违者虽胜亦斩。这道圣旨让当时占据有利地形福建水师眼睁睁丧失先发制人的机会,以至在法军炮响的一刻,还来不及砍断锚链,掉转船头。

马江海战,一位德国军官惊叹中海军将士“表现出勇敢和英雄的优美榜样”。当时在场观战的一个英国人这样说:“真正的荣誉应当属于战败的人们……他们奋战到底,并且和焚烧着的满是枪弹穿洞的船舰一齐沉没。”

这是福建水师上千名官兵中留下的唯一一张自画像。作者是马尾船政驾驶班的学生黄季良。当时正值酷夏,一直处在法国人随时都可能发射的炮口下的黄季良预感到战争就要爆发,于是在船上写下一封家书,和这张自画像一起寄回家中。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儿既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几天后马江海战爆发,在战斗中黄季良身受重伤,但他誓死不退,仍旧奋勇发炮反击,直到随船沉入江中。

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第一届毕业生许寿山,担任“振威”舰管带,马江海战中“振威”舰中炮,在随水漂沉的一瞬间发出最后一炮,击伤敌舰,重创敌舰长和两名士兵。,而许寿山最终与全舰官兵共赴国难。福星舰管带陈英中炮后身首分离,半身还屹立瞭望台,年仅28岁。

今天,马限山下的昭忠祠里镌刻着马江海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名单,这其中许多人都来自船政学堂。他们牺牲这一年,距离马尾船政开办不足二十年,而这些烈士年龄最小只有24岁,最大的也不过四十来岁。

马江海战十年之后,又一场战争爆发了,这就是中日甲午海战。对于这场战争,历史学家这样写道:空前绝后的鸭绿江口黄海战役,也是马尾船样以一校一级而大战日本一国呢。

在电影《甲午风云》当中,有一个熟悉的人物,他就是方伯谦。很多人误以为方伯谦升白旗是为了叛逃,一直到他被秘密处死在旅顺黄金山麓后的一百年里,这都是一个不解的谜。后来有种种证据说明方伯谦是被冤杀的。百年过去,历史恢复本来的面目。1996年10月15日,朱紫坊48号古宅被定为“方伯谦故居”。马江和甲午一南一北两大海战,时隔十年,船政损失了大量的精英。但在中国船政文化纪念馆里,可以看到清末以及后来的中国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海军里,仍然还有来自福建船政的海军将领、海军军官和技术人才。

1877年,船政学堂毕业生叶祖圭亲自主舵“靖远”舰,从英国朴茨茅斯港,把“靖远”舰开回厦门。这次航行,行程2万多里,据说是第一次中国人自已远渡重洋把船开了回来。这次航行,叶祖圭表现出他在驾船方面的精湛技艺。叶祖圭是福建船政第二届驾驶班学员,也是首批赴欧的学生。在7年后的甲午海战中,当主舰上的帅旗被打掉后,叶祖圭在自己舰上一把升起帅旗,使混乱的北洋水师舰队有了指挥。

后来叶祖圭病故军中。清政府钦赐祭葬于福州西门梅亭,光绪帝钦赐祭文,称赞他:鞠躬尽瘁才能称职,名垂青史不朽之荣。

甲午海战中,有一个人和叶祖圭同是船政学堂毕业生,又一起留洋,后来同时受命重组海军。这个人就是萨镇冰。朱紫坊,福州一条古老的小巷。当地人还叫它“海军一条街”。海军宿将萨镇冰的故居就座落这里。萨镇冰自幼留洋,对西方先进技术有深刻理解,萨镇冰尤其重视培育海军人才。在烟台海军学堂中,他派遣毕业生前往美国日本学习造舰驾驶等技术。萨镇冰一生清正刚直,颇具军人风范。当年他统率海圻号时,著名的文学家冰心的父亲就和他在同一艘舰上。冰心曾在文章中称他是中国海军的模范军人。这位一生跨越清政府、北洋政府、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历史时期的海军宿将,出生于书香门第,一生酷爱笔墨。童年时的萨本辉就经常为他磨墨,看他挥毫。萨镇冰第三次居住在这里是已经年过花甲,或许是军人的缘故,他的身体一向很好。94岁那年他骑上高头大马,依旧是英姿态飒爽。逝世前三个月,病榻上的萨镇冰写下“尚望舟师能再振,海表一扫捍岩疆。”的诗句,无论在什么时代,这位船政之子的殷殷盼,仍是无边的大海与飒飒雄兵。

萨镇冰的一言一行对萨家产生重大影响。后来萨家三代就有多人服役于海军。1938年武汉保卫战,有一艘著名的中山舰。碰巧的是,这艘舰的第一位和最后一位舰长都是萨家人。

中山舰原名永丰号,最早由萨镇冰从日本买回并担任第一任舰长。后来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中山舰。1938年,这艘舰在抗日战争中不幸被敌机炸沉在长江口。而与他一同为国捐躯的最后一任舰长就是萨镇冰的侄孙,杰出的海军将领萨师俊。

除了萨镇冰和萨师俊,这个大院里共走出了十多位的海军将士。这样的海军世家在福州并不少见。船政创办的初衷是为了振兴海防,但人们并没有想到,船政培养的一个海军将领,后来会影响几个甚至几代海军,影响到几十年甚至百年的中国海军。

1949年,毛泽东在接见国民党起义的海军将领时说:“1866年马尾船政学堂开办起来,中国算是有了近代海军,现代海军。”继孙中山之后,又一代伟人道出了船政足为“海军根基”。

时隔57年后,新中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站在马尾这片土地上对海军又一次作出评价:国家兴,海军兴。

当现代海军的军舰驰骋在中国的万里海疆,可以看到福建船政当年的梦想已经得到了实现。再回头看看罗星塔,中国海军的根基已经深深扎根在这里。这个根基就象罗星塔一样,让人们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马尾。(编导:王瑾 摄像:吴剑锋)

第四篇: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根本也是百年企业的根基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根本也是百年企业的根基

企业文化是指现阶段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

第一,企业文化可以培养职工的团队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团队意识代表着企业全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它促使人改变原来只从个人角度出发的价值观念,潜意识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达到自觉关心企业,承担企业的责任和目标。

第二,企业文化可以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企业文化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无论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日本的三菱重工,松下电器,还是我们的一些企业,都十分注重通过企业文化的途径来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

第三,企业文化可以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也是对职工从思想、文化、业务等方面培训和提高的过程。职工诸多素质的提高,有赖于企业计划性、针对性、长期性的系统教育。除了搞好党的方针政策等教育外,要把企业精神贯穿于各项教育之中,并针对行业特点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教育。第四,企业文化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美誉度。通过企业宣传自我,展示自我,提高对外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 P(b& x-[ j3 e4 l

bbs.17hr.com6 S* M7 a5 H7 C+ i1 F% y+ C

因此,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我们要从企业兴衰的高度,正确认识理解企业文化,积极培育企业文化,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约束作用、激励作用,为企业健康协调发展奠定基础。企业文化的资

提供人力资源企业专业安定

第五篇:《根基》观后感

《根基》观后感

1月19和20日上午收看了由山东卫视电视台播出的党性教育主题教学片《根基》,感触很深,深感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坚定了我以后努力奋斗,服务社会的决心。

在沂蒙及整个中华大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是我们共和国雄伟大厦的根基,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信念则是革命先辈、共产党人的做人的根基。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记下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业绩。尤其是1947年5月那场闻名中外、震惊环宇的惨烈战争,使沂**的孟良崮变成了一座人民战争的丰碑,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这片土地蕴含了多少先烈们的心血,至今让人敬畏。我作为一个党员,要顺利的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时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专业务知识,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将理论知识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实践中找不足,不断完善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二、脚踏实地服务人民,以实干精神对待本职工作。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实干就是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好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做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哪怕加班加点也要按时完成工作,因为与先烈们经历的艰苦岁月相比这算不上什么。

在今天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我们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有什么坎坷能阻挡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力争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唐小云

2013年1月21日

百年根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