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202_卫生工作报告2.26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20-1003500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1 12:11: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卫生工作报告2.26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谱写全市卫生改革新篇章

——在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卫生局局长 马长辉(202_年3月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佳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经验,科学把握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全面部署“十二五”卫生发展任务和202_年卫生工作。

下面,我代表卫生局做工作报告。

一、“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的有效监督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卫生工作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市人均期望寿命由71.25岁增长到73.7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6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7.9‰,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 /10万,均低于或持平于全国平均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市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五

年来,我们通过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坚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建立了以市级医院为中心,以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网底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4家,其中市直医院7个(含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防疫站1个,卫校1所,乡镇卫生院17个,农村卫生所348个。拥有在职职工158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00人;执业医师411人,执业助理医师86人,执业护士404人;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657人;高级职称人员158人;拥有乡村医生366人;拥有病床911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和床位数分别为1.4人、1.15人和2.54张。我市的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更多地享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实惠。

202_年,我们紧紧围绕推行医改政策和实施“卫十一”项目工作,加快了卫生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医改各项工作全面顺利实施。一是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全市现有常住农业人口228,934人,参合农民达到224,420人,参合率为98.03%,覆盖率达100%。全年共有1.8万人次得到新农合住院补偿,补偿资金达2575万元,住院受益率8%。与民政医疗救助开展一站式服务,对于弱势人群(低保和五保无能力支付医药费)给予事前医疗救助。共接待弱

势住院人员1845人,垫付补助医疗救助资金达150.7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逐步走上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的轨道。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上,202_年全市共投入卫生基础建设资金4360万元,启动了中心医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预计202_年5月前投入使用;完成了9791平方米的妇幼保健院大楼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将一级医院的妇产科整合到妇幼保健院,为加强我市妇产科特色专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完成了锦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完成了“卫十一”项目中13个农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利用“卫十一”项目和国省资金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配备医疗设备1805台件,共计人民币171.46万元,所有设备现已交付使用。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上,202_年通过“大学生定向培养”和向社会招聘等方式,为市直各医疗机构共招聘了10名医学院校毕业生,为乡镇卫生院招聘了17名医学院校毕业生,这些卫生人才的引进使我市医疗技术力量得到加强。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各级各类农村卫生管理及技术人员500余人次。三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初见成效。我市作为全省42个第一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202_年9月1日起,我市在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在执行省级网上集中采购药品制度中,卫生局先行与富锦市人民圣泰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药品配送合同,对市

直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7家农村卫生院的药品进行了认真清仓查库,对药品的通用名、剂型、规格、计价单位、库存数量和进销价格等进行登记造册。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物全部纳入了新农合、城市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目录,保险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药物。目前,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加价销售工作进展顺利。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开展顺利。截止202_年底,我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6.5万份,其中城市建档9.35万份,建档率为85%,农村建档21.8万份,建档率为80.7%;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2.2万人;高血压规范管理数为3834人;糖尿病规范管理数为532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数为73人。儿童系统管理率城市为97.37%,农村为94.2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市为98.30%,农村为90.09%。一类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100%。如期完成了8-15岁儿童乙肝疫苗补种任务,接种率达到99%以上。完成了农村5493名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发放补助金额164.79万元。为全市2235名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了叶酸。积极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乳腺癌筛查4000人,宫颈癌筛查1.67万人,确诊宫颈癌3例、癌前病变4例、乳腺癌2例,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妇女的健康。加大了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力度,202_年农村改厕任务已经完成2700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62.83%。当年落实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政府投入总金额为126.13万元,本级财政投入为19.93万元。

——“十一五”期间,我市疾病控制和应急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五年来,我们经受住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疫情流行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完成了建县百年庆典的卫生保障任务;妥善应对处理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我市的卫生应急体系逐步完善,应急能力不断提高,在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我市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2_年,我们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扎实推进疾控工作。在常规免疫规划上,以镇为单位的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按要求完成了免疫服务频次。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上市接种和安全性效果评价”工作。继续做好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工作,开展了儿童脊灰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共补种426剂次。进一步巩固免疫屏障,消除“免疫空白”,开展了8月龄-15周岁儿童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接种率达到了95.13%,达到了国家标准。开展了8-15周岁儿童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共补种11250人。继续做好16—60岁人群出血热疫苗的接种工作,共接种85200人。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上,202_年,我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率、疫情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均达到100%。继续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深入到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宣传,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市的发生与蔓延。积极做好我市性病艾滋病的常规监测工作。对艾滋病人或HIV感染者进行追踪

和随访,提高了病人的发现率,同时深入各类公共娱乐场所40多家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多份,在全市300多自然村发放了艾滋病防治宣传画。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共接待初诊病人825人、查出新涂阳病人67人。各综合医院共转诊肺结核病人与疑似肺结核病人27人,共治疗新涂阳病人67人,治疗覆盖率达100%,使98%的肺结核病人都能做到规律、全程服药。在健康教育工作上。今年我市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对群众健康知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开展了麻疹、碘缺乏病的电视讲座2期,设立宣传板报60块,宣传横幅62条,发放宣传单5万多份,在电视台设立了健康教育专栏,定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提高了全市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

——“十一五”期间,卫生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我市加快了卫生监督网络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监督执法能力逐渐增强,服务能力和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监督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促进了我市服务行业的卫生安全,净化了医疗市场。

202_年,我市共设立镇级监督员17名,覆盖率100%,培训监督员90余人次,实现了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网络化。在公共卫生监督方面,我市开展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采取日常卫生监督量化评比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对公共场所进行了多次检查,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231

人次,出动车辆66台次,监督检查公共场所918户次,采集样品689份,监测合格率92.93%。在职业和放射卫生监督方面,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接待咨询者350人。并对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进行了监督检查,对不规范的企业健康档案,责令限期整改。对全市15家放射诊疗单位的放射卫生进行了监督检查。在妇幼监督方面,对46家托幼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共进行了幼儿园入园体检202_人次。在医疗市场监督方面,全年共出动监督人员241人次,出动车辆69台次,监督检查诊所158户所,因无证行医立案4起,结案4起。其中,查处取缔黑诊所6户,无证行医11人,没收器械3件,药品8箱,罚款人民币1.0万元。

——“十一五”期间,医疗护理质量全面提升。五年来,我市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深入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通过开展日常监督和拉练检查,促使医疗机构加强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护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实现了我市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202_年,我们加大了医疗护理质量监管力度,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布署,继续加强医院质量管理。要求各医疗单位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确保临床疗效的提 7

高,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中心医院门急诊达110689人次,中医院达61960人次,市中心医院收治住院病人9019人,中医院1441人;中心医院治疗有效率97.62%,中医院98.73%。加大了采供血管理力度。按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通知》的要求,我市积极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建立了临床用血审批制度及血液检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全年未发生因输血引发的医疗事故。强化了急诊急救工作能力建设。目前,我市120急诊急救已实现了通讯、人员、车辆、药品、器械五配套的工作要求,实行了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做到了随时呼救,即刻出诊。加强了临床毒麻药品使用管理,实现毒麻药品从购进、保管到发放、登记、使用的各个环节均达到规范标准,确保毒麻药品使用安全。加强了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各医疗单位成立了组织机构,完善了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并通过定期自查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使此项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保障,年内无安全事故发生。

——“十一五”期间,中医药事业长足发展。五年来,我们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发展中医药条例》,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传统特色,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向社会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我市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

升。

202_年,我们以中医医院形象建设为切入点,以“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为突破点,以规范内部管理为着力点,以提供中医优质服务为闪光点,以构建和协医患关系为落脚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特色优势评价工作,坚持中医特色办院方向,扎实地完成了年度工作方案的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我市辖区乡镇卫生院共有18家,其中17家卫生院设立了中医科,占乡镇卫生院总数的94.4%。辖区村医共有366人,其中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员331人,培训率为90.4%。

“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主管部门正确指导和人大、政协、纪委有效监督的结果,是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卫生党委、卫生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新闻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十二五”时期卫生改革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

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工作全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地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保障和中医中药五大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二)总体目标

到202_年,建立健全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灾难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卫生资源总量明显增加,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卫生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全市居民享有安全、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全市婴儿死亡率下降到3.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5.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10万以内,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

(三)主要任务

1、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健全以市级医院为中心,以镇卫生院为枢纽和以村卫生所为网底的城乡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到202_年,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妇幼保健、急诊急救、科研教育和康复保健的综合医疗卫生体系,整体功能和技术水平居全省

县级先进水平。

2、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卫生队伍结构,采取公开招考、择优招聘等形式,坚持每年从医学院校聘用毕业生到各医疗单位工作,切实解决医疗卫生队伍人才短缺的问题。强化人才管理,提升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到202_年,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1.6人、注册护士1.38人、床位2.7张,全市80%以上乡村医生须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诊疗服务环境。“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危旧房改造、业务用房短缺及必要设备配置。将富锦市中医院建设项目、锦东和锦西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卫生监督所业务楼建设项目列入规划。完成富民、新建、二道、向阳川和头林卫生院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加大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力度。使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达 1200平方米以上,一般卫生院业务用房达600平方米以上,消灭危房。争取到期末标准化卫生所建设达标率达50%。

4、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起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大病统筹和门诊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2_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保持98%以上;政策补偿比达70%以上;补偿封顶线达到当地农村人均年收入的10倍以上。

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能部门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机制,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

5、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网络体系建设,居民在社区可以享受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到202_年,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达100%,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社区内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管理率达到75%;辖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6、加强疾控和卫生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传染病网络直报完整率和及时率达到100%。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规范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治疗、追踪和全程督导管理。认真落实预防接种措施,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工作。到202_年,计划内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做好慢性病、职业病防治工作,慢性病管理率达到90%以上。建立职业健康体检中心,建立有效的职业病防治体系,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加强卫生应急的行政管理,提高卫生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7、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母婴健康水平。积极整合卫生资源,建立妇产特色专科,建立高危孕产妇急救绿色通

道,确保孕产妇生育安全。建立健全妇幼卫生网络信息平台,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面达到90%以上,住院分娩率达到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积极防治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加强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和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等工作;促进母乳喂养,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8、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资格管理。规范医疗护理管理,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杜绝非法采供血,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确保血液安全。加强医院管理,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急救水平,治愈好转率市级医院不低于96%,镇级卫生院不低于85%。

9、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民族医药文化。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院达到国家二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完成乡镇卫生院中医药规范化建设和村卫生所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建立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

10、完善卫生监督管理体制,提高卫生行政执法能力。积极实施卫生监督职能调整。到202_年,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职业危害、放射、学校、医疗市场等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对有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单位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督覆盖率100%。

1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不断改善城乡卫生环境。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和卫生单位创建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到202_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改厕率达到70%以上。大力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健康与营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到202_年,群众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60%以上。

三、202_年工作安排

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创建佳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工作大局,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完成202_-202_年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快基层医疗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促进中医药发展,加强卫生系统党的建设,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工作,为锦城崛起提供坚强有力的健康服务保障。

(一)深入贯彻落实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政策。202_年是新医改三年重点工作的最后一年,医改工作是今年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202_年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医改办的要求,全面完成五项医改任务。首先,作为全省第一批试点县,我们将在全市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物网上采购、集中配送和零加价销售。其次,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目录使用规律,为国家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提供经验。第三,建立起财政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的投入方式和绩效考核等配套改革制度,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制度和镇村一体化等配套改革工作将同步进行。

(二)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1、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一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与实验室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卫生监督所业务综合大楼及车辆和设备投入。二是完善妇幼保健院专科建设,将其建设成为300张以上床位的省内一流的专科医院。三是加强中心血站硬件建设,争取在今年全面提升我市中心血站房屋建设和设备投入力度。四是加强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医务人员急救技能水平,形成统一指挥、综合高效的三级急救网络体系。

2、切实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是做好消除麻疹工作,提高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努力实现到202_年麻疹发病率达到1/100万的目标。二是实施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整体推进落实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三是继续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巩固和提高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

3、大力开展慢病防治工作。要针对目前慢性病快速增长的严峻形势,积极探索慢性病防治模式。以高血压、糖尿

病、肿瘤、精神病等慢性病为重点,积极开展社区防治和健康教育,重视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控制社会和个体危险因素,推广有效的防治模式。

4、强化卫生应急工作。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继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调用机制,提升全市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

5、创新卫生监督工作。完善监督体制建设,卫生监督工作实施绩效考核,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完善执法监督科室设置,配齐专业人员,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综合素质。

6、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全面实施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人均2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到年底,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省级标准;儿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97.4%,农村达94.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市达 98.4%,农村达 90.1%;65岁以上老人系统管理率城市达60%,农村达50%;慢性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达60%以上;全市人群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75%和55%;一类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

7、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全市农村育龄妇女

免费增补叶酸,叶酸服用率达70%。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住院分娩率巩固在100%。继续为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以防治乳腺癌、宫颈癌为重点的妇女病免费检查。积极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以二级预防为重点,加强产前筛查、诊断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全市产前诊断技术网络建设,扩大产前筛查、诊断覆盖面,对全部的农村孕妇实行免费产前筛查和诊断,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

(三)大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中心医院医技大楼建设任务,科学合理设置医院科室和增设重症监护病房,提高中心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二是完成向阳川镇卫生院改扩建任务,争取在年内将房屋老化的5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立项。三是加强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业务建设,要求所有镇级卫生机构在202_年底前开展中医药服务,202_年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利用中心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卫校的技术优势加强对镇、村级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二是优化人才队伍。每年择优招聘一定数额的专业技术人员入编。建立人员聘任机制,完善辞聘、解聘制度,促进医务队伍高效运转。三是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实行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津贴制度,对医疗卫生单 17

位临床一线工作的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和在镇卫生院从业的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给予津贴。

3、加强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建设。一是明确镇村医疗机构功能。卫生院主要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中医、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村卫生所主要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转诊服务和一般康复等工作。二是加强镇村卫生机构管理。卫生院加强对辖区内村卫生所的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做到“六个统一”即行政统一管理、业务统一安排、人员统一管理、财务统一实施、药品统一标准,新农合统一管理。

4、加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目前“卫十一”项目省级信息平台已经开发完毕,近期在我市部分乡镇开展调试运行,应用软件全面涵盖国家九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妇幼卫生保健、卫生监督、新农合等信息内容,可以促进全市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我们要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硬件配套工作,运行成功后,我市将全面启动该信息平台建设。

5、加强双向转诊制度和社区首诊制度建设。引导和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直医院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按照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双向转诊工作有序开展。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社区首诊

制,引导参保人员首诊在社区,根据病情实际情况,办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向上级医院的转诊,使大多数的常见病在社区得到解决。

6、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202_年将继续弘扬民族医药文化,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原则,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特色专科作用,加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力度,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完善师承教育制度。积极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展中医药事业,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积极探索通过医改,做好中医药技术推广工作,推进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大力发展中药种植业,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和培养一批专门从事中药种植的农民,这样不但使药农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还间接的宣传中医药文化。

7、提升医疗机构等级水平。紧紧抓住国家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良好机遇,争取各医院在规模和等级上上台阶。中心医院要完成晋升三级医院的评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达到省级标准。

(四)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是提高住院保障水平。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全市统筹补偿方案和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参合农民医疗补偿水平,住院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力争使政策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60%以上,对儿童先心病、白血病提高补偿比例,达到70%,对孕产妇正常产补偿达到100%。二是提高门诊统筹补偿能力,扩大门诊补偿项目,探索中医门诊补偿方式,增加门诊慢病补偿范围,门诊特殊病种从10种增加到50种。三是完善与民政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提高对低保人员的补偿水平,扩大医前救助的试点范围。

(五)落实“卫十一”项目工作。

通过强化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建设,着力改善卫生服务系统,提供核心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深入研究卫生改革的机制、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为我市新医改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是强化中心意识。各单位要认真研究党建与卫生业务工作的结合点,自觉把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建立在卫生中心工作上,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一切以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中心。二是强化教育方法意识。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竞争型机关”活动为载体,从把握导向、健全制度、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四方面重点探讨和实施提高理论学习的新思路,在全系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按照《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

方案》,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列入到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中,积极推进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强化标本兼治意识。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挖根源、找对策、抓落实,积极主动地解决制约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执行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切实转变行业作风,今年卫生党委的工作重点就要落在行业作风上,年内务必抓出几个正反面典型案例,要做到奖惩分明,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敢于坚持原则。各单位对违反职业纪律的职工要敢抓、敢管、敢处罚,对少数棘手的人绝不退让,绝不能姑息养奸,造成功过不分,是非不明,该奖不奖,该惩不惩,大大挫伤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该奖就奖,该惩就惩。同时,事先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做到奖不虚施,罚不枉加,使医院出现纪律严明、秩序井然的新面貌。六是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市直各院站一把手要在财力、物力上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卫生局中层以上干部要在业务和管理上进行对口帮扶。目的是通过对口帮扶活动,使基层医疗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得到深入执行,使我市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取得良好成绩。

同志们,202_年是我党建党90周年,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卫生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也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卫生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明确任务,坚定信心,积极投身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全面落实各项卫生工作任务,为推动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谢谢大家!

第二篇:卫生工作报告(精品)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全面推动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太原市卫生局局长 李文学(202_年1月22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上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目标任务,动员和号召全市卫生系统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为实现省城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202_年工作回顾

202_年,全市卫生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卫生厅的有力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卫生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确定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初步改善了全市人民群众预防保健、看病就医基本条件和环境。

一是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取得新进步。卫生应急协调管理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初步建立,全市138家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疫情监测监控,网络直报率达100%。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指挥大厅启动运行,急救分站扩

增至8个,救援网络基本覆盖省城。全市卫生应急保障常抓不懈、反应灵敏、信息畅通,及时有效地控制了清徐中学不典型麻疹等四起疫情。我市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7.83%,连续16年保持无脊灰状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100%;艾滋病防治网络逐步完善,羁押、被监管人员艾滋病抗体筛查率达100%,自愿无偿献血率保持100%,我市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公民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免费为5000名城市低保人员、5000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健康体检,农村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是17.85/10万、5.96‰、118.28/万,均低于国家控制标准。围绕创建文明和谐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的生活、休闲和旅游环境质量,连续17年保持了省级卫生城市称号;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5%以上,卫生水受益率达95%以上。全市碘盐合格率达96.46%,地方病发病呈平稳状态,布病治愈率达95%。

二是农村卫生工作取得新突破。筹集资金700余万元,对10个乡镇卫生院、100个村卫生所进行了改扩建,为30个乡镇卫生院配臵了基本医疗设备。组织2200名乡村卫技人员参加了集中培训、中专学历视频教育,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为67.21%,综合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参合农民87.4万人,参合率达87.2%,100.64万人次获得了医疗补偿,报

销金额为7416.09万元,我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市。农村巡回医院科学管理、有效运转,医疗队和支农专家组走遍了全市 54个乡镇和906个行政村,为农民朋友送医、送药、送温暖。一年来,共派出卫生支农人员9200人次,接诊患者3.65万人次,捐赠医疗用品价值数十万元,为农民节省费用200余万元。

三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跨越。我市202_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中央、省、市三级共筹资2500余万元,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全市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71所(中心43所,站228所),完成规划设臵的86.6%,184所纳入医保(其中省医保25所)定点,入保率达71.1%,以指导中心为依托、服务中心为基础、服务站为前沿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经形成。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网络,开展了网上会诊、挂号、转诊等业务,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已惠泽全市居民。11月份,全省社区卫生工作太原现场会成功召开,与会代表对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四是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取得新成效。引深医院管理年活动,建立医院管理巡查制度,强化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围绕医院环境“零污染”、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保障“零障碍”,开展了绿色医院创建活动。济困门诊、济困病房、专家医疗援助、“一单通”效果明显,共接诊特困患者1.6万人次, 提供免费专家号3300个,义诊咨询4.6万人次,减少重复检查7.8万人次,共降低医疗费用约340万元。万柏林区探索了区属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药品价格较互联网报价下降了42%,30种药品实现了零差价销售。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实行了7个单病种最高限价,市二院、市八院已达50多个,41家医疗机构使用招标药品在95%以上,药品降价率平均为30.91%,明显为患者节约了费用。

五是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有了新提高。十县(市、区)均成立了独立运行的卫生监督机构,万柏林等城区在乡(镇、街办)成立了公共卫生室,聘用了卫生协管员,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得到加强,监督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圆满完成了国际煤博会等16次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任务。在全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出动监督人员3.13万人次,检查餐饮单位3.02万户次,查处违法行为212起,立案查处16起,取缔无证经营653户,较好地完成了卫生部确定的“4个100%和1个95%”的目标,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检查验收组的充分肯定。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医疗机构的监督覆盖率达98%,取缔无证行医诊所247户,查处无证执业人员132人、药店“坐堂医”15人、超范围诊疗56户,群众举报和上级转办、督办案件查处率达100%,有效地规范了医疗市场秩序。对市血液中心

和43家用血单位进行了突击检查,对问题比较严重的9家机构责令整改,落实“回头看”,确保了全市采供血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开展了公共场所、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化妆品、饮用水、消毒、传染病等卫生监督执法大检查,保障了省城群众利益和生命安全。

六是科教兴医和中医工作取得新进展。继续实施名医名科工程,委托医科大学对50名学科带头人进行研究生课程培训。年内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引进新技术、新项目68项,7项科研课题通过省级鉴定,4项达国际先进水平,2项达国内领先水平。市、区直属单位继续医学教育验证合格率均达90%,举办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班57个,培训医务人员8000人次,市卫生局被市政府评为“太原市职工教育先进集体”。成功举办了“中医中药中国行”太原站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傅山中医药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三部六病”学说传承大会,为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是党风政风和行风建设有了新加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作风建设和廉政管理“868”工程,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体系,党员领导干部和医务人员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医患关系有效改善。年内,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帐户收缴20.741万元,退还“红包”7万余元,21项政府保留的卫生行政许可事项全部授权市政务大厅统一办理,卫生局窗口被评为优秀服务窗口。以创建文明和谐

行业为载体,全系统深入开展了“六比”和“双评”活动,市直卫生系统中被评为省级文明和谐单位的3个、市级文明和谐单位标兵7个、市级文明和谐单位4个。

202_年我市卫生工作取得的明显进步和可喜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省卫生厅的指导帮助,得益于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无私奉献和努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向全市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年来,全市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和进步,但用科学发展观和新太原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定差距,农村卫生和城市卫生发展不够平衡,基层卫生资源短缺问题仍显突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待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滞后,医疗服务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快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全力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

二、以十七大精神为统领,大力推进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阐述了医疗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目标,就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审时度势,未雨绸缪,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实现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主题方向。要充分认识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坚持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和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健康权益作为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原则,把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衡量改革发展成效的基本标准,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促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实现卫生事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二是坚持务实创新,把与时俱进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和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的精神上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与时俱进,树立创新就是发展、创新就是责任的理念,把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时代发展和形势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合“拍”,用新的观念审视和谋划卫生事业。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找

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增强科学创新能力,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三是坚持政府主导,把政策支持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政府对维护和促进国民健康负有重要的责任。以市场为导向的卫生体制不仅难以实现国民健康的公平,也容易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承担起公共卫生和公共医疗服务的职能。在即将进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政府应在规划、调控、准入、监管、筹资、基本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和监督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公益性质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逐步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从维护全体人民健康的全局出发,统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卫生监督体系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科学界定政府、社会和个人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权利与义务,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维护医疗卫生人员的合法利益,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医疗卫生人员参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202_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_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起始之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即将展开。做好全年的卫生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今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重点,加强医疗卫生监管,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国务院正在制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出台。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四大体系建设;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是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和健全完善的卫生法律制度体系。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对卫生事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正确性、科学性和紧迫性,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务求实效的作风,紧跟改革步伐,确保此项改革顺利推进。

(二)深入推进农民健康工程,统筹城乡卫生协调发展 一是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长效筹资机制、基金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参合率达到90%以上和100%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参加新农合。加大资金筹集,保障足额到位,确保筹资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90—100元,及时调整补偿办法,使基金流向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农民受益水平。加强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落实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配强县级经办人员,配齐乡镇派出人员,积极探索新农合信息化管理运行模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切实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完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加快农村卫生机构达标建设步伐,70%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到省级标准。市政府将

为24所乡镇卫生院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县级政府要把村卫生所建设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按照一个行政村至少一所的原则,抓好落实,稳步推进。积极稳妥地开展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工作,加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招聘及任期目标责任制。扎实开展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县创建活动,认真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各项指标,提高农民卫生保健水平。

三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准入、稳定、教育、培训相结合,探索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培养长效机制。年内免费对50名乡医、800名村医进行专业培训,安排50名乡村医生免费到市直医院进修;扩大中专学历视频教育覆盖面,使更多的乡村卫技人员具备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资格。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乡镇卫生院人员准入、职称评定办法和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优惠政策,创造吸引人才、拴心留人的政策环境。

四是完善农村巡回医院高效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巡回医疗队和支农专家组工作制度,加强对巡回医院运行考核和服务效果评价,建立奖惩和淘汰机制,实行季度通报制度,及时纠正和解决巡回医疗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建立起以农村卫生三级网络为基础、新农合制度为保障、巡回医疗为补充“三位一体”、独具太原特色的农村卫生工作模式,打造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工作的亮点工程。

(三)深入推进社区卫生工作,完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面落实《太原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卫生资源,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建设规划任务。加强规范化建设,严格社区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完成1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造;推行机构负责人公开招聘和岗前培训制度,配臵基本医疗、保健、康复设备;完善动态监管考核机制,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履行“六位一体”功能进行量化考核,确保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积极开展创优示范活动,年内创建15--20所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带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有序发展。

二是抓好社区卫生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按照《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落实社区公共卫生补助标准,对业务用房建设、基本设备配备、人才培养等给予经费补贴。积极推进医保进社区,保证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探索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人员经费保障机制,扩大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试点。协调有关部门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管理考核、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中医药应用等配套性文件,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政策保证。

三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要在加强内涵建设上求突破,将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分工协作制度;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城市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0%以上;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促进资源共享。加速人才培养,免费对社区340名全科医师、100名护士、100名公共卫生医师和100名中医师进行为期1个月以上的继续教育培训;对65名社区医生、150名社区护理人员免费进行4个月岗位培训。组织高年资医务人员到社区进行技术指导,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离退休医务人员到社区服务。

(四)深入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一是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争取中央、省财政经费投入,充实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装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疾控机构要加强与医疗机构的联系、配合和协调,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推进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向社区和农村卫生机构延伸,积极筹集资金,为全市75所乡镇卫生院(分院)配备电脑网络设备,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年内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

二是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引深免疫规划管理年活动,推行量化指标管理,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管理系统,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确保儿童“7种13针”基础疫苗全部免费预防接种,新生儿基础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以防控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为重点,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监测、分析判断和科学防控,落实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地方病、慢病、职业病和精神卫生疾病防治工作,努力降低发病率。

三是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卫生应急管理和协调机制,巩固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疫情网络报告系统,调整充实应急专家委员会和救治队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开展应急演练,着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反应迅速、技术娴熟的卫生应急队伍。积极开展社区卫生应急示范区建设,指导基层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日常监测、报告、通报和先期处臵工作。做好202_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卫生安全和应急保障工作。

四是扎实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以一级预防为重点,引深“削峰工程”,开展产前筛查和婴幼儿听力筛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全面推行《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化管理,深化爱婴医院分级管理,开展农村妇幼保健电子生育监测试点和“乡卫生院母婴安康”达标活动,14

阳曲、娄烦两县抓好“降消”项目工作的落实;农村育龄妇女住院分娩全部纳入新农合,实行定额补偿。

五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促进活动。今年是我市创

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第三年,也是冲刺之年、攻坚之年,卫生系统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要全力以赴、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细致扎实有效地做好创建工作。要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背街小巷、河道干渠、五小单位的卫生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十佳街办、百佳社区、百佳单位评选和除四害活动,完成国家卫生城市申报工作。利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做好农村改厕,提高卫生厕所的普及率。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帮助群众掌握保健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深入推进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积极维护公众健康权益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下大力改善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条件,理顺运行机制,转变工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开展农村卫生监督试点,设臵乡(镇)卫生监督站,落实每站2—3名卫生监督员编制,承担辖区内卫生监督职责,建立起县、乡(镇)一体化管理的监督监测信息网络。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组织卫生监督队伍全员培训,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专项稽查,不断增强各级卫生 15

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二是加大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力度。巩固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成果,以强化原料进货索证为重点,全面实施餐饮业原料进货溯源制度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积极开展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公示制度试点。加强农家乐旅游点、农村家宴、建筑工地食堂的卫生监督,严格健康相关产品及生产企业的许可,加大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严格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做好生活饮用水和健康相关产品的抽样检查。

三是加强医疗服务和血液安全监督执法工作。建立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的长效机制,坚持日常监管,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监督检查,坚决取缔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和公立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集中整治违法医疗广告,建立医疗违法案件协查、重要案件督办制度,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秩序和执业行为,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

(六)深入推进科技兴医工程,确保人民群众享有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一是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制定全市医疗机构设臵规划,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建设,落实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站)设施装备和人员配备标准,完善急救功能和运行机制,为省城人民提供快捷、优质的医疗急救服务。按照《太原市无偿献血点设臵规划》,科学设臵,合理布点,建立市、县、乡三级供血网点,保障临床用血。

二是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补偿机制,严格收支管理,落实公益性质。强化属地化管理,健全医院管理巡查制度,重点督导依法执业和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出台绿色医院标准,深入开展创建“绿色医院”和“平安医院”活动,突出抓好医院感染控制、临床药事管理、医护队伍建设、医院评审评价四个重点。加强卫生信访工作,健全综合协调、排查化解、信息分析和督察考评机制,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是深入开展卫生惠民工程。总结推广万柏林区药品零差价销售试点经验,组织并监管省城二级以上医院参加全省药品集中网上竞价采购,二、三级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严格控制在45%、40%以内。规范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单病种最高限价管理,完善济困门诊工作机制,全市公立医院济困病床占核定病床的比例提高到10%,专家医疗援助覆盖全市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实行“一单通”,进一步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四是强化科教兴医战略。加速培养后备学科带头人,严格管理并完成第七期医学学科带头人培训任务,建立结构合

理的人才梯队。按照太原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促进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卫生技术人员结合临床开展科技创新、科研攻关,至少有5项科研课题达国内先进水平,市直各单位引进省级以上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成果不少于5项。抓好继续医学教育,确保继续教育验证率、合格率均达90%以上。

(七)深入推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作用

一是加强和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以“名院、名科、名医”为重点,建设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快市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改善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成功能齐全、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综合性中医院。发挥县级中医院在农村中医药业务中的指导作用,抓好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推行中医药诊疗技术在村卫生所的应用,使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优势特色得到发挥。

二是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工作。启动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项目,为县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分别培训中医技术骨干50名、15名、50名。加大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在经费、装备上优先支持中医特色项目,建立起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养生为一体的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八)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

一是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纪委有关会议精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规章制度的落实,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及八项禁令和“868”制度,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积极参与重大事项、主要活动的监督,实行监督关口前移,确保预防工作到位;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加强与执法执纪机关的协调配合,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具体措施,创新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进一步推行党务、政务、院务公开。

二是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引深文明和谐行业创建活动,加强理想信念、医德医风和法纪法规教育,深入开展向“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王学诗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建立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进一步规范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坚决纠正医疗服务和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继续抓好药品挂网采购,加强对中标药品后续使用管理的监督,切实做到让利于民。

同志们,新的起点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十七大精神的引领下,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开拓创新,振奋精神、团结拼搏,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保护和增进全市人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卫生监督工作报告

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尊敬的局领导、各位同仁:下午好!

感谢局领导和卫监所领导的厚爱,感谢各兄弟单位的谦让,给了我们卫生监督条线综合先进这个光荣的奖项。

202_年预防保健所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区卫生监督所、开发区监督分所、业务指导下,根据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要求,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实效,现就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食品安全的宣传培训,日常监督与专项整治检查,农村自办家宴的指导,企业食堂的整治,打击非法行医的工作做法,向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仁做一个汇报: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卫生监督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街道食安办、防保所领导十分重视卫监工作,成立了街道分管领导为组长,中心所领导为副组长的卫生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并以开发区卫监分所为主线,中心及卫生服务站为分支的畅通无阻的卫生监督工作网络,并能合理搭配,及时调整,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好协管工作。

为使工作顺利开展,开发区预防保健所细化制定了《卫生监督工作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使卫监工作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二、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

1.依托分所力量,配合做好宣传培训工作

为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律规范,预防食物中毒,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卫生知识,根据计划,对参加培训的单位逐户上门发

放培训通知,做好会场的筹备和鉴别等工作,并请分所濮所和董纪中监督员分别对辖区内企业食堂负责人、餐饮单位负责人、外送盒饭负责人、民间厨师等不同的人群进行集中培训,共5次329人次参加,从原辅材料采购时的索证等级,加工时的烧熟煮透,销售时如何保证质量进行系统的培训,这些培训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为强化他们的记忆,培训后要进行答题考试,针对食品采购、贮藏、加工、烹调、收买、餐具消毒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濮所用大量的案例来解说,他的培训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不但得到这些经营户的好评,也得到了街道领导的肯定。通过这些培训,不但从理论上使经营户得到了一些认识,还从案例中得到一定的启示,食品安全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2.以创佳文明城市为契机,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防保科工作千头万绪,面广量大,为了做好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我防保所领导大力支持,分配了两名年轻同志专职承担这块工作,在开发区分所业务指导下,建立健全了食品卫生383家、公共场所卫生213家、职业卫生27家、饮用水1家、及16家医疗机构的基础台账,配合参加各项检查59余次,检查单位3000余户次,书写健康证、许可证催办单308份,同时参加学校卫生、“瘦肉精”、外送、企业食堂等专项检查6次,与生产加工单位十五家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状。饮用水卫生监测490人次。文明城市创建自4月份开始,没两个月市文明办组织一次检查,特别是在8月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评检查的一个月中,我们配合卫监所对辖区的300多家“五小”行业的检查、指导,因其基础设施简陋、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卫生意识较差,从业人员流动性特别强的情况,在分所的带领和兄弟单位的配合支持下,定人定岗,包干负责,放弃休息

日,对各经营户反复上门指导、检查,督促规范经营。整个一个月中都集中在我所四楼,每天顶着烈日,冒着高温上门指导,通过细致、耐心、热情的服务使经营户从起初的不理解、不配合逐渐转变了态度,部分单位改建了厨房,增添了消毒设备,从业人员办理了健康证上岗,对穿件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行动上给予了配合,辖区内300多家经营户证照齐全,制度上墙,按规定做好了消毒记录,较好的完成了创建工作。同时我们把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配合分所做好餐饮食品安全监督量化信息公示及公共场所量化分级信息公示共415户。

3.做好政府实事工程,加强对民间厨师的管理。

城南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人家婚丧喜事用餐,但还有部分人家为了节省费用,在自家门前临时搭个棚子,搬几张桌子作为切配案板,所用工具生熟不分,既没有冰箱,也没有防蝇防尘和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洗净、烧熟的菜随处落地摆放,场所不固定。加上民间厨师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帮手多为临时请的人员,法制观念又淡漠,缺乏预防食物中毒的食品卫生知识,个人卫生意识差,食品原料采购不能严格把关,往往提前购买食品原料,新鲜度不能保证,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许多凉菜都是前一天加工或市场现买得来,不加工就上餐桌,整个办宴过程安全隐患很多,食品的卫生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我们根据区卫监所的要求,首先对辖区内的民间厨师集中培训,在今年我们聘请濮所对民间厨师集中学习《食品安全法》,同时通过调查摸底对辖区内的10名民间厨师免费进行健康体检,并在辖区内对这些厨师进行公示。同时对辖区内的22名食品安全信息员、卫生服务站公

卫医生也集中培训,建立了辖区内食品安全的管理网络。一有自办家宴的信息,能及时上报到公卫医生和中心,我们的卫生检查员上门指导:告知自办家宴食品采购安全须知;核实民间厨师健康证明,了解其近期健康状况;核实周围环境卫生及餐饮具消毒设施;告知食品加工过程安全隐患及注意事项;并与举办户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对自办家宴进行严格的跟踪指导和监管,已指导35家自办家宴,5580人用餐。未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4.加强企业食堂的整治,确保职工用餐安全

城南街道有众多企业,大部分为小型企业,为保障单位职工的食品安全,规范企业食堂管理工作,我们协助卫生监督所开发区分所会同城南街道食安办对辖区内企业食堂进行专项检查。

在筛选出的84家自行加工和承包经营的企业食堂中检查了29家200人以上单位。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存放生熟容器无标识,工具容器消毒不彻底,存放垃圾的容器不密封,冰箱内生熟混放。有几家单位备餐间内无空调、紫外线消毒灯,未铺设墙地砖,天花板未吊顶,加工场所面积偏小,各功能间不能区分。有几家承包单位食堂,未意识到承包单位具备资质后,经营场所也需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针对发现的问题,配合分所当场一一予以指正,并开具了相应的执法文书,我们进行跟踪,督促企业按要求整改,绝大部分食堂负责人和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对以上问题已引起足够的重视,已整改到位,例如墙地砖铺设到顶,增设防虫防尘设施,熟食间增设紫外线灯、空调,做好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登记工作,并表示要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保证企业职工的食品安全。

5.净化医疗市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我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治疗活动的“黑诊所”、“游医”、“ 假医”很猖獗,他们虚假宣传,招摇撞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针对这些问题,我所领导和卫监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多次会议,在卫监所的帮助下,我们对有证诊所、无证诊所底数摸清,全年我们上报非法诊所56家配合分所一一得到取缔处理,行政处罚12起,对取缔、处罚的黑诊所,我们组织人员进行回访,如发现继续行医及时上报。在严厉打击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板报,宣传单等形式,深入宣传《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增强自觉守法意识,提高辖区居民对医疗规范和自身健康权益的认识,形成社会温暖氛围。不定期的对“黑诊所”进行地毯式排查和打击,及时上报卫监所及时取缔。使他们如过街老鼠一样没有生存市场,净化医疗秩序,保障辖区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打击非法行医使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一定的范围内“非法行医”仍然存在,我们将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的机制。

202_年我们中心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我们与其他做得好的兄弟单位还有差距,还有很多先进理念要学习。我们坚信,在区卫生局、街道领导、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卫监所的精心指导下,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公共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有不到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值此龙年来临之际,祝大家龙年吉祥、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_-1-5

第四篇: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报告

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材料

创新工作思路

转变发展方式

为实现全市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而奋斗

——在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

莫小平

(202_年3月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这次会议,市上领导多次听取筹备工作汇报,并提出了指导意见。会上,周部长、李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大会做工作报告。

一、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简要回顾

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在省卫生厅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县(区)党委、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全市卫生系统紧紧围绕医改重点工作,认真谋划,狠抓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全市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1.新农合工作取得了新突破。202_年,全市参合农民达181.36万,参合率达到98.52%,高出全省平均值2.6个百分点。全市统一了新农合补偿模式和报销标准,七县(区)全部推行了新农合门诊统筹,统一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全面开展了“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省级试点工作,在灵台县启动实施了“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省级试点,不断巩固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年共筹集新农合基金25485.16万元,累计为289.01万人次报销医药费用23407.21万元,基金总使用率达到91.85%。人均报销住院医药费1439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6%。参合农民报销总受益面、报销总金额和人均报销住院费分别较上年提高25、13和7个百分点,全市新农合工作在提高参合率、扩大覆盖面、提高受益水平、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了全覆盖。市、县(区)均成立了药品集中采购管理机构,开展了二次议价谈判,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0.88%。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的“三统一”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狠抓了4个县级医院、8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90个村卫生室项目建设。加强了农村“120”急救网络建设,为68

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华亭、灵台两县实现了乡镇卫生院急救车辆全覆盖。为1440个村卫生室分别配置了价值5000元的基本诊疗设备,为150个村卫生室配置了中药柜。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城乡居民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抓手,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等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全面落实。城镇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到46.2%和43.9%;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管理率分别达到69.86%和47.72%;儿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1.72%和87.23%;65岁以上老人保健管理率达到67.6%;重性精神疾病规范管理率达到96.61%。五项新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全面完成。全市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304587针次;分别为14000名和202_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开展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累计发放叶酸34110瓶;完成202_年农村卫生改厕项目任务15800座,已完成202_年改厕3028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不断强化。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均成立了公卫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防保组,乡(镇)政府成立了卫生管理办公室,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成立了健康教育咨询室,开展了健康教育咨询和疾病谱排序工作,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得到强化,四级公共卫生管理网络进一步健全。

5.积极探索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了

“优质护理”和“示范医院、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市人民医院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强化治理过度医疗。乡镇卫生院长竞聘上岗全面推行。全市通过竞争产生91名乡镇卫生院院长,竞争上岗率达到91%。灵台县从人事制度改革入手,对全县6个乡镇(中心)卫生院的6个副科级院长岗位公开进行了竞聘。

(二)重大卫生项目建设进展良好。扩大内需项目进展迅速。202_年,全市共实施中央扩大内需卫生项目108个,已竣工96个,在建12个,完成投资1.56亿元。灾后重建项目基本建成。全年实施灾后重建项目118个,已竣工111个,在建7个,完成投资1.17亿元。地方公卫项目全部完成。省上安排全市202_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目26个,资金总额5133.1万元,已圆满完成项目任务,有力促进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卫生惠民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列实事进展顺利。各级财政对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120元;人均1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全部落实到位,中央和省级分三批下拨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经费2987万元,市级承担的非省管县市级配套资金88万元和七县(区)每人1元的县级配套资金220万元,全部落实到位。卫生实事惠及于民。市列实事3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扶贫济困病床共为3011名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用266.86万元;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完成项目手术594例,占任务的119%。

(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531”人才计划顺利实

施。全年共培训各类卫技人员5089人,选送市外进修386人,签约引进紧缺人才88人,为乡镇卫生院招录大学生470名。评选第二批“平凉市名中医”19人。医学科技成果丰硕。全市卫生系统获市科技进步奖71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41项,三等奖24项。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形式多样。开展了公文写作竞赛等5项岗位练兵活动。组织参加了全省医疗机构护理、抗菌药物管理及临床合理应用等6项技术比武活动,有6个单位、25名个人受到了省卫生厅表彰奖励。“西学中”活动深入推进。全市选派1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省上举办的“西学中”半年脱产培训。申报了4项“西学中”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市级“西学中”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50人。人才流动机制初步建立。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择优选拔116名大学生到县级卫生机构工作。对口支援工作有效开展。组织实施了第六期“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从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选派90名医疗队员对口支援了34所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口支援泾川、静宁县人民医院工作进展顺利。

(五)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一是疾病预防控制扎实有效。免疫规划继续保持较高接种率,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水质监测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10921例,报告发病率为506.77/十万,较上年下降了67.1/十万。二是卫生应急处置科学有效。以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和洪涝灾害卫生救援为重点,不断健全应急

管理机构,卫生应急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平凉市赴舟曲抗洪救灾卫生防疫队出色完成工作任务,被省卫生厅授予“舟曲特大泥石流抗险救灾先进卫生防疫队”,5名同志受到省卫生厅表彰,4名同志火线入党。三是卫生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深入推进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管理实施率达到80.9%。扎实开展了取缔无证“黑诊所”、清查三聚氰胺奶粉等8项专项整治活动,完成了重要节会的卫生保障工作,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四是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农村改厕成效显著。卫生创建有声有色。庄浪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市级评审,等待省上评审。26个卫生单位和卫生村都达到了市级创建标准。健康教育成绩突出。邀请省健康教育巡讲团在全市举办了4场专题健康讲座。控烟工作取得实效。全市卫生系统有95个单位经考核评估均达到无烟单位标准,完成了50%的创建任务。五是地方病防治有力推进。全面完成了地方病的病情监测工作。全市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99.8%。六是妇幼保健任务顺利完成。孕产妇死亡率由56.05/十万降为37.35/十万,新生儿死亡率由9.87‰降为8.42‰,全年没有发生新生儿破伤风。

(六)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2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医务人员“四个排队”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有奖举报、警示教育等制度全面落实。全面推行了院务政务公开制度,每月将全市16所二级以上医院日常业务开展情况及主要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单病种医疗费用控制情况等指标

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推荐市二院为第二批“全国院务公开示范点”。建立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综合监督检查和行政督查,对41家(次)医疗机构进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306分。落实了处方权管理制度,对2名临床超常用药的医师采取了处方监控。实施了医学检验检查互认制度。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启用了甘肃省统一门诊病历,17家医疗机构和30个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市人民医院对5个专业的5个病种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10家二级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计划。全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强化医疗机构临床技术的准入监管。实行预约看病制度,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加入了全省网上预约挂号系统。市人民医院开通了“一卡通”业务,有效解决了门诊“排长队”问题。全市无偿献血9737人次,献血330万毫升,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

(七)中医中药工作不断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施国家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8项,中医药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中医药特色进基层工作积极推进。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建成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病专科4个,市级20个。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明显加强。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全部设立了中医科和中药房,设置中医病床143张,占病床总数的6.7%,开展了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活动。市二院被省上评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

单位。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有声有色。完成了省级第四批师承教育工作,14名继承人顺利出师。全面开展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全市确定指导老师145名,继承人316名,隆重举行了中医药师承教育拜师大会,成功举办了“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2_年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八)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明显实效。全市卫生系统紧紧围绕医改重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卫生行业特点,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进医改、落实重点工作、干部作风整顿、文明单位创建、卫生行风建设等相结合,强化对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廉政意识的教育,卫生系统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服务态度进一步转变,工作效能显著提高。市卫生局联合市文明办表彰“文明服务示范集体”27个、“百姓放心满意医院” 7个和“医德医风建设先进个人”49名。全市8个集体、27名个人和13个集体、12名个人分别受到省、市表彰。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争先进、当模范、创一流的意识明显增强,卫生系统行业作风持续好转,文明和谐、奋发向上的行业新风貌正在逐步形成。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受到,全市卫生事业之所以快速健康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是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取得的,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全市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卫生人才缺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短缺,仍是制约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卫生资源分布不够合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应对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还需加强;行业作风和医德医风建设中典型培育不够,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期望尚有一定差距。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要认真分析原因,努力创造条件,迎难而上,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安排意见

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十六次全委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战略思路和“六个集中突破”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一条主线”,着力完善“两个体系”,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全面落实“十大行动计划”,力争在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推进全市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

(一)坚持以深化医改为主线,全面落实医改六项任务。1.进一步加强新农合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巩固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8%以上。全面推行市级统筹,统一全市报销政策和补偿方案,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筹

资标准和服务水平。政府对新农合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使新农合筹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30元。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10倍以上;参合农民年内多次住院累计报销金额提高到5万元。全面落实中医药报销优惠政策。县级以上医院中医药服务新农合报销比例在原来提高10%、起付线降低20%的基础上,报销比例再提高10%、起付线再降低10%;中医适宜技术、地产中药材及其验方处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新农合100%报销。将“120”急救服务纳入报销范围。加强基金及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完善住院费用异地查询机制,开展基金自查互查和审计监督。全市统一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贫困农民新农合报销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现场直报三项市级试点;认真抓好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和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两项省级试点工作,不断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加快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政府举办的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到202_年底,在全市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市、县(区)成立药品配送中心,完善药品政府统一网上带量采购工作,完成医用耗材、检验试剂、内置器材和中药饮片的统一采购。加强药品质量监管,— 10 —

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把增投入与建机制结合起来,全面推广乡镇卫生院“十制改革”经验,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努力形成药品采购、机构补偿、人员使用、收入分配等新的机制,切实做到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按时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落实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加强市县医院重症监护和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启动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及中央补助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任务,大力培养适宜人才,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202_年要按照人均25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配套资金,强化绩效考核,加快资金支付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公卫项目任务。实现健康档案覆盖全市城乡人口,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50%。做好农民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体检。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病的管理率达到65%。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全面完成15岁以下人群112907人乙肝疫苗补种;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14000人、乳腺癌检查202_人;对19460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继续为16000名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为5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完成17500座无害化卫生改厕建设任务。

5.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公立医院改革原则,所有公立医院积极推广优质护理服务、预约诊疗、便民门诊、一卡通等便民惠民措施,改善就医条件,优化诊疗流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完善有序规范就医的引导政策,加快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引导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到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积极探索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广肃州区经验,市、县成立核算中心,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各县(区)要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新路子,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实践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方式。

6.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组织开展“让中医走向社会”宣传推广活动,认真实施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家庭”健康教育活动。深入研究挖掘具有平凉特色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整理出版《崆峒养生学》。参与举办“中国·平凉崆峒山世界华人问道养生大会”,建设1-2个中医文化(养生)馆,举行中医养生论坛和以针灸、药浴、蜡疗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养生保健体验系列活动。同时,狠抓中医药政策的落实,将公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的补助标准提高到同级综合医院的1.5倍。卫生局、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机构要成立中医管理科,妇幼保健机构要成立中医科室。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改中的优势作用。扎实推动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适宜技术

防治疾病工作。综合医院西医科和重症监护室要配备中医执业医师并开展中医药服务。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合理配备中医药人员和中医设施设备。乡镇卫生院要实现中医药服务3个1/3目标。年内全市累计建成4个以上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70%的乡镇卫生院建成有中医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在切实抓好五级师承教育的同时,继续举办不少于50人“西医学中医”和“中医学经典”培训班。积极组织参与第三批甘肃省名中医评选活动。

(二)着力完善两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综合服务能力。1.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重点做好6项工作:一是认真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和甲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以乡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分别达到70%和85%以上;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登记确诊率达到70%。二是着力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市、县(区)专项预案完成率达到100%。市疾控中心、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二级以上医院都要设立独立的卫生应急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应急示范区”活动,完成平凉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完善信息报送与管

理、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制度。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检测工作程序,建立市级卫生应急装备储备和调拨机制,健全部门间、县区间、军地间的卫生应急协调机制。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卫生应急全员培训计划,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积极开展重大灾害事故紧急医学救援,全力做好重大节会活动卫生保障工作。三是切实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作用,继续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预警和食品安全整顿。加强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处,认真开展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考核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与各监管部门间的信息报送、应急处置、联合执法、重大工作部署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和有效机制。加大卫生监督力度,突出职业与放射卫生、医疗服务与传染病防治监督三项重点,全面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加大职业病防治工作力度,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及职业病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机构能力建设。调整充实平凉市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县以上综合医院要设立职业病科;市人民医院和市第二人民院要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其他综合医院要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继续深入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推动农村等薄弱地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加大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力度。四是继续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快全市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

功能。全市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巩固和提高住院分娩率、婚检率,强化妇幼保健机构中的公共卫生职能和保健工作的中心地位。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分别达到88%、80%以上。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做好出生缺陷预防,进一步完善国家妇幼卫生监测网络直报系统。五是认真做好爱国卫生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抓好202_—202_年平凉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的落实,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全面落实农村改厕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卫生创建工作。市、县(区)卫生局和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进一步加强重点地方病的防治力度,巩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效,实施县级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核评估。六是积极推进县乡联动、乡村一体化管理。以县为单位乡村一体化管理率达60%以上。

2.加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困难。一是以卫生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按时完成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省市政府为民措办实事项目,继续抓好市妇幼保健院、4所县级医院和7所中心乡镇卫生院等续建项目,建设3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开建市精神卫生中心,争取7个县级卫生监督所立项,认真实施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软项目,加强对项目资金的审计和监管,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抢抓国家支持甘肃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做好项目衔接争取工作。二是强化卫生人才和科研教育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增强医疗卫生服务

能力。继续组织实施“531”人才建设计划,年内培训各类卫技人员5000名,选送市外进修学习300名,引进高学历紧缺人才100名。积极做好乡镇卫生院人才招聘工作,落实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跟班培训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全员教育培训,全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继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加大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培养、引进和选拔力度,组织开展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评选活动。鼓励支持临床一线人员参与应用性科学研究,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努力创建一批省、市级重点学科,完善人才激励和流动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努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卫生服务回归公益性。1.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彻底解决卫生事业为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牢固树立卫生发展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发展卫生事业必须围绕保障人民健康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加强卫生政策研究和专家咨询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全市卫生事业和中医药事业两个“十二五”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促进全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2.转变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加快医疗服务方式由疾病诊治向健康促进转变,实现服务对象由个体患者向家庭转变,服务形式由坐堂行医向主动进社区、进家庭转变,服务内容由专科向全科转变,服务模式由阶段性向连续性转变,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3.转变工作方式,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方式由日常监管向制度化、精细化长效监管工作机制转变。在工作考评落实上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对重点工作未完成的县区和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在工作调度推动上实行重点工作月通报季评比制度,对重要指标完成情况实行跟踪督查、追踪问效。在靠实工作职责上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树立卫生行业作风新形象。

要认真贯彻落实3月7日省卫生厅召开的全省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全市卫生系统大力开展以 “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主题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全面推进卫生全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要坚持“以人为本、敬畏生命、提高质量”的服务宗旨,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弘扬先进医院文化为重点,认真落实“22项制度”,着力强化对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的监督检查。全面开展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集中治理医院不合理用药问题。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切实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改进医德医风,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让人民群众满意。要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重点做好医院等级评审与评价工作,年内2/3综合医院通过等级评审。增加药剂师和中医师参与查房,推行护工有偿陪护制度,积极开展优质护理和“示范医院、示范病房”创

建,三级医院80%以上、二级医院50%以上的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三级、二级医院分别选择不少于10个和5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坚持院务政务公开制度,继续公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住院自费比例、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门诊费用、大型检查阳性率等指标,促使医疗机构降低医疗成本和费用。各县(区)要成立无偿献血办公室,加大无偿献血工作宣传力度,全力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同时,要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契机,在全市卫生系统大力开展创先争优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突出加强卫生全行业管理,着力在落实措施、务求实效、群众满意上下功夫,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工作效能,转变行业作风,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

(五)积极实施十大行动计划,推进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一是“120”急救城乡覆盖行动。建成市、县两级“120”急救医疗调度指挥系统,积极为乡镇卫生院配齐救护车及车载医疗设备。市、县(区)都要建一个指挥中心,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覆盖的市、县、乡三级急救医疗网络。二是新农合政策措施惠民行动。实现新农合市级统筹,报销标准提高10个百分点,鼓励医院出台检查费和化验费的降价措施,患者住院自费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分别降低5个百分点以上,控制医疗费用和住院率不合理增长。争取启动开展“一卡通”试点。三是远程会诊系统推进行动。加快远程会诊系统和预约挂号系统建设,力争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目前已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实现远程会诊,为全市

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提供及时远程医疗指导。市级医院全面开展预约挂号,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四是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行动。抓好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工作,实现健康档案覆盖全部城乡人口,并实现规范管理和充分利用。五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年内,完成向国(境)外选派10名医疗机构技术骨干和市级接受基层150人以上的进修任务,落实村医每周到乡镇卫生院进修一天的任务。做好县以上医院骨科医生中医正骨培训工作。出台政策鼓励高级人才向基层流动,提高基层高级职称结构比例。六是中医药优势发挥促进行动。初步走出中西医并重的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的医改之路。在进一步治理过度医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医,实现城乡居民住院和门诊使用中医药100%报销。七是公共卫生职能强化行动。进一步落实“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各项措施,实现所有乡镇设立卫生办公室。启用疾病谱排序软件,系统开展疾病谱分析,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八是健康教育知识普及行动。建立健全城乡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落实各项健康教育任务。宣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实施“相约健康社区行”和“关心务工女”及控烟等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九是患者合法权益维护行动。充分发挥患者维权协会作用,在医疗机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和谐的诊疗氛围,维护患者权益。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调处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医闹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十是民族乡村医

药扶持行动。支持民族乡卫生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把使用地产中药材、制剂的情况纳入等级医院评审复核内容,定期进行通报,实现院内制剂使用全覆盖。

202_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突出抓重点、攻难点,各项工作要树典型、出亮点,重点业务要在全省争位子、夺名次,力争在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上取得新进展;二是进一步规范运行监管机制,在增强新农合保障能力上取得新提高;三是建立激励和流动机制,在卫生人才开发培养上再上新台阶;四是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在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上再上新水平;五是注重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在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上取得新发展;六是完善基层卫生管理机制,在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上取得新成效。

同志们,202_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全市卫生工作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明确任务、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各项卫生工作任务,努力开创卫生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推动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谢谢大家!

第五篇:乡镇卫生工作报告

乡镇卫生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全镇卫生工作会议今天隆重召开了,乡镇卫生工作报告。在此,我谨代表卫生院向出席会议的各级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到来,对于202_年卫生工作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镇卫生工作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我们卫生部门,我们信心倍增,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202_年卫生工作,根据县委王书记的指示和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安排部署202_年全镇卫生工作,签订202_年重点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镇领导还将做重要讲话。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当前的卫生工作报告如下,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一、202_年全镇卫生工作回顾

202_年在镇党委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与高度重视下,在村级两委以及镇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参与配合下,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强化农村公共卫生为重点,完善措施强化治理,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党委、政府以及卫生主管部门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全县通报表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疾病控制、妇幼卫生工作顺利通过了市考核团的检查,结束了县河农村卫生工作不能代表县级参加市级的考核。

(一)艾滋并结核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重大疫情继续得到控制,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成立了以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防艾滋病领导小组,确保了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去年共组织乡村部门22个村委会90余人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既往有偿供血人群“三查清“工作,按照全省提出的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总体要求,严格对照标准,实行分户造册,建卡登记,送样检测,全镇共入户调查检测5550户14923人,查处有偿供血人员1人,采样送检1人,排除了艾滋病感染,对一名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了追踪调查本人及亲属都不在我镇居住,从去年9月开展了免费阻断母婴传播艾滋病工作,共组织免费检测孕妇68人,未发现艾滋病阳性孕妇,结核病控制项目稳步推进,发现并免费治疗结核病人6例,占县下达任务的37.5%,常规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全年正常运转6次,预防结核病卡介苗接种114人次,接种率达97.4%,预防小儿麻痹症糖丸82人次,接种率达98.8%,预防麻疹疫苗接种93人次,接种率97.9%,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疫苗87人次,接种率97.8%,乙肝疫苗接种114人次,接种率达到97.4%,传染病报告率控制在198/10万,无甲类传染病得发生,进一步完善了传染病门诊建设,并发挥了作用,对发生在我镇境内及周边的腮腺炎流行进行了有效及时的救治,并采取中西并用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稳定学校的教学秩序。

(二)广泛开展了妇女儿童两个系统治理工作,全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严格按照孕产妇和儿童系统治理目标,对全镇196名孕产妇开展了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对523名婴幼儿规范化保健治理。对全镇孕产妇和婴幼儿的两个系统治理率分别为92%、87%以上,积极组织孕妇住院分娩180人,住院分娩率达85%,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降至18 ‰,广大儿童的健康保健水平得到了提高,工作报告《乡镇卫生工作报告》。

(三)依法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就医和生活卫生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紧紧围绕与人们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环境和生活卫生环境,加强了行业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执行力度,积极配合卫生监督所开展日常监督治理工作,全年对70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8%,无职业禁忌症,核发卫生许可证52个,持证率达100%,有效保障了人们群的饮食安全,对全镇中小学校食堂和学生宿舍进行了全面的卫生审查,保障了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

(四)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急诊急救能力稳步提高。充分利用传染病门诊建设项目配套的B超,心电图,心电监护,200mA光机等设备,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与县人民医院加强技术合作,采取急危重病人转诊及请上级专家来院会诊。不仅提高了我院的医疗技术能力,且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费用。同时我们也

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建设,选派一名到东风总医院参加急诊急救业务培训,提高我院的急救能力。

(五)健康教育形式多样,人民群众自身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得到增强。防保人员经常深入村组充当起保健知识宣传员,开展以美化家园,美化环境,改善居住条件为主的健康教育,宣传疾病防疫知识,宣传住院分娩,平安两代人的健康保健知识,中小学生普遍开展了健康知识教育课。全年办墙报12期,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000份。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有力推进了全镇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

(六)卫生院人才缺乏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人才培养出现转变,就是培养的人数由少变多,培养的形式由单一到多样化。培养的目的由培养的普及型人才向培养骨干拔尖人才转变,202_年共派出各类进修、短训人员8人次,21名在职专业人员接受专科以上的医学学历教育。

(七)行业作风进一步好转,救死扶伤的精神得到具体体现,我们牢记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坚持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原则,开展了行业作风评议和服务质量得到好转,卫生行业作风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回头看工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针对社会群众敏感的医药购销中回扣问题,我们在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坚持药品统一配送,从源头上堵住了腐-败,把利益让给患者,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下调药品价格及减免困难群众和处理相关突发事件医疗费用达1万余元。

过去的一年,全镇的卫生工作能够取得这些成绩,是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高度重视的结果,是主管局,上级业务部门正确指导的结果,是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共同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在座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卫生院向一贯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党委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致以真诚的敬意和忠诚的感谢。

二、卫生工作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02_卫生工作报告2.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