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教案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教学设计示例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①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略)
(5)课后作业(略)
第二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县中九年级语文组:车磊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进一步巩固对议论常识的把握,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
2、能力目标: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拓展文中的事实依据,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以形成创造性阅读的品质。
3、过程目标:熟悉文本内容,自主地感知与分析课文,积极地质疑,依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4、方法目标:鼓励学生向作者和课文挑战,大胆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克服疑难问题。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做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间的对话以及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多途径地开发学生的心智。走入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
三、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五、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和作者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吻合。
2、对话讨论。通过对话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质疑交流理解的问题。
3、语文活动。设计语文活动突破难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锻炼学生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
六、学习方法:
1、圈点勾画。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七、预习作业:
1、了解作者,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理解词义:格物、致知、彷徨、修身、清谈、齐家、袖手旁观、一帆风顺
八、语文活动: 活动主题: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
九、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1)生字。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ǎng)(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四)、整体感知课文
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 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学生讨论。
(六)、语文活动
活动主题: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
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就像我们在拿一只蝈蝈在观察。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课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像法布尔关注昆虫一样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就是一个能够拥有创造力的人,不断地努力就会成为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结合《绿色蝈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文章,谈谈你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认识。
亮出你的观点: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看法,谈谈怎样能具有格物致知精神,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七)、质疑问难,互动交流
1、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前后座四人一组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各组,参与同学讨论。
2、每组将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交付教师,教师汇总归纳为1~5个探究主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如有问题,可留待学生课余检索资料完成。示例:(1)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在儒家思想中被埋没了。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3)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4)请用事例来证明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
3、教师作方法点拨:选择探究方向,确定主题,然后查询资料,并综合分析资料,初步得出结论,最后一起交流评价,并拟写研究小论文。
4、由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组成探究学习小组,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写成研究小论文,一周后进行成果交流与评比。
注意:①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②忌全面深入,谈及一面即可。
(八)、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九)、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十、板书设计:
应致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1)
有知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 格精 物致知。(2—5)
物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论点)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13)
十一、教学反思 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方法,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地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用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议论文的教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断。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注意经常地运用联想和想像,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才不会味同嚼蜡,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在教学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办学生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演好教师自己的引导角色。这样,学生即可在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力。
第三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把握作者的演讲内容,理清演讲思路
3.学习作者结合个人经历进行演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的演讲内容,理清演讲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补全下列对话,同时说一说老板的话是什么意思?
小学老师:“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初中。”
初中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高中。” 高中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大学。”
大学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着工作。”
老板: “你在学校的时候是不是光顾着学习了?”
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只注重了理论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丁肇中的这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寻找到答案。
二、字词积累(读准字音,了解词意。解决学生预习时的生词障碍。)
丁肇中(zhào)
彷徨(pánghuá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清谈:不切实务的谈论。
三、作者介绍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4年领导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四、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请学生结合《为人民服务》的学习,回忆演讲词的学习内容。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了解作者的演讲目的,把握演讲内容,学习演讲技巧。
五、了解作者演讲的目的指定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其他同学从中归纳出作者发表这篇演讲的原因和目的。明确:作者获《瞭望》周刊“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在颁奖典礼上,他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向中国学生谈谈应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六、把握作者的演讲内容
全班齐读课文第2至13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格物致知是指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精神也就是实验精神。
2.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少的。
3.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的教育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列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何作用?
明确:印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5.对于“格竹子”,作者的观点和王阳明的观点有何差异?
明确:作者认为,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
王阳明搬着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7天,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6.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明确: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学生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7.作者认为要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明确: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8.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大都存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情况?
明确: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传统的中国教育并未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9.怎样做才是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0.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明确: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七、归纳作者的演讲技巧
请学生说一说这篇演讲词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演讲技巧。
明确:作者用自己的求学经历来举例,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容易获得听众的认可。作者演讲的语言通俗易懂,道理和例子的结合,便于听众接受。
八、小结:本节课从演讲的目的、内容和技巧三个方面学习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希望大家可以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让自己获得全面的发展。
第四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还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这样的事实: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设立一百多年以来,直到今年的屠呦呦获奖才打破了中国大陆的科学家零奖项的尴尬;中国学生 “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一、作者简介。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二)文本分析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áng)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文本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中一代人提出希望。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开篇就直接入题,在这一部分作者简要的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什么是“格物致知”呢?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板书:提出问题:以格物致知学习自然科学
作者提出了要以格物致知来学习自然科学,在第二部分他就对这个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我们看到格物致知出自中国的儒家经典《大学》,而儒家经典一直是指导中国读书人的主要指南,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学生在格物致知上已经做得很好了呢? 现实并不是这样的,作者在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分析问题: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平天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而儒家所追求的那种目标,其实恰恰把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给湮灭了。
紧接着作者在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的例子,王阳明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结果对着竹子想了七天以头痛而宣告失败,他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他面对着竹子只是在做空想,而并没有实践起来去观察他研究它,所以这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作者用这个例子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事实上是并不重视格物致知的。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可见中国传统教育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与作者是并不一致的,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更多的是一种实验的精神。那么实验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接下来作者就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板书: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为什么如此重视实验精神?
因为作者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作者认为实验是什么样的呢?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在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出了竹子的例子,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但是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作者所提倡的这种格物致知,这种实验精神,往往是被忽视了,我们习惯的是埋头苦读,重视书本上的经验而轻视自己的动手实践,所以中国学生的功课成绩往往很好但是却不会做研究,这就是中国学生的现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分低能。王阳明的思想其实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它作为一种文化背景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偏向于抽象思维,忽略实地探索,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因此,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产生了。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分析问题中国学生的现状
为了进一步说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作者还在第12段举他个人的经验。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并提出了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希望,希望格物致知的实验精神能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格物致知的意义与希望
学完课文,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丁教授眼中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在文章中作者也使用了一些论证方法,(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同学们把表格中空白的地方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完整(括号内为应填内容)(ppt.6)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除了这些论证方法,本文还有一些写作特色需要我们注意(1)思路清晰缜密。开篇针对中国学生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主体部分先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从而指出现代学术的基础。然后讲道理、摆事实,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再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和中国学生的弱点几方面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即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结尾部分再次强调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表达了良好的愿望。全文条理清晰,说理细致严密。
(2)语言朴素通俗。文章多用口语,如话家常。举事论理,简洁易懂。
七、课堂总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
其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ppt.8)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第五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一)、导入课文 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1)生字。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ǎng)(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四)、整体感知课文
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学生讨论。
(六)、语文活动
活动主题: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
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就像我们在拿一只蝈蝈在观察。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课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像法布尔关注昆虫一样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就是一个能够拥有创造力的人,不断地努力就会成为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结合《绿色蝈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文章,谈谈你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认识。
亮出你的观点: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看法,谈谈怎样能具有格物致知精神,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七)、质疑问难,互动交流
1、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前后座四人一组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各组,参与同学讨论。
2、每组将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交付教师,教师汇总归纳为1~5个探究主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如有问题,可留待学生课余检索资料完成。示例:(1)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在儒家思想中被埋没了。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3)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4)请用事例来证明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
3、教师作方法点拨:选择探究方向,确定主题,然后查询资料,并综合分析资料,初步得出结论,最后一起交流评价,并拟写研究小论文。
4、由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组成探究学习小组,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写成研究小论文,一周后进行成果交流与评比。
注意:①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②忌全面深入,谈及一面即可。
(八)、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九)、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十、板书设计:
应致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1)
有知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 格精 物致知。(2—5)
物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论点)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13)